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攻取天下-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话,左双正色说道:“话虽如此,但末将以为,河东郡现在虽然被丁瑞割给了章国,但其辖内子民,还皆是我风人,因此,章军不算是在本土作战,其国内抽调过来的三十万大军,当是离境远战,其军长途跋涉,不能持久,必想速战速决,故,在兵法上,我军应以守为攻,以逸待劳。”
“左双将军此话,在下实在不敢苟同,一如将军所说,河东乃我风国旧地,章军等于是在远征,而我军,则是在本土作战,占尽天时地利,为何还要畏惧章军?”苏牧之再次说道。
左双说道:“苏将军误会了,末将之意,并非是说我军不如章军,而是在说,我国内乱现在才刚刚平定,当积蓄力量,不应打一场硬仗,如果按照苏将军所说,即便我军击败章军,那到时,我方四十五万大军,也必定折损过半!而现在中原列国,皆有争心,我国这些年来,虽然只与章国争霸,而与南方的楚国处于友好关系,但此战过后,若我国兵力出现不足,国力又相继匮乏,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楚国再来犯,就要捉襟见肘了。因此,末将还是建议我军当防守,以最小的代价让章军知难而退,保存实力,而后,等来年国力有所恢复之时,再图收复河东。”
苏牧之建议己方变防守为进攻,主动出击,而左双则是以国内刚刚平定为由,建议己方着重防守,以免不必要的兵力折损。
苏牧之善于出奇策,而他的谋略,也都是建立在进攻的基础上,而左双这个人,则是一板一眼的防守大将。
此时他两人意见相左,争执不下,见状,陆辰又看向萧望问道:“萧望,依你之见,苏牧之将军和左双将军,他二人的意见,当属谁更为妥当。”
他虽然是在问萧望,但他自己在心中,却已是有了决定,之所以如此,则是陆辰想再听听其他人会不会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以免自己的判断失误。
萧望拱了拱手,为难的说道:“禀主公,两位将军所言,皆有其道理,末将,末将不敢妄加决断。”
在整个风军当中,萧望,苏牧之,左双,这三个人,可以说都是各有所长,陆辰也最为看重他三人。
此时,他们三个,一个说进攻,一个说防守,一个中间派,陆辰听完之后,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优柔寡断的一面,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左右为难的神情,而是直接指着左双说道:
“左双将军,你一直建议我军防守,可有详细方略。”
“主公请看。”左双闻言,立即迈步走到沙盘前说道,而随着他的动作,帐中其他诸将也纷纷围拢了上来,陆辰亦是绕过帅案,位于诸将中间。
左双指着沙盘上龙山的城关说道:“这里,是龙山郡城。”
说着话,他手指跟着向东划,又道:“而这里,则是龙山与河东的交界处,名为野狐山。此处乃龙山东线唯一屏障,绝不能丢!故此战部署,定要万无一失,主公可令将士们在此处修筑三道壁垒。”
“第一道,建于野狐山北侧的山岭,此处南北约六十余里,中央只有一处径口,此口左峭壁,右陡涧,唯有中间一条小路可通东西,我军可以十万兵力驻守此处,即便章军有几十万众,想要强行突破这里,也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第二道,建于野狐山东南侧山岭,与北侧防线成犄角之势,可驻兵十万。在此一线,我军,可先与章军一战!若章军攻势凶猛,则我军可保存兵力,择机向北撤退,若章军追击,则必中我军北侧之埋伏,若其不追,则任其走过。”
“第三道,则是龙山郡城,我军大可利用龙山多峻岭的地利优势来击退章军!主公请看,此城,四面环山,三川汇流,乃是我军前两道防线的接应和补给之要塞,可以说是一道天然的壁垒!这里,白河,若章军以突破我军第二道壁垒为代价,渡过此河,那就等于将自己陷入了绝境,我军在郡城,可坚守不战,同时锁死前两道壁垒,断其补给线!”
“若章军想先拔掉我军第一,第二两道壁垒,则必须要同时分击两处,否则,我军两道壁垒呈犄角之势,一方受敌,另一方可随时协助,而若章军分兵两处,其兵力不够,则断然不可能突破我军防线!”
左双在讲解自己的布防之时,也同时用手在沙盘上来回指点,帐中众人,最不济的也是能指挥几万人的将领,因此,在左双讲完之后,人们也纷纷开始低头凝视沙盘,在脑中将左双的方略过了一遍。
这时候,就连苏牧之也不得不承认,左双此人,确实极有才能,他的一套用兵方略,可以说面面俱到,守中有攻,攻守兼备。若真按照他所说的行事,那己方将士,则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挫败章军主力。
陆辰也将左双的方略在脑中仔细琢磨了一遍,而后暗暗点了点头,他没有立即敲定,而是望向苏牧之,问道:“苏将军,你意下如何?”
“禀主公,末将认为,左双将军的方略可行。”苏牧之拱手说道。他乃名将之后,又为一军之统帅,若连这点儿肚量都没有,那也就不用带兵了。
陆辰又看向萧望,不用他开口,萧望已是主动说道:“末将也认为左双将军的部署极为妥当。只是,若章军主力抵达之后,拖延不攻,则我国国力不支,无法长久啊。”
陆辰闻言,略作考虑之后,便不再犹豫,当即就斩钉截铁的说道:
“我国虽地处贫瘠之地,但本官相信,为了抵御章军,我风国子民,一定会鼎力相助!而此战,本官亦是会倾尽所有,也定要打痛章国!”
说完,他又立即下令道:“听令!此战如何部署,由左双将军全权负责!”
“末将领命!”左双震声回道。他乃是一名降将,今日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他确实觉得,现在风国刚刚平定内乱,大战过后,己方国力和兵力本就不如其他各国,此时不宜打大仗。
二则是觉得自己刚刚归降没多久,现在急需要建立一些功勋,用以服众。
(本章完)
………………………………
第150章 章军受阻
章国此次从国内抽调三十万兵力支援龙山战场,其军中士卒,不仅皆为精锐,而且统兵之人,更是章国鼎鼎有名的大将军宇文烈。
当初在河东战场,风王陈广就是畏惧宇文烈的名头,这才临阵换帅,以丁泽换掉了苏牧之。
而从章国此次的调兵遣将,也不难看出,其国内对龙山战场的重视程度。
因为章国很清楚,除去一个岭南,现在的风国各郡,已尽归陆辰所有,全国之兵权,也尽在陆辰手中,丁瑞败逃,若章国不能进入风国腹地,助其一臂之力,那他们好不容易扶植起来的一个傀儡晋王,则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而陆辰,章国亦是早就已经派过细作进行过探查,就目前章国方面对陆辰的了解,其朝中皆认为,陆辰此人,乃虎狼之辈,不仅目光长远,且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如果让他坐了风王,那以后必会对章国用兵,他也绝对会想尽一切办法收复河东郡!
河东郡,乃风国第一产粮大郡,其郡中年产之数,几乎占整个风国的一半,如此肥沃的土地,章国好不容易到手,岂能轻易让其出现意外。
然而,在这场龙山大战上,宇文烈却打了一场他一生中最艰苦的战斗。
就像左双最开始设想的那样,当章国主力部队到达前线,集四十余万大军向龙山开拔的时候,宇文烈在观察地形之后,先是在野狐山东南侧,集中所有兵力猛攻风军第二道壁垒!
激战五日之后,章军以强攻的代价,折损六万余人,风军亦牺牲两万多将士。随后,左双下令第一道壁垒的风军不必坚守,可缓慢向北撤退。
宇文烈可是章国的大将军,他的军事才能,也远非赵远可比。
在得知风军开始北撤之后,他先是试探性的追击了几十里,可在大军追至一处天然的山谷之时,宇文烈当即就下令全军停止前进,而后想都没想,立刻后队变前队,折返了回去。
当时,章军中就有几名偏将表示可惜,风国残军就在前方不足几里远的地方,甚至己方都能看见其尾巴,而对方又属于溃败之军,根本毫无战力可言,若能歼灭这十万风军,则己方在不久之后,攻取龙山郡城之时,无疑是少了一股极大的阻力。
一名偏将忍不住拱手说道:“大将军,此谷虽是一处险地,但料也无妨,就这么看着十万风军从我军眼皮子底下逃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啊!若能将其歼灭……”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宇文烈已是冷冰冰的说道:“那好,余将军,你既然觉得太过可惜,那就带本部人马,前去追杀风军吧,不过,这可是你自己要去的,而非本帅之军令,若死于此役,那也是你自己的问题,而非本帅指挥不当。”
他的话,说的冰冷又无情,那名姓余的偏将听完之后,不由暗吞了一口唾沫,此时他就算再傻,又哪里还敢再提追杀之事。
当天宇文烈就率军撤回了风军的第二道壁垒,暂时将其作为了己方的营地,第二天,在帐中议事之时,其帐下有人向他建议道:
“大将军,此战,风军方面,为阻止我军进入龙山,在野狐山北侧和东南两侧,建立了两道壁垒。此刻,我军已攻破风军的东南壁垒,接下来,末将以为,我军当不必理会风军的北侧壁垒,而是沿东南方向,饶过野狐山,而后大军渡过白河,兵临龙山城下。”
宇文烈看了他一眼,想都没想,就直接回道:“如此一来,风军北侧壁垒的十万守军,必将锁死野狐山,用以切断我军的补给线,你告诉我,没有粮草,如何打仗?”
“哦……”那偏将闻言,顿时不再说话了。
等其退回原位之后,宇文烈环视一周,说道:“本帅之意,风军北侧这道壁垒,必须得拔掉,否则,我军不可渡河!”
“众将听令!”
在宇文烈的指挥下,当天下午,章军开始对风军北侧壁垒,展开了第一次犀利的进攻。
在当初布防之时,左双建立三道壁垒,野狐山北侧的这一道,是他最得意之作,也是地势最为险峻的一处地方。
而这一战,也是血流成河,打的异常凶狠!
宇文烈是章国的大将军,而他在章军中的声望也太高了!此次由他亲自指挥作战,章军上下士卒,无不是战意飙升,一往无前!
在这里,四十万章军轮番上阵,对风军防线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
可这道壁垒建立的地方实在是太完美了,章军攻其防线,必须要进行攀岩,而一旦脚下一滑,或被击中,则必将摔的粉身碎骨!
在如此险恶的地势之下,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猛攻之后,章军损失惨重,反观风军,则是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双方伤亡,根本不成正比。
中军帐中,宇文烈的眉头不由深深锁了起来。
两军交战,收集情报是第一要事,因此,风军此次的防守大将是谁,宇文烈是早就知道的。左双这个人,以前是风国中央军团的一名中级将领,曾也参与过河东大战,当初在丁泽没有故意败退之前,左双所负责坚守的一处要塞,也是章军最难攻取的。
宇文烈或许不认识苏牧之,但对左双,他绝对是印象深刻。
现在的章军,经过两次强攻壁垒之后,兵力已折损近八万,宇文烈很清楚,如果照此下去的话,即便到时己方能不计一切代价的攻下这道防线,那等到了龙山城下时,所余之兵力,也绝对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了。
这时候,他已不再准备继续强攻了,而是命令己方大军就风军的东南壁垒进行驻扎,随后写了一封书信,传回国内。
在信中,他很明确的告诉章王,风军在龙山的防线比想象中的更为坚实,而且陆辰的军队,也较之以前的风国中央军更为骁勇,己方若仅凭四十多万兵力,那根本就不可能进入风国腹地!
随后,他又告诉章王,若己方再度向龙山增兵的话,则风国也必会如此,陆辰是根本不可能让龙山失守的,而若举全国之兵入风作战的话,那更无疑是在空耗国力!非但无法一口气吞掉风国,反而还会让其他邻国有机可趁!为了一个丁瑞,根本就不值得如此!且丁瑞现在,几乎已成孤家寡人,即便我方能打进风地,恐怕也难以扭转大局……
(本章完)
………………………………
第151章 风国
早在之前,中军帐议事之后,陆辰就给风国各郡县下发了征粮的通告,并发布全国动员令,令各郡各县等地方官员,动员当地百姓,全国支持龙山抵御章国的这场大战。
陆辰现在在风国内的声望,那比之前陈广那种平庸的君王,不知要高上多少倍!在风国,他虽然还没有称王,但早已胜王。
风酒烈,风人尤甚!在这种抵御敌国军队侵略的大事上,风国各地百姓纷纷有钱的捐钱,有粮的捐粮,一经动员,举国响应。
尤其是龙山郡的百姓,此郡之前曾被丁瑞割于章国,并被章国派重兵驻防,当初为了有效的控制整个龙山,章军更是曾在这里制造了大规模的血腥杀戮,以武力镇压!其郡中子民,无不对章军恨之入骨。
眼下,章军又再度入侵风地,风军粮草不济,在这种情况下,龙山郡各县的百姓们,都纷纷自发的聚集到县府,向朝廷捐献物资和大米。
数日后,一批批的粮草和物资,开始源源不断的从风国各地运往龙山。
中军大帐中,陆辰将桌案上各地官员送来的文书一一展开细看,看着上面写着的各地百姓上捐的数字总额,陆辰心里五味陈杂,感动之外,一股浓浓的憋屈感油然而生!
村,乡,镇,县,郡,竹简实在太多了,他又看的仔细,因此挑了一夜的灯,直至第二天清晨,他才算将这些文书阅完。随后便令人将薛怀仁请了过来。
进到帐中,薛怀仁瞟了眼桌案上堆积如山的竹简,又看了看陆辰,微微躬身拱手道:“主公唤我有何吩咐?”
陆辰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接着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笑道:“薛大人啊,你这恐怕又得劳累一阵子了,你看。”说着话,他指了指桌案上的竹简,接着道:
“这些,都是各地官府呈上来的文书,里面记录了各地百姓捐赠的物资明细,你就辛苦辛苦,将其与我军收到的数额进行对照,看看有无差错。”
一大清早就被叫过来,薛怀仁就知道准没好事,他苦笑了笑,只能施礼说道:“在下遵命。”
“对了,此账校对起来恐怕颇有些麻烦,如需人手,薛大人尽可调用嘛!”
陆辰又笑呵呵的说道,他可不想把薛怀仁给累坏了,薛怀仁要是累倒了,那还不等于是断他一臂!他早已习惯了己方大军在前作战,而有薛怀仁在,则自己从来没为后勤补给一事操过心。有薛怀仁在,他率军征战也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
交代完薛怀仁之后,陆辰饶过帅案,在帐中活动了一下身体。不多时,在薛怀仁的吩咐下,几名士卒就进入帐中,用竹筐将一卷卷的竹简都装了进去,抬到薛怀仁的住处。
等收拾完这些之后,薛怀仁朝陆辰施了一礼,刚准备告退,陆辰却忽然抬手唤住了他,问道:“薛大人,我们打仗,到底是为了什么?”
听到这话,薛怀仁微微一怔,而后微微低身,说道:“为了国土和家园,为了守护我国的子民,让百姓能安居乐业,人们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国土,家园,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陆辰喃喃重复了一遍,随后眼角泛红的说道:“可是,我们打仗,却需要我国百姓来捐赠物资,让他们掏出了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食物,拿出了自己都舍不得穿的棉衣……”
从当边城县守之时,陆辰就很清楚,风国很穷,至少,在中原列国中,是当之无愧的穷国。而丁瑞篡国之后,更是穷己之快乐,大肆建造金碧辉煌的行宫,生活奢靡腐败,其当政期间,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更是横征暴敛,强行征缴各项杂税,乃置民众于水火之中。
当初陆辰攻占王宫的时候,其国库之中所囤积的金银,甚至还没有平阳郡多。在那段时间,伪晋国上下官员贪污腐败,买官卖官,地方官员给上头打点需要钱,而这些钱又从哪来呢?只能从当地百姓身上搜刮!想尽一切办法的搜刮!
虽说现在平定了内乱,但陆辰接手的,是一个几乎已经被掏空了的风国!
而在这种民生疾苦的情况下,为了支持这场战争,风国各地百姓,还是捐出了他们家中仅剩的一点儿口粮!
陆辰也比谁都了解,己国的百姓,现在才刚刚从这场叛乱中走出来,各郡各地的粮库,也早在之前就被丁瑞抽调干净了,人们现在大多都吃不饱,穿不暖。
此时,薛怀仁亦是老泪纵横,他用袖口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悲切的说道:“主公啊——是我等无能啊……”
“不!”陆辰狠狠一握拳,铿锵有力的说道:“我国子民!皆愿自己挨饿,也要让我军将士们吃饱!这正是说明,人们是何等的信任我们这支军队!这样的军队,又怎能不战无不胜!”
“我风国虽穷!但我风国上下军民一心!有这样的子民,有这样一支受百姓拥戴的军队!我大风的铁骑!早晚会扫平列国!打出一条强盛之路!”
“中原大地,我大风在帝国版图的最西北,土地贫瘠!地处偏僻!常被各大强国笑为野蛮之邦,以致列国卑风!”
“今本官在此立誓!日后必当励精图治!率百万虎狼之师,叩关而攻天下!将我风国,打造成中原大地第一强国!”
陆辰的话,说的斩钉截铁,又掷地有声。
薛怀仁听后,朝其深施了一礼,声音沙哑的说道:
“主公之志,令在下钦佩不已!而主公之痛,在下亦是真真切切能够感受的到啊……”
“是啊,如果我风国乃强盛之大国,章国又何敢夺我富饶之地,又何敢插手于我国政事!又如何能左右我国大局!”陆辰深吸了口气,说着话,他双手将薛怀仁的身子扶直。
听到这话,薛怀仁不由声音一正,说道:
“主公雄才大略,必能将我风国治于强盛!而在下,也必将竭尽所能,辅佐我主,让主公之军队,永远不再为粮草担忧……”
(本章完)
………………………………
第152章 岭南郡
牛家庄。
这个地方,是在大山沟里,离官道十万八千里,乃穷乡僻壤之地。
此村位于风国的东南方向,在岭南郡的边缘,也就是说,过了牛家庄,翻一座大山,就是岭南境内了。
眼下,天色已经接近黄昏,若在平时,村中家家户户,这时一定是炊烟袅袅,村中也肯定能听到大人呼唤孩子们吃饭的声音。
可现在,整个村庄却死一般的寂静。
土屋的墙上,村头的水井旁,各家各户的大门上,猪栏旁……
遍地的鲜血,随处可见的尸体,在这黄昏时分,使这座村庄显得格外诡异。
村中最好的一间房子里。
“泽儿,都处理掉了吗?没什么漏网之鱼吧?”丁瑞坐在地上,气喘吁吁的问道。
他刚刚逃亡到此地不久,此时的他,一身粗衣麻布,脸上到处都是脏兮兮的痕迹,头发凌乱,眼中无神,嘴唇干裂起皮,哪里还有之前的半点风采。
“父王放心,牛家庄全村男女老幼,九十二户,无一漏网。”其子丁泽此时亦是一身平民打扮,他手中的战剑上,还在滴着殷红的鲜血。
“好,好,杀干净了好,若让此处村民认出我等,他们必会报官!这也不能怪我们,要怪,就怪陆辰那个小贼,将风国全境都贴上了我们的通缉告示,让我父子二人走投无路啊!”
老头子一提到陆辰,就只觉得胸口发闷,忍不住涨红着脸狠狠咳嗽了几声。
丁泽见状,连忙将他扶了起来,边轻捶着他的背部,边说道:“父王放心,这牛家庄地处偏僻,其村在大山之中,出一趟门,都得翻过好几座大山,是没人会找到这里来的。”
“恩,这倒可以暂作我们歇脚之处。”丁瑞说完,又有气无力的抬了抬手,道:“泽儿,水,水。”
“是是,父王稍等。”丁泽连忙应了一声,便转身去打水去了。此前,丁瑞为了逃避追杀,让人穿着自己的王服,带着自己的爱妃,连同大半的禁军,沿着官道一路南下,而他自己,则是到处游走于偏僻之地,等候章军的消息。
数日之前,那批禁军已被全部剿灭,而这时候的丁瑞,随着一路逃亡下来,他的身边业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他最宠爱的妃子,被他当作诱饵抛了出去,其他子女,也都在风军破城之后,没来得及逃命,皆被陆辰斩首。
现在丁瑞除了自己的儿子丁泽以外,还有三十多名禁军,这些禁军,那都是他多年培养的死士,此刻此刻亦是和丁瑞一样,皆乔装打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