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仍然是棒子高高举起轻轻敲下,只不过这一次,岳飞却没有同意:“军纪大事,非同等闲,黑屋禁闭七日。”

    “唉!”杨再兴顿时垂头丧气。

    “咳,不过阵擒敌军重将,也算是奇功一件,该给点奖励吧?”那副手又道。

    “循韩世忠旧例,战场中擅自行动,即使立功,亦无奖励。”岳飞道。

    杨再兴心念一转:“岳帅,能不能待追击之后再禁闭,我愿禁闭十四天……”

    “别想。”岳飞吐出了两个字。

    这一次杨再兴是真的垂头了,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追击中,他将失去用武之地。

    “我怎么就没有抓住那个赛假耳的苏丹!”他有些懊恼地道。

    “苏丹,苏丹,这边!”

    在距离血肉峡谷百余里外,赛贾尔猛地跳起来,睁开眼睛向四处望,然后剧烈地喘着气。他耳畔还回绕着忠心耿耿的臣下救他时的呼声,但放眼过去,却是漆黑的一片。

    寂静的夜里,唯一打破沉寂的,除了风吹火堆的烈烈声,就是偶尔响起的伤兵呻吟之声。

    呻吟呼痛的声音不多,因为这一仗根本没有留下多少伤兵。

    赛贾尔喘了几口粗气,松开扶着腰刀的手,在地上撑了一下,慢慢站了起来。

    输得太惨了,几乎所有东西都丢了,连他这位堂堂苏丹,也和普通士兵一样,一日间遁逃六十余里,到了夜晚只能裹着披风躺在地上睡觉。幸好这是华夏的西北,雨少,所以地面干燥。但赛贾尔知道,再有半个月左右,可能就要开始下雪。

    原本是想在雪之前返回西域的,在那儿过冬后再回到塞尔柱去,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得有所变化了。

    赛贾尔很清楚,这场惨败的消息传回塞尔柱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谓的塞尔柱帝国,其实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帝国,苏丹只是拥有名义上的权力,而且这名义还是哈里发所赐予。维持帝国的只是塞尔柱突厥人的武力,但现在,这武力已经崩溃,赛贾尔还控制在手的兵力,不知道有没有一万!

    “那么就只能借助东方的力量了,我的两位女婿,都必须带领他们的部分军队跟我回去!”赛贾尔心里想:“即使他们本人不去,我也要从他们那儿带走部分军队!”

    但兀术与李乾顺这两位便宜女婿可都不是什么好对付的人物,要让他们俯首听命,恐怕还需要一番努力。

    赛贾尔琢磨了好一会儿,觉得自己想到了办法。

    “派使者去兀术那里,将山中老人传来。”赛贾尔决定从兀术开始,他的双眼中闪动着阴冷的光芒。

    使者迅速离开,也不知是急于完成苏丹交给他的任务,还是急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他狂奔了两天,几次险些迷路,好在遇到一些溃散的联军,才知道兀术的位置。兀术并没有在原先所说的地方,他和他的军队,已经返回了灵州!

    使者只能再折回灵州,当他终于被带到兀术面前时,整个人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苏丹有令,召哈桑萨巴赫回去!”一边喘着气,使者一边道。

    兀术与山中老人对望了一眼,兀术满脸堆笑:“我听闻苏丹有些不利,不敢孤军上前,因此撤回灵州,请问苏丹如今情形如何,我军损失是否严重,苏丹是否需要我派遣援军?”

    那使者是赛贾尔心腹,知道赛贾尔此时虚弱之情形,不能让兀术和李乾顺看到,因此面无表情地道:“前方只是小挫,苏丹下令回到灵州,准备再战,不需要你派遣援军。”

    “请使者休息休息,喝一口水,我很快就准备好。”山中老人道。

    使者对兀术是满面不客气,对山中老人却不敢,毕竟在他的故乡,山中老人的威名极盛,哪怕在受到重挫之后的今日,也少有人敢对他不敬。

    因此,听得山中老人这话后,他恭敬地一弯腰,依言退下了。

    “看来我所料是真了。”兀术咧开嘴一笑:“老先生,现在该你选择了。”

    在他身边,恢复了本来面目的方毫目光闪动了两下,隐蔽地做了个手势,然后便有武士掀帐而入。

    山中老人盯着兀术,好一会儿缓缓道:“你真愿意改宗我所在的派别?”

    “我和你一样,都根本不信那位真神,我们都只是想借他的力量一用。”兀术撇了撇嘴:“只要能够帮助我实现我的目的,我管这力量是来自真神还是恶鬼,是玉皇还是佛陀?”

    “既然你这样说……那么,就如你意吧,我会为你引路,也会配合你攻略波斯之地!”山中老人说到这里,话锋一转:“但这一切,有一个前提!”

    “我知道,伟大的贾赛尔苏丹,他不会活着回到波斯去!”兀术道。
………………………………

五五三、望风而逃

    前来传令的使者在帐外喝水,一边喝,一边打量着周围。

    这里原本是苏丹的大帐,兀术来后,毫不犹豫占据了原本苏丹的位置。仅这一点,就可以说是僭越,兀术的野心,昭然若揭。

    使者想明白这一点,心中一凛,不过面上他还是不动声色。

    身为赛贾尔苏丹的亲信,他必须为苏丹的利益考虑,很明显,兀术已经不可靠了,苏丹的先见之明是对的,必须除掉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

    另外,山中老人恐怕也有些不稳了。

    否则山中老人不会帮助兀术打发自己,而是立刻出发才是。

    也对,经过这一场大败,塞尔柱帝国复兴的势头受到重挫,在如此季节中,苏丹能否回到伊斯法罕都成问题。

    若使者本人不是赛贾尔的亲族,恐怕也会另做打算了。

    他正琢磨着如何脱身,突然间身体一僵。

    两个黑袍人突然出现在他身边,两柄利刃同时刺入他的肋下。

    这两个刺客出现得非常突兀,使者此前根本没有发现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知道,山中老人果然背叛了苏丹!

    山中老人派来的刺客结果掉使者后,直接砍下了对方的脑袋,然后悄然无声地离开了营帐。

    片刻之后,使者的脑袋就出现在兀术与山中老人面前。

    “这是我的诚意。”山中老人面无表情地对兀术道。

    “很好,你看,这是我的诚意。”兀术挥了挥手。

    然后就有人走进来,一共三个人,每个人手中都托着一个木盘,盘子里则是满当当的金砖。

    每块金砖上方,还烙有“华夏总行”和“足赤一斤”字样,

    一共是九十块金砖,这玩意儿原本是周铨弄出的华夏总金行的储备贵金属,只有少量在市场上流通,兀术通过某些手段弄了过来。

    山中老人眼中闪过一丝贪婪:有了这些黄金,他就可以训练更多的刺客,甚至还可以想办法购买火炮,也拥有这种战争利器,强化他在波斯一带的据点堡垒,不再那么容易被人攻破。

    而且这只是开始。

    山中老人向兀术行礼:“我的忠诚属于阁下了。”

    “马上就出发,我们必须在大雪来临之前,占据西域,在那里筹集足够的粮食物资,开春后赶往波斯,这里……留给苏丹陛下吧,他至少还是一个很好的诱饵。”兀术道。

    随着他的命令,金军全部行动起来。但大军行进,特别不少还拖家带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时间对兀术来说极为宝贵,因此他没有等待全军完成准备,当日就带着自己最精锐的部队还有一大批工匠西行而去。

    “现在只有一个疑问了,那一位,真的会允许我们离开吗?”骑在马上,兀术终于露出担忧之色,向着身边的方毫问道。

    方毫勉强笑了笑:“应当会吧,至少我们不会是他第一个扫除的目标……那封信,就在陛下手中,陛下对那一位的了解,可不在我之下。”

    兀术伸手捏了捏胸膛,那封信,就摆在心口的内衣口袋里。

    那一位,就是周铨。

    周铨让两名曾经加入过摩尼教但如今已经在为周铨效力者,给方毫送来的信里,很明确地告诉兀术与方毫,他并没有遇刺,只是为了诱使赛贾尔苏丹前来交战才诈死。

    而使用这种计策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周铨没有取胜信心,只是想减少一些自己的伤亡损失。

    除此之外,韩世忠带领的第二军已经出发,准备攻击兀术的老巢大同。

    叶楚带领的第一军则将跟在岳飞之后,很快将赶到延州。

    暂摄第七军的宋行风将督师至汉中,准备入川。

    抽调南海、东海舰队各一半战舰与运输船,与陆海的第五军将自海上攻略天竺,进取河中。

    周铨透露出来的消息,让兀术与方毫慌了。

    哪怕明知道,这其中多半是虚张声势,真正能落实的可能只有一半,可是对已经在周铨手中吃过无数苦头的二人来说,其中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

    “攻略天竺之事肯定是假的,周铨不是那种求其名弃其实者,现在攻略天竺对他没有任何好处,他最多也就是到那儿去弄两三座港口为租界,为商会开辟商路。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若能控制波斯,以其地大物博,推行周铨之策,有个十年左右,应当能在他面前有自保之力,那个时候,便可以与之谈判,哪怕向他纳贡称臣,开放商路,终可以为自己争取时间!”兀术想到这里,喃喃自语。

    方毫点了点头:“经略波斯之策,我已为陛下拟好,依我所见,波斯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我们前去之后,便是客军,要治其地,先变其民才可。听闻天竺人口众多,却无一统一国主,其国百姓,生计困苦,正合为我所用!”

    “何不直接经略天竺?”他二人对话,兀术身边的斡离不插口道:“我愿意去经略天竺!”

    “有关波斯、天竺消息,都是从周铨所办《山海地理志》中所知晓,而最近年余的《东海商报》之中,颇有鼓吹要在天竺开辟租界打通商道者。以我对周铨之理解,他欲行某事,必先于东海商报之上鼓吹,以制造舆论。这天竺租界之事,很有可能便是他的意愿。去经略天竺,就要冒与周铨再度争锋的危险――三五年之内,我们没有任何胜算,倒不如取其人弃其地,如此对周铨也有利,他自不会与我们为难。”方毫向斡离不解释道。

    斡离不撇了撇嘴,方毫说的虽然有理,可是还有一个原因,斡离不心知肚明。方毫对他还是有些不放心,担心放他去天竺,他会脱离兀术自立,毕竟论及当初权势实力,斡离不比起兀术更强。

    “那厮当真是吃定我们了。”兀术叹了口气又道。

    周铨给他们寄这封信,信中明确要求兀术配合他的行动,丝毫不怕兀术将他假死之事告诉塞尔柱苏丹,这让兀术既是羞怒,又是无奈。

    他将消息透露给塞尔柱苏丹,结果不过是赛贾尔退兵,而他与李乾顺肯定要留下来殿后,直面周铨那可怕的大军。而隐瞒这个消息,甚至配合周铨欺诳赛贾尔,他才能够甩脱塞尔柱的钳制,获得一个反客为主鸠占鹊巢的机会。

    “善战者不仅可以调动自己人,也可以调动敌人,当初在讲武堂的教材中有这一段文字,我总觉得这是周铨胡说,现在看来,他确实是有这种本领!”方毫亦是深有同感。

    他在济州岛呆了许多年,哪怕周铨制定的制度再完善,终究还是给他窥视到一些秘密,比如说讲武堂用于培训军官的教材。

    兀术又叹了口气:“这厮……我们真能对付得了他么?”

    “他若自己不犯错,内部不出问题,我们确实对付不了,但是,人哪有不犯错的,特别是大宋,我知之甚深,他再有天大的本领,大宋那边几个问题不解决,迟早还是会拖累他!”方毫倒是信心满满:“而且,大宋内部,还有反对他的人呢!”

    “他此时大势已成,经过此役胜利之后,声望之高,超越古今,还有谁能反对他?”斡离不叹着道。

    “自然有的,大宋内部,确实是有反对周铨的人,而且不只一个。第一个反对他的,就是大宋的儒生!”

    这几年里,周铨推行的种种政策,特别是在他统治的四行省中实行“公廨选举”制度,让原本大宋内部一些想要支持他以换取富贵的人改变了主意。

    “公廨”指的是衙署,“选举”则是只选拔任用各级吏员。周铨明确规定,不经吏员,不可为官,这就堵住了读书人通过科举一步登天获得高官美职的出路。然后这公廨选举也要进行考试,但考的内容却与儒家经典关系不是很大,与诗词歌赋更是没有关系。

    儒家经典的部分内容会出现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所占分数比重,恐怕还不到十分之一,更多的考的是实学与名学,也就是自然科学与逻辑学,这二者占分的比重高达五成,剩余的则是基础数学、历史、经济等内容。

    那些读了半辈子书只想当官的儒生们,发觉自己所学的东西突然变得不那么重要,当然气疯了。周铨只统治四行省倒还好,可若他吞并了大宋,以整个大宋读书人之多,少不得会有些人铤而走险。

    “第二批反对周铨之人,便是那些在他治下的农夫,富者连阡接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随着有钱人越发有钱,这种事情更为彻底,终有一日,贫者一无所有,只能起来造反。今日夸赞周铨者,到那时便是要推翻他之人!”

    在方毫看来,这种矛盾是无解的,周铨发展工商,造就了一大批富人,这些富人要将钱财变成实际财富,自然要买田置地,要同贫者争夺土地资源。贫者哪里争得过这些人,到得矛盾激化之时,贫者唯有拿起武器来反抗,才是唯一的生路。

    “其三么……周铨自己的部下里,恐怕也未必人人对他满意,只是有些人,隐藏得比较深罢了。”方毫说到这里,还笑了笑。

    这笑容让斡离不非常不舒服,这厮总是如此,他在大宋与周铨治下都有暗线,一定知道些什么,却不肯说出来!
………………………………

五五四、内教化而外王霸

    周铨端起一碗粥,慢条斯理地将之食尽。

    他如今也是近乎中年,因此开始讲究养生,食不言寝不语,暖粥养胃热水烫脚……不过当居于济州五国城的赵佶得知周铨用这些方法“养生”之后,很是嘲笑了他一番,说这便是乡下的土财主也懂的东西,哪里值得他当回事。倒是他这位道君皇帝,精研道家养生之术,所以子嗣众多,精力旺盛。

    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赵佶还亲自写了一部名为“道君养生主”的小册子,托人送给周铨,其中很大的篇幅都是房中秘术、阴阳同修,看得周铨直撇嘴,然后就命人收起。但不知为何,这《道君养生主》小册子却泄露出去,印得全天下都是,这结果让周铨有些哭笑不得,却也让赵佶大赚了一笔“润笔”。

    “不能让他这样胡闹下去了,殿下!”

    周铨吃完粥后,白先锋在他面前板着脸道。

    “你的意思?”

    “他为君之时,就荒唐无行,如今这个地步,还做这等事情,实在是有失体面。更重要的是,他写的东西,无益于世道人心,理当禁绝,岂容其行于世间!”

    白先锋千里迢迢从洛阳赶到延州前线来,为的是一件在他看来很重要的事情:赵佶又写了一本书。

    据说《道君养生主》大卖之事,给了赵佶极大启发,终于找到了余生的乐趣。他在济州岛倒是衣食无忧,可是比起早有准备带了大量财富来的耶律延禧,他的囊中就略显羞涩了。大家都是没了江山的皇帝,少不得凑在一起热闹,这是赵佶被耶律延禧屡屡嘲笑的地方,发觉自己写的小册子能赚润笔之后,赵佶决定大写特写,如今便以“兰陵笑笑生”为化名,在写一部名为《大宋风华》的书,尽是些朝廷秘辛、显贵私史,主攻大宋以来高官显贵的闺闱秘事,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小那个黄那个文。不过赵佶写得精妙,因此极受欢迎,润笔之资,倒是不匪,让另一个写同名书的羡煞。

    在白先锋等看来,赵佶这厮理当老老实实退出历史舞台,周铨好吃好喝每月还有零用钱将他养在五国城中,他就该感恩涕零,若是知趣,沉迷于女色早点将自己折腾死才对得起周铨的厚恩,可这厮不但越老越精神,还不甘寂寞写起了这种文章。

    后世史书中怎么说?周铨虐待前朝上皇,逼得他只能写精品文来谋生?

    另外,白先锋也不希望赵佶太过出风头,赵家的人,最好都默默无闻,等待时间将他们淡忘。

    只是此话有伤周铨宽厚之名,故此他只能心里想,却不能说出来。

    周铨当然明白他言中未尽之意,却是一笑:“就这么点事情,也需要你千里迢迢跑来……写就让他写呗,我也挺喜欢看的,不过是些风流韵事,哪里谈得上不益世道人心。况且那些人能做得出来,莫非就不准别人给他写下来么?”

    “殿下,这……这不好啊,真不好,会让人胡思乱想!”

    “这么说吧,青楼妓坊,你去过没有?”周铨觉得好笑:“只准你去,不准人写,这岂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位大宋知州田登之事,此时已经在天下广为传播,这正是身为教育部尚书的白先锋所为――教育部除了推广实学普及三年义务教育之外,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管理各家报刊书籍出版,白先锋专门组织了一些“写手”,将有宋以来官僚们的诸多丑态编成书册,不遗余力打击这些官僚们的形象,田登这么经典的例子,他如何会放过!

    白先锋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放心吧,我心中有数,无关紧要的事情,不值得你我花费过多精力,倒是三年义务教育之事,你还得多多督促。如今是财力不足,等财力足了,三年要变成五年甚至六年……这是前所未有之举,能成此事,功绩不亚于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白兄,这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唯有你去办,我才放心!”

    周铨这话既是鼓励白先锋,也是一种敲打。

    白先锋与董长青二人,对于华盖殿大学士、内阁总理这个职务,都是虎视眈眈,毕竟这个职务,放在大宋就是宰相,而且是大权独揽的宰相!

    按照周铨拟定的规则,所有官职都有任期,象内阁总理之职,他的任期是五年。四年前孙诚成为内阁总理,明年就是第五年,虽然有消息说周铨对他很满意,有意让他再任一届,可是白先锋与董长青都觉得,自己的能力功绩声望等等,也够资格担任一任总理,或许在周铨面前多多表现,能让自己取代孙诚呢。

    这也是白先锋大老远跑到延州来的另一重用意,不经常在周铨面前出现,周铨考虑总理人选时,肯定会将他忽视。

    但周铨表露的意思很明确,不会考虑他接任总理之职,这让他很是失望。可是能以孔子功绩相提并论,这样的虚名对白先锋来说,又有极大的诱惑力。

    因此他就带着这喜忧参半的情绪离开了周铨的行营,才出门,便看到岳飞板着脸走了过来。

    两人文武互不相属,但白先锋追随周铨的时间不短,与岳飞也有过交往,对其人甚是敬重,因此先向岳飞行礼:“见过岳帅。”

    担任一军军帅之职,已经可以被称为元帅了。岳飞性子清高,只是回了一礼,也不与白先锋寒喧,径直去见周铨。

    “岳鹏举的兴致似乎不是很高,莫非前方战事有什么变化?”白先锋心中暗想。

    不过军务如今已经不是他能过问的了,周铨建立的新体制分工极是明确,除非有所兼职,否则文臣是不宜过问军务的,同样,军官们也不能干涉行政事务。白先锋只能带着疑问,又匆匆离开。

    岳飞给周铨带来的消息,确实不是很好:李乾顺溜了。

    李乾顺将大食教引入中原,在周铨看来,其罪甚至比起与他争夺天下的兀术还要大。因此,他暗中透露消息给兀术,却未将消息泄露给李乾顺。原本是想消灭了赛贾尔之后,顺便将李乾顺也彻底收拾掉,结果岳飞在击败塞尔柱联军后立刻转战李乾顺,可是李乾顺却仿佛预先得到了消息一般,果断断尾,只留下万余人虚张声势,实际上主力却已经撤退,早一步逃离战场。

    “这厮溜得倒快,不过鹏举也不必太过挂心,他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周铨安慰道。

    岳飞却觉得,自己应当可以做得更好,因此向周铨进言道:“我愿领军,直追穷漠,将他擒来!”

    “补给如何解决?”周铨知道岳飞的性格,他说此话,肯定是有所准备。

    岳飞果然就提交了一份计划,特别是有关在大漠中如何建立补给线之事,更是极为详尽。虽然这其中还是有很大的风险,不过周铨竟然有意于西域,这种风险就是必须冒的。

    “以你这份计划为底,将之充实一下,许你遣一个师入西域,不需要面面俱到,暂时只要能威慑西域诸部,令他们承认是属地即可,属地,不是属国!”周铨强调了一句:“汉家之威,自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