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舜准备同意这件事,不仅同意,还会全力支持黄掌案。

    不想得罪东林党?

    黄掌案太低估工业魔改的同化能力了,等到黄掌案的私窑扩张到一定地步,就和黏土蒸汽工厂彻底捆绑在一起了。

    只有黏土蒸汽工厂才能提供大量的廉价黏土,没有黏土蒸汽工厂,黄掌案的私窑瓷器,价钱又会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失去了最大的优势。

    命脉就握在朱舜手里了。

    黄掌案接下来的话,让朱舜彻底放心了:“有了廉价的瓷器,不是想卖就能卖出去,瓷器涉及了很多大人物的利益。”

    “以在下的实力,目前还吃不下这么大的一座银山,希望大使帮忙引见兴安伯公子。”

    新宁伯的主要家产是官帽椅八仙桌这些家具,兴安伯的主要产业,便是瓷器生意。

    只不过这两年瓷器作坊的越来越不景气,被东林党和晋商联手打压的几乎要破落了。

    朱舜听到黄掌案要买黏土,首先就想到了兴安伯,通过廉价的黏土,救活兴安伯手里的瓷器作坊。

    矿石蒸汽工厂和新的水泥厂,已经开始建造了,朱舜可以放心回京城了:“黄掌案如果有时间,今天跟我去一趟京城。”

    ()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兴安伯的瓷器生意

    远在京城里的兴安伯,坐在紫檀八仙桌旁,又在郁闷的喝闷酒。

    陪在旁边的,是从小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新宁伯和怀远侯。

    瓷器一直是兴安伯府最大的祖产,兴安伯从老爹手里接过来家里祖产,私窑作坊多达四十六家。

    兴安伯府在京城的瓷器生意,家喻户晓,素来有瓷半城的美誉。

    谁知到了他的手上,一年不如一年,在东林党和晋商的打压下,瓷器作坊关了一家又一家。

    现在只剩下三家了,连原来的零头都不够。

    这可是兴安伯府经营了不知道多少代人,才积攒出来的祖产,真的要毁在他的手里,兴安伯死了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兴安伯每每想到这里,胸口发闷的几乎想要掉眼泪,今天酒又喝了不少,眼眶通红。

    新宁伯和怀远侯瞧着憋屈成这个样子的兴安伯,心里也不好受,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

    小时候有了好吃的糕点,三人都是舍不得一个人吃独食,叫上另外两个兄弟,一起分着吃。

    看到好兄弟狼吞虎咽的样子,自己嘴里糕点,每次都是更香了。

    有了过错,也是相互背黑锅。

    万历年间,怀远侯打碎了老爹最爱的一只木叶天目盏,那可是宋代烧制的孤品,难以仿制,打碎了就没了。

    老怀远侯脾气又比较暴躁,怀远侯年幼的时候,最为害怕老怀远侯,见了面说话不敢大声,更不要说打碎了老怀远侯最心爱的案头清供。

    当时年纪还小的怀远侯,整天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兴安伯替他承担了这件事。

    这件事,怀远侯记了一辈子。

    后来,兴安伯可是被老兴安伯打的半个月没能下床,当时怀远侯哭着去找他,趴在床榻上的兴安伯,还挤出一个笑脸骗他没事。

    怀远侯看见好兄弟这副样子,心里发酸,眼眶也红了,‘砰’的一声拍着桌子站了起来:“没有王法了!本侯现在就带人灭了这帮子蛀虫。”

    新宁伯从来没见过嘻嘻哈哈了大半辈子的兴安伯,竟会如此不堪一击,眼眶微红的说道:“别冲动,就算是打砸了东林党和晋商的瓷器作坊,又能有什么用?”

    “他们现在巴不得咱们把瓷器作坊给砸了,好有借口攻讦咱们了。”

    “不如这样,干脆把瓷器作坊全部关掉算了,以后咱兄弟俩一起做开办蒸汽木材厂。”

    兴安伯强忍着情绪,不让眼泪掉下来:“不是开不开办瓷器作坊的事,是咽不下这口气。”

    “这可是兴安伯府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祖产,就这么被东林党和晋商给毁了,还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心里真的很憋屈,要不是顾及还要把爵位传下去,老子现在就带人宰了顾侍郎那个小畜生。”

    这时,一名亲信管家推开黄花梨云纹木门,走了进来:“伯爷,工部的顾侍郎来了,说是有要事相商。”

    怀远侯瞪圆了眼珠子,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差点把上面的茶具震落:“本侯正想去找他,自己倒送上门了,去把老东西给带进来。”

    亲信管家瞧见兴安伯点头了,走了出去。

    没过多久,顾侍郎头戴东坡帽,身穿蓝色大团右衽衣,束带,着黑靴,出现在门口。

    此时正是黄昏时分,淡红色的阳光从天边洒下来。

    投射在顾侍郎蓝色大团右衽衣上,显现出一种淡淡的紫色,似乎预示着他距离那座紫阁不远了。

    倒映出的淡淡紫彩,落在兴安伯三位勋贵眼里,却是东林党号称众正在朝的滔天权势。

    朱是大明的皇姓,《论语》里有着‘恶紫之夺朱也’的说法,大明早就把紫色从官服里废弃不用了。

    顾侍郎竟敢故意营造出一身紫服的虚影,还是在兴安伯的府邸内。

    何等的目中无人。

    倘若不是新宁伯死死按着怀远侯,怀远侯当场就敢拔刀砍了他。

    顾侍郎今天穿上一件蓝色大团右衽衣,就是告诉兴安伯,自己心胸和眼界,不只是尚书那么简单,早就放在了内阁。

    唐代的宰相府,称作紫阁。

    以紫意,给兴安伯心里造成一定的压迫,好好掂量这其中的份量,按照顾侍郎接下来要说的事情去做。

    顾侍郎也不迈过门槛,就站在门口,浸染在淡淡的红色夕阳里:“本官今天造访伯爷的府邸,只为了一件事。”

    兴安伯咬牙切齿的死死盯着他,恨不得从顾侍郎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新宁伯静静的看向门口,一只手按在怀远侯的肩膀上。

    怀远侯双目圆瞪,按在祖传佩刀的手掌,青筋暴起。

    略微停顿了片刻,顾侍郎继续说道:“以后和朱舜断绝来往,东林党就会停止对伯爷府祖产的打压,另外还会扶持伯爷。”

    “让伯爷成为瓷一城。”

    东林党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一件事,断绝朱舜手里最为宝贵的东西。

    一般的官僚乡绅肯定会以为是那些新式机械,顾侍郎这些东林党核心成员,精辟入微的看出了问题的根源。

    人脉。

    尤其是和勋贵之间的往来,让朱舜在大明凭空得到了一座很大的靠山。

    好在朱舜和勋贵之间的关系不算太深,只有兴安伯新宁伯等寥寥几人和他关系不错。

    东林党现在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剪除朱舜身边所有的人脉,等到朱舜只剩下孤家寡人一个了,事情就简单了。

    而兴安伯最为宝贵的东西,就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祖产了。

    东林党拿这个做文章,就是逼兴安伯做出一个选择。

    新宁伯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东林党不愧能在朝堂上‘一统天下’,这份对于人心的算计,当真是令人头皮发麻。

    祖产和朱舜,哪一个更为重要,显而易见。

    兴安伯做出反应,只是东林党庙算的一部分,真正的图谋还在后面。

    兴安伯倒向了东林党,新宁伯和怀远侯也会做出选择了。

    不用说,怀远侯宁愿舍弃每年一座金山银山的巨大诱惑,也要站在兄弟这边。

    新宁伯同样也会这么做,宁愿从此放弃木材买卖,同样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兴安伯身边。

    只用一件看似与朱舜毫无关系的小事,庙算了这么多子。

    一步,便彻底断绝了朱舜最为宝贵的勋贵人脉。

    ()


………………………………

第二百三十六章 工厂化时代

    面对当前的这种情况,天下人都会做出同样的抉择,保住祖产,断绝和朱舜的来往。

    兴安伯从紫檀桌子上哪来一只茶杯,似是要喝口茶,答应了顾侍郎的要求。

    顾侍郎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不过还没等他笑完,兴安伯直接把茶杯用力的砸在了顾侍郎身上:“滚!”

    新宁伯轻轻吐了一口浊气。

    怀远侯哈哈大笑着从紫檀官帽椅上站了起来,这个哈哈大笑,落在顾侍郎眼里却有些狞笑的意味。

    “嘭!”

    身材高大的怀远侯,上前就是一脚,把浸染着淡淡紫色光辉的顾侍郎,踹翻在地上。

    怀远侯踹出第一脚了,就有些收不住了,准备踹个痛快。

    怀远侯这一脚踹的很畅快,兴安伯和新宁伯看着也很大快人心,眼看他要踹个痛快,新宁伯走过去拦住了怀远侯。

    怀远侯作为大明开国第一悍将常遇春的后人,他们家的后辈本来就人高马大的极其魁梧。

    怀远侯打小又喜欢弓马骑射,练就了一身好身手,新宁伯真怕怀远侯没轻没重的踹死了顾侍郎。

    顾侍郎不仅是东林党的核心成员,还是正三品的一部侍郎,实打实的中枢重臣。

    踹死了他,怀远侯的爵位可就保不住了。

    顾侍郎只是个读书写字的文臣,哪里承受的住怀远侯很用力的一脚踢踹,胸口瞬间传来了一阵锥心的刺痛,像是肋骨被踹断了。

    在这股痛苦到几乎让人昏厥的剧痛下,一般人早就躺在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哀嚎了。

    顾侍郎只是在地上坐了片刻,像个没事人一样,慢慢的站了起来。

    他脸上不停冒出的虚汗,还有发青的嘴唇,出卖了他此时的情况。

    顾侍郎没有多说半句话,站起来,离开了这里。

    兴安伯看着顾侍郎离开的背影,没受到任何伤害的他,反倒是瘫坐在了紫檀官帽椅上。

    嘴角苦涩。

    刚才那一砸,砸的确实是很大快人心,只是代价太大了。

    想到兴安伯府传了一辈又一辈的祖产,就这么毁在了自己手里,兴安伯的胸口极为难受,难受的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新宁伯叹了一口气,这是一个无解的局面,谁能从东林党和晋商的联手打压里,逃出一条生路?

    嗯,还真的有人。

    整个天下也就朱舜这小子可以,但那是仰仗更加无解的新式机械。

    对于瓷器的烧制来说,新式机械是没有任何用处的,瓷器最大的成本就是胚料,也就是黏土。

    东林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决定从兴安伯府的祖产瓷器入手。

    即便是朱舜发明了可以快速烧制的新式机械,也降低不了瓷器的成本,救不了兴安伯。

    怀远侯同样是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就没说出去找朱舜这小子的话,而是准备在今天夜里带上一批恶仆,去把顾侍郎手里的瓷器作坊全部打砸了。

    “爹——爹——”

    放在平时,兴安伯听到长子这么没轻没重的呼喊,早就大声训斥了。

    现在他已经没了那个心力,只是双目无神的瘫坐在官帽椅上。

    兴安伯公子喜滋滋的跑进正堂,瞧见两位伯父都在这里,愣了一下,难道家里出什么大事了?

    不过事情再大,也大不了自己的这件事。

    兴安伯公子喜滋滋的大喊道:“爹,朱哥说了,他可以让瓷器卖到一分银子二十只。”

    一分银子二十只!

    “什么!”兴安伯听到这个惊人的消息,瞬间从紫檀官帽椅上坐了起来。

    怀远侯再次瞪大了眼睛。

    新宁伯只是玩味的笑了一声,朱舜还真是个灾星。

    东林党前脚刚在兴安伯府目中无人的下达最后通牒,自以为吃定勋贵了,毫无顾忌的撕破了脸,等着兴安伯上门求他们。

    朱舜后脚就来了,还带来了一分银子二十只瓷器的消息。

    别说是一分银子二十只,就是一分银子十五只,都能破解了兴安伯当前的困局。

    倘若真的是一分银子二十只,兴安伯都能反过手来,把这段时间的憋屈狠狠的还回去。

    兴安伯激动的几乎说不出话来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坐坐起起,身体出现了轻微的颤抖。

    跟着走进兴安伯府正堂的朱舜,笑了笑,兴安伯的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救活了兴安伯府的祖产,这份香火情可就大了。

    从今以后,兴安伯也就成为了蒸汽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彻底和朱舜捆绑在了一起。

    兴安伯激动过后,又有些不敢相信:“难不成又发明了什么新式机械?”

    朱舜知道兴安伯为什么不敢相信,东林党再是庙算无双高,也算计不到。

    这就是工业社会对大明小农手工经济的冲击。

    朱舜也不准备解释,说了一句兴安伯请跟我来,一群人骑着辽东大马去了潮河岸边。

    来到矿石蒸汽厂房旁边,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为了尽快把矿石蒸汽厂房建造起来,激情满满的天才学子们,就找杨百岁特批了一笔银子。

    在银子的诱惑下,匠人继续热火朝天的开挖地基,搬运水泥。

    朱舜吹着凉爽的夜风,开始给兴安伯新宁伯怀远侯三位勋贵,一点一点的讲述矿石蒸汽厂房。

    从水泥,到水塔运输系统,再到爆破组。

    听到爆破组的作用,三位伯爷侯爷不免对视了一眼,咋舌不已。

    现在谁不知道皇上对火药把控的极其严密,严密到就快要亲自看着了。

    朱舜只是给王承恩写了一封书信,就轻描淡写的解决了火药问题,这份简在帝心也太过惊人了些。

    三位伯爷侯爷继续听着朱舜的讲述。

    谈到破碎组,碾机组,心里抱有怀疑的三位伯爷侯爷,彻底放心了。

    哪里有一分银子二十只这种事。

    少说也能卖到一分银子二十五只!

    还没天理的比卖十只更加挣钱。

    朱舜看着热火朝天的矿石蒸汽厂房,心头激荡,从今往后,就不再是单个蒸汽机械的作坊式生产了。

    一系列蒸汽机械,形成完备的生产系统,通过水泥串联在一起。

    正式进入工厂化时代。

    ()


………………………………

第二百三十七章 矿石工厂对兴安伯的影响

    兴安伯盯着远处热火朝天的匠人们,想要询问朱舜一料黏土多少银子,却又不好直接开口。

    兴安伯毕竟是长辈,作为一个长辈在晚辈面前,张嘴就是阿堵物,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这件事涉及的不是一两二两银子,是一万二万两白银,只要有一点纰漏,亲兄弟都有可能反目成仇。

    兴安伯看向了身边的两位好兄弟新宁伯和怀远侯,丝毫不畏惧东林党的两位勋贵,面对这个问题也是有些棘手。

    怀远侯都敢一脚踹飞正三品中枢重臣,现在也是哑口无言,活了大半辈子了,见识了太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反目成仇的例子了。

    兴安伯公子倒是一点也不在乎,大大咧咧的说道:“朱哥,你这个出产黏土的蒸汽工厂,能否给我家的黏土矿山建造一处。”

    “住口!”

    兴安伯听见长子说话了,心思放松了不少,不怕朱舜的价码高,就怕他不说话。

    可兴安伯怎么也没想到,这个逆子张嘴就是索要这种奉为传家宝也不为过的黏土蒸汽工厂,脸色变了变,立即喝止了这个逆子。

    新宁伯和怀远侯两人的脸色也是微变,兴安伯公子的胆子也太大了些,张嘴就要黏土蒸汽工厂。

    别说两人没有血亲关系,就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在这种真的把黏土变成泥土一样不要钱的黏土蒸汽工厂面前,也没了任何亲情可言。

    瓷器自古以来就是畅销海外的大宗货品,还排在瓷器、丝绸、茶叶三种大宗货物的首位。

    烧制瓷器的胚料黏土,变成了泥土价。

    这其中涉及的利益,怕是内阁宰辅们都会心动。

    朱舜的反应,再次让三位勋贵的脸色变了变。

    朱舜想也没想,说了一句字:“好。”

    好?

    两位伯爷一位侯爷笃定自己刚才一定是听错了,这可是黏土变泥土的蒸汽工厂。

    说送就送了?

    朱舜说了一句好,不是敷衍,也不是应付,叫来了一直跟在身边的黄掌案:“麻烦掌案,去把带头的李州桥叫来。”

    李州桥带着天才学子们正在测绘水道,争取在半个月以内敲定矿石蒸汽工厂的水塔运输系统。

    李州桥听到山长叫他,放下手里的测绘工具,小跑着过来,拍了拍盘领衣上的泥土,恭敬行礼道:“山长。”

    朱舜指了指身边的兴安伯公子,当场开始安排:“等到这里矿石蒸汽工厂建好,各种标准定下来以后,你带人去小伯爷家的黏土矿山,建造一座更加完善的工厂。”

    一般平明老百姓听说左前方站着一位小伯爷,早就受宠若惊的连忙行礼了,这可是京城里最煊赫上的那一拨权贵。

    只要能入了勋贵的法眼,这辈子吃喝不愁了。

    李州桥只是认真的看了一眼兴安伯公子,记下了他的长相,脚步匆匆的跑回去继续测绘了。

    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的李州桥,倒不是不在乎勋贵,听到山长说旁边那位是一位小伯爷,忍不住恭敬行礼,再说上几句奉承话,以便给小伯爷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他真的没有时间,测绘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有时间在这里奉承。

    两位伯爷一位侯爷讶然于李州桥的不卑不亢,更想不到朱舜不仅真的答应了,还立即做出了安排。

    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混迹了大半辈子的三位勋贵,见惯了各种当面答应,却拖着迟迟不去办的两面三刀行径。

    朱舜的这份真实和真诚,在两位伯爷和一位侯爷心里留下了极深印象。

    让三位勋贵产生了与朱舜做买卖,不需要签订任何文书的可笑想法。

    但这份可笑,却让三位勋贵感受到了一种弥足珍贵。

    兴安伯没说任何感谢的言辞,沉默的骑上辽东大马回去了。

    兴安伯公子瞧见老爹没有说话,还以为自己又闯了什么祸,挠了挠头,说了一句朱哥我先走了,骑上辽东大马抢先一步回去。

    去找娘亲,装病!

    兴安伯公子回到自己住的耳房,从床底翻出来一堆用来装病的物什,还没等他准备好,瞧见老爹竟然站在门口。

    兴安伯公子‘噌’的一下跳了起来,手足无措,结结巴巴的说道:“爹。。。爹。。。来。。。来了。”

    放在往常,兴安伯看见长子竟敢欺骗长辈了,少不了一通毒打。

    兴安伯却是很反常的什么也没说,扬了扬手里的一壶京口老酒:“陪爹喝两杯。”

    兴安伯公子什么时候见到过老爹这个样子,当场就吓惨了,还以为老爹要把他这个纨绔子弟逐出家门。

    脸上没了半点血色,神色恍惚的跟着老爹走了出去,走到后苑的一方四角古亭里面。

    爷俩各有心事,只是一杯一杯的干喝酒。

    面前没有下酒菜,也没有任何的交流。

    喝到酒意微醺,脾气秉性像头倔驴的兴安伯倒是先开口说话了:“我儿,过去是爹错怪你了。”

    “这些年交的朋友不只有酒肉朋友,一个朱舜,胜过太多所谓的正人君子。”

    兴安伯公子听到老爹提到了朱哥,明白怎么回事了,惨白的脸色顿时满面红光,得意道:“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朋友。”

    “爹,孩儿能够交到朱哥这个兄弟可不容易,想当初孩儿在北平火器总局。。。。。。。”

    知子莫若父,兴安伯岂会不知道自家长子是出了名的大嘴巴,一件简单的小事都能吹的天花乱坠。

    这一点也正是兴安伯最为不满意的地方,总觉的长子这样缺少了一份沉稳和踏实。

    今天更为反常的是,过去听到长子说话就头疼的兴安伯,居然认认真真的听长子在那里胡乱吹嘘。

    还时不时的认真点头。

    兴安伯的夫人今天刚好不在府内,去京城的苏小小班戏园子听戏了。

    刚刚回到家里,心急如焚的贴身丫鬟就把老爷把少爷带走这件事,告诉了夫人。

    夫人顿时花容失色,提着百褶裙冲向了后苑。

    还没等她哭喊放下我儿,瞧见了做梦都不敢想的一幕。

    一直水火不容的爷俩。

    在四角古亭内,席地而坐。

    中间放了一壶酒。

    你一杯,我一盏,笑着喝酒。

    夫人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二十年来。

    父子二人,第一次促膝长谈。

    ()


………………………………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东林党要压价

    此时,在兴安伯府邸受到莫大折辱的顾侍郎,这么多年来第三次把自己一间破败祠堂内。

    这间坐落在一处幽深庭院内的破败祠堂,没有掌灯,一片漆黑。

    贾汉复以前一直很向往锁在幽深庭院里的祠堂,能够进入那间祠堂的学生,在座师的扶持下,最低也坐上了一方知府的要职。

    今天,贾汉复得偿所愿的顺着幽深小院,来到破败祠堂门口,浑身的汗毛直立,心底泛起一阵阵的恐惧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