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风华-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辈更是痛恨。
最重要的是,向家这些年,可没有少往徐氏族人那里使铜钱。
哪怕徐处仁自己不想动周家父子,自然也会有得了钱的人,打着他的旗号来寻周家父子麻烦。
“我们只需闭门不出,便可见其自败,待周家父子走后,这利国监终究还是我们说了算……”
听到父亲解说这内中的缘由,向琮松了口:“这么说来,赵家还真是蠢了,竟然会与周家莽汉武夫合作。”
“赵家,哪个赵家?”向安此时却皱了皱眉。
“赵胜的主家,赵家的三老爷赵明诚亲自来了,如今正在与周家那位衙内把酒言欢呢。‘”
听得赵明诚来拜访周铨,向安顿时坐不住了,他猛然起身,焦急地道:“此事怎么不早说,你这竖子,耽误了大事,你如何吃得起!”
向琮讶然道:“大人何出此言,赵家不过是一个破落户罢了,便是与周家父子勾结在一起,又有何能为?”
“你懂个屁!”
向安咆哮了一句,早就没有最初的悠闲了。
他很清楚,无论是知州徐处仁,还是别的什么人物,对周家父子来说都是外来的压力,他们完全可以硬顶。
真正麻烦的事情,还是没有人手可用。周家父子毕竟是外人,即使是猛龙过江,却也比不得地头蛇们人手熟悉。哪怕他们拔了石孔目这颗钉子,也不能将底下的差役们全都换掉。
无论做什么事情,总需要这些胥吏差役们去奔走,偏偏这些人都被诸家冶坑冶主喂养熟了,明里暗里都和冶主们通声气。
但是赵家与周氏父子联手,意味着强龙与地头蛇合作,周氏父子的最大短板,也因此得到了弥补。他们在立国建不再是孤立无援,而且,那些见风使舵的冶主们,也会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投靠周氏父子,不会再瞻前顾后。
向安越想这后果就越担忧,他将眉头皱得紧紧的,来回踱了两步,然后说道:“把赵胜唤进来,不,还是请进来吧!”
向琮不敢怠慢,亲自出去,片刻之后,把赵胜迎进来。赵胜受宠若惊,他以前当冶主的时候,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礼遇,如今失势,反而得到了向家的看重。
“向老员外,大事不好啊!那位,周小丫呢,分明是要把手伸入铁冶之中,老员外,我一向是唯您马首是瞻,如今落得这般下场,你可不能不管不顾!”
向安此时脸上已经没有焦躁之色,他捋须呵呵一笑:“赵贤弟,你何必这么慌呢,办法总是比问题要多的……你觉得周家父子究竟是何等人物?”
赵胜听得向安这样说,心里便是一喜,这证明向家要对付周傥与周铨了。他如今先是被周铨当众羞辱,又被赵家抛弃,原本是走投无路,来见向安,根本就是垂死挣扎,可现在,竟然真有一丝希望!
在利国监经营铁冶时间久了,他的全部利益都和此有关,他绝不能容忍,自己被赶出去。如果赵家不用他了,他另投一个主子就是,急切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那么向家也不错。
“周家父子……依我愚见,其父只是平平,但那小儿,狡诈如狐,满肚坏水,是个黑心肠的烂东西!”赵胜咬牙切齿地道。
旁边听着的向琮默默吐了口口水,若说满肚坏水,黑烂了心肠,这位赵胜对手下的冶工才是真正如此。
仅向琮所知,赵胜管理的铁冶之中,每年至少会折进去三五个工人,这些工人的尸骨,都已经和铁水一起,炼成了生铁,卖给了客商。而那些倒楣的工人家属,在寻赵胜说理时,不是被打出门外,就是赶出了狄丘。
虽然十四位冶主手下多少都有这种事情,可象赵胜这般心黑的,还真不常见。
当然,向琮是忽略了自己老父的手段,他老父向安手中的人命,比起赵胜多出五倍都不止!
此时赵胜将周铨如何跋扈凶暴欺辱于他,又如何狡猾奸恶,不知用什么手段说动赵家放弃他,这些事情都是一一说完。虽然此前已知约略,但向安还是非常仔细地听着,听完之后,他冷笑道:“你上当了。”
“什么?”
“你以为周父平平,这儿子奸猾,你上当了,那小子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就算是有几分见识和本领,可是放倒石孔目的手段,分明是积年老吏的方法,绝不是靠着聪明能用的。”向安微闭上眼睛,指头敲了敲面前的石几。
见他陷入深思,赵胜不敢再说什么,只等他做最后决断。
“无论如何,这周家父子不能让他们太过得意了,赵胜,你若是想要翻身,就必须将他们拉下来才行!”
“是,是,请向公指点。”
“徐太守那边,我可以遣人出面打点,不过只能以你的名义。”向安徐徐说道。
赵胜精神一振:“我出五百贯制钱!”
这厮倒是肯下本钱,五百贯,即使是在这些铁冶富商眼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五百贯还不足以买动一位太守,但买动太守的族人子弟出头捣乱,却是绰绰有余。
“这只是一步,不过周家父子敢如此行事,想来是有些倚仗的,故此你还要备上些别的手段。”向安又道。
“别的手段?”赵胜有些不解。
向安看着他笑了笑,笑容有些柔和:“听闻赵贤弟交游广阔,就连一些强人都有往来……”
赵胜嘶地吸了口冷气,看着向安,却发现向安笑容不改,只是目光里说不出的冰冷。
“这……这……”赵胜喃喃说了两声。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点秘密,都被向安发现了。
他能够黑心肠地处置掉那些死亡工人的事情,除了倚仗赵家的势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助力,来自于那些杀人放火的强梁!
托当今官家之福,他宠任的官员,个个都是收刮小能手,逼得流民四起。特别是利国监这边,民风彪悍,就有那些坚忍阴鸷之辈,占山为王落草为寇。这些人一直是利国监三十六冶冶主的大敌,所以当初苏轼治徐州时,才上书皇帝“常为盗贼所窥”!
但苏轼所不知道的是,这些盗贼中相当一部分,又与冶主们相勾结,赵胜便是其中之一!
………………………………
一一七、老奸
赵胜还在犹豫,毕竟动用盗贼对付朝廷命官,若有泄露,便是杀官造反,风险甚大。 ‘
就在这时,外头又有一人匆匆进来,凑到向琮耳边说了几句话。
向琮大惊:“那周铨要在利国监建水泥窑,如今正在募集股本,意欲与各冶冶主联手!”
这个消息一出,向安猛然起身,身前的案几都险些被掀翻。
“我怎么忘了这一茬,还有,官家竟然会许他在此建水泥窑?”
向安此前从京师中得到的消息,赵佶有意将水泥比作生铁、酒、茶之类,由皇家直接控制进行专营。
但没有想到,赵佶竟然会暗中给周家父子开一道口子。
以向安的见识,自然知道,水泥会带来多大的利润。
毕竟水泥用途之广泛,与铁也相差无几,而水泥的消耗量,可要远远大于铁。
据说京师之中,已经在大规模兴建水泥窑,甚至准备将京师的几条主干道路,都用水泥铺就,这其中要花费的钱财,只怕以数十万贯计。而那些主干道路所经过的民户人家,竟然极为踊跃,哪怕他们自己出点钱,也希望能尽快将水泥路修成。
周家父子用水泥拉拢一批冶主,从而形成利益联盟,却将向、姚两家排斥在外。向安只觉得心中有如刀绞,恨不得立刻冲过去,将那些利益都攥在自己手里。
冷静了一会儿,向安似笑非笑地看了赵胜一眼:“赵贤弟,这水泥方兴未艾,可是一大财源,老夫倒是很有兴趣……你既然犹豫不决,那么此事作罢,老夫欲请周衙内一晤,就不方便再见你了。”
赵胜听到这里,顿时大恐,如果真被赵明诚带回青州,他这些年的假账本肯定要翻出来,那时等着他的就是家法。‘而世家大族的家法,可是比国法更可怕的东西!
想到自己可能会无声无息地死去,报到官府也只是一个“暴亡”,而妻儿子女全部会因此受到牵累,赵胜顿时横下心来。
“向公,向老员外,你可不能不管我啊……而且,以向公声望,怎么能居于人下,难道到您这地步,还需要去看周家小儿的脸色行事?”赵胜嗷叫了一声。
但向安只是摆摆手,为了利益,看一个小儿脸色行事算得了什么,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甚至可以跪下来唤那小儿爷爷。
“向公,我求你了……”赵胜扑通一下跪倒在地。
“唉……赵胜,咱们也是多年的交情,十几二十年前就认识了……你既然这样说,老夫也不好撒手,方才老夫与你说的还有效,但是,求人不如求己,你愿不愿意去做,是你自己的事情。琮儿,替为父送客。”
向琮将赵胜掺扶起来,赵胜失魂落魄走了几步,然后停下来,回望着向安:“若我真做了……向公可愿意保我?”
向安满脸正气地道:“咱们二十年的交情,你信不过我?”
赵胜原本想说信得过的,可是打心里翻翻向安此前的记录,怎么也觉得,这老头靠不住。
可现在他走投无路,死马当作活马医,如此情形下,也只能信了。
在离开向家“荣华堂”的路上,他沉默不语,向琮与他说了几句话,他都只是敷衍应付。
待得要出门的一刹那,他才猛然抬头,眼中闪动着凶光,看着向琮道:“大郎,替我回禀令尊,狗急了还会跳墙,既然我赵某被逼得没有退路了,那么……我赵某也不是好惹的!”
说完之后,他大步离开,直接上了头驴子,不是返回他自宅,而是出了狄丘镇。‘
看着他的背影,向琮发了会呆,然后回到了荣华堂。
“大人,我观赵胜模样,他肯定会去说动那些强人,对周家父子下手……当真放任他这般去做?”
向安听得儿子的问话,哈哈一笑,然后道:“你明日就去拜访周铨,只说我老了有些糊涂,如今向家是你话事,你愿意襄助他建水泥窑场,他要人,我们出人,他要钱,我们出钱!”
向琮愣住了,不等他回过神来,向安又道:“然后,你带着周铨到镇上各处勾栏游玩,他年少心性,又是京师那繁华地方来的,必然耐不住镇子里的冷清,你就再带他去徐州府,以前你惯会在徐州府花天酒天胡厮混,如今把这本领用出来,定要将他带得认你为至交好友!”
“爹!”这一次向琮脸上发红,没有再唤老大人,而是唤了更亲近的称呼。
他实在不明白自己的老父为何会如此。
哪知道向安还没有说完,他捋了捋须,又眯着眼:“然后,你寻个机会,告诉周铨,赵胜欲收买强人对付他父子,这事情要说得不早不晚,一定要待他视你为至交好友,答应咱们家也参与水泥窑场之事后!”
向琮看着自己的老爹,只觉得心中一片迷雾。
先是挑唆赵胜,令其铤而走险,然后又到周铨面前出卖赵胜,报警示好……这样风格变化实在太大。
“蠢货,水泥窑场要办起来,周家父子也必须滚,若不滚,就去死!”见儿子不明白,向安教训道。
向琮顿时恍然大悟,如果他们向家也参与到水泥窑场之事,等周家父子“滚”了,那么他们向家正好接手全部窑场。
那个时候,不仅仅利国监的铁冶依旧由向家说了算,连这新兴的水泥,向家同样也可以从中分一杯羹,而且是最大的那杯!
天子能给周家父子网开一面,到时候自然也能给自己的舅家向氏网开一面,所以向安并不担心,周家父子滚了之后,官家给的优待会被取消。
“父亲大人果然深谋远虑,孩儿受教了!”想明白自家老子的算计,向琮深施一礼,对自家老子更为敬服。
如同向安所料,前有赵明诚出现给了赵胜当头一棒,后有水泥的巨大利益诱惑,就在当天,周铨已经与八位冶主达成了合作协议。
至于那些工头们参与拟定的“冶坑安全条例”,完全被这些冶主们忽略了。
应付完这些冶主之后,周铨也终于有了点时间,来见见等他久矣的赵明诚。
此时赵明诚在镇外的那座庄子里,倒不是十分无聊,因为在他面前,放着一本册子。
见周铨回来,寒喧已毕,赵明诚仍然不舍得将书册放下,而是举起向周铨问道:“此卷谁人所编?”
“哦,是我闲暇无事所编。”周铨瞄了一眼那小册子,发觉是自己给庄中少年编的数学教本,当下笑道。
“不曾想你竟然通算学……这个符号可是一?”
这本数学教本所用的数字与符号,都是周铨另一世所带来,此时除了他和庄中少年,别人应该未曾接触过。但赵明诚真有些聪明,他只是琢磨对照,就将“1、2、3”等九个数字都认了出来。
不仅如此,他还由此推出了四则运算符号。当他在周铨这里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笑着抚掌道:“此符甚简,易懂易学,虽然周郎你不曾入太学,却还是有些学问的!”
周铨听到这句话,心里就有些不喜,赵明诚倚仗自己国子监太学里读过书,语气中多少有轻视之意。周铨欠李清照人情,但这人情已经还了,故此用不着对赵明诚客气,因此他淡淡地道:“尊夫人也未曾入太学,却不知赵先生与尊夫人,谁学问高明?”
赵明诚顿时愁眉苦脸,然后讪讪道:“拙荆学问天授,非我能及……唉呀,时间不早了,周大郎,我先告辞吧。”
有关他与媳妇的学问大小之事,一直是赵明诚心中的痛!
当初在国子监的时候,三舍生的同学里,就没少人拿这个取笑他,谁让他娶了全京师才子们都向往的词女呢!
可以说,赵明诚在这个问题上,心理阴影面积已经接近正无穷了。也正是因此,他才会基本放弃诗词,把注意力集中到金石之学上,或许也只有在这些破铜烂铁之上,他才能找到一丝对李清照的优越感。
不过很可惜,这种优越感也持续不了多久,李清照现在在金石之学上的学问也已经赶了上来。
“赵兄何必走得这么急,如果想在学问上超过尊夫人,不是没有办法,一个字,出奇制胜!”
“出奇制胜那是四个字!”赵明诚没好气地说道。
“哈哈……赵兄,比如说这些数字符号,尊夫人就不认识。”周铨一笑。
赵明诚心中一动,正如大多数女子一样,李清照确实对数字不敏感,他们夫妻在计算收支之时,李清照时常算错。
不过赵明诚旋即醒悟过来,周铨这厮竟然在挑唆自己的争胜之心,最关键的是,李清照算数不好,他赵明诚同样不行。
再看到周铨那坏笑,赵明诚总算明白过来,这家伙根本就是在戏耍他嘛!
两人可以说是初次相见,但周铨就开这种玩笑,实在有些过了。
“周大郎,若是没有别的事情,我可真走了。”他没好气地说道。
周铨这才收敛起调侃的笑容,正色说道:“我想请贤夫妇编一本字典!”
………………………………
一一八、挖根子
当赵明诚回到青州自家宅邸时,正值酷热难耐之时,李清照只着小衣,斜倚栏杆,两名使女一个在为她打扇,另一个则端上瓜果。
将两名使女挥走,赵明诚接管了打扇的工作,满脸都是笑容:“贤妻”
“可是遇到什么难题了”李清照懒洋洋地问道。
因为天热,她面色潮红,目光含波,这懒懒的一瞥,看得赵明诚怦然心动。
定了定神,赵明诚道:“贤妻为何如此说我,莫非不是遇到难题,我就不来寻贤妻说话”
李清照似笑非笑地望着他,看得赵明诚终有些羞赧,他干脆不再绕圈子了,将自己去利国监的事情说了一遍,特别是周铨提出编字典的请求,他说得眉飞色舞。
“那赵胜呢”李清照却问道。
赵明诚一愣,周铨有关字典的设计,实在是太过吸引人,让他完全把赵胜忘了。本来他是要将赵胜带回来,结果心急着来见李清照,因此也没有去寻此人。
“你啊,当真是”李清照埋怨了丈夫一声,不过也知道,她丈夫就是这种书呆子脾气,只不过让赵胜走脱,少不得要有些麻烦。
这念头只在李清照心中打了个转儿,也就被驱走了。她的注意力同样集中到了周铨所言字典之上,这可几近于著书立说,其意义之在,绝不能小看。
李清照自己是音韵大家,又博览群书,赵明诚同样博学多才,关键是这妻夫俩都很闲,虽然赵家出仕的禁锢已经在周铨努力下解除了,但是一时间没有合适的官职,而且编一部字典出来,有助于赵明诚在士林养望,何乐而不为
“这字典果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不过周铨那小厮要我们做此事,究竟是何用意”李清照在惊喜之后,开始陷入深思。
“他能有何意,自然是被为夫的学识所震慑,然后,然后”赵明诚得意洋洋想要吹个牛,结果在妻子鄙视的目光下败退下来。
“说实话吧,他究竟想要这字典做什么,以我之见,这位周郎可是唯利是图之辈,倒是他的那个小使女,可惜了,聪慧伶俐,我见犹怜啊。”李清照道。
赵明诚只能将周铨的用意说出,用周铨自己的话讲,他想编部字典,帮助自己扬名。
但实际上,周铨更大的目的,是借助字典来提高识字率。
文官集团在他返回京师后的疯狂获讦,让周铨深切地意识到,哪怕是文官中所谓的“正人君子”,看待他这样的人,仍然会当作异类。何执中劝他读书科举,其实是想要将他也化成文官集团的一份子。但是周铨对此,却是没有什么兴趣。
既然文官集团要挑起战事,你要战那便战,把他周铨赶出京师,那他周铨就要挖文官集团的根子。
“文官能够拥有权势,无非就是识字断句,垄断了文化。那么我来普及文化,直接将他们的根基给刨开来”
就象周铨对周傥说的那样,对方不带他玩,那他就准备掀桌子,自己另外来开一场游戏。
而要普及文化,字典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具。
“字典尔雅不就是么”李清照听丈夫说出周铨的提意,有些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弄出这样一个名堂。
然后,她看到赵明诚露出一种陌生的坏笑,然后拿出几页纸来。
在这几页纸上,写着许多李清照从来都不认识的符号,扭来扭去却很简单。
“此是何等符号”李清照讶然问道。
“此注音符也,此数字也,此运算符也”赵明诚得意地说道。
李清照看完第一张,又看第二张,这一次倒是她认识的字“阿”,旁边有注,用那种注音符所拟,再然后又有数字,李清照从这数字的一竖来猜,这应当是个“一”。
知道了“一”,那旁边就该是“二”,如此类推,李清照又发现一件事情,这些文字不是竖排,而是横排。
事实上古人文字书画,虽然以竖排为主,可以纸张发明之后,横排也有之,只是非常少不习惯罢了。李清照有些好奇:“为何横排”
“据周铨说,这是为了方便数字运算,比如说”赵明诚给李清照深练了一下加减法运算,这是他在周铨那学来的,虽然不是很纯熟,却足以震住李清照了。
李清照眼见一连串扭来扭去的蝌蚪文,随着丈夫手中的笔写了出来,她又好奇地道:“这笔为何不是毛笔”
“此为铅笔,周铨说毛笔可以为书法之道,但若论简便,还是铅笔更易”
听得自家丈夫一口一个周铨,再看到眼前这些稀奇的符号,李清照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个少年略带轻薄的笑容。她猛然想到,自己丈夫方才的笑,就与之很相似。
她丈夫去见周铨才短短几日功夫,就被这个年纪小上十余岁的少年给影响了
李清照扬了一下眉,将心中的思绪驱开,一边听着丈夫解释,一边仔细看这几页纸。
每页纸上,都用那种有些别扭却更简单易写的数字标明页码,而每张纸上都收录了一些字,只不过这些字大多都是平日书写时的简化。
李清照对这些简化字并不陌生,那些冗繁的笔画,随着王羲之等杰出书法家和不知名的学者们一点点改进,许多都变得简洁起来。
“是儿当真未曾读书乎”
在听完之后,李清照叹息着说道,眼中光芒闪动,既是惊讶,又是惋惜。
这样的一部“字典”,若真编写出来,比起“尔雅”绝不逊色,这绝对是一部足以列入儒学诸经中的经典
“怎么,娘子也觉得此子不凡”
“何只不凡,单此字典,若真做成了,便是千秋立言的伟业,旁人还只想着给六经作注,他却已经想着给字作注终有一日,天下读书之人,手中皆要有这字典,到那时,这周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