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重要的是,这些农会,有核心骨干组织,其战斗力,远非乌合之众的士绅农会能比拟。

    毕竟在士绅农会中,最多的还是那种流氓地痞、好吃懒作之辈,或者就是如同郭贵一般蠢头蠢脑为人利用的憨货。

    随着纪春一挥手,只见另一边,一大队人涌了出来,这伙人头前打着旗号“农会护路队”,手中执着木棒,一个个面色沉郁。

    这伙人当中,有人叫道:“诸位兄弟,今日之事,不能再忍了,这些家伙竟然敢破会铁路会所,我已经得到确切消息,铁路会所准备撤出砀山,若真如此,咱们就都别想着上工赚钱……打吧,奶奶的,打出了事情,哥哥我带着你们躲徐州去!”

    随着这人一声号令,众人呼的冲了上去。

    那边茶棚子里的人看到了,一个个都乐不可吱,他们就巴不得打起来,打得越厉害越好。虽然这士绅农会是他们组织的,可里面的这些基层人员,都是泥腿子,而铁路农会就更别提了。总之,双方都把脑仁子砸出来,他们才最高兴!

    但旋即,他们发觉不对。

    农会护路队的,竟然不是冲着那边农会去的,而是直接冲向他们所在的茶棚子!

    这些豪绅外出,身边当然跟着打手狗腿,只不过这些打手狗腿,如今大多数都挤到了铁路总商会会馆前去增加声势了,他们身边,只不过是区区小猫三两只。

    于是顿时鸡飞狗跳,哀嚎一片。

    不仅如此,几个带头搅事的豪绅,象那位原本道貌岸然的郭员外,直接被绑了起来,架在一个木架子上。

    此时士绅农会的人也反应过来,但他们的主心骨就是这些豪绅,现在豪绅被抓,失了指挥,一时之间,他们茫然失措。

    毕竟护路队的人敢打敢拼,实在不行就逃徐州去,周铨会庇护这些人,算是有条后路。

    至于官府会不会找上周铨――此时连个乡间的土豪庄主,都敢藏纳亡命,庇护十几个几十个犯了法的罪犯,何况周铨,大不了把人往济州一送,朝廷就是把包拯复活派来,也奈何不了他。

    “就是这老狗,出主意让咱们穷人打穷人!”

    护路队中有人指着郭员外大叫,众人都听到了,那郭员外想要辩白,却被人一记耳光抽了回去。

    好好和你讲道理时你玩阴招,那么就不必讲道理了。

    “还有你,****的老龟,你这蠢货,正经办农会的时候请你你不来,却宁可当郭老狗的狗腿子!”

    又有人向郭贵一指。

    郭贵慌了,想要向后缩过去,结果却有几名精壮的护卫队汉子冲了过来,直接将他揪出。纪春在远处比划了一下左腿,正是方才踹人的脚,于是一条汉子毫不留情,抡起棒子给郭贵的腿来了一下。

    砰的一声,郭贵在地上抱着腿惨叫起来。

    “竟然敢打铁路总商会之人,你自己惹祸,莫要害得我们没了铁路!”那人又叫道。

    跟着郭贵一起的士绅农会者,面色发白,却无人敢为郭贵出头,甚至还有人心里暗暗庆幸,当郭贵踹出这一脚时,自己幸好没有跟着踹。

    “这些土豪劣绅,干的是什么事情,你们还不知道么,这位郭员外,从来就是难为咱们铁路,因为他不肯,所以铁路多绕了二十余里地,这事情,砀山谁不清楚。你们竟然与这厮搅在一起,还指望着这些想将咱们绑在田里的土豪劣绅主持铁路之事?”又有人大叫起来。

    “你们给这些土豪劣绅当长工,作佃农,谁给你们开过每日百文钱的工钱?有一二十文钱加上一碗青菜豆腐,那还是农忙之时的待见!他们若主持铁路,你们觉得,他们会开出多少工钱,能有铁路总商会厚道?”

    这一连串的话,问得参加士绅商会的人面色发白,一个个不能作声。

    本乡本里,谁不认识谁,这些士绅们,就算是有善人之名的,也不过是那样儿!

    “可是,可是铁路要用外乡人,不用我们本地人……”

    终于有人嘟囔起来,这是士绅们能挑动他们来围商会会馆的关键原因。

    士绅农会的主力,大多都是原本没有加入农会的,这些土豪劣绅们散布谣言,说因为他们没有加入农会,所以铁路修建时不要他们,宁可雇请外地人。这一谣言引发的不满,使得他们抱成团来,为士绅们所利用。

    在他们看来,闹上一闹,形成声势,铁路总商会想要铁路建成,自然就会让步。而且有了这士绅农会撑腰,带头的士绅们毕竟是本地人,胳膊肘总得往内拐。

    “蠢货,苦根藤上生苦瓜,天下穷人是一家,外地的穷人,与咱们本地的穷人,也都是一家子,你不和外地穷人一起,却要和这些有钱的员外老爷们凑一块儿?”

    “就说那老龟吧,你们放心,打断他的腿,是因为他带头踢铁路的人,方才已经抬去郎中那儿了,我们包打也包治!老龟也姓郭,郭员外也姓郭,论及族谱,他们还是一大家子,可是你们知道郭员外背后怎么说的,‘他老龟也配姓郭’?你们把财主当成自己一家人,人家财主有没有把你当一家人?家里有灾有难了,是财主们伸手帮你,还是左邻右舍的穷兄弟们伸手帮你?”

    这说话的几人,都是能言会道,而且他们根本没有对手,郭员外等有心想要辩论,只不过才一开口就要挨巴掌。

    所谓士绅农会,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以土豪劣绅为主心骨,地痞无赖为骨干,现在没了主心骨,骨干也被吓住,其余之人,能有何能为?

    而且,护路队的人说的都在理,这些人虽然各有小心思,却不得不承认,将希望寄托在这些土豪劣绅所谓乡贤身上,根本就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那……那到时修路时,他们不用我们该、该怎么办?”还是有人怯生生地问道。

    “你为何不问问郭财主,他们的田不佃给你租,你该怎么办?你自家与铁路商会为难,他不用你,那是活该!聪明点的人,自然会上去哀求,勤快点儿能吃苦恳做事,人家怎么不会用你?若你们非和这群好吃懒做整日里赌博游手的家伙混在一起,以我说,不要你,活该!”

    乡间人虽然见识少,自尊心却不弱,最是要脸面,士绅商会这边众人彼此望了望,猛然发觉,自己当中的一些人,确实都是些平日里名声不好的,自己与这种人混在一块,着实不算回事!

    远处周傥看到这一幕,有些不敢置信,让自己头疼的问题,就这样简单粗暴的解决了?

    他看向周铨:“你这般手段,有没有后患?”

    “有啥后患,从今以后,这些士绅一个个得夹起尾巴做人,不知有多少人盯着他们呢,大伙都会认定,他们只想着给铁路捣乱,要断大伙的财路。老爹,这铁路之事,大宋之事,可不只是咱们父子的事情,更是这些百姓的事情,咱们父子,引导一下,适时推波助澜即可,要学会发动老百姓!”周铨嘿嘿笑了笑,眼中奇光闪动。

    发动群众,事半功倍,不敢发动,一事无成!(未完待续。)
………………………………

四一五、提醒

    砀山发生的不是孤例,实际上,在京徐铁路沿线,几乎都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有些地方,甚至更为激烈,出头组织与农会护路队对抗的,往往是京官家人,因此类似的消息,纷纷拥到了京师之中,也就传到了蔡京面前。

    “周铨这岂不是自寻没趣,他弄出来的农会,现在别人也用农会对付他!”

    蔡行有些无奈地在蔡京面前说道,蔡京却只是瞄了他一眼。

    自从蔡攸搬出去**居住后,身为蔡攸之子的蔡行,便成了蔡京与蔡攸这对父子沟通的主要纽带。

    因此,蔡行的话,蔡京先要想一想,是不是蔡攸教他说的,而蔡攸那边,是不是赵佶的意思。

    “祖父大人,你看周铨此举,是不是不智?”

    见蔡京不开口,蔡行又问道。他目光有些闪烁,若从他本人意愿来讲,是愿意与周铨站在一起的,但自从他父亲蔡攸与祖父分道扬镳之后,他就陷入了两难之中。

    他本人的意愿,抵不过家中的利益。

    “有何事?”蔡京没有急着回应,却是看向门口伸头的管家。

    “有位东海商会的主事董长青,求见相公。”那管家答道。

    蔡京这儿,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求见的,一般四五品的官员,想见他都得在门房那儿排队递好话。

    但董长青奉上名敕拜帖,门房却不敢怠慢,原因无它,蔡京早有交待,若是周铨派人来,一定要最快禀报。

    “请他来书房叙话。”蔡京眯着眼说道。

    管家离开之后,蔡京指了指屏风:“行儿,你不是想知道我对周铨此举的看法么,你且在屏风之后听着。”

    蔡行躲到屏风之后,过了会儿,他透过屏风间的缝隙,看到董长青走了进来,向蔡京恭敬行礼。

    蔡行与董长青很熟悉,毕竟常在东海商会里打交道,上回董长青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险些崩坏了的朝廷与周铨关系挽回之事,他也很清楚。只不过蔡行觉得,那肯定是周铨的本领,董长青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

    但董长青见他祖父时的态度,却让蔡行一愣。

    多少三品四品的高官,见到蔡京之时,都是战战兢兢拘谨万分,可是董长青在蔡京面前,虽然执礼甚恭,却也落落大方,丝毫不怯场。

    “这厮在我面前,倒是比在祖父面前还要恭敬一些,这是为何?”

    原因很简单,董长青明白,蔡行这种人还会在意别人是否在面上表示尊重,而蔡京这种人已经不在乎别人表面的礼仪了。

    “如柏,你这次来见老夫,可是东海郡公有什么吩咐?”

    “郡公请老太师做好准备,此次北伐之举,未必如意。”董长青道。

    此话一出,那边蔡行就不安地动了一下,险些发出了声响。

    北上伐辽,乃是大宋如今重中之重,先头部队河北禁军十余万,已经接收了周铨让出的诸州县,而来自京师、西军的后续部队三十万,业已经调拨集结,抵达了霸州!

    此战拜郓王赵楷为兵马大元帅,以童贯为副元帅,赵楷虽是拜帅,实际上却并没有到达前线,而是准备前往大名府这乃是赵佶为赵楷铺路之举,哪怕在周铨那里吃了个大亏,赵楷依旧是最得宠的皇子,若是大胜之后,携此功劳,他完全有资本动摇太子之位了。

    这一战无论是调动的兵马,征发的民夫,还是拨付的粮饷赏钱,都可以说是规模空前。而且西军诸军精锐,也尽被征调,可以说,大宋只差没有举国动员了。

    相反再看辽国,内忧外患,不仅面临着宋国的压力,更面临着金国的压力,如今辽国的整个东京道,完全沦入金人手中,其上京、中京,也是一夕三惊。金人并没有等完全消化掉到嘴的辽东半岛,而是立刻转头,攻锦州等地,不给辽国丝毫喘息之机。

    明眼人都知道,辽国完了,就是今年春时,赵佶专门派了个画师去贺春,将辽主耶律延禧的相貌画了下来,然后又找了相师相面,称其“已无人君之貌”!

    大宋的准备这么充分,朝里朝外都在叫嚷,要完成列祖列宗遗愿,收复燕云诸州。可是周铨却要董长青来提醒蔡京,做好失利的准备,这是何意,莫非是见不得别人好么,或者是,他周铨狂妄到了以为没有他,大宋就打不了胜仗的地步?

    蔡京却从太师椅上坐正了起来,神情无比慎重,点点头道:“老夫知道此事了,以周公推测,辽国能撑多久?”

    “长则五年,短则两年,我国若不伐辽,或许辽还有回旋余地,但我国一伐辽,无论童贯在前线是胜是负,辽国都将为金所灭!”

    “为金所灭!”蔡京对此不惊讶,躲在屏风后的蔡行却终于明白过来,为何周铨一方面认为童贯北伐不会有好结果,另一方面却又认为辽国必亡!

    原来亡辽国的,根本不是大宋,而是金!

    那个蛮子国家,兴起才几年功夫,真有这么厉害?

    书房中,蔡京眉头一皱,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初时我也是反对联金攻辽的,辽国毕竟养熟了,逼它交出燕云就是但周公以孤军破辽,朝堂之中都是一片欢呼,官家心意已决,老夫也反对不得啊。”

    “郡侯正是知道相公也阻拦不了,所以才未提请相公阻拦北伐之事,而是做好善后之准备。若是北伐不成,恐金国小瞧大宋,它挟灭辽之威,再攻我大宋的话”董长青说到这的时候,其实在他心里,也是有些嘀咕的。

    他觉得,应当不至于此,就算大宋伐辽不成,最多也就是个僵局,金国灭辽之后,自己也必受损失,哪有余力来攻宋?

    更何况,大宋有周铨在,金人真有胆量来招惹周铨?

    蔡京对此,同样也有不同的看法:“于燕云之地争锋,或许我大宋略有不足,但守土之能,却是有余,周郡公他未免过虑了。”

    “郡公也知相公可能不会相信,因此交待晚生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往好处想往坏处着手,总不会有错。”

    蔡京琢磨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此事我知晓让周郡公放心。有一件事情,老夫有点不解,最近京徐铁路沿线,又有些太热闹了,朝中有不少官员,都对此极是抱怨,不知郡公为何此时发动?”

    董长青微微笑道:“相公在消遣晚生啊,此事别人看不出,相公如何看不出来!”

    “你说,你说。”

    “朝廷全力北伐,少不得郡公在钱粮上支持,而且不欲节外生枝,那些抱怨的官员,就象是挨打叫唤的猪,叫了几声之后,见没人理会,便只能安静下来了。”董长青打了个比方。

    蔡行在屏风之后愣了一下,然后微微点头:原来如此。

    他再一想最近朝中的纷扰,确实就是这样,看起来群情汹汹,少说有几十上百位朝官,或是在朝会之上,或者是写了奏章,抨击农会恣意妄为,无法无天,但真正的朝中大佬,从蔡京等朝官,到梁师成、童贯等内监,却对此事都是孰视无睹,根本不表态。

    也就是他老爹蔡攸、王黼还有李邦彦等,虽然得赵佶宠爱,却还没有爬上权力最高峰的人,才会在朝中上下串联,想要将这些人聚在自己身边,形成声势。

    不过他们的目的,倒不是为了直接对付周铨,而是

    蔡行瞄了一眼自己的祖父,现在他也知道自家父亲的打算,祖父太老了,反应迟钝了些不说,而且太过偏心,父亲已经等不及,要踢开祖父,踏上大宋官场的最高之位。

    哪怕为此,要先与将来的对手王黼、李邦彦等联合,都是在所不惜。

    “猪这话定然不是如柏你说的,你是读书人,能做此比喻者,非东海郡公莫属,哈哈哈哈,不过倒也象,那些蠢物,未必强于猪啊。”

    蔡京哈哈一笑,然后岔开话题,又问了几句闲话,最后之时,蔡京仿佛是不经意,缓缓说道:“听闻京西时有旱雷声响,隆隆震耳,殊为怪事也,东海郡公见多识广,如柏不妨替我请教一下,那是何兆。”

    他说起此事,仿佛无关紧要,董长青脸色却变了!

    火炮!

    周铨此前连战连捷,一个重要倚仗,就是火炮!

    但蔡京方才泄露出来的消息,是大宋也有火炮了。虽然周铨不只一次说过,火炮只要在战场上运用,迟早会被人识破其中的秘密,可当这一天真的来到时,董长青仍然觉得心情沉重。

    这消息,他没有探到,不仅是他,就是王启年、纪春留在京师的探子,也对此一无所知,可见大宋朝廷对此事有多保密。

    提防着的,恐怕就是周铨吧。

    京西之地对了,皇城司在那边圈了一大块地盘,看来是皇城司弄出的名堂。不,仅凭皇城司,根本不可能研制出火炮来,必然还有其余力量参与其中!

    紧接着,董长青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他看了一眼蔡京,老头儿还是那副淡淡的从容,仿佛什么都没有做,但董长青可以肯定,刚才这老家伙一定是在仔细观察他的神情。

    董长青心中,不禁有些暗自自责,自己终究还是年轻,在这老奸巨猾的老家伙面前,还是嫩了。未完待续。
………………………………

四一六、火炮扩散

    火炮第一次上战场,是当初济州岛之战,用来对付高丽人。

    但那时周铨谎称是林灵素的五雷之法,生生将火炮的秘密多藏了些时日,直到辽河之战,为了挡住野蛮的女真人,为辽东汉人转移争取时间,周铨再次动用火炮,而且重伤了女真的大太子,使其回途中毙命。这一战之后,火炮之威,开始在战场上显现出来。

    从那之后,诸国便千方百计,想要探出火炮的秘密来。周铨虽然制定了很完善的保密措施,可他也知道,这秘密保不了多久。

    毕竟在这个时代,辽与宋都已经开始在军事上使用火药,四十余年前去世的前宰相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之中,就记载了不少火药武器。因此,当看到大炮的外型,再如兀术一般,嗅到其中的硫磺味儿,推测出火炮的原理,进而仿制火炮,都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难的却是在火药的精准配方与铸炮工艺上,仿造出来的大炮,虽有其形,威力与周铨督造出的大炮相比,却有比较大的差距。

    而且,这些年来,周铨也没有闲着,无论是火药还是火炮本身,都已经进化到了新一代。

    待董长青离开之后,蔡行出来,仍然有些魂不守舍。

    “祖父大人,火炮的消息,泄露给周铨合适么?”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道。

    蔡京捋须扬眉,一脸惊讶:“什么火炮?”

    “就是方才”

    “方才老夫可没有提及什么火炮,老夫堂堂宰相,当朝太师,岂有闲功夫去理会一两样小玩艺儿,朝堂之上,才是正道!”蔡京大义凛然地道。

    蔡行再蠢,此时也明白祖父的意思了。

    火炮之事,恐怕是少数人自个儿弄出来的,至少他蔡行此前就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恐怕他父亲蔡攸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赵佶身为天子,应当是知晓此事,奉命督办此事的,应当是他最亲信的人,这人,还应当与周铨关系不好,以防泄秘的可能,那么,会是谁,几乎就可以猜得到了

    而且,为了尽可能保密,此事要连政事堂一起瞒着,也就是说,蔡京也属于隐瞒的对象。

    只不过蔡京在朝中的力量,大得出乎赵佶意料,这么隐秘的事情,也被他所知晓,他或许是为了回报周铨的提醒,也可能是出于对赵佶想要赶走他的不满,有意将此事泄露给董长青,好让周铨知道。

    不,不仅是让周铨知道,要自己在屏风后偷听,其实也是让自己告知父亲蔡攸!

    这一大圈子绕出来,蔡行只觉得满头大汗,这一切太复杂了,实在不是他这般生长于富贵之中者能想的。

    “祖父他们想的都是这么深么,这个宰相,可没有什么好当的,累!”

    蔡行心里嘀咕了一声,见蔡京没有别的吩咐,他便告辞离开。

    他父亲还等着他的回禀呢。

    蔡攸听蔡行说完祖父那边的经过之后,冷哼了一声:“果然老糊涂了!”

    蔡行张开嘴,实在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评价祖父。

    “周铨说什么他就信什么,还想着挑拨官家与乃父的关系!”蔡攸提点道。

    虽然蔡攸承认,借助朝廷集中精力于北伐之事上,一举将京徐铁路沿线的隐患拔除,为此不惜得罪大批朝官和地方豪绅,周铨这一手时机确实选择得准。但是,周铨对北伐的认识,让蔡攸觉得,这分明就是危言耸听。

    “辽国贫弱不堪,如大厦将倾,他周铨能带万余辽国叛军,横扫燕京附近,朝廷几十万大军,又有名帅宿将,岂会不如他!”蔡攸冷笑了两声:“这些年,他太顺了,顺得都有些自大!”

    “至于火炮之事,我确实是不知道,如此沙场利器,确实需要保密,官家不告诉我,也是应当的事情,谁让你祖父与周铨走得太近!”说到这里,蔡攸又翻了蔡行一眼:“你莫要不服气,郓王那儿,要勤去招呼,你以为你祖父这宰相之位哪儿来的,还不是官今为端王时,你老子我执礼甚恭而来!”

    蔡攸心里是十分不平衡的,当初赵佶还只是一位闲散亲王之时,他每次朝会或者相见,都是执礼甚恭,正是因此,给赵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赵佶侥幸成了皇帝,看在他的面子上,才会对蔡京另有相待。

    偏偏蔡京现在一颗心,全偏在老四蔡绦身上,而且恋栈不去,堵住了蔡攸的上升通道!

    “大人,这火炮当真这么容易造出?”蔡行还是有些担心。

    “他周铨能造出,别人自然也能。”蔡攸其实对此并不知情,他想当然地说道:“莫说我们,便是辽国,哪里少了能工巧匠,还有金国,能将辽国逼得这个地步,他们难道就造不出炮来?”

    蔡攸这番话,虽是气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