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匠头走过来赶紧给朱舜行礼:“小的见过伯爷。”
得到了朱舜的命令,匠头也不啰嗦,开始调配生漆,他也不清楚工业伯需要的生漆是什么稠度,便调配了七八种常见的稠度。
生漆的调配都是在寒冷的平房里进行,朱舜瞧见七八种不同稠度的生漆,这才想起来生漆晾干的时间比较长,真要是一种一种的去试验,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
朱舜拿出一锭二两银子,赏给了匠头:“做的不错,赏给你的。”
匠头赶紧行礼,露出一个谄媚的笑脸:“多谢伯爷。”
看见匠头这副样子,曾经也是一位匠头的朱舜,心里感慨良多。
几天以后,浸泡过生漆的布匹基本上都干了。
朱舜把浸泡不同稠度生漆的布匹,铺在了硬木桌子上:“白镴,去拿来一瓶硫酸。”
通过几天的接触,朱舜知道了那名掉牙学子的名字叫做张白镴,名字比一般学子好听多了,还挺有意境,多聊了两句。
张白镴的父亲不是庄稼汉,是一名炼丹家,这是他自己说法,其实就是一名江湖术士。
平时炼制点汞丸从那些渴望长生不死的小乡绅手里骗些银子,可惜常在河边走湿鞋了,被乡绅给打死了。
或许是有些家传的渊源,张白镴在二三十名天才学子里,化学天赋仅次于焦勖。
朱舜接过来张白镴手里的硫酸,倒在了八块生漆布的表面,开始观察生漆布的变化。
前四块生漆布的表面出现了轻微的渗透,这四块生漆布便淘汰了,后四块生漆布没有任何的渗透,全部留了下来。
生漆干透以后,对于身体没了太大的伤害,朱舜拿起四块生漆布,不停的捏来捏去,最后确定使用第六块生漆布。
第五块生漆布还是有些薄,第七块和第八块则是太厚了,穿戴起来会造成行动不便。
朱舜放下生漆布,嘱咐道:“白镴,记录第六块的数据,整理好了交到京师大学堂的专利处,专利银你拿走二成,给这名漆彩匠二成。”
漆彩匠不知道什么是专利银,反正就是有银子拿,赶紧给朱舜行礼了。
………………………………
第三百零四章 硫酸罐
??现在是不知道,几天后,漆彩匠看着面前的五百两银子,差点没中举般的昏过去。
漆彩匠也知道自己保不住这么一笔横财,塞给张白镴一百两银子,托他帮忙说情全部换成朱氏纺纱机。
张白镴哪里敢要他的银子,推脱掉以后,询问专利处的京师大学堂同窗,能否换成朱氏纺纱机。
皇亲国戚过来说情都没用,但对于发明专利的大明发明家,专利处给予最高重视。
立即派人去了一趟北平机械局,抢走一批交给某位伯爷的朱氏纺纱机,按照正常价钱交给了漆彩匠。
漆彩匠从此脱离了贫苦日子,在工业之城里面当上了一名小工厂主,这件事传出去以后,刺激了各县新式学堂的学子们,掀起了一场发明热潮。
防化服的问题暂时解决了,要想真正解决还需等到福王世子运来一批橡胶防护服,刷上一层稠度合适的生漆,防化服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硫酸储存罐的问题也需要解决,大明还有欧罗巴生产的琉璃,质量参差不齐,很容易再次出现炸裂的问题。
硫酸罐的炸裂是一方面,密封问题也需处理,不然冒着高危害风险提炼出来的硫酸,很容易挥发掉。
硫酸罐在这里处理不了,朱舜骑着辽东大马赶往了兴安伯的私窑,玻璃厂还没建造,就先用瓷罐当做硫酸罐。
辽东大马停在了朱氏水泥厂的上游,兴安伯为了节省骡马钱,已经把私窑全部搬迁到了矿石蒸汽工厂附近。
管家听到下人传来消息,工业伯大驾光临,顾不上围着火炉喝黄酒了,叫来所有管事一起去恭迎工业伯。
兴安伯在这里有一处别院,管家知道小伯爷和工业伯的交情,让下人准备酒菜,带着工业伯就要去别院。
朱舜过来不是为了纸醉金迷,直接去了最大的一处私窑:“去把手艺最好的匠头找来。”
朱舜坐在简陋的私窑正堂,没喝几口茶,一名不惑年纪的老匠头走了进来,拘谨给工业伯行礼:“小人见过伯爷。”
朱舜大致构思了一种硫酸瓷罐,开口道:“本伯爷需要你烧制一种瓷罐,罐身整体是个圆筒,罐口要有螺纹,瓷罐的盖子也要有螺纹,两者要能拧合在一起。”
老匠头听到是要烧制自己干了几十年的老本行,拘谨少了一些:“伯爷,需要烧制多大。”
硫酸罐的容量大概十升左右,朱舜吩咐道:“一斗便可。”
老匠头得了指令,弓腰行了礼,便急匆匆的走了出去,开始烧制硫酸罐。
朱舜在私窑等了一天时间,管家就把硫酸罐给带来了,让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老匠头为了展现手艺,外观是弘治黄釉配上麒麟纹饰。
硫酸罐表面要贴上标签,写上硫酸浓度、生产地点、生产日期,最好烧制成简单的白色瓷罐,不能太花哨。
朱舜接过来这种黄釉麒麟纹瓷罐,倒入满满的热水,手掌放在螺纹拧合的位置感受了片刻,没有热气溢散出来。
硫酸罐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朱舜嘱咐道:“以后这种瓷罐烧成简单的白瓷,先烧制一千只送到焦勖那里。”
管家瞧见工业伯满意了,小心陪在旁边的姿态,放松了不少,笑着行礼道:“伯爷放心,小的会尽快把瓷罐送到三少爷那里。”
瓷罐装水只是为了测试螺纹瓷罐的闭气效果,为了万无一失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朱舜赏给管家十两银子离开了这里。
回到硫酸干馏实验室,焦勖已经从床上起来了,裹上棉服,坐在寒冷的平房内记录着一些数据。
三弟子焦勖的手掌已经严重烧伤了,还要坚持记录实验数据,朱舜心生不悦的同时,心里也满是欣慰。
也只有秉承着这种科研精神,才能把大明的化工体系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的搭建起来。
朱舜放下手里的硫酸罐,叫来了记录数据的焦勖和化学学子们:“去把储存的硫酸拿过来一斗。”
硫酸对于大明的化工体系来说,意义重大,战略保密等级和东风火箭属于同一个级别,只有焦勖有混凝土库房的钥匙。
焦勖不在干馏实验室的情况下,才会交给张白镴保管,亲自搬来了所有的硫酸:“恩师,不够。”
干馏法制造的硫酸效率极低,只有10%的转化率,硫酸储存的密封性又很差,整个大明就只有五六升左右的硫酸。
朱舜接过来十几个琉璃罐子,把仅剩的硫酸小心倒入硫酸罐,平静道:“硫酸储存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是硫酸罐的防腐蚀,二是密封性。”
“瓷器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以后硫酸的储存主要以瓷罐为主,另外拧上螺纹盖以后,还要在螺纹盖的口子那里刷上一层生漆。”
朱舜把螺纹盖拧上,让铁塔汉子搬来一桶很稠的生漆刷在了盖口的缝隙处,拿出一张提前制作好的标签:“这张方块纸叫做标签。”
“每一罐硫酸在装罐入库以前,都要在上面写上硫酸的浓度、生产地点、生产日期。”
为了能让化工学子们更加清楚刚才的讲解,朱舜拿起焦勖的硬毫毛笔,在标签上详细的记录了一遍。
化工产品只要发生了泄露,造成的危害和危险都极大,朱舜不厌其烦的交代了好几遍。
直到第一批硫酸罐送过来,每名化工学子练习了三四遍,确认不会遗漏这里面的任何一个环节,朱舜这才放心的离开了这里。
在离开以前,朱舜再三的嘱咐焦勖,一定要注意硫酸的储存问题,关于新的干馏实验室修筑,也要多和基建署的天才学子多商量。
想到焦勖一心扑在怎么改进硫酸的提炼方法上,性子又比较木讷,估摸着应该不会主动找基建署的天才学子,就把新干馏实验室的修筑交给了张白镴。
朱舜嘱咐了一些细节问题,走出了到处充满化学实验品味道的硫酸干馏实验室。
回头看了一眼。
焦勖和京师大学堂的天才学子们聚在一起激烈的争论着什么。
满脸狂热。
朱舜骑上辽东大马,却是叹了一口。
工业革命的第一批先烈。
或许。
会从这里产生。
………………………………
第三百零五章 眼馋朱舜的皇太极
辽东大雪如盖,一支劲旅迎着强烈风雪在雪原上狂奔。
最终停在了那座雄伟的大凌河州城前方。
一袭明黄色龙纹罩甲的皇太极,坐在鎏金马鞍上,望着远方那座坚城,面色如常:“十四弟,当真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大凌河堡修筑,本是范文程明白摆在袁崇焕面前的一条阳谋,意图吃掉辽东边军所有的精锐。
没想到女真的无双国士范文程筹划了这么无懈可击的一条阳谋,孙承宗都束手无策,却让一个没有什么韬略的乡下野小子,用一种谁也想不到的手段给破解了。
破解了范文程的阳谋不说,还在女真的腹地插上了一把利刃,随时可以长途奔袭盛京的利刃。
多尔衮知道这件事让皇太极失望了,素来以能征善战著称的他,已经接连在朱舜手上吃了两次大亏了:“请八哥责罚。”
皇太极只是象征性的在敲打多尔衮,心里并没有怪他,换成其他任何一名贝勒,也不可能想到有人可以在一个月以内建造一座州城。
还是一座火炮都轰不烂的壁垒州城。
皇太极坐在马背上,迎着风雪,注视了很长时间,直到辽东大马冻的浑身发颤,率领这支劲旅赶回了盛京。
五日后,抵达了盛京。
皇太极带上几名一等侍卫,前往了一座颇有江南水乡意境的苑林。
烹雪园。
一方竹亭内。
范文程裹着一袭貂裘,怀里抱着白猫,在与人对弈,坐在对面的那名贝子却是一身江南士子打扮。
贝子瞧见皇太极进来了,拿起手边的书卷,踏着风雪离开了这里。
范文程放下了手里的黑子,平淡道:“见到了。”
皇太极亲自复盘,捻起一枚白子落在了棋枰上:“早先朕真不敢相信,以为多尔衮学会编造谎言了,没想到天下竟然真有这样的奇才。”
“居然真的在一个月以内修筑了一座州城,外观看起来像是一整块山壁横在那里,没想到坚固程度一点也不比山壁差,简直就是神迹了。”
范文程没有伸出手捻起棋子,右手伸入貂裘里面,轻轻抚摸躲在温暖貂裘里面的白猫。
皇太极瞧见范文程的这个动作,眼皮跳了一下。
君臣二人谈话,只有谈到国之重事,范文程才会做出这么认真的态度。
范文程注意到了皇太极的神情,没有解释,自顾自的说道:“想我范文程与孙承宗袁崇焕师徒二人你来我往的争斗了这么多年。”
“借助东林党,把孙承宗这根国之栋梁从辽东赶走了。”
“这一次也是借助东林党,袁崇焕也要被朝堂上那帮只会动嘴皮子的东林党给骂死了。”
“没想到,到头来居然输给了一个毛头小子。”
皇太极刻意观察了范文程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更让他心里讶然了,范文程不仅是败了还败的心服口服。
想到那种名叫水泥的石料的作用,皇太极也就释然了:“先生一定要尽快联络晋商,不论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得到这种水泥石料的方子。”
“有了这种水泥石料,朕有信心在短短几年内把盛京修筑的比大明京城还要雄伟。”
范文程知道面前的皇太极一门心思的想要建国称帝,要不然也不会把说上一句国之重器也不为过的水泥石料,用在建造一座城池。
范文程继续说道:“修筑盛京城倒是次要的,水泥石料对于女真巩固中西伯利亚的统治更为重要。”
“只要有了这种水泥石料,最多只需要一年就能在叶尼塞河的河畔,建立成片的城池墩堡,咱们彻底消化这一次远征西伯利亚战果的时间,将会从十年缩短为七八年,甚至是五六年。”
“另外,倘若是把水泥石料用在修筑驿道上,八旗兵的行军速度可以达到日行二百里。”
日行二百里!
女真八旗兵只需八天时间,就能从盛京抵达明朝的京城。
明朝京城岂不是成了女真的后苑林。
皇太极还没从正常行军日行二百里的消息里缓过劲来,又听到一个绝无可能的消息。
范文程轻抚着白猫,继续轻描淡写的说道:“辎重也可以达到日行一百里。”
行军打仗,粮草第一。
粮草的最大消耗就是在运送过程中的消耗,如果有谁说辎重车也能达到日行一百里,皇太极绝对会一刀劈了这个妖言惑众的佞臣。
换成从范文程嘴里说出来,也会半信半疑。
不过在亲眼看见了大凌河州城以后,皇太极哪里会不相信,心里还严重怀疑范文程这句话说的有些保守了。
水泥石料修筑的驿道,没有泥沼,没有坑洼,也没有砂石,完全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赶路,在泥泞的下雨天也照样赶路。
日行一百里都算是少的了,一百二十里,甚至一百三十里都有可能。
皇太极一直对崇祯有一种优越感,明朝的臣子东林党整天只会拆台,女真却是君臣一心。
女真的八旗兵斩杀明朝军队就像砍瓜切菜一样简单,明朝军队只有聚集十倍以上的兵力才敢正面对抗八旗兵。
就因为一个小小的朱舜,皇太极心里忍不住产生了嫉妒:“没想到我皇太极还有嫉妒朱由检的一天。”
自嘲了一句,皇太极盯着范文程,认真到都有些严肃了:“范先生,咱们能否像挑拨离间朱由检和袁崇焕的关系那样,挑拨朱由检和朱舜的关系。”
“只要他们君臣二人不和了,到时候咱们大军压境索要朱舜,朱由检不敢不给。”
皇太极想到自己大军压境,只为朱舜一人,胸中莫名的升起一股子热血沸腾,眉眼间都多了几分豪情万丈。
大军阵前,亲自为朱舜松绑,朱舜感动到流泪的躬身下拜。
皇太极的头皮一下就麻了。
这不就是曹孟德阵前收关羽!
他皇太极便是曹操。
朱舜就是他的关羽。
范文程知道《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女真的传播范围很广,几乎是贝勒贝子人手一本,却没想到皇太极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曹操。
如果知道,肯定会让他多做一会儿白日梦:“恐怕不行,不止皇上眼馋朱舜,福王世子也很眼馋朱舜。”
“只要朱由检那里有半点的风吹草动,福王世子绝对会来上一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把朱舜掳到洛阳。”
………………………………
第三百零六章 真敢抢水泥?
皇太极不免大失所望,下棋的心情当即就没了,也没了继续交谈的心情:“朱舜抢不来,先生就想办法把水泥石料的方子拿来。”
范文程很少见到皇太极心情这么的差,但也理解,他要是皇太极也会眼馋朱舜这个奇才。
等到皇太极带着一等侍卫离开了烹雪园,范文程挥了挥手,叫来了一名汉人包衣:“把这封信交给晋商范家的马帮。”
汉人包衣消失在风雪里背影,范文程也离开了烹雪园,心里默念了一句,永斗莫要让为兄失望。
京师,筑海堂。
一处在京师颇有名气的私人会馆,会馆内陆陆续续聚集了七八名东林党成员和晋商。
筑海堂内有一个戏台,京城内有名的苏小小班正在戏台上唱昆剧。
戏台外围的黄花梨官帽椅上不停的有官僚乡绅坐下,东林党和晋商很快就达到了十几人,直到带着晋商范家口信的宇文德坐下,焦躁不安的东林党和晋商恢复了一些官僚乡绅应有了安之若素气度。
这些东林党和晋商家里的祖产基本上都是以修筑苑林为主,自从朱舜使用一种新的泥瓦用料,真的在一个月以内修筑了大凌河堡,在京城很有权势的他们,整天忧心忡忡,担心朱舜抢了他们的买卖。
顺天大幅布、土豆面粉、新宁伯府的廉价木材,还有如今的兴安伯府瓷器,对于京城内各大官僚乡绅的打压,历历在目。
家里以这些为祖产的东林党和晋商,哪里竞争的过朱舜使用妖术变出来的东西。
大凌河堡的修筑,已经让这些东林党和晋商敏锐的觉察到了一丝危机,工业伯开始修筑庄子以后,更让他们彻底坐不住了,聚集在一起商议怎么对付朱舜。
宇文德坐在黄花梨官帽椅上,也不说话,慢悠悠的开始喝茶。
一名坐不住的东林党成员,声音略显急躁的说道:“宇文先生,怎么对付朱舜,可有了章程。”
宇文德是隋唐时期修筑了东都洛阳的土木大家宇文恺的后人,家学渊源,只不过家道中落了。
后来修筑了甲于京师的五岳草堂,一举成名,成为了京师数一数二的苑林大家。
宇文德背后站着五大晋商之一的范永斗,据说与范文程有着某种宗亲关系,这些年依靠给建奴送去了大量急需的盐铁茶叶发了财。
这一次过来是为了借助这些东林党和晋商,想办法从朱舜手上得来那种神奇的水泥石料,交给女真大汗皇太极。
宇文德知道这些东林党和晋商,心里比东家还要急不可耐的多,故意拿捏了片刻时间的架子:“根据在下的估计,工业伯这次大张旗鼓的修筑庄子,无外乎是为手里的新颖石料造势。”
“只要那种新颖石料有了名气,想要抢占咱们手上的生意就简单多了。”
坐在这里的东林党,在朝廷里的位置属于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就依靠银利很大的苑林房宅修筑捆绑了很多高官重臣,让他们在官场的地位与日俱增。
如果失去了苑林修筑的生意,不仅他们要家道中落,东林党的很多高官重臣也会损失惨重,绝对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顺天府巡按有些坐不住了,起身拱手道:“宇文先生可有什么良策。”
宇文德在别的方面不敢说对付的了朱舜,苑林修筑却有十成的把握,那种石料再是神奇,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原料。
要想把苑林修筑的胜甲一方,看的还是手艺,还是真正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苑林大家,不是一堆放在那里的石料。
大明能在苑林修筑方面胜过宇文德的,当年还有一个,现在已经没有了。
宇文德等到这些东林党和晋商耐不住性子了,咂了一口茶水说道:“这件事情好办,工业伯庄子对岸的景山有一处刚刚修缮好的别业。”
“是在下为东家修筑的宅子,只要咱们大张旗鼓的做出要与工业伯一较高低的姿态,就会引来很多官员乡绅的关注。”
谈到在修筑庄子上一较高低,焦躁的东林党成员们全都是笑了,整个京师哪里还有人比宇文德更擅长修筑庄子。
当年倒是有一个可以平分秋色的人,李州桥的父亲李江堰,可惜在一次比拼中不仅输给了宇文德,还气量狭小的把自己给气死了。
当年李州桥的父亲都不是宇文德的对手,更不要说李州桥这个青瓜蛋子了,手里有再神奇的石料,也只是一堆石料。
宇文德今天过来不是为了这些东林党和晋商,而是按照东家范永斗的嘱咐,为了他们身后的东林党权贵和大晋商。
五大晋商之一的范永斗接到马帮从盛京带回来的书信,立即谋划了一个阴谋,借助这个阴谋获取价值一百匹辽东大马的水泥石料方子。
这个阴谋的关键就在于宇文德在修筑庄子方面要能胜过李州桥,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便立刻开始了阴谋的第一步,把东林党权贵和大晋商拉拢到一起。
宇文德瞧见面前这些官僚商贾笑了,自己也是笑了,看来第一步是成了。
下一步就是给他们更大的信心,借助东林党权贵和大晋商在京城的名望地位,大力鼓吹这件事,最好是闹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免得朱舜不敢应战。
宇文德等到这些官僚商贾们笑的差不多了,起身走出了筑海堂:“诸位请跟在下去一趟那处别业。”
官僚商贾们只是听说宇文德在修筑苑林方面的造诣,是有多高,还没亲眼见过,立即跟了过去,准备开开眼。
到了景山附近的那处别业,官僚商贾们真的是开眼了,也有了必胜的信心。
别业里不仅修筑了排水的石函,地面更是在铺上一层青砖,整个庄子内看起来十分的干净整洁。
宇文德很满意这些官僚商贾看呆了的表情,大明京城有很多地方都是脏乱不堪,他们何时见过这么干净整洁的庄子。
能够看呆这帮子官僚商贾,这让宇文德心里很是爽快,不由的背着手,故作平静的说道:“有了这些石函水道,就算是大雨天气,也能让庄子内保持一天的整洁,不会有一点污水溢出来。”
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