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冷血无情的壮汉看到灵气孩子这副表情,心里一软,竟是挤出了笑脸:“不妨事的。。。。。。。。”
话还没说完,宋士意的下一句顿时又勾起了壮汉杀人的冲动:“大叔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叫人。”
壮汉赶紧扑了过去,准备拦下要去喊人的灵气孩子,谁知道野草一样的蒺藜上绑了一根线,瞬间把他带倒在土地上。
“啊!”
更惨的是,壮汉栽倒在地上,右手按住的浮土下面有一个捕兽夹,当场夹断了他的右手,疼的他哀嚎起来。
宋士意听到惨叫,真是快急哭了:“大叔你没事吧。”
壮汉看到灵气孩子的这副样子,心里又是一软,满是虚汗的脸庞还是挤出了一个笑脸,伸出左手去揉灵气孩子的脑袋。
又被宋士意不留痕迹的躲了过去,左手拍在浮土下面,刚好还有一个强力的捕兽夹。
“啊!!”
壮汉叫的更惨了。
听到惨叫声,在石景山附近训练的狙击小队,迅速冲了下来,端着后装线膛枪冲到了宋士意面前。
狙击小队队长赶紧问道:“二少爷你没事吧。”
宋士意摇了摇脑袋,指着壮汉说道:“你们快救救大叔,他好像受伤了。”
宋士意说话的时候,暗中打了一个简单的战术手语,狙击小队的人立刻就明白了。
眼皮直跳的把凄惨壮汉从捕兽夹里救了出来,然后拖向了没人的石景山。
宋士意看着终于被抓走的壮汉,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呸。”
“就你还想摸我的脑袋,你以为你是恩师啊。”
()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产业链
朱舜回到京师大学堂得知了袭击这件事,先把狙击一队给叫了过来,对于他们换防出现漏洞这件事,严厉的训斥了一顿,扣了这个月的月钱就让他们回去反省了。
但是朱舜没想到的是,他在这些没读过什么书的庄稼人眼里,地位是多么的崇高,深感愧疚的狙击小队当天晚上决定集体自尽。
好在已经脱了官服成为狙击小队教头的胡瞎子,在巡夜的时候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拦下了狙击小队,这才阻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第二天朱舜从胡瞎子那里了解到这件事,也是忍不住后怕,忘了自己把那本号称是穿越三大法宝之一的民兵训练手册,交给了二叔。
这玩意可是能培养出一种坚定的钢铁意志,一种坚定的信仰。
朱舜只好打个巴掌再给一个甜枣的告诉狙击一队,只要能在这个月的训练中获得第一名,就把后装线膛枪先发给他们。
目光涣散随时准备自尽的狙击一队,立即斗志昂扬,誓死拿下第一。
处理完狙击一队的事情,朱舜找到了鬼机灵的宋士意,夸奖他反应机敏的抓住了匪徒。
还没说几句话,宋士意拿出了一张图纸:“恩师,这是王讲师说的那个三百锭纺纱机。”
朱舜本来以为图纸上是二弟子对于第二代织布机的突破,没想到却是纺出更多纱线的三百锭纺纱机,明白二弟子这是什么意思。
想必是前段时间宋老太爷给他五百两银子那件事,让他知道了朱家现在很缺钱,就先把珍妮纺纱机给改进了。
宋士意不愧是井喷的顶级发明家之一,短短几天就把珍妮纺纱机给改进了不说,其中有一半的零部件换成了金属制造,已然具备了走锭精纺机的雏形。
全部由金属打造的走锭精纺机,最初可以纺纱四百锭,最终定型可以达到惊人的九百锭,
一台走锭精纺机相当于九百名纺妇。
朱舜揉了揉小金童的脑袋,平淡笑道:“士意你提起这件事了,为师就给你讲讲一些道理。”
想了想,朱舜又让宋士意去把大弟子宋士慧和三弟子焦勖给喊了过来,等到三个弟子到齐了,继续说道:“第一次工业革命过后的工业时代,各种物品量产化廉价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三个字。”
“工业链。”
“这其中涉及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就不说了,咱们今天只说工业生产方面。”
“说白了其实就是两个字,配套。”
“就拿这个三百锭纺纱机来说,三百锭纺纱机确实可以制造出来,投入生产,但是最多同时纺出一百三十纱锭,就到极限了。”
“因为纺纱的上一道工序,棉条还是属于小农经济的手工生产,跟不上三百锭纺纱机的速度。”
“只有把棉条这一道工序初步工业化以后,和下一道工序三百锭纺纱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链,才能让这两台机械彻底运转起来。”
“再配合飞梭织布机,实现纺织体系的初步工业化。”
宋士意那张眼珠子滴溜溜转的脸容,少见的一本正经,认真问道:”恩师,也就是说,现在最需要做的是发明一种棉条机械?”
朱舜点了点头,看着同样若有所思的宋士慧和焦勖,继续说道:“没错,当前的要务是发明一种棉条机械,也叫做梳棉机。”
“梳棉机有两大作用,一是清理棉花里面的破籽、杂质、短绒,二是把干净的棉花集合成一定规格的棉条,储存在棉桶里面,等着纺纱机的抽取使用。”
朱舜看向黑瘦的大弟子宋士慧,斟酌了一番说道:“士慧,为师知道你想研究出一种新型棉花,一种相当于松江府紫棉花的红棉花或者青棉花。”
“当做高价经济作物让老百姓去种植,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更多的银子。”
“同样也有生产链的道理,比如为师以前讲过的化肥,有了化肥就能让土地生长更多的新型棉花,让高价经济作物变的更高产。”
说到这里朱舜就不说了,说多了反而容易贪多嚼不烂,只是一个产业链也够他们咀嚼一段时间了。
宋士意突然插嘴道:“恩师,这种梳棉机也太厉害了,同时解决了棉花的杂质问题和棉条问题。”
“尤其是棉花的杂质问题,耗费了大量时间去清理棉花,大大增加了棉花的价格。”
“如果咱们造出来梳棉机,作坊主们完全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收购棉花。”
“比如说一担棉花的成本价是七分银子,清理棉花需要三分银子,棉农再赚二分银子,最后的收购价就是十二分银子。”
“如果省去了中间清理棉花的过程,棉农们以一两银子的价格卖出,不仅比过去多赚了一分银子,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用这些时间去做长工短工,赚取更多的银子。”
“对于作坊主们来说,同样是节约了成本,简直就是恩师经常说的双赢。”
一直沉默寡言的宋士慧,冷不丁说了一句:“三赢。”
说完这一句话就不说了,继续沉默寡言,朱舜把目光投向了焦勖,希望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谁知道这小子抄着肥大的袖口,两只手在里面动来动去,不知道在鼓捣些什么。
朱舜闻到一股淡淡的火药味,想必是这小子又在摆弄编炮,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脑袋,让他注意听,再次说道:“没错就是三赢。”
“棉农多赚了钱,作坊主也多赚了钱,同样再次降低了棉布的价格。”
说完这最后一句话,朱舜摆了摆手让他们各自去忙了,站起来去找张焘,嘱咐他最近注意安全,出去的时候最好和狙击小队打个招呼,好让狙击小队分出两个人保护他。
走到张焘所在的茅草屋附近,朱舜居然看到了一种只有在后世才有东西,没想到张焘这么早就给发明出来了。
朱舜加快脚步走了过去,正在裁剪橡胶的张焘,放下手里的剪刀和橡胶,微微笑道:“十朋,给你看一样好东西。”
()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压力水井
张焘所说的这个好东西,整体外观是一个铁筒,铁筒的底壁有三根铁腿,呈三角形状固定在地上。
铁筒底部的正中间,有一个铁管子深入泥土里。
铁筒里面有一片橡胶,橡胶上连接一根铁条,铁条连接着一个手柄。
张焘走过去,满意的看着面前这一套铁筒说道:“十朋所造的第一代蒸汽机,工作原理是负压原理。”
“这些天闲来无事,我就根据负压原理尝试着制作一个压力水井,没想到还真的成功了。”
张焘准备演示一遍这种只需要下压便能出手的压力水井,还没迈开脚步,朱舜走过去握住手柄,用力压了几下,压力水井流出了一股清澈的井水。
张焘原来是想让朱舜震惊,毕竟自从认识他以后,每天都是他们这些西法党人震惊,还没怎么见过朱舜震惊。
现在可倒好,朱舜还没震惊,张焘倒是惊讶了:“十朋,你怎么……”
朱舜想说这东西在后世家家户户都有,放在大明的话,绝对是一件神物,大明可不知道什么是负压原理。
只需要轻轻压几下,就能自动出水的压力水井,在他们眼里可不就是神物。
可以想象,只要推出这个东西,又是一样火爆京师的科技产物,只要一步一步的发展下去,便能打造一位大实业家。
朱舜正要给张焘说一说这种东西的价值,毕竟西法党人只是一群发明狂人,不是一群擅长经商的商贾。
张家来人了。
一名青布对襟的年轻人,快步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说道:“爹,二爷爷问你还参不参加太爷的甲子祭奠了。”
张焘拍了一下脑袋,拱手笑道:“十朋,对不住了,每天在这里研读初中物理教材,都快把这件事给忘了。”
“有什么事情,咱们过些日子再说。”
朱舜摆了摆手,平淡笑道:“张世叔有事就先过去,只是要早些回来。”
“等到京师大学堂的新学堂建好了以后,还指望张世叔给门生们传业授道。”
张焘笑的更加畅快了,他本来就不想在乌烟瘴气的官场上说些言不由衷的话,这辈子最大的夙愿就是能够教教书,研究研究新发明。
没想到还真的实现了,另外还有一大笔的月钱,可以保证养活一家老小。
张焘拍了拍鼓鼓的荷包,捋着胡子笑道:“山长放心,因为这些阿堵物,张某也会回来的。”
说完,张焘就带着儿子回去了,回通州老家。
朱舜看着这么一位为国为民的清官张焘,只能走路回去,那些一直在挖大明墙角的官僚乡绅,却是人人锦衣玉食,心里就莫名的不舒服。
张焘走了,朱舜也牵着小毛驴绕道回了北平机械局,找人打造一套压力水井。
一种新鲜商品要想畅销,最重要的是什么,宣传,只有宣传的好,才能让压力水井卖的好。
朱舜准备借助自己的好兄弟兴安伯公子,大力宣扬一番这种自动出水的压力水井。
小暑时节。
天上还是没有一点小雨的意思,放在往年,又是一场大灾,又要饿死很多老百姓。
让北直隶老百姓感恩戴德的是,大明出了两位好官,一位叫做朱舜,发明了一种叫做大明蒸汽机的神物,可以抽上来水。
另一位叫做宋应晶,每天顶着太阳的曝晒,巡视各地的水文情况,治理旱灾。
老百姓盼着下雨,兴安伯公子这些达官显贵也盼着下雨,他已经好几个月没去湖上泛舟了,总感觉日子里少了点什么。
病恹恹的兴安伯公子,就在小暑时节这一天来了精神,朱哥给他乡下的庄子安装了一种自动出水的神物。
据说还是全京城第一个安装的,大感脸上有光的兴安伯公子,恨不得亲朱哥两口。
不用朱舜多说什么,兴安伯公子这个大嘴巴,恨不得整个京城的勋贵子弟都知道,赶紧去京城的四大青楼宣传。
京城的勋贵子弟们都知道兴安伯公子是个什么人,一件小事都能给吹的天花乱坠,刚开始肯定是不相信。
还自动出水?你当你是神仙啊。
不过在听说那件神物是朱舜发明的,这帮子世袭罔替的勋贵公子,二话不说,一个个骑着辽东大马,背着一支支滑膛枪,火速赶往了兴安伯家的庄子。
兴安伯家的庄子,占地很大,绕一圈起码有好几里,都快赶上小半个县城了。
这么大的庄子,围墙还是清一色的红墙绿瓦,大门口的台阶和石狮子更是汉白玉打造,无一不彰显了两个字。
勋贵。
庄子里面建造了各种亭台楼榭,甚至还在庄子里挖了一顷人工小湖,这也是勋贵庄园最大的一个特点。
家里能划船。
小湖旁边有一片竹林,压力水井放在了竹林入口,朱舜站在旁边,看着庄子里的家丁装饰压力水井,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压力水井四周,专门用一圈栅栏给围了起来,栅栏的材质居然是黄花梨,又专门聘请了一位雕銮匠,开始对压力水井的表面进行镂纹。
还是低估了压力水井的作用。
朱舜站在这里没多长时间,一大帮锦衣华服的勋贵公子背着火枪走了过来,兴安伯公子挺胸抬头的站在最前面,时不时的大声说些什么,出尽了风头。
勋贵公子们瞧见朱舜在这里,全部从兴安伯公子身边走开,过来先给朱舜打了招呼。
朱舜一一回应,看着眼巴巴满脸期待的兴安伯公子,平静道:“你来给公子们演示一遍。”
兴安伯公子郑重抱拳,拉开黄花梨栅栏,走了进去。
新宁伯公子则是趁着这个时间靠近了朱舜,埋怨了一句,说他不够意思,这样的好事不先想着他。
朱舜说了一句,回头第一个帮你安装,这才让这位新宁伯公子露出了笑脸。
兴安伯公子走到压力水井旁边,踢了一脚雕銮匠让他赶紧滚开,从旁边的一个木桶里,拿出一个镶金水瓢,舀了一瓢水。
兴安伯公子一手拿着镶金水瓢,一手握着压力水井手柄,郑重的说道:“诸位注意了,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兴安伯公子满脸庄重的把水倒进铁筒里,两腿撑开,呈马步状。
待到腰膂合一,兴安伯公子大喝一声。
“水来!”
()
………………………………
第一百六十五章 真的出水了
勋贵公子们瞬间就被兴安伯公子这一连串动作,唬住了,屏住呼吸看着神乎其神的压力水井。
是不是真的像兴安伯公子说的那样,真的会出现白龙吐水的壮观画面。
随着兴安伯公子势大力沉的几次下压,铁筒上的水管,竟然喷出了一股水流。
清澈如山泉。
飞流而下如瀑布。
“出水!竟然真的出水!”
“神迹啊!当真是神迹!”
“前段时间本公子就说朱先生是个得道高人,你们还不信,前有龙王,后有白龙吐水,这下信了吧。”
“诚意伯公子高见,何止是得道高人,简直就是活神仙,这要是放在宋朝,又是一位羽衣卿相啊。”
朱舜听着这一群勋贵公子恭维自己,相当的受用,在没把实业家扶植成一个足够对抗官僚乡绅的阶层以前,自己只是一个会些奇技淫巧的九品小官。
这些可都是小伯爷和小侯爷,只要大明王朝不亡国,永世富贵,这也就让他们成为了京城里最为嚣张跋扈的一撮人。
平时连知府郎中这些高官都不给面子,现在一通彩虹屁夸赞朱舜,朱舜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兴安伯公子赶紧递给新宁伯公子一个眼神,新宁伯公子还在用怨妇的目光看着朱舜,瞧见这个眼神,脸色大喜。
拉开黄花梨栅栏走了进去,手掌微微抖动的握住了压力水井的手柄,郑重的开始下压。
兴安伯公子空出来手以后,从旁边的一个黄花梨柜子里,拿出了一只官窑填彩雄鸡碗,接了一碗水,恭恭敬敬的先递给了朱舜。
勋贵子弟们都在眼馋清澈的白龙水,第一碗水不管递给谁,都会引起其他勋贵子弟的不服气,也就交给朱舜,勋贵子弟们心里服气。
这群人里拥有线膛枪的也就那么几个,还有很多勋贵子弟迫切的想要一个线膛枪名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迫切。
过去在勋贵子弟里毫不起眼的兴安伯公子和新宁伯公子,这段时间凭借五十步以内,弹无虚发的本领,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赢得了很多达官显贵家的小姐们,还有花案女进士的欢心,据说兴安伯公子最近还被一位皇室郡主给看上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最起码也得是国公家的公子,才能入了那位皇室郡主的妙目,毕竟那位皇室郡主的父亲在皇室宗亲的地位,排的上前十。
更不要说还有老爹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拿下来的大明蒸汽机,现在又有了这种白龙吐水,勋贵子弟们怎么会不服气。
第二碗水给谁,就没那多的讲究了,不过还是被怀远侯公子给抢了过去,这小子是大明开国第一猛将常遇春的十二世孙。
也不知道他们老常家怎么长的,从他祖宗常遇春开始,代代都是身材高大体型魁梧,仗着自己的力气最大,抢走了第二碗水。
今天过来的勋贵子弟里,地位最高的是定国公公子,小的时候没少挨那个憨货的揍,敢怒不敢言,只能郁闷的接下了第三碗。
等到所有的勋贵子弟都拿到一只官窑填彩雄鸡碗,喝了一口,第一感觉只有一个字。
凉。
透心凉。
在这个酷热的小暑时节,想要喝上一碗透心凉的水可不容易,要么是得到皇帝的赐冰,要么在家里建造一个冰井。
但是这种藏了很久的冰,哪里从地下抽上来的泉水好喝,除了透心凉以外,还有一股甘甜的味道。
勋贵子弟可不像朱舜站在竹林的阴凉处,顶着大太阳晒了有一会儿了,本来就口渴,突然尝到甘甜的凉井水,全部围了过去。
这可把兴安伯公子吓了一跳,还以为这些勋贵公子们要抢他的压力水井,赶紧给身后的朱舜使眼色。
朱舜点了点头。
得到朱舜的允许,兴安伯公子推开人群走了过去,站到朱舜旁边得意的说道:“不瞒各位说,这个白龙吐水的压力水井,是朱先生的杰作,各位如果想。。。。。。”
话还没说完,勋贵公子们端着碗又围住了朱舜,眼巴巴的看着他。
朱舜瞧见他们端着一个碗,又配上了那个眼神,不禁觉的好笑,真是有乞丐的气度:“其实吧,这种压力水井是张焘张讲师的杰作。”
“各位公子想要安装压力水井,只能去找张讲师。”
张焘?张讲师?勋贵公子们就连五品郎中的名字都懒的去记,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讲师了。
过了一盏茶功夫,新宁伯公子恍然大悟的说了一句:“不会是通州台湖乡张焘吧。”
新宁伯公子瞧见朱舜笑了,自己也是笑了:“前段时间,孔有德派人来找本公子,说是帮他一个忙,打压一个从六品的主事。”
“当时本公子就怒了,你一个山东总兵让本公子打压一个咱们北直隶的人,这不是帮着外地人打压咱们本地人嘛,太跌份了,本公子当场就把传信的人训斥了一顿。”
兴安伯公子打趣了一句:“新宁小伯爷,现在后悔吗?”
后悔?新宁伯公子斜瞥了一眼这个占尽风头的好兄弟,一副你真是的白痴的表情:“好在没答应,本公子怎么。。。。啊!对啊,本公子应该答应下来。”
“当时怎么没想到,本公子就是个白痴啊。”
还没得意多长时间,新宁伯公子突然骂了自己一句,当初要是答应下来,关键时候狠狠的踩孔有德,张焘肯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
朱舜笑了笑,不是当初没答应,只是当初张焘还没发明压力水井。
勋贵公子们听完新宁伯公子的话,都是忍不住感到可惜,多好的一个机会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就在新宁伯公子垂头丧气的时候,庄子的一名管事带着一名百户走了过来,管事走到兴安伯公子身边,准备小声说些事情。
兴安伯公子赶紧摆手,让他当众说出来,朱哥可是在这里,千万不能让朱哥误会不把他当自己人。
管事恭恭敬敬的说道:“少爷,这位是孔有德孔总兵的亲信,说是找少爷帮个忙。”
兴安伯公子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噗呲’喷出了嘴里的水,盯着亲信百户乐呵道:“打压张焘?”
亲信百户不明白小伯爷怎么知道的,瞥见站在旁边的新宁伯公子,大致明白了,郑重抱拳道:“事成之后,我家总爷必有重谢。”
这句话说完,亲信百户突然有种进了狼窝的感觉。
勋贵公子们全部似笑非笑的盯着他。
()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压力水井的价值
兴安伯公子知道自己保不住这个机会,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让出去,把手里的官窑填彩雄鸡碗交给管事,拍拍屁股直接走人:“你们谁爱去谁去。”
诚意伯公子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拱手道:“我是诚意伯家的公子,够资格吧。”
新宁伯公子已经错失了一次机会,哪里还会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