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的工业革命-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以大明当前简陋的化工条件,三酸二碱还没搞明白,更别提核聚变核裂变了。

    但是正是因为条件简陋,没有相应的设备测试实验室内的氢含量,谁知道焦勖进行了多少次实验,实验室内氢的浓度是多少。

    焦勖冷不丁的被人拖住,下意识摸向了腰间的线膛手枪,这个动作更让朱舜的脚步加快了几分,赶紧把三弟子给拖了出去。

    焦勖紧握线膛手枪转过脸看向了旁边,发现是恩师,放下线膛手枪木讷的笑了一声。

    朱舜本想训斥三弟子一顿,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性命,瞧见他摘掉橡胶防化帽以后,头皮上也是这少一块那缺一块,动了动嘴,训斥的话没有说出口。

    改成比较温和的口气,关心道:“化学实验安全第一,各个实验室一定要注意化学物质的浓度。”

    焦勖‘嗯’了一声,显然没有把安全放在心上,只想着尽快把化工体系搭建完善,起码在他活着的时候要把三酸二碱给研究出来,整理成册。

    焦勖嗯过以后,想起来一件事,脸上出现了放火箭般的狂热:“恩师,金属活泼顺序表已经探究出来一些了。”

    “铁、铅、锡这三样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从一块实物神奇的溶化为液体,这是大明所有典籍都没有记载的神奇现象。”

    “凭空让铁块开裂溶化,简直就是神仙手段,嗯。。。。。。这么看来,这个世道没有神仙。”

    说到这里,焦勖木讷的脸容变的无比坚定:“一切都能用科学来解释。”

    朱舜注视着表情坚定的三弟子焦勖,心情大好。

    在大明收的七名弟子里,终于出了一位唯物主义者。

    ()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冶金实验室的狼性文化

    朱舜今天过来是想着引导焦勖用实验成果硫酸,发明一样经济产物,也好多给化工学子们发些银子,起码对得起他们用命来完善大明的化工体系。

    三弟子焦勖对于硫酸的深入研究已经进行到了金属的活泼顺序,算是个意外之喜,焦勖成为了无神论者更是意外中的意外之喜了。

    朱舜让弟子带着他在硫酸实验室转了一圈,一些基本的防化措施做的还不错,盐水水塔的浓度也适合,对于新修筑的硫酸实验室算是放心了。

    尤其是盐水水塔里的盐分,是朱舜检查的重中之重,盐在大明可是很值钱的东西,就怕有人动了歪心思。

    朱舜已经不知道交代了多少遍了,继续交代了一遍:“勖儿,这个盐水水塔你每天都要亲自检查两遍,不固定时间的抽查,防止有人偷工减料,只要有。。。。。。。。”

    朱舜平静的脸容多了几分杀气,还是平静的说了一句话,只不过这句话却让人不寒而栗:“不管是谁,只要敢在关乎学子们性命的事情上偷工减料,为师送他全家去辽东给文诏兄喂马。”

    自从袁崇焕死了以后,辽东督师的人选迟迟没定,暂时以山海关总兵满桂为主,不过另外设立了几名武官制衡他。

    曹文诏便是其中一个,担任大凌河游击,虽然只是一名游击将军,却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这几个月以来四处搜罗给建奴运送货物的晋商,只要碰见了不管人数多少,全部杀了埋进马场里给马草的生长提供肥料。

    朱舜这是要灭了偷工减料那人的满门。

    如果真有人为了一己私利害死了这些为了民族无私奉献的京师大学堂学子,杀了他全家都不够。

    好在已经安排了几名洗过脑的廉政处文书每天过来勘察,还是不定时间的勘察,又有焦勖的亲自检查,基本上可以杜绝偷工减料了。

    朱舜走进用来招待客人的正堂,这里没有一副字画,一只瓷瓶,到处都是各种器皿。

    焦勖难为情的挠了挠头:“恩师,平时没人敢来这里,所以。。。。。。。。”

    朱舜摆了摆手,示意焦勖坐在自己身边:“大明的各种纸张,就算是号称天下第一之物的吴纸,因为技术有限也会泛黄。”

    “硫酸可以把纸张漂白,还是白的像石灰一样。”

    “你这段时间建立实验室研究纸张的漂白,只要能够研究出来白纸,赚的银子不敢说比蒸汽磨坊多,但起码不会比纺纱厂少。”

    “这样也能大幅度提高化工学子们的月俸了,当然了只是化工学子,毕竟这是你们的心血成果,其他学子想要更高的月俸就看他们的努力了。”

    木讷的焦勖不知道说些什么奉承话,直接跪下了去,替化工学子们感谢恩师。

    朱舜坐在官帽椅上,坦然接受了这一跪。

    化工学子们大多都是家境贫寒的学子,就算不是也好不到哪去,焦勖研究金属活泼顺序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找到一个改善化工学子们家境的办法。

    现在方向有了,办法也就不远了,焦勖就有些坐不住了,急的抓耳挠腮,想要赶紧去研究这个纸张的漂白。

    朱舜挥了挥手笑道:“想去就赶紧去吧,为师还要回去思索怎么对付东林党,拿到帝师。”

    恩师成为了帝师,焦勖岂不就是储君的同窗了,便是未来大明天子最亲近的近臣。

    焦勖却没在意这点,一门心思的想着研究纸张的漂白,拖着宽大的橡胶防化服急匆匆的出去了。

    朱舜又在硫酸实验室转了一圈,再一次确认各种防化基础设施没有什么问题了,离开了正在搭建化工体系的硫酸实验室,前往上游的冶金实验室。

    冶金同样属于高污染的重工业,搬到了潮河附近,最后招收的弟子徐积薪也让整个京师大学堂见识了什么叫做狼性十足。

    徐积薪最晚成为朱舜的弟子,在京师大学堂里的人脉也是最浅薄的,谁也没想到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他所在冶金实验室却有了一百三十名京师大学堂学子。

    改名为高温的温度带着一批京师大学堂学子去了松江府以后,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一共才三百人,徐积薪就占了快一半了。

    徐积薪抢人的办法也很简单,专门组建了一支学子牙人,想办法接触其他实验室的天才学子,要银子给银子,要宅子给宅子。

    总之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把天才学子挖到冶金实验室和洗煤实验室,挖来一人给十两银子。

    结果其他几名弟子的实验室损失惨重,只有两人例外,一个是都快被遗忘的大弟子宋士意,还有一个就是化工实验室。

    按理说以化工实验室的危险性,早就被挖光了才对,结果一名化工学子都没离开。

    最惨的就数五弟子薄珏了,好不容易有几名喜欢天文的京师大学堂学子自发的成立了天文实验室,结果一个不剩的全被挖走了。

    长的比女人还要美的薄珏,倒也不在意这件事,每天只是穿着一袭白袍,坐在天文台上,静静观察星空。

    超然物外了。

    眼里只有浩瀚的星空,无尽的宇宙。

    朱舜走进冶金实验室,这里的温度明显高了很多,空旷的水泥大院内,不仅有很多天才学子,还有很多穿着麻布对襟的匠人。

    全是徐积薪从军火公司挖来的精湛铁匠,换成其他人早就找徐积薪拼命了,赵斗米只是一笑了之,毕竟都是为了大明。

    这份胸襟开阔让这位四弟子的名气再上了一个台阶,隐隐有了朱舜接班人的名头。

    徐积薪不在这里,挎着那柄鎏金八面汉剑亲自去挖人了,冶金实验室的天才学子们对于钢铁的量产化廉价化已经有了方向,正在抓紧研究。

    坩埚炼钢法。

    现在正在研究坩埚的配方,关于坩埚的配方,朱舜看的书籍里也只有一行文字,由石墨、耐火黏土、骨料三种原料组成,这三种原料的具体占比并没有记载。

    朱舜走到正堂拿走了一份实验数据,最新的占比是石墨48%、耐火黏土42%、骨料10%,按照这个配方制造的坩埚,已经可以粗略的炼制出钢铁了。

    坩埚炼钢法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朱舜也就放心了,放心的回去分析怎么算计东林党。


………………………………

第三百二十八章 工业派

    崇祯八年已经到了立夏,距离历史的车轮崇祯十七年只有九年了,太子今年刚好六岁了,正是灌输各种思想的好时机。

    把未来的大明天子培养成***接班人这件事,越发的刻不容缓了,朱舜定要分析出一个万无一失的庙算。

    否则肯定住在潮河不走了,亲自盯着硫酸漂白纸张,坩埚配方,洗煤这三件事。

    回到工人会馆,朱舜接到了一个噩耗,西法党人在朝堂的顶梁柱徐光启逝世了。

    不幸中的万幸的是,徐光启走的很安详,完成了毕生的夙愿推广土豆的种植,西法党人也有了一个更好的掌舵人,朱舜。

    朱舜赶到徐家,见到了跪在灵棚的孙元化徐积薪等人,沉痛的给徐光启上香扣头以后,没有接下西法党人的大旗,而是交给了孙元化。

    只不过提了一个要求,大明的科技水平明显已经超过西洋人,再叫西法党人就不合适了,以后改称工业派。

    绝对不能带上党字,崇祯对于党羽最是敏感了,名讳改成了工业派在崇祯心里也就是王安石张居正那般的改革派,不会引起一些忌讳了。

    内阁宰辅徐光启去世的第二天,东林党毫不意外的趁着这股东风发难了,提议由一位东林党大儒担任左春坊大学士。

    工业派的掌舵人徐光启去世了,没了这位内阁宰辅在朝堂上撑着,工业派在朝廷上的影响力锐减到了最低点。

    因为徐光启的去世人心又十分的涣散,正是发难的好时机,东林党才不会在乎拿着徐光启的生死做文章是否有损阴德。

    孙元化作为徐光启的弟子不仅要守灵,还要守孝三年,朱舜作为长孙徐积薪的恩师属于徐家的一家人,也是要为徐光启守灵。

    但是东林党的发难太不是时候,朱舜只能把三弟朱金叫来,让三弟朱金代为守灵。

    三弟朱金作为朱舜的至亲,加上事出有因,不算悖逆礼法。

    朱舜匆匆回去了,为明天的上朝做准备,一定要把帝师拿下来。

    这可关系着未来的大明天子是让东林党培养的只会无病呻吟,还是成为***的接班人。

    第二日,早朝。

    一身獬豸服湖广监察御史黄澍,在心里又审视了一遍自己谋划了许久的庙算,随着东林党人踏进了大殿。

    黄澍本是一位地方上的风宪官,负责监察在湖广剿匪的黄得功,这一次入京是准备以诬告黄得功为探路石,从地方官转为京官。

    本来这件事已经谋划妥当,谁知徐光启突然去世了,黄澍就动了其他心思,倘若他能为东林党争来帝师,一直悬空的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这件事得到了东林党骨干们的一致认可,不说帮东林党争来帝师了,只要能阻止朱舜成为帝师,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便是他黄澍的了。

    黄澍当机立断谋划了第一步,趁着徐光启逝世这件事迅速发难,打西法党人一个措手不及。

    崇祯端坐在大殿之上,脸色有些沉重,一位老臣还是他所倚重的老臣逝世了,对于崇祯来说也是一件极为痛心疾首的事情。

    “内阁大学士徐光启有功于大明,追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由礼部商定徐光启的谥号。”

    一名太监宣读完朝廷对徐光启的追赠,黄澍手持玉笏走出了朝班:“皇上,太子已经到了出阁读书的年轻,还请皇上挑选一位精通八股文的大儒担任左春坊大学士。”

    句句都是涉及自身的利益,没有半句对于一位为国事操劳而死的老臣的缅怀,东林党自私自利的冷血程度,崇祯再一次大开了眼界。

    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爱卿可有人选。”

    黄澍对于自己每一步怎么走早有庙算,故意沉吟了片刻说道:“微臣举荐国子监司业姜逢元。”

    姜逢元是浙江余姚人,实打实的东林党人,看来是要把大明太子牢牢的控制在东林党手里。

    一位工业派成员走出了朝班:“皇上,工业伯的工业法对于大明的功绩,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微臣建议由工业伯担任左春坊大学士。”

    工业派成员出来举荐朱舜,早在黄澍的预料之内,故意有失朝仪的在大殿上狂笑了起来:“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姜司业是万历四十一年癸丑进士,历经三朝,著有《禹贡详节》《宗伯公集选》等大作,是闻名天下的八股文大儒。”

    “敢问工业伯是哪一年的进士,有什么八股文大作让我等瞻仰。”

    一句瞻仰,满朝官员哄堂大笑,一个乡野出身凭借奇技淫巧成为工业伯的野小子,哪里有什么大作。

    就凭他那些奇技淫巧还想和八股文大作相比较,真是不知所谓。

    工业派成员听到黄澍侮辱他们的心血成果,脸色不忿的说道:“黄澍你莫要乱说,工业伯对于大明的功绩哪里是几篇八股文可以媲美的。”

    “另外本官还想问你了,你一个湖广监察御史为何擅离职守来到了京城,皇上可是不曾发布诏书宣你回京。”

    就等你这句话了,黄澍故意激怒工业派成员就是为了让他拿工业伯的功绩和八股文相比,只要对方说出这番话,左春坊大学士基本上就落在东林党手里了。

    不等黄澍继续诱导工业派成员,把整个工业派引入他所设计好的圈套,朱舜站了出来。

    朱舜回身看了一眼长相看起来忠厚的黄澍,心里的计划有了变化,这一次不仅要挣来帝师,还要把这个东林党的湖广监察御史黄澍整死。

    朱舜心里有两本账,统称为《贰臣传》里面的人物全是满清的好臣子大忠臣,一本是武官录,一本是文官录。

    这个黄澍就是文官录上鼎鼎大名的满清好臣子,排名还很靠前。

    黄澍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引导满清攻破了福建,造成了一场场针对汉人的屠杀。

    史书上对他有两句评价。

    徽人无不唾骂澍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东林党开始给自己挖坑了

    黄澍瞧见工业伯朱舜站了出来,这件事基本上就尘埃落定了,为了防止朱舜提出什么幺蛾子建议,决定提前封住朱舜的嘴。

    这也是黄澍思虑了很久的一步谋划,朱舜每次都能在与东林党的争斗里出奇制胜,就是因为工业伯朱舜有着各种幺蛾子手段。

    想要赢了朱舜的幺蛾子手段也很简单,让他不能开口说话,不能说出任何的幺蛾子建议便行了。

    黄澍抢在朱舜说话以前,落下了谋划很久的下一步棋:“工业伯想要担任左春坊大学士,也不是不可以。”

    这句话落下,工业派成员看向了黄澍,这人难不成是工业伯预留的后手,看似是东林党人其实工业派的内应,潜藏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今天这至关重要的一刻。

    崇祯心里也是冒出了很大的困惑,同样是在怀疑这个人是朱舜提前埋下的后手,以便从东林党手里夺走帝师。

    但是看着满朝东林党官员的样子也不像,一个个气定神闲就好像提前得知了这件事,还有一些东林党官员压抑不住心里的喜悦,脸上出现了喜色。

    就像是黄澍说完接下来的一些话,朱舜一定会在东林党面前露出痛心疾首的表情,痛心败在了东林党手里,错失了唯一可以让工业派真正崛起的大好时机。

    黄澍故意停顿了片刻,看着工业派轻松并且略带一丝得意的表情,似笑非笑的说道:“那就看工业伯有没有诚心了。”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工业伯足够诚心,诚心到感召了成祖陛下,必然能够让金石裂开。”

    黄澍从袖口里拿出了一块金子,捧在手里沉痛道:“皇上,这一锭金子是臣卖了家里的祖产换来的,不过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基业也值了。”

    “只要工业伯的诚心能够让这块金子裂开,说明工业伯担任大明帝师是成祖陛下钦点,臣等没有异议。”

    工业派顿时面如死灰,东林党所有人的脸上露出了畅快的大笑,要不是碍于朝仪,早就放声大笑了。

    崇祯也忍不住叹服湖广监察御史黄澍的庙算,真是好算计,用成祖皇帝堵住了朱舜所有的后手。

    不论是朱舜请来宗藩亲王也好,还是让勋贵们主动出来为他帮腔作势,东林党只需要用一句全听成祖皇帝的意思,便能粉碎朱舜所有的算计和后手。

    现在就连崇祯都不能擅自做决定了,金子没有凭空裂开,说明成祖皇帝没有同意这件事。

    成祖皇帝都不同意,崇祯要是还敢让朱舜担任左春坊大学士,便是大不孝了。

    看来太子注定要成为东林党大儒的弟子了。

    至于让金子凭空裂开,崇祯和王承恩包括工业派在内的所有官员,全都不相信有人可以做到。

    朱舜坑了东林党的奇技淫巧再是被世人称作神仙手段,那也是被称作,并不是真正的神仙手段。

    每一次都要借助一种新式机械或者神奇原料,制造燧发滑膛枪是借助了水力钻床,龙王显灵的开辟了一片湖泊是借助了蒸汽机。

    就连最让世人称作妖术的一个月修筑一座州城,那也是因为借助了水泥,才能完成那件不可能的壮举。

    东林党这一次庙算是凭空,朱舜不能借助任何新式机械或者升起原料,除非他真的是神仙,不然的话绝对不可能让金子凭空裂开。

    朱舜轻轻皱起了眉头。

    金子不能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如果是精诚所至的让金块从中间裂开,还真的有些犯难了。

    换成王水还差不多,但是王水是由三酸二碱里的浓盐酸和浓硝酸按照3:1混合而成,焦勖还没把硫酸研究明白,浓盐酸和浓硝酸几年内是没指望了。

    朱舜皱起着眉头,念叨了一句:“金块从中间裂开。”

    此时的朝堂是一片安静,东林党官员们都在翘首以望的等着看朱舜捶胸顿足,看他束手无策的惶恐。

    朱舜念叨了一句‘金块裂开’不要紧,满朝东林党官员们却是心中一紧,难不成朱舜真的有法子让金块凭空裂开。

    龙王显灵、日产万斤、一月筑城等等太多的不可能,已经让这些东林党官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很快想到了金子很软,比铁块软多了。

    是了,金子这么软,说不定真的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法子能让金子裂开。

    就在东林党官员心神不定的时候,黄澍的一句话再次让他们开始翘首以望了,翘首以望朱舜狠狠的被东林党踩在脚下,还得来回摩擦几下。

    黄澍也想到了手中金子的软硬问题,金子都拿出来了,厚颜无耻的又收了回去,抚须笑道:“本官所说的金并非是金子,说是的是金银铜铁锡等五金。”

    “只要工业伯的诚心可以让铁块从中间裂开,我等便尊奉成祖陛下的圣意。”

    高啊。

    东林党官员在心里大大的称赞了黄澍一句,称赞他的才思敏捷,这么快就弥补了唯一一丝破绽,让这一次的庙算真正万无一失。

    铁块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坚硬的东西了,石块都没铁块坚硬,用一柄百斤重的大斧子劈在上面只会砸出火星,顶多留下一道浅浅的窝痕。

    凭空裂开?

    东林党官员们想到这句话就忍不住抚须长笑,相信铁块凭空裂开,还不如相信天上的星辰比脚下这片土地还大。

    东林党官员心情大好,工业派官员却被激怒了。

    “无耻!”

    “黄御史你好歹也是一位朝廷命官,明明已经拿出金块了,竟然敢恬不知耻的拿回去。”

    “黄澍小儿,无耻之尤!”

    工业派官员的人数,寥寥无几,以前就靠徐光启孙元化师徒二人撑着。

    现在两人不在了,人微言轻的工业派官员发出了愤慨,还不如一位东林党郎中放的屁,没能引起半点波澜。

    大殿之上的崇祯也因为黄澍的这份无耻,一时间说不出话了,没想到世上竟然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低眉顺眼站在旁边的王承恩,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黄澍,这人的无耻程度可以在京师排在前三甲了。

    朱舜的表情让东林党官员更为振奋了,那张始终保持平静的脸容,带上了一丝很明显的愕然。

    朱舜接下来的一句话,更让满朝东林党官员们大呼痛快了,恨不得当场痛饮一碗好酒。

    “用铁块?”


………………………………

第三百三十章 挖的再深一些

    黄澍抚须笑了笑,故作姿态的停顿了片刻,装作我也很无奈的样子说道:“没办法,唯有铁块的坚硬才能配得上成祖陛下的武功。”

    “配得上成祖陛下以天子之躯驻守国门的坚定信念。”

    “难道工业伯觉得成祖陛下的信念,像金子一样柔软?”

    高,实在是太高了。

    满朝东林党官员对于这名从地方上转来的湖广监察御史,人人拍手称快,甚至有人在拿他与一部的副手侍郎比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