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绿色风暴-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城周边八里零二百步,按律高三丈三尺,堡墙垣是用土砖筑成,正北面外包青石。堡门四座,厚半尺的镶钉槐木大门。

    堡门内有瓮城,加上所墙上的马面、垛口、射击口,以及堡墙内侧周圈的马道、角楼,守卫的军士,城墙上,两门虎尊炮,构成了完备的城堡防御体系。

    堡内有两条主街道及八、九个巷道,建有房屋、院落工坊,还有庙祠、牌坊、水井等生活建筑设施。

    除此外,堡内还有营房、军贮粮仓、校马场、军器库和“专储火器”的神机库、火药库等重要军事设施。堡外西南几百米处设有一个供军士操练的校场,供军官坐镇指挥和休息的演武厅。

    整个碎石堡的人口,含定额军士,连同分散在五寨堡各处的一些屯堡,合其家属在内,也有六千人的样子。

    明代的军籍制,卫所军士及其子孙世袭为兵,无论他们到哪屯戍,他们的妻小都必须跟在身边。

    碎石堡里,街道就是通往千户宅和官署的主街道,还有几条窄窄的巷子,街上除了本地军户家属开的一些店铺外,还有一些外地商客到此经营的商铺,主要是做粮食布匹生意。不过说实在,堡内也没什么生意好做,这些军户家属们只是赚个糊口钱罢了。

    碎石堡这个地方,吸引不了多少商人前来,这地方人没多少购买力。商人或多聚在清风口一带,那里有武关镇镇城所在地,军将家属众多。

    清晨,千户所青砖大院石鼓门外,系马桩旁,一身裁剪过的陈旧鸳鸯战袄,脚蹬红袄鞋的西门萧夜,静立在门外碎石地面上;身后,除了面无表情的坤叔,就连旁观看热闹的人也没有。

    这场面,很是冷淡。

    站在西门萧夜面前的,正是百户胡适彪,手里拿着西门萧夜的百户告身文书、腰牌等物,原本是千户正式接见宣慰的议程,被一概全免了,其他的八个百户,也是踪影皆无。

    镇抚官员们更是一个不见。

    墙倒众人推,树倒猕猴散,话虽不好听,但萧夜心里已经寒凉了好一阵了,倒是浑不在意。父亲和千户不对付,现在他也看明白了千户的威风。

    胡适彪早些年被西门烈风在战场,接连救过两次性命,表哥又在肃州卫指挥衙门里公干,出面接待老友遗孤,也算是照应了情分。

    情分,照应一分少一分,很快就还干净了,胡适彪很适应。

    “萧哥儿,哦,是萧百户,西门家舍人世袭百户,勘明无误,照例准袭,告身已经下来了,你拿着,”胡适彪把一应百户文书,还有一身百户新行头战袄,画彪武官服饰,正六品品级昭信校尉的狮形铜牌,沉甸甸的粗布包袱,递给了神情冷淡的西门萧夜,尴尬地一笑,“千户大人身体有恙,不便接见,你还是先回去吧,”

    “胡百户,谢了,”没了往日里胡叔叔的称呼,西门萧夜有些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意,根本没去伸手,轻轻一摆首,坤叔上前接过了包袱。

    随着告身文书、铜牌的交割,西门烈风老百户的舍人,也就是合法继承人西门萧夜,袭承了百户一职。

    拱手,转身,离去,西门萧夜有些鲁莽的失礼,让胡适彪脸上一僵,随即眼里闪过些许的没落,垂头走进亲兵看守的大门。

    “千户大人,西门萧夜百户已经回去了,”宽敞明亮的书房里,青色长袍的千户蒋杰,手里拿着一本线状春秋,摇头晃脑地看着,不过,粗眉下的一双鹰眼,却是没有半分的焦距,明显是走神了。

    “该死的梅老大,还称个啥肃州第一刀手,竟然连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也收拾不了,拿了银子就跑路,我的银子是那么好拿的?真真该千刀杀的货,”心里狠狠地念叨着,蒋杰鼻子里,轻轻滴哼了一声。

    要不是西门萧夜到了束冠的年龄,要不是堡里的军户们都在盯着,其他几个千户也看着,这个空缺出来的百户官职,怎么地也能让蒋清桂接了手。

    所以,才有了花钱买杀手的事情,顺便也为以前的事画了句号,但这么简单的事,就蹊跷地给办砸了;那压在手里的告身文书,就不得不发下去了。

    不过再想想自己这个娇生惯养的独子,蒋杰就是一阵的头疼,蒙古鞑子猖獗,西北局势不稳,万一哪一天上峰有令,那沙场上可是没有关照可讲的。

    西门烈风窥见到了自己的,为了保住蒋家家族产业,也为了能抱住田家的大腿,那死个百户也算不了个啥,但斩草不除根,将来祸患无穷啊。

    现在不好办呐,西门烈风夫妻都死了,剩下的三个儿女一个蠢仆,这个一门心思投靠自己的胡适彪,把西门家的田产也搞到手献给了自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人走茶凉,人死人情淡成冰,西门烈风的亲卫们还是很有眼色的,都投到了自己手下,也算是好事一桩。

    等等看吧,一个光杆百户,哼,死活也就这一阵的事。

    拿起案头上的温茶,千户蒋杰慢条斯理地啜了一口,好像刚刚从沉思中惊醒过来,一脸的恍然地看着躬身而立的胡适彪,“哎呀呀,胡百户,老夫刚刚在考虑公事,没察觉,失礼失礼,”

    “来人,给胡百户上茶,坐坐,胡百户坐下说话,”心冷面热的蒋杰,拿捏起姿态来,那是轻车熟路的捻熟,既让人能感悟到自己的威压,有能体会到如沐春风的亲切,千户风采凌然醒目。

    说话间,徐海,罗愈飞等百户先后进了书房,一番礼遇寒暄后,正坐当中上首的千户蒋杰,拿出了上峰文书。

    “指挥衙门送来文书,哈密卫再次动荡,吐鲁番欲图吞并之势又起,北面蒙古鞑子蠢蠢欲动,今年的打谷草势必难免,为此,你们各屯堡要严加防范,一挨事遇不给,各百户务必纠集兵力军户向碎石堡集中,全力抵御来犯之敌,”冠冕堂皇的腔调,里外里透漏的中干之意,大家心知肚明,却也无可奈何。

    “碎石堡往北,河汊前出九十里,早先是我碎石堡千户所的石关屯,虽然荒废已近多年,但为了能尽快侦知敌情,本千户上报卫指挥衙门,今夏秋之际,要恢复重立石关屯,”蒋杰淡淡的语气,让书房里的气氛为之一凝,热切是眼神集中在了千户身上。

    石关屯重立不重要,但随之而来的军户、粮饷、种子、农具等等,那可是实打实的好处,要是这差事落在身上了,除掉上贡千户的好处,油水还是很丰厚的。

    “石关屯设百户,防御蒙古鞑子,无令不得后撤,”

    “拨给粮二百石,钱三百贯,耕牛五头,耕具若干,几位百户都是经验丰富的老人,相比谁去心里都有了底,呵呵,不用我点将了吧,”笑眯眯的蒋杰,说出来的话,却是让几位百户心里凉透了底。

    就这点钱粮?克扣的狠了点吧。不得后撤,那和找死没多大区别了。

    按照惯常经验,不说这被扣掉了大半的物资粮饷,能不能让一个百户所支撑下去,就是蒙古鞑子秋末的打谷草,那早成了废墟的石关,哪个能顶得住。

    众人里,也只有百户胡适彪心里一动,紧紧地闭上了嘴巴。

    好在徐海,罗愈飞也是千户的心腹干将,对视两眼就晓得了千户大人的心思,遂同时上前,拱手施礼,“千户大人,下官倒是有人选荐上,”

    “哦,说来听听,”千户大人有时也很平易,很配合地颔首询问道。

    “世袭百户西门烈风,他虽然不幸战死,但其子西门萧夜,也是昂昂勇武之辈,听闻今天已经接任百户之职,那何不令其前出石关屯,父勇子武,必能重建屯堡,扬我大明之威,”慨然恶心的推荐,直令其他百户默然无语,又一个短命的百户,已经呼之欲出了。

    “这个,新百户西门萧夜,还在守孝期,似乎不妥当吧,”虽然心里一万个赞同,但蒋杰面子上,还是要做的有理有据,以免得将来被人落了口实。

    “自古忠孝难两全,军令如山,何况西门萧夜百户也有了为父报仇的机会,应该是不会拒绝的,”作为铁杆心腹,徐海,罗愈飞可谓是费劲了心机谋划。

    于是,正五品千户蒋杰的指令文书,再次出现在了百户胡适彪的手里,连佥书官都懒得派的举动,彻底避开了今后的嫌疑。

    “西门萧夜百户主动请调重建石关屯,千户应允,特调拨粮二百石,钱三百贯,耕牛五头,耕具若干,军户若干,匠户若干,三日后开拔,”把手里的文书交给西门萧夜后,胡适彪狼狈地离开了这个让他愧疚的小院。

    一切的一切,都有千户的黑手在背后操纵,为了前程、名声身家,蒋杰也算是殚精竭虑了,不惜浪费掉上百户的性命来遮掩。

    至于石关能开垦多少田地,他根本不用交代,蒙古鞑靼人南下的必经之地,石关也是一条路,那里屯堡和火墩没什么两样,遇事就死的命。

    况且,拿着一批粮饷的队伍,前出河汊九十里,那里可也是马匪错杂的地盘,能活几天的命,就看老天的运气了。

    午饭,坤叔做得烙麦饼子,一碟咸菜,加上一大碗热汤面,虽然吃的不是太好,但西门萧夜带着妹妹西门寒娟,总算是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

    六岁瘦弱的寒娟很乖,洗脸梳头,吃过饭后,守在床边看着大哥给二哥喂了一碗汤面,不过睡醒过来的二哥,怎么看还是没清醒的样子。

    被丢在院子里的石磨,西门萧夜和坤叔外出办事,没在意骄阳下磨盘上不时闪过的细微蓝光。

    找佥书官领取物资,确定出发的军户匠户,忙碌了一天的西门萧夜,草草吃过晚饭,喂过了弟弟,又哄着寒娟睡下后,筋疲力尽地坐了下来。

    厢房里,坤叔还在收拾家里的破烂家当,一辆牛车都能拉走的家当,西门萧夜不知道有啥好收拾的;苦笑着,他的眼睛,再次看向了那个石磨。

    “那些奇怪的碎块到底去了哪里,”再次不甘地摸到那个凸起,按下,又是细微的蓝光闪过;昏暗的院子里,西门萧夜被眼前的变化,惊得嘴巴张的老大。

    此时,他才发现,石磨下盘,似乎比昨晚粗长了一大圈,无声地快速旋转着,隐隐传出细微的嗡嗡声。磨盘按钮侧面,闪现出一块亮晶晶小巧的图案,上面缓慢地转动着一套上下分体的灰色衣衫。“防护衣,”图案上工整的小楷,西门萧夜看的一清二楚。

    两息过后,图案再次变成了一把三棱利刃,“三棱腕刀,”短把长刃寒气逼人,样式很是漂亮,是的,漂亮,深深的放血槽让西门萧夜不断地咽着口水。又是两息后,一把沉甸甸的“连发军弩”画面,彻底让西门萧夜有些发懵了。

    就在图案转换间,西门萧夜颤抖的手指,使劲地按在了那个凸起的按钮上,倏忽间,图案消失不见。

    收回手指,西门萧夜眨眨眼,谨慎地保持好和石磨的距离,通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这个从天而降的家伙,想要搞清它到底是什么。

    “呜呜,”已经在萧哥儿身后站了老一会的坤叔,并未看见那真实逼人的图案,只是好奇他怎么盯着石磨看个不停;哦对了,这磨盘咋地又转了?

    回过神来的西门萧夜,静静地回头看了眼坤叔,“坤叔,你看到了啥没有?”也许,为了这个古怪的石磨,他该做点什么。

    没看见萧哥儿右手暗握的刀把,坤叔上前和西门萧夜并排坐下,指指石磨,手里比划着摇头,在这个家里,他从不会说谎。

    “没看见?不对吧,刚刚,就在刚才,是不是有几幅画来着,”西门萧夜奇怪地指指磨盘,上面的图案他是看的一清二楚,坤叔却是看不见,那可就真是奇了怪了。

    坤叔坚决的摇头,让西门萧夜稍稍松了口气。坐着看了会石磨,坤叔无趣地回房忙去了。

    萧夜的目光刚刚收回,耳边传来轻轻滴一声脆响,磨盘下方粗圆的石台里,啪地弹出了一个小匣子;四方的匣子里,西门萧夜迟疑地拿出了那一身上下分体的衣衫。

    匣子悄然缩回,按钮处细微的蓝光再次沉寂,任由西门萧夜再按也毫无动静。

    深夜,西门萧夜摸上后山,一番嚎啕,拜别了父母的坟茔。
………………………………

四章、一命换一命 上

    “碎石镇千户所麾下百户西门萧夜,拜见千户大人。”三日后,堡外北校场上,西门萧夜躬身施礼,身后,一溜大车,上百户军户,几十户匠户,黑压压鸦雀无声;面前,正是让他噩梦连连的千户蒋杰。

    身着熊罴武官服饰,佩武德将军的麒麟铜牌,腰佩利剑的千户大人,主管全所军士的调拨、增补、选拔以及军旅防御之事,高头大马,威风凛凛。

    身后,主管佥书事务,分理屯田、营操、验军、巡捕等事的佥书官,也就是副千户李安胜,以及专管军纪的镇抚二员,孙德章、江成,陪侍一旁。

    七个身着画彪武官服饰,佩昭信校尉的狮形铜牌的百户们,避嫌般地远远跟着。

    说是来送行,不如说是示威恐吓来的好。

    按理西门萧夜的下属应有两名总旗,一名司吏,两名总旗分管五名小旗,再往下便是普通的军士,说是百户,正式编制的一百二十人外,还可以雇佣一些杂役伙夫。

    但现在,他没有拿到总旗、司吏甚至小旗的腰牌告身,旗军倒是齐了,也不算光杆百户。

    千户所里配给的物资里,一堆生锈的铁刀,十几杆木杆铁尖长矛,西门萧夜也看不到一杆铁杆长枪,一面铁盾,更别说三眼铳之类的火器了。脏破,甚至带有血迹的鸳鸯战袄,他是捏着鼻子挑选了一些。

    明白了其中问题的西门萧夜,面对佥书官,给什么拿什么,不给的也不多问,农具粮食,十几辆破败的快散了架的牛车,也是装的满满当当,一半都是锅碗瓢盆之类的行李被褥。

    “嗯,西门萧夜百户,石关屯重建的大事,望你能和军户们坚守,卫所会派人再送粮饷,那里的荒地你可以随意开垦,循例税赋三年不收,”在众百户看死人般的目光中,千户蒋杰做的还是很温勳的勉励,至于心里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是,下官毕当竭尽所能,驻守石关,重建石关屯,为卫所把好北面关卡,”目光平静如水的西门萧夜,一身崭新的百户战袄,狮形铜牌闪闪发亮,脚蹬缠有钢丝外套的战靴,腰里挂着的,是父亲遗留下来的制式腰刀。

    面对试图毁掉西门家的仇人,西门萧夜明白,父母亲的离世,和这个笑里藏刀的家伙有直接关系;但牛车上的弟妹,让他强行压制着内心的怒火,面色微微涨红。

    拜别千户礼毕,起身后退两步,萧夜向众人一拱手,转身大步离去。给自家的仇人磕头行礼,萧夜至此以后,发誓不干了。

    看着缓缓离去的人流车队,还有那少年的背影,蒋杰手拈下巴上的几根胡须,心里若有所思,身旁的罗愈飞凑上前来,隐晦地递上一个眼色,“大人,诸事已了,咱们还是回去吧,”

    “哦,呵呵,也是啊,公务繁忙,所里还有杂事要办,回去回去,”收到罗愈飞暗示的蒋杰,心情一时大好,带着一众大小军官,热闹闹返回了宅院。

    对于连石磨都舍不得丢掉的西门萧夜,蒋杰已经不放在心上了,小家子气的人是没有前途的,河汊外的气候也很难生活的下去啊。

    碎石堡往北不到五里地,是大片的碎石残垣,这多年前似乎是城镇废墟的地界,草木稀疏,却也是堡里各军户拣取石料的好地方,碎石堡上大部分军户人家的院墙、房屋,石料都来自这里。

    过了长长的碎石滩,就是大片的上中等良田了,有着平缓的西龙河在侧,来自祁连山的清澈河水,源源不断地灌溉着这里的上千亩水田,附近还有近万亩田地,也因此受益。

    小麦、棉花,是碎石堡军户们的安身立命根本。

    这也正是碎石堡,一向设立在州府的千户所,为什么会就近配置,巨大的粮食棉花收益,在西北地区,肃州卫首屈一指。

    车队过了碎石滩,就有军户稀稀拉拉地开始掉队,从开始的几个人,到后来的一户户抱团离开,行走在队伍前面的西门萧夜,只是关心着牛车上的弟妹,对于那些拉着牛车的军户匠户,根本不带理会。

    “我说萧哥儿,啊不,是萧百户,你咋还不看着点,人再跑可就跑光了,”急匆匆赶到队伍前头的王大力,一把拉住了老牛缰绳,焦急地大声问道。

    粗壮结实的王铁匠,皮肤黝黑,大嗓门老远就能听到他的声音。

    这次被清册出堡的,军户有六十户,匠户倒是不少,足足有四十户;凡是以前和西门烈风交往密切的,关系不错的,蒋杰干脆来了个一刀切,彻底把西门家在碎石堡的影子给抹掉了。

    “王叔,别着急,劝是劝不住的,”靠在牛车上的铺盖卷上,西门萧夜怀里抱着昏睡的弟弟,腿上坐着四处张望的妹妹,淡淡地说道。

    小妹头戴着他的红顶毡军帽,喜笑颜开的模样,让他也开朗了不少。

    “二百石粗粮,三百贯钱,耕牛五头,就是咱们今年到明年夏天的家底,王叔,人多粮少,大家心里都明白的很,”眯眼看着远处一道黑线的西龙河,西门萧夜轻轻叹了口气。

    “能走的都走吧,军户们还能佃田找口吃食,可惜的是你们匠户,连偷回堡里的机会也没有了,”平淡的语气,让原本急的一脑门大汗的王大力,愕然地松开了缰绳。

    明朝军户地位很低,甚至低于民户,但军户又是国家的重要兵源之一,因此明朝对军户控制严格,一般的军户必须终身服役,能为文官免去军藉者屈指可数。

    军户的待遇也十分低下。每军户除出一余丁到卫所充军外,还得多出一丁,随军服劳役。

    军丁前往卫所服役,其军装和旅途所需费用一律由家庭承担。军丁在卫所服役期间,衣着自备,粮饷也不因生儿育女、人口增添而增加。军户也不因提供军丁而免除一些徭役,其生活状况不及民户。

    不仅家人如此,到卫所的军丁也不比家人强多少。军丁受到军官们的层层盘剥,军粮也常被军官克扣,或拖欠不放。

    服役期间的军丁还是被政府、官宦权贵们奴役做苦工的对象。一些重大工程往往由军丁完成,如修筑宫殿、皇陵、疏浚河道等。

    在一些卫所,军士们的屯田被豪右、将校侵占,将官们让军士为他们种田耕地,甚至让军士为他们捕鱼采木,贩/卖私货。军士已渐渐成为他们手中的工具和苦工。

    卫军规定,军士必须有妻室,不得独身。因为军士不仅有服役的义务,而且还肩负着为卫所生育下一代军人的责任。为此,军户的子女不得外嫁民户,以免人员外流。民户子女一旦与军户通婚,则终身没入军户。

    严酷的军法管制和约束,粮饷不足以度日,导致军卒大批逃亡,军户逃避军役现象更是日趋严重。

    “呜呜,”赶车的坤叔冲着王铁匠哼哼两声,挥动着草绳,继续赶着老牛上路。

    “人可以走,但是粮食必须留下,王叔,这些事你经管着吧,将来司吏的职位,就留给你了,”牛车上,西门萧夜随口的吩咐,让王大力禁不住喜出望外。

    说着话,萧夜从怀里拿出名册,丢给了王大力,“人走名勾,你看着办吧。”

    有了西门萧夜百户的授权,临时司吏王大力操起随身的铁锤,吆喝起了几个要好的匠户汉子,开始一本正经地维护起秩序来,反倒让那些准备开溜的军户们踌躇着缩起了脖子。

    匠户们心里亮清的很,既然被典记在了西门萧夜百户帐下,除非这个年轻的百户身死事消,否则挨饿挨冻就是命不好了,怨不得别人;偷回碎石堡?别想了,军户们能佃田耕种,自己手上的手艺,没人能看的上。

    千户大人的刀子也不是看着玩的,一旦讲起军令军纪来,杀十几个匠户人头示众那不是多难的事。

    跟着西门百户或许还能混口吃食,一旦偷跑了,抓回来可就连累一家妇幼了。无可奈何的匠户们,也只能壮起胆子,跟着车队向前走了。

    但是,夜宿在西龙河畔的一晚,王大力沮丧地发现,军户们已经跑了个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曾经跟着西门烈风的伤残老部下,明知再回碎石堡里不会有好下场的,也就十来户五十几号人头了。

    加上匠户们的近二百号老少,里面的青壮满打满算,还不到六十人;好在他们哥几个守夜看的紧,要不然那些人拉的牛车,也都被连夜拖跑了。

    二百石粗粮,二百三十九张嘴,就王大力那粗笨的脑袋,也能算计出来,一天三石的消耗量,用不到三个月,就已经是该找野菜吃了。

    那些经年以种田为生的军户们,怎能不看的更清楚,难怪这一晚上都不愿意多待,情愿跑回碎石堡受罚,也不跟着去石关了。

    天蒙蒙亮,王大力朦胧间看见西门百户拎着一杆短手铳模样的家伙,走进了不远处的草甸,赶忙把身边睡意连天的匠户叫醒,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