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学着中原名士的样子,抿了一口,笑容温和的说道:“范先生,这一次多亏了你的谋划,才让女真迎来了这么一场伟大的盛宴。”

    “等到建国以后,你就是朕的内阁首辅。”

    建国,这是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一件事,皇太极过去想都不敢想,因为没有那个实力。

    今天过后,便是一件事实了。

    一袭白袍,手里抱着一只白猫,范文程儒雅的坐在对面,端起茶杯,细细品茗:“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也不想做内阁首辅。”

    “只希望万岁爷能够赏我一块地,让我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便可。”

    皇太极哪里不知道范文程的心思,他这是在试探自己,担心自己像朱元璋那样杀了功高震主的开国元勋。

    皇太极一把抓住了范文程的手臂:“先生请放心,朕不是朱元璋。”

    说完这句话,皇太极优哉游哉的站了起来,遥望着,黄昏里铺上了一层金辉的庄子田地。

    在皇太极眼里,铺上的不是一层金辉,而是一层真正的黄金:“走吧,范先生,时间也差不多,咱们该去看看那一车又一车的金银粮食了。”

    两人刚刚站起来,看到的不是一车又一车的金银粮食,看到的是一名又一名的贝勒贝子抬了回来。

    皇太极的第一反应就是中了埋伏,立即握住了顺刀刀柄,表情凝重的问道:“怎么回事。”

    唯一没去洗劫庄子的女真第一勇士,莽古尔泰苦涩的回答道:“四哥,没中埋伏,他们只是昏了过去。”

    皇太极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哑然失笑,笑骂道:“瞧你们这点出息,不就是抢了一座座金山银山粮食山嘛,怎么像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乡下人。”

    笑骂归笑骂,皇太极倒是也能理解他们,毕竟在这无数的庄子田地里,就连草席都是丝绸编的。

    莽古尔泰看到大汗这副表情,脸上的苦涩更浓了,有句话叫做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皇太极可是当做所有女真人,还有女真族的男女老幼说出了一番伟大鸿图,说是等他们回来以后,女真族全族都不用劳作打仗了,天天只管享受。

    可是结果。

    一粒粮食一分金银也没带来,还战死了二十三个牛录的八旗子弟。

    莽古尔泰实在是不愿意把这个噩耗告诉皇太极,真怕他受不了这个打击,只能苦涩的站在那里。

    就在这时,一名谍子交给了范文程一封谍报。

    范文程看完这封谍报,瞳孔骤然缩小,胸口有些喘不过气来。

    过来很久,范文程轻吐一口浊气,平静的说道:“可汗,根据女真谍子的线报,明朝因为一名叫做朱舜的小官,设下了一场赌局。”

    “所有的官僚乡绅把庄子田地抵押给了晋商,搬光了里面的东西,别说是粮食金银了,就是一张草席都没留下。”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紧张的盯着皇太极,担心他会出什么意外。

    皇太极没有什么反应,还是笑着站在原地。

    就在所有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

    皇太极悲呼一声,吐了一口鲜血,栽倒在地。

    “朱舜小儿,必杀之!”
………………………………

第五十七章 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皇太极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朱舜,交给胡瞎子一份地图,便走下了城头,继续回去埋头编书。

    待在这里也没什么意思了,没有红夷大炮这样的重火力,没有攻城器械,八旗兵的骑术再是精湛,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北平。

    袁崇焕已经回防了,用不了多久,女真人就会被赶走。

    朱舜回到自家在京城租的院子,刚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坐下,三叔朱忠礼火急火燎的走了进来:“舜儿,有没有别的办法让纺纱机运转起来。”

    说到存放在院子里的两台水力纺纱机,三叔朱忠礼就心疼的直嘬牙花子:“停那一天,就少赚六七钱银子,三叔心疼啊。”

    以三叔的性格应该早就过来了才对,没想到憋了大半个月才来,倒是让朱舜刮目相看了。

    水力纺纱机本来就是从手摇式珍妮纺纱机改成的,只要再改回去就行了,步骤也不难,装上手轮和皮带就可以了。

    再说了那些个女工,还指望每个月的三钱银子养家,要是没有这个钱,今年家里可又要饿死孩子了。

    朱舜昨天刚把手轮皮带这些东西打造好了,今天本来就是要安装上去,笑着说道:“走吧,二叔,这就去把纺纱机给运转起来。”

    来到院子里,折腾了小半天的功夫,新的传动机械就做好了,朱舜用手摇动大号转轮,带动小转乱,纺纱机又开始‘咔嚓’‘咔嚓’的纺起了纱线。

    三叔朱忠礼笑嘿嘿的左看看右瞧瞧,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又开始心疼了:“还要用手摇动纺纱机,这样不就又要多加一个人了。”

    朱舜收回手掌,笑道:“不是一个人,是三个人,只有三个人轮流摇动手轮,这样才能保证纺纱机均速运转,防止纱线断开。”

    三叔朱忠礼的脑子里瞬间就冒出了三名女工的工钱,愁眉苦脸的说道:“每个月又要多拿出九钱银子。”

    三叔朱忠礼只是在小事上算计,大事上还是拎的清轻重,再是愁眉苦脸,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了:“反正这个钱也是白赚的,总比停在这里不赚钱好。”

    话还没说完,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三叔朱忠礼急匆匆的从后门出去了。

    水力纺纱机已经改回珍妮纺纱机了,这里也没朱舜什么事了,就回去继续编书。

    数学书已经编撰好了,下一个学科,朱舜不准备编写物理学,也不准备编写化学,而是要编写逻辑学。

    逻辑学包括演绎逻辑、归纳逻辑、方法论等等,对于机械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先把这一套学科编写出来再说。

    工业革命有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个就是可持续的资本投入,工业机械的研究和工业化建设,就是一头吞金巨兽,在研究出成果以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进行研究。

    别的不说,就拿珍妮纺纱机来说,朱舜很清楚珍妮纺纱机应该怎么打造,就连详尽的图纸都画出来了。

    直到家里勉强凑出来二十两银子了,朱舜才把世界上第一台珍妮纺纱机给制造出来。

    就算是制造出来,珍妮纺纱机每个月赚到的钱,还是要投进去打造新的珍妮纺纱机,构成一个不断扩张的良性循环。

    要不是朱舜和总旗朱忠义都有俸禄,勉强能够养活一大家子,光是吃饭这一项,就能拖慢朱氏纺纱厂的扩张。

    银子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说,尤其的重要。

    第二需要大量的廉价土地,第一次工业革命建造的各种厂房,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如果每亩地都像上田一样,价格高达七八十两银子。

    一般的小型纺纱厂,都要占据十来亩地,土地成本已经高达七八百两白银了,哪里还有闲钱去打造珍妮纺纱机。

    第三就是人才了,需要徐光启孙元化这样的人才去发明新机械,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也需要大量的机械师,操作和维修新型机械。

    持续的资本投入,朱舜已经想到了对策,也正在推进这件事,就是借助工业化的第一波红利,扶植一批实业家。

    廉价的土地,朱舜暂时还没想好对策,只能先搁置。

    至于第三件事,也正是朱舜在做的一件事,编写教材,建立新式学堂,慢慢的培养出一批工业革命所需要的人才和机械师。

    即便是教材编写好了,也需要资金的支持,才能买来土地,买来砖瓦建立新式学堂。

    朱氏纺纱厂的扩张,已经很迫在眉睫了。
………………………………

第五十八章 王承恩的情义

    朱舜的三叔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喜滋滋的找上了朱舜:“舜儿,三叔已经和骡马行的人谈妥了,租一头驴子一个月只需要六钱银子。”

    “你把那个手轮改一改,咱们用驴子带动纺纱机。”

    朱舜没想到三叔出去的这么着急,竟然是为了这件事:“三叔,你还是去找二叔商量一下女工的人选吧。”

    “手轮再改的话,需要十两银子一个,不划算。”

    三叔朱忠礼听说再次改动需要十两银子的巨款,心里的欣喜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垂头丧气的离开了。

    家里有现成的木料,改成由驴子拉动的纺纱机根本不需要花钱,朱舜如果不这么说的话,喜欢精打细算的三叔难能放弃这个念头。

    驴子是用不了了,为了能让珍妮纺纱机尽快的转动起来,三叔朱忠礼火急火燎的去王恭厂找了总旗朱忠义,又火急火燎的敲定了人选。

    第二天的早上,天色蒙蒙亮,院子里的纺纱机就开始转动了。

    旬假结束,朱舜带着几卷书稿去王恭厂衙门点卯,刚在公廨里坐下没有多长时间,大太监王承恩过来传达了皇帝的口谕。

    现在女真人兵临城下,就连王承恩这样的太监都多了几分肃杀气氛,腰间别着一口雁翎刀,肩上挎着一支燧发枪。

    王承恩的手掌不停的抚摸着燧发枪,就像是在抚摸世上最丝滑的绸缎。

    绸缎能让贪财的人安心,如今能让王承恩安心的,也只有这种两个步骤就能发射的燧发枪了:“朱掌厂,皇上说那件事要尽快办好。”

    朱舜早就想敲定这件事了,因为这件事关系到朱舜的一个计划,一个最少十年以后才会体现作用的计划。

    心里再是急切,朱舜还是摇了摇头:“王公公,你也知道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是杀头的大罪,没有圣旨在手,下官是不会开办的。”

    有了圣旨手里就有了证据,以后不管谁弹劾朱舜,只要圣旨在手,一切就都高枕无忧了。

    王承恩从怀里拿出来一封手书,交给了朱舜:“圣旨是没有,毕竟这件事牵扯太大,内阁宰辅们不会同意。”

    “下达了圣旨,也会被内阁宰辅们封还,不过皇上写了一份手书给你,也盖上了皇上的私章,这个白纸黑字足够了吧。”

    朱舜接过来手书,认真的看了一遍,确认没有什么问题了收了起来:“这种事堵不如疏。”

    “就算咱们不卖的话,王公公你觉的京城的权贵们,家里就没有了?”

    “王恭厂的贴厂佥书这些年依靠卖这些东西,可是没少捞钱,让他们偷偷贩卖,咱们还不如光明正大的卖。”

    “起码不费一分银子,每年能为朝廷铸造三万支以上的燧发枪。”

    军饷军费一直是朝廷花钱的大头,如果真的像朱舜说的那样,可就为朝廷减少了一大笔开支。

    朝廷现在到处都是用钱的项,又很缺钱,只是能给朝廷节省一大笔开支这一项,崇祯就会毫不犹豫的同意。

    对朝廷的稳固造成一定威胁,也就造成了,总好过财政崩溃丢了天下。

    王承恩重重点头,递给朱舜一个就算咱家死了,也要保住你的眼神,起身离开了这里:“放手去干,宫里有咱家顶着。”

    “别的不敢说,枕边风一项,朱掌厂尽管放心,谁敢吹枕边风,咱家就让他知道知道我王承恩,怎么从一个小太监爬到司礼监的。”

    这件事牵扯太大,王承恩敢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一番话,就是担心一封手书还是不能让朱舜放心,给朱舜吃一颗定心丸。

    朱舜看着王承恩离开的背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等足够抄家灭族的言论,亲兄弟都不敢相互吐露。

    王承恩竟然是敢当着几名太监,光明正大的说出来,极大的违背了王承恩谨慎的原则,这也是他在无数阴谋诡计的大浪中,始终屹立不倒的根本。

    朱舜心里清楚,王承恩这不是为了他,是为了大明王朝:“难怪大明灭亡的时候,满朝文武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陪着崇祯,吊死在煤山上。”

    白纸黑字的手书拿到了,还意外得到了王承恩的许诺,那件事就要开始筹办了。

    朱舜走进存放线膛燧发枪的仓库,从里面取出来几支线膛燧发枪,喊来了一名匠头:“你去找张大使,就说借他几名雕銮匠,鎏金匠,锡匠。”

    王恭厂的贴厂佥书不听使唤,这些匠头可都是朱舜一手提拔上来的,接到朱舜的命令,就像是接到了圣旨一样,赶紧就去办了。
………………………………

第五十九章 挑选铺子

    这些工匠到了王恭厂,朱舜把这些工匠带进匠作间,吩咐给他们一些事情,就出去了。

    京城的灯市在琉璃厂,买卖骨董要去城隍庙市,棋盘街是京城百货云集的地方。

    要想买貂皮、玉石、药材这些高档商品,就要去东安门的内市。

    朱舜现在可以乘坐轿子了,但他没钱养轿夫,只能穿着那身鹌鹑补子官服,徒步走到了东安门的内市。

    走进东安门内市,朱舜感觉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周围的低矮商铺,全部变成了重檐脊兽的楼宇。

    青石大道也变的十分的宽敞,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的轿子,在这里比比皆是,行人的穿戴也不用多说了,全是一水的蜀锦苏绣。

    朱舜身上的官服在琉璃厂棋盘街这些地方,还能撑撑场面,在这里就真的成了一个乡下来的土财主。

    说是土财主也差不了,朱舜的家产现在可是有两台珍妮纺纱机了。

    朱舜随便扫了一眼,就看见了不少贩卖天下第一之物的铺子,监书、内酒、端砚、徽墨等等。

    这要是在其他地方,这等铺子绝对占据街市的核心位置,在这里随处可见。

    朱舜来这里不为别的,过来挑选一个铺子,挑选的条件有两点,第一地方要大,第二位置要显眼。

    在这里逛了一炷香时间,朱舜又回到了东安门内市的入口,选定了入口的一家贩卖吴纸的铺子。

    说是铺子,其实是一家前店后院的大宅子,朱舜目测了一下,少说也有七八亩地。

    在京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够占据这么大的一块地盘,看来这家铺子的东家身份不简单。

    再不简单,朱舜也不担心,因为他的东家可是大明天子。

    朱舜迈过门槛走进铺子,一股清新的纸香扑面而来,里面的摆设,也不像其他商铺那样,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货物。

    这里更像是一间书房,只有七八个黄花梨书架,书架旁边摆放着胆瓶,插着一株株桂花。

    堂倌瞧见有人来了,赶紧迎了过去,瞧见只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脸上的热情依然不见减少:“官爷里面请。”

    “咱们这里的熟宣可都是上等货,蝉衣、冷金、桃红虎皮全部都要,不知道官爷想要什么。”

    东安门内市的堂倌都受过严格的训练,不会出现狗眼看人低的情况,谁知道哪位少爷头脑发热了,会不会来个乔装打扮。

    经过严格训练的堂倌,察言观色的本事基本上都还算不错,也会一些试探技巧,说出的这几种上等熟宣,就是为了试探朱舜。

    朱舜懒的理睬他,四处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对于这里很满意。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碰到装逼打脸的剧情,可惜了。

    朱舜走到窗口,坐在了窗口的太师椅上,旁边正好有几名士子在品鉴名为薛涛笺的熟宣。

    看着这几名士子的高兴劲,朱舜忍不住说了一句:“有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那几名士子正准备买上一刀薛涛笺,听到朱舜嘴里的这句话,比女人还白嫩的脸瞬间就红了,狠狠的瞪了朱舜一眼,冷哼一声拂袖离开了这里。

    站在旁边伺候堂倌,脸色当场就黑了,眼看这几位士子就要掏钱了,没想到被这位给搅黄了。

    这名堂倌心里恨不得暴打朱舜一顿,但还是勉强挤出一个笑脸,走到别的地方去伺候了。

    朱舜一直在观察堂倌的反应,见他都这样了还不生气,满意的点了点头。

    店铺不错,店里的活计也不错,朱舜招了招手,喊来一名堂倌:“去把你们掌柜的叫来。”

    没过多久,一名穿着绸缎的掌柜走了过来,拱手道:“官爷,有什么吩咐。”

    朱舜轻轻跺了跺地面,认真的说道:“这间铺子我要了。”

    掌柜和堂倌们听到这句话,差点没笑喷了,从哪冒出来的一个愣头青,竟敢说出这么大言不惭的一句话:“官爷,你可知道这间铺子的东家是谁?”

    掌柜的想了想,既然不知天高地厚的说出这么一番话,肯定是不知道了,无奈的解释道:“官爷你还是赶紧走吧,这间铺子的东家可是福王。”

    “福王世子更是京城第一公子,要是被福王世子知道了,官爷肯定是要吃苦头的。”

    朱舜倒是知道这个京城第一公子,叫做京城第一败家子应该更准确,拿下这间铺子的下一步,正好要去找这位京城第一败家子。

    现在刚好一举两得了。
………………………………

第六十章 京城第一败家子

    朱舜知道以自己身上的这层皮,是不可能让掌柜信服的,别说自己了,就是六部尚书来了都没用。

    万历年间有一桩国本之争的公案,福王就是主角之一,当年皇位差点传给了福王。

    皇室子弟也有远近亲疏的分别,福王做为亲皇叔,可以说是大明最有权势的王爷了。

    不过朱舜可不是一个人来了,喊了一声道:“两位公公,就这里了。”

    铺子门口突然走过来两个人,掌柜和堂倌们瞧了一眼两腿就开始哆嗦,居然是两名东厂番子。

    不过这两名东厂番子还没有装腔作势的走进来,就被人一脚踹翻了,还听见一声嘟囔。

    “哪来的两条阉狗,竟然敢挡本世子的路,真是活腻歪了。”

    朱舜有些无语的看着这一幕。

    还没等两名东厂番子站起来,那名号称本世子的少爷,竟然从他们俩的身上踩了过去。

    一名年轻少爷,头戴金缕交脚幞头,身穿宝相花裙袄,腰缠玉带,脚踩蟒纹靴,走进了吴纸铺子。

    论起嚣张程度,东厂番子号称第二,锦衣卫都不敢号称第一,今天见了这名骚包的年轻人,两名东厂番子竟然像是个受气的小媳妇,唯唯诺诺的站在旁边。

    看到这身衣服,再看到两名东厂番子的反应,朱舜不用猜也知道这位是谁了,应该就是福王世子了。

    掌柜赶紧给朱舜打了一个眼色,又给堂倌们递去了一个严厉的眼神,让他们不许说出刚才的事情。

    福王世子走进来,直接从黄花梨书架上拿了一刀熟宣,就是刚才那几名士子考虑了很久都没买的薛涛笺,价格极其昂贵。

    一刀就要六十两银子。

    福王世子拿着薛涛笺就往后院走,嘴里还絮絮叨叨:“江阴河豚是不错,就是吃多了容易闹肚子,好在家里还有一间卖纸的铺子,要不然就惨了。”

    这可是清流名士们最为追捧的薛涛笺,谁要是家里有一刀,都是要广邀好友过来品鉴。

    福王世子竟然是拿来当擦屁股纸,这要是被清流名士们知道了,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痛心疾首的破口大骂了。

    过了有半柱香时间,福王世子走了出来,又是随手拿来几张熟宣,擦了擦手上的水珠:“喂,说的就是你们俩,赶紧滚开,别挡本世子的路。”

    两名东厂番子赶紧让开了。

    朱舜还准备去找他,现在正好碰见这位了,主动说道:“小王爷等等。”

    朱舜这一声小王爷,可是把掌柜吓的不轻,好不容易蒙混过去了,怎么又招惹这个二世祖了。

    福王世子转过脸来,挑了挑眉毛:“小兄弟,你有什么事?”

    朱舜指了指这间日进斗金的铺子,平静的说道:“一千两,这个铺子我买了。”

    福王世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眼朱舜,瞅着那件鹌鹑补子官服,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万两?还是十万两?

    就在这里的所有人猜测价格的时候。

    朱舜突然笑了,从怀里掏出来一钱银子,‘啪’的一声拍在了黄花梨桌子上:“一钱银子,就这么定了。”

    一钱银子?

    掌柜和堂倌们的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敢和这个二世祖犯浑,真是嫌命长了。

    两名东厂番子更是做好了替朱舜收尸的准备,敢耍京城第一败家子,内阁首辅的儿子也不顶用,更何况区区一个从九品小官。

    福王世子拧了拧脑袋,一步步的走了过去,本来想居高临下的俯视朱舜,尴尬的发现没有朱舜的个头高。

    只能换成平视朱舜,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一直躲在暗处保护朱舜的东厂小档头,就是那名当初替朱舜传达消息的东厂番子,因为有功已经提拔为小档头的他,苦笑一声,只能从暗处走了出来。

    整个天下,敢招惹这个二世祖的权贵子弟,不超过一手之数,朱舜肯定不在这个行列里面,希望福王世子手下留情才好。

    千万别把朱舜直接扔到永定河里面,打个残废就行了。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朱舜要面临一场灭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