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攻取天下-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可唯独最后,说他丢了青国的人,他却忍不住了,也立即冷声说道:

    “上国之臣,怎可拜于下国之君!”

    什么!他竟敢以上国自居,而称风国为下国,风国大臣闻言,其恼怒心情可想而知!

    陆辰的脸色也一下子沉了下来。


………………………………

第741章 不可退让

    “大王!”

    立即就有大臣忍不住了。

    陆辰微微向下压了压了手打断了他,示意那大臣不必多言,继而双眼盯着商袂,冷笑道:“使者是在激怒本王吗?”

    “在下不敢。”商袂说道,话虽如此,但他的语气哪有一点恭敬的意思。

    “呵呵。”陆辰被气笑了,说道:“我风国,疆域辽阔,雄踞北方,竖子坐井观天!不过区区一南蛮小国的使臣,也敢在本王面前大言不惭,傲慢无礼!”

    “殿下谬矣。”商袂说道:“在我中原帝国,风国乃蛮荒之地,何谈中原礼仪,而我青国,历来都是中原强国,数百年来,位居霸主,以为上国,乃天下公认。”

    “哼!”陆辰不由大为恼怒,他冷声说道:“使者可闻王者之怒乎?”

    听到这话,商袂先是心里一惊,不过很快,他就镇定了下来,声音平淡的说道:“回禀殿下,王者一怒,无外乎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足下既知,安敢如此无礼!真以为本王不敢杀你吗!”陆辰瞪目说道。

    商袂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殿下可闻使者之怒乎?”

    陆辰嗤笑道:“足下之怒,无外乎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商袂说道:“殿下所言,乃鼠辈之怒也,非士之怒,若士怒,为明己志,必然以头撞柱!流血五步!继而天下皆知!届时殿下因胸襟狭隘,而杀他国使臣,必遭人非议!而我青国,也必将举国伐风!”

    殿中众臣闻言,不由都惊讶的看着商袂,似乎是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段话。

    青国伐不伐风,陆辰并不害怕,不过商袂所言,若真死于风国大殿上,到时陆辰这个君王就会被天下人说成心胸狭隘,也会被无数的文人士子,大书特书。

    再者,中原大地,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更何况是现在这种情况了。

    杀了商袂当然简单,可杀了他又有什么用,得不偿失,也只会显示出陆辰气量狭小。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陆辰先是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又噗嗤一声笑了,他看着商袂点了点头,说道:“好了!本王不想与你作口舌之争,使者有何来意,就请言明吧。”

    见陆辰没有问罪商袂,风国众大臣不由冲着商袂冷哼出声。

    后者毫不在意,无视了周围众人,冲着陆辰直接说道:“我国边境小王村一事,相信殿下应该已经知道了,在下此次入风面见殿下,也正是代表我王,向殿下要个说法。”

    虽然早已知道了他的来意,可陆辰还是故意说道:“使者何意啊?”

    商袂说道:“风王殿下,风军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我国领土,是为挑衅,而杀我百姓,毁我村庄,是为入侵!我国安能置之不理!”

    “可本王已责问过左双将军,得到的答复,却是我风军并未做过此事。”陆辰说道。

    “殿下是不敢承认吗?”商袂冷笑道。

    听到这话,陆辰眉头不由一皱,不悦的说道:“本王若想对青地用兵!便会直接下战书!何至于让百骑去侵略村庄,滥杀村民!”

    “诸多借口,殿下不过是不愿承担责任罢了!没想到风国如此,国君亦是如此!”商袂不屑的说道。

    “你说什么!?”陆辰闻言大怒,这已经是赤果果的羞辱了,他厉声说道:“若有此事,本王岂会不认!可你青国,无中生有,是在认为本王好欺吗!”

    “风王殿下!”商袂急了,不由正色说道:“此事证据确凿!乃风军所为!殿下理应给予我国金银的赔偿!并布告天下,赔礼道歉!否则,我王决不罢休!”

    “岂有此理!”没有这事,陆辰哪会受这冤屈,不由拍案而起,怒声说道:“青王真当自己是天子呢!恩!?自本王即位以来!我风国就没有赔银割地这个例子!使者当小心说话!以免自误!”

    他震声怒喝,王冕上的玉珠颤动,而他毕竟是君王,商袂见状,也不由暗吞了口唾沫,随后定了定心神,又说道:“殿下若执意如此,就是在羞辱我青国!”

    “哼!听使者话里的意思,是要兵戎相见吗!?”陆辰目露精光的问道。

    “若如此!我青军必然伐风!”商袂也震声说道。

    “你敢威胁本王!?”陆辰大怒。

    这时候,见关乎两国战争,殿中众大臣也都变得紧张了起来,户部尚书王嵩更是站了出来,朝着陆辰拱手施礼,道:“大王息怒,以微臣之见,倒不如先问问青使有何具体要求。”

    “住口!”陆辰厉声喝断了他,瞪着眼睛说道:“我风国绝对不可能赔银割地!让本王公示天下,向青国道歉,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王嵩被这么一呵斥,也当即一缩脖,又退了回去。

    商袂见状,也不由瞪大了眼睛,因为在他以为,风国理亏,风王怎么也要服一下软,可没想到在此事上,风王竟如此‘蛮横无礼’!不仅拒不承认此事,更是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他惊讶过后,也再次说道:“风王殿下,在下希望你三思而行……”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陆辰就打断他道:“本王想的已经很清楚了!没有的事,本王岂会承认!足下也不必动不动就拿青军来威胁本王,本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也不怕再与青国打一场!”

    “什么!?”商袂闻言,大惊失色,他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接着急声说道:“殿下……”

    “使者若无其他事,就请退下吧,本王要议政了!”陆辰开始下起了逐客令。

    “在下希望殿下能够三思。”商袂又重复了一句,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是退出了朝议大殿。

    等其走后,殿内的众大臣也都忍不住了,开始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右相薛怀仁这时候也出列说道:“大王,虽然左双将军给朝廷的答复是,我军并没有入侵青国,可若在此事上,青国咬着不放,大王又如此强势的话,必然会引发大战啊,而我国国力,本就不如青国,现在又在大修燕地水利,一旦这个时候与青国决战,恐对我国不利啊……”


………………………………

第742章 一触即发

    薛怀仁的担忧,不无道理,可陆辰闻言,却是说道:“若青国无理取闹,本王却向其服软,应了他的要求,继而向其赔银,那以后,若青国再找个理由,再向我国索取赔银,那是不是本王都要一直应允他!?”

    说完,他又继续震声说道:“在本王这里!就没有割地赔银这种事!”

    “可是大王。”这时候,李妙才也站了出来,说道:“战争一事,非同小可,而青国国力强盛,又蓄积了这么久的力量,我国现在实在不宜为了这种小事,而与其交锋啊。”

    听到这话,陆辰看了李妙才一眼,说道:“这不是赔不赔银的问题,而是不可退让的问题!”

    他的话,并没有什么毛病,而在风国这里,也是认为青国是在故意找茬。

    而在过后的几天里,商袂还想求见陆辰,可却皆被陆辰以国事繁忙,无暇分身为由拒绝了。

    他不肯再见商袂,后者在风州驿馆停留了几日之后,没有办法,只能是负气而走。而回到青国之后,商袂也在青王面前大言陆辰嚣张跋扈,根本不把青国放在眼里。

    青王听完之后,恼羞成怒!其结果可想而知,风军胆敢擅自入侵己国领土,还杀了那么多村民,却连个说法都没有,青王哪肯罢休!

    见他要与风国兵戎相见,丞相上官瑾连忙站了出来,有些忧虑的说道:“大王,若与风国开战,臣恐楚国不会保持中立啊。”

    现在的天下形势,青国是有信心与风国一决高下的,唯一担心的地方,也是楚国突然插手,若其保持中立,无疑是最好的。

    青王闻言之后,立即瞪目说道:“他敢!?”

    说完话,他也当即高声下令道:“立即传令越横!即刻抽调我青国二十万中央军,屯兵漳河!随时准备挺入风地!”

    “传令岳进!让他紧急备战!”

    “传令钟离!令其率兵二十万,屯兵泗水!”

    青王接连下着王令,连点三名统帅,而这三人,也皆为青国上将军。

    他也不是集合大军准备攻一处地方,而是令三名统帅,各自领兵二十万,分别从漳河、定远、泗水,三处地方进军!

    随着他的王令下达,青军这边很快就有了行动,六十万大军,分别停于两国边境的三处要塞,做好了战前的准备!

    青国大军一动,自然瞒不过风国眼线,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陆辰这里,后者也当即采取了应对措施。

    他先是给定远边境的左双下了一道王令,让其紧急备战,随时做好战争的准备,然后又召回了远在燕地的苏牧之,令其率军前往漳河边境,准备迎战越横!又令秦牧率军二十万,赶往泗水,迎战钟离!

    两大强国,分别用兵六十万,以三处战线,开始展开了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边境百姓,纷纷后撤,举家寻亲避难,两国商旅,也开始惊慌失措的回国……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楚国却突然遣使入风。

    此次楚国派遣的使者,可不是什么小官,而是一国丞相张衡。

    楚相来此,陆辰当然以礼相待,不仅设宴款待,还亲自作陪。

    席间,张衡先是敬了陆辰一杯酒,然后放下酒杯道:“风王殿下,我王听闻,贵国欲与青国一决高下,因此,特派在下前来,询问一下殿下是否需要楚国相助。”

    哟!听到这话,陆辰不由双眼一亮,继而说道:“若楚王真有此心,本王当然求之不得,若得楚相助,也必然能大败青军!”

    楚国虽然军力不如风青,但其国力强盛,底蕴深厚,兵源充足,若真联合风国一同攻青的话,从楚地出兵,那青国必败无疑!

    只是陆辰当初虽然助楚太子登位,但其现在,可不会平白无故就站在风国这边。

    这时候,楚相张衡又说道:“当然,殿下当初相助我王复国,现在殿下需要楚国的帮助,我王当然会感恩图报,但在此之前,还希望殿下能归还三江口和汉阳两地,于此,我王必然从楚地出兵,连同贵国,攻伐青国!”

    就知道没那么简单!陆辰闻言,不由深深皱起了眉头,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幽幽说道:“楚王这是在趁火打劫啊。”

    听到这话,张衡连忙解释道:“殿下此言差矣,三江口和汉阳两地,本来就属于楚国领地,若殿下肯从两地退兵的话,我王必然感激不尽,继而也会全力以赴!”

    听他这么说,陆辰也开始权衡利弊,顿了顿之后,他说道:“此事,本王需要再斟酌一番,楚相可先在驿馆歇息,本王明日便会给你答复,如何?”

    这种回答,对楚相来说,是极有希望的!他听完之后,也立即眼前一亮,连忙拱手施礼道:“如此,在下静候殿下佳音。”

    宴席过后,楚相也回到了风州驿馆,陆辰则是在书房内紧急召见了几位当朝重臣。

    这其中,并没有薛怀仁、吕伯言和李妙才这三位一品大臣,而是司马文,陈群,柳元。

    从中也不难看出,陆辰垂询大臣的意见,是完全有针对性的,如果这是民生或粮草赋税问题,抑或全国治理问题,那他肯定只会召见薛怀仁和吕伯言。

    但是现在,书房内的三位重臣,都是以谋略见长,在军事性的问题上,他们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

    三人到了书房之后,先是朝陆辰见礼,等起身之后,也不由纷纷对视了一眼。

    陆辰则是开门见山的说道:“今日,楚国以其丞相为使,已拜会过本王了,而楚国的意思,是愿意相助我国,一同攻青,但有个条件,那就是归还他们的三江口和汉阳。”

    “这……”陆辰的话一说完,三人不由再次对视了一眼,司马文率先说道:“大王,楚国用心险恶啊,若我国不答应的话,恐怕楚王也会同样去找青国。”

    “这也是本王担心的地方,因此并没有一口回绝楚相。”陆辰说道。

    说完,他又深吸了口气,幽幽说道:“现在,本王也有理由怀疑,这次与青国的摩擦,是不是楚国从中捣鬼。”


………………………………

第743章 两国决策

    ();    听他这么说,三人不由轻吸了口气,司马文说道:“若真如大王所言,那楚国这位新王,可不简单啊。”

    “是啊,当初楚国内战之后,我国与青国分别占了楚国两地,现在风青交恶,楚国则可趁势收复其地。”柳元说道。

    陆辰看了三人一眼,道:“现在我们先假使归还了汉阳和三江口,那你们以为,楚国接下来会如何行事?”

    “楚王一定会假意向青国用兵,给青国造成一种盟风攻青的假象,以使青国迫不得已,只能归还东阳和桂原两郡。”陈群接着道。

    “没错!”陆辰说道:“这样一来,楚国不费吹灰之力,便成功收复四郡,而在接下来,你们说他还会真的继续盟风攻青吗?”

    “这……”司马文沉吟道:“恐怕楚国不会再倾向任何一边了。”

    “是啊,收复四郡之后,楚王的目的也达到了,他只会选择作壁上观。”陆辰说道。

    现在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若己方归还了汉阳和三江口,而楚军只是做做样子,那到时候就亏大发了。

    更重要的是,三江口和汉阳,乃战略要地,如果己方退兵,到时候再想攻楚的话,就又得越过长江天堑!

    一时间,三人都陷入了沉思,直到过了好一会儿,陈群才突然说道:“如果大王愿意保持现有的天下大势,也就是说,中原大地,可三国鼎立的话,那就应了楚国的要求。”

    听到这话,陆辰不由瞪了他一眼,冷声说道:“一统天下,为本王生平之志!谈何三国鼎立!”

    他的怒视,不由让陈群缩了缩脖,接着说道:“那,大王就不能答应楚国的要求,亦可提前灭楚!”

    “哦?”陆辰不由精神一震,凝声说道:“你的意思是……”

    陈群解释道:“大王若不应楚国的要求,则楚国必然会遣使入青,与我们这边一样,要求青国归还东阳和桂原的同时,也答应青国一共攻风。而这时候,无论青国的决策如何,大王都可派出使者,前往青国游说此事。”

    “可若青国接受了楚国的意见,一共攻我呢?”陆辰问道。

    “那到时再归还三江口和汉阳,也未迟也。”陈群回道。

    “恩……”听完他的解释,陆辰缓缓点了点头,接着又看向司马文和柳元:“你们的意见呢?”

    “微臣赞同陈大人所说。”司马文说道。

    柳元也说道:“臣也没有异议。”

    三位大臣,在对楚的战略性问题上,都一致认为不可归还三江口和汉阳,也足见此两地之重要!

    而若真的盟青灭楚的话,那楚国灭亡之后,天下就只剩风青两国了,到时候,两国再无任何制衡,将会面对面最直接的交锋。

    其实,于现在来说,陆辰还是不太愿意看到这种局面的,因为风国国力不如青国,若过早的灭楚,那最后的风青一战,风国这边的胜算并不是很大。

    如果能再等五年,风国再经过五年的蓄力,无疑更加完美。

    可是现在,形势已经逼到这里了,陆辰没有办法,最后,他也采纳了陈群的意见,在第二天接见楚相的时候,向其说道:“撤兵一事,本王已经考虑好了,不过此事却颇多麻烦,先不说汉阳,光是三江口,我军在那里就有上百艘大型战船,要撤军,这些战船都得运回国内,恐怕得费一些时日。”

    他的话,说白了,就是告诉楚相,我不是不撤军,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后者闻言,哪肯愿意,不由急声说道:“风王殿下……”

    “哎?”陆辰打断了他,笑呵呵道:“本王总不能挥一挥手,就让十几万大军凭空消失吧?要撤退,就要撤的干净彻底嘛,花费一些时日也是正常的,相信楚相也能理解,这样,你回楚之后,本王即刻就会给萧望和艾虎传令,让其从楚地撤军,而楚国那边,本王也希望能尽快对青地用兵。”

    “这……好吧。”他这么说,又不是不答应撤兵,楚相只能是无奈的应了一声。

    实则,陆辰根本就没有撤军的意见。

    而等楚相回国之后,见了楚太子,也将陆辰的态度如实相告。

    后者听完之后,冷笑了一声,说道:“风王这还想再拖延呢!他是没看到我楚军参战呢!本王意,由相国大人再辛苦一趟,去一趟青国。”

    “这……”楚相有些忧虑道:“大王,要不要再等等风国那边,等其先撤兵之后再说?”

    “有什么好等的!”楚太子嗤笑道:“你去告诉青王,只要他肯归还东阳和桂原两郡,那我楚军,就站在青国那边!到时候,青楚一同攻风,我看风王还敢不敢占着我楚地不还!”

    说完,他又道:“哼,现在风青交战,谁能左右天下局势?唯有我楚国!”

    他很有信心,也相信己国只要愿意站在青国那边,那青王百分之百愿意归还两地。

    其实他的策略,也可以说很高明了,只是风国那边,陆辰的决策却出乎了他的意料,他也没有想到,风王竟敢如此胆大,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只要楚军参战,风王到时不还都不行!

    楚相刚刚回国,只休息了两日,便又赶往了青地,而在面见青王之后,他的说辞,也与在风国时几乎一模一样。

    当初天下列国都还在的时候,陆辰就将青王视为最大敌人,青王亦是如此,现在听楚相这么一说,他当即就有些激动了,不由连忙追问道:“楚国当真愿意相助本王!?”

    “殿下并没有听错,我王正是这个意思。”楚相不紧不慢的说道。

    “好好好!”听到这话,青王眼中露出了兴奋的光芒。

    他做梦都在想着灭掉风国!若是能灭风,那归还东阳和桂原,又算得了什么呢!青王也有绝对的把握,灭风之后,以横扫之势,铲平楚国,届时,天下一统!他就是重拾山河的开国皇帝!

    想到这里,他面露激动,刚准备答应楚相,可就在这时,丞相上官瑾却微微咳了咳。


………………………………

第744章 合力灭楚

    ();    上官瑾辅佐青王多年,他们君臣二人,之间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

    而他的咳嗽声,不大不小,却刚好让青王注意到了他。

    见状,青王心中微微一动。

    其实他话已到了嘴边,可却冲着楚相连忙改口道:“楚相舟车劳顿,还请先往驿馆歇息,待本王与众大臣商议一番之后,再作定夺。”

    “这……”本以为,青王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可没想到又是这样,楚相无奈了,可这种国家大事,人家要与自己的臣子商量,也在情理之中,他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是朝青王施了一礼,接着告退。

    而等其走后,青王则是立即将目光看向了上官瑾,忍不住问道:“丞相刚才暗示本王,究竟何意啊?”

    上官瑾站出来说道:“微臣是见大王刚才准备答应楚相对吗。”

    青王说道:“当然了!如能得楚相助,本王有绝对的信心,能歼灭风国!舍弃一个东阳和桂原,又算得了什么呢!丞相为何要阻止。”

    上官瑾解释道:“大王恐怕太小看这个新楚王了,若楚国真的盟青攻风的话,那风国灭亡之后,下一个就是楚国,如此唇亡齿寒的道理,难道楚王不明白吗?”

    “这……”青王语结。

    上官瑾继续道:“楚国要做的,要么是保持中立,要么是联合弱国以抗强国,他绝对不会帮着一国灭了另一国,这也是老楚王的制衡之道。因此,楚国的真实目的,不过只是想要回东阳和桂原两郡罢了,一旦目的达到,大王以为,楚军还会继续攻风吗?”

    “他敢!?若楚国敢戏弄本王,那本王就率军伐楚!”青王瞪目说道。

    “他肯定敢,因为大王一旦伐楚,则楚国必然倾向风国,到时再盟风攻青,大王又能怎样?”上官瑾直言道。

    “这……”青王再次语结了。

    顿了顿之后,他不由皱眉问道:“那依丞相之见呢?不应楚国的要求?”

    上官瑾道:“非但不应,反而应该盟风灭楚!”

    “什么!?”青王闻言,大吃了一惊,他还真没有这么想过。

    上官瑾继续解释道:“如楚灭,则天下只剩两国,而风国国力,却不如我国,大王若要一统天下,当在五年之内,施行灭风!而在灭风之前,楚国这个摇摆不定的因素,就必须得铲除!因为有楚国在,青,永远灭不了风,风,也永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