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老谍子们很明白一个道理,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

    何况是皇上和大太监王承恩都很重视的火器,现在可是国之重器,倘若是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机密。

    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上吊自尽,唯有这样才不会祸及家人。

    好不容易熬到了颐养天年,老谍子们还没喝够酒吃够肉,怎么舍得死去。

    两人商量完怎么把火箭运出去,朱舜亲自把福王世子送到了门口。

    听着福王世子说了一些南洋趣闻,最后站在王恭局门前,送给福王世子一句话:“小王爷,送你一句话。”

    福王世子收敛了脸上的得意,做出了洗耳恭听的姿态。

    朱舜说的这句话,自己忍不住都想笑:“一时氪金一时爽,一直氪金一直爽。”

    氪金?

    福王世子困惑道:“氪金作何解?”

    朱舜指了指精壮亲随的绸缎腰包:“砸钱。”

    砸钱倒是好理解,只是把一整句话联系在一起,福王世子就有些不明白了。

    福王世子没有时间在这里耗着了,还要赶回去,安排出海的事宜。

    递给朱舜一个笑脸,骑着一匹辽东大马离开了王恭局。

    ()


………………………………

第二百零三章 一百火箭齐射

    七天后。

    天空晴朗,风急浪不高,是一个出海的好日子。

    福王世子裹着一层深黄色貂皮,头戴貂皮帽子,里面还穿着一件绸缎冬袄,把自己包裹成了一个圆球。

    福王世子把脸埋在毛茸茸的竖领里面,抄着双手,检查着船舷边缘的发射架:“都绑结实了。”

    “谁那里要是出了问题,本世子把他扔进海里喂鱼。”

    “哗——”

    寒风呼啸的海面上,卷起一道大浪,拍在了甲板上,险些溅了福王世子一身水珠。

    这艘千料福船在海浪的冲击下,不停的摇晃,精通水性的水勇们时不时的都会被晃倒。

    福王世子一个二世祖,白色靴底却像是钉了钉子一样,稳稳当当的站在甲板上。

    冬季,大海上刮着强烈的北风,只要拉起主帆,福船航行的很快。

    用不了几天就能抵达杭州市舶司。

    福船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航行了两天,在皇城岛附近,果然又遇上了那一伙高丽海寇。

    一艘大型蜈蚣船带领二十几艘中小型海船,出现在了海平面上。

    站在桅杆顶部哨塔里的水勇,立即敲响了身边的铜锣,甲板上的水勇们迅速往燧发枪里面倒火药。

    船舱里的上百名水勇,搬着一只只东风1型固定在发射架上,等着高丽海寇的到来。

    福王世子递给精壮亲随一个眼神,对方二话没说,放下了一艘挂在福船船体上的赤龙舟。

    借助缆绳跳了上去,独自一人驾驭着赤龙舟,胆气惊人的冲向了大型蜈蚣船。

    高丽海寇头子朴梁鸣,是众多《三国志通俗演义》拥趸中的一个,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拥趸。

    极度痴迷《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他,命人打造了一身鹦哥儿绿袍,一柄青龙偃月刀。

    还在蜈蚣船的甲板上建造了一间亭子,取名为汉寿亭。

    马上都要开始劫掠了,朴梁鸣还是稳坐船舱顶部的汉寿亭里,拿着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大快朵颐。

    亲信朴仓站在船艏和下方海浪里的精壮亲随,相互喊了几句话,跑去汇报朴梁鸣了。

    朴梁鸣抚了一下胡须,不过胡须只有一指长,眯眼道:“取朴某刀来。”

    朴仓每次看到主公这个样子,嗯。。。。虽然他不怎么习惯喊主公,但这是朴梁鸣的强烈要求,也没有办法。

    看到主公要取刀来,忍不住想笑,按照话本里所说,关二爷身高九尺,自家主公身高七尺都有限。

    还非得打造一柄和关二爷一模一样的青龙偃月刀,结果根本拎不动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没有办法,就让人打造了一把包裹铁皮的木刀。

    重二十二斤。

    朴仓不想打断主公的装相,可对方已经准备投降了,不损失一名高丽勇士,还能获得大量的金银,天大的好事。

    朴仓无奈的说道:“启禀主公,明朝的商船准备投降了。”

    朴梁鸣听到对方投降了,不免有些失望,但是能置办这么大家业,也不是一个蠢人。

    哪里会因为一句简单的投降,就相信狡猾的大明人。

    朴梁鸣放下手里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拿起来一支千里镜观察三里外的明朝商船。

    商船上只有十几名手持鸟铳的明朝人在戒备,其他明朝人像是放弃抵抗了,手无寸铁的站在商船边缘。

    商船上没有火炮,也没有火砖,甲板上还站着一名富家子弟,应该不会在船舱里藏满了火药,来个玉石俱焚。

    确认明朝人是真的准备投降,朴梁鸣很失望:“战船靠过去,把商船上的金银搬过来。”

    心情不好的朴梁鸣拿起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准备多看几个回目,安慰一下自己。

    就在蜈蚣船距离福船只有几百米的时候,朴梁鸣想起来一件事,抚须哈哈大笑一声,从汉寿亭里走了出去。

    没有火炮,也放弃的抵抗,正好来上一场温酒斩富家子弟的大戏。

    朴梁鸣越想越觉的过瘾,捋着胡子,走向了甲板。

    来到甲板边缘,抚须大笑一声:“取朴某的刀来。”

    朴仓看见主公这个样子,就知道主公想要干嘛了,让四名海寇装模作样的抬来了二十二斤重的青龙偃月刀。

    在朴梁鸣接过青龙偃月刀的一瞬间,朴仓端着一碗酒走了过去:“壮士,请喝了这碗温酒。”

    朴梁鸣斜瞥了一眼朴仓,抚须长笑:“杀一插标卖首。。。。。。。。。”

    话还没说完,就看见天空中飞来了上百只风筝一样的东西,后面喷着耀眼的火光,还有一条条黑色烟道。

    连绵在一起,遮蔽了大半个天空。

    漫天都是耀眼火花,以及一条条很长的烟道。

    就在二十几艘海船上的上千高丽海寇们,还在琢磨这是些什么东西,朴梁鸣二话不说跳进了冰冷的海水里。

    朴仓知道主公有一种很准的直觉,凭借这个直觉,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浑身一激灵,都来不及把酒碗扔掉,迅速跳下了蜈蚣船。

    “轰!”

    “轰!”

    “轰!”

    就在两人跳下去的那一刻,上百条烟道砸在了蜈蚣船上,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上百个东风1型爆炸的瞬间,冒出了更加刺眼的火光,炸飞了无数的木屑。

    站在甲板上望着天空的高丽海寇们,也被炸飞了出去,哀嚎着掉进了冰冷的海水里,被海浪所吞没。

    只用了一瞬间,一艘大型蜈蚣船就被上百只东风1型炸的千疮百孔,渐渐沉没到海底。

    卷起了一片大漩涡,吞没了海面上所有的高丽海寇。

    大海上的风很大,浪也很大。

    呼啸的风很响,海浪席卷的声音更响。

    大海上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剩下二十余艘中小型海船上的高丽海寇们,呆呆的看着空无一物的前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一艘庞大的海船,刚才还在那里遮挡着视线。

    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

    露出了一望无垠的海面,还有一艘大明的商船。

    福王世子见识了一只东风1型的威力,本来已经高估这种新式火器的威力。

    没想到,还是远远低估了上百只东风1型一起爆炸的威力。

    尤其是上百只东风1型齐射时的画面,深深的震撼了福王世子。

    福王世子突然咧嘴一笑,跑进船舱里搬出来一只东风1型,也没有瞄准,对着一堆中小型海船就发射了过去。

    “轰!”

    一声巨响过后,一只东风1型就炸翻了一艘小型海船。

    福王世子的嘴咧的更开了,瞧见水勇们还在甲板上愣着,破口大骂:“他娘的,还愣着作甚,还不赶紧去搬东风1型。”

    水勇们大喜着不停的跑进船舱,释放了一只又一只的火箭。

    福王世子看着东风1型,一只又一只的横在天空,炸翻了一艘艘海船。

    脑子里浮现了朱舜说的一句话。

    一时氪金一时爽,一直氪金一直爽。

    ()


………………………………

第二百零四章 炸死倭寇

    海上环境不比陆地上,海寇要想长久的生存下去,往往要比啸聚山林的山贼土匪要狡诈的多。

    海寇干的都是力气卖命的生计,直接面对面的强攻装备着佛郎机炮的商船,不如坐收鹬蚌相争之利。

    高丽海寇这边炸起一道道蘑菇云没多久,一支倭国海寇驾驭着三十多艘大小海船,浮现海面上。

    显然是要捡便宜。

    要是在往常,高丽海寇按照海上的规矩,一般都会剩下一两成的各色货物。

    今天,这支倭国海寇怕是要吃大亏了。

    福船甲板上。

    福王世子望着海面上飘荡的大量碎片,一艘艘海船的残骸,缓缓沉入海底。

    正准备回去开一瓶京口老酒,好好的庆祝一番。

    远处的海平面上,又出现了一批更多的海船,扬着硬帆快速的向这里赶来。

    福王世子这次是真的生气了,咋的,真把他当成软柿子了,谁都想过来捏一把。

    高丽海寇来了,倭国海寇来,等会儿是不是安南猴子也要来掺和一把。

    福王世子摘下貂皮帽子,狠狠的摔在甲板上,抄起一口精钢柳叶刀,大怒道:“去他娘的,老子不过了。”

    “张大彪,你他娘的火箭弹呢!”

    张大彪祖上辈辈都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知道秋收以后,要备些余粮,熬过艰难的冬季。

    本来偷摸藏了一些火箭,没有一直爽的把火箭全部发射出去。

    听到小王爷的呼喊,张大彪知道手里的那点余粮藏不住了:“所有乡勇去暗舱,把火箭全部搬出来。”

    暗仓里的火箭,多达三百只,福王世子瞧见再次摆满甲板的火箭,拍了拍张大彪的肩膀:“大彪,表现的不错,回头赏你口酒喝。”

    张大彪说了一声谢小王爷赏赐,拿着黄铜色千里镜观察海面,寻找最佳的攻击时机。

    好在倭国海寇看到这里只有一艘商船,甲板上也没有佛郎机炮,准备活捉明朝商人,没有开炮。

    千料福船价格不菲,不仅能卖上一个好价钱,自己装备也能扩充实力。

    福船在张大彪的指挥下,做出了向北逃往大明的举动,渐渐处于了海寇的上风口。

    倭寇们望见明朝商船的举动,露出了轻蔑和嘲笑,这艘明朝商船的主人,应该是个雏。

    大海上冬季刮着北风,向北逃窜就是逆风。

    千料福船体型比较沉重,在逆风情况下,就算是可以借助软帆航行,也比不上降下风帆的蜈蚣船。

    一名头戴鬼面星兜,身穿竹皮胴丸,腰别太刀的倭国武士,拔出了腰间的太刀:“大名阁下,这群明朝人太愚蠢了。”

    “大名亲自出手,会脏了大名尊贵的手掌,就由我来结束他们罪孽的一生。”

    这支倭国海寇的头领,是一名落魄的大名,干完这一票就准备回去,夺回本该属于他的权利和地位。

    倭国大名为了这一天已经等了二十年,现在自己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弟弟,心情十分的不错:“柴田,那些明朝人就交给你了。。。。。。。。”

    话说一半,倭国大名突然又反悔了:“柴田,不要轻易杀光明朝人。”

    “咱们马上就要夺回属于我们的权利和地位了,还是虐杀的好,让足轻们找找乐子。”

    说到虐杀,武士柴田来了兴致,这些年可没少折磨从大明劫掠来的女人:“大名阁下。。。。。。。”

    就在双方的距离,剩下不到一里。

    天空上突然飞来一大片喷涌着火花的东西,遮天蔽日,罩住了整支海寇船队。

    “大名阁下小心。”武士柴田一把推开了大名,按住了刀柄,兴奋的望着极速飞来的东西。

    这些年,武士柴田用明朝人的脑袋,终于练成了居合斩。

    正在发愁没有一个机会,让他好好表现一番,提高在大名心里的地位。

    毕竟大名手下的武士不少,甚至还有一位据说是德川十六神将的后裔武士。

    大名马上就要回去了,武士柴田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就要展现远超一般武士的剑道。

    武士柴田望着越来越近的火焰,呼吸渐渐停止了,整个人陷入了一种奇妙的意境。

    就在火焰极速靠近他的一瞬间,一道刀光闪过,精钢太刀劈中了火焰。

    武士柴田在出刀的瞬间,就确定这一刀必中,微笑着回头看向了大名。

    大名却是满脸的愤怒。

    倭国大名不像武士柴田那么没有见识,以为这是一支燃烧的大号箭矢。

    八嘎呀路的,这是一种类似于神火飞鸦的火器!

    是会爆炸的!

    倭国大名在看到满天‘神火飞鸦’的一瞬间,虽然不明白‘神火飞鸦’什么时候能飞这么高,这么远了。

    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跳进海里,只有跳进海里才有可能活下来。

    谁曾想,就在倭国大名准备跳海的那一刻,竟然被该死的武士柴田给推倒了。

    你想死别拉着本大名啊!

    倭国大名在艰苦的海上苦熬了二十年,一生只为了把那个霸占自己女人的弟弟,亲手给宰了。

    经过二十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建立了一支数千人的强大势力。

    眼看就要实现自己这一生唯一的夙愿。

    结果。

    “轰!”

    从武士柴田推倒倭国大名,直到火箭爆炸,只有几息的时间。

    就在这几息时间了,倭国大名脑子里的思绪飞快旋转,带着满脑子的愤怒和不甘,炸成了好几截。

    “轰!”

    “轰!”

    “轰!”

    福王世子从怀里掏出来一壶酒,灌了一口,眯起眼睛。

    欣赏远处炫烂的蘑菇云。

    随着一道道蘑菇云的升起,三十多艘倭国海船大部分被炸成了残骸,沉到到了海底。

    只剩下一些小型海船,侥幸躲过了一劫。

    欣赏完这些绚烂的蘑菇云,福王世子走进船舱里,躲避寒冷的海上朔风。

    福王世子半躺在苏绣大缎的被褥里,透过窗户远望燃烧着残骸的海平面,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回去以后,一定要去皇兄那里说朱哥的坏话。

    最好是能让皇兄把朱哥发配到南洋,这样一来,朱哥就成自己的了。

    火箭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福王世子想到自己以后和朱哥一起,在南洋大杀四方的画面,嘿笑着渐渐睡了过去。

    ()


………………………………

第二百零五章 又是一个世界级

    福王世子扬帆起航去南洋了,京师大学堂的0号实验小院内。

    朱舜手里的那张机械锯床图纸,终于是定稿了,送到北平机械局开始打造。

    从北平机械局刚刚回来,坐在京师大学堂的官帽椅上,喝了一口嫰茶。

    张焘从外面火急火燎的冲了进来,好在他得到了朱舜的允许,铁塔汉子直接放他进去了。

    也不言语,拉着朱舜就往外跑去。

    走到京师大学堂的南大门,门口停着一辆马车,张焘拉着朱舜坐上马车就往外疾驰。

    铁塔汉子和四名夜不收,骑上五匹辽东大马,紧紧跟在后面。

    朱舜看着气喘吁吁的张焘,忍不住打趣道:“怎么,张世叔家里的银山被抢了。”

    张焘因为压力水井,现在可以说是家资巨富,最近又鼓捣出了喷泉,更是搂走了官僚乡绅家的大笔银子。

    一座喷泉的造价不过五六十两银子,却被怀远侯公子卖到了五百两的天价,比朱舜黑多了。

    就这样还供不应求,又是拖关系又是递人情,争着抢着要建造一座喷泉。

    张焘现在可以说是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说一句家里有一座银山,放在别人身上是打趣,放在张焘身上估计就是事实了。

    现在家里有钱了,张焘也知道及时行乐的道理,而不是像个守财奴一样把银子全部埋起来。

    马车上常年备着各种果品糕点,张焘从车厢的暗格里拿出两个鸭梨,递给朱舜一个。

    自己咬了一口,解了口渴,这才说道:“差不多,不过不是我的银山,是贤侄你的银山。”

    张焘知道朱舜不明白,几口把鸭梨啃完,继续说道:“前两天刚帮你找了一个西法天才,正准备给你说。”

    “谁知道这小子喜欢研究天文星象,大明禁止私自研究天文星象,因为这东西容易出谶纬。”

    “这小子在京城无权无势,最近因为女人得罪了一名权贵,那名权贵就把研究天文星象这件事举报给了官府,现在已经在大理寺收监了。”

    “我今天刚知道,今天还正是他审讯的日子,万一定了罪,除非是皇上大赦天下,谁也改变不了他的罪名。”

    听到又是一名西法天才,以张焘现在的眼界,能被他瞧上眼的说不定又是一位世界级的天才。

    朱舜哪里还能坐的住,想了一下说道:“你先去找一名讼师,尽量在朝堂上拖延时间,越久越好。”

    “我现在就去找王公公,让他找皇上特批一个钦天监的五官司历。”

    有了五官司历这个官衣在身,那名西法天才就能保住一条命了,官位虽小,只是一个九品小官。

    五官司历却有推历法,定四时的职责,研究天文星象不仅不触犯大明的律法,还是职责所在。

    至于朱舜能不能求来一个五官司历,就看他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了。

    来到王承恩的那处琉璃大瓦府邸,眼尖的门房,慌忙主动迎了过去:“朱爷来了。”

    朱舜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二三两左右,赏给了门房。

    门房脸上的笑容真诚了几分,弯着腰把朱舜请进了府邸,由一名清秀丫鬟领着朱舜去了正堂。

    迈过正堂的门槛,王承恩的菜户早就命人准备好了茶点,佛手酥、荷花酥、桂花糕。。。。。。。多达五六样。

    菜户给朱舜施了一个万福,就出去了,一来王承恩不在这里需要避嫌,二来安排人去宫里禀告这件事。

    朱舜第一次来的时候,不敢多吃,今天倒是毫不顾忌的吃了一个饱。

    站在旁边服侍的几名丫鬟,捂嘴轻笑,看着一块一块放进嘴里的朱舜,没人觉的他是乡下来的穷酸,没吃过糕点,好不容易见到了,多吃一块是一块。

    几名清秀丫鬟都觉的朱先生,是真的饿了。

    身份地位不同了,给人带来的感官不一样了。

    京城谁不知道,朱舜才是遍及京城的土豆面粉和顺天大幅布的幕后东家,银子就像流水,‘哗啦啦’的往家里流。

    别说吃几块糕点了,就是把六芳斋给买下来,都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朱舜要是知道几名丫鬟的想法,还真的想说一句,我还真不是。

    也缺钱的紧。

    朱舜慢悠悠吃了一炷香时间,热茶来回换了三次。

    吃饱喝足了,也不忌讳,直接让丫鬟带着去了王承恩给他一直留着的厢房,倒头就睡。

    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哪一个进了王承恩家里不是战战兢兢的,小心说话。

    每说一句话,都要在心里斟酌好几遍,生怕说错了得罪王公公。

    王承恩不仅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还掌管着东厂。

    朱舜可倒好,大模大样的又吃又喝不说,比在自己家还自在的倒头就睡。

    整个京城,怕是也只有朱舜敢这样了。

    朱舜躺在王承恩家里的锦绣大缎床榻上睡觉,睡的太香都打起了呼噜,王承恩也接到了一名番子的禀报。

    王承恩放慢脚步,踩着击磬如玉的临清贡砖,尽量不发出声音,免得打扰到了皇上。

    有了土豆面粉,终于解决了边军的粮秣问题,虽然军饷还没有着落,却也让崇祯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巨石。

    腐朽的大明国体,也得到了一丝喘息,还有一点中兴的苗头。

    崇祯批改奏章累的脑袋发涨,心里轻松了,今天第一次伏在御案上睡了过去,略微小憩一会儿。

    王承恩的脚步再慢,落在质地细腻的临清贡砖上,还是不免发出了轻微的响声。

    崇祯醒了过来,看来一眼刻漏,发现自己竟然睡了半柱香时间,心情不悦道:“承恩,为何不提醒朕。”

    王承恩说了一件事,就让崇祯的心情再次好了很多:“皇上,朱舜来求官了。”

    崇祯不悦的脸容出现了一丝笑意,接过来密报看了一眼,笑的更加畅快了:“承恩,拟制,赏他一个正八品的五官保章正。”

    王承恩知道这件事越快越好,赶紧拟好圣旨,盖上了玉玺,命令一名太监去大理寺。

    崇祯看着太监离开的背影,笑道:“承恩,不容易。”

    “终于让朱舜这小子欠朕一个人情了。”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