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攻取天下-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话一出口,上官瑾不由瞪大了眼睛,接着当场就跪在了地上,颤声说道:“大王,微臣……微臣……”
“好了!你不必再说了!本王有些累了!你且退下吧!”青王不悦的挥手道。
上官瑾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也想不明白,怎么青王会突然跟他说这样的话,要知道,此等言语,已是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见他跪在地上,呆愣愣的,青王不由大皱眉头,再度喝道:“还不退下!?”
“是……是,微臣告退。”上官瑾回过神来。
只是他退出去之后,却是失魂落魄……
郭子廉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他仗着自己是两朝元老,虽然才能不如上官瑾,但却深得青王信任,便提前在青王那里说自己得罪了丞相,极有可能遭丞相记恨。
接着,又故意将收受重金的消息透露给了上官瑾,后者也自然而然的去找青王诉说了此事,可在当时的情况,青王显然会认为这是上官瑾心胸狭隘,在报复郭子廉。
而由于此事,上官瑾在青王心中的地位,也必然会大打折扣!
上官瑾没有想过要和郭子廉斗,他想的,只是为青王攻取天下,可郭子廉却不同,他要的是扳倒上官瑾,夺其相位。
第二天早朝,上官瑾和郭子廉再次就楚国问题,在朝堂上发生了争执,两人相持不下,上官瑾说盟楚灭风没有意义,因为这样是灭不了风的,反而会让楚国立于不败之地。郭子廉说风国威胁要远远大于楚国,当先灭风,再攻楚。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如果这是在以前,青王或许会偏向于上官瑾那边,可是经过昨日之事后,青王心中,已对上官瑾有了防范之意,并对其很有看法。
最后,青王决定采纳郭子廉的意见,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在攻风还是攻楚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一方面,也是为了打压上官瑾在朝堂上大权独揽的情况。
结果听完他的决定之后,上官瑾一下子就懵了!
明明己国刚刚和风国订盟,现在却又要出尔反尔!自己作为青相,在风王面前信誓旦旦的一番言辞,现在又成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在上官瑾看来,盟楚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楚国为了生存,制衡他国,到时战争打到一半,必然会停手,接下来,就又是三国间你盟我,我盟他,攻来攻去,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想到这里,上官瑾悲声说道:“大王!不可盟楚啊!”
听到这话,青王微微不悦道:“丞相所言,意在盟风灭楚,虽然可行,但老太师之言,于我国更加有利,本王已有决断,丞相就不必再多说了。”
“大王!”上官瑾急道:“此次与风王订盟,若出尔反尔,那以后再想盟风灭楚,就不可不能了!大王不可糊涂啊!”
“你说本王糊涂!?”青王顿时就怒了,厉声说道:“本王以后何须盟风,此次与楚联盟,便一举将风国扫平!”
“这怎么可能,难道大王还以为真的能灭风不成!?”上官瑾说道。
“为何不能!?本王单凭我青军将士,就能击败风国!”青王震声说道。
见他心意已决,上官瑾站在大殿中央,忍不住向后退了两步,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而见青王不再听从上官瑾的谏言,郭子廉则是冷笑了一声,说道:“丞相,大王有大王自己的决定,我们身为臣子,只需向大王献上自己的策略和建议便可,最后的决断,当在大王自己手里。”
他这话,实则就是故意说给青王听的,后者闻言,也不冷不热的说道:“现在本王决定盟楚攻风,丞相以为,当何时用兵?”
上官瑾闻言,先是呆呆的看了青王一眼,接着苦笑了一声,然后缓缓脱下了官服外套,摘下了官帽,然后折叠整齐,跪伏于地,双手高举道:“既如此,那微臣愿意辞去官职,回归乡里。”
“你!”见状,青王顿时就瞪大了眼睛。
他的心中很愤怒!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没有听从上官瑾的建议,后者竟敢拿辞官来威胁他!
难道他以为,自己没了他就不行吗!还是说,自己就非得听从他的建议!
想到这里,青王忍不住拍案而起,接着伸手一指跪在下面的上官瑾,怒气冲冲道:“上官瑾!你以为,青国没了你,本王就无法图霸天下了吗!”
“微臣不敢,只是微臣心力交瘁,已无心国事,只想回归故乡,耕种农田,于河边垂钓,度过余生,还望大王恩准。”上官瑾说道。
“哼!”青王怒极,接着一甩袖袍,什么话也没说,直接气冲冲的走了。
………………………………
第752章 回归乡里
(); 他没有同意上官瑾的辞官,就那么拂袖而去,那是因为他心中恼怒至极的同时,也深深明白,上官瑾的作用。
青王现在还离不开他。
多少强国之策,出于上官瑾。
如果青王没有了上官瑾,无异于断掉了自己一臂,其在青国的作用,就相当于薛怀仁在风国的作用。
眼下,君王恼怒而去,留下一帮大臣,郭子廉一派的大臣纷纷作看戏状,上官瑾一派的大臣则是纷纷急了,有人上前,焦虑的说道:“丞相何故如此,惹恼大王啊。”
上官瑾苦笑了一声,站起身摇了摇头,无奈道:“非我如此,而是我国不可盟楚啊。”
大臣说道:“即便如此,但丞相也不能以辞官相逼,这样一来,只会适得其反啊。”
“哎!”上官瑾叹了口气,道:“算了……”
他今日之所以选择辞官,实则并不是想要逼青王,而是真的有些累了,前番青王以他为使,出使风国,他不负所托,成功与陆辰达成了订盟,可如今青王却出尔反尔,那他这个青相,还有何脸面,之前在风王面前的保证,岂不是成了笑话!
他叹气之后,也失魂落魄的朝外走去。
“这……”一众大臣见状,有人忍不住朝前追了两步,伸手唤道:“丞相,丞相……”
出了王宫之后,上官瑾回到府邸,也开始朝着管家说道:“你去将府内的下人都遣散吧,给他们一些金银,让他们都各自回家吧。”
听到这话,管家当即就瞪大了眼睛,一副不能理解的模样,颤声说道:“相爷,这,这是为何啊?”
上官瑾摆了摆手,道:“不要再叫我相爷了,我已不是国相,去吧,另外,你也走吧。”
“相爷啊!”管家闻言,顿时就跪在了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老奴侍奉相爷多年,您不能赶我啊。”
看着老管家老泪纵横,上官瑾也一阵心酸,无奈的说道:“非我赶你,而是……算了,你还是赶紧下去安排吧。”
“相爷啊,无论如何,老奴都愿侍奉在您身边……”老管家抹着眼泪说道。
随后,上官瑾遣散了府内仆人,接着认真的将一些册籍整理了一下,工整的分类摆放,这才带上一些简单的行礼,出了相府,租了一辆马车,开始回江陵老家。
他作为丞相,虽然不能说缺钱,但其走的时候,却是两手空空,连一件贵重的物品都没有,也足可见其为官多年,依旧一贫如洗。
这样一位丞相,放在任何国家,走了都是一种可惜!
青王宫,书房内,青王怒气还未消减,此时此刻,太师郭子廉也正在这里,他先是小心翼翼的看了看青王的脸色,接着咽了口唾沫,壮着胆子说道:“大王啊,上官瑾恃才自傲,今日在朝堂上,大王您不愿接受他的谏言,他便公然辞去相位,他这完全是在威胁大王您啊……”
他就算不这么说,青王也会这么想,现在一听,更是恼羞成怒道:“不要再说了!”
郭子廉吓了一跳,可其心里,却是沾沾自喜。
正在这个时候,青卫营头目凌南迈步走了进来,拱手施礼道:“大王。”
“何事?”青王直接问道。
凌南先是瞟了一旁的郭子廉一眼,接着低头说道:“相国大人已经走了。”
“什么!?”听到这话,青王心里还是一紧!
上官瑾辞官,他虽然很愤怒!但现在真的听到上官瑾走了,他的心情,亦可想而知。
“他……他真的走了?”青王有些不愿意相信。
“是的。”凌南回到。
“他往何处而去。”青王又急声问道。
凌南想了想,道:“看相国行程,应该是要回江陵老家。”
“江陵……”青王深吸了口气,江陵离青都不算太远,但也有几百里路程。
凌南见状,试探性问道:“大王,是否要拦住相国大人。”
他现在还尊称上官瑾为相国,青王也选择了默认,由此可见,在青王和凌南的心中,上官瑾虽然辞官了,但他却依旧还是青相。
青王皱着眉头考虑了一下,接着道:“算了,他执意要走,就先让他走吧,不过,要严密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微臣明白!”凌南应了一声,接着退了出去。
青王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放了上官瑾,他回了江陵老家,青王也随时能将他召回来,只是现在,青王的想法,是要在击败风国之后,看他上官瑾还有什么话说!
青国决定撕毁和风国的盟约,转而盟楚攻风,消息传回楚国,楚太子大喜过望,在朝堂之上,更是欣喜若狂的说道:“丞相不负重托,成功游说青王,居功至伟,本王定当重重有赏!”
这时候的楚相,已经回都了,听完楚太子的话后,他微微笑了笑,拱手施礼道:“为大王效力,为国家效力,乃微臣职责所在,不敢居功也。不过眼下,微臣以为,我国当全力攻风,让青国看到我们的态度,否则,形势难料啊。”
“恩。”楚太子点了点头,几乎连考虑都没考虑,便立即说道:“传令王双,率我楚军,进攻汉阳!”
楚军这边,随着楚太子王令一下,楚国几乎动用了全部的兵力,集合大军六十万,意在一鼓作气夺回汉阳和三江口!
而收到消息的陆辰,则是雷霆大怒。
王宫书房内,他狠狠将竹简扔到了地上,怒极说道:“青王匹夫!竟敢出尔反尔,戏弄本王!”
下面的梁笑和前来汇报的唐曼互相对视了一眼,接着,唐曼小心翼翼的捡起了竹简,恭敬的将其放到了桌案上,又道:“大王,还有一则消息。”
“讲。”
唐曼说道:“根据风州细作回报,青相上官瑾,已经被贬,回到了江陵老家。”
“哦?”这对陆辰来说,可算是个好消息了!他不由精神一震,连忙追问道:“可知缘由。”
“这……还不太清楚。”唐曼如实说道。
………………………………
第753章 青楚攻风
(); “查清楚具体原因!”陆辰说了一句,随后又道:“我们的人,是否能接近上官瑾?”
唐曼微微摇了摇头,道:“上官瑾虽然已失相位,但我们的人却发现,暗中有不少青卫营的高手在其身边保护,如想接近,恐怕没有可能。”
这时候,梁笑拱手道:“大王,微臣可带一支精锐,亲自前往青地江陵。”
如果由暗卫精锐高手前去,自然要比军机营密探强了很多,但想了想之后,陆辰还是摆手说道:“算了,就不要冒这个险了。”
暗卫再强,那在人家青地,也不可能是青卫营的对手,这就像青卫营在风地执行任务,不敢与暗卫交锋是一样的道理。
随后,陆辰又就青楚攻风一事,召集司马文等人进行了一番商议。
在讨论的过程中,司马文说道:“我国若以一敌二,胜算不大,而且萧丞相所部,是为孤军,汉阳也为孤城,若六十万楚军围而不攻,时间一长,萧丞相危矣,微臣建议,令萧丞相从汉阳撤兵,前往三江口,与艾虎一部汇合。”
他的意见,陆辰考虑了一下,不过却是说道:“算了,令艾虎直接撤回岭南吧,在岭南布置防线,禁止楚军踏入风地一步。”
“大王的意思是,我国直接放弃三江口和汉阳?”司马文问道。
“放弃吧。”陆辰直接说道:“楚国无非就是想拿回这两地罢了,若我国还不退让,楚军一定会死战,既如此,那就给他吧,专心对付青军。”
想打破青楚联盟很简单,那就是还给楚国三江口和汉阳,楚国收复这两地之后,一定无心再战,青王没有看清,可陆辰却看得比谁都明白。
本来,陆辰占据三江口和汉阳,就是为了灭楚,可青王的出尔反尔,打乱了原有计划,为了专心对付青军,风国这边没有办法,只能从楚地撤兵。
随后,他的王令也传到了萧望和艾虎那里,后者两人接到王令之后,也开始着手准备撤军之事。
风青战场,泗水。
进攻泗水的青军统帅,依旧还是钟离,不过这次攻风,青王举国之力,三处战线,皆用兵三十万,而风国的应对策略,这一次陆辰也做了改动,不再是令秦牧前往,而是改为苏牧之。
这一次,青军不再是屯兵两国边境,而是在青王的命令下,钟离率军抵达这里之后,休整一番,当即就对泗水展开了进攻。
泗水之外,并无雄关阻挠,而泗水城,城关也并不是很高大,因为其为两国边境,城内常年都是有五万守军的。
这五万守军的主将,名字叫作王烈,如果将其平调到风国中央军团,他的军衔,应该勉强可作前军偏将。
王烈的年纪,约莫三十多岁,其军衔不高,但却责任重大,负责守卫边关。此时,钟离所率三十万青军,已经对泗水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势,王烈亦是亲自上到城关,指挥作战。
“顶住!给我顶住”
他手持战剑,在城关上来回奔走,也不时将刚刚露头的青军砍下城墙。
风军将士,反抗激烈,可青军的攻势一样凶猛,激战正酣之时,守军副将浑身浴血的来到了王烈身旁,急声说道:“将军!敌军攻势凶猛!若照此下去,泗水断难久守啊!”
“你慌什么!?”王烈一把抓住了他的脖领子,随后又将其狠狠推开,厉声说道:“我等职责!便是守卫泗水!即便死战,也不可让青军越过泗水一步!另外,大王已令苏牧之将军率军前来支援,不消几日,便可抵达!”
“西面城防李将军已经战死,你马上过去指挥将士们作战!若有一个青军上到城墙,我马上要你的脑袋!”王烈厉声喝道。
“诺!”
王烈说的没错,风国三路大军,皆已开始支援,以泗水的城防,再加上王烈这种守将在,坚守几日,绝对不成问题,也一定能等到大军支援。
可是此时此刻,某平原上,苏牧之所率的军队。
这是一支二十万的大军,粮草辎重甚多,旌旗飘扬,苏牧之身穿主帅盔甲,后披大氅,骑着战马,在行军过程中,他唤来孙胜,向其问道:“此地距离泗水还有多远?”
孙胜闻言,立即朝一士兵喊道:“取地图来!”
待士兵递上地图,孙胜将其展开,看了一会儿后说道:“禀苏帅,我们现在的地方,距离泗水还有四百多里路程,前线战事吃紧,末将建议,当下令急行军,早日赶往泗水支援。”
“还有四百多里……”苏牧之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你即刻传令下去,令将士们不必着急行军,可走走停停,日行三十里即可。”
“什……什么!?”孙胜闻言,下巴都差点掉到了地上,他结结巴巴的说道:“苏,苏帅,末将没有听错吧?”
要知道,现在前方战事吃紧,泗水城内,只有守军五万,而钟离则有大军三十万,数倍于我方,泗水随时都可能被攻陷,如此情况,己方支援的大军,理应日夜行军,赶赴战场才对!
可是现在……
哪知苏牧之闻言,却是说道:“你的耳朵好得很!另外,你再遣一信使,快马加鞭,告诉泗水守将王烈,就说我军正日夜赶路,不消几日,便会抵达前线!”
“啊!?”孙胜再次睁大了眼睛!刚刚还说只日行三十里,现在却又遣信使告诉王烈,己方很快就到,这……这完全就是前言不搭后语嘛!
他结结巴巴的说道:“苏,苏帅,若如此行军,日行三十里,恐怕…恐怕没有十几天的时间,根本就赶不到泗水,可苏帅却……却……”
他话说到这里,也说不下去了,而见他这副模样,苏牧之则是眉头微皱,冷声说道:
“泗水城内,有守军五万,抵挡三十万青军,若拼死血战,多守几日又有什么问题,本帅令你遣信使告诉王烈,是让他们心中存有希望,这样一来,王烈就会死战到底,从而很大程度的消耗青军主力。另外,我军若迟迟赶不到前线,也会令青军有轻视之心,继而对我军到时候的致命反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第754章 精锐之师
苏牧之话虽如此,但己方明明可以赶到支援的,孙胜哪能理解,不由再次说道:“可……可如此一来,岂不是要牺牲掉泗水的数万将士。”
“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苏牧之瞪眼厉喝了一声,接着冷漠的说道:“为统帅者,当以大局为重,如果牺牲数万将士,能换回全盘的胜利,那本帅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他的话,说的斩钉截铁,又冷漠无情!
孙胜闻言,不由狠狠咽了口唾沫,结结巴巴道:“末……末将明白了。”
随后,孙胜开始开始传下了苏牧之的军令,二十万虎威军开始走走停停,松散至极的赶往泗水,照此行军速度,没有十天半月,是根本不可能抵达前线的。
可在当天夜里,众士卒露宿之时,苏牧之却又开始召集各军低级军官集合。
此次集合的人,约两千百夫长,两万多名伍长,连同几名偏将,在当时的军制,五人为伍,伍设伍长,也是军中最低级的军官。
可在风军当中,一名士兵,要想升任,就只能靠自身军功,也就是说,即便是一个伍长,那也是经历过大战,在战场上杀过敌人的老兵!否则,他就当不了伍长。
场内,聚集了大约三万人左右,人们身穿盔甲,腰杆挺的笔直,苏牧之环视一周之后,在前面来回走了两步,接着震声说道:“脱下你们的盔甲!”
他是军中主帅,众将士闻言,二话不说,立即开始解起了盔甲,甲胄摩擦之声顿时四起。
待人们纷纷卸甲之后,苏牧之又道:“扔掉兵器!”
人们虽然不明所以,但依旧照做。
此时此刻,三万将士,只着中衣,苏牧之看着众人,再度喝道:“现在,青军正在猛攻泗水!你们身上已无盔甲辎重,本帅军令,每人携带三日干粮,三日之后,必须出现在泗水城内!”
“得令!”三万将士齐声说道。
“出发!”苏牧之大手一挥。
随着他的军令,三万低级军官,开始夜晚行军,白天隐藏密林,不走大道,只走山间小路,连日急行,秘密开往泗水。
而剩下的十七万大军,他则是交给了孙胜,并责令后者,必须缓缓行军!
他这边表面上,大军行进缓慢,情报自然瞒不过青军,很快,消息也传到了青军营地。
此时此刻,青军已连攻泗水两日,再猛攻两三日,必能拿下泗水,对于现在风军赶来支援的大军,青军统帅钟离,也极为重视。
见探马来报,他立即探身问道:“风军援军距此还有多少里?”
探马单膝跪地,抱拳回道:“禀将军,风军二十万援军距泗水还有三百多里路程,而照他们的行军速度,没有十天,绝对赶不到泗水!”
“好!真是天助我也!”钟离闻言大喜,立即说道:“再探再报!风军有任何动作,立即快马报于我知!”
“诺!”探子拱手而退。
而等其走后,有偏将则是说道:“将军,此次泗水援军,统帅为苏牧之,此人可并非庸才啊,他如此缓慢行军,恐怕另有打算啊。”
“恩……”钟离闻言,沉吟了一下,他可不傻,而且还是青军统帅中难有的文武全才,只是对于苏牧之的缓缓行军,他一时间也难解其意。
考虑了片刻之后,他说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苏牧之应该是要放弃泗水了,想在泗水之后,与我军决战,不过,不必理他,先攻下泗水再说。”
此次大战,他之所以对泗水攻的这么急,就是想在风军援军没有抵达之前拿下泗水,好为己方打开道路,现在苏牧之又行军缓慢,可谓正中他意,他又岂能错过。
而且在他看来,无论苏牧之是什么打算,己方拿下泗水,才是首要。
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苏牧之已亲率三万精锐,连夜奔驰,赶往了泗水!
这三万人,已不能用普通士卒来形容了,因为他们当中,最低的都是伍长,尤其是那两千百夫长,可谓战场上的老油条,哪个没有杀敌数十人,个个绝对能以一抵十。
这是一支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