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游玩之后,周铨与王俣回到大殿,此时双方已经达成协议,那协议上也盖好了高丽国玺印与东海商会、大宋海州沿海制置使印。

    这么一来,和约算是完成,高丽人也可以松了口气了。

    按照约定,双方将开始交接钱粮与俘虏,交接的地址定在了木浦。此地距离济州甚近,若是顺风顺水,甚至不需一日,青鸟号便可以抵达。即使是那些载人量大的慢船,有个两日左右,也足够靠岸。

    所有的近四万俘虏,一共换得赎金六十万贯,再加上他们的兵甲、战船抵价四十万贯,故此这份和约达成之后,高丽人要拿出一百万贯来。

    不过考虑到高丽的统治有些不稳,东海商会同意,先将三千俘虏直接送至江华岛,用于保护江华岛上的行宫。

    这协议达成之后,王俣的使者立刻飞奔而去,先至开城,将高丽国库几乎搬空。只不过东海商会不要绢帛之类的东西,高丽实在拿不出足够的宋制铜钱,便以铜、银和金替代,再不足者,则以高丽参、皮货、木材、苎布等充抵。

    莫说高丽是个小国,因为承平较久,未经大乱,所以其国库倒还算是充盈,周铨在江华等了五天,便见一船船从其国库中搬来的东西被运来,然后又运上青鸟号、玄鸟号等船上。

    经此一事,周铨才知道,原来高丽银矿不少,虽然比不上日本,却也是一个贸易的好对象。

    经过十余个账房计算,这些贵金属价值约是三十万贯,玉器之类的周铨是不要的,但是皮货、人参他很欢迎,而且在给这些货物定价时,所用的市场标准并非大宋汴京标准,而是高丽开京标准离产地近,其价格总会便宜。

    将之运回汴京发卖,价格至少要加一倍,若是运至日本卖,有些货物的价格甚至会翻上两倍,这些就不是周铨操心的事情了,如今挂靠在东海商会名下的海商有二十余位,他们自然会将之处理好。

    这么算来,加上此前金富辙所言的赔款,实际上从高丽人手中弄到的财货,价值应当在二百万贯左右。这还不包括高丽人答应的一百五十万石粮,鉴于高丽面临战事,粮食上周铨没有逼迫太急,今年只要五十万石,另外一百万石,可延至明年交付。

    见高丽人交出财物交得爽利,周铨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或许自己该开个更大的口。

    他却不知,高丽王室笃信佛教,长期承平,又无甚大灾,除了修建佛寺,几乎没有太多的用处,故此才积得国库充盈,能够短时间内拿出这一笔来。但若他真的开了大口,高丽王室要筹措起来,也殊为不易。

    正想此事,却听得外边叶楚来禀:“大郎,高丽使臣金富辙来访!”

    金富辙这段时间没少往周铨这里跑,所以对他的到来,周铨并不意外,迎请入帐之后,寒喧一番,金富辙却说要与董长青一会。

    他们都是读书人,想来有些共同语言,周铨不以为意,便请董长青前来招待。

    董长青领着金富辙在海边走了几步,金富辙忽然道:“如柏兄,有一事向兄台请教。”

    “金郎中请讲。”

    “不知周制置如今可曾婚配?”

    董长青听得这个问题,当时愣了一下,心念电转,口中说道:“制置今年不过十九,未婚配。”

    “十九,那可正好!”金富辙道。

    董长青似笑非笑:“莫非金郎中家中有女,意欲联姻?”

    “正是!”

    金富辙答得这么痛快,让董长青吃了一惊,忍不住停下脚步:“金郎中,莫不是说笑?”

    “此等事情,我哪敢说笑,我所说之女,其实非我家中,乃是当今大王幼妹,先王幼女,芳龄十八,性情端庄淑惠,姿容国色天香,正合为周制置良配!”

    董长青听到联姻对象竟然是高丽王妹,脑子里顿时嗡的一声响,千百个念头几乎同时浮了出来。

    十八岁虽然稍大了些,但也不算太大,性情姿容若都可以,以其高丽王妹的身份,倒也配得上自家主公。

    只不过,以周铨身份,去娶一位他国公主,合适还是不合适?

    而且董长青很清楚,虽然周铨接受了他们为宾客幕僚,但若说信任,他与白先锋在周铨心目中,还比不得叶楚、李宝、王启年等阵列少年。象婚姻之事,极为重大,绝非他这个宾客幕僚能做主。

    但是,若能娶得高丽公主的话,周铨的东海商会对外扩张进程,就会大大加快,有了高丽一国的支持

    “此事重大,非我能定,不过我会尽力劝说,争取玉成此事!”董长青断然道。

    “既是如此,我就恭候佳音了!”金富辙松了口气。

    他终究是文人习性,没有弄清楚周铨部下的组成。在他看来,身边周铨幕僚的董长青、白先锋二人,因为是大宋太学生出身,算是周铨的左膀右臂,二人对周铨的影响力肯定比起那些随从少年要大。

    却不知董长青自己并没有十足把握,想了想,请金富辙暂时休息之后,自己来寻白先锋。

    这个功劳,明显不能独吞,要找得白先锋才成。

    白先锋听得金富辙的来意,当时呆了一呆,然后道:“此事有一样不妥,明公与大辽蜀国公主之事,举世皆知,若是迎娶高丽王妹,明公岂可同意?”

    “这便是我寻你的原因了,我一人劝说未必有用,锐之与我一起去,定然有用。大辽蜀国公主虽是对明公有情,但以大辽天子之尊,岂可将爱女嫁与明公!便是他愿嫁,咱们大宋岂愿明公去娶敌国公主?高丽向来事大称臣,若明公娶了高丽王妹,可断辽国一臂,为我大宋获一助力,朝廷内外,必定会乐观其成!”

    董长青说得白先锋连连点头,确实,娶高丽王妹的难度,比娶大辽公主的难度可要低得多了。

    “但是蜀国公主可是拨给了明公一千精锐”

    “若能娶高丽王妹,何愁不得几千精锐?莫要忘了,蜀国公主能给的支持终究有限,而高丽这边,只要替他们防住女真,莫说一千精锐,五千一万,又有何难?”

    白先锋对此有些不以为然,辽国的皮室骑兵还算有战力,高丽人的战力么,实在不敢恭维。

    “你便是信不过高丽精锐的战力,也当信得过明公的练兵之能!”董长青稍稍放低了些声音:“那些怯懦如鸡的高丽人,在明公麾下半年,也能成精兵强将!”

    白先锋最后一点疑虑也没有了,不过略一沉吟,他又道:“此事只靠你我二人去劝,还略显单薄,我有一计,可请武阳出面相助,若得他言,事半功倍!”

    董长青霍然惊觉,自己竟然将此人忘了。

    武阳年过而立,周铨一向以叔视之,甚得信任,托以心腹,若能得到他的支持,确实能够增加说服周铨的可能性。

    二人立刻又同来寻武阳,只不过武阳向来在周铨左右,所以他们先请叶楚去唤,过了会儿,武阳才出现在他们面前。

    听二人说了来意,武阳挠了一下头:“不妥,我观大郎不是那种会在此事上受人左右者。”

    说服武阳,白先锋自然也有说辞:“武兄,你为明公之叔,乃是长辈,你觉得明公如今基业已成,却无子嗣,是否妥当?”

    武阳神情一凝,又有些黯然。

    当初周侗之子阵亡,就是因为没有留下子嗣,让武阳自觉对不起周侗,消沉了很长时间。

    “明公有时会轻身犯险,比如此次高丽之行,大可不必,但他还是来了,若有子嗣在家坐镇,则上下心安,内外无事。明公与大辽公主之事,三年五载间,只怕见不得结果,武兄,你身为世叔,怎可不过问?此非为私,亦是为公!”

    武阳挠着头,他向来寡言少语,论起舌辩之才,肯定是比不得白、董二人,因此已经被二人说服了。

    “你们要我如何去说?”他问道。

    “也不必如何说,过会儿我们去说,明公向来乐于倾听众人意见,到时你帮敲敲边鼓即可!”白先锋精神一振。

    他们商议已定,便一起来见周铨,周铨此时正在查看账簿,听董长青说有正事,便将账薄放到一边,笑着问道:“方才金富辙来了,然后董先生说有事,和高丽有关?”

    “有些关系,明公,我有一事难决,想要请明公指点。”董长青道。

    “哦?”

    “私情与国事,何者为大?”董长青道。

    周铨听得愣了一下,他完全没有想到与自己有关,只是琢磨着,董长青与金富辙交往久了,莫非有了私谊?

    因此他道:“国事为大,董先生何必问我?”

    “昔日霍去病以匈奴未灭而不成亲,若是当时汉军上下,尽皆如此,郎君以为妥否?”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虽是壮烈,但若人人如此,匈奴民口滋孽,汉人则断代灭种矣!此事为励志警句可也,却不能逼迫人人行事,限华夏之嗣而壮胡虏之种,岂可久之!”周铨心中一动,莫非董长青是要成家了?

    “大善。既然明公如此说,那么恭喜明公,贺喜明公,高丽国王欲嫁王妹与明公!”董长青笑道。

    周铨顿时愕然。未完待续。
………………………………

二四二、呃呃呃?

    金富辙等得有些心焦了。

    他心中其实有些屈辱感,他们这些高丽大臣无能,致使要王妹下嫁和亲,才能换取国家的安全。

    在他看来,周铨虽然少年英杰,但毕竟不是读书人出身,实在是有些配不上高丽王妹。所以,他提出联姻,周铨应当立刻同意,而且欢喜无限,根本不该耽搁这么长的时间。

    终于,他等来了人,不过既不是董长青也不是白先锋,而是叶楚。

    叶楚笑嘻嘻上前,先是作了个揖,让金富辙吓了一跳。

    他知道这少年还有另一个李宝,几乎是寸步不离周铨左右的,这般向他施礼,肯定不对劲。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金大使,觉得我如何?”叶楚道。

    “啊?”

    “哦,忘了说,我姓叶,名楚,乃是大宋秦凤路熙州人士,祖上出自河东隆德府,开支先祖名为叶畅。我今岁十八,乃是腊月出生,如今在制置帐下听用,为商会卫班班首,一个月薪资五十二贯,另有冰炭若干”

    叶楚一一说来,就连自己祖宗八代远至盛唐时都说出来了,金富辙只觉得头昏脑涨,又不好失礼,只能哼哼哈哈敷衍应付。说完自己的情形之后,叶楚又是一笑:“金大使,觉得我如何?”

    “呃,少年英杰,前途远大。”

    “既是如此,那咱们就说定了,还请金大使为媒,替我娶一房妾室,我要求不高,贵国五品以上官人家女儿,姿容中上,年龄十六岁左右,宜生养者上佳,你看如何?”

    金富辙本来跟着他走的,此时脚下一个踉跄,转脸看着他,满目都是异色。

    “金大使不是来作媒的么,一事不劳二主,既然能替我家大郎作媒,莫非就不愿替我作媒?”叶楚捏了一下自己脸,诧异地道。

    “呃?”

    “我家大郎能娶你家王妹,我为大郎亲卫班首,只求五品以上官人家女儿,莫非不成?”

    “呃?”

    “我虽然长得不如我家大郎,但也算不差,至少比李宝那满脸横肉的家伙要强,莫非就娶不得姿色中上的女郎?”

    “呃?”

    金富辙一连三呃,让叶楚脸上现出怒容:“成与不成,金大使只一句话就是,为何如此敷衍我?”

    “这个,这个抱歉,只是未曾想到”

    金富辙确实是没有想到,他从未见过有人会求着他来替自己作媒的。要知道,他可是高丽礼部郎中,礼部侍郎的有力争夺者,不是职业媒婆!

    此次来为王妹作媒,已经是他业务之外的事情,却不曾想,正事还未办成,却已经又有新业务上门了。

    “那你说成或不成吧!”叶楚道。

    “呃,我要想想,可有合适人选”金富辙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应对。

    毕竟这位叶楚可不是无足轻重者,他甚得周铨信任,拓俊京甚至提到过,有时他会替代周铨指挥部队,这样人物提出的要求,他岂能等闲视之!

    想来想去,他还真想到了几个人选!

    不过五品以上官员的女儿,给这个宋人当妾?

    “若是正妻,倒还好办,可是为妾”

    “我堂堂华夏男儿,正妻自然是要娶大宋女郎的。倒是娶妾,高丽、日本、辽国、西夏诸国美人,尽皆可纳!”

    听得这少年如此志向,金富辙再度瞠目结舌,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应付了几句,答应叶楚替他务色,这才被带到周铨的大帐前。

    一入大帐,金富辙就感觉到里面气氛有些异样。

    本来他以为周铨会满脸喜色,至少也得流露出些许春风得意之色,但是现在才发觉,周铨面色沉寂,仿佛有些不高兴。

    而白先锋、董长青这二位被他认为是周铨左膀右臂者,神情有些讪然。唯有周铨身边的壮士,那个身材高大的巨汉,此时面色有些激动,正怒视着周铨。

    “金大使,我性子直,不说废话,贵国意欲联姻,究竟何为?”

    不等金富辙判断明白帐内的情形,就听得周铨问道。

    “鄙国大王见周制置少年英雄,生出爱才之心,故此有意联姻。”金富辙几乎是从齿缝里说出这番话来。

    但换来的却只是周铨的冷淡:“我不信,贵国国君非要我来,大约就是为此事吧,那时他可从未见过我!”

    “呃,是听臣僚们说起制置出使辽国之事,便起此心制置当世英雄,何必多疑,我国王妹,虽不及大国帝姬,却也是一国贵女,况且制置也曾见过我国王妹,无论是德行容颜,都不至辱没制置!”

    周铨本来是板着脸的,此时一怔,然后想到当日在行宫时曾经见到过的那位王妹,顿时恍然。

    原来当初的“巧遇”根本不是巧遇,而是高丽国王王俣有意安排。

    他略微有些尴尬,当时确实瞧到了王妹本人,那女郎羞涩的模样,也确实令他多看了几眼。

    而旁边的白先锋董长青则对视一眼,他们可不曾知道还有这一出。

    “周制置,联姻若成,则两家永好,宋丽敦睦,东海商会在我高丽,便可以出入无禁,制置当世英雄,这等事情,一言可决,何必犹豫?”金富辙又道。

    周铨沉吟了一会儿。

    若说他不心动,那是谎言。

    一来那位高丽王妹,就算不是风华绝代,但也绝对不丑,姿色乃上上之选,到得周铨十**岁年纪,若说不想成亲,那除非是梁师成、杨戬的同行二来若真与高丽联姻,周铨有的是手段,将高丽从王姓天下变成周姓天下,他甚至有资本去角逐中原。

    但立刻,一张面孔浮了起来,将高丽王妹赶出了他的印象之中。

    他与耶律余里衍,是有同生共死之谊的,双方也更为了解,而且余里衍的性格,也更接近于另一世中的女子,与他更为合契。

    那位高丽王妹,再如何美丽,姿色也未必胜过余里衍,更重要的是,两人根本不了解,周铨对她的印象,除了见面时她的羞涩之外,再无其余。

    至于娶高丽王妹有助于事业之事,周铨此时已经抛开了。

    男子汉大丈夫,岂可为这点理由,去祸害一个根本不喜欢自己、自己也不喜欢的女郎!

    要天下,凭智慧去争,靠力量去取,却不能靠着和女人睡觉去拿。

    只不过,就这样拒绝,会不会破坏刚与高丽达成的协议,让自己此行陷入无功而返之中?

    略一思忖,周铨哑然失笑:“原来如此,贵主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世上,唯爱恨不可为市贾,金大使,可以回禀贵主此事休要再提!”

    金富辙瞪圆眼睛,一脸都是不敢置信。

    他完全没有想到,周铨竟然会拒绝!

    这怎么可能,要知道,福学容貌娇美,天姿国色,金富辙不相信这世上还有人,在亲眼见到福学宫主之后还能拒绝于她。

    可眼前这年轻人就偏偏如此做了!

    “制置,制置,此用两全数全其美的事情,制置为何不愿化敌为亲,非要拒绝?”

    周铨摆了摆手,心下越发坚定起来,他便是看中了王福学,要将之纳入后宫之中,也绝不是因为受高丽国王的摆布,而是出于他自己的需要。

    “此事休要再提,若是贵国觉得未成此事,此前协议作废,那么我也不惧再做过一场!”

    听周铨如此说,金富辙面色一变,苦笑道:“鄙国只是想要好上加好,与制置能更为亲近罢了,制置既不愿意,那就当金某未曾来过罢了只是制置真不再考虑?”

    周铨呵呵一笑,见金富辙这模样,又看到董长青、白先锋等人心有不甘的样子,他心中一动:“金大使,你觉得我身边的董先生、白先生如何?”

    董长青与白先锋一听脸色就白了,慌忙道:“我二人皆有成亲!”

    “无妨,家中正妻,却缺妾室金大使,若是有合适人选,不妨为媒,给我身边二位先生为妾室。如此一来,贵我双方,岂不也是化敌为亲,甚至亲上加亲?”

    董长青与白先锋对望了一眼,唯有苦笑。

    他们想要周铨来一场政治联姻,结果却是周铨要给他们安排政治联姻。而且此时,他们算是体会到周铨方才的感觉了。

    “咳,咳,家有悍妻,实不敢从。”董长青郁闷地说道。

    “董先生不要,我要啊,我不嫌多。”叶楚插嘴道。

    “你还年纪轻轻,就这么急?”周铨一愣。

    “大郎,可不算年轻了,我们都十**了,该成亲生子大郎你别瞪我,你老人家我管不着,但我么,十个八个总是要娶的!”

    叶楚这话,让周铨对他刮目相看:“你小子竟然有如此雄心壮志!”

    “他啊,早就说过,人生最得意之事,就是在战场上击败各国寇敌,然后回家在床上继续击败各国丽人。”

    李宝闷闷地补了一刀,将他们这些少年私下里的话说了出来,周铨哈哈大笑,旁边的白先锋与董长青只能相对无言,装没有听到。

    最可怜的是金富辙,这位高丽使者此时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未完待续。
………………………………

二四三、终身不是一场交易

    “福学,嫁人之后,可比不得在家中,凡事都要三思,特别是远嫁他国,你可千万莫忘了你王兄和父母之国!”

    李资谦与李资谅的妹妹李氏,望着正垂首一脸娇羞的王福学,细声细气地吩咐,而王福学也只是点头。

    任何一国的王宫,都不是保密的场所,高丽亦不例外。国王有意将幼妹许配给宋国人周铨的消息,已经传遍了,那些宫中的使女太监都知道这事情。

    在他们看来,以高丽国王之尊,下嫁妹妹给宋国的一个小官儿,那小官是几世修来的福气!因此,根本不存在拒绝的可能性。

    李氏正要继续教导王福学一些出嫁后的事情,门却被推开了,高丽国王王俣一脸阴郁地走了进来。

    “陛下!”

    屋子里众人纷纷施礼,王俣哼了一声,挥手将他们赶了出去,王福学也要离开,却在最后被王俣唤住。

    “福学唉!”

    王俣一开口就叹了一声。

    王福学的心顿时沉了下去,不过她性子向来柔弱,因此没有抬头。

    “陛下,怎么了?”见王俣不说,李氏问道。

    “事情未成,那个宋人,那个宋人竟然敢拒绝我!”王俣说到这,忍不住将案几上的东西全都摔在了地板之上。

    这两年可是诸事不顺,为女真人兵锋所逼,甚至不得不自开京躲到江华岛来,想要将王妹嫁给宋国一个小官,却还遭到拒绝!

    “这如何可能?”李氏讶然。

    而王福学以袖掩住面,起身小跑,飞快地从屋里逃了出去。

    不管她逃到哪儿,仿佛都听到了有人在小声议论:“那个宋国人,拒绝了福学宫主!”

    “竟然有人会拒绝福学宫主!”

    “宫主真可怜!”

    直到奔到无人的园子里,她抱着一棵大树,这才失声痛哭。

    身后追来的宫女们不敢靠近,过了好一会儿,见她哭声暂时安静了些,这才过来,小声劝慰。

    但她们却看到,平日里柔婉的福学宫主,眼中闪过一丝刚毅。

    因为江华岛上只是行宫,所以戒备说不上多么森严,当日午后,几个高丽士卒打扮的人,戴着斗笠,乘着矮马,向着仁川而去。

    其实从仁川到行宫并没有多远,上回只是为了让王俣与王福学偷看周铨,特意安排绕路。

    因为协议达成、第一批赎金与粮食也已运达,故此周铨已经下令收营,准备在两日后就启航出发,返回济州。当这一小队矮马来到仁川港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忙乱场景。

    其中一个高丽人上前,却立刻被拦了下来。虽然宋人营地一片忙乱,但戒备却丝毫没有放松。

    “我家主人要求见周制置。”那被拦住的高丽人喝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