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日月-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许朗下班回家之后看见程依依正自己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发呆。
“依依,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太累了。”许朗关心的问道。
“不是累,而是有点麻烦。”程依依说道,“柳冠南巡捕房扩编的规划可能要修改,财政吃紧。”
………………………………
第五百六十七章 丰臣完子
“我早知道会有问题。”许朗把公文包放在了桌子上,“冠南太心急了,一下子要扩编到1500人,还不要辅警。他们一个普通巡捕的工资都快赶上我们一个上尉、少校的工资了,财政指定是负担不起的。”
程依依没理许朗,自己继续想着心事。
许朗又问道:“咱们家的那些人参鹿茸还剩多少,用不用再去买点。”
“这个你放心就行。”程依依答道,“芷若已经和商铺说好了,半个月送一次货,直接给咱们送家里来,不用咱们亲自去。”
许朗站起身说道:“我今天有点累了,先去睡一会,吃饭的时候再叫我。”
程依依仰头问道:“你哪天不累,今天又是什么事把你这个总参谋长给累着了。”
许朗笑道:“还能有什么事,还不是为了对马岛的事。”
许朗刚要走,程依依伸手拉住了他:“这次去对马岛你还去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许朗是真不知道,因为对马行动的人选问题军委会还没有最后决定。
“那你自己想不想去?”程依依继续问道。
“我尽量不去吧,这次让天冰去,我在家里陪着你们和孩子。”
程依依低头在许朗的手上轻轻的吻了一下:“有你这句话就行了。”
许朗回到了卧室躺下,翻来覆去的却总也睡不着。联合舰队去登州的事情总参已经拿出了一个最终决议,决议没什么问题,可许朗总想着是不是还能采取点别的办法从侧面来打击一下满清和涛敏。
王华已经把陈雨寒的事情向总参通了气,许朗觉得让陈雨寒在满清的后方捣捣乱倒不是不行,只是恐怕会帮不了什么大忙,毕竟陈雨寒的势力现在还太小了,他自己究竟能不能生存下来还是一个问题。
许朗目前考虑的是能不能把横路敬二派回到日本一趟,通过横路敬二或者新佑左卫门来疏通一下日本的关系,最起码能让日本不会那么轻易的靠上涛敏。
日本今年就会平定岛原之乱,而在明年,也就是1639年,日本将会发布第五次锁国令。这次的内容主要是禁止葡萄牙船只来日本,只准许中国和荷兰的商船至长崎贸易。至此,日本的锁国体制最后完成。日本维持锁国政策达200多年之久,一直到1853年在美国炮舰政策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日本在“锁国”期间同中国、荷兰和朝鲜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中朝是东方国家,又是近邻,日本从贸易往来中获得丝绸、毛织品、书籍、高级消费品和武器。这种贸易完全由幕府垄断,在经济上可以加强对地方封建领主的控制。荷兰是西欧国家,主要信奉新教,向幕府保证不传教,荷兰船带来的商品有丝织品、棉织品、药品、钟表、砂糖、欧洲工艺品等。日本出口商品主要是鱼翅等海产品。
许朗想抓住这个机会来扩大榆林湾、郑芝龙同日本的贸易额,最好能垄断同日本的贸易。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西洋人已经被驱逐出了台湾,荷兰人在日本的势力也大打折扣,榆林湾和郑芝龙正好可以去填补这个空缺。如果真的能和日本做起全面的贸易,那么涛敏应该不会把日本拉过去。
再有一个问题许朗想的和张国栋差不多,榆林湾究竟会不会和崇祯翻脸。目前榆林湾内的大部分穿越者越来越感觉到想用和平的方法来改造大明朝实在是太困难了,先不用说大陆方面,就是在整个的海南岛要想实行一套哪怕是近代的体制都是极其费劲的。将来究竟能用什么办法来说服或者胁迫崇祯接受君主立宪的虚君体制所有人的心里是没底的。如果采用强迫的方法,那么崇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一定会和榆林湾翻脸的,到那时候,榆林湾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能不能抗住来自明朝、满清,甚至是西洋人的联合打击呢。
许朗越想越烦,各种各样的想法在脑子里走了好几遍也没能最终拿出一个主意。
程依依的声音在卧室的外面响起:“许朗,你睡醒了没有,要是睡醒了就出来吃饭,陆老和何阿姨都回来了。”
许朗从床上起身,一面揉着眼睛一面来到了客厅:“压根就没睡着,先吃饭吧,等吃完饭再好好睡。”
“许朗。”何云看着许朗有些心疼的说道,“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总参的事很多吧,别太疲惫了。”
“我知道,何阿姨。”许朗搓了搓脸,从傍边拿起了一壶酒给陆天翔和何云倒上,“联合舰队八月底就要出发了,总参现在的事是挺多的,我会注意的。”
陆天翔也心疼的看了许朗一眼:“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你现在四个孩子,依依和芷若操持这个家也不容易,你自己多注意。”
“我明白,陆老。”许朗的心里还想着日本的事情,开口问道,“陆老,丰臣家战败以后,现在的他们家还有没有什么亲属还在东瀛?”
陆天翔明白许朗这么问的意思,想了一想说道:“我现在的岁数也大了,有些事情记得不是太清楚。但是我记得丰臣秀吉应该有一个孙女现在还在东瀛,叫丰臣完子,今年大概是四十六七岁吧。”
“是吗,陆老。”许朗来了兴趣,“陆老,和我仔细说说这个丰臣完子。”
“先吃饭吧。”程依依不满的瞪了许朗一眼,“能不能吃完饭再说这些事。”
“吃饭,吃饭。”许朗不好意思的连连道歉。
吃过了晚饭,陆天翔和许朗端了一壶茶单独坐在了院子里。
“关于这个丰臣完子我也就记了一个大概。”陆天翔端起茶杯说道,“丰臣完子的奶奶是丰臣秀吉的亲姐姐,因为丰臣秀吉久未得子,其姐所生的长子丰臣秀次和次子秀胜都成为了秀吉的养子,丰臣秀胜就是丰臣完子的生父。秀胜后来病死于朝鲜,完子的生母在丰臣秀吉的安排下嫁给了德川家康的嗣子德川秀忠,完子则由岐姨妈收养。后来丰臣完子12岁的时候嫁给五摄家之一的九条家的新当主九条忠荣为妻。1615年,大阪丰臣家灭亡,德川幕府取得全国统治权。完子的生母浅井江成为幕府的御台所并是生有嗣子德川家光。借由这个关系,完子在丰臣家灭亡后成为名义上的继父德川秀忠的名义上的养女。身为公家之首的丈夫忠荣也因妻子的关系,在德川时代成为公家和武家之间举足轻重的中间人。”
………………………………
第五百六十八章 盖房的新问题
许朗听完陆天翔的讲述挠了挠头:“陆老,挺复杂啊。”
陆天翔笑道:“其实不复杂,丰臣完子现在还在日本,而且还有一定的地位,你可以利用一下新佑左卫门的关系。”
许朗也笑道:“还是陆老了解我。”
许朗第二天去了总参便找到了冷天冰,把从陆天翔那里打听到的关于丰臣完子的消息详详细细的和冷天冰说了一遍。
冷天冰听完思考了很长时间:“许朗,你想怎么利用这层关系,是不是要把新佑左卫门派回日本?”
许朗站起身说道:“现在咱们没有军队和精力去征服日本,还要全力以赴应付涛敏和越南。而且贸然把新佑左卫门弄回日本,我担心他的真实身份一旦暴露,恐怕会有不好的影响。我是这么想的,能不能先让横路敬二带着几个日本人和总务二处的人就打着贸易的旗号先回日本去看看,找机会接触一下这个丰臣完子,略微透露一下新佑左卫门的事情,看看日本那边的反应再说。我想通过贸易来打通日本的关系还是比较靠谱的。”
“你这个想法倒也不错,我先去和横路敬二谈谈,先听听他的意见,咱们拿出一个决议报军委会。”冷天冰说完又想起了另一件事,“王华和你说没说,陈雨寒那边的事他们总务二处是怎么处理的。”
“说了。”许朗答道,“这件事让北京的葛涛全权负责,从登州出海,到黑龙江的奴儿干城那里去找陈雨寒,去的基本都是蓝凤凰的人。现在北京方面的人和蓝凤凰的人应该已经到了登州了。”
“那蓝凤凰去了没有?”冷天冰笑问道。
许朗看着冷天冰笑道:“怎么,你还希望她也去啊。她要是去了秦松旺就得去。他们俩一个也没去,还都在榆林湾呢。”
总务二处在北京的梁二和宁严到了登州,加上蓝凤凰手下的八个人,满洲计划的行动小组一共是十个人。登州的王兆星已经备好了一条30炮艇和100多条燧发枪,随时可以开赴奴儿干城。
梁二和宁严其实压根就不想去什么奴儿干城,那地方冰天雪地,在哪两个人都不知道。蒋北铭按照后世的地图给他们画了一幅详细的路线图,并且把现在黑龙江一带的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讲解,至于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蒋北铭自己也不知道,一切都要去了再说。
梁二和宁严虽然满心的不情愿,但是还得执行命令。八月初,行动小组坐上了30炮艇从登州出发去了黑龙江的入海口奴儿干城。
栾旭和狄冲这一阵子算是忙晕了头,两个人通过巡捕房做了一个大概的统计,目前几个贫民窟的人口大约有六七万之多。要想把这些人都安置下来,光是盖房的工程量就是巨大的。
栾旭又一次来到了狄冲的办公室:“老狄,你们送过去的规划图我们已经看了,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劳动力你怎么解决,那些流民能利用起多少人?”
狄冲一脸的苦笑:“栾局长,别抱太大希望。我这几天也让人去讲了讲咱们的政策,但是愿意来干活的人还是不多,到目前为止有意向的还不到七千。”
“这才百分之十,怎么会这么少。”栾旭问道,“难道这些人宁愿住在贫民窟也不愿意为自己盖房子吗?”
“还真是这样。”狄冲解释道,“这些流民都是从北面大陆过来的,他们一直生活在农村,房子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大。再说了,到目前咱们榆林湾还在养着他们,干不干活都一样的有饭吃,所以没人想来盖房子。”
“这样可不行啊。”栾旭也有点着急上火,“给他们自己盖房子都不愿意,咱们又没那么多银子去付工钱。老狄,难道就没别的办法来调动一下他们的积极性吗?”
“办法倒不是没有。”狄冲笑道,“可是这个办法不是我能决定的,也不是你们规划局能决定的,恐怕还要提交穿越大会。”
“到底什么办法,你先说说。”栾旭有点急。
“其实也很简单,分地。”狄冲答道,“这些人的固有思维很强烈,有房不如有地。如果咱们能把他们的工钱转换成土地,那我觉得他们应该有兴趣。”
“这个方法不是太保险。”栾旭在心里算了算,“他们一共六七万人,就算一人十亩地,也要六十七万亩,咱们榆林湾哪有那么多的地分给他们。要是分邻县或者海南岛的土地,那就等于又把他们给打散了安置到别出去。可那样咱们还盖房子干嘛,咱们的目的就是想让他们留在榆林湾。”
“你说的也是这么个道理。”狄冲无奈的摊开了手,“反正我也没什么好办法,这个事还得你最后拿主意。”
栾旭又简单的聊了几句便告辞回到了自己的规划局办公室。
一张大比例的海南地图挂在栾旭办公室的墙上,栾旭站在地图前面已经有十几分钟了。如果真的按照狄冲的方法来给这些流民分地,而且还要让他们留在榆林玩,那到底应该把哪个地方的土地分给他们呢。
榆林湾目前的房价和地价还在不断的上涨,真要是一下子给这些流民全都分了地,可能会严重的影响到榆林湾的经济。但是不分地只分房子也的确招不来人干活。
“局长。”栾旭的背后有人轻轻叫道。
栾旭回头一看,土地规划局的专职副局长郝洪江拿着一份文件站在身后。因为上次文官请愿的事情,关于郝洪江的弹劾案最终被否决了,郝洪江重新回到规划局继续干他的专职副局长。
“郝副局长。”栾旭先开口问道,“如果现在给你三个选择,银子、房子和土地,你会选择什么?”
郝洪江一下子没听明白栾旭的意思:“栾局长,属下没听明白,是不是咱们规划局要发银子,还是有人要送给属下房子和土地。”
………………………………
第五百六十九章 两白旗和两红旗
“想什么呢。”栾旭笑道,“竟想好事,你先回答我这个问题。”
“如果真的让属下选择的话,属下要房子。”
“为什么你要房子而不是土地和银子?”栾旭接着问道。
“局长,这很简单啊。”郝洪江答道,“属下现在在咱们规划局任职,属下的两个兄弟一个在军队,另一个也是做文官。属下的家里已经没人种地了,还要土地干嘛。现在咱们榆林湾的房价一个劲的往上长,属下觉得房子要比银子好。”
“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栾旭知道郝洪江这么想是对的,可是那些流民可不这么想,因为他们没有郝洪江的这个条件。对于流民,土地也许更有吸引力。
郝洪江见栾旭一直不说话,猜到他可能是在为盖房子的事犯愁,开口问道:“局长,是不是现在还没人愿意来盖房子?”
“是啊。”栾旭反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属下也没什么好办法。”郝洪江说道,“不过属下觉得安置流民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现在贫民窟那边的治安越来越差。咱们最好先把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属下认为只要开始盖房子了,再稍微的改善一下盖房人的待遇,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盖房和分房的好处。”
栾旭思索了一会:“看来现在也只能这么办,一直拖着肯定不是办法。”
栾旭又和郝洪江商量了一下,便去找狄冲安排去了。
柳冠南来到了程依依的办公室:“依依,我们巡捕房扩编的事怎么样了,你们这核算出来预算了吗?”
程依依看着柳冠南笑道:“这事你还用来问我啊,问问徐茹不就知道了吗?”
“我就是问过了她才来问你的。”柳冠南在程依依的对面坐下,“徐茹的意思是预算很高,恐怕财政上会有困难,所以我来问问具体是什么情况。依依,你知道现在咱们榆林湾的治安。”
“我明白你的意思。”程依依打断了柳冠南的话,起身在后面的文件柜里找了找,把巡捕房扩编后的预算拿了出来,“你看看这个,我觉得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报给穿越大会恐怕会通不过。想没想过缩编一下,1000人左右我觉得应该可行。”
柳冠南翻了翻手上的文件:“一千人有点少,我这次还打算在整个海南岛都设立巡捕房。”
程依依突然问道:“冠南,你们新招募的巡捕要培训多长时间?”
“三个月,一直都是如此。三个月以后再考核上岗。”
“没有试用期吗?”
“巡捕要的什么试用期,这里面牵扯到执法权的问题。”柳冠南没听明白程依依的意思。
“冠南,我给你个建议。”程依依把预算文件重新拿在了手里,“你们巡捕房之所以花钱多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工资高,二是办公经费高。你现在想要在整个海南岛设立巡捕房,光这一块的办公经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其实冠南你可以采用试用期这个办法,新招募的巡捕一年的试用期,我想试用期期间的工资应该比正式巡捕要低一些。再有就是各个州县的那些税警,咱们自从开始了安南登陆,把榆林军和安南新军互调,这些税警基本都是越南人了。咱们下一步还要跟北越那边打,如果把这些人再集中在榆林湾也有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我建议你可以利用他们一下,各个州县的巡捕房不用太多的人,把税警也划归到巡捕房。”
柳冠南在心里暗暗的琢磨起程依依的话,他觉得这两个建议都不怎么靠谱。如果真的采用试用期,那和陆天翔提出来的辅警基本没什么两样,执法权上会出现问题。至于那些税警,现在他们还是隶属于税务局,把他们纳入巡捕房,那他们的身份怎么算,到底是巡捕还是税警。
程依依见柳冠南一直不说话,开口问道:“怎么,冠南,觉得我的建议不好吗?”
“我再想想吧。”柳冠南没正面回答,起身站了起来,“这份预算就先不要提交给穿越大会了,提交了也没什么用。依依,等我回去再琢磨琢磨,回头再来找你。”
冷天冰走进了许朗的办公室,把一张字条递到了许朗的面前:“总务二处那边送过来的,眼镜蛇传回消息说,多尔衮带着一万八旗去了南浦。”
“多尔衮去了南浦,还带着一万八旗?”许朗接过字条仔细的看起来,“王华来了吗?”
“没有,他们总务二处正在开会分析这个消息。王华的意思是让咱们总参先分析一下再和他汇总意见。”
许朗的心里敲起了鼓,进攻南浦歼灭涛敏的舰队,这个计划已经被军委会通过了。而且各个参战部队正在做着准备,消息也已经给郑芝龙送出去了。可这个时候一万八旗去了南浦,那南浦的力量将大大加强,仅凭榆林军的一个师是无济于事的,弄不好涛敏根本就不会回援南浦,而会死守对马岛。如果真的是那样,不管是在南浦还是对马岛,榆林军和郑芝龙的舰队的补给线会拉的很长,这完全违背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战事一旦拖延下去,越南那边怎么办,明年的菲律宾怎么办,许朗的脑子又成了一团浆糊。
冷天冰也和许朗一个想法:“许朗,你说为什么现在多尔衮会去南浦,难道涛敏猜到了咱们会去进攻南浦?”
“我一时也想不明白,什么可能都有,多尔衮为什么会去南浦?”许朗一面嘟囔着一面重新把字条拿起来细细的看着。
突然,许朗开口问道:“天冰,多尔衮现在在满清是什么职务?”
“睿亲王,掌管吏部。”冷天冰不知道许朗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你问这个干嘛?”
“我不是问这个。”许朗接着问道,“他是什么旗主,统领什么旗?”
“正白旗。”冷天冰还是没听明白,“两白旗是支持多尔衮的。”
“那两红旗是谁的?”
“代善的。”冷天冰终于听明白了,把字条从许朗的手中拿了回来,“多尔衮带着两红旗的人去的南浦,而不是他自己的两白旗。这里面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走,天冰。”许朗站起身,“咱们去找王华一起商量一下,我突然有一个想法。”
冷天冰笑道:“我的参谋长,你的想法怎么就那么多?”
榆林湾军校的校长办公室里,张国栋、郑江、王华和许朗、冷天冰围坐在一起,面前放着那张字条。
………………………………
第五百七十章 和谁合作
“许朗。”王华笑道,“没想到咱们想一块了,我们刚才也在探讨为什么多尔衮没有带着自己的两白旗而是带着两红旗。”
“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郑江插话道,“肯定是皇太极不怎么信任多尔衮。”
“不信任是肯定的,可是事情应该不是这么简单。”许朗把刚才在路上理顺的思路又理顺了一遍,“诸位,咱们在座的都知道,五年以后皇太极就会猝死在盛京,顺治即位,而多尔衮则大权在握。涛敏也肯定知道这个历史走势,他现在在朝鲜搞的风生水起,皇太极也不会不防。”
“你的意思是涛敏会靠上多尔衮?”张国栋问道。
“我想有这个可能。”许朗分析道,“涛敏和多尔衮去了一趟蒙古,上次在北京也是他们俩在一起,涛敏一定和多尔衮说过什么。还有,关于莽古济的死咱们一直没搞清楚是什么原因,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你先别管莽古济怎么样,先说眼下的事。”冷天冰问道,“你不是又有什么想法吗,到底是什么想法?”
许朗没回答,而是向王华问道:“老王,现在能和眼镜蛇联系上吗?”
“还不能。为了他的安全考虑,我们一直没主动联系过他。”
“现在恐怕得主动联系了。”许朗指了指字条,“根据情报分析,眼镜蛇现在应该还在南浦,而涛敏和涛功在对马岛。根据上次高晨在天津给涛功送假消息的描述,涛功身边姓何的那个人应该就是眼镜蛇。”
“这都不重要。”王华问道,“你想主动联系眼镜蛇有什么目的。”
“我是这么想的。”许朗回答道,“如果我们能主动联系上眼镜蛇,趁着涛敏还在对马岛的时候,让眼镜蛇把五年后皇太极的死讯和多尔衮透漏一下,说的神秘一点。多尔衮今年只有二十六七岁,他不会没有什么想法的。如果多尔衮在朝鲜搞出点什么动静来,那么你们觉得皇太极那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