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绿色风暴-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洞道里行走快捷,倒是比在地面上去往石关屯,快了不少。

    伙房外,十几个欢蹦乱跳的小孩,跟着寒娟几个大点的女孩子,远远围观着,嬉闹着指点着空地上那些凌乱的铁架子。

    “打开粗布,对,全部摘下来,等会你们可以拿回去,让婆娘缝个垫子啥的,结实的很呢,”招呼着手脚麻利的匠人们,萧夜让他们把一个个铁架子组装起来,那长长的螺丝,精致的螺母,还有两把两头开口的扳手,可是让匠人们开了眼界。

    手腕粗的精钢架子,颠在手里很是沉重,上面似乎刷着一层黑漆,阳光下却是一点光泽也看不见;第一次见到如此模样的匠人,连连咂嘴。

    四个占地不小的太阳灶,安好四方底座,斜斜的凹形锅盖下,伸出的支架上,拧上了最后一颗螺丝后,萧夜挥手把匠人赶开,自己上前,冲着太阳调整了一下角度,随即就撤下了锅盖凹槽里蒙着的粗布。

    黑幽幽竖起的锅盖,看着也不大,只有两尺见圆,阳光下,锅盖前方对着的圆形支架,看不出有何异样。

    众目睽睽之下,萧夜从一旁拿过一个手指粗的木棒,伸手就放在了支架的圆圈中间;刚刚伸过去的木棒,外皮很快焦黑起来,眨眼间功夫,啪地冒出了浓烟,随即火苗就点了起来。

    “哇,着火了,着火了,”旁观的小孩子们,叽叽咋咋地叫了个震天响,而匠人们和几个伙夫,已是目瞪口呆。

    “来,老李,端出一锅水来,”在萧夜的吩咐下,伙夫老李和另一个同伴,两人抬出一口大锅,往里面倒了一桶水。

    当锅里清凉的净水,开始冒出热气的时候,伙夫们已经围着四个太阳灶,转了十几圈了,愣是找不到点火的地方。

    “好了,别找了,”萧夜也不多解释,其实,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会用不晓得道理。

    “以后天晴时,可以用这太阳灶烧水做饭都行,阴雨天还是在灶上烧火做饭,”给他们讲了太阳灶的用处,告诫不能用手摸的地方,萧夜扭身就要走了。

    “百户大人,”老李赶忙叫住了萧夜,一脸涨红的兴奋,”这啥的太阳灶,能不能多来几个,伙房实在是太忙了,”

    石堡现在不说军士,就是匠人就有百多人,加上家属孩子的,总共近三百多号人张嘴,哪怕那些匠人家属来帮忙,他们也倒腾不开。

    萧夜无奈地看看老李,摇摇头走了,你伙房供应不上熟饭,就多做两次,少了自有王大力找你的麻烦,本官爱莫能助了。

    就算是还有太阳灶,也有其他三个地方等着要呢,厚此薄彼的事萧夜不能干。

    刀子带过一次路后,洞道里运输物资的事情,就由崔红原的旗队接手了,把一车车的物资沿着长长的洞道,运回了石堡里的军器库;磨坊里的出口处,自有刀子的亲卫队,等着他们露头。

    当一个个熟悉的铁箱子,被抬上磨坊外的独轮车,运进不远处的军器库时,身上已经没了多少弹丸的亲卫们,信心再次膨胀。

    按照优先顺序,军火供应亲卫队是第一位的,其他的家卫队,那得拿着百户的手令,或者夫人盖章的条/子,负责军器库钥匙的马贵,才能打开军器库,发出军器物资。

    而民用物资仓库的钥匙,是由王青掌管,一旬一核账,沿用了田秀秀使用的办法。

    亲卫队的家卫一时不好补充,只有刀子和孙小明带的二十几人,但是王猛、左石手下的百人队,已经是人满枪足,石堡里原来的旗队被整合后,还剩下近百人军士,被派去了盖伦部落。

    这近百人的军士,大部分是从白龙湖抽调过来的,还有一些熟鞑子兵,正好能在该伦部落组建第二支百人队,百夫长萧夜已经选定了,正是原石关屯的旗官雷孝清。

    旗官刘小候去了夜枭家卫队,那里的斥候队正合他的心思;而郝永良沉稳的个性,让萧夜舍得不放手,暂时留在了身边。

    哪怕只有后勤官的军事知识,萧夜也知道,石磨里将来会出现火炮,而郝永良既然能把手下军士,调教的打枪榴弹,打得连小六子等亲卫都惭愧,那就不能放远了。

    没错,盖落部落的第三支百人队,是以使用火炮为主的炮队。

    守在马道石堡,萧夜不停地从石磨里,调取出了大量的火器,运出洞道后,随即就配给了身边的两支百人队,运往白龙湖、鹰爪堡的军火,也快速地进行着。

    至于他身边的亲卫队,已经被武装到了牙齿,每人防护衣贴身,至少一把左轮短/枪,一支步枪、五枚震天雷,弹丸各百二十发,狩猎刀一柄;喜欢用军弩的,短箭随意拿,只要能拿得动,背包里装多少没人管。

    王猛和左石的百人队,因步枪子弹短缺,大部分家卫都是后装火/枪,不过枪榴弹萧夜给了不少。

    至于民用物资,萧夜只是少量地取用,囤积在了仓库里。

    外松内紧的马道石堡,石堡外忙碌的匠人,堡墙上巡逻的家卫,军舍里枕戈待旦的武装家卫,都在等着南面的烟尘掀起。

    来自盖伦部落、鹰爪堡、白龙湖推荐的军士,开始在马道石堡集结,月底的军士大比,再次开始了。

    “彭、彭彭,”“呯呯、呯,”“轰、轰,”低沉的猎枪声、火/枪声,清脆的步枪声、短/枪声,还有那枪榴弹、震天雷的爆炸声,在石堡外的山坳里,纷响了整整一天。

    萧夜和辛濡林看着桌上的地图,两人研究了好几天,最后下的结论,是如果明军想要来找麻烦,肯定是要清风谷那边过来,马道以南,难以行进大队人马,更别提那沉重的火炮了。

    不过,明军敢不敢冒着和鞑子冲突的风险,从草原上杀过来,萧夜不得而知,辛濡林也不敢保证。

    猜测归猜测,没了和商家交易的萧夜,很快就遇到了大问题,石堡里人吃马嚼的,粮食不多了;不但是这里,鹰爪堡、白龙湖,还有盖伦部落,粮食、青盐储备都不多了。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没有粮食人心不稳,更别说其他的了;萧夜最为头疼的,就是没有一个稳妥的粮食渠道。

    忐忑不安地等了十来天,眼看着石堡最南面的那道石墙,都修到了一半高度,还是不见明军的影子,萧夜奇怪地站在堡墙上,拿着望远镜四下里看了好久,不明白地摇摇头。

    他哪里知道,石关屯、老羊口屯堡遇袭,军士伤亡惨重,失踪的更是惊人,这已经惊动了肃州卫,哪怕张忠是朝廷派来的监军,大权在握,也得顾忌卫所里的其他将官,还有那面善心黑的锦衣卫。

    这些人,虽远在边关,但哪个不是和京师有着瓜葛,朝廷里的那些大佬,时不时给皇上奏上几本,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在边军这块荒野之地,他是高高在上,但在那少年天子眼里,甚或是朝廷官员心里,他连哈巴狗都算不上,一旦惹怒了天子、大佬,他原形毕露的时间也就到了。

    没办法,为了安抚指挥使司上下,勾连锦衣卫,还有地方官府,张忠可谓是舍了本钱,把从萧夜那里抄来的物资,散了一半多出去,自己得到的反而不多了。

    至于让他恨得牙根痒痒的西门萧夜,现在反倒是不能动了。那碎石堡千户所传来的消息,还得要按下来。

    传言里道是西门萧夜勾结鞑子,不但残杀军户,劫掠人口,为泄私愤甚至毁了石关屯的一间军舍院落,张忠信了,也安心了不少;如果萧夜躲在草原上不吭不哈,他就睡不着了,咬人的狗不叫,说不得又得花人情派出锦衣卫了。

    为何,那老羊口的皇店,风声都被他传回了京师,他是必须要设的,能给皇上的内廷挣得大笔银钱,他才有出头之日;而在石关屯下设立的官店,也就是一个税卡,那就是大家伙合股的钱袋子了。

    被称之为大家伙的,是肃州卫里有头有脸的官员,还有地方县令之类的油吏,富家商贾都上不得台面,两个锦衣卫笑面虎千户,自然是占着一份了。

    他不认为这次锦衣卫配合了自己的命令,那游固达和薛山标就成了自己的朋友,没有大笔的进项,人家连一个力士都不会派。

    西门萧夜跑了,富贵楼被莫名其妙地给屠了,张忠这几天实在是闹心的很。

    弥漫着檀香的书房里,红木书桌上铺着块丝绸,上面摆放着一个亮晃晃的怀表,张忠喝着香茶,一边打量着这稀罕的怀表,一边考虑着皇店的事。

    没有波斯人的货物,那皇店根本就是一个笑话,鸟不拉屎的地方,从哪里卡税去,找那些匠人?那一年下来,恐怕还买不到自己的一个玉扳指,简直是鸡肋了。

    “哎,那个小东西,还不能逼急了,事情总要慢慢来,急了吃不到热豆腐呐,”虽然心里有些发堵,但张忠可是见过世面的主,明白心急吃不的热豆腐。

    “波斯人在甘肃镇遇凶一事,却是要商家去周圆,否则一旦波斯人远离,那自己可就脸面全无了,”

    “甘肃镇那啥的商会,可真不是好东西,商家眼里就知道铜臭,皇恩浩荡就不知道了?”

    思前想后的张忠,考虑到最后,还是决定,看在钱财的份上,先不计较西门萧夜的抗命,惹恼了马道那里的鞑子,可就得不偿失了。

    边镇、内地里世家、商户,和鞑子暗地里牵连交易的大有人在,萧夜能在马道石堡里躲藏,和草原部落相处,张忠一点都不稀奇。

    现在他不但不能动萧夜,还的说服代千户薛山标,死了那三个锦衣卫旗官,应该是白死了。

    “来人呐,”叫来书房外候着的小太监,张忠琢磨了一下,“你去找那啥的商会主事,就是黄家的三小子,让他去联络一下马道石堡,看能不能疏通了波斯商道,恢复和甘肃镇的买卖,”

    “当然,商货必须在官店、皇店纳税后,方可进入甘肃镇,”说完话,张忠一挥手,让小太监下去了。他是这里的地头蛇,就算他不在这里,顶替他的,也得这么干,没好处谁愿意操心劳神。
………………………………

一百三十四章、大明版的经济制裁 上

    甘肃镇,三家大商户为主的商会,虽然因富贵楼一案,被迫停下了获利丰厚的生意,但是,一年多来,他们已经得到了垄断下的巨大好处,还有一个体面的称号,自然是不会轻易散了商会。

    波斯货物没了供应,但是其他传统交易,已经占据了商会货物交易的半壁江山,仅仅是大宗货物的定价就能让众商家眼红的流血,商会里争夺话语权的暗流,在不时地搅动着。

    在张忠派出的小太监的几番催促下,不甘于在商会里被挤掉了威望的黄昌祖,不得不硬着头皮,派出家卫老吴,拿着他的亲笔信,去了马道石堡。

    萧夜在马道石堡出现的消息,三大商户都已经打听到了。

    老吴和萧夜见过多次,也是黄昌祖和原石关屯黄家商铺之间的联系人,自然也和萧夜手下的旗官捻熟,要是连他在马道石堡都吃了憋,黄昌祖更是不愿去冒险了。

    忐忑不安的家卫老吴,从甘肃镇出发,四月中旬到达了石关屯外的马道。

    石关屯与马道石堡间的这条蜿蜒马道上,两旁蔓延看不到边际的翡翠藤草,山道两旁栽种着半人多高的黄连树。

    石山下峡谷外的废墟四周,骑马经过的老吴,依稀看见有几道身影,遮遮掩掩地躲在树林、荒草里,要不是畏惧藤草,他压根就发现不了这些人影。

    即将进入马道,路旁的树林边缘,几颗新栽种的黄连树,清理出的地面上,搭建了两顶草棚;不说皇店在老羊口设立,这里的官店,可是立马就有人守候了。

    十几个穿着衙役黑衣红帽短打装扮的汉子,站的坐的,脚旁横七竖八的腰刀、长矛,他们是甘肃镇县衙过来的差役。

    要说甘肃镇对清风谷外草原上的鞑子,无力管束,但对于出逃至马道石堡的西门萧夜,也就是所谓的艾山刺部落百户,那应对的手段却是不少,使起来得心应手。

    只要卡住了这里,加上清风谷那里也是自己人,除非萧夜愿意绕到北至铁山关,东到赤斤蒙古那里冒险,这马道是最为省事的商道了。

    “站住,停下,”见老吴独自一人骑着高头大马,不带停顿地直直跑来,差役班头丢下手里的茶碗,挺腰凸肚地拦住了去路。

    县令派他们来,那是要收税的,十取一的税款,要是交不回去,水火棍可就要打身上了。

    这几天,他们白天守在这里,晚上去了石关屯里睡觉,早出晚归的,吃不好歇不好的,却是连一文钱的税都没见到,要说不着急,那是假的。

    那两个在皇店名下的磨坊,昨个押去了数百的囚犯,想来张监军下个月的收益,起码会有千两入账,那他们的官店卡子,可是眼看着难受了。

    “吁、吁,”缰绳拉住,健马仰头嘶鸣着缓下了脚步,老吴坐在马背上,低头看看前面的差役,眉头一皱,“各位,何事拦路,老哥我可是有要事在身,赶路急着呢,”

    “呵呵,着急也得放亮了招子,别不懂事,”班头赵无良一拧脖子,伸出大拇指,遥遥比划一下身后的告示,“这位老弟,皇粮国税威严,先下马吧,”

    老吴的一句老哥,可是让赵无良心火不畅了,要不是看对面这个大汉衣衫料子不错,气势不是一般人家的模样,恐怕他已经招呼着弟兄们,上去就把健马给收了税了。

    抬头瞥了树下那木板上贴着的告示两眼,老吴嗤地冷笑一声,从腰带上摘下铁腰牌,挥手抛了过去,没有言语。

    赵无良身后的那些差役,已经隐隐围了上来,还没来得及动手,班头却是拿着那块不起眼的腰牌,细看过后,转眼间满脸赔笑地弯下了腰,“哎呦呦,大水冲了龙王苗,原来是吴爷,小的不长眼,该打,该打,”

    黄家的下人,他是惹不起的,最好是躲得远远的。

    伸出右手,赵无良轻轻地在脸上拍了几下,笑眯眯地哈腰上前,把牌子递了过去,“您老有事,小的怎敢挡路呢,您请,”

    转眼间的变脸,其他的差役也是油滑,清楚期间的猫腻,不就是遇上了大户人家的下人了,于是,也纷纷堆起笑脸,哗啦散开在道旁,铁尺锁链收在身后。

    “恩,你们就好好地守着吧,”老五脸色一松,接过腰牌挂好,从马鞍旁的皮袋里,顺出一贯铜钱,丢给赵无良后,一夹马腹,健马踏踏地冲了出去。

    黄家主要靠经商匠造养活一个大世家,也要用银钱供应官场的家族子弟,作为下人,老吴能不得罪那些差役,是为最好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说不得那天就能用上这些不起眼的差役。

    “哎,吴爷您慢走,”拿着沉甸甸的铜钱,赵无良大声地喊道,压根不在意那扬起的烟尘。

    摇摇晃晃的木桌旁,那斑驳的木钱匣里,终于有了进项了。

    在马道上行走了一个多时辰,老吴就看见,六步宽的山道被一堵墙截断了;打眼一看,就知道那是用黄灰泥石块做的矮墙,半人多高。

    矮墙后,站着几个军汉,那土黄色的衣服,让老吴看着就乐了,既然遇到了西门西萧夜手下的军士,那对面就是有鞑子,也不会出事了。

    以前老吴偶尔看见过这种衣服,还对波斯人的另类服饰颇为不屑,现在看来,波斯人还是对西门百户高看一眼。

    但是,那甘肃镇里富贵楼一案,到底是说还是不说,老吴有点犯愁。

    “站住,来着何人?”早早就发现了老吴的家卫,对,现在应该是叫家卫了,带队的正是刘小候,趴着墙头看了几下,就让一个弟兄出去应对了。

    矮墙后,二十几个精壮的家卫,背着火/枪挽起袖子,在两个什长的带领下,正浑身大汗地在山道旁挖着石坑,这些石坑平时没用,分布零散;但是一旦有事,放进一枚跳雷,不用拉上细绳就成了夺命镰刀。

    因着道路两旁的黄连树,翡翠藤草在山道外侧蔓延,那封锁道路的跳雷,可就成了延缓敌人突进的利器了。

    见一个军汉端着火/枪,跳过矮墙,正正盯着自己,老吴哈哈一笑,麻利地跳下战马,摆低了姿态走过去,“是我,黄家的老吴,特地来给你家百户送信的,”

    已经得到吩咐的家卫,把火/枪背在肩上,上前几步挡住来人,“行了,人和马都过不去,你把信留下吧,要是想等回信的话,就在这歇着,”

    老吴也听说了,三少爷在碎石堡豪兴大发,和西门萧夜割袍断交,舍弃了那点香火情,遂也无可奈何。

    把书信交给面前的军士,老吴凝重地看着这个小个子,低声说道,“告诉你家西门百户,黄家也是不得已,但绝不想断了和波斯人的交易,”

    “甘肃镇,富贵楼前一阵,被人屠杀了个干净,波斯人堡德斯和他的护卫,连带家属、丫鬟仆人无一活口,黄家正在追查凶手,如若有消息,一定会即刻告知,”

    老吴低沉的话音,让拿着书信的家卫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盯着老吴的脸庞,“那护卫里?”

    “小毛,回来,多嘴了不是,”矮墙后,刘小候露出了脑袋,一声呵斥,堵住了家卫小毛的嘴巴。

    摆摆手让小毛回来,刘小候扫了眼老吴,似乎刚刚看见熟人,“吆喝,这不是黄家的老吴嘛,怎地今个有时间,跑咱这荒郊野外了,”

    松开马缰绳,老吴笑吟吟地一拱手,“刘旗官,多日不见,还是那么精神,改日我请你喝汾酒,”

    “别,别,我一个小军户,当不得你高门大户的酒喝,喝醋都喝不起了,”阴阳怪气的刘小候,狠狠地瞪了眼小毛,“去,把书信传回去,看百户有交代没,别急急火火的毛糙,”

    小毛有一个表兄弟在富贵楼里当护卫,刚才一时失态,现在缩了脖子,嘀嘀咕咕地翻过矮墙,拉过战马跳上去,踏踏踏踏地直奔北面的石堡。

    见刘小候一反以前的近乎,老吴就知道,这趟差事怕是好不了了,但人家西门萧夜没得罪黄家,反而死了好几个亲卫,再加上百户所里的物资被夺,军户匠人大部分跑草原上去了,底下的军士没火气才怪呢。

    割袍断义,割的不是时候啊。

    小毛骑着战马,向北跑了半个时辰,穿过一片忙碌的工地,急急赶到了马道石堡,把战马交代给堡门口的家卫,快步冲进了堡里。

    有着马道石堡里积存的黄灰泥,匠人们在石堡北面修筑的石墙,现在已经蜿蜒横刯在了山丘与马道之间,即将连接上了石堡堡墙;山丘顶部,已经开始挖掘暗堡的基坑了。

    只要平整好了石墙内的地面,呈阶梯状修建的军舍,速度会大大加快,只要黄灰泥供应充足,王大力有把握在冬季来临前,让所有的匠户们住进带着火炕的军舍里。

    甚至,连土地庙和商铺,都已经看好了地方,就在正南的山腰处,坐北朝南,是为风水最好的位置了。

    尤其是百户大人居住的院落,他和李信安选来选去,好不容易定了地址,现在还是一片缓坡乱石。

    作为原来旗队里的一个军士,小毛和大家一样,按时操演火/枪、阵型,后来又有了阵地战、旗队进攻、挖掘战壕、警戒偷袭等演练,除了半月两天的假可以回家看看,其他时间都是在队伍里渡过的。

    和以前春耕、麦收能请长假可以回家相比,现在确实是忙的回不了家,而且随时要和草原上的鞑子真刀真/枪地对着干,小毛起先适应不了。

    但是,要是退出旗队,去了磨坊,不但每月的粮饷减半,又没有战场缴获,不说家里日子刚舒坦了没两年,就是脸面上他也难以面对曾经的同伴。

    时间一长,大家都抗过来了,没看百户只要在堡里,也要带着亲卫,每天进行火/枪演练嘛。

    不知不觉间,职业化的军队在萧夜的手中,已经有了雏形,只不过大家并没意识到此间的变化。

    就是京师那里的正兵营,在管理军士的严苛程度上,和萧夜没法相比,一旬三操的惯例,低廉的粮饷,压根就让军汉们提不起兴趣,能待在军营里已经不错了,溜号做其他营生的大有人在。

    而在这水源极度匮乏的马道石堡,王大力的匠人后勤队,已经组织起了家卫们的家属,给各百人队的家卫们,开始了有偿的洗衣、缝补;一应工钱,家卫们给付的很痛快。

    肥皂的出现,让大家使用多年的皂角粉,渐渐被抛弃了。

    是的,以前的旗队的军士,现在是百户的家卫,除了身上的鸳鸯战袄换成了结实耐用的土黄色制服,其他的看不出变化来。

    尤其是百户的那些亲卫,斜挂在牛皮带上的军用水壶,头上戴着的遮耳铁军盔,让以王猛为首的众家卫头领,眼红不已。

    张忠霸占了萧夜的两个磨坊,在众多囚犯到达后,那供应石料、配料的速度效率,可是比王大力、马贵管理时,提高了整整一倍有余。

    再加上那两个工坊区,根本就是昼夜轮流转,人歇石磨不停,直接让忙了几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