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日月-第2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百零五章 各项决议
临时穿越大会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召开了,本来仅仅是要探讨在北京开工厂的事,没成想很多人都借着这次大会提交了一堆议案,最后大会整整开了一个星期才结束。
大会充分估算了在北京建设两个工厂的速度,根据明朝政府的财力和办事效率,这两个工厂真正能开始投产最早也要等到下半年。而那个时候,春节攻势应该已经结束了,控制住整个越南,榆林湾的实力就会新上一个台阶。所以大会决定先答应王承恩的请求,向北京派出一部分技术人员筹建这两个工厂。具体的生产问题和产量问题要等越南问题解决了以后再做决定。
史显扬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全新的《新闻检查法》,在这份新法律当中,明文规定了新闻中不能搞个人崇拜,更不能使用“伟大”、“英明”等类的词汇,而且详细规定了对于正局级以上的文官和准将以上的军人不得报道个人事迹,也不能有个人专访。
史显扬的提案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聂钟斌第一个站起来反对:“我坚决不同意这个检查法,这是在剥夺言论自由。对于那些真正受到百姓爱戴的人,你凭什么就不让人家报道,凭什么任意剥夺人家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这不是剥夺,这是防止个人崇拜的一种手段。”柳冠南站起来反驳道,“也许这种手段带有一定的强制力,但是在现在这个形势下,这是必须的。如果我们一点不加以限制,很难说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会场上吵吵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消停,汪健走到了发言台拿起木槌敲了几下桌子:“诸位,诸位,都安静一下,我想说几句。”
会场上安静了下来,汪健放下木槌问道:“诸位,按照我们的规定,联合总会的几位主席团成员在这个会场上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这个《新闻检查法》又牵扯到了他们,所以我想问一下各位,我能不能就这个问题咨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对不起,汪主席,不可以。”汪健刚说完范秋明就站起了身,“虽然我知道你的意思和目的,但是我们最好还是按照规定来。我们之所以做出了这个规定就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在表决的时候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每一个大会会员都应当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个法律就算是通过了也需要联合总会的进一步表决,到那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咨询他们的意思,这是没问题的。”
汪健环顾了一周,没有人反对范秋明的意见,汪健只好冲着旁听席的几个人歪了歪头:“对不住各位,我们还是等开完了会再咨询你们吧。”
大会最后表决的结果,《新闻检查法》并没有被通过,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史显扬搞出来的这些条款的确有妨碍言论自由的嫌疑。
秦志刚也向大会正式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筹建榆林湾大学堂。秦志刚并没有在春节后的那次穿越大会上提交这个议案,因为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具体的计划。这一个多月中,秦志刚同夏天阳、范秋明还有其他一些原先师范大学理工科的穿越者一起探讨了很久,最近才拿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于是趁着这次穿越大会提交了上去。
秦志刚的这份计划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穿越者们也都知道搞这么一所大学堂对提升整个科技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有两个问题还是让与会的穿越者有些担心。
第一个问题还是钱的问题。秦志刚同欧阳正平还有郑江都商量过,希望在榆林湾之外单独找一个地方兴建一所大学城,把榆林湾大学堂、海军军官学校和医学院安置在一起,也算是一个新城区。如果有可能,陆军军校和榆林湾学堂也迁到大学城去。榆林湾大学堂计划开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海洋系、地质系、机械系、建筑系等一共十二个院系,争取在三到五年内在校学生达到一千人以上。
按照这个计划,大学城将在三年以内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万人的新城区,所以仅仅是初步的基建投资就会有20万两白银,这笔钱能不能拿得出来,所有人心里都是没底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生源的问题。如果仅仅招收榆林湾里面的孩子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符合秦志刚办学的初衷。因此秦志刚建议要在整个大明朝招收学生,任何人都可以来报考榆林湾大学堂,尤其是那些西洋孩子,他们可能会更容易的接收这种教育模式。
然而还是有相当一批穿越者很担心这个问题,如果对招收对象不加限制的话,万一将来西洋人的科技超越榆林湾怎么办,科技可是榆林湾最根本的优势。
不过栾旭倒是很赞成秦志刚的这个想法。栾旭在春节的大会上提议要将榆林湾扩充到一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香港大小。但是怎么规划,怎么扩充,栾旭还没有最终的主意。现在秦志刚提出来要兴建大学城,这让栾旭找到了一个方向。大学城只要一动工,肯定又会解决一部分的流民安置问题。春节后西安方面又送回来一批流民,榆林湾的人口已经快27万了,已经远超1898年的香港。
会场上叽叽喳喳了好一会才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看向了程依依。程依依只好站起来走到了发言台:“诸位,你们看我也没什么用,我也只能把银行的情况向诸位通报一下。咱们年初的财政预算已经被穿越大会通过了,现在临时增加投资我没有这个把握,行不行的还要看诸位的表决。”
春节时通过的财政预算是二百九十万两白银,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要用于春节攻势后的扩军。根据军委会的意思,拿下越南以后榆林军要扩编到八万到十万人的规模。
………………………………
第七百零四章 掷弹筒
离穿越大会的召开还有一天了,沈大兴又一次找到了郑江和张国栋。
“两位主席。”沈大兴搓着手有些兴奋,“要是二位有空,跟我去我那看看,有个好东西想请二位过过眼。”
郑江抬头笑道:“大兴,什么时候玩起古董来了,还要让我过过眼,你弄到了元青花还是永乐瓷。”
“我哪有那爱好。”沈大兴回道,“您二位去看看就知道了。”
张国栋站起身问道:“那就去看看你的好东西,不过你到底又搞出了什么,我怎么看你挺兴奋。”
“其实也没什么,我们弄出了掷弹筒。”
“你说什么,你们搞出了掷弹筒?”郑江没什么反应,但是军人出身的张国栋被沈大兴的话吓了一跳。
掷弹筒这个东西曾经在二战的抗日战场上被日军大规模的广泛应用,每个日军步兵小队都会配备一到两个掷弹筒小组。
日军的掷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轻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掷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榴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
日军的掷弹筒分为两种,大正十年掷弹筒口径50毫米,重量很轻只有2。6公斤,射程为175米。它的设计目的主要是日本军方希望能够弥补中型迫击炮和单兵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档,同时能够大大增强步兵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火力。
但是大正十年式自身性能不佳,它的射程太短(不到200米),这让士兵无法在较为安全的距离使用它,另外它的精度也不佳,这使得它很快就被后来八九式掷弹筒所取代。
八九式掷弹筒是大正十年的改进型,口径也是50毫米,全炮长413毫米,炮筒身长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脚长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脚板高60毫米,脚板宽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
“张主席,您先别激动。”沈大兴说道,“我们搞出来的掷弹筒绝不可能和二战时候的一样,到现在咱们还没弄出来火帽和底火。其实我们就是搞出来了一个小型的臼炮。”
张国栋笑道:“好嘛,你吓我这一跳,我还以为你们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了呢。”
沈大兴解释道:“不过张主席,您也别小看了这东西,我们测试过,虽然威力不如咱们的六磅炮,但它能打抛物线,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关键是用人少,造价低廉。”
郑江也站起身:“大兴,说别的都没用,带我和张主席去看看你的臼炮。”
两个高官在军工科研所见到了沈大兴口中的掷弹筒。这种小型的臼炮口径8厘米,炮长90厘米,带有可调节支架,整炮重11公斤,射击仰角最高可达45度。
张国栋围着掷弹筒看了一圈:“这东西能打多远,几个人操作,用什么炮弹?”
沈大兴指着地上的样品回答道:“经过测试,射程不是太远,大约是180米到200米的样子。不过这东西轻便,也不用骡马,三到四个人就可以操作,熟练的话一分钟可以打2到3炮。”
“至于炮弹。”沈大兴又从旁边拿起了一个炮弹的样品,“我们准备全部用开花弹,杀伤半径可以达到3米。”
郑江不太懂这些东西,插话问道:“这么说这东西没什么用啊,射程还不如线膛枪远,杀伤半径也不是很大,能用它打什么。”
“郑主席,这您就不懂了。”沈大兴解释道,“你们军方的人找过我好几次。现在涛敏他们也很会使用战壕和盾车,没有迫击炮不好对付,所以我们才搞了这个,你是不知道,费了好大劲。”
“大兴,你也不用诉苦,把参数上报给军委会,军委会研究后会拿出决议的。目前还要抓紧生产线膛枪和新式步骑枪,春季攻势马上就要开始了。”张国栋的心里对这种臼炮并没有多大信心,因为无论是从射程还是威力都太小了。迫击炮的主要作用是清除敌人的火力点,尤其是机枪阵地,但问题是现在哪有机枪。如果用它来对付炮兵或者是骑兵冲锋肯定是不行的,180米的射程甚至连三磅炮都赶不上。但是张国栋也不愿意打击沈大兴的热情,所以还是夸奖了几句。
“我知道,不会耽误去越南的。”沈大兴说完又叫住了要走的两个人,“两位,还有个事要向您二位汇报一声,叶孙全给我打了个报告,想辞职不干了。”
“老叶要辞职?为什么,他不是干的好好的嘛,为什么突然不干了。”郑江停下脚步问道。
“其实他早就有这个想法了。”沈大兴说道,“现在叶家在整个琼州府也算是有钱的人家了,三个儿子又都有出息,老叶想回家去抱孙子,他现在的心思全在孙子身上。”
“那你是怎么答复的。”张国栋问道。
“我直接给回绝了。”沈大兴笑道,“老叶也是签了保密条例的,他这样的就算是从军工科研所出去也不能从事别的工作。不过我答应了他,以后不会给他安排太多的工作,每天没事的时候来看看就行,就算当个顾问吧。其实最近这几年,老叶也没出多大的力,咱们现在的军火研发越来越近代化了,很多东西他根本搞不明白。我们现在主要招收的是从学堂和万州书院毕业的学生,老叶恐怕也明白自己没有用武之地了,所以才提的这个申请。”
“那就按照你的安排来吧。”张国栋又叮嘱了一句,“不过像叶孙全这些人,一定要照顾好了,千万别让人家有人走茶凉的感觉。”
………………………………
第七百零五章 各项决议
临时穿越大会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召开了,本来仅仅是要探讨在北京开工厂的事,没成想很多人都借着这次大会提交了一堆议案,最后大会整整开了一个星期才结束。
大会充分估算了在北京建设两个工厂的速度,根据明朝政府的财力和办事效率,这两个工厂真正能开始投产最早也要等到下半年。而那个时候,春节攻势应该已经结束了,控制住整个越南,榆林湾的实力就会新上一个台阶。所以大会决定先答应王承恩的请求,向北京派出一部分技术人员筹建这两个工厂。具体的生产问题和产量问题要等越南问题解决了以后再做决定。
史显扬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全新的《新闻检查法》,在这份新法律当中,明文规定了新闻中不能搞个人崇拜,更不能使用“伟大”、“英明”等类的词汇,而且详细规定了对于正局级以上的文官和准将以上的军人不得报道个人事迹,也不能有个人专访。
史显扬的提案引起了长时间的争论,聂钟斌第一个站起来反对:“我坚决不同意这个检查法,这是在剥夺言论自由。对于那些真正受到百姓爱戴的人,你凭什么就不让人家报道,凭什么任意剥夺人家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这不是剥夺,这是防止个人崇拜的一种手段。”柳冠南站起来反驳道,“也许这种手段带有一定的强制力,但是在现在这个形势下,这是必须的。如果我们一点不加以限制,很难说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会场上吵吵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消停,汪健走到了发言台拿起木槌敲了几下桌子:“诸位,诸位,都安静一下,我想说几句。”
会场上安静了下来,汪健放下木槌问道:“诸位,按照我们的规定,联合总会的几位主席团成员在这个会场上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是这个《新闻检查法》又牵扯到了他们,所以我想问一下各位,我能不能就这个问题咨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对不起,汪主席,不可以。”汪健刚说完范秋明就站起了身,“虽然我知道你的意思和目的,但是我们最好还是按照规定来。我们之所以做出了这个规定就是因为我们不希望在表决的时候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每一个大会会员都应当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个法律就算是通过了也需要联合总会的进一步表决,到那个时候,你完全可以咨询他们的意思,这是没问题的。”
汪健环顾了一周,没有人反对范秋明的意见,汪健只好冲着旁听席的几个人歪了歪头:“对不住各位,我们还是等开完了会再咨询你们吧。”
大会最后表决的结果,《新闻检查法》并没有被通过,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史显扬搞出来的这些条款的确有妨碍言论自由的嫌疑。
秦志刚也向大会正式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筹建榆林湾大学堂。秦志刚并没有在春节后的那次穿越大会上提交这个议案,因为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具体的计划。这一个多月中,秦志刚同夏天阳、范秋明还有其他一些原先师范大学理工科的穿越者一起探讨了很久,最近才拿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于是趁着这次穿越大会提交了上去。
秦志刚的这份计划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穿越者们也都知道搞这么一所大学堂对提升整个科技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但是有两个问题还是让与会的穿越者有些担心。
第一个问题还是钱的问题。秦志刚同欧阳正平还有郑江都商量过,希望在榆林湾之外单独找一个地方兴建一所大学城,把榆林湾大学堂、海军军官学校和医学院安置在一起,也算是一个新城区。如果有可能,陆军军校和榆林湾学堂也迁到大学城去。榆林湾大学堂计划开设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海洋系、地质系、机械系、建筑系等一共十二个院系,争取在三到五年内在校学生达到一千人以上。
按照这个计划,大学城将在三年以内发展成为一个人口超过万人的新城区,所以仅仅是初步的基建投资就会有20万两白银,这笔钱能不能拿得出来,所有人心里都是没底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生源的问题。如果仅仅招收榆林湾里面的孩子是远远不够的,这也不符合秦志刚办学的初衷。因此秦志刚建议要在整个大明朝招收学生,任何人都可以来报考榆林湾大学堂,尤其是那些西洋孩子,他们可能会更容易的接收这种教育模式。
然而还是有相当一批穿越者很担心这个问题,如果对招收对象不加限制的话,万一将来西洋人的科技超越榆林湾怎么办,科技可是榆林湾最根本的优势。
不过栾旭倒是很赞成秦志刚的这个想法。栾旭在春节的大会上提议要将榆林湾扩充到一千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香港大小。但是怎么规划,怎么扩充,栾旭还没有最终的主意。现在秦志刚提出来要兴建大学城,这让栾旭找到了一个方向。大学城只要一动工,肯定又会解决一部分的流民安置问题。春节后西安方面又送回来一批流民,榆林湾的人口已经快27万了,已经远超1898年的香港。
会场上叽叽喳喳了好一会才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看向了程依依。程依依只好站起来走到了发言台:“诸位,你们看我也没什么用,我也只能把银行的情况向诸位通报一下。咱们年初的财政预算已经被穿越大会通过了,现在临时增加投资我没有这个把握,行不行的还要看诸位的表决。”
春节时通过的财政预算是二百九十万两白银,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要用于春节攻势后的扩军。根据军委会的意思,拿下越南以后榆林军要扩编到八万到十万人的规模。
………………………………
第七百零六章 春季攻势的最后安排
………………………………
第七百零七章 香水堂的李老板(上)
………………………………
第七百零八章 香水堂的李老板(中)
………………………………
第七百零九章 香水堂的李老板(下)
………………………………
第七百一十章 股市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叶严和嫣红
………………………………
第七百一十二章 林超的心事
………………………………
第七一百一十三章 陈姑娘的态度
………………………………
第七百一十四章 公园和体育场
………………………………
第七百一十五章 第一场足球赛
………………………………
第七百一十六章 特种部队(上)
………………………………
第七百一十七章 特种部队(下)
………………………………
第七百一十八章 冷雨军和王华的安排
………………………………
第七百一十九章 许朗再去安南
………………………………
第七百二十章 岳拖死了
………………………………
第七百二十一章 顾炎武(上)
………………………………
第七百二十二章 顾炎武(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