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有七成把握,女真人会被金银所诱,若是陛下同意,我便派人去实行,成不敢居功,败愿向陛下请罪!”

    听了耶律大石之语,众人都看向耶律延禧,经过一场大败的耶律延禧,能够忍受屈辱,与女真人进行合作吗?未完待续。
………………………………

三二二、战争债券(三百月票加更)

    见过赵佶之后,平忠盛与源为义等终于获得了自由,虽然没有离开那个让他们倍受折磨的驿站,但总算可以出馆游玩,而且每夜来骚扰他们的人,也一夜之间偃旗息鼓,再也不见了。

    这种局面,令平忠盛起了侥幸之心:或许宋人真不知道白河法皇与藤原璋子的丑闻,就算周铨知晓,他也不敢泄露,唯恐会触怒赵佶。

    大宋是礼仪之邦,哪怕不待见日本人,至少表面上功夫还是做足了,知道他们手中已经没有什么财物,赵佶还特意赏赐了使团三百贯钱。有了这些钱,平忠盛与源为义少不得出来转转,他们第一个去的目标,便是第一百货。

    大楼之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这两个日本人流连忘返,哪怕就是一个玻璃马灯,各式造型也让他们爱不释手。更何况随着新高炉投入运用,利国监的钢铁产量激增,有多余的钢铁用来制造日用品,于是铁盆、铁桶、搪瓷杯碗等,纷纷被制造出来。

    而且第一百货之中,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唯一让二人觉得不好的,就是吃喝玩乐花费太贵。他们带了相当于一百贯钱的一百枚银圆进来,原本以为可以当一回豪客,可是一层下来,发觉已经去了四分之一,当即开始束手束脚了。

    不敢花钱,就只能靠在三楼的巨大玻璃窗前往下看,算是眺望京师风景。

    “源君,你说,我们平安京中,能不能也有这样好的街町?”俯视着第一百货正门,平忠盛满肚子羡慕地说道。

    “天皇和摄政家,会让商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发财而不伸手?”源为义没好气地道。

    平忠盛正要和他争执,就在这时,他咦了一声。

    因为他看见,一队三轮自行车被骑了过来,为首的一辆,车厢漆成朱红之色,这应当是权贵才能使用的样式。

    自行车到如今,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原因的连杆被链条或皮带所取代,而后位座椅处,则用薄板和棚布,制成了轻巧的车厢,既遮风挡雨,又能护住车内人的隐私。因为京中几条主干道都铺就水泥的缘故,以皮革包裹车轮的车子,既轻便又稳当,不再象早些那样颠簸,故此又一次掀起了潮流。

    朱色自行车停住之后,后面有人上前拉开车厢,然后一个平忠盛的熟人从中走了出来。

    蔡行。

    平忠盛在三楼想要向蔡行招呼,可是蔡行根本没有注意到,而是看向另一边路口,那一边,也是一队自行车来,紧接着童渐下车,向蔡行拱了拱手。

    然后赵有章等也赶到了,可惜平忠盛并不知道东海商会的组成内幕,否则他就能算清楚,来到这里的,就是东海商会的所有股东。

    这些人进了楼,走的不是正门,而是侧门,有一条专用的楼梯,通到顶楼处。在这里的大会议厅中,周铨早就等着他们了。

    “周郎回来也不打声招呼!”

    “就是,周家哥哥,我可给你准备了礼物,两个新得的佳丽,回头就送你府上去!”

    “滚,谁不知道,周家哥哥可不喜欢你的那些粉头,他好的是小姑娘――我倒寻着一女,年方十一,已经是人间殊色,我原准备养个几年再受用,如今献与哥哥了!”

    这一群纨绔们上来之后,寒喧的话总离不开酒色。周铨懒得理睬,敲了敲桌子:“都入座,少罗嗦,今日有正事!”

    众人都是一笑,在他们看来,再有什么正事,在座的这些人集成的势力,就连大宋官家都得让上三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

    “日本使臣的事情,大家都知晓了,我遣人往日本打探了,日本朝廷准备严控海商,将那三禁法又翻了出来,每年只许大宋十艘商船舶停,船上货物还需要以其指定的价格卖给指定的商户……”

    周铨开口说的消息,别人不没有什么,童渐第一个跳将出来:“这不可能!”

    日本人断绝与大宋海贸的借口,就是白酒走私,而白酒走私的大头,掌握在宗室的天水商会和童家的商会手中,他们两家联手,每年要从日本赚取数十万贯的酒利,再加上别的一些商品,年收益近百万贯!

    “所以,派使臣来大宋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限海贸,第三步是限制日本金、银、铜对我大宋出口……”

    “他敢!”这一次又没有等周铨说完,就有人喊道。

    却是蔡行,要知道,蔡京在完成了摊丁入亩之后,如今正在推行的就是货币改革,准备以金圆、银圆、铜圆三级货币,取代故去的制钱。蔡京令蔡攸参与此事,曾经不无得意地道,只要完成此事,他便可以退休致仕,而蔡攸凭借此功,也足以在政事堂中谋一个位置。

    哪怕不能象蔡京这般独揽大权,也会成为宰执的一员,这也是蔡攸的梦想!

    但货币改革的前提,就是有稳定大量的金银铜,可以说,没有日本的金银铜,货币改革就会失败,甚至连目前的经济状况也不能维持!

    周铨同样没有理睬蔡行,他用一个木锤轻轻敲打了一下桌子,站起的数人也都坐了下去,大伙方才的欢喜劲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阴沉。

    “最初时我知道,你们有些人认为,不过就是少卖些酒,反正不伤着自己的筋骨,故此无所谓,即使是如今,怕是还有人怀有这种想法。诸位,今日他不准我们卖酒,明日就不准我们卖铁,后日可以不准我们卖棉布……今日诸位不阻止他们,那么来日他们欺到诸位头上时,也没有人会帮助诸位来阻止他们!”

    众人纷纷点头,知道周铨的意思。

    东海商会虽然家家都有股份,可是周铨是大头,若他们认为此事与他们无关而拒绝给周铨支持,那么来日他们家中商会遇到麻烦,也休怪别人不给支持了。

    “故此,我提议对日本采取行动,因为事关重大,甚至在短时间内,我们可能只有投入而无产出,故此我不欲一人决之,在座诸位,咱们共议此事,若得诸位三分之二以上支持,大伙便同心协力,共同推动,诸位觉得如何?”

    在场的一共是代表了十四家势力的十四人,大伙交换了一下眼神,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他们对东海商会的影响,毕竟以前都是周铨一言而决。从今以后,当东海有什么大事,他们都可以根据这次,提出进行票决。对周铨放出这权力来,虽然不明白为何,众人还是很乐意接受。

    “赞同对日本采取行动者请举手。”周铨说完之后,将手举起。

    十五只手高高举起,多出的一支,是童渐那逗货举出了两只手。

    见众人意见一致,周铨又道:“接下来,我们对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限定,诸位有何意见?”

    “我倒有一个想法,咱们多派船过去,将他们缉私船都废了!”

    “咱们手中的船和人都有限,日本是一国,颇有兵卒水师,只靠着商会之力,恐怕不足以惩之!”

    众人七嘴八舌间,有一人站了起来,做了个团揖:“诸位,诸兄,大伙别忘了,我们是为的发财,而不是伤人,若是废了他的缉私船,但也废了我们的商路,这样做岂不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依我之见,不如推动大宋向日本宣战,将他的金山银山,尽数夺到手中!”

    此语一出,众人都愣住了,就是周铨,也没有想到,在没有自己引导的情况下,就有人提出这样的目标。

    此时周铨准备对日本发难,并不仅仅是平忠盛将他激怒,而是因为周铨手中已经有了短时间替代日本的资源。

    流求的金矿与铜矿,产量绝不逊于日本,而高丽也在这两年发现了大量铜矿。这些金矿和铜矿,足以支撑短时间内断绝中日贸易带来的冲击。

    周铨本人的目的,是要控制住日本一半左右的银矿,不是象现在这样间接控制,而是直接占领。

    “我赞成!”有人应和。

    “我也赞成!”

    众人纷纷赞同,然后看向周铨。

    “此事非东海商会之力可以解决……”周铨重复了一遍某人说过的意思。

    众人皆会意:“日本之金银与铜,关系到大宋万民,绝非我商会一方之事!我们回去之后,禀报家中大人,必将全力推动,大宋举国与日作战!”

    “朝廷之中还有些麻烦,诸如战事糜费必多之类,诸位觉得当如何解决?”

    这些人大多是京中纨绔,平日里荒唐惯了,但此时坐在一起,讨论起向别国宣战之事,一个个都显得条理分明。虽然众意一致,可也有人提出一些问题来,大伙讨论如何解决,象这战争耗费之事,若不能拿出一个解决方法,恐怕朝中文臣那边,很难得到通过。

    周铨对此倒是胸有成竹,他笑道:“此事易耳,朝廷可颁发战争债券!”

    “那是什么?”众人问道。

    “实话实说吧,朝廷缺打仗的钱,你我却不缺,京师百姓更不缺!可以向大宋百姓发放战争债券,许以重利,由我们东海商会作保。比如说,一百贯的债卷,我们许诺胜后返还一百二十贯、一百五十贯,聚沙成塔集腑成裘,只怕仅京师一地,就能凑出数千万贯的战争经费来!”(未完待续。)
………………………………

三二三、唱反调的人

    平忠盛与源为义没有想到,他们看到衣冠楚楚跑来相聚的京师权贵,正在商议一件决定日本命运之事。

    他们也想不到,这些纨绔、清客、豪商,背后能有多大的力量。

    四日之后,朝会之上,就开始了一场大争论。

    户部一小官出面,声称接到大宋合法商人哭诉,日本扣下他的商船,抢劫他的货物,行径有如海盗,而他本人奉公守法,无论在日本还是在大宋,都已经充份缴纳过商税。受此无妄之灾,着实可怜,请求大宋朝廷为其申冤。

    因为事情发生在日本,大宋究竟要不要出面,这还是个问题。少不得有官员以为,此事乃是刁民擅自出海充当奸商,此等刁民,不仅不可庇护,更应该枷住示众。此话一出,那官员便被群起而攻,此时大宋刚刚在军事上对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外交上对辽取得了大胜,又有大理、真腊远人来朝,正是意气风发之际,那官员没有瞅准风向,自然给骂得狼狈不堪,直接被罢职赶了出去。

    赵佶本人一锤定音:凡大宋之民,无论在国内国外,所受冤屈,大宋皆有管辖之权。

    接下来就是讨论该如何为那商人争取利益了,礼部一位侍郎称派人交涉,申饬一番,命令日本改过补偿即可。他还拍着胸脯说自己愿为使臣,远赴鲸波,出使日本。其余诸官,各有意见,也有人说小人畏威而不怀德,只派使臣,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以战船相临,用武力充当后盾。

    于是便有人驳斥,说日本远在海外,用兵不易,且好战必危,大宋才经历过与夏之战,损兵不少,正待休养补充,此时不宜与日本开战。

    争来吵去,双方势均力敌,一直没有开口的蔡京这个时候轻轻咳了一声。

    此前的争执,只到侍郎一个层面,朝中真正的大佬,并没有亲自出战,而此刻蔡京表示要开口,那些想要在这个问题上阻挠他的人,顿时都开始做准备,或活动舌头,或轻叩牙齿,一副准备下场开战的模样。

    但蔡京的话,却让这些大佬们准备工作白做了。

    “陛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老臣以为,粮草无非就是钱财,而论及钱财,当朝之中,谁能比得上周铨深谙此道?陛下何不问问周铨,有何计策可解此局。”

    周铨也在班列之中,只不过他一个从五品的官,虽然拿到外边也不小,但在这里,就站得比较靠后了。

    赵佶让他出列应对,他大步而出,因为极为年轻,甚至连胡须都未蓄,看得那些白发苍苍的高官们既是羡妒交加。

    但众人都清楚,这位的官职品位,全是他自己用功劳拼来的,羡妒归羡妒,却没有一人不服气。

    “臣有一策,可解钱粮之忧。臣这里有日本可供分割的战利品清单,陛下可着户部与兵部,推算大战耗费,发行战争债券,向各级官民借债,然后将之与战利品清单对应,愿意购买朝廷债券承担大战耗费者,战后可以得到相应的战利品,多出者多得,少出者少得。自然,朝廷也要留足直属朝廷的,如此一来,数千万贯的军资旦夕可集,甚至于万万贯也可获得。”周铨脸上带着一丝微笑道。

    数千万、万万贯的数字,从他嘴中吐出来,周围一片屏住呼吸声。

    今年大宋的财政状况还没有出来,但因为西夏之战获胜、摊丁入亩成功、金银铜圆改革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估计大宋的财政收入将会达到空前的两万万贯。

    但这么多钱,要养官、养兵,要修桥铺路,要救济赈灾,朝廷真正能结余的,有几百万贯,大伙就可以大笑说过了个富年。

    而周铨说的数字,少说也抵五分之一的大宋国库收入,多则可以达到一半!

    一听得通过战争债券可以筹集到如此庞大数目的钱,不少人心思就活络起来,或许……此事当真可行,甚至成为今后类似事情的一个先例?

    周铨当然明白这些人的想法,同时他在心里暗自冷笑。

    休要以为百姓的钱这么好借,这次战争债券是因为他有把握获取胜利,哪怕军事上一时不顺,他可以通过流求的收益来平账。

    但换了别处呢?

    以赵佶各大宋官僚们的德性,发现可以通过债券的形式从民间搜刮财富,他们还会忍得住?一次两次他们还得起,若有一次失手,他们还不起,必然赖账,而百姓可能七拼八凑借钱买的债券,突然间变成了废纸一张,百姓又会是什么反应?

    这些百姓,可不是散布于穷乡僻壤里的那些老农村妇,而是聚于城市之中的市民阶层!平时就已经敢自称“生不惧京兆尹死不畏阎罗王”的城市无赖,肯定会借这机会煽动闹事,自己好打砸抢,到那时,只怕这座人口二百万的帝都,会变成一个火山口!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周铨此时还只是推波助澜。

    在周铨确认,可以通过战争债券的方式筹集战争经费之后,讨论的进度一下就加快了。

    原本对开战持保留意见的各大臣也开始倾向于支持,眼见众人都纷纷转向,此时却有一人走了出来:“臣以为,日本原非我藩属,劳师远征,恐有后忧,可徐徐图之,待灭辽之后,再作理论。”

    到这个时候,还有人反对征日本,此人当真是特立独行,众人纷纷侧目。周铨也有些惊讶地望向他,只见此人金发碧眼,面如冠玉,目光如电,相貌堂堂,看上去颇有大臣风范。

    竟然是王黼!

    周铨认得这人,他原本靠着何执中发迹,后来投靠蔡京,在蔡京复相一事上也出力不小,再后来为了让蔡京独相,他又攻讦何执中,反噬自己的举主。蔡京对他甚是提拔,短短两年,就从区区校书郎提拔到了御史中丞,乃至户部尚书,主管天下财政,不可不谓信用。

    但这一刻,他却出来唱反调!

    众人都很是惊讶,大殿之中,一时失声。

    蔡京轻轻捋须,没有看王黼,其余朝臣,不知道王黼是不是他指使出来引蛇出洞的,没有一人跟进,好一会儿之后,才有一小官出来道:“辽乃大国,伐辽为灭国之战,不可仓促而行,况且我大宋于辽,有榷城之利,不可不慎重察之!”

    这是废话,但王黼也没有继续辩驳,只是向赵佶拱手:“事关重大,伏乞圣裁!”

    “伏乞圣裁”四字一出,蔡京手抖了一下,捻断了一根胡须。

    他明白这王黼的意思了。

    蔡京与周铨联手,在朝堂之中势力太大,几乎可以说是气焰熏天,甚至连对日开战之时,他二人都可以联手强力推行。

    这岂不意味着,身为皇帝的赵佶权力被削弱了!

    王黼其实是在提醒赵佶,要注意控制相权,要扶持起另一派人物,能够在朝堂上牵制蔡京!

    蔡京眼中寒芒微闪,眼角余光在朝堂众人面上一扫而过。仅王黼本人,应当是没有这样的底气的,他的资历尚浅,赵佶就算想要扶持,也不是三两天的事情。在他背后,肯定还有朝廷中的某位大佬在使力气。

    何执中?

    何执中资历声望功绩倒都是足够,只不过他年纪不比蔡京小,身体更是大不如蔡京,去年时大病一场,早已经失去了进取之意,只想着给自己的儿孙辈铺路,为此不惜从周铨手里弄走了榷城使的职务。因此,不可能是何执中。

    侯蒙?

    曾经身为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的侯蒙,深得赵佶信任,颇有大用之意,而且蔡京得到消息,侯蒙似乎奉有赵佶密旨,暗中侦窥蔡京的行为。只是侯蒙与王黼关系并不和睦,王黼用得着替他冲锋陷阵吗?

    知枢密院的邓洵武?或者是别的某个人?

    很快,蔡京的目光停在了郑居中身上,想来想去,也唯有此人,最为可疑。

    蔡京琢磨群臣同僚,是谁在暗中对他放箭,支使出王黼来的同时,自然有人出来对付王黼。

    何执中颤颤巍巍走出来:“陛下,王黼小人,无谋无勇,所谓徐图之策,不过是苟延之举,如今陛下声威遍布于四海,大宋国力之强,远追于汉唐,日本岛夷小国,屡屡辱我,不可不罚也!”

    伐不伐日本,在何执中看来不是重要的事情,但借这机会痛骂一顿王黼,则可以让他老人家出一口气。原本他一手提拔王黼,结果这厮为了拍蔡京马屁,让蔡京独相,竟然罗织了他二十五项罪名,比起当初石公弼陈朝老等给蔡京罗列的二十项罪名还要多出五项!

    赵佶略微点头:“何公所言不错,日本不可不罚!”

    他性子轻佻,当然也很注意独揽大权,但现在让他觉得更为紧迫的,是狠狠教训日本,以雪他险些被人戴了绿帽之耻。

    随着赵佶这一句话,朝中各方势力顿时蜂拥而来,纷纷斥骂日本。蔡京稳坐钓鱼台,只是三角眼边,偶尔闪过一道冷光。

    其实他本人对伐日本之事,并不是很热衷,哪怕蔡攸蔡行替周铨来劝他支持,他也是持保留态度。战争债券之事,让他更为警惕,但现在看来,东海商会在朝中的影响力甚大,便是他亲自出面想要阻止此事,也不可能。

    需要对付的对手,还真不少啊……(未完待续。)
………………………………

三二四、抱大腿

    平忠盛和源为义等了许久,等到的不是大宋朝廷对周铨的约束,而是对日本的训斥。

    当蔡行面无表情地将四骈八骊的公文在他们二人面前念完之后,两人顿时就慌了。

    “蔡伴使,蔡学士,这是怎么回事?”平忠盛不敢接这满是训斥话语的国书,拉着蔡行的袖子惶急地问道。

    “何事?我国商人将你们日本告了,当真是好大的胆子,连我天朝的商船也敢劫掠拦截,你们整个国家,都是海贼当政么,你们那个什么白河法皇,改个名字叫白河海贼王算了!”

    蔡行劈头一句,将国书掷在平忠盛怀里,转身就走。

    出门时他停下回头:“朝廷的意思,限尔等三日之内,离开京师,会有官兵押送,让尔等在最短时间抵达海州,到时由东海制置使周铨,遣船送你们回过,希望你们回国之后,按照我朝国书之言,交出嫌犯,给出赔偿,若不如此夏国便是汝国前车之鉴!好自为之吧!”

    一声好自为之,将平忠盛打入了深渊深处。

    他此次出使,构想了许多结果,甚至想过此行不利,却能乘机与大宋搭上关系。归根到底,他此次出使为的是平氏和他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天皇或者日本。

    但现在,结果却是比他想到的最差的还差,这让他回去之后,怎么样向白河法皇交待?

    平忠盛失魂落魄地坐在地上,源为义看着他,心中满是厌恶。

    他二人原本只是前来试探的小卒,以他们的品秩官职,根本不足以充当正式的使臣,若非平忠盛心大,非要制造一个大新闻,他们此行本可以轻轻松松。

    结果闹成这模样!

    “起来,起来!”他厉声喝斥:“你是平氏的家主,体面点!”

    平忠盛抬起头,脸上露出狰狞之色:“为义,璋子公主的事情,是不是你泄露给周铨的,我记得,当初就只有你在徐州受到礼遇,我们全部住在牢中!”

    这厮在这个时候,倒聪明起来,源为义可不敢承认此事:“胡说,当时我是被单独关押,比你们还惨!”

    “可是我们再见你时,你白白胖胖,分明是吃得好喝得好!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这次出使,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你身上,源为义,你就等着吧!”

    “是你自己的愚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