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绿色风暴-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萧夜从那粗糙的金币、灰白的银币上,能推断出这里可能会有金矿、银矿,但他现在的注意力不在此,对抢夺海西人的钱袋更是不感兴趣。人情,往往比银钱重要,而人的交情更是钱买不到的。
按脚程算,那个克劳迪分队长带领士兵赶过来,最少需要一个时辰,知道鞑靼人骑兵速度的奥拉村长,也担心那个百人队应付不了鞑靼人骑兵的突袭,勉强答应了萧夜的建议。
但奥拉村长提出,一旦村里援兵到达,那萧夜必须带兵后退到公房大院,没有他的许可,不许军士外出。
“行,”萧夜爽快地答应了奥拉村长的要求,这里是海西人的村落,如果真的伤损过大,他还不愿意呢。
牵着军火马车,王虎和小六子带着军士们,在海西兵士的引导下,开出了大院,沿着街道向正北而去。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赶到了北面的栅栏墙边空地;绕过一排密集的投石机,在一名海西官兵的指点下,登上了墙后的木制架子;粗糙的架子上两尺宽,厚五寸的双层木板,足以支撑大量的军士站立。
站在架子的木板上,可以很轻松地露出上半身,但弯腰就有点困难了;这种海西官兵正好能挡住肩膀的木墙,军士们却是觉得矮了点。
萧夜和奥拉村长站在栅栏墙后的空地上,无意间,他竟然看见了海西兵士的手里,也拿着后装火铳模样的火器,虽然心里微微一惊,但那兵士点起的火绳,还是让他嘘了口气。
中国的火/枪、阿拉伯的马达法、欧洲的火门枪都是用手持点火物引火发射;在战场上使用非常不便。
1450年,欧洲火器研究者便将其改进为半机械式的点火装置:在枪托的外侧或上部开一个凹槽;槽内装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
枪管的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而且还改进了枪托并加装了护木;使火/枪可以抵肩射击。
同样有着枪托的后装枪,眼下是萧夜的重要武器,一旦被仿制出去,那后果是灾难性的;现在萧夜才知道为何奥拉村长对自己军士的火铳,不很在意的原因,竟然是样子相似。
隐隐有些后悔的萧夜,虽然不情愿被人打上火铳主意,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后装火铳他不拿出来。还好弹丸就连黄家也打制不出来,萧夜此刻,清醒地意识到,后装火/枪,也就是石关去铳,最难被仿制的,是那不起眼的弹丸。
要不是田房俊嘴巴不把门,杯酒下肚更是成了话唠,萧夜压根就不知道,后装火/枪已经流到了几大商家手里,人家都研制了好一阵子了。情报的滞后,让他成了后知后觉的人。
胡思乱想着,萧夜看着面前的一队队海西兵士,在军官的吆喝下,带着高挑羽毛的战盔,操作起了一架架高大的投石机;这玩意,他看着都是直咽唾沫,太有震撼力里。
“轰隆隆,”隔着高高的栅栏木墙,萧夜能清晰地听见,震耳欲聋的的马蹄声,在快速地逼近。头顶上,暖暖的阳光洒下,但没人会去注意到今天柔和的日头。
“清火铳,清仓,装弹,”站在高高的木架上,随着王虎流利的口令声,连带亲卫传令兵们在内,二十几名军士间隔两步一字排开,纷纷摘去枪口的软木塞子,开始拉动枪机装弹。
当然,急切间,有人忘了摘去铳口的软木塞子,也不碍事,就是下来还得去商铺里自己掏两个大子,再买上一小块罢了。
软木塞子,在明人的生活里,起的作用,不过是家户里喜欢干净的,用来堵塞夜壶的小口而已,穷苦人家是用不上的。
而三十几名海西人官兵,站在石关屯军士身边,也听着自己军官的命令,竖起枪口装药装弹,用通条压实后,火药盘里装入药饼,固定好燃烧缓慢的火绳。
虽然手法训练有素,但和外来的这些汉人军士相比,他们还是慢的太多了;火/枪射击,尤其是团队火力输出,讲究的是射速,哪一方打出更多的弹丸,赢的可能性就更大。
另外三十名官兵,已经在投石机上装好了打磨成圆形的石弹,成束粗大的牛皮筋,把长长的投臂绷得咯吱吱乱响。
村落外面的草地上,沿着地势较低的缓坡冲上来的鞑子骑兵,嘴里怪叫着压低了身子,马背上各驮着一袋湿土;为了攻击这个不顺从的村落,在栅栏墙外吃过几次亏后,他们已经想出了办法。
有着经验的鞑子骑兵,首当其中的,是必须要把那个宽阔的壕沟填平了,只要能打通一两条窄窄的通道,那抛出绳索,拉垮木制的围栏就是小菜了。
当然,海西人的短矛头,投石机,还有速度缓慢的火铳,是鞑子必须防备的,所以,为了达成突然袭击的效果,上千的鞑子骑兵,在准备好土袋后,马上就展开了攻击。
在一里外的黑色大旗下,鞑子军官旁的号角手,呜呜地吹响了进攻的讯号;随着悠长的号角声,骑兵们慢慢催动战马,轰隆隆地加快了速度。
“喔喔喔,”三百骑为一波的鞑子骑兵,分成前后三股连绵的波浪,汹涌扑向了那横亘在眼前的壕沟,马蹄掀起阵阵烟尘。
六百步,到了投石机的打击范围,但这次没有预想中的石头飞来,让鞑子骑兵们更加死命地鞭打着胯下的战马,再次加速。
攻破这个不肯臣服的村落,他们的缴获可以随便挑选,除了一个漂亮的小娘,还有村落后的山谷不能动,其他的可都是弯刀能触及的。
干涸的壕沟,虽然宽大够深,但里面并没有像明人那样载上尖利的木桩,眼看着快要冲到壕沟边的鞑子骑兵,嘴里呼喝着握紧了马缰绳。
只要冲到壕沟边,调转马头分向两边,趁势扔出沉着的土袋,集中到壕沟里的大量土石,用不了几次就能填满两条通道。
就在鞑子骑兵接近到五百步,再有几个呼吸就能冲到目标前时,栅栏木墙后的架子上,王虎高亢的声音响起,“猎枪手,自由射击,”
亲卫队里五杆猎枪,加上王虎小队的三杆,听到王虎的命令,几乎同时打出了弹丸,“彭、彭,”巨大的铳声,在一股股硝烟涌起的瞬间爆响。
如果外面的两杆猎枪也在这里,他们这次的射击效果,或许会更好。
随着铳声响起,远在四百多步努力冲锋的鞑子马队,冲在最前面的一个百夫长,厚实的牛皮胸甲上,绽开了一个拇指粗的小洞,一股稠腥的血花从后背溅射而出。
还在马上大声嚎叫的百夫长,胸口冷不丁一震,还来不及地头查看,疲软的身躯在颠簸的马背上坐不住了,“普通”跌倒马下,被后面的部下踏踏地踩成了烂肉。
对面火/枪轰鸣硝烟涌起,不断有同伴跌落下马,鞑子们兴奋的脸上,惊现出丝丝的惧意,四百步的距离上,看见对面的木墙上股股白烟升腾,身边就有人默然或者惨叫着,掉下马去,谁还敢挺起身躯。
但冲锋起来的马队,要想半路上停下脚步,或者调转马头,那是更恐怖的事情;为了不死在同伴的马蹄下,前面第一波的鞑子骑兵,不得不伏在马背上,越加磕动马刺,刺激着战马加快速度。
猎枪的远距离开火,让站在军士身边的海西步兵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尤其是看见一个个强悍的鞑子骑兵,随着铳声落马,有几个军官们的目光,不时转身看向自己的村长。
尽管看不到外面的情形,但人老成精的奥拉村长,可以从耳中那鞑子凌乱的惨叫声,还有自己军官们的眼神里,看出了期间的诡异。
扭脸看看萧夜,不待他说话,木墙边木架上的王虎,已经再次发出了指令,“全体火铳手,举枪,齐射,”
轰,木墙外的鞑子骑兵,亲眼看到了二十三杆火铳齐齐发威的场面,横排成一列的十匹战马,连带马背上的同伴,噼啪乱成了一堆,死人死马在惯性的带动下,翻滚着在草地上滑行了十几步,挡住了后面的马队。
后面刹不住脚的鞑子骑兵,顿时撞了上去,哭叫声马嘶声乱成了一团。
“清仓、装弹,射击,”在王虎越发高昂的呼喝声中,两息一次的齐射,把速度减缓的马队,生生地阻挡在了一百步之外;大团浓郁的硝烟,淹没了开始盲射的军士,就连微微吹过的暖风也掀不走不断涌起的烟雾。
端着火绳枪的海西官兵,傻傻地看着身边忙碌的军士,虽然自己手里有武器,脚边有锋利的短矛,腰上还有短剑,但这些似乎已经用不上了。
投石机?还是跟着歇了吧,射程超过六百步左右的投石机,一旦没了机会,在猎枪开火后,就已经没了用武之地。手里的火绳枪,现在还不能击发,射程里还没有鞑子呢。
有效杀伤只有六十步的火绳枪,和后装枪比起来,天壤之别,更别说连续射击的代差了。
不等身后号角声响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鞑子骑兵,眼见讨不得好,已经快速地向两边远远地散开,以求能避开那嗖嗖而过的弹丸;就这样,还是有零散的鞑子被打中后背,掉落马下。
而一旦鞑子散开,被硝烟遮住了视线的火铳手,打出的弹丸,大部就找不到目标了,噼啪地射在草地上。
连续击发了二十次弹丸的火铳手,在王虎一声响亮的唢呐声中,止住了疯狂的射击,举铳蹲在木墙后,一边飞快地清理弹仓,一边努力平息着剧烈的呼吸。
丢弃在脚边焦黄的纸弹壳,随意地洒在木板上。
微风扫过,栅栏墙上硝烟很快散尽,傻站在木架上的海西官兵,看见了眼前满地的尸体,惨叫不止的伤员,死人和战马交错堆在一起,也看见了四散而逃的鞑子骑兵。
有的鞑子骑兵,丢下受伤的爱马,连武器也不要了,空着手向远处散去。
从四百步到一百步,稀疏的草地上满地散乱的尸体,到百步距离上聚成了一大堆的人马;齐射而出的弹丸,让鞑子骑兵还没跑到壕沟前,就已经溃散了。
有心的海西兵士大致地一数,死在火铳下的鞑子,不算战马,足足有百人之多。
而站在他们身边开火的军士,也不过二十几人,这可是他们亲眼看着的。
“跨、跨、跨,”整齐的步伐声在萧夜身后响起,克劳迪分队长率领四百武装兵士,六百武装平民,肩上扛着如林的火绳枪,身背宽大的盾牌,急匆匆赶了过来。
按照百户的吩咐,王虎看见有支援到来,遂命令军士退下木架,在投石机旁集结队伍,准备撤回公房大院。
一直皱着眉头没有吭声的萧夜,侧身看看经过的海西官兵,扭身笑着对奥拉村长一拱手,“奥拉村长,既然你们援兵赶到,本官就带队回去了,一旦需要本官援手,还不要客气,”
萧夜他们拉着马车走了,原本预想当中的激战,并未发生,而鞑子骑兵没有愚蠢地强行进攻,也让萧夜提高了警惕。
在克劳迪的搀扶下,奥拉村长勉强登上了木架,他想要看看,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自己三十名精悍的官兵,犹如木鸡般傻站在那里不动,连出手的机会也没有。
克劳迪分队长扫了眼一旁的投石机,皱着眉头也登上了木架;海西官兵在军官的呵斥下,有序地进入各队的战位。
村落栅栏墙外的惨景,奥拉村长看上几眼后,就不愿再停留了,虽然耳边鞑靼人那急促的号角声,犹在不断地响起,但自己的援军到了,守卫寨子的安全,不会有问题了。
在兵士的搀扶下,奥拉村长村长正要走下木架,忽然回过头,看着自己的儿子,“克劳迪,你提议的和明军较量比试,看来是不用了,他们的火器技术,比丝绸茶叶更犀利,”
当克劳迪分队长和几个百人长一样,不敢相信地瞪圆了眼睛,傻傻地看着面前的惨景,要说心里没有震撼,说出去没人信。
遵守诺言的萧夜,很快带着军士们退回了公房,至于这个院子为何叫公房,他不懂,但他能看出来,这里村落举行会议的地方,和官衙的地位一样。
刚坐下还没掏出水袋,屁股后面的奥拉村长,就颠颠地追了过来,眼睛里灼灼的火热,令萧夜很是不悦,明显的,人家看上了自己的火铳。
果然,奥拉村长满脸感激地道过谢后,眼珠子就在军士们身上的火铳,开始打转,嘴里也没再绕弯子,“西门百户,可不可以卖给我们一些火/枪,村元老院可以高价购买,”
本想拒绝的萧夜,想想自己的结义大哥,到现在也没能仿造出火铳,更别说弹丸了,不由得踌躇起来,他担心的是,如果这些海西人有高超的匠人,将来吃亏的可是自己。
但要是海西人也造不出火铳的话,交易的话?萧夜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自己弹丸紧张,后装枪可是富裕了不少。
奥拉村长见西门百户犹豫不定,也知道这火铳是军事物资,怕这个年轻的百户不敢违抗朝廷军令,赶忙大声地说道,“两千金币,两千金币换你们十杆火/枪,”
两千金币换来的火/枪,他不认为是亏本的生意,只要村落在山谷里的工坊,能比照着打造出这种火/枪,有生之年,说不定就可以打回故乡了。
今天和蒙古人对阵前,对于萧夜这个军官,在奥拉村长看来,他不过是明人巨商的一个属下,这次明显是来探路的,探寻一条商路而已。
但一场简短的交锋后,他的看法就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这个年轻的军官,他必须趁此机会交好,那么买火/枪的事完全可以谈成的,不外是金币多少的问题。
早先对明人乃至明朝国度,很有些不屑的奥拉村长,现在才知道,明朝国度的先进程度,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那远远不是他们罗马帝国可以匹敌的,还好自己也没有南下的野心。
丝棉大衣、香水,镜子,还还有他熟悉的丝绸茶叶瓷器,不能代表什么,但西门百户军士手里的火/枪,怀表,那没有领教过的手铳,还有军士身后背着的那些皮囊里的铁疙瘩,让他甚为忌惮。
“一定要交好这个军官,或许将来会成为有用的盟友,”打定了主意的奥拉村长,相当果断,不惜掏出两千金币,来购买这种击发速度快,射程超过了火绳枪的火器。
当然,他嘴里的两千金币,也只是让萧夜挪了挪屁股,稳稳地坐在了青石台阶上,奥拉村长的诚意,并未打动这个明军军官。
天下没有收买不了的人心,只有没到位的价钱,秉持着祖先光荣理念的奥拉村长,自然明白这个军官的心思,遂再次加价,“三,四千,四千金币,不过是买十杆火/枪,这个价钱我们都能打制四百支火/枪了,”
听着奥拉村长急切的涨价,萧夜脑袋里嗡嗡乱响,嘴巴张了两次,都被这个老头的提价给挡住了。
四千金币,合金锭也有四千多两,虽然杂质不少,但兑换明朝金锭也能换三千多两,眼皮子乱跳的萧夜,第一次觉得,似乎军器生意,比其他的生意强了太多。
………………………………
正文 五十八章、逃入戈壁(上)
军器售卖的利润,让萧夜暗暗震撼,但更为震撼的,还是奥拉村长,他想不到的是,一把看似普通的火/枪,集中起来使用,竟然能发挥出那般的杀伤力。
当然,后装火/枪的射速,是造成鞑子骑兵大量伤损的主要原因,军士操演的熟练程度、弹药供应等等条件,老人并未往深里去想。
对于自己手里的最大利器,萧夜并不想过多的拿出来卖,毕竟,他自己储备的也不多,尤其的弹丸,那玩意消耗的太快。
顽固拒绝交易火/枪的萧夜,让奥拉村长很是无奈,只能按捺性子一点点的涨价。
老人其他的知识并不丰富,但经验却是老辣成精了,一眼就看到了这种火/枪的潜力,如果村落里大量装备,那在有生之年打回自己的家乡,就不再是一个梦了。
这种火器,就是在大明也极为先进了,要不然草原上的蒙古人哪能到现在还嚣张如此。
所以,他才这么拉着脸,一定要紧紧抓住萧夜这条线,能持续买到火/枪的路子;至于将来仿制成功与否,那是后来的事,现在多个朋友就能多条路。
面对萧夜漠然的脸神,说干了嘴唇,气急败的奥拉村长,最后提出把孙女莉娜嫁给他时,萧夜脸上的沉静不复存在了;这次他来的目的,不就是要找一个代理人嘛。
装装样子有个限度,看这老头的脸色,也是到了底限了,眉头紧皱的萧夜,不情不愿地答应了军器交易。
至于小妾,多一个少一个,只要梅儿没意见,萧夜根本不在乎。知书达理的梅儿,可是读过《女训》的。
于是,萧夜拿出备用的五杆后装枪,换来了两千枚金币,还有两千枚的银币;猎枪根本没有备用的,这让奥拉村长相当遗憾。
至于金币银币为何铸造粗糙,奥拉村长很是无奈地告诉萧夜,村落里的一个老工匠,早几年在打制好新的钱币的模具后,得病死了。
现在村落里唯一的一套金、银币模具,经不住多次重复使用,眼下金币上的图案都看不出来了。
奥拉村长的话,萧夜只是听听而已,交潜忌深言,他石关屯里的匠人,要说打制这种的模具,他没把握,但从山西那边请个大匠,他还是有信心的。这些话,现在不提也罢。
五杆后装枪,三百发弹丸,交给了奥拉村长的兵士,还算厚道的萧夜,又拿出两把左轮手铳,当做了自己的聘礼。
“啪、啪、啪,”三十步外,一块厚实的木板,被手持左轮手铳的王虎,眨眼见打中了八发弹丸,亲眼看着木板上深深的弹痕,奥拉村长脸上已经笑出了花。
这笔掺有联盟意味的交易,他相当的满意,小莉娜对西门百户也不排斥,回去了劝劝应该没问题。
最关键的,是和萧夜拉上的关系,哪怕代价大了些;要知道,前一阵就有长老找到奥拉村长,要出五百金币,想把莉娜嫁给村落里的一个皮货商。
五百金币,奥拉村长和莉娜的父亲克劳迪分队长,已经动了心,但现在有更好的交易,何乐而不为;和大明一样,女子在海西人眼里,没有多少地位。
交易完成后,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大盆煮的稀烂的马肉,一筐筐黑面包被仆从抬进了公房大院,自然是犒劳萧夜和他的军士们。
劝说萧夜再休整一天后,奥拉村长在自己家里,很快召集了村元老会,传令克劳迪分队长和六个百人长也必须参加;在秘密会议上,奥拉村长讲述了今天的战斗,军官们证实了他的话。
“为了保证村落的安全,为了强大我们的军团官兵,我们需要他们的火器,工匠们需要有仿制的样品,”奥拉村长的话,虽然大家一致同意,但那两千枚金币和两千银币的代价,还是让元老和军官们肉疼。
好在,这钱是用来保证村落安全的,可以在村落征税解决;不过,当奥拉村长提出把孙女莉娜嫁给那个明军军官,以期有一份联盟的时候,众人看向老人的目光里,满含崇敬。
海西人对女子的重视程度,尚比不过大明,一个女子可以换来并不稳固的联盟,哪怕的暂时的,都已经很好了。
“山谷矿藏的事,不容许任何人告诉明人,莉娜我也会交待的,”红光满面的奥拉村长,当着众人的面,把两把左轮手铳,拿了一把交给了克劳迪,“这是西门百户给莉娜的聘礼,你交给她,”
满脑子都是后装枪影子的克劳迪分队长,虽然对萧夜印象不很好,但看在将来可以让兵士们装备更好的火器的份上,也没有反对父亲的提议。
他在山谷里养着的那个女人,已经有了身孕,这时候让莉娜嫁出去,倒是省心了。
君士坦丁大帝没想到,自己在临死前受洗礼加入的基督教,教庭神政合一的统治,会取代他的帝国;而基督教对民众的影响,却是广袤而深远的。
他所建立的行会制度,更是影响了整个欧洲。海西人村落里的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加上元老会垫付的金币,凑集起来的税款,直接就解决了购买火器的资金。
公房大院后的一处高地上,面南背北修筑着一个不大的教堂,信奉罗马天主教奥拉村长,晚饭前,在这里给萧夜和莉娜举行了简单的仪式。
面对古怪的十字像,身边是一身白绸衣的莉娜,面前是黑衣白领的神甫,在奥拉村长以及元老们、海西军官们,还有王虎、小六子、左石的见证下,听着饶舌的咕噜声,萧夜把一个镶着白色宝石的银戒,戴在了莉娜右手中指上。
戒指是村长给的,只是交代了他戴在莉娜的手指上即可,但又是被询问又是被铜盆里的水洗脸的萧夜,只感觉自己似乎被骗了、
这哪是娶小妾,分明是娶平妻嘛,老家伙狡猾的很。萧夜心里很是不满。
要是奥拉村长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