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绿色风暴-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信里黄管事叮嘱老吴,一定要稳住这个小百户,但凡他有所求,先应下再说,等三少爷到了下决断。
老吴来过石关两次了,早有过被石关屯百户所斥候警告的经验,在靠近石关的路上,远远就绕开了那满地的藤草,到得石山下。
“滴滴,滴滴滴,”这一次,看守石山外围的斥候,很是客气,走出暗堡的一名大脑袋消瘦的军士,在王猛短柄唢呐示意下,带着老吴向山上走去。
五个小旗,一个亲卫队,萧夜狠了狠心,一共配备上了六个望远镜,手持单筒望远镜的王猛,在五百步外的山梁上,就看清了老吴的嘴脸。
上山的小道上,老吴脚踩硬邦邦的路面,很是羡慕地瞅着旁边的军士,“你们这里的匠户,能搞出此般的道路,怕是花费人力太大吧,”
不过,看这瘦的有些可怜的军士模样,老吴还是暗自摇头,这些夜不收,和其他地方边军比起来,差的太远。
军士点头笑笑,没有吭声,这个刚从草原被解救回来的中年人,别看他几乎瘦的一把骨头,精气神已经缓了过来,马上功夫就连王虎也能甩出两条街,军弩玩了两天,也相当的娴熟;山上的保密军令,他们第一时间就被告知了。
道路两边,一块块一尺高的土黄色石块,四四方方间隔五步,摆在藤草旁,也让老吴很稀奇,这得用多少的人力,才能采出这般规整的大石。
一问八不知的军士,让老吴很郁闷,看来,萧百户的军士,吃穿的不行,被调教的还不错。
有了被鞑子突袭教训,王大力和匠户们商议后,得到百户首肯,用黄灰泥掺入碎石,再加入大量的树枝短木,几块宽大的木板做成模块,很快就凝出了结实方正的石块。
虽然粗糙,但实用就好。
平时摆放在道旁,一有紧急状况,掀倒在路上就可以抵挡马队上山。只要鞑子下了马,战力少了一半后,那大家就可以稳稳地守山了。
火铳、军弩,对上鞑子的弯刀角弓,萧夜还是很有把握。
这下,连修建石屋的材料,也唾手可得。和三百年后水泥相仿的黄灰泥,最大的用处,被一干匠户捣鼓出来了。
“汪汪,汪,”围墙出口几条土狗的吠叫声中,萧夜亲自出面,在一间新修的院落里,接待了上山的老吴;没办法,石磨现在高度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下部宽度在缓缓地增加,矗立在他原先的小院里,实在是碍眼。
王大力很高兴地在小院旁边,给百户修建了全部用黄灰泥打制的房屋,院墙也是一块块厚实的土黄色石块,看起来就像一个微型堡垒,结实的不像话。
以后的每晚,他再指挥匠户们给石磨添料,就不用轻手轻脚,做贼似得忙活了。
和隔壁的小院,打通了一个小门,平时坤叔还是守在那里。
一间正房两旁厢房,侧面是三间偏房和厨灶,院子里一张四方的石桌,四个石凳,在老吴的眼里,满眼土黄色的院落,让他对萧夜百户的自律,颇为赞赏。
图省事的王大力,竟然连石桌石凳,都是用黄灰泥做的,萧夜也浑不在意,实用。
得到山下快报,他已经安排了一个小旗去准备了,今天,他可是要和黄家谈上一番生意,生意不好做啊。
清爽的院落,要不是四周高大的石墙围着,气氛会更好些。
“萧百户,这次吴某前来,是应了黄管事所托,”坐在石凳上,老吴没有拿茶杯,而是对着萧夜拱手道,“黄管事认为,石关屯初立,所需甚多,我黄家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看看,人家这才是商人,眼光就是厉害,你韩宝财守在碎石堡,一辈子也发不了财,心里碎碎地骂着,萧夜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笑意。
“老吴大哥言重了,就叫我萧夜,萧哥儿也行,叫萧百户太生分了,”这个看似粗狂实则心细的家卫,萧夜还是很有好感的,起码,懂得礼节能为自家生意着想的家卫,他手里还没有,都是一帮子能吃能跑的军汉。
“呵呵,那老哥我就不客气了,歪歪唧唧的憋屈的很,”老吴爽朗的一笑,他对萧夜也是好感大升,虽然见过的千户、百户也很多,但像萧夜这般能白手起家的军户,和鞑子交战而能自保的百户,他还是第一次碰上。
能拉出去和鞑子野战的部队,肃州府边军也有,但百户所里就不多了。
“萧老弟,不瞒你说,这次我可是奉命而来,你百户所两次遭遇鞑子,损失想必不小,但有所需,先讲来听听,”一杯酸甜的凉茶下肚,老吴也叫上了老弟;比起年龄,他却是比萧夜大了不止一轮。
“这个先不说,走,吴大哥,咱们去看看我新建的工坊,”黄家快捷的消息渠道,萧夜羡慕归羡慕,眼下还不是着手的时机,热情地引着老吴向工坊走去。
站在百户身后的小六子,除了端茶上水,一直冷眼旁观,此时的小六子,被百户在汲水小旗罚做了几天劳力,终于当上了亲卫队头目。
一身半旧的鸳鸯战袄,头戴红顶军毡帽,胸前皮甲外套着一块铁胸甲,脚蹬铁丝网牛皮靴,铁网裙网裤,腰间左侧弯刀,右挂一把军弩,已经是军士标准打扮了。
四十多斤重的行头,如果不是来了外客,他也就是一把腰刀在身而已,那尖顶八瓣铁盔,还在厢房里丢着呢。
当然,要是再能挂上一个牛皮匣,背着石关火铳,揣上望远镜,他就更神气了。那是小旗、斥候的装备,萧夜现在还没多余的给他。
制作皮靴、皮甲的作坊,打制胸甲的铁匠铺,老吴并不在意,光明铠甲、锁子甲他都见过,这般小打小闹的场面,他还是一笑而过。
但是,土地庙后那几十匹圈在栏里的战马,几个木匠拆卸的大车,却是让他心神一震,停住了脚步。
“萧老弟,这些是?”指着那些明显被照顾的不是很好的战马,老吴也不淡定了。
“鞑子的战马,前一阵我带队去了趟草原,抢回来的,”萧夜眼角带着笑意,大咧咧说道。
“你去了草原?抢?”老吴震惊地长大了嘴巴,他对胆子颇大的萧百户,心里更加警惕了。
“是啊,鞑子敢来咱们地盘上抢掠,咱们如何不能也去礼尚往来?”萧夜略显成熟的面庞,丝丝狰狞一闪即逝,却是把老吴吓了一跳。
石关屯最大的软肋,就是不能就地自给粮食,人口也是稀少,他要是不把石关打造成刺猬,鞑子想来就来,一口口地吃下去,早晚石关屯就凋敝了。
“鞑子两次袭扰石关屯,山上军户、匠户几乎家家戴孝,本官不能坐以待毙啊,”说着话,萧夜带着有些发愣的老吴,走出围墙,向远处的山岭而去。
十里地的距离,期间有灌模制作石块的场地,有练兵场,有忙碌的采石场,倒是令老吴看到了石关屯热闹的另一面。
一排长长有序的坟茔,新培的泥土,让站在萧夜身旁的老吴,唏嘘不已,那个矗立在坟前的京观,其上狰狞的面孔,更是令他对石关屯的军户,对这个少年百户,感慨连连。
山岭侧面,那密密麻麻新建的坟茔,足足有七八十个没插木牌;娘的,是哪个小旗干的,萧夜心里骂着,脸上却是寂落的悲伤,“吴大哥,石关屯老少伤亡太惨了,再来上这两次,我的军户就死光了也不够呐,”
早先嫩薄的脸皮,两个多月的磨练,练的也是越来越厚,说起谎来也不气喘了。
“这次我去草原,带回了一些汉人奴隶,让他们加入军户,是不得已为之,还来不上报千户,”萧夜接下来的话,老吴这才恍然,连连道是应该的,如有需要,可以请黄管事去和卫指挥使说项。
返回百户所,也就是萧夜的新家,萧百户郑重地向老吴提出了,用那些祭奠死难者的鞑子头颅,换取山上缺乏的硫磺、铅块,将来还可以用马匹牛羊换取。
这倒是令老吴很是为难,他还从没有经手如此奇怪的生意,黄管事也没碰到过,此事无先例啊。
军士们身上背着的火铳,老吴虽是好奇,但火铳不受人待见的名声,他还是谨慎地没敢试用,想必黄家也看不上眼。
要知道,黄家里储备的工匠,那可是从京师花大价钱请来的,打制出的火铳,成本贵的鞑子也不愿购买。
此行的目的,镜子和军弩,老吴势在必得,那些战马也可以全部吃下,价钱好商量。
萧夜答应了,但是鞑子脑袋一个十两的价格,也被他顽固地搭售,上缴千户所也就是这个价,没办法的老吴,再次忍着大腿内侧的火辣,快马向肃州而去。
五天后,老吴回来了,不但带回了长长的驮马队伍,石关屯也迎来了黄家三少爷,黄昌祖。
………………………………
二十三章、黄家少爷
不得不说,韩宝财还是有着商人敏锐嗅觉的,在黄家少爷赶来石关屯的空隙里,派出韩三才,给萧夜送去了几车日常物资,针头线脑铁锅布匹啥的,换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甚至,萧夜拿出了几匹战马,交到了韩三才的手里,可是把这个伙计激动地连连拜谢;要知道,就算是边镇战马也难以买到,这可是官府垄断的生意。
但是,随着黄家三少爷的到来,韩宝财毫不犹豫地退缩了,和黄家抢生意,他不觉得自己活得时间太长;不过,萧夜既然惦记上了韩家粮行,可不会放弃他这条暗地里的生意线路。
起码,在以后的时间里,石关屯和韩宝财隐晦的粮食交易,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双方心里都明白狡兔三窟的道理。尤其的萧夜,戒备心理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增长。
晴空万里,秋风瑟瑟,黄家少爷终于随着黄家车队,施施然来到了名不见经传的石关屯。
一袭青色暗花长袍,脚下绞丝纹软靴,大红色披风在肩的黄昌祖,俊面朗目,雪白的高头大马,让下山迎接的萧夜,自是小小地不爽了一把。
和锦衣玉食的黄昌祖相比,边塞骄阳下枯燥的练兵,山地沟壑草甸里长距离奔波探查,西门萧夜身子骨虽然更加结实,但低矮了半头的个子,陈旧的鸳鸯战袄,还是让自觉没多少心气。
仇富的心态自古就有,表现各异而已,萧夜也脱不了俗气。
马蹄声近。
石山脚下,看着那轰然到来的车队,心里暗骂一句,仰着黝黑的脸庞,萧百户提口长气,大步上前,“本官碎石堡石关屯百户西门萧夜,当面可是黄公子,”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被众家卫围伺在中间的,自是黄家的带头人,萧夜可不管这些。
他的身侧,十几个武装亲卫虎视眈眈,士气也是不差。远处四周人影晃动,隐隐埋伏的夜不收也是火铳在手,目光不善。
长长的驮马车队停下,后尾还在乱石岗看不到尽头,灰蒙蒙尘烟荡过,一匹健马分开众人,得得地慢慢走近。
坐在马背上的黄昌祖,手拿马鞭,仔细地看着十步外的萧百户,刚才萧夜一句本官的字眼,差点就让他笑了出来。这一路上,枯燥的沿途风景,已经消磨了他的好奇心,但这个一本正经的年轻百户,又让他提起了兴趣。
权当是出来散心的黄昌祖,压根就不在意这次所谓的交易,万两以下的生意,和他的身份还是不相符的。
两个哥哥在地方官府为官,京师朝廷也有本家叔伯,在太原府骄贯横行多年的黄昌祖,进出千户所犹如逛街般方便,突然遇上一个愣头百户,自然新奇有加。
腾地翻身下马,缰绳丢给家卫,黄昌祖马鞭在手心里轻轻地敲着,漫步走到萧夜近前,左右打量着这个矮了自己半头的百户,不过,萧夜略显稚涩的黑脸,还是让他软下了心肠。
边军不易,他听过没见过,见到的都是满脸油光的千户,一脸奉承媚笑的百户,还有和善如长辈的指挥使;至于那些面黄肌瘦的军户,自是视而不见。
肃州卫精悍的军士,不是在清风谷那里吗,咋地这里也有,心里嘀咕着;良久,黄昌祖嘴角一扯拱手笑道,“黄家嫡子黄昌祖,见过萧百户,”
他手里的皮鞭没有当头打下,他是幸运的,萧夜也是幸运的。
看在那些骄悍的军士面上,黄昌祖没有放肆,否则气疯了的萧夜,也会直接变成草原上一头饿狼,彻底绞碎黄家在草原上的生意。
黄昌祖傲气,萧夜更是骨头强硬,一旦见面发生了不愉快,那后面就难说了;黄家少爷的笑意,让双方家卫军士,暗暗松了口气。
萧夜则看在一眼看不到头的马队面上,腮帮子隐隐咬动,忍下了这个浑身傲慢的黄家少爷。
“呵呵,三少爷,您看是不是上山歇息,萧百户已经准备好了房间饭菜,”两人大眼瞪小眼,身后眼见情况不妙的黄管事,赶紧上前,冲着萧夜挤挤眼,躬腰笑道。
“额,是啊,路途疲惫,有劳萧百户了,”清淡淡地一甩马鞭,黄昌祖对着萧夜一点头,示意他当先带路。
“请,”萧夜强忍心里的不满,伸手引着黄公子,向山上走去。
自然,上到山道,一路上对道路地面的惊叹,黄昌祖是免不了的。当听到这是石关屯出产的黄灰泥,他的眼睛微微一亮。
傲气归傲气,生意头脑颇有见地的黄昌祖,眼光自是不差,几句话温下来,已经盯上了这种从没见过过的物什。
上得山顶,看到那土黄色的围墙,坚实的暗堡,还有一色土黄色的石屋,黄公子的第一个目标,已经确定。
“汪汪,汪汪,”厌恶地看着围墙入口处,几只被踢开的土狗,黄昌祖站住了脚步,四下打量着,“萧百户,你这里的人口,还是太少了点,”
何止是少,简直是人口凋敝,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影。见惯了城市喧闹的黄昌祖,一时还适应不了眼前的荒凉景象。
五个小旗,留下一个守山,其他人被撒了出去,萧夜可不想自己关键的生意,被突然打搅了;王大力的五个小旗,三个也被打发去了后山,砍伐木材去了。
留在山上的,除了老人小孩,也就是土地庙后的汲水五人,还有工坊里叮叮当当的声音。
“小屯人少,加之被鞑子两次袭扰,损失连连,”萧夜面对黄昌祖不着痕迹的奚落,只能苦笑。
“这黄灰泥是当地特产,可否也让黄家加入其中?当然,自然不会白白耗费百户的银粮,”黄昌祖眼珠子转了转,微笑着看着萧夜,谈起做生意,他可就要正视萧夜了。
“啊,黄灰泥?”萧夜也被黄昌祖的话,说的突然愣住了,脑子里刚才还在盘算着镜子和军弩,要大幅度提价的事,怎这个三少爷,就看上黄灰泥了。
“是啊,咱们去那里看看如何?,”提起生意,黄昌祖满身的傲气赫然不见,精神抖擞地指着远处的灌模场,那里,一块块四四方方的土黄色石块,在骄阳下,整齐排列,很是惹人注目。
“行啊,”萧夜自是在前带路,心思陡然急转连连。
几人走到灌模场,萧夜笑眯眯地叫过老吴,一指脚下的大铁锤,“吴大哥,你砸上几下试试,”老吴作为一个家卫头目,武艺高强,膂力超众,见三少爷颔首,自是上前,一把抄起了铁锤。
“想我大明,每年城墙修筑耗巨糜,要是用此等石块,坚若顽石,也可省时省力,“转眼间,变成了商人的萧夜,也开始推销他的黄灰泥了;随着他的话声,老吴一声大喝,举起了沉重的铁锤。
咣咣咣,几下大锤落在石块上,双臂发麻的老吴,也拿不住锤柄了,而土黄色的石块上,竟然只有几个点点的痕迹,这一下,就连三公子身旁的黄管事,也开始兴奋。
黄管事想的,比萧夜思路远了不止两座山,这黄灰泥一旦大量使用,黄家的财路,绝对是又多了一条;修城墙,盖房屋官邸甚至是修路等等等等,如此坚固的石块,那用处可就大了去了。
三少爷黄昌祖,眼力更是不差,脸上已经洋溢出了罕见的暖笑,刚才还高高在上的心气劲,已然消散不见。
“萧百户,此等石块,花费几许?”在黄昌祖和黄管事忐忑的注视下,萧夜轻轻笑道,“石材没有费用,满山都是,但人力磨成粉末,却是一个大头,千斤的粉末,需要人工一两,其他配料若干,”
他说的是半实话,现在石磨每晚能吞噬石料近四百斤,流出的粉末,就有了三百八十斤之多,难怪王大力他们一众工匠,都把石磨当成了黄灰泥的专用石磨了。
进出石料分量的差异,就算是有人察觉,也归在了消耗上。这些工匠,对重量的敏感性,相当的手辣,不可小视。
两个小旗二十个匠人,每晚一班十人,轮换磨出近四百斤的粉末,补贴饷银也就四五十文,这也是萧夜实发的数。再算上正常粮饷,千斤粉末人工一两,萧夜没有乱说。
“这么贵,”黄昌祖和黄管事,顿时没了兴致,再加上路途运输的费用,他们赚的也就少之又少了。
“当然,要是黄少爷需要,我石关屯可以优惠供给,千斤的粉末,五百文就可以交易,量大从优嘛,”没有生意头脑的萧夜,见客人面色不愉,直接就对折了一半的价钱。
这还差不多,黄昌祖和黄管事不动声色地暗暗点头,如此,也是一条赚钱的买卖。但其中关键的是那些配料,明显这个小百户是不愿说了。
接下来,照例参观过了石关屯,黄昌祖坐在萧百户的院子里,见到了期盼多时的镜子和军弩,十面铜纹琉璃镜,二十把连发军弩。
………………………………
二十四章、新建磨坊
交易归交易,萧夜见这个富家子弟能塌下身段来交流,顺势就提出赠送火铳一事,让黄昌祖很是高兴,面子嘛,他看的相当重要,一旦不谈生意,他还是相当自傲的。
火铳之事没法遮掩,还不如大方地拿出来,哪个想买的话,价钱还不是他说了算。
至于望远镜,萧夜没有提起,这物件还是有点敏感了,交浅言深的事他不干。
“哈哈哈哈,好,萧老弟,”爽朗地高笑连声,对于颇有些投脾气的萧夜,黄昌祖相当满意,眼里精光一闪,长身而起,“萧老弟和我投缘,如若有幸,我黄昌祖愿意和萧老弟结为金兰,也不知道,萧百户意下如何?”
他这一番话,让萧夜顿时目瞪口呆,也令赶来的杨天受抚须不语。
只有站在旁边侍候的黄管事,眼角蹦蹦乱跳,三少爷的金兰兄弟,哪个不是被他吃的死死的,太原府已经是闻名了。
“怎么,萧百户莫不是看不上我黄昌祖?”萧夜很是呆滞的脸上,那傻傻的表情,令黄昌祖面色不愉,也让杨天受暗暗摇头。
“不是,哪个,我一个小百户,咋能攀得上你黄少爷?”尴尬地挠挠头,萧夜没多大惊喜,而是谨慎的凝重,却是让黄昌祖再次愉悦起来。逢喜不惊,遇事不慌,他的兄弟就该如此。
“什么高攀不高攀,因人论事,世家身份不在其列,”大手一挥,黄昌祖令黄管事备起香烛,拉着萧夜,干脆地去了土地庙,直接就和萧百户,在杨天受、黄管事的见证下,于土地神前插香结拜为异性兄弟。
交换生辰八字,鬼神前立香盟誓,明朝人相当的郑重。
萧夜的心里,还是很激动的,他也没想到,自己会多了一个兄长;黄昌祖比他大三岁,当仁不让地做了大哥。做事老道的黄昌祖,轻易地就把萧夜拉到了自己阵营。
至于是真心还是假意,他在石关屯黄灰泥交易上,随即就占据了优势;这一点,让杨天受很不看好萧夜的寡柔。
吃软不吃硬,是萧夜的一个硬伤。
此时,萧夜才知道,黄昌祖在太原府还有两个异性兄弟,都是家中经商的富家子弟,眼下在太原府治下的威武镇,新设的营兵里当管队官。
而他,竟然成了黄昌祖的四弟。
萧夜家小院里,拿着沉冰冰的火铳,黄昌祖兴奋地摆弄了好一会,要不是天色已晚,他早就拉着萧夜去打铳了。这种造型修长,和以前见的火铳迥然不同的武器,他看在眼里,也是满心的好奇。
“老四,明天,明天早上咱们就去打铳,听说你用火铳和鞑子对阵,颇有收获,为兄是得见识一二,”和一脸好奇的黄昌祖不同,萧夜倒是很慎重地交代。
“火铳危险,黄大哥要谨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不得已用之,切记不能连续开火,炸膛的创伤,李郎中那里就有伤例,”萧夜好心的话,黄昌祖只是点点头,不知道听进去了没有。
萧夜手里有从波斯人那里换来的货物,眼下他得到了三样,这次上山,加上遇见黄灰泥的惊讶,已经是所获颇丰了。
黄管事早派了老吴,去练兵场搭起了帐篷,屯里石屋阴潮,黄少爷受不得遭罪,萧夜亲自把刚认的大哥送到帐前,这才躬身告退。
萧夜连连保证,今后但有从波斯人手里拿到货物,首先供应大哥,这才摆脱了黄昌祖的挽留,匆匆向岳父家里走去。
“萧百户,这大家子弟,不好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