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绿色风暴-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油醋茶,布匹麦酒大量供应,还有少量的锄头铁锅等杂货,瓷器要多少给多少,就是没有粮食和青盐,那玩意官府控制,准确地说是张大人不许贩卖。
草原上缺什么,不光是张忠,就是一般的内地明人,都知道缺粮食、青盐,还有茶叶,这三样东西,在草原上能换来大量的皮货、药材,甚至昂贵的马匹。
大明版的经济制裁,就此在甘肃镇出炉。不考虑自身后果的制裁,更是威力无穷。
如果萧夜不就范,或许制裁的清单上,会再加上几样东西,反正那两道税卡,张忠不愁收不到大量的税金。
陕西行都司,锦衣卫千户所里,千户游固达和代千户薛山标,终于在一件事上,达成了统一态度。
缴获自萧夜亲卫、老羊口百户所,以及石关屯石堡里的几副信哨,被锦衣卫们搞清了用途,发现了信哨巨大作用的两个千户,对面前恭敬而立的方善水,相当满意。
方善水面对两位上司的夸奖,心里既得意又遗憾,那个死在了水牢里的军士,是他好不容易从老羊口屯堡找到的,据说是西门萧夜的传令兵。
熬不过剥皮刮骨刑罚的传令兵,断断续续交代了信哨的用处,还未说出传讯暗码就死了,这让方善水很是遗憾。
好在锦衣卫也有类似的传讯方式,修改过来就能用,一用之下,方善水就跑到千户所报喜来了。
他再也不敢轻易向京师传递消息了,如果再绕过这两个上司,那接连消失在路上的两个力士,恐怕就是自己的榜样了。
“好,不错,这波斯人的玩意,就是比咱们快马传讯来的便捷,”嘴里夸奖着方善水,粗眉方脸的游固达把信哨放在书桌上,溜圆的眼珠子,看向代千户薛山标。
别看游固达长得五大三粗,但文质彬彬的薛山标,可是清楚他的底细,简直是一个披着人皮的黑面虎,说不得那富贵楼惨案,就和他有关联。
没证据的话,薛山标不会乱说,把手里把玩的耳套也放下,捏着下巴上稀疏的胡须,他瘦长脸上的笑意,比起游固达更为和善。
“是啊,方百户有功,暂记在功劳簿上,将来前途无量啊,”接下来,薛山标脸色一正,“此信哨为军事利器,民间不得存有,”
“波斯人货物一旦过草原,锦衣卫即刻清查,发现此等信哨,没入府库,”
薛山标的话,游固达没有意见,他也是这么想的;见此情景,方善水叩首应了,遂退下。
“呵呵,张忠那个蠢货,没发现这信哨的厉害,活该他几年都挪不了窝,”游固达笑盈盈地拿起茶杯,喝了口温茶;锦衣卫和各地监军关系紧张,这是通例,否则皇上就要紧张了。
“是啊,派出方善水盯着,应该不错,但要想一劳永逸,还是应该把商道拿在手里,起码和波斯人对面交易的,要有咱们的人才行,”薛山标摸着精致的茶盖,慢条斯理地说道。
两人的眼光微微一碰,会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是啊,那个西门萧夜不死,他们怎能掌握商道呢。
想来,刚才给方善水的指令里,隐藏的意思,他已经能领会到了。
甘肃镇指挥使司,因张忠上报剿贼有功的佥事官江彬,在指挥使黄光品升任去了太原府后,顺利地连跳两级,成为了新出炉的指挥使。
如果不是他果断地投靠了张监军,传令碎石堡千户所,全力配合张忠的行动,或许这个指挥使的官位,江彬还得奋斗四五年。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作为江彬的心腹干将,李雄、柴冒也顺理成章地荣升为代千户,手里掌握了领兵实权。
指挥使司衙后院,“呯、呯呯,”清脆的枪声隐隐传来,花厅里品茶听着小曲的江彬,靠在软椅上,眉角连动都不动,摇摇手指示意艺妓继续唱下去。
左轮手/枪、步枪,在俩那两个心腹拿到手后,就没离开后花园,这噼啪的枪声,响了好长时间,江彬已经听的不耐烦了。
战场上,喜欢领兵冲杀的江彬,还是信任手里的长刀、弓箭,那三眼火统、火炮之类,对于机动性极大的骑兵来说,累赘了。
但两个心腹长时间的游说,让他对火/枪有了改观,也只是接受而已,没那么喜欢到了爱不释手。
火药怕潮,当兵的都知道,那里有长刀、弓箭利槊来的可靠。
但去年有鞑子游骑闯到了甘肃镇,站在城墙上的江彬,眼看着李雄拿着一杆火/枪,远远地就放到了两个鞑子骑兵,这才开始对火/枪来了兴趣。
这也是堡德斯暗地里火/枪交易的开始。
只是,想想柴冒拿给自己看的一枚弹丸,那弹壳竟然是用铜做的,这就让江彬没法镇定了,噢,打一枚弹丸,就是一个大子的铜料,这不是打仗,是在扔铜钱了。
再想想这种手枪、步枪,竟然不惧雨雪,江彬还是很犹豫的,火/枪的软肋他清楚,但射速极快的手枪、步枪,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他没那么多的钱。
就是自己花厅旁那用木栏围起来的水伞,竟然可以日夜凝聚水流,源源不断,可真是个稀罕的物件了,就是贵的让人头疼;还好,这个水伞是张监军赏的,虽然上面有些裂纹,可还能用不是。
因为价格的原因,江彬绝不会想到,水伞在军事上的用途。
单单是火/枪购买一事,他已经很为难了。
想找司库里要钱,就得监军张忠同意,那个白面无须的太监,江彬虽然添了人家的脚后跟,但心理上还是强大无比的,自己是真男人不是。
瞧瞧眼前低眉捏琴的艺妓,今晚暖被窝的可不就是她嘛,呵呵,想想心理就痒痒的很。
钱啊,就算是有,他也不会把钱大半投入到了买枪上,这指挥使司也该修缮一番了,买地买小妾,养活一大家子,哪样不是要大笔的银钱,该享受的时候,决不能像打仗那样辛苦。
张忠派人送来的两件防护衣,江彬根本就穿不上,他凸挺的大肚子,哪怕是吸着肚子也难以扣上精铁搭扣。
无奈之下,江彬把两件防护衣,忍痛赏给了两个心腹,可是让李雄和柴冒,感激的鼻涕横流,捶胸发誓要为指挥使大人肝脑涂地。
好吧,就是这样,那江彬就不能委屈了两员干将,把张忠送来的几把手枪、步枪全部给了他俩,就是自己的亲卫队,也不过二十来杆火/枪而已。
“腾腾、腾腾,”沉重的脚步声在花厅外的小径上响起,江彬摇摇头,摆手让这个新收的艺妓下去,自己拿起茶杯,慢慢地啜了口茶水;要是这两个心腹也安于享受,他就坐不稳了。
“大人,”急火火快步进入花厅的李雄,来到江彬近前,兴奋地单膝跪下,“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就连后面赶上来的柴冒,也满脸带笑地跪下叩首,“恭喜大人能得此良兵利器,绞杀鞑子易如反掌,”
话说的有些过了,但是,左轮手/枪五十步的杀伤力,步枪一百五十步有效毁伤,已经让两个代千户跃跃欲试了;和那纸弹壳的后装火/枪相比,他俩还是一眼看中了这两种长短军器。
尤其是康新龙和罗川江那两个世家子弟,就任了千户后,购进了一批火器,可是眼睛戳在了天上,鼻孔能盛下雨水了,要不是有江大人护着,他俩根本就应付不了那两个家伙。
现今有了犀利的火器,康新龙和罗川江亲卫队里三眼火统、后装火/枪、短火/枪,李雄和柴冒就看不上眼了。
“打住,打住,”江彬眼里闪过一丝惊慌,哗啦一摆纸扇,挡住了两个心腹,“那玩意手枪、步枪的,本官买不起,张监军也不会同意拨钱的,”
他俩啥心思,江彬还不明白,想糊弄自己掏钱,几百两也就罢了,就算那火/枪他也不能大量购买,何论一看就不是同档次的手枪、步枪了。
再说,弹丸消耗还要买,源源不断就是一个无底洞,他一个指挥使又不是财神,去哪里搞钱,公私账目必须分明。
一个字,钱,都是钱闹的。
“这,”两个代千户立马傻了眼,相互看看不知该如何是好,谁有了好东西,还能看上烂物件;有道是宁吃好杏一颗,不要烂桃一筐,他俩现在就是这般的心态了。
火器威力不说,就是让亲卫背着步枪,在康、罗亲卫面前一晃,掏出一颗亮晃晃金灿灿的子弹,就能闪花了他们的狗眼。
合着,还是那纸一样的面子在作祟;当然,精良的武器是狂傲的底气。
“军机库里那些废铜烂铁,也不知道波斯人要不要,哎呀,这天气热的,要好好冲洗一下,”摇晃着丝绸折扇,江彬自言自语着,起身向中院走去,留下花厅里的管家。
心领神会的管家,见两位代千户还在发呆,暗笑着上前,拦住了两个军汉,“哎、哎,两位留步、留步,我家大人乏了,你俩不要再跟着了,”
“那哪成,我那亲卫有的手里还拿着长矛呢,三眼火统、火/枪也不够,”李雄一瞪眼,就要摔开管家的手;但心思机敏的柴冒,却站住了脚步。
“敢问管家,大人的意思是?”不敢拿定江大人暗示的柴冒,冲着管家一拱手,“我两兄弟粗陋,还请管家明言则个,”
他的话,让李雄停下了挣脱,也让管家满意地点点头,暗道自家大人眼光不错,寻的心腹很有眼色。
“呵呵,”松开李雄的衣袖,管家伸出右手,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又装进了自己的袖袋,没有再说其他,“神机库有内侍监管,军器库可是归江大人掌管,一应消耗靡费,销账即可,里面的物件,换他一些波斯货物,想来大人不会怪罪的,”
他的话,让柴冒顿时大喜,拉着李雄赶忙给管家作揖,“那就劳累管家了,大人的手令可是要您劳神了,”
“哪里、哪里,我不过是缺一块怀表,面子上过不去,连上街都要躲着熟人罢了,时间长了怕坏了指挥使的脸面啊,”人老成精的管家,微微笑着吐了口风,一副全心为主的模样。
“应该的,应该的,有机会咱一定给管家捎上一个,断不会折了大人的脸面,”柴冒大义凛然地应承了,自己手里军士一旦武力大涨,和鞑子对阵下来,升官发财可是指日可待了。
唯有脑子貌似反应慢点的李雄,瞪着眼睛没有吭声,下来了他还要向柴冒讨教一番,要不然可就惹了这位哥哥疑心了。
就在甘肃镇里暗流涌动之时,马道石堡,东北角的一间军舍里,哦,应该是叫参僚房,里面人声嘈杂,外面却是守着一圈武装亲卫,远远地挡住了外人的窥探。
现在的马道石堡,以中间的小广场为中心,被分成了四大块,东北这一块,不但有萧夜的百户所,还有梅儿的账房,里面四个识字的执事,整天在算着堡里的流水。
李慕辰的医馆,后勤队签事房,也在这里,也就是占据了几间军舍而已。
西北角有军舍、伙房,投入使用的冲澡房,萧夜一气拨给的十个水伞,让冲澡房那里,从早到晚人声熙攘,这倒是让他想不到了。
一处不大的冲澡房,竟然让军户、匠户们的脸上,添多了一些光彩,也对在石堡里的日子,更为自信了。
磨坊和仓库,在石堡东南角,被一堵高高的石墙隔开了,出口处堆着两座高高的石料,有百户的亲卫队看守着;后勤队把一车车的石料推到石料堆,磨坊里有专人再把石料推进去,把灰泥推出来,送到一旁的帐篷里存放。
这些灰泥,很快会被拉走,修筑堡外的那一圈外墙。
石堡的西南角,就是众多军户、匠户的聚居点了,这里的军舍已经住满了人,甚至是说拥挤也不过分;等到那外墙修好后,会有大量的军舍开始修筑,到那时堡里拥挤杂乱的场面才会结束。
一旦南北两道石墙修起连接起来,会以东面山丘顶部的暗堡为联接点,把石堡的面积扩大一倍不止。
再说参僚房里,萧夜、辛濡林和王大力,坐在火炕旁,看着王梓良指使着几个传令兵,围着一张桌子,忙的团团转。木匠老李乐呵呵地蹲在炕边,凿子、长锯放在脚边。
桌子上,竖立着一个粗大的圆筒,足有一尺多高;圆筒下方,一根更粗的圆柱,穿过桌子直直扎进了地面以下,填埋瓷实了,旁边还有一小堆的土石。
“快点,把这些土清出去,”额头上带着细汗的王梓良,一改前几天心事重重的模样,脸上再次焕发出了红光。
今天为了这桌子上的大物件,他可是让人又锯桌子又挖坑的,要不是百户的保证,他哪愿意折腾这么大的动静。
同样的,北面远在三十几里外的鹰爪堡里,黄汉祥正一脸郁闷地看着几个传令兵,在一层的军舍里,满头大汗地挖着地面;旁边的铁箱子里,放着亮晃晃粗大的长圆柱、短圆筒。
带头的传令兵段大民,现在也是什长了,指挥着同伴把两根大腿粗,三尺长的圆柱,对着旋紧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放进了深坑,填埋。
圆筒安在圆柱顶端,顺着螺纹转了几圈拧紧,“填土,把坑埋好了,”随着段大民的吩咐,几个在一旁看热闹的家卫,拿起铁锨咔咔地干了起来,手脚麻利的很。
和萧夜那边的讲究不同,段大民这里可是只讲效率,一个小方桌摆在圆筒旁边,小心地隔开不能挨住了。
从铁箱里取出两个沉手的物件,段大民想了想,上前放在方桌上,把那个方正的铁盘摆正了,去掉上面的粗布罩子。
铁盘不大,上横连着一个长长的铜条,顶端是一个按钮,按钮下部的尖端正对着铁盘中心。
另一样东西黄汉祥认得,不就是大了一号的信哨耳罩嘛,上面多了一条长长的铜线,亮晃晃得耀眼。
铁盘和耳罩上的连线,段大民拿起来插在了圆筒上的两个孔里,扭头冲着黄汉祥一笑,“黄大哥,等会你就能听到百户的军令了,”
“啥?不会吧,”不可思议地看着地上和小桌上的物件,黄汉祥砸吧着嘴,想不相信,但那早前的信哨,可是验证了无数次了。
段大民没有再说话,从衣兜里小心地掏出怀表,看了看时辰,“马上就知道了,”
马道石堡参僚房,王梓良也在看着怀表,当指针指向九点时,冲着守在旁边的传令兵一点头,“开始吧,”
传令兵点点头戴上耳罩,伸手按住了铁盘上的按钮,快速规律地敲击起来。他们现在用的暗码,已经多到了能写一本书,想要背记下来还真不容易。
“百户大人,您可以发军令了,”抬起头,王梓良眼里的火热,就连萧夜也瞧得清楚;不但是他,辛濡林也被这个百户口中的弍型信哨给吸引住了,不眨眼地盯着。
那轻便的信哨,是为壹型,传递信息五里,已经让他惊叹良久了,而这百户说的弍型信哨,竟然可以传递消息至五十里,他能不骇然嘛。
就连走上前的萧夜,一改惯常沉稳的表情,神色闪动,脚步都有些浮软。
“咳,”清了清嗓子,萧夜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不假思索地开口道,“传令鹰爪堡,王青带队向你处运输物资,令黄汉祥派人接应,”
大明第一道长距离即时军令,就此发出。
很快,传令兵接连两遍发出军令后,按着耳罩,收到了回信,“百户大人,段什长回信,已经通报了黄百夫长,”
参僚房里,萧夜和辛濡林对视一眼,能看见对方眼中,那无法隐藏的震惊;旁边的王大力和木匠老李,虽然不明白里面的道道,但是也咧着嘴瞎乐。
大象能收到千里外同类的信息,靠的就是这地面传递的次声波,萧夜的弍型信哨,不过是初级版本的通信手段。
当黄汉祥带着一队骑兵,远远地接应到了王青的驮队后,彻底无语了,他知道,有了段大民长驻鹰爪堡,鹰爪堡里的风吹草动,西门百户都能随时掌握。
甚至,只要在鹰爪堡和白龙湖之间的戈壁、草原上,扎上十来个传令兵小队,那杜丁随时都可以联系上百户。
“斯,这西门萧夜,怎地能得到如此强大的信哨?”骑在马上的黄汉祥,对传言中的波斯人商队,更加感兴趣了。
守在参僚房的王梓良,这时已经是有些魔怔了,火炕上占据了一半地方的沙盘,这还有犀利的信哨,他怎能轻易离开这间军舍呢。
萧夜看过情况后,和辛濡林去了百户所,就是隔壁的军舍,王大力和老李也走了,那这里可就成了王梓良的地盘了。
接连派出传令兵,带着新到的壹型信哨,实地验证后,王梓良已经乐得合不拢嘴巴了。
五里之内,壹型信哨之间,壹、弍型信哨之间,可以互通信息,只要避开了相互干扰,他这里可就成了信息的汇聚点。
只要杨天受在军舍那里的私塾,给他不断提供识字的小子,他的传令兵队伍,会不断地扩大;看看军舍里忙碌的传令兵,王梓良心里微微一动,这里,或许能用女孩当传令兵也说不定。
梅儿的女护卫、李郎中医馆的女药士,他们可以用女子,为何我这里不能用,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那寒娟带着一帮子女子,跑来跑去地乱转,还不如给她们挣粮饷的机会。
是啊,啪地一拍炕沿,王梓良起身匆匆出了参僚房,问了外面守着的亲卫,脚步不停地向百户所去了。
………………………………
一百三十六章、登峰造极的走私 上
对于王梓良的建议,萧夜考虑了两天,还是勉强同意了;不为别的,那传令兵的数量,实在太缺了,光是要识字就能拉住绝大部分的家卫,而那些稍认识点字的什长,他现在还不够用呢。
没办法,只能一次次去杨天受那里,打着看望私塾里妹妹的旗号,看过那些十来个读书识字的女孩后,萧夜有了主意;琢磨过后,他决定先去和寒娟聊聊了。
正午阳光洒暖,百户所里,萧夜坐在炕沿上,拿着一把纸扇,给两位盘坐在炕桌旁的妻妾,慢慢扇着风;大中午的,屋里是闷热了点。
而很稀罕地被叫回来的寒娟,靠在炕墙下的被子上,身旁小筐里放着的瓜子、枣子,一颗颗捏着小声地吃着;寒娟很是羡慕地看着两个嫂子在噼啪地打着算盘,眼珠子溜溜地转着,不知道打得啥主意。
把寒娟叫回来,一方面萧夜是想让她感受一下梅儿她们的辛苦,一方面是想让寒娟挑个头,应了王梓良的招募,去通讯队里当一个传令兵,专门负责在参僚房收发信哨。
小六子虽然去了夜枭家卫队,但只要有机会,他时不时和寒娟待在一起说笑,萧夜是看在眼里,虽然没有太多的门户观念,不过,他还是不觉得两人在一起是好事。
自己手下家卫,和鞑子相遇的几率实在太大了,现在又被张忠给盯上了,谁能保证自己就能次次全身而退?就连左石,不也差点就断后死在了草原上,想想萧夜就是一身的冷汗。
但是,最后寒娟是否愿意和小六子在一起,萧夜不想强求,军户的子弟,只要能对上眼,他在后面尽量帮一把就是了。
生死有命,能把握住今天的日子,盘算好明天,萧夜不能苛求太多了。
好在这一个多月来,被张忠抢夺去的火/枪等军器,他已经弥补回来了,起码马道石堡里的两个百人队,家卫已经全部配齐了后装火/枪,弹丸也足够打一场坚守战。
现在白龙湖、盖伦部落那里,还有黄汉祥的五十人队,后装火/枪只能保证一半的编配,一半人还只能靠军弩、左轮火/枪、弯刀冲锋陷阵。
等到秦石头他们从海西人那里归来,有了大量铜料的补充,或许后装火/枪,就能满足家卫队的需求了。
别看现在甘肃镇那里风平浪静,只要张忠打着波斯人商路的主意,这马道石堡绝不会太平下去,想到此处,萧夜恨恨地一拍大腿,遂瞧见三个女子,睁着大眼睛瞅自己,不觉尴尬地一笑。
“来,寒娟,大哥好久没听你背论语了,给来上一段,看你忘记了没有,”萧夜继续挥动着扇子,大咧咧的模样,让寒娟把伸到外面的腿都缩回去了。
这哪是要背书,简直是在点小曲,寒娟翻了个白眼,小嘴一嘟,扭过头不理大哥。
“哦,是这样,”见小妹不理会自己,萧夜无奈地搔搔发髻,“你觉得你现在读书的本事,和段大民比,如何?谁厉害点,”
“就他,连三字经都背不全,整天被先生拿着戒尺打手心、罚站,笨的要命,”想想一年前段大民在私塾里的表现,寒娟很是不屑,她现在可是都跟着先生学史记了。
“嗯?”萧夜闻言,耳朵直接就竖起来了,“比他强的人很多?不是吧,他还是蛮机灵的,”
“也不多,私塾里走了一半的人,都是让你给收进旗队了,当啥的传令兵,先生很不高兴,剩下大多是女孩了,他想让我们,哦,不对,是他们去考乡试呢,”
乡试对于萧夜这些军户来说,是高不可及的,但杨天受能有这般的把握,说明他还是对自己的教学很有信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