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立大明的买办集团。

    福船船舱内,捆绑成粽子的硕托,押解到了船长室。

    朱舜端坐在钉在木地板的官帽椅上,看着面前的硕托,再次打了一遍腹稿。

    早在几年前,朱舜就借助大舅哥曹文诏在辽东边军的势力,寻找一位名叫尼雅哈的女真人。

    尼雅哈是叶赫那拉氏的族人,与爱新觉罗氏有着世仇,叶赫氏的首领曾经发过一个毒誓,就算叶赫那拉氏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毁灭爱新觉罗。

    巧了,慈禧就是叶赫那拉氏的一员。

    既然要建立大明的买办集团,就要聘用女真内部的精英,打入女真的高层。

    尼雅哈的名声不显,他的长子却是大名鼎鼎,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纳兰明珠。

    没找到尼雅哈,找到了硕托也算是个意外之喜了。

    硕托可是大贝勒代善的二子,努尔哈赤的孙子,刚好还与八叔皇太极有着很深的恩怨。

    朱舜懂得一些谈判的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打动对方,什么才能打动硕托,自然是他最想得到的东西。

    朱舜也不废话,直截了当的问道:“硕托,你想不想成为正红旗的旗主。”

    硕托当然想从阿玛手里接过来正红旗,但他头上还有一个兄长岳托,岳托还是年轻一辈里最有才干的旗人之一。

    不过三十几岁就掌管了镶红旗,能够获得这等待遇的,爱新觉罗氏里只有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硕托没有说话,只是在细细打量朱舜,这个明人抛出了这么大的诱饵,不外乎想让他当个内应。

    只要能掌管正红旗,别说是内应了,就是满足对方的龙阳之好,硕托也心甘情愿。

    但是掌握正红旗何等的难,硕托早就看出来了,皇太极敲打他就是为了以后收权做准备。

    等到阿玛死了以后,正红旗的大权,不出意外的话会落在皇太极手里。

    就凭一个小小的明朝千总,就敢夸下海口说帮他坐上正红旗的位子,真是不知所谓。

    不过他既然说了,硕托就要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说。”

    果然是上钩了,朱舜淡淡道:“忘了介绍了,我就是皇太极悬赏的朱舜,谈论正事以前,先问你一件事。”

    听到这人是朱舜,硕托脸上多了几分郑重:“请讲。”

    朱舜平淡道:“晋商偷偷贩卖到女真的顺天大幅布,多少银子一匹。”

    硕托作为一位高高在上的贝勒,倒是知道价钱,倒不是他多关心族人的生活,只是因为女真是马背上的民族,需要放牧,制作帐篷,对于棉布的消耗很大。

    棉布也正是消耗银子最多的辎重之一,辽东不比中原,衣服破个洞还能穿,在辽东衣服倘若是破个洞不及时补上,会冻死人的。

    硕托回答道:“四钱银子一匹。”

    站在旁边护卫朱舜的铁塔汉子,听到四钱银子一匹,当即瞪大了眼睛。

    晋商也太黑了,二钱银子买的转手就是四钱银子,赚了足足一倍。

    朱舜估计三钱银子一匹已经差不多了,没想到晋商竟敢卖到四钱银子,想想现在辽东的情况,也就理解了。

    袁崇焕已经封锁了一切与女真买卖的商路,只要抓到了,当场就以叛贼的罪名斩首。

    这么做确实锐减了送往女真和蒙古的各种物资,就连五大晋商都不敢大规模的运送了,只能小偷小摸的运些东西过去。

    没了大明廉价的各种布匹粮食,女真境内各种吃穿用度所需的东西,价格疯涨。

    卖给硕托四钱银子一匹,还是看在他是女真贝勒爷的份上,已经是很廉价了。

    一般的女真诸申想要买上一匹布,估摸着最少五钱银子一匹。

    朱舜点了点头,又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羊毛多少钱一担。”

    硕托张口就来:“以现在的价钱,没处理过的羊毛三两银子一担,处理过的羊毛三两八钱银子一担。”

    “晋商以前回去的时候,还顺路买走羊毛,自从袁崇焕下达禁令以后,各个贝勒贝子府内的羊毛堆积如山,二两八钱银子一担都卖不出去。”

    绒布的价格在绸缎和棉布之间,正常是一两银子一匹,一担羊毛可以纺出八匹布,大致可以卖到八两银子。

    晋商以三两八钱银子的价钱把羊毛运回明朝,除掉运银、料银、工银、铺银等等各种本钱,一担棉花能赚一两银子就不错了。

    朱舜在心里粗略的细算了一下,通过海运能够省去不少运银,毕竟无论在何时,水运永远都是运送大宗货物最廉价的方式。

    运银倒是其次,三两一担没有经过处理的羊毛,经过初步工业化的纺织体系的梳毛、纺纱、织布,成本不会超过四两。

    净赚四两。

    利润是晋商的四倍还多,这就是工业化对于手工经济的强大优势,也是把货品倾销到女真的优势。

    朱舜算清楚了这里面的银价,摆出一张人畜无害的笑脸说道:“只要你手里有足够的银子,就能聚集足够的人脉,当上旗主不难。”

    “这样吧,你找个机会拿下高丽的皮岛,每年我会派人去收走未经处理的羊毛。”

    “给你三两二钱银子的价钱,另外会把纺织好的绒布卖给你,八钱五分银子一匹。”

    船长室内还有宋应升,听到朱舜的话,差点没笑出声。

    高啊!

    羊毛是女真,绒布最后又卖给了女真。

    什么也没干,就是在蒸汽工厂过了一手,就从女真人手里赚了三两银子。

    关键面前这个建奴,还要对会首感激涕零。

    二两八钱一担的羊毛,以三两二钱的价格买走,硕托就能多赚四钱银子。

    一两一匹的绒布,八钱五分银子卖给他,硕托又能多赚一两二钱银子。

    前前后后就是一两六钱银子的进账,硕托当然会对会首感激涕零了。

    硕托的表情果然验证了宋应升的想法。

    硕托用一副看待傻子的表情看着朱舜,按照他这个买价,一担绒布的成本价已经超过七两了,他却只卖六两八钱银子。

    果然是会做生意。


………………………………

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建奴攒积分

    袁崇焕率领大军的冲击下,已经被朱舜打的毫无战意的建奴骑军,留下一地的尸体就撤军了。

    经过清点,这一战一共杀死了近三千建奴,获得了一场从所未有的大胜。

    其中有两千名建奴死在了斗米式步枪和火箭的协同攻击下,剩下一千名建奴死在了追击的途中。

    多尔衮留下的四千名八旗子弟,战死了近乎八成。

    鳌拜已经高估多尔衮对于朱舜的愤怒和仇恨了,还是低估了,怎么也没想到居然留下了四千名八旗子弟。

    这一战过后,不知道多尔衮如何向三千个旗人的家庭交代了,偷袭一千名明朝乡勇,居然战死了这么多八旗子弟。

    打了这么多年仗的多尔衮,第一次被明朝军队打的像只丧家犬一样,仓皇逃窜。

    逃了整整一天一夜才敢停下来休息,八瓣缨盔早就不知道掉在哪里了,多尔衮露着金钱鼠尾的脑袋,停在了东莲子湖岸边。

    狼狈不堪的多尔衮,手上青筋暴起的握着削刀,牙齿咬的‘咯咯’作响:“鳌拜,还剩下多少人。”

    鳌拜的八瓣缨盔在逃窜的时候,也不知道散落在哪里,身上的棉甲也是被他给扔了。

    没办法,棉甲的色泽太过显眼了,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佟养性。

    鳌拜清点过骑军的数目,眼皮子剧烈一抖,一刀砍死了那名禀报的汉人包衣,走过去回答道:“十四爷,战死了三千八旗子弟。”

    多尔衮还是一句话没说,静静的看着面前的东莲子湖,就在鳌拜以为多尔衮真的没事的时候。

    那把被多尔衮视作珍宝,年幼时阿玛努尔哈赤送给他的第一口宝刀,竟是扔进了东莲子湖里。

    等到多尔衮反应过来,这才发现阿玛送的削刀,气急攻心的给扔了。

    多尔衮赶紧跳进了湖水里,打捞扔进湖水里的削刀。

    鳌拜从没见过女真最能打仗的十四爷,这么失态过,心里不可遏制的冒出了一个念头。

    难道,朱舜就是女真的克星。

    克不克星,朱舜不知道,他知道的是,女真以后要倒霉了。

    他也要发财了。

    给即将建立的军火公司找了一堆大财主,这些财主还要拿着军火公司淘汰的燧发滑膛枪,玩了命的进攻女真。

    建立军功争取封爵是一方面,主要是女真人可以积攒积分啊。

    获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袁崇焕当晚就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按照规矩,一般是不会把京城来的督军请到主桌。

    摆在空地上的庆功宴,朱舜不坐上主桌还不行了,不仅坐上了主桌,还坐在了督师袁崇焕的左侧下首。

    堂堂正二品的山海关总兵满桂,只能屈居右侧下首,放在往常,满桂早就把八仙桌给掀了。

    今天,满桂反倒是一脸的乐呵,以及一股子的自豪。

    瞧他脸上的得意劲,比起朱舜的大舅哥曹文诏不差了。

    曹文诏现在只是一个游击将军,手里也有三千人马,也算是手握重兵了,但是比起轻则七八千多了上万的参将来说,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今天因为朱舜的缘由,曹文诏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自从贬官以后,首次坐上了主桌,还是坐在了朱舜的下首。

    边关第一悍将曹文诏,那叫一个自豪和得意,时不时的给老对头祖大寿使眼色。

    瞧瞧,朱舜可是咱的妹婿。

    差点没把祖大寿的鼻子给气歪了,只能郁闷的在那喝闷酒,心想要是朱舜是自己的妹婿就好了。

    袁崇焕治军严苛,很少允许参将游击们在战时喝酒,嘴里早就索然无味的参将游击们,放在往常早就一碗接着一碗灌下了。

    今日的庆功宴,却是没有几个有心情喝酒,全都眼巴巴的望着朱舜。

    酒喝的差不多了,菜也吃的差不多了,参将游击们纷纷承诺欠曹文诏一个人情,请他开口帮忙美言两句。

    曹文诏清了清嗓子,问道:“咳咳,那个妹婿啊,乡勇营手里拿的燧发滑膛枪,还有射程很远的神火飞鸦,能不能卖给辽东边军一批。”

    问出这句话,曹文诏心里也有些踹踹不安,他也不清楚朱舜会不会答应,但是当时已经被架到那个份上了,如果不答应,就太没面子了。

    咋的,你好歹也是朱舜的大舅哥,连这点小事也半不妥?

    曹文诏瞧见朱舜没有说话,正要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朱舜喝完手里的酒水,爽快道:“可以。”

    听到一句可以,曹文诏顿时红光满面,大感有面子,又开始吹嘘了:“不可以也得可以,你小子要是敢不答应,看本将不打断你的腿。”

    坐在旁边一桌的黄得功,赶紧递了一句:“朱督爷,可是堂堂从三品都督佥事。”

    “从三品?!”曹文诏的声音立刻拔高了三分,脸红脖子粗的说道:“他就是皇帝老子,也是本将的妹婿,本将打他,他敢还手?”

    朱舜笑了笑,也是递了一句:“不敢不敢。”

    已经站起身的曹文诏,脸上更加红润了,志得意满的坐了下来,猛的一拍八仙桌:“祖大寿,赶紧给本将倒酒。”

    祖大寿一个正三品参将,比朱舜还高一级,给你一个五品游击将军倒酒?

    放在平时,祖大寿早就一拳打过去了,但是如今形势比人强,他也想买走一批燧发滑膛枪,只能老老实实的给曹文诏倒酒。

    等到大舅哥把面子挣足了,朱舜继续说道:“想要买王恭局的新式火器也可以,不过有个条件。”

    曹文诏喝了祖大寿的酒,浑身上下都开始飘乎乎了,俨然成了主心骨:“什么要求尽管提,都是小事。”

    朱舜从怀里掏出一摞早就准备好的册子,放在了酒桌上:“积分制。”

    “想要买新式火器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得按照这个积分制来。”

    “杀死一个女真人累积一个积分,凡是达到一千积分的,分配一千支燧发滑膛枪的配额,两千积分,分配二千燧发滑膛枪的配额。”

    “达到五千积分了,就可以采买纸壳火箭,如果想买其他的新式火器。”

    “诸位就多多积分吧。”

    ()


………………………………

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七名世界级天才

    参将游击们听到一个建奴换一个积分,一千积分才能买燧发滑膛枪,不免有些苦笑。

    建奴哪是那么好杀的,你以为都是像你一样,拥有新式火器。

    要知道辽东边军和女真的战损,是十比一,像今天这样的阔绰仗,从来没见过。

    不过为了能够得到新式火器,这些参将游击们决定拼了,不管怎么说先定下个小目标。

    积攒个一千积分。

    朱舜说完这句话,还没高兴多长时间,旁边的袁崇焕又说了一句:“督爷,不如留在辽东。”

    朱舜立即找了一个借口,赶紧离开了酒桌,住在乡勇营的驻地不出来了。

    老子眼看就要建造一座全是混凝土打造的工业之城了,留在辽东?留个屁。

    建奴似乎已经被斗米式步枪和火箭打怕了,大凌河堡连续修筑了七八天,都是相安无事。

    不是打怕了,而是多尔衮正在筹集粮草,准备三个月以后拉起一支三万人的女真大军,进攻大凌河堡。

    多尔衮已经得到消息了,朱舜修筑的是州城城墙,最少也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修筑好。

    留给多尔衮的时间很宽裕,多尔衮也就不着急了,别说三个月,就是半年时间,朱舜修筑的大凌河堡连一半都修筑不完。

    山海关和大凌河之间,少见的没有了四处驰骋的八旗兵,恢复了万历皇帝以前的平静。

    就算是有了少见的平静,胆敢出现在山海关以外的辽东边军都少的很,更不要说是其他人。

    此时,却有一名士子,骑着辽东大马,腰别一柄鎏金八面汉剑,独自一人前往了更加危险的大凌河前线,寻找朱舜。

    这人不认识朱舜,朱舜也不认识他。

    不过朱舜应该认识这名年轻士子的爷爷,西法党人的执牛耳者徐光启。

    徐积薪本是京城第一才子,平生有一个很大的嗜好,颇为类似当今的名士徐霞客,喜欢负笈游学。

    两人不同的是,徐霞客去的都是一些人迹罕至的风景名胜,徐积薪则是喜欢访庄。

    就在徐积薪前往很少有士子去过的辽东以后,见识了辽东边军和百姓的悲惨,决定放弃多年来的访庄嗜好,决心改变大明。

    就如爷爷常说的那样,不求太上三不朽,但求能为大明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徐积薪准备启程回京城的时候,从大凌河前线传来一条极为振奋人心的消息,督爷朱舜借助新式火器以一千人击溃了一万建奴。

    杀奴三千!

    打赢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捷。

    从来都是辽东边军以十比一的数目,兑杀建奴,什么时候阔绰到可以一比十了。

    徐积薪的爷爷早在一年前就不止一次的透露过,希望徐积薪能够拜朱舜为师。

    徐积薪少年得志,已经是京城第一才子了,哪里瞧得上没有任何名篇佳作的朱舜。

    按照他当时的想法,能够做他京城第一才子恩师的人,起码也得是苏东坡那样的大文豪。

    只是一趟辽东之行,却让徐积薪彻底改变了想法,名篇佳作算个屁,能让大明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才是真名士。

    年少轻狂的徐积薪,胆气也足,骑上一匹辽东大马,挎着一柄鎏金八面汉剑就前往了大凌河堡的前线。

    来到大凌河堡的驻地,守在营帐门口的一名把总倒是也认识徐积薪。

    山海关内本来就没有几个士子,更不要说京城第一才子这等的风流才子了,闲来无事,山海关的将官们总喜欢去徐积薪住的酒馆,瞧瞧这位京城来的风流才子。

    虽然他们的儿子这辈子不可能成为才子了,但是过过眼瘾还是可以的。

    徐积薪在辽东边关待的时间又长,这也就造成了连把总小旗这样小将官,都认识他。

    认识也没用,平时还能放他进去,现在是战时,没有袁督师的军令谁也不能擅自闯入军营。

    徐积薪问了一句:“请问这位副爷,朱佥事在何处。”

    原来是过来寻找朱督爷的,把总指着大凌河方向说道:“督爷就在那里修筑大凌河堡,少爷要是找督爷,就去那里。”

    徐积薪走过大凌河浮桥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热火朝天的大凌河堡修筑地,一艘艘载着各种货品的平沙船,在大凌河上往来穿梭。

    徐积薪站在浮桥上,有了一种站在漕运运河岸边的恍惚,拱手诚谢,骑上辽东大马赶往了乡勇营驻地。

    来到乡勇营驻地,守在辕门口几名步枪兵,还是不允许徐积薪进入。

    没有办法,徐积薪只能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在下是来拜师的。”

    听到是来拜师的,班长不敢怠慢,吩咐一名步枪兵进去通传。

    朱舜听到有人来拜师,心想难道自己的名声这么大了吗,辽东都有人知道京师大学堂了:“让他进来。”

    没过多久,就进来一名背着书箱的士子,相貌俊朗,与五弟子六弟子不相上下,却又各有千秋。

    五弟子薄珏是一种阴柔美,六弟子毕明珪胜在温润如玉的谦虚君子气息。

    这名少年身上却有着一股子锋芒毕露,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看出的鹤立鸡群。

    一种千古风流归文人,万里河山皆笔墨的真名士仪态。

    朱舜甚至有一种错觉,这名少年人无论做什么,都能争胜第一。

    不是错觉,京城第一奇才黄宗羲在解字、玩印、打牌、养猫这些雅玩方面,无能能比。

    京城第一才子徐积薪,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当属年轻第一。

    少年人做事也爽快,直截了当的说道:“学生是来拜师的,听说先生有个规矩,要做一份策试,先生请出题吧。”

    朱舜手里并没有策题,便研磨临时出了一份策试,交给了面前的少年。

    朱舜出题都用了两炷香时间,面前的锋芒毕露少年只用了半柱香时间就做好了,接过来,仔细批改。

    分数竟是达到了爱因斯坦级的边缘,世界级天才的最高分,94分。

    朱舜把策题还给少年,徐积薪当场就开始跪拜:“弟子徐积薪,拜见恩师。”

    ()


………………………………

第二百七十七章 混凝土大凌河堡完工

    收徒收的有些莫名其妙的朱舜,得知第七名弟子叫做徐积薪,心中就了然了,原来是徐宰辅家的长房长孙。

    徐光启曾经在去年提到过,要让长房长孙拜他为师,说了以后就没有下文了,据说是负笈游学去了辽东。

    没想到师徒二人的相遇,这么的糊里糊涂,还没明白怎么一回事,就收下了第七名弟子,直到知道了他叫什么名字,这才明白这里面的缘由。

    朱舜把七弟子扶了起来,拿出一把镂刻着精致花纹的线膛手枪,按照惯例给了七弟子一把:“积薪,大凌河这里太过危险,毕竟建奴随时都有可能再次杀过来。”

    朱舜顿了顿,看向了旁边的铁塔汉子:“元池,你送积薪回京师。”

    铁塔汉子敦厚的脸容露出了难色,恩公的命令他是一定要听的,但他又不想离开恩公身边,张了张嘴想要说话。

    还没等他说话,徐积薪拍了一下腰间的鎏金八面汉剑,神采飞扬的笑道:“恩师不必了,弟子挎下有三尺青锋剑,足矣。”

    说完这句话,徐积薪郑重行礼,大步离去。

    朱舜站起来亲自把弟子送到辕门口,望着驾马狂奔的七弟子,心情大好。

    这才是充满少年意气的少年郎。

    回过头,嘱咐了胡瞎子一句,让他安排一小队特战队员立即跟过去。

    又收下一名井喷的世界级天才,让朱舜对于这一次的大凌河堡修筑之行,越发的满意了。

    转身走回了大帐,继续思索工业之城的建造,等着大凌河州城的完工。

    二十几天后。

    使用熟铁筋混凝土整体浇筑的大凌河州城完工了,又经过了十来天的凝固,达到了80%左右的标准强度。

    李州桥带着工人们开始拆卸木板,等到木板拆卸完毕,刚好达到了一个月的期限。

    一座雄伟的混凝土州城,矗立在平坦的辽东旷野上。

    不远处。

    袁崇焕带着一群参将游击望着那座高三丈三尺,周十六里的雄伟坚城。

    谁也不敢相信,一座州城真的在一个月以内修筑成功。

    话本演绎也不敢这么编造!

    祖大寿忍不住说了一句:“不会是泥浆墙吧。”

    放在平时,祖大寿胆敢这么诋毁自己的妹婿,曹文诏早就一拳打过去了,今天却没有,也没说话。

    因为曹文诏自己也不敢相信,一个月以内可以建造一座坚城,还是州城级别的坚城。

    在场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