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日月-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数万。不瞒卢帅,我榆林军的精锐之师不过五六千人,还分驻在三地。属下位卑言轻,所以属下肯请卢帅和朝廷说一声,看看是不是能将榆林军的精锐全部调到宣府镇,以便迎击鞑子。”

    “你们的精锐要全去宣府镇?”卢象升吃惊的看着蒋北铭,“蒋将军一片忠君爱国之心,老夫佩服。”

    “还有,卢帅。”蒋北铭又说道,“仅凭我数千榆林军是挡不住鞑子的,而朝廷的主力又要去清剿流寇。所以属下还想请卢帅和朝廷建议一下,能不能将关宁铁骑调一部分到宣府镇。如果有他们的话,那挡住鞑子就不在话下了。”

    “要动关宁铁骑?”卢象升有些迟疑。

    “卢帅有什么问题吗?”蒋北铭问道。

    “不瞒二位。”卢象升答道,“关宁防线是我大明的门户,如果这个门户有失,那恐怕会天下震惊。就算朝廷同意调派一部分关宁铁骑,但这些辽东兵一直以来桀骜不驯,他们去了宣府镇,恐怕会生出很多事端。”

    “这个卢帅放心。”蒋北铭说道,“鞑子入关肯定要动用所有的力量,他们毕竟人太少,无法分兵作战,关宁防线是没有问题的。至于那些辽东兵将,只要万岁派一员得力干将严加管束,属下认为他们也不会肆意妄为。咱们去归化城的时候不也是平安无事吗?”

    “蒋将军高抬老夫了。”卢象升笑道,“在归化城都是因为你们榆林军搞拍卖搞的好。老夫现在也知道一个道理,只要有钱赚,没人会想打仗的。”

    蒋北铭突然不说话了,卢象升刚才的话一下子提醒了蒋北铭,能不能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也做点生意?如果能和吴三桂做起生意,那榆林军将来可能又少了一个劲敌,多了一个朋友。

    “蒋将军。”卢象升不知道蒋北铭心里在想什么,开口问道:“你们今日同老夫的建议有没有和温阁老、王公公说过?”

    “回卢帅,还没有。”蒋北铭回过神来,“属下想先和卢帅禀报一下。”

    “蒋将军言重了。”卢象升站起身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尤其要动关宁铁骑,没有绝对的把握是不行的。老夫觉得蒋将军还是先把消息坐实,再去和温阁老还有王公公禀报禀报,他们还是很看重你们榆林军的。老夫这边如果有机会也会和万岁爷提一提关外鞑子的问题,毕竟他们已经数次破关了。”

    “如此,多谢卢帅。”蒋北铭和韩万涛告辞回到了军官教导团的营地。

    “北铭,刚才在卢象升那里,卢象升说起归化城拍卖的时候,我看你好像楞了一下,你当时在想什么?”教导团的办公室里,韩万涛向蒋北铭问道。

    “卢象升的话提醒了我,我当时在想咱们能不能和吴三桂做点生意。”蒋北铭边说边拿出一支从榆林湾带回来的香烟。现在榆林湾的香烟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了,但是产量不大,而且基本都被穿越者中的老烟民买空了,所以一直还没有对外销售。蒋北铭这次回北京也给韩万涛和张海带了一些。

    “可是和吴三桂做生意的话能做什么生意,他那里会缺什么?”韩万涛也拿出一支烟,顺手扔给了张海一支。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有这个想法。”

    “如果真想和吴三桂做生意。”张海盯着韩万涛扔过来的烟,“那就直接卖给他香烟不就行了,辽东兵都抽烟。”

    “对啊,卖给他香烟。”韩万涛嚷道,“吴三桂肯定会要。”

    “这个问题以后再说吧。”蒋北铭现在的心思不在生意上,“现在已经十一月份了,再有一个月我就要去旅顺和涛敏交易了,也不知道涛敏发现上当以后会有什么反应,所以咱们还得抓紧时间。万涛,你和我抽空还得去找找温体仁和王承恩,不管怎么说也得让他们知道满清明年入关的可能性。”

    几天以后,蒋北铭和韩万涛终于找了个机会见到了王承恩。

    “下官参见王公公。”蒋北铭和韩万涛一起给王承恩施了个礼。

    “两位将军不要多礼。”王承恩的语气似乎很冷淡,“两位一心为万岁爷操练神机营,甚是辛苦。”

    “公公言重了,这都是下官的本分。”蒋北铭和韩万涛不知道王承恩的态度为什么变了这么多。

    “两位请坐。”王承恩自己先坐下了,“不知两位今日找咱家所为何事?”

    “回公公。”蒋北铭答道,“下官刚刚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逆金鞑子可能明年会再次扣关。”

    “蒋将军真是有本事。”王承恩的语气依旧不急不缓,“这么重要的消息蒋将军都能得到。”

    蒋北铭没有接话,他实在是搞不明白王承恩为什么今天会是这个态度。

    “蒋将军。韩将军,咱家对你们这些先宋遗民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那是,那是,一切有劳公公。”蒋北铭不知道王承恩要说什么,只能随声附和着。

    “但是两位,你们做的可有点不太对啊。”王承恩的脸色突然一变,“咱家也不瞒二位,这些日子咱家和温阁老那里收到了不少参你们的折子。许朗身为朝廷册封的游击将军,借口家事,一直滞留榆林湾不归。周游击和王游击擅自在驻地征兵扩军,出售火铳。而你蒋将军扔下神机营不管,擅回榆林湾一月有余。万岁爷听说这些事可不太舒服啊。”

    “王公公明鉴。”蒋北铭赶紧站起来回道,“这些事的确是事出有因。”

    “咱家也知道你们是在为朝廷着想。”王承恩的态度终于缓和了一下,“万岁爷那边咱家也替你们说过话了。”

    “多谢王公公。”蒋北铭和韩万涛同时谢道。

    “蒋将军。”王承恩突然问道,“卢大人怎么看明年鞑子扣关的事情?”

    蒋北铭的心里惊了一下,东厂和锦衣卫的确厉害,什么事都瞒不过他们。

    蒋北铭也没做解释,直接答道:“卢帅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让下官务必将这个消息坐实。”

    “蒋将军不必多想。”王承恩终于露出了笑模样,“昨日朝堂之上,卢大人和万岁爷奏过此事,故此咱家才知道明年鞑子可能入关。”

    “原来如此。”蒋北铭和韩万涛稍稍放了点心。

    “不过咱家也知道。”王承恩继续说道,“这个事肯定是你们告诉的卢大人,咱家也想听听你们的意思,毕竟你们对万岁和朝廷还是忠心的。”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游说

    “王公公明鉴。”蒋北铭向王承恩和盘托出了许朗的作战计划,因为蒋北铭知道,没有王承恩的许可,没有关宁铁骑,这个计划是无法实施的。

    王承恩听完了蒋北铭的讲述和分析之后久久不语,蒋北铭和韩万涛只能静静的陪着王承恩干坐着。

    “蒋将军。”王承恩终于说话了,“你们真的想把所有的榆林军精锐调到宣府镇?而且还要动用关宁铁骑?”

    “回王公公,正是。”蒋北铭答道,“如果不这样的话,恐怕挡不住鞑子扣关。”

    “调动关宁铁骑非同小可。”王承恩想了一会,“这事咱家还得同内阁商量一下,还要听一听万岁爷的意思,两位先等等吧。”

    “是,下官遵命,下官告辞。”蒋北铭和韩万涛一同离开了王承恩那里。

    养心殿内,王承恩专心致志的服侍着崇祯皇帝。

    “王承恩。”崇祯放下了手中的茶碗,“六千榆林军都要调到宣府镇吗?”

    “回主子,蒋北铭是这么说的。”王承恩回道,“逆金皇太极那边现在也有了火铳和火炮,不用榆林军的话恐怕不行。”

    “可那是六千精锐啊。”崇祯很不放心。

    “主子,起码现在蒋北铭他们对朝廷是没有二心的。”王承恩给崇祯分析道,“这次蒋北铭虽说擅离职守,私自回了榆林湾,但他把家眷带到了北京,而且他们主动要求调派关宁铁骑共同防守宣府镇。仅从这两点来看,他们对万岁还是忠心的,也是在为朝廷着想。”

    “这些朕也清楚。”崇祯问道,“你觉得他们这个办法可行吗?”

    “主子。”王承恩答道,“用洪承畴替换陈奇瑜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洪承畴也同奴才说过清剿流寇的计划,宣府镇、大同镇一带的军士肯定是要跟着洪承畴去剿灭流寇的。如果明年逆金扣关这个消息是真的,那咱们只能依靠榆林军和关宁铁骑。”

    “这个消息会是真的吗?”崇祯实在不愿意榆林军的六千人全都到宣府镇去。去年榆林军三千人就敢奔波万里奇袭盛京,今年一千人又去了一次,天知道这六千人会做出什么事,宣府镇离着北京太近了。

    “主子,奴才是这么想的。”王承恩看出了崇祯的忧虑,劝慰道,“主子这次还可以指派卢象升为主帅,奴才看榆林军对卢大人还是言听计从的。而且有关宁铁骑在,他们六千人不会有什么异心。况且,奴才觉得,这次逆金如果真的扣关,那将会一场大战,耗一耗榆林军的实力也未尝不可。”

    “但是。”崇祯还是不放心。

    “主子。”王承恩跪下奏道,“如果主子还不放心的话,奴才请命,这次还担任监军,和他们一起去抗击鞑子。”

    “王承恩,你的忠心朕自然知晓。”崇祯示意王承恩站起来,“但是关宁那边?祖大寿三次抗旨,你觉得调谁去合适呢?”

    “回主子。”王承恩回道,“奴才以为祖大寿肯定是不会去的。奴才的想法是调吴襄的人去,奴才听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桂也是一员悍将,前年已经官拜游击将军。主子可以再给他升升官,以示皇恩浩荡。奴才和卢大人亲帅神机营,三路兵马再加上卢大人自己的人马,是可以抗住鞑子的。”

    崇祯想了一会:“你们司礼监同内阁商量一下,再问问卢象升的意思。如果这个消息一旦确认,就按照这个意思去布置。”

    “但是。”崇祯突然严厉起来,“王承恩,你和卢象升朕是放心的,榆林军那边朕现在也只能先用着他们。虽说抗拒鞑子是最主要的,可你也要替朕看好那些辽东兵,吴家父子和祖大寿是亲戚。”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尽力。”王承恩重新跪下,“这次调吴襄去宣府镇,奴才的想法是替主子拉拢住他们,不要让他们和祖大寿过于亲近。”

    崇祯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朕的心思你最清楚了,你去安排吧。”

    几天之后,朝廷的旨意下来了。

    卢象升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赐尚方宝剑,统本部人马三万加神机营;王承恩为监军;吴襄为总兵加提督衔,吴三桂升任参将,统关宁铁骑三万;蒋北铭为参将,统榆林军六千。

    各路人马会同宣府当地驻军共八万多人,号称大军三十万。做好一切准备,一旦鞑子入关的消息坐实,即刻开拔宣府镇。

    消息很快传回了榆林湾,军委会又开了一次会。

    “朝廷的命令已经下来了。”会场上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听张国栋的转述,“根据北京的消息,崇祯基本同意了咱们的作战计划。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咱们给涛敏准备的假货上个月也已经起航了,蒋北铭很快就会去和涛敏交易。下面的事情咱们该怎么办,你们大家都说说吧。”

    “许朗,你们总参觉得涛敏肯定会去进攻宣府镇吗?”林兆龙第一个问道。

    “我们刚刚得到东北的情报,许朗的判断是准确的,涛敏的计划是明年的二月中旬左右扣关。”王华收到了蒋北铭送回来的第二封密信,季通海又给蒋北铭送了一份情报,涛敏年后入关。但王华并没有透漏眼镜蛇的存在。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离二月中旬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许朗说道,“我们总参的意见是林兆龙不用再等明朝的调令了,现在就出发,否则会来不及。”

    “我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了,随时可以出发。”林兆龙信心百倍的回答道。

    “诸位。”许朗又拿出一份文件,“我们总参作战部商量了一下,现在给军委会提一个建议。”

    “你们又有什么好的主意?”张国栋接过了文件。

    “这次和涛敏的作战从军事上讲是大兵团作战。”许朗解释道,“所以我们总参认为现在三个独立团的编制不适应这种规模的战斗。我们建议,三个独立团合编为一个独立旅,把各团的重炮营和骑兵营也合编为重炮团和骑兵团,以便专门对付涛敏的火枪和火炮。”

    “还有。”许朗又指了指文件,“我问过沈大兴了,他们弄出了一些铁丝网,虽然不多,但是几百米是有了。所以我们建议林兆龙带上这些铁丝网去对付一下满清的骑兵,顺便检验一下质量。”

    “许朗。”曾广贤笑道,“你这成了一战的模式了,战壕,碉堡,铁丝网,就差机关枪了。”

    “那没事。”林兆龙喊道,“我可以带上58高机,齐了。咱们95班机的子弹没有了,58高机还剩一些。”

    “好了,别开玩笑了。”张国栋敲了敲桌子,“这次咱们任何现代武器都不带。独立一团去了宣府镇,咱们榆林湾的军队基本就没了,那些武器要留在榆林湾以防万一。”

    经过商讨,军委会最后决定,将三个团合编为一个独立旅,蒋北铭任旅长,韩万涛任副旅长兼骑兵团团长,赵奇任炮兵团团长。同时,林兆龙除了自己的独立一团的装备,会再携带2000支燧发枪和几十门6磅炮补充到周磊和王谦祥的部队中。因为那2个团虽然开始征兵了,但是武器装备还没有凑齐,尤其是火炮,每个团还是原先的6门炮。

    “许朗,这次你去不去?”林兆龙问道。

    “他为什么要去?”曾广贤没听懂林兆龙的意思。

    “哪次打仗许朗不去啊?”林兆龙笑道,“要不咱们没有参谋长啊。”

    众人都被林兆龙这句话逗笑了,许朗却没笑:“张主席,我正式向军委会申请去宣府镇,总参先暂时由冷天冰负责。”

    “你还真要去?”林兆龙愣了,“为什么?”

    “许朗,你的总参的工作也很重要。”张国栋也问道,“为什么要去宣府镇?”

    “诸位,北铭在来信中提到了一个事。”许朗解释道,“王承恩和他说起过我滞留榆林湾的问题。咱们现在还不能和明朝翻脸,我去宣府镇可能会让明朝政府舒服点。”

    “那冷天冰能胜任总参的工作吗?”张国栋有点不放心。

    “没问题。”许朗答道,“就是冷天冰判断出涛敏破关的地点会是周磊的榆林堡。等这次仗打完了我再找个理由回来准备日本的问题,涛敏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去日本,他现在连去朝鲜的钱都没有。”

    “那好吧,既然你决定了。”张国栋又看了一下别的人,“你们要是没意见的话,许朗就担任独立旅的参谋长,和林兆龙一起带着独立一团去宣府镇,尽快出发。”

    十二月二十,旅顺城外。

    蒋北铭和王兆星站在福州号的船头上向着旅顺城瞭望,他们的身后是登州第二舰队的四艘战舰和几艘大明福船。

    “都准备好了吗?”蒋北铭转头看了看身后装着银子的箱子。

    “你放心吧。”王兆星说道,“你还别说,沈大兴的造假能力还挺强,那假银子做的,我都分不出来真假。”

    “呵呵呵呵。”蒋北铭笑道,“你都看不出来,那涛敏就更看不出来了。”

    两个人正在说话,一艘打着白旗的小船划到了福州号战舰的下面。上次的那个甲喇额真又一次登上了福州号的甲板。

    “你们的东西都准备齐了吗?”甲喇额真的态度依旧嚣张。

    “我们的人呢?”蒋北铭反问道。

    “我们镇国公说了,你们先把东西搬上岸,我们查验完了再放人。”

    “笑话。”蒋北铭冷笑一声,“回去告诉你们镇国公,看不到人,你们休想拿到一点东西。”

    可怜的甲喇额真只好和上一次一样,又划着小船回去了。

    “这个蒋北铭。”涛功听完甲喇额真的汇报气的又要跳脚。

    “涛功。”涛敏喊住了涛功,对甲喇额真说道,“你去告诉蒋北铭,人我们带到海滩上,让他们先搬银子,再搬粮食和棉布。”

    206名战俘被捆成一串押解到了海滩上,第一个就是安德里亚斯。他们的身后,八旗的包衣们开始将一具具的烈士遗骸往海滩上搬。

    “咱们的人出来了。”蒋北铭转身对王兆星说道,“我上去了。”

    “一定小心。”王兆星使劲的握了握蒋北铭的手。

    蒋北铭带着30名扛着燧发枪的海军战士坐着二十几艘装满木头箱子和布匹的小船来到了海滩上。

    船夫们一箱一箱的开始往下搬银子,蒋北铭走到了战俘们的面前。

    “蒋长官很守信用啊。”涛敏在一旁问道,“不过说好了不带枪的,你们怎么带着枪上来了?”
………………………………

第二百七十九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蒋北铭没理涛敏,而是冲着206名战俘郑重的行了一个军礼:“你们受委屈了,你们都是英雄。今天,我蒋北铭代表榆林军,代表榆林湾接你们回家。”

    “蒋长官。”海滩上响起了一片叫喊声和抽泣声。

    安德里亚斯冲着蒋北铭鞠了个躬:“请恕属下不能行礼,谢谢长官。”

    “蒋北铭。”涛敏叫道,“先别弄这些玩意,咱们先验货吧。”

    蒋北铭依旧没理他,转身喊道:“我命令,迎接英雄回家,举枪,放!”

    30支燧发枪冲着天打响了。

    “装弹,举枪,放!”

    三排枪响,涛敏终于忍不住了:“蒋北铭,要玩你回家玩,到底还验不验货了。”

    “涛敏。”蒋北铭终于理他了,“你要验货就去验,我还要和我的英雄们说说话。”

    涛敏气的牙根痒痒却毫无办法,只好挥手把那个甲喇额真叫过来,“你赶紧带人去验货。”

    “奴才遵命。”那个甲喇额真带着人走到了一个木头箱子前面,“打开它。”

    旁边化装成船夫的榆林军战士从衣服里掏出了一把小钥匙,缓缓说道:“急什么,等着。”

    这个船夫捣鼓了半天终于打开了箱子:“都在这呢,慢慢验。”

    甲喇额真伸手拿起了一块银锭,又从腰里抽出一把短斧,把银锭砸了个粉粹。

    “主子,银子是真的。”甲喇额真回头对涛敏喊道。

    “蠢货,多验几箱。”涛功骂道。

    那个甲喇额真挨了骂,只好一指旁边的箱子:“把这个也打开。”

    船夫又是废了好些劲,把这一箱也打开了。

    甲喇额真又拿起了一块银子,还没等他敲碎,2个船夫扛着几匹布从海边走过来:“让开点,让开点,腾出地方来卸货。”

    甲喇额真只好拿着银锭去了旁边,等他把这锭银子检查完,刚才放银子的木头箱子已经被横七竖八的白布压在了下面。

    “这个蠢货。”涛功站在后面骂道。

    蒋北铭走到了涛敏和涛功面前:“我们的货已经开始往下搬了,你们也开始验货了,我们的人是不是也可以上船了?”

    “不行。”涛敏摆摆手,“不验完货不能上船。”

    “涛敏。”蒋北铭火了,“你这样可太不守规矩了。”

    “蒋北铭。”涛功叫道,“你弄清楚了,这里是旅顺,规矩是我们定的。”

    “我不想和你吵架。”蒋北铭指了指涛功,又把头转向涛敏,“我们的货都在这,你随便检查,但我可以先把烈士的遗骸送上船吧?”

    涛敏盯着蒋北铭的脸看了一会:“可以,你们可以先搬遗骸。”

    “来人。”蒋北铭大喊一声,“先把烈士的遗骸送上船。”

    远处跑过来几十名战士和船夫,开始一具一具的把堆放在一起的遗骸往船上搬运。

    “你们继续验货。”涛敏的话刚说了一半便被蒋北铭的一声怒喝给打断了。

    “你,说你呢,你干什么?”蒋北铭一边指着一个船夫叫喊,一边跑了过去,照着船夫的屁股就踹了一脚。

    那个船夫不知所措的看着蒋北铭:“将军,我,我没干什么。”

    蒋北铭扬了扬手:“还敢说你没干什么?这是烈士的遗骸,是你随便乱扔的吗,你想干什么?”

    那个船夫一下子跪倒在地:“将军饶命,小的不是故意的。”

    “长官,长官,您别生气。”几个榆林军战士忙上来劝解。

    涛敏冷笑着摇了摇头,可还没回头,身后又传来一阵吵闹声。

    地上扔着一个破损的麻袋,白花花的大米流了一地,一个战士揪着那个甲喇额真的衣服:“你个死鞑子,老子辛辛苦苦给你们送来粮食,你就这么糟践。”

    甲喇额真一把抓住了那个战士的手:“你敢抓我?混蛋!”

    “我操。”那个战士也没听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上去就给了甲喇额真一拳,反正说的肯定不是好话。

    “鞑子打人了,弟兄们揍他们。”几个战士和船夫扔掉肩上的麻袋一拥而上,这边的八旗兵也不甘示弱,双方扭打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