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战便是决战,但是这决战的前景……至少兀术看不到有获胜的希望。
他是迫不得已才与这些人合作,皈依大食神教也只是作个样子,因此,对塞尔柱谈不上忠诚。
甚至在这时,他微低的面上,双眼中闪动着一种贪婪的火焰。
塞尔柱若是在这里吃了一场大败仗……那么河西之地,就无主了。他兀术失去了日本,失去了辽东,正缺一块肥沃的土地,离周铨能远一些,然后休养生息,等待机会!
………………………………
五四八、各怀鬼胎
塞尔柱帝国历史上曾经辉煌过,就在三四十年前,他们的势力几乎伸展到整个西亚与中亚。但是大食神教和游牧民族结合后的弊端,注定了任何一个大食教帝国都难以长久。
赛贾尔见识过父辈们创造塞尔柱帝国辉煌之时,但也经历过动荡,若不是李乾顺被宋人打得西遁,将火炮带到了塞尔柱帝国,只怕他就要成为帝国的末代苏丹了。
可是赛贾尔还是感到忧虑。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比不上父祖,也知道自己身边的大臣没有能比得上被刺杀的贤相穆勒克者,所以,如何能让帝国长久下去,成了他殚精竭虑的问题。第一必须要有强敌在外,唯有如此,才能让帝国团结,第二则必须有强大的武力,唯有如此才能镇压国内的反对声音,第三必须要有无尽的财富,才能维持帝国的构架。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关键都在东方。
东方的人力,东方的武器,东方的财富,这一切,都是赛贾尔所需要的。
不过兀术与李乾顺猜错了一件事情,赛贾尔此次东征,并不仅仅是被他们吹嘘的东方所吸引,他的真正目的,还是威慑李乾顺与兀术。
西夏与金虽然投靠了塞尔柱,算是塞尔柱苏丹治下的属国,但是仍然保持着极大的独立性。借助塞尔柱帝国的影响,他们这几年实力恢复、壮大了不少,赛贾尔担忧枝强干弱,这两个属国反而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才会组织这次远征。
要知道,这次远征消耗的粮食、物资,绝大多数都将由这两国承担。原本赛贾尔以为,不需要打仗,自己只要搞一次武装巡视,消耗掉这两国过多的财富,削弱他们的力量,便可以返回,结果却不曾想,周铨没有完成统合华夏的事情,就悍然派出援军,而且连周铨本人都来到了前线。
这让赛贾尔反而不能轻易撤军,否则不仅士气受挫,这些年连番胜利积累起来的声望也会动摇,河西、河中的那些属国们,肯定会因此而心生异志。
所以要打,还必须打一场胜仗。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赛贾尔接受了山中老人的建议,派一位非常出色的刺客为使者,前往刺杀周铨。
刺客预先将爆炸物藏在了直肠之中,然后在衣裳里细细密密缝了许多爆炸物。这是阿萨辛派的独门绝招,否则也不能刺杀掉那么多大人物。为了让爆炸不可避免,外袍还暗衬了容易引着火的东西,再洒上香露,掩盖住它们的气味。
原本赛贾尔对刺杀成功的信心也不是很大,可听到山中老人所说的种种安排之后,他渐渐多了几分信心。
此时细作来报,说是华夏军全军缟素,他大喜过望,只不过心中还有几分怀疑,便召兀术与李乾顺相问。
这二人在大宋内部派出的细作更多,他们应当有更加准确的消息。
听得赛贾尔苏丹的问话,兀术与李乾顺又对望了一眼,两人都从对方目光中看到了一丝犹豫。
兀术很想将赛贾尔取而代之,河中之地富饶,而且占据东西方商道要冲,又与中原远隔大漠雪山和戈壁,只有在那里,他才有安静发展的余地。可是他也明白,虽然这位赛贾尔算不上雄主,却也不是笨蛋,真想要哄他,可没有那么容易。
心念一转,兀术决定,自己不出声,让李乾顺开口。
李乾顺被逼得无奈,只能道:“我也听到了这个消息,只不过周铨一向诡计多端,消息是真是假,还难以确定。苏丹陛下,兀术与周铨打过的交道更多,他或许能够给您更有价值的判断。”
兀术冷冷瞄了李乾顺一眼,可是李乾顺装作没看到,而且赛贾尔苏丹也确实转而问起他来。兀术道:“我与李国主接到的消息一般,以我来看,此事恐怕有诈,阿萨辛刺客虽然举世皆知,可在周铨面前,只怕难以得手。”
这还是老话,他一边说,一边还瞄着那位山中老人。果然,他话才说完,山中老人就开口了,声音又急又快,却是大食语。好在赛贾尔既通突厥语,也懂大食语,听得他是在破口大骂,而且信誓旦旦地说,刺客必然能得手。
兀术心里冷笑,他就知道这老东西会反驳的。
不过就在这时,他从山中老人眼中,隐隐看到了一丝诡异的光芒。
兀术心中一凛,他是巴不得赛贾尔去打这一仗的,无论胜负,他都有好处可占,那么这位山中老人呢?
虽然山中老人与塞尔柱帝国都是信奉大食神教,可是分属不同派别,双方之间的矛盾丝毫不逊于敌人,而且前任山中老人还曾派人刺杀过许多塞尔柱帝国的重臣名将,此时迫于帝国之威选择臣伏,安知其心中不想摆脱塞尔柱帝国的控制?
若是塞尔柱帝国在东方吃一场大败仗,对山中老人和他所属的派别,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兀术心念电转,口头上与山中老人对辩了几句,只不过他的辩驳越来越弱,最后沉默不语,看起来是被山中老人说服了。
只不过赛贾尔看起来仍然很有些犹豫。
“不如这样,让金国和桃花石国两位国王前去试探一下,如果大海之王真的死了,汉人必败,那时我们再大军齐上,如果这件事情真有诈,那么我们也可以接应两位国王回来。”就在这时,有人出了个让兀术与李乾顺都在心里骂娘的主意。
正是那位奥玛尔。
他是塞尔柱帝国分封出来的总督,按照帝国的传统,今后的王子,有可能派到他这里跟他学习军政事务,他算得上王子的老师,因此李乾顺按照华夏这边的规矩称他为“太傅”。
李乾顺自觉没有得罪过他,可他却总是出这种恶毒的主意,让李乾顺极为不快。那边兀术同样如此,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杀意。
可奥玛尔建议之后,立刻得到了一致同意,就连山中老人也没有反对。
众人都看着他们二人,他们二人再交换了眼神,然后点头道:“既然苏丹做此决定,我们便去试探一番!”
他们再度出了苏丹大帐,两人并肩而行,都是欲言又止。
“寄人篱下。”良久,兀术喃喃说出四个字,用的是汉话。
“迫不得已。”李乾顺回应道。
他们二人还想继续说话,却听得身后有人呼了一声,紧接着,看到那位山中老人跟了出来。
虽然年纪不小,可这老头儿的身手却很矫健,三步两步跟上来后叽哩咕噜说了几句大食话,李乾顺与兀术不懂,好在李乾顺身边有通大食话的,便充当通译。原来这位山中老人主动向苏丹请缨,要与他们一起去试探。
若是周铨死了,那自然什么事情都没有,若是周铨没死,那么他就安排刺客,再去行刺,总之直到周铨被刺死为止。
“我们各自领兵,本部皆不在此,你要跟随?”李乾顺没好气地道。
“跟我吧,我对阿萨辛派的秘术也极有兴趣,正好向老先生请教一番。”兀术笑眯眯地道。
李乾顺隐隐觉得不对劲,方才在苏丹大帐中,这二人还是针尖麦芒,现在兀术怎么会主动邀请山中老人去他军中?
不过不等他想清楚,山中老人就跟着兀术离开了。
数十万大军云集,自然不可能呆在一起,兀术回到自己军中,他此次来虽然不是尽驱人马,却也带了八万人――这是金国最后一点战力,因此他已经下定决心,不能够将这些力量葬送了。
将山中老人和他的百余名党徒都安置好后,兀术沉吟了好一会儿,然后对亲卫道:“将军师请来。”
他的军师,正是“无面”。
只不过此时的“无面”,已经不需要用布缠脸,保持神秘了。事实上,在阿骨打、方腊先后兵败就擒后,“无面”的真实身份便已呼之欲出。
方腊次子方毫!
曾经被周铨忽视的这个年轻人,在济州游手好闲了好些年,后来终于随船去了日本,在日本与兀术重逢,双方一拍即合,于是有了“无面”,也有了靖康元年时让整个大宋都乱成一锅粥的事情。
将事情与方毫详细说了一遍,兀术道:“我猜想周铨是诈死,只不过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手段来,这可瞒不过我与李乾顺!”
方毫也很是惊讶,犹豫了会儿,他抬眼望着兀术:“陛下你的意思呢?”
斡离不与兀术争权,自然没有争过,因此兀术此时已经是大金皇帝,虽然治下人口不多,地盘也都是些荒凉贫困之所,可是方毫还是尊称他为陛下。
“咱们底子不厚,再输一场,就只能去济州岛当俘虏了。”兀术道。
“那么……”方毫抬头:“陛下可派一人为秘使,去见周铨!”
兀术并没有向他说明自己的打算,可方毫所献之策,与他的打算别无二致!
只不过,两人秘议使者派谁,见到周铨后该说什么,还没有得出结果,却听得有人来禀:“从南面来了两个人,自称是军师故旧,来求见军师!”
方毫一问二人姓名,面上露出讶然之色:“确实原来是圣教中人,只不过他们已经投靠周铨了……我明白了!”
他与兀术再次对望时,眼中尽是骇然。
………………………………
五四九、战始
赛贾尔并不是只让兀术与李乾顺上前,自己留在后头观望。在得知兀术与李乾顺兵分两入,再度入塞之后,他亲督诸军,也是向前,直到横山。
而兀术与李乾顺部一北一东,两路夹击,再度兵临延州。
在这段时间里,延州的华夏军没有出战阻击,甚至连斥侯都少了许多,有迹象表明,华夏军虽然内部未起纷争,但他们与西军之间却起了裂痕。
种师中强烈要求为周铨复仇,而岳飞却以要为周铨治丧为名回军,双方争吵了几回,都是不欢而散。
而延州附近的白布黑布,已经被华夏军收买一空,香烛纸钱什么的,更是荡然无存,百姓们自发地赶来,到灵堂前拜祭。
岳飞在未与种师中商议下,直接撤军,包括粮食在内的军资已经先运离延州,种师中闻得消息前来阻拦,却被岳飞强硬地挡了回去,两边几乎兵戎相见,还是周铨的智囊白先锋赶来劝阻,这才愤然离开。
种种迹象表明,周铨是真死了!
连串的消息,或经过李乾顺、兀术,或经过塞尔柱自己派出的细作,传回到了赛贾尔耳中。
至此,赛贾尔的疑虑已经失去大半,他觉得,周铨就算要作戏,也不会做到这个地步。
紧接着,兀术那边传来消息,岳飞的第二批军资已经从延州城出发,这一批的军资,乃是火炮!
一共一百二十门火炮,在赛贾尔眼中,这是一笔巨大得不可思议的才富,他早就听说周铨最擅于用炮,拥有的火炮也最多,可是真正听到这个数字时,他还是震惊了。
仅仅是两万余人,就携带一百二十门火炮,那么周铨究竟拥有多少火炮,进一步想,他拥有多少财富?
若这些都归自己,自己完全可以凭借它们,夺取拜占廷,甚至打到十字军的老巢去,重建哈里发帝国时代的辉煌。
大宋靖康五年九月十六日,赛贾尔终于按捺不住,下令全军进发。
战场在横山南麓,塞尔柱诸国联军,一共三十余万,分六波次、三个方向投入战斗。兀术主动请缨,要做最困难的事情,也就是绕过延州,截住华夏军的退路。李乾顺则接到命令,令他作为主力,从正面攻击延州。
李乾顺很老实地接受了这个命令,同时也很努力地从正面攻打,从派去监军的奥玛尔那里,赛贾尔得到情报,李乾顺真是倾巢而出,全力攻打宋人新建的两个堡寨,唯有攻下这两个堡寨,才能打开延州的大门。但是宋人也倾尽全力守护这两个堡寨,因此每天炮声隆隆,杀声震天,西夏兵卒损失惨重,可是战果始终不显。
对此赛贾尔很不满意,又很满意。不满意自然是因为李乾顺未能达到他想要的战果,满意是这种消耗可以削弱李乾顺的实力。要知道,他此次东征名义上是为了对付周铨的威胁,实际上却是为了削弱兀术与李乾顺,避免枝强干弱。
“苏丹陛下,时机成熟了!”
“再不动手,那么汉人突围之后,我们还能捞到多少便宜,被兀术和李乾顺得去的东西,哪里还会有我们的份?”
“就是,就是,硬骨头他们已经啃了,吃肉……总得我们上吧?”
赛贾尔的大帐之中,全是这样的嚷嚷声。赛贾尔被吵得头有些发疼,他很清楚为什么这些人会争吵,毕竟大家万里迢迢赶来,都是为了传说中华夏的富庶,而不是呆在横山以北啃西北风。
而且此时天气转冷,若再在这里迁延下去,这一仗就打不成了。
赛贾尔把目光转向身边一个彪形大汉,如同其余大食神教教徒一般,此人也留着浓密的大胡,目光坚定,看到赛贾尔望向自己,他沉稳地点头:“我们西吉斯坦,必然不让苏丹失望!”
“我们西喇啦汗国,愿意为苏丹死战!”另一人大叫。
这是赛贾尔的左膀右臂,特别是西吉斯坦国王,他征战多年,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他的部下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勇武非凡,赛贾尔非常信任和重用他。
哪怕这二人所带的军队,并不是赛贾尔部下兵力最多,但赛贾尔还是做出了决定。
“西吉斯坦王为左翼统帅,西喇啦汗为右翼统帅,我们……全军进发!”
随着赛贾尔的命令,联军营中顿时都是欢呼之声。
各支部队纷纷离开营地,集结在一起,虽然没有了兀术也李乾顺的部队,可是总数仍然有十余万人。他们浩浩荡荡,自西边一条道路向延州进发。
赛贾尔还保留有理智,虽然全军出击,却还是派出了许多斥侯,不仅侦察汉人的反应,同时也监视李乾顺、兀术部队的行动。大军开拔越过横山,即将进入一处无名峡谷时,他得到了斥侯的消息,汉人约有六千人,从延州城中出来迎战,两军相距只有不到二十里。
“六千人来迎战我十万人?也不知道该称赞对方勇气可嘉,还是该评论他们愚蠢!”将消息传给部下后,赛贾尔笑道。
“苏丹陛下,李乾顺给汉人的压力太大,他们剩余的兵力,都调到李乾顺那边了,能够抽出六千人,已经让人意外。”一位属国国王道。
“这恐怕是这些异教徒最后的兵力了,只要打败他们,富庶的中原就向我们敞开了大门,陛下,前方的峡谷地势不利,我们必须要赶在他们之前,穿过峡谷,在平地里和他们决战!”他手下一位将军建议。
赛贾尔心意已动,正要下令,却听到有人道:“陛下,还是请谨慎一些!”
说话的是他的重臣埃米尔库马吉,他向来是赛贾尔亲信,如果不是左右翼都需要最英勇擅战的将军,他肯定也能成为一翼统帅。别人的建议,赛贾尔可能忽略,可此人向来以多智著名,他的建议,赛贾尔就不能不慎重了。
“如何慎重?”见赛贾尔又露出犹豫之色,有人质问道。
“侦察一下峡谷吧,万一汉人在峡谷藏有伏兵呢?”
这个建议让人无话可说,于是大量侦骑派出,没多久,峡谷两端山上,一面面旗帜树起,那是表示平安的信号。
确认峡谷没有埋伏,赛贾尔哈哈大笑:“都说周铨足智多谋,看来他真的死了,如果没有死,他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伏击地点?如果我是他的话,我肯定要在峡谷另一端摆出诱饵,逼我不得不迅速前进,同时在峡谷两侧埋下伏兵,到时中途一截,我首尾难顾,只能败退!”
“也就是李乾顺和兀术被吓破胆子了,我们有真神保佑,怎么会怕几个异端!先训里说过,这些不信真神者,他们的财产可以随意劫掠,他们的性命可以随意杀戮,苏丹陛下,不要再耽误时间了!”有人叫嚷道。
就是赛贾尔本人,也无法制止部下们对华夏财富的贪欲,所以他和这些人一起,被贪欲所裹挟。在确认峡谷没有伏兵后,他对周铨已死的最后一丝疑虑也打消了,而贪欲则催促着他下令,全军迅速穿过峡谷。
十余万人过峡谷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当他们的长队穿过十余里长的峡谷之后,面前是一片空阔之地,而汉人的军队,已经在空阔地的另一端出现了。
“他们晚来了一步,如果早来,还可以堵住峡谷口,让我们兵力优势发挥不出,现在嘛……下令过去,左右两翼展开!”赛贾尔观察了一番汉军军势之后,下令说道。
几乎同时,在对面,岳飞也简洁地下令:“展开,准备接战!”
双方列阵之时,赛贾尔稍稍吃惊,因为华夏军的队型很古怪,完全是线列排开,而不是此时常用的方阵或圆阵。这种线列排开,使得战线延长到了数里,可是因为人数有限,华夏军的厚实程度不足,赛贾尔可以肯定,只要一个冲锋,就足以穿透华夏军军阵。
这个发现,让赛贾尔又恢复了几分理智。
他不会把自己胜利的希望寄托于敌人的愚蠢之上,因此他并没有毫无保留地派出军队,而是将最精锐的老兵留在后阵,令左右两翼先发动攻击。
在他的计划中,只要左右两翼中任何一翼取得优势,那么他的中军和后阵的精锐老兵就要一拥而上,将优势扩大为胜势。
两军列阵之后,赛贾尔发现,他还没有下令攻击,华夏军就已经响起了密集的鼓点。
最初这鼓点只是密集,但后来,就有了节奏感,随着一声鼓点响过,华夏军中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响,然后全军踩着鼓点开始上前。
两边的火炮都开始轰鸣,这是赛贾尔第一次见识到华夏军火炮的威力。至少有三十门火炮不停地将炮弹发射到联军阵列中,这让联军的阵列不得不稍稍放松一些。
与之相比,联军的火炮威力和射程,实在是不敢恭维。而且在短暂的轰击之后,华夏军炮兵立刻转移了目标,这些能够计算道弹的技术兵员,算出了联军炮兵阵地所在,华夏军炮兵将全部火力都用于压制对方的火炮。一时之间,双方的步兵反而没有受到炮击了。
岳飞在后军轻轻叹了口气:敌人太弱。
哪怕面前的敌人十余倍于他,但是他明白,这场战争,必然将是一场一面倒的屠杀。
而且他选择了一个非常合适屠杀的战场。
………………………………
五五零、值得庆幸的惨烈
位于联军左翼的西吉斯坦王有一双鹰一般的眼睛。
虽然在塞尔柱诸属国中,西吉斯坦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都不算出众,国力也不算强大,但是他能够得到赛贾尔的青睐,却非无因。
从西吉斯坦国王,到他的封臣贵族,这个国家的人极为英勇善战,有着不俗的战力。
西吉斯坦王通过自己的双眼,看到了华夏军的“弱点”。
在他看来,这种弱点是不可原谅的,而看到了这种弱点不去抓住,那就更不可原谅。
“全军准备突击。”他断然下令。
他指挥的是联军的左翼,属于西吉斯坦国的将士,听到他的命令立刻开始做突击准备。但还有非西吉斯坦国但配属于他的军士,对他的命令有所疑虑。一位塞尔柱贵族便上前来询问他为何发出这命令:“还没有得到苏丹的命令,你为何就擅作主张?”
“我们这里距离苏丹本阵足有好几里远,等传递命令的信使赶到,那么战机就失去了。我既然被任命为左翼总帅,那么我就有权根据战场变化决定应对策略!”西吉斯坦王鹰目狠狠瞪了回去:“你对我的命令觉得不对,事后可以去向苏丹陛下告状,但现在,请你回到自己的军阵中去,按照我的命令做好突击的准备!”
他在塞尔柱联军中颇有威望,那人被他逼回之后,便再无一人敢出来置疑他的决定了。
只是比西吉斯坦稍慢,赛贾尔苏丹在确认了华夏军真的只有六千人后,便不再犹豫。
无论周铨是死是活,华夏军有什么诡计,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没有任何意义。这么薄薄的军阵,只要他的部下全力进攻,一次冲击就足以将之穿透,让华夏军所有其余布置都成为笑话!
倒是他的右翼军,那位西喇拉汗觉得华夏军应当没有这么虚弱,因此还持慎重态度,直到中军与左翼都开始前进突击,他才下令跟进。
此时华夏军也已经将阵列推进到距离敌军不过百余步处。
鼓点声突然变大,然后猛的一停,紧接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