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日月-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不然咱们独立一师过去。”林兆龙建议道,“涛敏往天津运兵肯定是逐次添加兵力,既然咱们在海上堵不住涛敏,那就在陆上把他赶回海里去。”

    “你这个建议倒是有些道理,可还是不行。”许朗停下了脚步突然问道,“兆龙,你读过《三国演义》吧,知道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吗?”

    “我早忘了,我还是上小学的时候看的《三国》,看的还是连环画。”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刘备新亡,称帝不久的曹丕采用司马懿的计策乘机联络五路大军伐蜀,想成就统一大业。这五路兵是:一、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二、南蛮王孟获起兵10万,攻打益州、永昌等郡;三、孙权起兵10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四、降将孟达起上庸兵10万,西攻汉中;五、曹军以大将军曹真率兵10万,攻打阳平关。50万兵马五路来犯,迫在眉睫。这时诸葛亮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终于想出退兵之策。”

    “你讲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林兆龙问道,“你是想做司马懿还是想做诸葛亮。”

    “兆龙,你别急,听我解释。”许朗笑道,“我刚才说我想明白了涛敏的打算,涛敏现在就是司马懿。”

    “难道涛敏也会五路兵马进攻大明,他会这么聪明?”林兆龙不相信许朗的话。

    “很有这个可能。”许朗重新走到画的乱七八糟的地图前面,“第一路,蒙古军队会进攻大同和宣府,拖住我们的独立一师;第二路,李自成会全力攻取西安,一旦西安失守将会天下震动;第三路,西洋人一定会在同一时间进攻榆林湾或者新加坡,再或者普利安哥,以便拖住咱们的舰队,使咱们无法增援天津;第四路,皇太极会率领八旗直扑北京,也许他会分兵进攻宁远,同样拖住吴三桂;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第五路,涛功会从南浦直攻天津,天津沦陷则北京危矣。”

    林兆龙被许朗说的心惊肉跳:“不可能,涛敏绝对不可能这么聪明。虽然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涛敏绝不会想到这么干,他要是想到他就真的是司马懿了。”

    “唉。”许朗长叹一声,“我也希望他不是司马懿。”

    林兆龙突然又蹦了起来:“既然涛敏是司马懿,那你许朗就当一次诸葛亮,你也安居平五路。”

    许朗笑道:“安居我行,平五路,我还真得好好想想。”

    许朗还真的学了一次诸葛亮,把自己关在了会议室里整整两天,连饭都是让人送到会议室里面吃的。除了高晨进去送饭,许朗谁也不见。

    两天以后,又一次团级军官会议召开了。

    许朗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涛敏可能的五条进攻路线,然后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家也不用紧张,我先说一下我的想法。第一路,蒙古兵进攻大同和宣府。这一路我们不用管它,让王朴和杨国柱去应付,虽然说大同和宣府军队的战斗力不太行,可是蒙古人也好不到哪去。我们筹划一下,再给这两个总兵提供一些火器,钱就先欠着,打完仗再算。”

    林兆龙在本子上记了下来:“这件事我会安排的。”

    “第二路,李自成进攻西安我们也可以不用管,洪承畴和卢象升会解决的。派人给卢象升送信,告诉他李自成现在的火器情况,建议他不要和李自成正面对抗,采用骚扰战术,保住西安城是第一位的。并且告诉他,也不要担心北京,有榆林军和快枪队在,北京万无一失。只要北京解围,我们会马上增援西安。”

    林兆龙记录完了问道:“第三路呢?”

    “第三路,西洋人的进攻。”许朗笑道,“我们就更不用担心了,咱们担心也帮不上忙,家里会处理的。不过兆龙,你最好再给家里送个消息,让李福强抓紧联系英国人,抢在荷兰人前面拉拢住英国人。一反一正的力量对比会差很大。”

    “我会的,我马上派人给家里送信。”

    许朗继续说道:“第四路,皇太极进攻北京。马上派人通知张海和蒋北铭,让张海去找王承恩或者曹化淳,再或者杨嗣昌,说服明朝政府从山东、安徽一带调兵勤王,做好坚守北京的准备。让北铭留在宁远协助吴三桂,如果进攻宁远的八旗势大就坚守宁远;如果八旗兵少,让北铭说服吴三桂奇袭盛京。”

    “许参谋长。”王谦祥笑道,“你又要故技重施。”

    许朗笑了笑没回答:“第五路,涛敏涛功进攻天津。这一路我们独立一师亲自去对付,把独立一师秘密调往天津设伏。按照兆龙的建议,在海上堵不住他们就在陆上把他们赶回大海。同时通知郑芝龙,让他派出战舰从海上堵他们。”

    “郑芝龙能来吗?”林兆龙问道,“你原先不是说他不会来吗?”

    “我们把消息通知到,来不来是他的事,做好一切准备才能万无一失。”

    “怎么样,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许朗问道。

    众人交头接耳了一阵,纷纷表示这是最好的安排了。

    许朗冲着林兆龙点了点头,林兆龙站起身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就按照许参谋长的意思办,大家分头去准备吧。”

    散会以后,许朗又单独叫住了林兆龙:“兆龙,我的意思你都清楚了吧?”

    “很清楚了,你又有什么想法?”

    “不是什么想法。”许朗说道,“独立一师的事就交给你了,我带着高晨马上去北京,我担心张海说不动明朝政府,我得亲自去。”

    林兆龙想了想,伸出手紧紧的握了一下许朗的手:“那你去吧,这边没问题,我会处理好的,你一路保重。”

    许朗也使劲握了握林兆龙的手:“保重。”js3v3
………………………………

第四百五十六章 曹化淳

    许朗和高晨快马赶到了北京,蒋北铭已经出发去宁远大半个月了,张海把北京的消息简单的向许朗做了一个介绍。

    “现在的形势你没和他们说吗?”许朗问道,“他们不知道皇太极马上就会破关吗?”

    “我说了,而且说了还不下一次。”张海抱怨的说道,“温体仁现在是什么也不管了,王承恩想帮也帮不上忙。”

    “没去找找曹化淳或者杨嗣昌吗?”

    “去过了,吃了闭门羹。不知道高起潜用了什么方法,曹化淳和杨嗣昌都不见我。”

    “见不到他们可不行。”许朗焦急地说道,“涛敏的五路并进随时都可能开始,北京的安危只能靠明朝自己。你再去安排一下,我要马上见到王承恩。”

    “是,长官。”张海敬了个礼。

    第二天,许朗和张海见到了王承恩。

    “许将军别来无恙。”王承恩看着许朗笑道,“咱家又是好久没见到许将军了。”

    “劳烦王公公记挂。”许朗客气了一句,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两位令侄在榆林湾一切安好,这是令侄让下官带给公公的家书。两位令侄勤奋好学,如今已经能亲自书写家书了。”

    “是吗。”王承恩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多谢许将军的照顾。”

    “下官不敢当公公的谢字。”许朗客气完了决定还是开门见山,“下官这次来拜访公公是有要事要向公公禀报。”

    “许将军。”王承恩将书信放在一边,“张将军也找过咱家好几次,只是现在咱家也很难见到圣上,故此恐怕是帮不上什么忙。”

    “下官明白。”许朗说道,“只是王公公,皇太极破关的事情非同小可,而且这次破关皇太极是势在必得。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鞑子目前已经和流寇联合,并且也联络了南洋的红夷人。他们这次可能兵分五路,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大明。”

    王承恩听完了许朗关于满清五路攻明的讲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许将军,如果鞑子真的像你说的这么做,那我大明危矣。”

    许朗站起身深施一礼:“王公公,下官不才,冥思苦想,想到一个击退鞑子的计策。不过这里面的很多事情还需公公鼎力相助,我们一心为了圣上,一心为了大明。”

    许朗又将分兵抗敌的计划向王承恩和盘托出,王承恩说道:“你们榆林湾的一片忠心咱家自是明了,咱家也真心的想帮你们,可是咱家现如今在圣上面前说不上话了。你们也都知道,温阁老目前也称病在家,他恐怕也是爱莫能助。”

    “公公的心意我们自是明白,下官也不会为难公公。”许朗说道,“下官有一个请求,不知公公可否能为下官引荐一下曹公公和杨嗣昌杨大人,下官感激不尽。”

    王承恩看着许朗:“许将军,你认为曹公公和杨大人能帮你们吗,现在得宠的可是高公公。”

    “呵呵。”许朗轻蔑的笑了一声,“下官将来就算为了圣上,为了大明战死沙场也决不会去求高公公的。”

    许朗的这句话明显的向王承恩释放了一个信号,投桃报李,既然你能将两个侄子送到榆林湾,那榆林湾自然会坚定的站在你这一边。

    果不其然,王承恩听完许朗的话微微一笑:“许将军言重了,都是为了圣上,为了大明。咱家就拉下这张脸,去求一求曹公公和杨大人,两位将军等咱家的消息就行。”

    两日后,许朗和张海终于见到了曹化淳。

    “下官拜见曹公公。”许朗和张海一起躬身施礼。

    曹化淳微微一点头:“看座。”

    这是许朗第一次和曹化淳面对面的坐着,以前只是在崇祯的身边远远的看见过他。许朗知道,现在的曹化淳依旧是崇祯面前的红人,担任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而且王承恩刚进宫的时候就属曹化淳名下,曹化淳同东林党的关系也很交好,将来利用东林党反对崇祯同皇太极讲和说不定也会利用到他,因此许朗觉得现在曹化淳的作用要比王承恩大。其实从一开始蒋北铭和韩万涛刚进北京的时候就一直想打通曹化淳的关系,只是他却很少和榆林湾来往,总是显得那么的高不可攀。这次不知道王承恩用了什么办法,曹化淳才答应见一见许朗和张海。

    “曹公公。”许朗刚一开口就被曹化淳打断了,“许将军、张将军,你们的来意王公公已经同咱家说了,咱家也明白你们的打算。只是此事非同小可,按照你们的意思,几乎要调动我大明的一半军士,这其中关系重大,没有确切的消息,咱家也不好向圣上开这个口。”

    “下官明白曹公公的意思。”许朗在心里暗暗地琢磨着曹化淳的这些话,“下官的这些消息千真万确,鞑子很可能会在一两个月之内进攻我大明,还请公公万勿生疑。”

    “许将军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咱家也是知道的,只是许将军还是太年轻了些。可能你们先宋遗民都是这个脾气,蒋将军也是如此。”

    许朗和张海互相看了一眼,两个人都没听懂曹化淳这句话的意思:“下官愚钝。”

    “唉,许将军,咱家也不妨同两位说道说道。”曹化淳叹了口气,“鞑子分五路破关,这个咱家是相信的。但是这么重要的消息为何只有你们榆林湾会得到,你们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到的。调动我大明半数军士分兵抗击,这个办法也很是不错,只是你张将军只是一个参将,许将军更是游击,人微言轻,你们两个又如何能调动的了总兵、都督,更不用说洪大人和卢大人。再有,你们要将一万多榆林军调到天津防卫,这一万多人驻守天津,离北京近在咫尺,朝廷会同意吗?”

    许朗被曹化淳的一番话说的后背直冒冷汗,自己在想退兵之策的时候的确没有考虑过这些东西:“曹公公,我等一心为了朝廷,绝无二心,公公明鉴。”

    “还有一件事情。”曹化淳的表情严肃起来,“王公公和咱家说过,你们想去拜访杨嗣昌杨大人,不知可有此事?”

    许朗的心里更糊涂了,但是也并没有隐瞒:“回公公,我们正有此意。”

    “你们是如何知道这个消息的?”

    许朗被问楞了:“不知公公说的是何消息?”

    “许将军。”曹化淳拉下脸来,“你也是个聪明人,咱家今天能见你们我想许将军也应该知道咱家的意思。但是你们对咱家还有隐瞒的话,那咱家就真的可能帮不上忙了。”

    许朗沉默了一会,他并不明白曹化淳说这些话的意思,但他能从曹化淳的话里明显的听出来他是支持自己的计划的,而且杨嗣昌可能出现了某些变故,否则曹化淳就不会问自己如何知道消息的。

    许朗想到此,拱手答道:“下官愚钝,实在是不知曹公公所说的消息是何消息。下官只是听说杨大人一心忠君报国,也想剿灭流寇卫我大明,故此下官才想去拜访杨大人请教一二。下官也不瞒曹公公,我们如今同卢象升卢大人来往也颇为密切,别无所求,只为我们榆林湾敬佩卢大人的一片赤诚之心。”

    曹化淳的脸色渐渐的变的正常了:“许将军也不要多想,咱家刚才只不过是随便问问而已。咱家也不妨告诉你们一声,皇上单独召见过杨大人。皇上对杨大人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很是赞赏,兵部尚书一职皇上有意于杨大人。”

    许朗说了一句:“原来如此。”

    曹化淳看了看两个人继续说道:“你们可以去拜访一下杨大人,把这些情况都和他说说,如果这些话是从杨大人的嘴里说出来的,那么咱家在皇上那里也好说话了。”

    许朗大喜过望,站起来躬身一礼:“下官谢过曹公公提点。”

    曹化淳笑了笑,端起了茶杯:“两位请茶。”

    许朗和张海回到了军官教导团:“张海,马上安排我去见杨嗣昌。”

    张海拿出一支烟点上:“见杨嗣昌没问题,曹化淳都答应了。可是我有点不服气,咱们想出来的好办法,到最后成了他的主意了。”

    许朗笑道:“怎么,让人家抢了功劳心里不舒服了?”

    “就是不舒服。”张海气鼓鼓的说道,“你的这个分兵抗敌的计划花了多少心血,到头来杨嗣昌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全成他的了,咱们一点好处也捞不到。”

    “谁说咱们没好处了,咱们有个最大的好处。”许朗说着把手伸向张海,“别光自己抽,也给我来根。”

    张海递过去一支烟:“什么好处,说给我听听。”

    许朗接过烟笑道:“你没觉得我这个计划中漏了一个力量没动吗?”

    “漏了一个。”张海在心里捋了一遍,“你没漏什么啊,咱们能调动的力量都算进来,能漏了什么?”

    “韩万涛的独立二师我没算进来。”

    “可他的独立二师是要驻扎海南岛的,而且现在根本就没征齐,你怎么算进来。”

    “这就是我留的后手,也是咱们最大的好处。”许朗往门外看了看,“王兆星撤回了榆林湾,登州空虚,所以涛敏才要借着这个机会强攻天津。这的确是咱们的疏忽,也没时间改变,所以我要将计就计。五路御敌,最不济也能和满清拼个平手,就算郑芝龙不北上帮咱们,咱们的独立一师也能在天津拖住涛敏和涛功。只要家里能全力打垮西洋人的进攻,或者和西洋人讲和,就能把咱们的舰队再调回北面。我估计那时候独立二师就应该齐兵满员了,珍珠号和两艘千吨大舰,加上独立二师,就可以直攻旅顺。涛敏绝不会想到咱们还有力量进攻旅顺,就算咱们收复不了延长县,但是收复旅顺的意义比延长县大多了。”

    “好你个许朗,可真有你的。”张海兴奋的打了许朗一拳,“这么长远的计划你都能想到。”

    “嘘。”许朗笑道,“别吵吵,这个想法我谁都没说,就和你说了。”

    “我明白,我明白。”张海站起身,“我马上去安排见杨嗣昌。”js3v3
………………………………

第四百五十七章 蒋北铭去宁远

    许朗拜访完了杨嗣昌回到军官教导团之后一言不发,自己连着抽了五六支烟。

    张海终于忍不住问道:“你先别抽了,杨嗣昌不是答应了咱们的计划了吗,也答应由他向崇祯提出来,你怎么好像还有什么心事。”

    “我不是有什么心事。”许朗又点上一根烟,“这个作战计划太大,我得多想几遍,别再疏漏了哪里。”

    张海听许朗这么说放了心:“你就是容易多想,现在想多了也没用,等着朝廷的消息吧。”

    “现在不能等。”许朗掐灭了手里的烟,“我写几封信,你派人马上送出去,同时通知送信的人务必带回回信,咱们要和各处加紧联络。”

    “行,你写好我马上让人送出去。”

    “北铭带了多少人去吴三桂那里?”

    “一个骑兵连。”

    “北京这边的总务二处谁负责。”许朗已经知道了秦松旺的事。

    “宁严现在负责。”

    “你们多久没收到眼镜蛇的情报了?”

    “几个月了,自从上次收到涛功在准备进攻皮岛之后就再没消息了。”张海说完又解释道,“不过这也很正常,眼镜蛇的情报一直是这样的,我们没有固定的联络时间。”

    “告诉宁严,让他尽量联络上眼镜蛇了解南浦的最新动态。另外,如果再接到眼镜蛇的情报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不做决议的情况下什么也不要相信。”

    “为什么。”张海很不明白许朗的这句话,“难道你怀疑眼镜蛇那边出问题了?”

    “直觉,涛功到现在还没有进攻皮岛,眼镜蛇的上一份情报很有可能是假的。我说不好哪里出问题了,但是一切皆有可能。”

    阿尔达汉被绑在南浦兵营大门口的一根柱子上,一个八旗额真拿着鞭子狠狠的抽着:“再让你跑,再让你跑,你还跑不跑了。”

    阿尔达汉对着这个八旗额真怒目而视,一言不发。

    涛功站在远处默默地看着。

    “贝勒爷。”季通海站在涛功的身后说道,“奴才多嘴,再这么打下去会打死人的。”

    涛功转回头:“他是王爷家的奴才,不是咱们快枪队的人,本贝勒也说不上话。”

    “可是贝勒爷,阿尔达汉怎么说也是满人。”季通海压低了声音,“咱们快枪队里也有不少叶赫族的,这么个打法奴才怕。。。。。。”

    涛功想了想,回头走到了兵营门口:“住手,不要再打了。”

    八旗额真停下了手里的鞭子:“贝勒爷,这是我们王爷的家事,还请贝勒爷不要插手。”

    涛功盯着这个额真:“本贝勒知道这是你们的家事,本贝勒也不想管王爷的家事。但是这里是我们快枪队的兵营,你要是在这把他打死了,恐怕王爷面前你也不好交代吧。”

    八旗额真见涛功的语气颇为强硬,勉强的冲着涛功打了个千:“奴才知道了。”

    涛功见这个额真领着人走了,也没管昏死过去的阿尔达汉,挥手将季通海叫过来:“找几个人把他解下来,给他弄弄伤,先不要送回去,先留在快枪队吧。”

    “贝勒爷,这不太妥当吧。”

    “没什么不妥当的,王爷要问就说是我留下了,总不能真的打死人。”

    季通海叫过来了几个人,把阿尔达汉从柱子上解了下来,抬进了一间小屋里。

    傍晚时分,阿尔达汉从昏睡中醒过来,睁开眼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你醒了。”季通海坐在床前,“先不要动,你受伤太重。我们贝勒爷已经和你们王爷说过了,这几天你就安心在这养伤就行,没人会来找你。”

    阿尔达汉挣扎着爬起来冲着季通海磕了几个头:“多谢何先生救命之恩。”

    季通海扶着阿尔达汉重新躺下,随意的问道:“你又是怎么惹着他们了,为什么会打得这么狠。”

    “奴才实在是受不了了,奴才偷偷地跑了,但是没跑的出去,又让他们给抓回来了。”

    季通海轻轻的拍了拍阿尔达汉:“天下虽大,到处都是皇上的地方,你又能跑到哪去?”

    “能跑到哪就算哪。”阿尔达汉愤愤说道,“奴才的玛法和阿玛都死于努尔哈赤之手,奴才从生下来就受尽他们的凌辱,奴才每时每刻都想着要跑,要离开这里。”

    季通海伸手捂住了阿尔达汉的嘴:“太祖的名讳不可乱叫。”

    阿尔达汉看着季通海没有说话,季通海把手拿开:“你再睡会,我一会给你拿些吃的过来。”

    蒋北铭带着骑兵连在宁远城接到了许朗的信。看完信蒋北铭的心里苦笑了一声:“好嘛许朗,你这手笔可够大的,我这个少将师长还要听你准将参谋长的安排。”

    蒋北铭虽然心里在和许朗开着玩笑,但他对许朗的分析却是十分的赞同,涛敏很可能会五路并进全力攻明。看来自己还真要留在宁远协助一下吴三桂了。

    蒋北铭这几天由吴三桂陪着又逛了逛宁远城。蒋北铭不好公开和吴三桂说要看一看宁远的防御体系,但私下里也看出了不少问题,这两天正在琢磨怎么和吴三桂协商。收到了许朗的信以后,蒋北铭想了整整一天,决定向吴三桂摊牌。不把真实情况告诉他,宁远恐怕会有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