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之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终于,队列南部有了一点动静,军区司令员开始检阅了。不过,司令员这一次是步行检阅,这几公里长的路检阅下来起码也要半个小时,在司令员到来之前是绝不能倒下了,大家振作精神,坚持着,坚持着,时间好像停止不前了……

    临近的部队已经开始接受检阅了,口号声喊得震天动地,孙家树笔直地站在队列之首,他正在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迎接首长的检阅。首长们已经开始炒这边走来了,慢慢地走进了孙家树眼睛余光的视野之中,将星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着金灿灿的光芒,绝对不止是一位将军,至少有十个以上是将军。

    “稍息,立正――,敬礼――”团长一声口令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全团官兵“啪”地举枪行礼,眼睛注视着司令员并随着将军们的走动行着注目礼。

    司令员大踏步地走到3235团四方队中央,他身材高大,两鬓斑白,面带慈祥的微笑,不住地向官兵们招手,身后跟的也是清一色的将军。

    “同志们好――”司令员开始问候。

    “首――长――好。”官兵们齐声回答。

    “同志们辛苦了!”声声问候像清凉的甘泉,一下子把官兵们浇了个透心凉,再大的委屈这时候也无影无踪了。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响彻云霄的呼声在大漠戈壁上空回荡着,回荡着……

    (亲爱的读者们,写了这么长时间,过河卒连一个红包还没有收到,过河卒承诺:凡前十名送红包者,等实体书出版以后,一律送作者签名的实体书一本。)
………………………………

第九章 第1节 迎接团庆

    演习圆满结束后,参加演习的部队全部安全拉回,刚刚脱下满是尘土的战衣,万里征程的疲劳还没有完全消除,3235团的官兵又开始忙活起来。(/ 若看小说)因为农历11月初四马上就要到了,对3235团来说,这可是一个特殊的日子,60年前的今天,3235团最早的前身部队胶东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在中共胶东特委的领导下举行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暴动,即闻名胶东的“一一•;四”暴动。这次暴动虽然在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主要领导人被捕遇害,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但“一一•;四”暴动却给反对派以巨大震慑,扩大了党的影响,播下了革命武装斗争的火种。从此,这支部队坚持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为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作出了巨大贡献。农历的11月4日也就成了3235团的诞生日。今年正好是3235团建团的60周年大庆,那还不好好庆贺一番。

    营房被彻底洗刷一新,红砖绿瓦,铺着红砖的容道又被战士们刮得露出了粉红的底色,树木都穿上了整齐的外衣,菜地被统一翻了一遍,打上了笔直的埂子,司令部门前那久违的喷泉开始喷出十几米高的水柱,几十米长的横幅拉了起来,“热烈庆祝济南第一团诞生六十周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一辆辆载着鲜花的军车开进了军营。整个营区变成了花的海洋。在团大礼堂门前的操场上,战士们又用鲜花精心拼成了“热烈庆祝济南第一团诞生60周年”几个大字。大礼堂门前已经建起了一个高台,一排排长椅和桌子被搬了上去,铺上了崭新的红绒布,整个高台都被大红的地毯覆盖着,这是战士们自己动手搭建的阅兵观礼台,3235团的老前辈将坐在观礼台上面检阅部队。

    大炮被战士们推到操场边缘。战士们把炮衣取下来,又把炮身擦得铮亮,炮口一律朝着一个方向,军车也轰轰地开进了操场,靠在操场一边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像列队的士兵一样,不但车身被擦得一尘不染,连车轮也被战士们涂上了黑漆,还用白漆精心描了一个圆边。这一切虽然说都是在搞形式主义,但都是官兵们心甘情愿干的,老首长们不知多少年才有机会来一回,都是些老英雄、老将军,还有在中央或地方担任高级领导职务的首长,他们当中多数已七、八十岁高龄了,再来老部队的机会恐怕不多了,3235团的官兵们要将自己最美丽、最热烈的一面展现给老首长们,让他们看到,3235团已今非昔比了,在晚辈们的努力下,3235团已被建成一个现代化的人民军队,依然是敢打硬仗恶仗,依然是让一切敌人胆寒,历经数十年,3235团的战旗还是那样鲜,那样红!
………………………………

第十章 第1节 建塑料大棚样板工程

    随着天气一天天的变冷,树上的叶子渐渐掉光了,绿油油的菜地也都慢慢变成了白花花的一片,官兵们餐桌上的饭菜也随着变得越来越单一起来,一场大雪后,菜价猛涨起来,市面上的菜贵得要命。使用若看小说阅,完全无广告!战士们每天不到2元钱的伙食费根本经不起吃。有很长一段时间,官兵们只能吃白菜和萝卜。为了改善基层官兵的伙食质量,军区后勤部决定:部队自己动手修建塑料大棚。3235团被军区指定为建塑料大棚试点单位,而一炮连作为3235团的战备施工连,义不容辞地提起了建大棚样板的重任。

    连队一旦有了任务,孙家树和李喜娃这两个“冤家对头”就开始镖劲了,纷纷向连长请缨。两个班都争到了一个建大棚样板工程的指标。李喜娃心里说:训练场上输给了你,劳动场上一定胜过你。

    建大棚的图纸是专门找农业大学的专家设计的,棚的大小,墙壁的宽窄,棚顶的厚度都是有严格的尺寸的,并且充分利用当地原材料:在菜地原地取土和泥砌墙,棚顶用的是老百姓地里的玉米杆,上面抹上一层泥保温,内部框架用竹杆搭成,市场上很便宜,竹竿框架上面蒙上塑料薄膜,一个大棚就建成了,算下来费不了多少钱,既经济又实惠,但很费工,这对部队来说并不是问题,因为部队有的是人。

    建大棚的位置一经确定,孙家树和李喜娃两个班就开始明争暗赛地干了起来。特别是一班,标兵红旗丢了,建大棚再不把面子拾过来是真不行了。可以说全班的兵都憋足了一股劲,一切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争取建成高标准的塑料大棚。建大棚第一天,一班就首先让全连刮目相看,看那地基就知道一班的标准有多高了。孙家树施工时却严格按时图纸的尺寸,差一点儿也不行,墙砌到一半高时,墙体涨了10公分,他应是命令班里的战士把多出的那一部分削掉了,白白浪费了半晌的时间。在别人看来,这些是劳而无功的事,但孙家树就是坚持这样做。李喜娃则截然相反,不管干什么,他一贯是超标准的,图纸上要求墙宽80公分,他要求加宽到一米,实际建成后,墙体的宽度达到了1。2米。而且,棚顶他准备加厚一倍,这样会更保暖。每次干活的时候,李喜娃总是身先士卒,他带头脱掉鞋子和袜子,第一个跳进凉得透骨的泥中踩泥,在他的带动下,一班的战士干劲十足,尽管工程要求的标准比别的班高,但工程的进度却丝毫不比别的班慢,在全连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工程进展到一半时,四班却慢慢赶了上来,因为一班要求的标准较高,在同等时间里肯定进度会受影响,李喜娃急了,吃过晚饭,别的班都在自由活动,一班却在开班务会。

    李喜娃首先表扬了一下全班的劳动积极性,然后把议题慢慢转移到了工程进度上,特别是快要被四班赶上这个事实。大伙听后都纷纷议论起来,既要高标准,又要进度快,全班战士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要想保持领先位置谈何容易,况且四班也不是吃素的,降低标准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劳动时间了,白天,各班都在抢班加点干,要想增加劳动时间也只有挑灯夜战了。李喜娃一提意,全班人都拍手赞同,一班已不能再输了,一班已经输不起了,说干就干,班务会一结束,一班的战士就背上工具进入工地了。

    第二天,全连来到了工地,大家不由得眼前一亮:好家伙!一班的墙体有足足高出了其他班一大截。从一班战士拿疲惫的脸色可以看出,一班昨天晚上干了半夜。

    连长看后很是感动,当即把全连的骨干集合起来,站在一班的工地上开了一个现场会,把一班长大大表扬了一番,把其他几个班长说得是无地自容,几个班长当即表了态:加班加点,争取高标准完成施工任务。当天,全连掀起了一个不小的劳动热潮,施工进度明显加快了。

    炊事班的战士把熬好的绿豆茶水直接抬到了工地上,谁渴了都可以随时舀起一瓢痛饮一番。大冷的天,战士们都光着膀子,满脸都是泥巴,他们一个个干得是热火朝天,特别是第三年的老兵,大棚建成后恐怕看不到菜苗就该退伍了,但他们仍像新兵一样,拣最脏最累的活干。工程的进度进展很快,仅半个月的时间,四座样板大棚便在菜地里竖了起来。经过团里验收,全部合格,团后勤处准备在这四个样板大棚之中选一个样板大棚作为全团的标准。大家一眼就相中了一班建的大棚,一班建的大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团的样板工程,全团各连也开始按照这个标准动工了。一炮连的几个班长因为有经验,都被各连抢去当了技术顾问。

    听说把一班建的大棚定为了标准,孙家树急了,他问连长:“建大棚的图纸对各项数据指标要求很严,一班长擅自改动尺寸,把墙体加宽、棚顶加厚会不会出事啊?当初,连里派我们几个到农业大学却学习修建大棚的理论知识时,大学的专家特别提醒我们一定要按照图纸上数据建造,不能小也不能大。”

    连长听后批评孙家树说:“你们班的大棚没有被评上样板工程,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故意挑别人的毛病吧?好就是好,差就是差嘛,为了建这个大棚,人家一班长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看那天棚建得墩墩实实的,就是墙宽一点,顶厚一点会出啥事啊?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保暖性强嘛!”

    孙家树无语。
………………………………

第十章 第2节 意想不到的事情

    半个月后,50座超标准的塑料大棚拔地而起,远远望去,白花花的一片,甚是壮观,成为团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若看团长看过后非常满意,马上作为团里的一项科技成果报了上去。军区后勤部长听说后非常高兴,想不到3235团在练兵打仗上有一手,在搞建设方面也有一手,他决定亲自带队到3235团看一看,在那里搞一个现场会,让其他部队也学一学3235团的经验,以便在全军区范围内大力推广建塑料大棚。

    听说军区后勤部长要来视察,团里立刻紧张起来,既然是塑料大棚,那就得种上菜,要有个菜地的样子。于是各连迅速在自己的大棚里种上了菜,把菜地修得平平整整的,并赶在后勤部长来视察之前连夜把大棚里的菜地统一浇了一遍水。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夜里,在棚区站岗的哨兵忽然听到“轰隆”一声,他急忙跑过去看发生什么事,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一个大棚的棚顶坍塌了,再看看其他大棚,棚顶都微微下陷了,哨兵急忙把这一情况上报连长,连长睡得正香,半夜被人叫起很不满意,但一听说是大棚坍塌了顿时睡意全无,急忙穿衣赶到了现场。一看竟出了一身冷汗,这还了得,明天要在这里举行现场会啊,这些按高标准建的大棚差不多棚顶都下陷了,而那些标准不高的却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进大棚一看,原来是支撑棚顶的支柱地基下陷了,来不及细察,他马上命令通讯员通知全连紧急集合,全部带上工具拉到了棚区,并及时上报团里。

    一会儿工夫,各排都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一看是这种情况也不管泥呀水呀,钻进大棚就干了起来。现在只要能把柱子抬起来,再把地基夯实就可以了,于是两三个战士喊着号子合力抬起一根柱子,一松手柱子却又陷下来了,如此反复几次,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把柱子顶起来成了难题,一个小时多过去了,工作进展缓慢,只修好了两三个大棚,按这样的速度明天再干一天也干不完。

    团长听说后也急急忙忙地赶过来,逮住连长就是一顿臭骂:“你他妈的怎么搞的,这样修要修到猴年马月啊,你现在听好了,要人调人,要东西调东西,现场会召开之前修不好,我毙了你!”

    “是,是,是。”连长一个劲地回答,但心里却没有一点谱。连长卷着裤腿,满是是泥,干脆抱着头蹲在地上苦思冥想起来。

    看到连长着急的样子,孙家树走过来小声问连长:“能不能用千斤顶试试?”

    一句话提醒了连长,对呀,千斤顶把几吨重的汽车都轻轻松松地顶起来了,顶大棚肯定不成问题。他急忙派人到汽车连借了两个千斤顶,这边战士们已锯好了一截比支柱稍短的木棍,把木棍的一头顶住棚顶,一头放在千斤顶上,用手轻压压杆,棚顶竟慢慢升了起来,战士们迅速把支柱的地基夯实,一松千斤顶支柱便起作用了。

    “成功了!成功了!”全连战士欢呼起来,连长急忙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坐镇指挥的团长。

    “好极了!”团长高兴得一拍大腿说:“把全团所有的千斤顶都拿过来,我再给你调几个个连,由你统一指挥,务必在明天早上八点之前把大棚修好。”

    人力物力迅速调了过来,近千名战士投入到修棚大军来,修理所的战士迅速在大棚里接上了灯泡,把整个棚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修棚的进度大大加快了,陷下去的棚顶一个个又慢慢撑起来,大家越干越有经验,到黎明时分,修棚工作已进入了扫尾阶段了。

    上午的操课号吹响了,其他连的战士很快撤走了,只剩下一炮连的战士进行最后的扫尾,大棚虽然修好了,菜地却被踩得一塌糊涂,他们要把菜地挨个整一遍,团里的通讯员过来报告说:来现场会的车队已经从师部出发了,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团里。听到这个情况,战士们听后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他们一个个干得满脸都是泥和汗水,谁也顾不上擦,都在争分夺秒地干着,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吃早饭,都不知道饿了。

    8点30分,通讯员跑过来通知:“赶快撤离现场,车队马上要开过来了。”

    大家最后又检查了一遍,基本上没什么了,便迅速从一边撤了出去,这边人刚离开,那边一辆辆牛头吉普便风驰电掣般开了过来。在通向棚区的柏油路了停了长长一大溜儿,军区后勤部长跳下车,是一位中将,他面带微笑,慈祥中带着一种威严,他稍作停留,便径直向大棚方向走来・・・・・・
………………………………

第九章 第3节 问题接踵而来

    团长急忙小跑着上前向军区后勤部长敬礼问好,又逐一同他们握手,然后在前面领着他们参观大棚。 若看

    后勤部长兴致勃勃地说:“这大棚建得可真够墩实的,还统一浇了水,真是下了一番功夫,王团长,这一片大棚有多少亩啊?”

    团长回答:“有近50亩,种上菜后,不仅能解决本团官兵吃菜难的问题,还能够支撑一下兄弟部队。”

    “好啊,好啊!大棚蔬菜推广以后,基层官兵吃菜就有了保障,这也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你们团战争时期是英雄的集体,和平时期还是部队后勤建设的典范,真不愧是英雄的3235团,打仗有一手,后勤保障也有一手,你们算得上是现代版的三五九旅了。”

    “我们哪能跟老前辈们比呀?”团长谦虚地回答。

    前来参观的领导都是师以上部队的后勤部长,最低的军衔都是大校,在他们面前,团长只能算个新兵蛋子,他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谨慎。

    “王团长,你领着路,让我们参观你们的菜篮子工程,学一学你们的先进经验。”后勤部长说。

    “是,首长请。”团长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介绍,参观的领导们不住地点头称赞。

    修理大棚时留下的痕迹还在,如果有细心人问一声就全露馅了,团长生怕有人发问,他心惊胆战地陪着参观团转了半晌,一直到首长们一个个钻进车里走了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没出什么岔子!

    一个月后,在战士们的精心常理下,大棚里的蔬菜开始焕发了生机,黄瓜秧顺着搭好的竖架努力地向上爬着,带着小刺刺儿的黄瓜已经有笔杆粗细了;西葫芦长得又嫩又大,引进的新品种不拖秧,一棵能结七八个西葫芦,果实围在瓜瓤四周,就像鸡妈妈在孵小鸡;菜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茄子开满了紫色的小花……

    战士们一有空就到菜地看看,没事就给菜地施肥浇水除草,个个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真没想到大冬天还能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

    一股寒潮袭来,天气变冷了,不久便下起了大雪,虽然外面雪花飘飘,但大棚里的蔬菜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好似春天到了一样。大雪越下越大,连续下了几天,地面都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棚顶的雪足有半尺厚,问题来了,不堪负重的大棚又开始坍塌了,有几座大棚连支架都压断了,不得已,战士们只好冒着大雪爬上大棚顶部除雪,然后又借来千斤顶,把大棚又重新修了一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长势喜人的蔬菜也被踩得一塌糊涂。接二连三的坍塌事故令团长生气万分,他派专人调查了造成大棚坍塌的原因,调查结果令人大出意外。作为样板的大棚都竟有按照图纸的数据要求建,棚顶负重太大,样板是一炮连建的,责任自然归到一炮连连长身上,本来再有一个月他就要调副营了,硬是为这事儿延期了,连长心里那个气啊,简直是无法形容。从此,他也开始疏远李喜娃了。
………………………………

第十章 第1节 救助小英子

    转眼之间,孙家树已是第三年的老兵了从外表看,他显得既稳重有成熟,特别是那两道剑眉,浓而黑,眉间隐隐约约透着一股英气,他俨然是一位优秀的“初级指挥员”了,同年入伍的战士们经过两年多的摔打也都已经成为真正的军营男子汉了,而且多数成为了连队的骨干,有三分之一的战士都当上了班长或副班长。(/ 若看小说)刚入伍时的那种矜持迷茫,甚至有点呆头呆脑的样子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刚强自信、雷厉风行。孙家树仍然是四班班长,副班长仍是小广东。因为一班长李喜娃再一次超期服役了,看来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打算长期在部队干下去了。

    军营的东面是一座山,山并不高,满山都是青石头,这种石头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烧石灰,也可以粉碎了铺路或者搞建筑用,正因为如此,山脚下遍布了十几家采石场,每天都能听到山上轰隆隆地响,空中常常弥漫着一层厚厚的粉尘,整座山几乎着几十家采石场掏空了,留下大片大片的空旷地,长满了截腰深的荒草,这样的地形地物比较适合野外训练。一炮连的专业训练大都集中在这里进行,每天训练的时候,孙家树总能看到一个小女孩儿,一边放羊,一边看他们训练,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有时就捧着书本看起来,连羊儿跑到了对面的小山坳也不知道,等最后知道了羊儿已跑得无影无踪了,她找了半天找不到,急得哭了起来,还是孙家树他们停止训练帮她一一找了回来。一开始孙家树以为这个小女孩儿是放假了帮家里大人放羊的,但后来他注意到几乎天天都能在这里见到她,孙家树心想:这家的大人也真够狠心的,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天天放羊呢?

    一次训练的间隙,孙家树走近了这个放羊的小女孩儿,小姑娘歪着头好奇地看着他,那是一张跟同龄女孩儿一样纯真稚气的脸,只是眼神里透着一丝忧郁。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孙家树问。

    “我叫小英子。”女孩说,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无奈的微笑。

    “今年多大了?”

    “十岁了。”

    “那你为什么不上学呢?不喜欢上学吗?”

    女孩儿沉默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爹死了,我妈有病,家里太穷,供不起我上学,娘说,等我快快长大,等嫁了人就有好日子过了。”

    “那你想上学吗?”

    “想,做梦都想,这不,我替人家放一天羊可以挣2元钱,等攒够了钱我就可以上学了。”提起上学,小女孩儿马上又神采飞扬上起来。

    听完小女孩儿的话,孙家树的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多么懂事的小姑娘啊,只是现在她不应该坐在这里放羊,而应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他心情沉重地回到班里,小广东正在教一名新兵练习瞄准,看到孙家树回来了,小广东便问:“家树,去哪里了?怎么这么长时间,大家都等着你回来训练呢。”

    “刚才看了看放羊的小姑娘,挺可怜的,好啦,我们现在开始训练,集合。”孙家树说。

    全班迅速排成一列, 再一次开始训练时,他满脑子都在想小英子的问题,有几次连口令都下错了,他不得不把全班交给小广东指挥。

    晚上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