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否则她定然又要胡思乱想。

    才收拾好东西,周铨嗅到香风再次盈鼻,一双柔软的手从手边环绕着他的腰。

    “不是离开一会儿么?”周铨有些惊讶,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让我的使女先回去了,今晚,我住在你这。”余里衍在他背上用腻腻的声音说道,却不让他转过身,看到她的脸。

    周铨身体一颤,一种难以描述的喜悦,漫盈在他的心灵之中!(未完待续。)
………………………………

四零三、昨夜是否安好

    叶楚挠着脑袋,有些苦恼地望着门口,不仅是他,足足有十余人都是如此。

    按往常的惯例,这个点周铨都应该起身了,但是直到现在,叶楚还没有看到周铨人。

    昨日奉上的计划,今天还需要周铨的指示,事情不等人,得到周铨的命令之后,整个东海系统才能运转起来。

    他想要进去问一问,但被卫兵们拦住了。

    周铨身边的卫兵,向来由武阳负责,如今武阳顶替叶楚坐镇日本,于是李宝就接手了这一切。叶楚与李宝曾经是竞争关系,只不过后来随着二人着重的方向不同,这种竞争关系渐淡,到现在,叶楚已经不太把李宝当回事了。

    但李宝同样不把他当回事,因此他几次问那些护卫少年,周铨怎么还没有出来,得到的答复都是“不知道,请问侍从营正”。

    这是规矩,叶楚第一次这么痛恨周铨制定的规矩。

    和叶楚一起来的还有宋行风与岳飞,岳飞是周铨重点培养,而且他在日本也是屡屡建功,就不必提了。宋行风在日本终究还是找到了机会,展露出自己的才华,因此当韩世忠仍然在充当一个中层军官时,他已经凭借功劳得到叶楚赏识,进入了参军处。他知道李宝与叶楚关系不睦,此时凑到了叶楚身边:“会不会有什么变故,被那位压住?”

    “胡说八道!”这话让叶楚很生气,他和李宝的争执是另一回事,但对李宝的忠诚,他没有任何怀疑,因此狠狠瞪了宋行风一眼:“滚一边去!”

    宋行风嘿的笑了两声,兵痞出身的他,有些没脸没皮,缩到一边去没多久,却又凑了过来,只不过这次来时,他悄然将一根短棍递到了叶楚手中。

    “嗯?”叶楚不解。

    “椅子上拆下来的,留在手上,以防万一。”

    “你这厮,满心都是什么玩意儿!”

    就在他二人对话之中,白先锋也匆匆赶了过来,在前厅愣了一下:“唔,怎么了?”

    “君侯还未起来,卫士不准我们靠近呢。”叶楚无奈地摊了摊手:“往日这时候,都早就起床了。”

    白先锋也愣住了,周铨虽然算不上勤奋,但绝对是个有规律的人,此时还未起来办公,确实是很少有的事情。

    他年纪较长,经历的事情更多,想问题自然比叶楚想得更全。因此眼珠转了转,然后恍然大悟,脸上顿时现出惊喜之色。

    “咳咳,既是如此,你们先回去做自己的事情,等君侯召见吧!”白先锋道。

    “那怎么行,我还等着君侯的批复,昨日交上的计划,可不能耽搁!”叶楚有些发急。

    “蠢,君侯现在有比你那计划更重要事情!”白先锋瞪起眼来。

    虽然论及地位,他其实比不得叶楚,但白先锋出自旧文人,大宋文贵武贱的影响在他身上还很深,因此对叶楚等武人说话时,就会很不客气。偏偏周铨的小团队草建不久,上下级之间也没有那么森严的等级,所以众人也都能容忍他的这个毛病。

    但别人能忍,宋行风却不能忍。

    他不能直接抱住周铨的大腿,抱叶楚的大腿便成了第二选项,听得白先锋喝斥,他顿时站了出来,对白先锋怒目而视。

    白先锋则理都不理他,而是向叶楚挤了挤眼睛。

    这动作,让叶楚想到了别的事情。

    然后他恍然大悟,一拍自己脑袋:“果然,我是蠢,蠢不可及!”

    拍完之后,他专门走到李宝面前,李宝仍然是那面无表情的模样,叶楚嘿嘿笑了两声:“好小子,瞒得好紧,以后再和你算账,看好来,莫要放任何人进去啊。”

    “还要你说?”李宝闷哼了一声。

    这其实就是证实白先锋与叶楚的猜测了,叶楚更是欢喜,拉着宋行风与岳飞大笑着离开。

    只不过笑了两声,他就自觉地压低了声音,仿佛是怕自己的笑声惊动了什么一样。

    他出了门,看到几人过来,特别是为首者,顿时脸色一变,转身又跑回来,拉住白先锋:“白先生,你是最聪明的,外头有个厉害人物,你可得替君侯挡上一挡!”

    白先锋探头出去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听闻你在君侯帐下,最擅用兵,此人只有你挡得住,我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挡不住也,挡不住也!”

    二人对望一眼,不约而同,各寻一个方向,悄然溜走。

    挡来人的事情,还是交给李宝这个憨大个儿吧。

    此时在院子后进,周铨充当自己卧室与书房的地方,一只雪白如玉的手从帐中伸了出来,然后又缩了回去。

    然后周铨伸出头来,看了看外边的座钟,有些吃惊地道:“都上午九时了”

    “不许走!”

    他正想爬起来,却被那只玉臂又勾了回去,余里衍腻声响起:“吃干抹尽,爬起就想走?”

    “谁说我吃干抹尽了?”周铨瞪圆眼睛。

    “若不是的话,你再来啊?”余里衍挺了挺胸,满眼都是野性,只不过随着这动作,原本遮着胸的被子突然滑落下去,慌得她又伸手去捞起,掩在自己的胸前。

    这一动作,却是平添了情致,周铨哼了一声:“昨夜也不知是谁求饶在那,看来又要受教训了!”

    一边说,他一边虎扑过去。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自己天天不休,如今么终究是要休息半日,就给自己放个半天假吧!

    他这一扑,余里衍先是娇笑,然后变成喘气,再然后就是妙不可言了。

    虽然余里衍性子刚强,不肯认输,但终究是敌不过周铨,没多久她再度求饶,周铨神清气爽地钻出帐子时,她再也无力阻拦。

    洗漱已毕,穿好衣裳,周铨出来,问起叶楚等人来了又走,便知道他们猜出发生了什么事情。好在周铨面皮够厚,对此不以为意,只要叶楚等人不认为他是荒淫误事,那就好。

    “把他们召回来吧,这份计划,我已经批好了。”周铨吩咐道。

    “他们虽走,还有一人求见君侯。”卫士的目光里带着某种奇怪的情绪,他看了周铨一眼:“辽国文妃要见君侯。”

    周铨顿时觉得头疼起来。

    昨夜可是吃了对方的女儿,而且是不只吃了一回,这下亲娘来抓了!

    “能说我不在么?”周铨挠着头,有些苦恼地道。

    “恐怕不能,文妃已经在外候了颇有一段时间。”

    “那么我能说我身体不适么?”

    “文妃娘娘说了,她刚从蜀国公主那边过来,听说蜀国公主身体不适呢。”卫士又道。

    周铨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自己偷吃了人家女儿,理亏是自然的,还是见上一见吧。

    文妃心事重重,虽然周铨手下对她甚为有礼,可是这礼貌中透着疏远,特别是她在这里等着周铨,周铨的卫士竟然手握武器,仿佛她是一个刺客,只要她稍有异动,这些卫士必定会毫不犹豫地对她刀剑相向。

    终于,她听得后边的脚步声,片刻后,看到周铨走了出来。

    文妃往周铨身后瞄了一眼,不动声色,看到周铨过来施礼,她也坦然承受。

    不象是昨天初见时,周铨向她行礼,她还还了一礼,再三道谢。

    “娘娘在这里可还习惯?”周铨问道。

    “有何不习惯的,这边是余里衍的封地,以前我也常来此住,就是去年起不曾来过。”定了定神,文妃挤出一个略有些僵硬的笑:“倒是你,不知昨夜过得是否安好?”

    这话里有话啊。

    周铨脸皮够厚,因此只是略垂头,装作再施一礼:“多谢娘娘垂问,一切还好。”

    “余里衍却不太好了,我一早去见她,她的使女却说她身体不适,怕传过给我,缩在房里不出来呢。”文妃道。

    周铨干笑了两声,终于不知道怎么应了。

    “余里衍是不是在你这儿?”文妃的眉头竖了起来,她直率地道。

    周铨终于知道,余里衍的性子是从哪里来的了。这位文妃虽然受的是汉人的教育,甚至还能自己用汉文写诗,但她的性子,却是外向直率的,或许正是因此,耶律延禧才不太喜欢她?

    略一琢磨,周铨点了点头:“不错,余里衍是在我这儿!”

    此话一出,文妃神情变了变,似乎是想发怒,但又将怒火压了下去。

    “你倒不象是别的宋人男子,做了事情,却推推阻阻,不敢承认。余里衍说,她喜欢的是一个盖世英雄我希望,她莫要象我,看错了人你要好好待她!”

    她是个聪明的女子,事到如今,她如果因为周铨偷吃之事责怪周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给余里衍减分,因此,她只是说了这样一句。

    周铨心里倒是生出几分愧疚。

    他终究不算是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昨夜余里衍流露留宿之意,他不但没有拒绝,反而顺水推舟,将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

    此时余里衍可谓走投无路,到他身边来,就是为了寻找安全感,而他未曾拒绝,虽然是两情相悦,却也有乘人之危的嫌疑。

    因此,他想了想,然后举起一只手,仿佛是发誓一般:“我不敢说能让余里衍事事顺意,但我绝不负她,一定会好好待她,不会允许任何人欺负她!”

    有他这样的承诺,文妃算是放下心来,这是家事,是她最关注的事情,但接着,还有一件她关注的事情。

    “看你来的船队规模,你若不是想在此打一场大仗,就是想要南京道的人口?”她直接问道。未完待续。
………………………………

四零四、战前

    辽国的南京,也就是燕京,如今一片肃煞。

    对于辽国来说,金国是心腹大患,虽然耶律延禧恼羞成怒,而萧奉先急于乘机将晋王的外部支持全部扫尽,可当耶律余睹投靠了金国,金国乘机开始骚扰上京,做出要攻击之势时,耶律延禧与萧奉先不得不将皮室军主力调往上京道,准备应付金人。

    但他们也不想就此放过文妃和余里衍,特别不能容忍,武清这样一个在辽是极富庶之地,继续掌握在余里衍的亲信手中。

    因此,既然不动用皮室军,那么就动用南京都元帅府下辖的番汉诸军。辽国的军制甚是复杂,既有皮室军这样由契丹人组成的精锐,也有其余各族组成的边疆祥稳司,还包括南边汉族各州县的禁军、节镇兵与乡兵。

    此次讨伐武清,一共聚集了南京道番汉各族军士约是十万人,虽然南京道还有余力,可是为了防备宋国乘机北进,这已经是能够抽调兵力的最大了。

    耶律和尚奴跟在耶律淳身后,不屑地撇了撇嘴:“这些汉军,就是不行啊。”

    耶律淳闷声哼了一句,没有回应。

    他是辽国耶律延禧堂叔,上回辽国内乱之时,乱党就暗谋拥立他为帝,其中一个重要成员,就是他的儿子。事后他虽然因为不知情而无罪,也没有削爵,但是辽主渐渐疏远,荣宠不及往昔,让他在国中的地位也变得不好起来。

    不过幸运的是,文妃与余里衍“谋反”,要讨伐“叛乱”,辽主又想到他这位坐镇南京多年的皇叔,重新启用他,让他为元帅。

    但是耶律淳很清楚,这一仗恐怕不好打。

    问题不在于敌人强大,而在于他手中的兵力,十万看起来数量不少,余里衍的亲卫最多不过三千,三十比一怎么都算以多打少。可是他的十万兵力中,算得上精锐的只有两万余人,其余都不过是征发而来的镇守兵、乡兵,摇旗呐喊可以,顺风抢劫也可以,攻坚伐厉却是不行。

    更重要的是……

    耶律淳看了身侧一人一眼,嘴角浮起一丝苦笑。

    萧嗣先!

    这个倒楣的家伙,在日本把事情办砸了之后,凭借其姊其兄之权势,又寻到了一个复起的机会,被派到耶律淳的身边来。

    耶律淳对这厮真是腻味透了,但他待罪之身,不好拒绝,只能任这家伙在自己耳边聒躁不休。

    偏偏还有一群拿老眼光看大宋的蠢人,比如说耶律和尚奴,竟然觉得萧嗣先说的都是对的!

    “魏王,兵贵神速,象我们这样磨磨蹭蹭,何时才能抵达武清,几时才能拎住萧瑟瑟那个臭娘儿们,还有余里衍那个吃里扒外的贱货!你若是觉得要稳重为上,我愿意领一军为先锋……”

    果然,萧嗣先又开始催促了。

    耶律淳勉强笑了一下:“还是谨慎些好,耶律马哥不足为虑,文妃与蜀国公主毕竟女流,但是,武清那边,是有周铨的人在!国舅,有些事情急不得啊……”

    “正是因为周铨那厮,所以才要快啊,我很清楚,只要将武清港口给破坏了,周铨那厮的水师虽然犀利,还有船上的火炮,可不能登陆,他就奈何不了我们了!”

    萧嗣先自信满满,他与周铨交手也不只一回,只觉得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经验。

    可惜,他没有想的是,自己拥有的只是足够多的失败经验罢了。

    无论萧嗣先如何急着求战,可是耶律淳就是不给他机会,他也无可奈何。不过这个时候,有个消息却帮了他。

    “耶律马哥领兵一千,攻入石城?”

    这消息完全出乎耶律淳意料,也让他意识到,周铨的援军恐怕到了,否则耶律马哥不敢为此事!

    “是,他打出文妃与蜀国公主旗号,称陛下为奸臣萧奉先所挟持,已经不能理事,故此以文妃与蜀国公主监国,要清除君侧。据说……文妃也亲临石城,说是、说是……”

    “直说,不要隐讳!”耶律淳瞄了身边的萧嗣先一眼,因为前来禀报的武官,说话时总是瞄着这厮。

    “他们还说,萧家兄弟有意罢黜天子,以秦王为帝,然后大举发兵,与金人交战,说是南京道要征发士卒五十万,另征民夫百万!”

    “荒唐,胡说,这是污蔑!”萧嗣先跳将起来。

    这当然是胡说,但老百姓那里却未必觉得这是胡说!

    耶律淳眉头顿时皱起,面色也更为阴沉。

    此次他手中的十万人马,已经是七拼八凑而来,整个南京道在籍户口不过三百余万人,想要凑出五十万士卒是绝无可能的事情,就是十万士卒,也已经费力不小。

    但是百姓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朝廷征发兵役了,武清方面放出的流言,正好与朝廷征发兵役之事相应证。

    接下来肯定是恐慌,只怕整个南京道都要震动起来。

    “都去打听一下,南京道是不是有别的流言!”他沉声下令。

    不到两天功夫,更多的消息传来,如他所料,南京道到处都是流言。

    除去那种征兵数十万的,还有金国与宋国要联合伐辽的,有天子失德国将大乱的……所有这些流言,都有一个共同点,最终都是说,要想避开此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前往武清。

    “到武清,图安宁,有饭吃,不烦心!”

    当这句童谣也传入耶律淳耳中之后,他再也安坐不住,因为好读汉人书籍,他很清楚,这些童谣在改朝换代之时起到多大的作用。

    而萧嗣先更是屡屡催促,甚至问他是不是有意投靠文妃。

    大宋宣和二年十一月,耶律淳亲督大军,直逼武清。

    大军进发之际,途中不时就遇到逃亡的百姓,这些百姓的目标,也无一例外是武清。

    平日里都是农田的野外,如今已经少有人烟,往往整座村落,都没有留下几人,这等情形,让耶律淳更是触目惊心。如今辽国的财赋,一是靠着来自日本的进项,二则是依赖于南京道和宋人的交易,但是粮食主要还是依靠南京道供给。事情闹到这模样,无论此战结果如何,明年南京道的粮食都要出问题,而且大战一起,商路断绝,榷城交易的收入,也必然锐减。

    这一发现,让耶律淳更是忧心,也确认了要速战速决!

    “便是我自家都不知晓,东海商会的势力,竟然在南京道渗透得如此之深!”

    周铨骑着马,在一众卫士簇拥下,登在岗上,望着底下的人群,笑着回望了叶楚一眼。

    “还是君侯说的对,我们当初的计划,确实太过保守,如此看来,三十万人的目标,确实可以实现。”

    周铨笑着点了点头。

    耶律马哥只带一千人,就攻下了石城,有出奇不意的效果在里面,也有辽国人心尽失的原因。他在石城收编了原来的守军,然后将石城周边能找到的百姓,无论汉番,全部驱赶南下,赶往武清。根据他禀报来的消息,其人数当在三万左右。

    而被东海商会散布的流言所惊扰,又为南京道大举征兵之举所骇住,从固安、永清、安次、孙村等燕京东南各县逃往武清的百姓,这几日便有数千之多!

    经过数年经营,通过武清的榷城,东海商会已经渗透进入了燕京周边的各个县乡之中,他们齐齐散布流言,效果出奇的好。而武清这些年作为余里衍的封地,得到周铨的大力支持,因此武清百姓生活水准比起周围高出一截,这也使得人心归附。

    “所以,为了能够安稳地接收人口,我们必须要狠打一次,不但要打痛打怕耶律淳,还要将他拼凑出来的十万人给截下大半――这些可都是青壮,都是劳力!”

    周铨说到这个时,口水几乎都出来了。

    这十万青壮能留下一半就是五万人,比起耶律马哥费了老大力气弄来的三万人可抵用得多。而且都聚在一块,还不需要挨乡挨村去动员、驱赶,既省时又省力!

    说到这,周铨看着叶楚:“我就在这里,吸引耶律淳的主力,你有把握么?”

    “如何没有把握?”叶楚一笑:“君侯只管放心就是!”

    “那就出发!”周铨下令道。

    随着他的命令,叶楚敬了一礼,向李宝挤了挤眼,然后领着宋行风等,带着约是五千人马,迅速向东北而去。

    白先锋看了看周围,还剩余三千多人,正在带领民夫修建堡寨。

    这些人中,应当有辽国安插来的细作,他们会将虚实,尽快报与耶律淳吧。

    果然,叶楚带领五千人离开的消息,仅仅两日,便已经达到了辽营。

    虽然耶律淳大军出击,可是他为人谨慎,进军缓慢,一日前进也不过三十里,这让急于立功的萧嗣先心如火燎,他每日都盯着斥侯带来的消息,当得知周铨四处分兵,劫掠百姓,手中只剩余三千多人时,他再也按捺不住,又一次来到耶律淳面前。

    “魏王,周铨这汉贼身边只有三千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厮屡战屡胜,已经狂妄到不知死活了!现在我明白了,他此次根本不是为了余里衍而来,只是想要乘着我们大辽内乱劫掠人口,就如他在辽东做的一般!”

    “他有炮!”耶律淳却还是很冷静,不等萧嗣先说完便一句堵了回来。

    “炮那又如何,他只有三千人,又远离城池,只靠着结寨而守,他最厉害的是船上的大炮,这堡寨离海甚远,船上大炮支援不得,魏王,机不可失啊!”萧嗣先几乎都要哭出来了。(未完待续。)
………………………………

四零五、全方位的优势

    “原本一无所有的地方,想要建一筑堡寨,岂是那么容易,周铨太过自大,此时正该轻骑直入,若得机会,就直取周铨本人,若不得机会,也可以牵制周铨,吓跑他所用的百姓,令堡寨不得建成!”

    “魏王,若是因为放纵则致其堡寨建成,不知算何人之过,耽误国事之责,不知由何人当之!”

    萧嗣先的催促,特别是最后的一句威胁,让耶律淳不得不做决定。

    “既是如此,国舅可领蕃汉精骑五千,先行一步,不过,国舅,丑话我说在前头,若是事不可为,还请国舅万勿轻举妄动!”耶律淳道。

    萧嗣先大喜,耶律淳的警告与其说警告,倒不如说是暗示,告诉他如果事不可为,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成则有功,败则无过,这种事情,他如何不会抢着做?

    他离开之后,在耶律淳身边,耶律和尚奴有些不满地撇着嘴:“这败军之将,也能言勇?大王放他去,只怕又是一场输。”

    “所以我给他的都是蕃汉杂兵,他输不打紧,只要不让我军伤筋动骨就行了。”耶律淳也是冷笑了一下,然后又皱起了眉:“周铨行事,必有所因,他这次冒险,肯定是要诱我上钩!”

    “那大王还要出兵呢?”旁边一个幕僚不解地问道。

    明知道这是对方的诱饵,还要一口吞上去,岂不是太蠢了?

    “一来这诱饵足够,竟然是周铨自己……若得周铨,胜过千军万马,我大辽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