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绿色风暴-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作为胡百户的亲卫,现在还没人手一把短火/枪,只是有两把黄家造的妆点门面罢了。

    只有胡适彪,看过军士操演后,脸色越发地难看了,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临出发时,罗愈飞他们看向自己的眼神,为何那么奇怪了。

    这些军士身上的萧煞之气,他能看得出来,做不得假,不是每日操演能养出来的。

    原来,这里是真的会遇上鞑子,传言那是真的;脑袋里轰轰乱响的胡适彪,自认眼睛不会看错,二十名军士连带旗官,每人身上携带的弯刀圆盾,应该就是出自草原鞑子之手了。

    午饭后,为了表示对胡百户的诚意,王大力亲自邀请胡适彪去了甲字号石堡,带着他在里面转了一圈,打开了萧夜留下的武器库。

    一溜打通的四间石屋,最里面满满一大间,堆放着高过头顶的皮甲、马鞍,地上随意地堆着弯刀、圆盾,靠墙的木架上,斜斜堆着上百把角弓,形状各异,箭囊鼓囊囊地扔在脚下。

    “百户大人,这是缴获鞑子的军械,西门百户看不上,就留在这里了,”脸上带着隐隐的自豪,王大力高声说道。

    “这个?”很是震惊地看着满满一屋子的军械,这带着浓浓膻味的房间,胡适彪一眼就看出,里面的东西,却是出自鞑子。

    尤其是大部分军械上,那黑色的血迹,让这个百户脸色凝重;第一次,他觉得,那个萧小子,看不透底细了。

    “那鞑子的脑袋呢?没看见硝池啊,”旁边的亲卫,捏着鼻子询问道,他的话,随即让胡适彪眼仁微微一亮。

    “哦,第一次和鞑子交手,西门百户把鞑子的脑袋上缴千户所了,想必胡百户知道,”王大力浑不在意地说。

    “再接下来,无论是在草原上,还是在这里和鞑子接战,西门百户下令不再砍脑袋了,说那玩意看着恶心,怕吓着自己夫人了,”如此轻飘的解释,顿时让胡适彪气的眼冒金星,连连暗叫可惜。

    “西边的坟场那里,估计有一些,是祭奠军士用了,半年多了,不知道还在不在,”嘴里自语着,王大力扭身出去了,里面的味道他也受不了。

    身后,胡百户和亲卫,哭笑不得地跟了出去。

    看过寂静的甲字号石磨,胡适彪对磨坊里庞大的石磨,很是惊叹,但是仅仅是围着看了一圈,就不再理会了,这大家伙应该是样子货,否则西门萧夜就不会随意地丢掉了。

    石堡里,在堡墙上执哨的两个传令兵,以及躲在暗堡里的王梓良,胡适彪罕见地没去打搅,到这时,他基本是看清了,这里就是个绞肉的石磨。

    银钱乱人心,但也得有命去花销,鸟为食亡的冲动,胡适彪不屑于那么莽撞。

    只要去草原上,就有死人的可能,何况是一月两次地押运货物,难怪那个稚嫩的小百户,一年多的时间,就变得气势那么逼人;难怪罗愈飞他们不和自己争抢石关屯百户的职务。

    沮丧的胡适彪,匆匆回到临时的百户所,盘算着是不是找王崇礼,恳求让自己还是回碎石堡去,这里实在太让人担忧了。

    作为一个基层军官,胡适彪眼光老道,初上石山,就一路看过地形了,一挨被鞑子围在这山上,除了坚守到底,根本就没有第二条路。

    放眼望去,四面蔓延绵绵的毒草,也让石关屯成了一个牢笼。

    “百户大人,不会是那西门萧夜,变着法子吓唬咱们吧,就那些武器,估计要干掉几百的鞑子都不够,说不定是在草原上买来的,”心思灵动的亲卫,见自家百户愁眉苦脸的样子,凑上前狐疑地说道。

    他们来石关屯,是为了把持波斯人进货渠道,收钱来的,不是来和鞑子死磕的,哪能被吓唬回去。

    “嗯,你说的在理,咱们再看看,看到底鞑子有多厉害,”眼珠子转了几转,胡适彪沉声道,他花出去的好几百两银子,不能就这么打了水漂。

    胡适彪知道,他不过是个马前卒,碎石堡两个千户都在盯着他呢,黄昌祖也等着他的消息。

    一旦把握了这条道路,找到了波斯商队,那后面接任的百户就出现了,在此之前,他能捞上一把就要狠狠地捞,不能白白地当了炮灰。

    没有急切地插手百户所军务,胡适彪养足了精神,等着下一波去往草原的驮队。

    不提胡适彪耐着性子待在石关屯,再说萧夜一行,渡过西龙河,第二天赶到了碎石堡;一路上走来,疯狂蔓延到了河边的藤草,让萧夜暗暗心惊。

    要不是道路两边的黄连树,估计他们只有绕道清风谷了。

    这还是天旱,藤草就长得这么凶猛,一旦遇上顺风顺雨,萧夜不敢想象,最起码,身后的两个火墩,是绝对保不住了。

    那两个火墩,由碎石堡千户所直管,为的是保护西龙河南岸大片的粮田,哪个千户也不敢轻易放手给下属,这可是一大笔的粮赋,出了问题官职就难保了。

    马队护着两辆马车,轰隆隆来到了碎石堡,早已得到消息,派出伙计在堡门口等了两天的黄富贵,急匆匆跑出了屯堡,满脸笑意地把萧夜他们迎进了城堡。

    现在萧夜可是他的大主顾,不但新旧粮食按市价大量收购,暗地里的交易也是数额不菲,他咋能不尽心招呼呢。

    包了黄家的客栈,安顿好家属,萧夜留下亲卫队,带着小六子和左石,一身重装赶赴千户所。

    在百户所外,萧夜忍着恶心递上礼单,很快就被千户王崇礼在客厅召见,双方依旧是心照不宣地做足了礼节。

    不顾天气炎热,萧夜三十几斤的铠甲在身,自然不会下叩拜礼,好在王崇礼大度,一笑了之。

    小六子和左石同样铁甲在身,守在外面的阳光下,浑身大汗淋漓。

    田广林去了甘肃镇公干,萧夜和王千户说了会话,拿到了新的印信,上缴了石关屯百户印,这才告辞而去。

    站在客厅台阶上,王崇礼看着萧夜离去的背影,眼神颇为复杂,这个能打敢战的百户,年纪不大,举止有度,但身上裹挟的一股虐气,让他竟然有了掌握不住的感觉。

    “哎,内地局势惶惶,流民四起,朝堂疲沓,外有蒙古人频繁袭扰,也不知道,他对王家来说,倒地是福星还是祸患呢,看看再说吧,”低声自语的王崇礼,眼角飘向八仙桌上的礼金,神色琢磨不定。

    这一次,他对萧夜的战马没有打主意,那五个火墩的防御,靠着四五十匹战马,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好歹能相互支援不是。

    换了公/文,萧夜休整一晚,第二天就离开了碎石堡,这里是王崇礼的地盘,他要是访亲拜友的话,说不得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尽早离开的好。

    托付黄富贵给张子强家捎点银钱后,马队清晨出了碎石堡,向着最近的老羊口火墩赶去。

    老羊口火墩建在一处丘陵高地上,据守着甘肃镇通往碎石堡的要道,附近还有一个军屯,由百户徐海管辖;但是徐海一般住在碎石堡,只有春种、秋收时来上几趟。

    驻守火墩的旗官张子长,是张改则的外甥,虽然张安林来找过他,但他根本就不予理会,军纪事关身家性命,和火墩外的人来往密切是要醒杖的。

    再说了,张子长早前接到过千户所的军令,要他严密监视石关屯的动静,为此他还被藤草的毒刺给放倒过两回,哪能给得张安林好脸色看。

    当然,后来张改则一家去了石关屯,张子长也听说了,就是不知道过得咋样。

    当马队隆隆地赶到老羊口火墩时,张子长带着军士已经在火墩上等了很久了,见穿着鸳鸯战袄的一队马军过来,眯着眼看了好一会,还是不敢确定是不是新任的百户来了。

    直到马队拐上岔路,奔着他们的火墩而来,张子长这才整整皮甲,挎上腰刀,带领九名军士推开了火墩大门;剩下的一个军士还要待在火墩平台上,白天里瞭望是不许中断的。

    当马队在火墩前的坡下住脚,高处的张子长,和手下的弟兄一样,莫不是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被萧夜一行的行头给惊呆了。

    为首的肯定是西门百户,高头大马黑色披风,也可以理解,但是后面的亲卫可是一人双马,衣着干净利索全副武装,头戴铁盔,胸甲铁裙齐备,马背上托着鼓囊囊的行李,比起千户的亲卫也不多承让了。

    这大热的天,虽然亲卫们个个汗流浃背,但没一个人摘下铁盔,就凭这点,张子长就是一阵的眼晕。

    何为军纪,他算是开了眼了。

    最后面模样普通的马车,看样子就是百户的家属了,瞅了眼马车旁头发花白的老军,张子长高声喊道,“可是西门百户到了?”

    萧夜身边的小六子一催战马,上前答道,“正是我家西门百户,你们还不赶快上前见礼,”

    呼隆隆,张子长他们纷纷跑下土坡,翻身跪倒在萧夜马前,“职下老羊口火墩旗官张子长,见过百户大人,”

    手按腰刀的张子长,单膝跪地,后面的军士扶着手里的长枪,哦,是木柄铁尖的长枪,同样跪在地上,杂乱地喊着,“见过百户大人,”

    手按马颈,萧夜低头看看穿着破旧的张子长,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再看后面的军士,有的人身上五六个补丁,但浆洗的都很干净,遂沉声道,“起来吧,进去再说,”

    把亲卫留在外面,萧夜只带着小六子,跟随张子长进了火墩,这种用土砖垒砌,外包青砖的火墩,高有一丈五左右,里面的地方却是不小。

    一层是一圈土砖的房屋,里面住着军士的家属,还有一间仓库,最让萧夜难受的是,这里面竟然还有一个马圈,养着一匹干瘦的老马,马鞍子就挂在木栏上。马圈旁,是一个不大的水井。

    二层紧靠墩墙,是两间不大的房屋,一间是旗官休息的地方,兼做办公,木地板踩着格吱吱作响,在往上蹬木梯就到了高处的平台上,那里有火池可以点燃狼烟。

    另一间的一个武器库,里面墙上挂着几张满是灰尘的复合弓,弓弦都软了,铁箭的箭头满是锈迹,萧夜看了只是个摇头。

    房间里,张子长谨慎地验看过百户印信后,恭敬地递给小六子,冲着萧夜拱手谢罪,“职责所在,见谅,”

    “不错,行事不忘公,你是个好旗官,”萧夜靠在窗口,尽量不去闻墩里酸臭的味道。

    “但既然本官接手火墩管辖,你张子长就得把这里整利索了,乱七八糟的东西马上清出去,臭死了,”

    “是,属下晓得,”张子长老脸一热,低着脑袋应道,“大家伙都快一年没见到饷银,自然懒得打理,让百户笑话了,”

    “饷银?一年没发,”萧夜看看张子长,“那罗百户临走前,没有给大家讨要回来?”

    “他,千户所给的粮饷,他只能拿一半回来,巴结上司不拿点好处啊,给了粮食吃算好的了,”旁边的军士见旗官不语,忍不住插话道,“千户还得去给指挥使司打点呢,”

    “闭嘴,不许多话,”见军士把话说的远了,张子长赶忙打断,皮笑肉不笑地冲着萧夜一稽身,“百户别听他胡说,粗话当不得真,”

    说着话,一脚就把那个军士给踢下楼去了,看架势凶狠,实则是维护了这个家伙,要不然百户怪罪下来,打板子是难免了。

    军户们基本上都是租用军官的粮田,交过佃租后家里能吃的半饱,要是没了饷银,青黄不接时饿肚子是难免的。

    “没事,”萧夜轻笑着摆摆手,这种伎俩他见多了,也不深究,“你先去算算,他罗愈飞一共欠了你们多少饷银,本官先行垫付,回头自会找他讨要就是,”

    “啊,真的?”狐疑的张子长,见萧夜没有作假的意思,顿时跳了起来。

    大喜过望的张子长,赶忙腾腾地跑下楼,找到了一个会略算的军士,不一会就跑了上来,“百户,老羊口火墩一共十一人,欠饷六十三两,”

    “哦,本官给你一百两,剩下的去买点酒肉,算是请你们吃过上任席了,”萧夜笑着点点头,多了不敢说,百十两的银子他还真没看在眼里。

    把小六子留在墩里,萧夜出去透气了,梅儿和莉娜在外面和坤叔一起四下里转悠,他也过去凑热闹了。

    小六子按照百户事先安排,对名册清点人数后,把一张百两的黄家钱庄银票,交在了张子长手里。

    接着,开始召集众军士,宣读三遍军律,以后凡是违反了的军士,板子不打,但拉去石关屯开采几天矿石,可是有了人手。

    当然,犯事严重的自要送千户所镇抚官那里惩办。

    火墩内中央院子里,小六子读完了军律,对着张子长说道,“给你们五天时间,这里下次来再是这般的污秽,你这个旗官就做军士吧,其他军士也得罚饷一钱,第二次加倍,”

    “啊,这么多,”张子长一伙顿时就乱了,他们每人一月也就九钱的银子,减去粮食,能到手的不过三四钱,今年看情况粮食还的涨价。

    “对了,忘告诉你们了,”小六子把军律塞进怀里,搔搔发髻说道,“从本月起,除了千户所粮饷外,军士每人有一两半的饷银,旗官二两,”

    一千五百钱,两千钱,这两个沉甸甸的数字,把乱哄哄的军士们,唬的个个不敢乱说了,就连张子长也眼巴巴地看着小六子,生怕这个百户的亲卫队长在说笑。

    “这是百户给的战饷,你们要加紧训练,说不得哪天就被派去草原上了,”淡淡地说着,小六子确定了他的话不是开玩笑;当然,他们亲卫每月最少三两的饷银,他是不会说出去的,要不然这些穷军汉眼睛就更红了。

    接下来,一箱的罐头抬了进来,十把军弩和三百支短箭,一杆后装火/枪,交在了张子长的手里,小六子指派了一个亲卫,负责近期训练军士。

    百户的马队走了,张子长站在火墩平台上,羡慕地看着远去的队伍,乐呵呵地问着那个亲卫,“老哥,你看他们背上那裹着布条的东西,到底是啥,包的那么严实,”

    “火/枪啊,每人爱惜程度不同罢了,”亲卫摩挲着下巴上黑黑的胡子,嘴角一撇,那啥的步枪,自己连摸一下都不让,真是的。

    路过果子洼火墩,萧夜强忍着胃口的不适,进去看了看这帮子军士,果然旗官王大宁和张子长一样,也给新任百户诉苦。

    小六子奉百户令,照例替罗愈飞垫上了欠饷,罐头、军弩、火/枪,一样不少地在宣读了军律后,拿进了火墩。

    王大宁比张子长心眼多,拿到了银票和好处,对于小六子的要求一概应允,随即又让军士骑着唯一的战马,给百户带队到永和屯。

    下午日落前,马队赶到了永和屯,没有进附近的火墩,直接就开进了屯里的百户所。

    留守在屯里的司吏叫马贵,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接到军士通告后,赶忙带着几个军户到了屯门口,把萧夜一行迎进了屯里。

    百户所是一个土墙为砌的大院,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演武场,长时间没人打理,荒草长得到了膝盖了。

    两进的院子,前院的房子被烧了大半,没法住人,左石陪着梅儿她们在后院收拾屋里,前院的亲卫们已经搭起了营房帐篷,布置了警戒哨,战马拉进了马圈里。

    见到了新百户,马贵黑瘦的老脸上,依旧是愁容满面,鞑子两次破了屯子,不但掠走了人口、粮食,就是屯墙也破烂的不像样,难怪罗愈飞急着调走呢。

    知道永和屯的遭遇,萧夜只能安慰一番马贵,让他先回去,明天陪自己在屯里走走,看过情况再说。

    也不知道消息传得这么快,晚上萧夜吃过饭后,正在院子里琢磨今后的事情,外面就有亲卫来报,永和屯火墩、交口火墩、西渠火墩的旗官来看望新上任的百户了。

    恭敬地给百户见过礼,三个战袄洗的发白的旗官,眼神灼热地看着萧夜,不用说,他们也听说了欠饷的事了。

    永和屯火墩旗官刘水安、交口火墩旗官张平福、西渠火墩的旗官王万全,都是厚墩墩的汉子,腰挎腰刀,脚蹬布鞋;大明边军此时的军力,还是相当厚重的,只不过有了萎靡的迹象。

    “好了,你们别看我,本官不过是代为垫付军士的饷银,回头要去找罗百户的,”萧夜本想多说点话,但交浅言深,不是好事,今后捻熟了自然就好说了。

    能被罗愈飞不客气地丢下,说明这些旗官不是罗愈飞亲近的人,能争取到自己麾下,萧夜不会拒之不理。

    既然敢于干掉蒋清桂,萧夜就已经生了外心,蒋杰还要等时机绑了来,问出谋害父亲的人,然后,他的脚步停不住了;一旦事泄,就算逃到草原深处,石关屯也要控制在自己手里,军士少了万万不成。

    永和屯百户所军士百人,鞑子进犯攻破屯墙时死伤三十多人,旗官死了一半,两个总旗阵亡,算得上是一个残破的百户所了。

    照例让小六子给三个旗官兑付银票,写好收条,萧夜把这五张白条还要拿到碎石堡,找罗愈飞说道说道,就是到了王千户那里也有理,要是不成就得拿矿料抵折,反正千户所里还有些好东西呢。

    第二天,小六子带着十个亲卫去了三个火墩,不但要宣读百户摘抄的大明军律,赠送炒面罐头,还要给他们配备武器,教授火器,萧夜手下的军士不能只有腰刀铁矛。

    有了银票加上大棒,哦,是军律,萧夜相信,永和屯百户所的军士,多加演练,今后的战力不比石关屯军士差。
………………………………

正文 九十二章、明修栈道

永和屯里的军户三十来家,比起以前少了六七成,大片被烧成废墟的黑灰院落,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一个个脸色木然的家属,目光默然地看着萧夜在家门前走过,要不是眼见马贵时偶尔打声招呼,萧夜甚至以为这里人都成了木头。

    这还是有军士连夜把粮食买回家的缘故,否则他根本就看不见躲在家里的军户们。

    屯里唯一的一家杂货铺,一身黑袍的掌柜,正在使唤着伙计收拾门前的瓦砾,不过铺子里面已经有了些许的货物。

    “这是王家商铺,掌柜的叫王阳武,大同人,”马贵和百户经过杂货铺时,低声地说道;萧夜抬眼看看站在台阶上的掌柜,目光转动间,正好和王阳武眼神对上。

    王阳武见马贵陪着的军官,自然清楚的新百户到了,赶忙上前拱手施礼,“是西门百户吧,小人王阳武给您见礼了,”

    “无妨、无妨,王掌柜你忙,有时间来百户所喝茶,”萧夜笑呵呵地点点头,打个招呼,脚踩尘土,沿着不宽的街道向前走去;这应该是王家的一个商铺,但他没时间去闲聊。

    转了一圈屯里,井字形的四条窄窄街巷,没一会就看完了,屯墙基本上倒塌了大半,到现在还没有修缮的迹象。

    看到这里,萧夜就知道,罗愈飞这回是把自己给坑了。

    按照马贵的说法,就是修缮这屯墙,就得花费千两白银,砖包土的屯墙,周长有四里多地,不知道修到何时了。

    回到百户所,萧夜给王千户写了封信,讲述了永和屯的囧境,请求千户所清理所欠军士的饷银,还有修缮屯墙所需的工、料费用。

    信使是马贵派出的军士,当天就骑马走了;萧夜拉着马贵在百户所里喝着凉茶,听他讲解着屯里的情况,以及周边地形。

    听马贵的话里,千户所因着屯里人数稀少,已经延误了今年的麦收,所以在秋末冬初,会向卫指挥使司申调一部分充军流犯,应该在下月底就会到了。

    “马司吏,”萧夜拿着一把蒲扇,使劲地摇着,这里的气温比起石关屯,燥热很多,加上一点风也没有,萧夜都有些不习惯了。

    “哎呦,百户大人,你还是叫我老马的好,要不是您大度,恐怕过不了几天,这里的军户都要跑光了,啥司吏都没用,”

    马贵慌忙摇手道;他不是眼光毒辣的人,但百户这几天派出亲卫做的事,让他很是感慨,对萧夜的好感渐生。

    “那行,本官也不矫情,”萧夜笑着喝了口凉茶,嘴里酸酸的味道,让他舒坦了些,“屯墙如此破败,房舍也必须马上修缮,否则冬天一到,晚上可就要冻死人了,况且盗匪啥的,咱们也得防备不是,”

    没有提鞑子的事,萧夜知道就凭着不堪大用的屯墙,想挡住鞑子根本是妄想。

    “是,百户说得对,”马贵很干脆地附和着,他没有门道,就看新百户的手段了,自己跟着干就是了。

    “嗯,这样,工料钱本官先行垫付,回头找千户所核销,咱俩在料单上签字画押,”萧夜想了想,只能自己再往里垫钱了。

    拿出两张五百两的田家钱庄银票,萧夜交给了马贵,今后他只负责管账,具体事务就有司吏去办了。

    和石关屯一样,萧夜乐于把事物交给下面办理,他只看结果;当然,要是马贵对银票敢于贪墨,萧夜的狩猎刀不介意开荤。

    “百户放心,入冬前屯墙肯定建好,”揣着一笔巨款,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