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攻取天下-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后,青军大军出营,骑兵两翼,步军正中,战鼓雷鸣,开始对连军进行了正面冲杀!
“岂有此理!贼将马英!竟率数千铁骑破我阵法!”徐进见状,目眦欲裂,而此时,己方阵型已乱,而青军业已开始正面冲杀,他知道,这一场大战,自己输了!
毫无疑问,战事打到最后,以连军败退收尾,青军歼灭连军数万众,而这一场大战,马英起到了绝对的关键性作用!如无他率领骑兵破阵,青军断难取胜!
清理战场之后,青王看着浑身是血的马英,由衷的赞道:“本王有马英将军,何愁天下不定!”
能得到一国之君如此盛赞,马英颇为受用,他虽有伤在身,但却仍旧朗声一笑,抱拳说道:“大王谬赞,微臣不敢当。”
“哎?”青王大悦,伸手拉着马英的手腕,说道:“走!本王要亲自为将军庆功!”
“嘶……”而被其抓着手腕,牵动了胳膊上的伤口,马英下意识的轻叫了一声,而青王见状,则是连忙关切的问道:“将军怎么了?是本王刚才碰到将军的伤口了吗?”
此战,马英身上的伤口,绝对不下二十处,他此刻也是在硬撑着,听闻青王的关心,他强笑了笑,说道:“一些小伤,不碍事。”
如此爱将,青王哪能放心,连忙朝下面的人喝道:“快!快传军医!”
(本章完)
………………………………
第376章 最后一道防线
越横仗马英之勇,率铁骑破阵,大败徐进,而与青军打了这么多天,徐进手上的人马还有大约十五万人,青军则还有十二三万,可谓互有胜负,青军不得破连军而进,连军也不能击溃青军而退敌。
这时候连军的总计兵力是五十五万,还有四十万在围堵燕军,风、景两军也即将逼近连国都城。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将领向徐进建议,己方当果断放弃对燕军的围城,而是回缩兵力,以守卫都城要紧!
可是徐进却并没有听从这个建议,而是说道:“燕军长途跋涉,被围堵在我国腹地,其城中粮库,亦是早已被我军运空,他们的补给线也早已被我军切断!所带粮草并没有多少,只要再继续围堵下去,用不了几天,燕军将被活活困死在城中!”
有偏将说道:“可若风、景两军抵达都城,与青军一同对永州发动进攻,则我军仅凭现在的十五万兵力,根本无法阻挡啊。”
“若放弃围堵燕军,则无异于让四国军队一同兵临城下!到时,我军即便全部回缩城防,也等于失去了前方所有的战略要地,那时我国才危矣!”
徐进说道:“因此,本帅意,将以目前的十五万兵力在都城之外组成一道防线,用以拦截青、风、景,三国军队!至于围堵燕军的四十万大军,燕军不灭,绝不后撤!”
他的话,说的斩钉截铁,而他的意思也很明白了,就是要以十五万人拦住三国军队,同时困死燕军,若歼灭的燕军的同时,己方这边防线还未被撕开的话,那后面的战事就好打了!
徐进的决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的战略意图,也很明显,可在这种看起来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可想而知,连国朝堂,又怎么可能允许他这么做。
这一天的朝议,连国丞相董原出列说道:“启禀陛下,据前线来报,现在风、景两国大军,距离我国都城已不足三百里,而徐进将军的战术,是在于风、景两军未抵达都城之前,先歼灭青燕所部,可是现在看来,徐进将军刚刚还被青军大败,根本就无法达到他的战术意图,因此,微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当是都城之安危啊!”
他的话一说完,就另有大臣出列说道:“是啊陛下!万不能让敌军对都城发动攻击啊,无论如何,也得拒敌军于都城之外,否则,都城一旦遭受攻击,则国内恐慌,我国危矣!”
连王现在是身穿龙袍,头戴皇冠,他出声问道:“朕听列位爱卿的意思,是想让徐进大军回防都城是吗?”
“是的陛下。”董原说道:“现在我国中央军还有五十五万,大可在都城之外建立防线,足可抵挡四国联军,可若徐进将军依旧将四十万兵力用以围困燕军,毫无作为不说,而且仅凭眼下的十五万人防守都城,陛下以为,能守住吗?恐怕等燕军被困死,永州也被攻破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连国众大臣,因为都城马上就要遭到攻击,他们又哪能不怕呢!万一三国军队破城,他们都得死!这时候,还管什么燕军啊!最重要的,当然是守卫都城了!
听到这里,连王眉头也深深皱了起来,说道:“众爱卿所言有理,都城不可有任何闪失,即刻传朕的旨意,令徐进率大军回防……”
“陛下英明——”众臣齐齐呼道。
连王决定回缩所有兵力,以守卫都城为主要,他的圣旨,也很快就传达到了连军前线。
负责宣旨的,是连国丞相长史,中军大帐中,众将跪倒一片,等其将连王的旨意读完之后,他看向徐进,说道:“徐将军,陛下的意思,你已经明白了吧,还请你立即率军回撤。”
徐进眉头深皱,站起身说道:“刘大人,我军现在最主要的,是歼灭燕军所部,而眼下,燕军粮草已剩不多,顶不了几日了,可是现在若我军回撤的话,那之前的一切战果,都将白费!”
丞相长史说道:“这些,徐将军对我说,没有什么用,在下也只是负责宣读陛下的旨意罢了,还请徐将军奉命行事。”
“可现在撤退,全盘皆输!”徐进震声说道。
听他话里的意思,好像是不愿意回防,丞相长史不由怪异的看了徐进一眼,不冷不热道:“徐将军!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此乃陛下圣旨!难道你想抗命不遵吗!?”
一句话,将徐进说的没词了,他顿了半晌,才无奈的说道:“臣,不敢!”
“哼!”丞相长史冷哼一声,接着直接离去。
等其走后,帐中的众将皆傻眼了,连军副将说道:“徐帅,这,这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还能怎么办!?陛下圣旨,我等能不奉命行事吗!?”徐进没好气的说道。
顿了顿,他眼珠一转,又道:“传本帅军令,让围困燕军的四十万大军回撤,不过,在撤退之后,可留下一支伏兵,于半道设伏。”
“诺!”
连王旨意下达,徐进没有办法,只能下令全部兵力回防都城,眼下,燕军被困城中已有半月,其部粮草,已不够十日之用,如此紧要关头,连军却突然放弃围城,可在撤退之后,却在燕军前进的必经之路上,又留下了一支伏兵,徐进本想以此重创燕军,可却偏偏又被韩云给识破了。
半个月后,四国大军会师,前面,便是徐进建立的最后一道防线,撕开这道防线,便可兵临永州之下。
四王再此齐聚,燕王赵晋率先表示他的不满,在酒宴上,他铁青着脸说道:“此次灭连,说好四路大军齐头并进,可为伐连国,我燕军深入腹地,遭连军围城半月有余,盟军却无一人前来支援,此等会盟,简直可笑!”
青王闻言,连忙说道:“哎?燕王弟不要生气嘛,当时我青军正被连军二十五万主力牵制,根本无法分身,本王也想支援燕王弟啊,可是根本没有办法啊……”
(本章完)
………………………………
第377章 必须退位
赵晋说道:“青王兄的难处,本王自然明白,本王是在说,有些人,明知道连军主力被我燕军和青军牵制,可却仍旧故意拖延不前,若是早到半月,恐怕现在盟军早已攻破永州了!”
“燕王弟是在说本王和景王弟吗?”陆辰又好气又好笑的问道。
景王则是左右看了看,保持沉默。
“难道风王兄没有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吗?”赵晋直接问道,语气很是不善。
陆辰冷笑道:“本王倒是想坐山观虎斗!可形势不容许本王如此啊,再者,此乃徐进用兵之道,与本王何干!?若不是我风军和景军血战潭州,猛攻城关,加快行军脚步,你以为,现在燕军可以成功脱围吗!?”
“就是!”说到这里,景王也插嘴说道:“我景军和风军,为破潭州,不知阵亡了多少将士,燕王兄,若是你燕军被如此城关阻拦,恐怕这时候还不一定能破城呢!”
“你说什么!?”赵晋大怒,指着景王说道。
被他当众隔空指着自己训斥,景王当场一拍桌案,怒声说道:“燕王兄!本王乃一国之君!不是任谁都能随意训斥的!”
听到这话,陆辰忍不住看了她一眼。
赵晋则是收回手指,气极而笑道:“景王弟,你刚才是在羞辱我燕军吗?”
“燕王兄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景王毫不客气的说道。
“你!”
“好了好了。”青王这时又连忙出来打圆场,呵呵笑道:“现在我四国大军,已快逼近连都,此时当齐心协力,共同灭连,何必还作此等口角之争,大家都消消气,消消气……”
“哼!”赵晋冷哼。
“哼!”景王也冷哼,并且还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早知如此,当初真应该和风王兄继续缓缓进军,坐看燕军灭亡……”
多亏她的嘀咕声,只有旁边的陆辰听见,否则,必将又引发一番争吵。
陆辰看着她暗暗好笑的摇了摇头,接着转目看向众人,正色说道:“眼下,徐进已在永州之外,布下防线,本王之意,此时我盟军当暂作休整,不必急于进军。”
“现在连国以南,所有的战略要地,皆被我盟军占领,连国灭亡也是早晚的事了,本王也赞成风王弟的提议,可在此先等连国的求和,看看其使者有何话要说。”青王跟着道。
显然,连国现在岌岌可危,遣使求和,那是早晚的事情,四王也都明白这个道理,等陆辰和青王说完之后,赵晋和景王也没什么意见,盟军开始暂作休整。
果然,没过几天,连国遣使求见四王。
连使此次,必定为求和而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四王在议事大厅接见了他。
这一次,连国派遣的使者可不是什么小官,而是丞相董原,由此也可见连国求和之心切。
头一次面对四国君王,即便董原是一国丞相,那也难免有些紧张,他先是分别向四王见礼,继而开口说道:“此次四国攻连,令陛下寝食难安,也不知是何地方得罪了四位王公,陛下当自愿请罪,割地赔银,以求列国退兵。”
见他开口陛下,闭口陛下,四王皆眉头暗皱,青王冷声说道:“丞相说了这么多,实则是完全没有说到要点啊。”
“啊?敢请青王殿下示下。”董原连忙拱手说道。
青王冠冕堂皇的说道:“要我盟军退兵,单单是割地赔银断然是不够的,而且我等四国,此次会盟伐连,也并非是为了侵占连国领土,而是全因连王称帝一事!”
“没错!”赵晋紧跟着说道:“天子遇难,我等诸侯国君,当重新尊奉杨氏皇族为帝,而连王却胆敢僭越!我等又岂能坐视不理!”
“没什么好说的!要我等退兵,首先连王必须退位!以正天下视听!”陆辰直接说道。
“啊?这……这……”董原为难的说道,连王称帝,他可是全力拥戴者,现在再让他回头去劝连王退位,他哪开得了口啊。
青王嗤笑道:“什么这啊那的!连王还真当自己是皇帝呢!简直可笑之极!丞相不必多言了!还请回去转告连王,若其不肯退位,我盟军破城之时,悔之晚矣!”
“这,这……在下明白了,先……先告退了。”董原结结巴巴的说道。
等其回去之后,面见连王,将四王的意思转告给了后者,后者听完之后,恼羞成怒,说道:“朕得传国玉玺,是为天命所归!四王如此逼朕退位!实则是嫉恨于朕!无论如何,朕都是天子!谁也别想把朕从这个位置上拉下去!”
“可……可是陛下,四王态度强硬,若陛下不肯退位的话,臣恐……恐我国难以抵挡四国大军啊……”董原忧心忡忡的说道。
听到这话,连王怒声说道:“当初劝朕称帝的是你!现在劝朕退位的也是你!简直岂有此理!你不是我连国丞相吗!你不是有兴国安邦之策吗!?现在怎么一条计策都没有了!”
董原哪有什么兴国之策,他能做到丞相,完全是祖上功勋卓著,实为连国老牌权贵,又懂得迎合君王之心意,因此仕途才顺风顺水。
而他之前的那些策略,全是人家吴起所谋划,他又哪里真的有那些才能,现在听连王质问起来,他慌忙的说道:“这,这,眼下我国形势危机,微臣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来什么好的办法啊……”
“哼!那你就该劝朕退位吗!?”连王继续怒喝。
“可是陛下,四国大军,近在眼前,随时可能撕破我军防线,兵临都城之下啊……”
“那就让徐进坚守防线!守不住也得守!”现在让连王退位,跟杀了他没什么区别,他又岂会同意。
而听到这话,董原转了转眼珠,说道:“陛下,我国中央军虽然只剩五十余万,可我国西北部子民,还有数以百万计,尤其是原章国百姓,其民多有青壮,可下令全国征兵,强征章人入伍!以抗四国大军!”
“哦?”听到这话,连王精神一震,说道:“这倒不失为一条妙策。”
(本章完)
………………………………
第378章 聂恒之子
连王采纳丞相董原的意见,开始下令强征章人入伍,连国占有原章地四郡,他的圣旨一下,四郡之地,郡军开始出动,抓捕大批青壮,无论其是寻常百姓,还是富贵人家,只要是章人青壮男丁,皆被强行征兵。
一时间,原章地四郡,家中成年男丁皆被抓送前线,只留妇孺女子,遍地哭声,没有被抓捕的人,也都纷纷开始举家迁移,寻亲避难。
短短几日下来,抓捕男丁三十余万,可连王的这种做法,虽然强行扩充了兵力,但得来的,却是一群乌合之众,也更加加速了连国的灭亡!
可这也不能怪他,因为现在的连王,在连国已不得民心,正常募兵,已征召不到多少青壮了。
数日后,三十余万章人青壮,被强行押往前线,而负责押送的,则是连国太子吴祯。
“快点走!磨磨蹭蹭的——”
一处荒原上,三十多万青年壮丁手脚都戴着铁链,正排成一条望不到尽头的长队,缓慢前行,他们的左右两侧,每隔十几步,都有腰佩战刀,手持马鞭的连国郡军看管。
一名章人青年可能是饿的有些发昏,脚下没有注意,被一块石头搬到于地,可还没等他爬起来呢,旁边的连国士卒就挥起手中的马鞭,对着他就是一顿猛抽!
边抽边气急败坏的骂道:“妈的!耽误时间!赶紧给老子滚起来!”
“别打啦!求求您别打啦——”
那青年被马鞭抽打的在地上来回翻滚,脑门瞬间中了两鞭,哪里还能站起身,可他越是如此,连国士卒就抽打的越凶,十几顿凶狠的马鞭下来,再加上饥饿和乏困,那青年刚开始还不住惨叫,到了最后,已是趴在那里没了动静。
“他妈的!装什么死!赶紧起来!起来!”那士卒还在继续抽打。
“死了!死了——”
见状,周围其他章人青年纷纷尖叫一声,开始四散而逃,而他们手脚皆被铁链所缚,身旁又有连国郡军看守,现在逃跑,无异于自取灭亡!
毫无疑问,那些起哄逃散的章人,瞬间就被郡军追上,手起刀落,胡乱砍杀!
鲜血洒满一地,尸体成堆,仅仅片刻功夫,连军已砍杀千人,很快就将这一场动乱平息,再无人敢私自逃跑。
一名连军策马奔到了队伍的最前方,待奔至一辆奢华的马车旁时,他一勒缰绳,冲着车内拱手说道:“启禀太子殿下,动乱已经平定!”
“恩。”车内传来太子吴祯的声音,说道:“这些章人百姓,生来就是奴隶!竟敢私自逃跑!将那些逃跑的人,全都割下头颅,传示给他们看!”
“诺!”
很快,刚才那些逃跑被砍杀的人,就被郡军纷纷割下了脑袋,然后提在手中,传示众人。
“看到没有!?这,就是逃跑的下场!”
“你们这帮章人!活在世上,就是供我们连人驱使的!听话的,就有饭吃!不听话的,杀无赦——”
断头处的鲜血还在往下滴淌,章人青壮,纷纷噤若寒蝉,他们都是亡国之民,在连地,本来就身份低人一等,长此以往,其胆可想而知。
不过,三十余万青壮,总有些血气方刚的猛人存在,一名青年牙关暗咬,听着连国郡军如此狂妄羞辱的言语,他双拳紧握,手上的铁链颤动,因为用力过猛,以使浑身都在微微颤抖着。
他这副模样,却刚好被一名郡军发现,那郡军嗤笑一声,狠狠一耳光扇在了青年的脸上,调笑道:“哟呵!小子!瞧你这模样,还挺不服气的是吧!?”
挨了这重重的一耳光,那青年脑袋一偏,接着又立马转过头来,怒视着郡军。
“怎么?还敢瞪老子!?”那郡军说着话,回手就准备抽出腰间的佩刀。
“啊,军爷息怒,军爷息怒,他年纪还小,不懂事,若是招惹了您,还请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另一名章人男子连忙说道,并不动声色扯了扯了青年的衣服。
那青年得到提示,深吸了一口气,这才低头说道:“军爷,是小的冒犯了您,请您饶恕!”
“哼!算你小子识相!”郡军冷哼一声,接着巡视他处。
等郡军走后,那青年怒视刚才扯他衣服的男子,咬牙切齿的低声说道:“你拉我干什么!?刚才何不让我杀了那狗东西!”
“哎呀!公子啊,逞一时之快,你是能杀了他,可杀了他之后,我们还能活吗?我章国灭亡之后,我等颠沛流离,现在又落到此等地步,性命随时难保,非逞强之时啊,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而这次连国竟聚我章人三十多万青壮,此,正是天降时机!大事可期也!您千万要沉住气啊……”
“等等等!天天等!我都等了多久了!何时才能复国!”那青年怒声说道。
“哎呀!公子你小声点。”男子慌张的四顾,连连拉扯青年的衣服。
谁也想不到,在这三十余万章人青壮当中,竟有前章国上将军聂恒之子!
而连国对待这些章人,说是征他们入伍,实则,连人就是在将他们当成奴隶驱使!
十天后,连国太子吴祯,抵达军事前线。
这时候,四国大军,已分散开来,在徐进的整条防线上,分成了四个点,企图对连国防线进行突破。
得知太子到来,还带来了三十余万青壮,徐进大惊失色,慌忙亲自出迎,将其迎入帐内。
在中军大帐中,太子吴祯理所当然的行至帅位,坐下之后,他斜眼看了看徐进,问道:“徐将军啊,现在战事如何啊?”
“回太子殿下,目前四国军队,已分别从我军防线的四个点上,进行切入突破,不过末将早已布下重兵防守,相信能够抵挡住敌军的攻势。”徐进拱手回到。
“我父皇要听的不是这些!而是要徐将军击退四国盟军!否则,盟军一日在我连地,我父皇则一日不得安宁!”吴祯冷声说道。
“是!末将正在想办法!”徐进低头说道。
“那你想到退敌之策了吗?”吴祯又问。
“暂,暂时还没有。”徐进吞了口唾沫道,他即便军衔再高,那在太子面前,也是臣子,只能是低声下气。
(本章完)
………………………………
第379章 乌合之众
“哼!”吴祯不满的冷哼了一声,接着道:“这也是本太子此次前来前线的原因!徐将军,你虽是沙场老将,但手中兵力不够,亦是无法破敌,因此,本太子这次特意给将军送来三十万章人青壮,以供将军驱使!”
“啊!?”听到这话,徐进大惊失色,连忙说道:“太子殿下啊,这些章人,虽然都是青壮男丁,但却并非自愿入伍,而是被我国强行抓捕而来,又没有经过任何的军事训练,乃乌合之众,若是上到了战场上,碰上风、青等正规军团,只会是一场屠杀啊……”
“屠杀?哼哼……”吴祯冷笑了笑,无所谓的说道:“屠杀就屠杀嘛!反正杀的也是章国子民,非我连国百姓,这些章人,本就是奴隶!死有余辜!现在能死在战场上,即便是以十人之性命,能消磨敌军一人,那也是我们赚了!”
什……什么!?徐进闻言,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说道:“可,可我们都是中原民族啊太子殿下,大家都是同一民族之人啊……”
“战场上!就没有不死人的!”吴祯不悦道。
“可!可这根本就不是战争!而是让这些章人去白白送死!”徐进争辩道。
“徐进!”吴祯大怒,拍案而起,指着徐进说道:“你身为全军统帅!岂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