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风华-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心里却是噗的一声笑,这个塞尔柱苏丹吃了一场大败,却还没有意识到,今后的战争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应天新城虽然没有城墙,可是在它周围却有八座棱堡,以拱卫应天新城的安全,只不过棱堡的规模不大,也比较隐秘,所以没有被赛贾尔看到。

    这是两人最后的对话,将赛贾尔送到目的地之后,杨再兴便赶到军务部,他此次来可不只是为了送赛贾尔,岳飞还让他到军务部催促一下物资补给。

    毕竟开春之后,将要派兵西去,物资补给一定要囤聚足来。

    只不过他才完成岳飞交给的公务,正准备离开应天府时,却又被军务部的人叫了过来。

    “有件事情需要你协助调查。”

    当杨再兴来到军务部的一间小公廨中时,两个面无表情的家伙坐在那里,他们身上虽然也穿着军装,可是却透着一股异样的味道,让杨再兴望而生厌。

    他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这是华夏军中被称为“狂犬”的一个组织,正式名称是军情九所,其头目就是杜狗儿。

    此时的杜狗儿,早已有家有业,也不必要在汴京呆着了。他虽然也有不少成长,但能力终究有限,已经比不得周铨身边涌现出来的那些年轻人。但他对周家父子忠心耿耿,这是经过无数次同生共死考验的,因此,周铨将他安置在军情九所,当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职司。

    但军情九所是对内的,实际上帮助周铨排除军中隐患,调查内部种种不法事宜。

    杨再兴发现是军情九所的人约见自己,心里顿时不爽,他这等喜欢在战阵上击败强敌者,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调查自己人的组织。

    “我们有些问题问你,放心,例行公事罢了,毕竟你一路与塞尔柱苏丹一起,有些问题总要说清楚来。”对杨再兴表示出来的厌恶,这二人早有心理准备,一人缓缓说道。

    杨再兴点头表示理解。

    对方问得很详细,从杨再兴自己家的出身开始问起,问到他何时从军,在军中的经历。然后才是他带着赛贾尔一路行来的过程,当杨再兴说到洛阳之行时,他发觉对方注意力更集中了些。

    可见此前的问话只是例行公事,倒是洛阳的经历,才是对方关注的重点。

    “你如何看文维申这个人?”杨再兴将自己在洛阳的经历简单说过一遍后,对方突然问道。

    文维申之事,因为与军务无关,而且也不算什么大事,所以杨再兴并没有提及,此时听到对方一问,心中猛然一跳,他意识到有不对之处了。

    文维申来见他虽然不是秘密行事,知道的人却也不多,他前脚才到应天府,后脚军情九所便来问此事,这其中含义,耐人寻味。

    “是位长者,只有一面之缘,因此我不好说其人。”杨再兴想了想道。

    那二人对望了一眼,显然,杨再兴对文维申还是有些好感的。

    “你与文维申在驿馆中见面,为何不将此事说与我们听?”其中一人又问道。

    “我以为这是私事,并不涉及公务,所以不曾说起。”杨再兴有些不耐烦:“我总不能将每天喝了几回水吃的什么菜都向二位禀报!”

    “唔,这倒是有道理,不过……我们现在想知道你与文维申见面和谈话的全部内容。”军情九所的人倒没有深究,应了一句后继续问道。

    杨再兴只得将他与文维申见面时经过又说了一遍,末了之时,他有些不满地道:“我说了这些都是我个人私事……”

    “文维申这老头儿不简单。”军情九所的人淡淡地道:“他一直在我们监视之下,我们怀疑他与‘无面’有关系。”

    杨再兴顿时哑住了。

    “本来这事情是不该告诉你的,不过有位大人物亲自过问,特意让我们将此事告诉你,文维申身边的那女郎,就是有可能他想许配给你的那个义女,有个父亲叫蔡洁生,当年以考县不忿生的化名,在报纸上反对修铁路,还挑唆百姓殴打探路大匠。”

    “蔡洁生后来为农会处死,但在他死之前,他的家人就已经离开考县,不知去向,直到前年,有人在西京发现蔡洁生的长子,再顺藤摸瓜,发现他的子女早就被送到了西京,拜在文维申膝下。”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十余年了,杨再兴当然不知道。但听到蔡洁生死于农会,而其子女却去投靠了向来没有交情的文维申,杨再兴只觉得自己毫毛猛然竖了起来。

    “他是想做什么?”他心里突突直跳。

    “所以你明白,我们为何要找你吧……对了,此后你还见到了宋军帅?”军情九所的人又继续问道。

    杨再兴还在因为文维申的动机而迷糊,便将自己与宋行风见面之事又说了一遍,然后是他从洛阳到应天府的行程,对方问的不少,这次问话就持续了半日功夫,眼见天光将午,杨再兴腹中已经饥饿,这二人终于停下了问题。

    “我们只是例行公事,但有得罪,还请见谅。”其中一人难得地露出丝笑容:“中午饭有人请你吃,我们就不请你吃了,啧啧,真是羡慕你。”

    那人最后一句话有些没头没脑,杨再兴听得糊里糊涂,心里暗骂了一声,这些疯狗就是如此,总爱干这种勾当!

    他二人将杨再兴引出了军务部的大楼,但是没有从正门,而是从一个不起眼的侧门出来。出门之后,便乘上了一辆遮掩得严严实实的马车,杨再兴坐上去之后,才想要掀开车帘,却被他们止住。

    就这样一无所知的情形下,杨再兴被带到了一座别院,当他出来时,发现原本跟在车边上的那两个军情九所的人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便装的壮汉。

    每一个壮汉都极是警惕,看着杨再兴的目光都带着审视,有一个直接问道:“身上可有武器,有的话自己拿出来,过会要搜身,若搜出什么那就没脸面了。”

    此时杨再兴大约猜到自己到了哪里,忙将身上的短剑匕首取了出来,交给了对方。

    他被引到别院之中,穿过两重院门,便听到有小孩儿欢快的叫声,紧接着,一个小小的身影撞了过来,扑在他的腿上,以他的腿为遮掩,躲避身后追来之人。

    这小身影是个四五岁的孩童,跑起来还有些跌撞,杨再兴扶住他之后,再看向追着孩童的人,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

    他猜的半点没错,召他来相见的,正是周铨!
………………………………

五六零、杨再兴的新任务

    “宇儿,这就是鹏举叔叔常说的英雄哥哥杨再兴!”

    周铨见到杨再兴来,一把将躲在杨再兴身后的孩童抓了出来,那孩童兴奋地大叫,全然不顾周铨在介绍人。

    周铨的长子周宇,今年五岁,但向来少出现在人们面前。这并不是因为他不受宠,相反,在他一出生的时候,周铨就确认,他与师师的这个儿子,将会以长子身份,获得他地位的第一优先继承权。

    他与余里衍的次子周寰拥有第二继承权,然后是与梁红玉的第三子周宙……

    “拜见君上,拜见小殿下。”杨再兴有些激动,向周铨行礼,又向周宇行礼。

    这一次周宇被周铨按住了小脑袋,总算反应过来了,忙向杨再兴回礼。他回的是少年见年长者的礼节,让杨再兴心里又有些小感动。

    “听说杨家兄长有万夫莫敌之勇,不知能不能教我?”周宇昂起头来,兴致勃勃地问道。

    “呃,我就是力气大些罢了。”杨再兴可不敢接这个活儿。

    “父亲说杨家兄长本事大着呢,可不只是力气大,叔父也说,军中他最欢喜的就是杨家兄长!”周宇终究是个小孩子,又岔到了别的事情上去:“有空杨家叔叔带我出去玩儿吧,去打猎!”

    “有空我带你去!”周铨笑着道,将周宇拉开来。

    他将儿子交给随侍之后,上下打量了杨再兴几眼:“我才离开延州几天功夫,你就又给鹏举出了个难题啊。”

    “不是有意,不是有意。”杨再兴嘿嘿地道。

    “你是福将,现在虽然职位还低,但等到这小家伙服兵役之时,可能就要在你手下当兵了。”周铨指了指被带走的周宇道。

    杨再兴吃了一惊:“小殿下……服什么兵役?”

    “自然要服,前些时日中书院与枢密院分别通过了两部法律,你可能没有注意吧?”

    “呃……每年都有许多法律,我哪里记得那么多!”杨再兴大大咧咧地道。

    “你啊,就是不好学,这两部法律,若是别人看了,定然会知道,这将是我华夏今后稳定之柱石!”

    周铨责怪了一句,杨再兴在军中比武屡获佳绩,所以无论是周铨还是岳飞,都对他寄予厚望,只是这厮却有些莽,还欠些磨练。

    他所说的两部法律,是指《宗族继承法》与《义务兵役法》两部。

    第一部法律,是周铨对这个时代的妥协,也是他对这个时代的改造。他从新确定了继承原则,而且明文规定,这种原则不仅限于治下臣民,也包括周铨自己的子孙后代。

    在此法中,确认了年纪为最优先原则,其次为学业――他的子女,都将化名去义务制学校上学,与普通学生一样接受升学教育。在年纪相当的情形下,学历最高的儿子,拥有更优先的继承权。

    第三原则是是否服兵役,服了兵役者比未服兵役者拥有更优先的原则。这一条又与第二部法律《义务兵役法》有关,凡华夏男子,在年满十八岁后,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一般来说,是在本州接受半年军事训练,经过这半年之后,其优者转入警备军,充当华夏军的预备役,而未入选者返乡就近加入联防队,不定期进行训练,辅助维持地方治安。这义务兵役法让华夏拥有非常庞大的后备兵力储备,若是国家到了需要的时候,可以在短时间内组成上百万人并且接受过一定训练的军队出来。

    周铨自己的子孙,将来也同样需要服兵役。此法拟立出来时,在中书院与枢密院都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就是周铨的子孙是否也需要服兵役上,最后是周铨多方面努力,这才使其通过,为此他还与师师、红玉等大吵了一架,倒是余里衍,对这一条文非常支持。

    杨再兴听周铨亲自为自己解释清楚了这两部法律,他虽然对政务不感兴趣,可也能从中听出周铨对自己的信任和重视。

    这让杨再兴很是奇怪。

    他虽然屡立战功,可是也闯祸不断,因此军衔军职都不高,又不是学堂嫡系,周铨如此亲近他,其中必有什么缘故。

    “君上,我是个粗人,你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就是,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等到周铨真的招待他吃午饭了,杨再兴终于按捺不住,挺直身子对周铨道。

    “先吃饭,吃完再说。”周铨一笑。

    周铨的伙食自然是精心准备的,他不是奢侈的人,却也不会苛待自己。放在他与杨再兴面前的食物一样,都有一杯葡萄酒,外加两荦两素四色菜肴和一份热汤。杨再兴注意到周铨只吃了一碗饭,菜和汤倒是吃得干净,他的饭量大,这一点份量无论如何是填不饱肚子的,但不等他说,周铨便又吩咐人给他加饭添菜。

    关怀之细微,到了这个地步,更让杨再兴心里惶恐。

    终于酒尽饭饱,周铨才肃容道:“兀术与方毫二人,若是分开,都不足为虑,可他二人联手之后,这几年给我添了不少麻烦。在与他们明争暗斗中,我得到一个消息,文维申等私下串联,勾通我军中高级将领,准备擒杀我。”

    此话一出,杨再兴激零一下,方才喝下的汤全部变成了冷汗。

    周铨当然用不着糊弄他,可是文维申才在洛阳与他见面,甚至以他的长辈自居,还有意给他寻一房妻子!

    哪怕杨再兴再是粗莽,也知道这事情关系重大,自己很有可能卷入了一场可怕的风暴之中!

    华夏军的高级将领……

    至少级别要旅帅以上,才能算是高级将领,这样的人,在华夏军中数量不超过一百五十位。绝大多数都是龙川别院学堂出身,约有四分之一是西军出身,其余则是各方来投的人物。

    这些人手中都拥有一定的兵权,而且这么多年来,肯定形成了上下级、亲朋故旧战友袍泽之类的关系,如果真有许多人卷入其中,对周铨来说,确实防不胜防。

    “我知道文维申在其中是一个关键人物,他们打过许多个报告,要将文维申擒来,都被我否决了。因为此人已经老迈,并不畏死,若是抓了他,结果没有得到我们需要的消息,却打草惊蛇,那可不好。”周铨缓缓说道:“所以我们一直都是加强对他的监视,只不过这老先生倒是警觉,并未发现什么异常。我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直到他去见你,有参谋便向我建议,由你去接近他,争取从他那里得到,究竟是我军之中什么人物与他勾联……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所以召你来问问你的意见。”

    杨再兴只觉得自己嘴中发苦。

    同时,他也隐隐有些恨意:文维申去见他,分明是故意的,当时他只觉得这老头儿虽然保守了些,可还算是个慈详长者,现在才晓得,那只是他拉近两者关系的第一步,对方真正目的,恐怕还是想将他也拉过去!

    “君上……我这人莽直,藏不住话,也藏不住喜怒……我怕误了君上之事啊。”杨再兴喃喃地道。

    “正是因为你有这样的性子,所以才派你去,这样不会引起怀疑,你要知道,我们面对的可不是外部敌人,而是我们内部的蛀虫……”周铨说到这里,语气中略微有些沉重。

    他是真的沉重,每一个高级将领,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他难得的人才,在将来对外扩张中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他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才提拔起来的,按理说,忠诚不应有问题,可是,那人却选择了背叛!

    “我……我该怎么做?”杨再兴知道自己怕是拒绝不了这个要求了。

    而且他心里,也是非常痛恨背叛者。

    “你有没有瞧不太顺眼的人,去打他一顿,然后军务部会给你处罚。说起来你这小子此前犯过不少错,若不是鹏举为你求情,早就被赶出军中了,这一次正好,你会被夺去军职……”

    周铨将计划说给杨再兴听,杨再兴连连点头,这个计划里,他什么都不用做,就是闯个祸,被解除第四军中的军职,然后前往洛阳,只说是准备入川,看看能不能在宋行风帐下寻到重新立功的机会,顺道拜访文维申。

    此后就顺其自然,除非确认了背叛者的身份,否则都不要主动与军情九所联系。

    “若是一直查不出来呢?”杨再兴听到这有些急。

    “两年时间,他们若是要发动,肯定就在这两年之内,因为后年我华夏将合并宋室。”周铨道:“到那时无论查出查不出,你都可以回到军中,少不得给你升职――别笑,升职的原因是那时,我们可能要在西域再打一场大仗了!”

    这就是说,只要杨再兴去查两年叛徒是谁,然后就可以大用,跨过低级军官最讨厌的门槛,晋升为华夏军的中级军官了。

    杨再兴咧着嘴,想笑又不敢笑,只要能重新回到军队之中,回到战场之上,他就心满意足了。

    见他同意接下这个任务,周铨又安排人将他秘密送出去。在杨再兴离开之后,他才有些苦恼地摇了摇头。

    这还没有当皇帝呢,便已经有人想叛变了……

    周铨敢肯定,想叛乱者并不是真正忠于宋室,说到底还是为了个人野心。

    人心是最难测的东西,很难经得起考验。
………………………………

五六一、西京阴谋

    春天很快来临了。

    西京洛阳城刚刚经过了一个喧闹的春节,为了是否修建铁路的问题,保守派负隅顽抗,而激进派则全力进攻,双方唇枪舌箭,甚至为此还打了好几次架,给西京百姓平添了几分过年的乐趣。

    文维申自然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但以他在保守派中的地位,不可能亲自参与到打架中去,但是主持反对事务却是当仁不让,因此他整个过年期间都很忙碌。

    直到今日,接到洛阳令的消息,他整个人都愣住了。

    “济王巡幸西京,要宿老相陪,点了我的名字?”愣了好一会儿,文维申问道。

    “正是,正是,恭喜文公,济王只点了三个人的名字,其中便有文公,想来今后文公之名,便在殿下心中,若有那一日,也确实需要文公这样老成持重的前辈来坐镇。”洛阳令笑嘻嘻地道。

    他心里却是在吐槽,文维申给周铨捣乱并不是什么秘密,从创办《西京纪闻报》开始,他就是保守派最重要的支持者,即使不是旗手,也是旗手背后的最大助力之一。

    文维申问了其余被点名的人物,都和他一般,是保守派的重要头目,也是反对铁路修到西京的主干力量。文维申心里暗暗嘀咕,然后又问道:“济王日理万机,怎么有空来西京?”

    “自然是为了铁路进西京的事情了,要知道,今年开始京徐铁路便要改造,要换成能跑蒸汽机车的,若到时还修不到西京来,呵呵……”洛阳令笑了两声:“反正我这洛阳令是休想再当了。”

    绝对不可能,修铁路是大事,但对现在的周铨来说,并没有大到让他在几个月内跑两次西京的地步,一定是有其余原因!

    好在周铨并不是立刻就到西京的,定下的行程,是五日之后抵达,文维申还来得及打听他来的真实用意。

    他的消息网很快将周铨的真实用意传了过来:因为同时要打两场战争的缘故,特别是要大举征西域,所以周铨准备亲自坐镇洛阳,将这里作为行在之地,时间至少是两年。

    “两年……与宋行风那边得到的消息相应证,看来是不假了。”

    当天夜里,在文维申府相邻的一处院子里,五个人聚集于一起,除了文维申之外,还有那位韩膺胄,另外三人,也同样是大宋故老旧臣之后,在政治立场上都是属于保守派。

    平时他们都不显山不露水,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几人手中掌握着大宋最后的反抗势力。

    “事情便是这样,诸君,老夫虽然受诸位所托,主持此事,但事关重大,由不得老夫一人独断,这一次可能是最后机会,若是能成,大宋中兴可期,我等亦可重现祖辈之勋绩,若是不成,我们死无葬身之地矣!”文维申将自己掌握的消息说了出来,然后闭上眼,仿佛在养神一般。

    富弼之孙富直柔在众人中年纪最轻,他握紧拳头:“此非私怨,乃是国仇,何必再犹豫?当断即断,不可坐失时机!”

    吕公著之孙吕好问却摇了摇头:“虽是如此,不可不谨慎,诸位,我们可能是大宋最后的希望了,若是因为我们行动不慎,致使宋祚断绝,我们有何面目见先人于泉下?”

    富直柔闻言怒道:“若是再坐视下去,等天下大势已定,周贼以小恩小惠收取民心,大宋难道就不亡了么?我们就有面目见先人么?”

    吕好问没有与他争执,而是看向在座者中唯一没有发言的另一人。

    这人却不是重臣之后,但他的来历也不小,姓杨,名时,乃是二程的得意门生,也就是程门立雪的那一位。

    他如今已是年近八旬,事实上,若不是因为不忍宋祚断绝,同时也不喜周铨轻慢儒生的种种举措,他根本不会参与到这件事情上来。因为他是此时少数硕果仅存的学问大家之一,所以他以讲学为名,游走于京师、西京等地,许多计谋,都是他所策划,众多人物,也是靠他联络。

    “咳……前段时间,我见着一个人。”杨时慢慢抬起有些昏花的老眼,老年人话多罗嗦的毛病,他同样有:“这人你们都应该知道,李纲李伯纪……”

    “李伯纪!”

    众人看向文维申,他们与宋行风联系上,便与李纲有密切关系。李纲远渡济州五国城,在那里陪伴赵佶,虽然谨言慎行,可实际上却在观察周铨手下的情形。他敏锐地发觉,宋行风的志趣与周铨未必一致,暗中将此通知了文维申,这才让保守派将注意力转到宋行风身上来。

    而在这过程中,杨时也起了关键作用。当初周铨将部份二程弟子,礼送至日本,名义上是教化日本人,实际上就是变相流放他们。因为他们终究是汉人,所以宋行风横扫日本时,也借助了他们的力量。这些人与杨时有密切联系,再通过杨时转联系上文维申。

    “他不在五国城陪着上皇,怎么回来了?”有人问道。

    杨时慢悠悠地道:“上皇遣他为使,赐了一些海外奇物给今上还有康王,他得以入宫见到今上一面。”

    提到赵佶,众人都有些尴尬,毕竟这可是一位写小~黄~文的太上皇,自古以来的昏君,恐怕都没有他这么过份的。虽然众人理解他为了降低周铨猜忌而自污之举,可这样做,还是让身为臣子的他们难堪。

    “今上虽被拘于禁苑,但是身边还是有几个可信之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