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良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戳硕蓟嵯勰健6矗梢匀萌思侔绯缮谭罚巴墙稚下蚵簦笕丝膳裳靡矍巴榇Γ嬷靡郏皇丈谭返亩魇倍惨笠坏悖堑媚墙址凰牧诙汲隼纯慈饶郑幼牛山羌侔缟谭氛叽魃霞纤夯匮妹牛源死凑鹕逭嬲纳谭贰R辉颍佳酆焓谐±锏穆蚵簦颍芑嵊腥税静蛔。袢詹怀鎏依锏娜丝赡芫鸵ざ觯慌旅蝗饲袄吹羌牵灰幸桓鋈死矗删筒怀畹诙隽耍

    谭知县听了,哈哈大笑一番,道:“要说东江县第一聪明者,非师爷莫属了,本官真没看错你,等这事情了了,本官一定会论功行赏,”

    师爷松手一拱道:“大人慧眼,您谦虚了,大人早已有了对策,一时点悟了小人,大人画好了蛇,小人添足罢了,”

    谭知县道:“好,就按师爷说的来,这件事就由你全权负责起来,本官就坐等你的好消息了,”

    师爷回话:“遵命,大人您请好吧,定不负大人所望,”

    告示张贴出去之后,引来大批百姓观看,识字的人并不多,还需那在私塾里待过的几天,给大家念出来,大家才明白这告示。

    商贩们听到这样的消息张,像炸了锅似的,心中顿生怒火,商贩们大都是起早贪黑风吹日晒的,不过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挣些辛苦薄利,以此来养家糊口,哎,衙门哪管底层生活的艰辛和卑微。这样一来,忙里忙外挣的银子,一部分就得交给衙门,不想交也成,街道上肯定是不让摆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别说你生活如何困难,那是你的事情,县衙不给你刷同情,这可如何是好,只是苦了这些商贩,摇头的摇头,叹气的叹气。

    百姓们看后也是议论纷纷,这原本上街办事的时候,顺道就可以把所需之物买回去,这下倒好,还得专程去那市场上才行。不过大家谁都明白为何会这样,以前街道上一直如此,也没见哪里就拥堵了。

    之后,这些商贩们便聚在一起,商议着有没有好的对策,去市场经营不是不行,只是能不能免去那无理的银子。

    商议一番,乌央乌央的人便朝着衙门走去,计划找谭知县说理,有讨要说法的,有闲来无事前去看热闹的。

    “咚咚咚”“咚咚咚”,衙门前响起了一阵鼓声,谭知县听衙役汇报门外的情况,早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谭知县伸个懒腰,不去理会,便打发师爷前去。

    众人嚷嚷着要见谭知县,给个说法才行,师爷告知众人:“大家不必惊慌,听我说,谭知县外出办事,现在还没回来。谭知县十分挂念大家,理解做点小生意不容易,也知道大伙会对这件事情有所不满,所以临行前还特意嘱咐我,要以礼相待。这是衙门经过商议决定的,不是胡来,大家暂且都按照告示来做,时间会证明,衙门这样做是对的,知道大伙最关心的是每月缴纳银子,这只是一时的决定,不代表一直收大家银子,随后衙门自然会给大家一定的补偿,”

    师爷说了几句空话便打发了这些商贩,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是真是假。

    接着,师爷便按照他的计划行事,找到几个平时比较熟悉的商贩,说明了来意,这有好处,商贩们自然是同意了,推着自个的小推车,径直去往那市场内。又找来演戏的商贩,在街道上同衙役上演了一出好戏,自然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戏演的好,让大家都觉得这是要动真格了,再没有商贩敢去衙门闹事,转移了思维路线,眼睛都盯向那市场,眼红着别人的买卖。

    是啊,这一切都被师爷说中了,没过几天,那些个按捺不住的人,家里有人还人饿着肚子呢。三三两两的,开始有人带着银子来衙门登记了,本就是一盘散沙,更没有主心骨,哪经得这时间消耗,先顾及了今天的肚子再说吧,至于以后,那只能是以后的事了。
………………………………

二十一章 兰玉亲笔书情意,科举丑事年年来

    兰玉派可欣来看望李凡一,让李凡一内心百般欣喜,虽没见着兰玉本人,但那个包裹对李凡一来说意义非凡。

    李凡一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裹,只见上面放着一封书信,书信下面放着一块玉佩和一个荷包,还有一身崭新的衣裳。

    李凡一拿起书信信封上写着‘凡一兄亲启’,迫不及待打开信封,只见上面写着

    “那日与兄一别,没能再次相见。白天脑海里浮现兄之身影;每逢夜色,兰玉梦中多次与兄相见;心中所念兄之意胜过繁星,又如明月朗朗;兰玉愿兄武举登科及第;月末二十九,佛堂寺庙,兰玉前往佛米洞,巳时,兄定要准时赴约,久盼与兄相会,兰玉亲笔书。”

    兰玉在书信里诉说着对李凡一的思念之心,甜蜜之情,李凡一现在除了师父,心里又多了份牵挂,这样的牵挂放在心里是无比美好而又甜喜。

    李凡一一遍又一遍的看着书信,每个字都散发着幸福的模样,月末二十九、佛米洞、巳时,约定之日,正是武举结束第四天,如若自己能榜上有名,这便是带给她最好的礼物。期盼着,那天会到来的,李凡一第一次觉得,时间过得如此之慢。

    是啊,情窦初开,最美的年纪,最高贵的情感,人世间能得“爱情”一物,怨不得人家“不羡鸳鸯不羡仙”。

    自打李凡一和兰玉相识,彼此动情,这是上天对他们的眷顾,自此,李凡一在这座孤零零的京城之内,便开始有了牵挂,有了精神寄托和向往。

    李凡一拿起玉佩戴在脖子上,把荷包佩与身上,把书信装好放与胸前,这大概是他此生最珍贵的物件吧!

    先不说兰玉凡一这二人如何相思,且说科举考试,决定着能否和过去划清界限的无硝烟战争,也是对自己学识和文化的检验。

    顺天二十六年,四月,各路赶考的学子被礼部统一安排食宿,并且告知学子考试的规定和惩罚,如下:

    一、 凡考试收受贿赂的考官,一经查觉,斩立决,贿赂考官的学子,杖四十,永不录用;

    二、 凡夹带者、替考者,带枷锁三个月,杖四十,脸上刺“发配”字样,充军边疆;

    三、 考试期间学子不可喧哗、离场,凡扰乱考场秩序者,带枷锁考棚外示众,杖四十,永不录用;

    四、 一门、二门各搜身一次,如若二门搜出夹带者,一门搜检官差罚银五两,杖四十。

    考试分为三场,每场三天,共九天。这九天时间,吃喝拉撒可都得在号舍里,直到考试结束后方能出来,这有多煎熬,或许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吧。学子们将在这小小的号舍苦思冥想、奋笔疾书,别看这一方小空间,即将是一部分人走向人生辉煌的起点。

    这天,各路学生才子早早便来到贡院门前,当然,也少不了睡懒觉迟到的,头天晚上严重失眠的,过度紧张身体不适的。但考试就是考试,人人机会平等,自我调节,安慰内心,这个别人替代不了。

    待响过鞭炮,学子们排列着几行长队,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小竹篮,里面放着考试需要的文房四宝。贡院门口的官兵正在忙碌着,他们细致的检查着每位学子竹篮里的东西,搜寻身上有没有掖藏之物,一个目的,严查作弊,公平竞争,若自己失职,那可要杖四十。

    张文博来的比较晚,站在队伍的后边,等待着查阅的同时,深吸一口气又吐了出来,以此来缓解自身的紧张。

    惩罚严明,可还是不能震慑侥幸心理和胆肥者,时不时地会有被搜出夹带者,也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学子在衣服里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小抄;有的把鞋底掏空,里面藏着“小抄”;有的在袜子内掖着藏着;有的在毛笔杆里查出文章,甚至把砚台掏空;更有甚者带着蜡烛,把蜡烛里面掏空,以便藏小抄;作弊的方式可谓费尽心思、五花八门,无视惩罚,和监考官斗智斗勇,不过对不起,你们一律接受惩罚。

    学子们被搜完身,依次进入贡院,院内是一道道墙面隔开的“号舍”,学子每人一间,考试结束前,不得出来,“号舍”对面设有监考台,周围是整齐划一的官差。

    这天早晨,礼部赵彧赵大人来到宫中觐见顺天爷,领今年恩科试题,赵彧站在门外来回踱步,自己也是有文化之人,能否猜中皇上的心思,正思考之时,出来一位太监,正是孙言仁。

    赵彧忙上前,恭维到顺天爷身边这位红人,道:“下官给公公请安了,公公可好。”

    孙言仁道:“呦,劳烦赵大人惦记,昨晚万岁爷高兴,又赏赐奴才一物件,好着呢。”孙太监显摆着。

    赵彧道:“呦,那可要恭喜了,万岁爷赏赐的物件定差不了,让下官好生羡慕,闲时可得拿出来让下官开眼,”赵彧说完,心里却想着,你一个不全乎人,连女人味都没尝过,有何之喜。

    孙言仁道:“大人快进去吧,万岁爷在里边侯着您呢,一会儿可就等急了,这边请,”

    说完,赵彧跟着孙太监来到南书房,此时顺天爷正在批阅奏折,赵彧忙上前请安道:“奴才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顺天爷道:“爱卿快快平身,”顺天爷说完,放下手中的折子。

    接着继续道:“赵彧,你是礼部尚书,朕自知你才华横溢,文采过人,朕想问你,今年恩科考哪一题合适啊?”

    被这么一问,赵彧吓得是胆战心惊,出了一身冷汗,顿了一下,忙回话,道:“万岁爷乃当今天子,又是天质聪明,学富五车,微臣自愧不如;恩科一事可谓关系国家民生,奴才愚钝,不敢随便断定。”

    顺天爷听完哈哈大笑,起身道:“赵彧啊赵彧,你可要朕小瞧你了。”顺天爷这么一问,实则是在试探赵彧,看你有没有胡猜乱想万岁爷出什么题目,万一揣测出皇上的内心,送命题,可是要掉脑袋啊。

    谁都不傻,不然赵彧怎么在皇上身边为官多年,别说没去猜想,就算能揣摩到,也不敢在皇上面前体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顺天爷道:“好了,朕不难为你了。就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为题,快回去吧,一会可就耽搁时辰了。”

    赵彧道:“臣遵旨,吾皇圣明,奴才告退。”

    赵彧告退顺天爷,从南书房出来,对万岁爷刚才的提问还心有余悸,出了皇宫坐上轿子,在路上慢慢平复心情。

    不时,赵彧便来到贡院,学子们都已落座等待,贡院内瞬间有种紧张的气氛,监考官给学子们发放纸张,宣读考题完毕,考试正式开始。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真才实学者,潇潇洒洒,提笔成章;滥竽充数者,苦思冥想,半字未成;更有交白卷者,唉声叹气,失落而去。

    且说张文博,寒门之子,苦读二十余载,知识改变命运,只为自己,这是需要他“爆发”的时刻,命运能不能崛起,就要见分晓。

    考试的时候,张文博心理素质还算过关,顺天爷所出题目,他也能领会其中之意,下笔有神、龙飞凤舞,所做文章字迹清晰,对仗工整,不在话下。

    考试需九天才能进行完,学子们吃喝拉撒都在考试这处小空间内。张文博待在这里,也不比清风客栈那马棚气味好过多少。

    头天晚上吃过晚饭,张文博铺好床板,正准备睡觉之时,突然隔壁的学子轻轻敲打着墙体。

    不是别人,正是那马超,马员外虽怨他不争气,还是给他捐了个举人,以遂自己多年来想效力朝廷的心愿,胡乱来参加考试。

    马超悄声道:“想耽误兄台少许工夫,有要事和公子商量。”张文博伸头往外一瞧,见马超穿绸裹缎的朝他嬉皮笑脸,气质出众,一表人才。

    张文博一脸不解,道:“公子有何事,但说无妨,在下细听着便是。”

    马超道:“噢,在下马超,还请兄台耳朵再凑近些说话,”

    张文博附耳过去,马超则是四处张望一下,看没人注意,回头对张文博低声道:“得知兄台才高八斗,博学多才,这里是一千两银票,明天考试,还望兄台贵手帮忙。”

    张文博听了,看着马超手中的银票,着实眼馋心痒,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银票,怎让人不动心。一阵凉风吹过,张文博打了个寒颤,瞬间醒了许多,回过了神,着实吓了一跳,额头顿时渗出了不少汗珠。别说一千两,就是一万两,我也不能断送自己前途啊。

    张文博道:“公子看走了眼,在下不过才疏学浅之人,还请公子另请高明做打算。不过在下奉劝公子一句,别扰了考场秩序,吃了那官司,我要睡觉了,还请公子自行方便,别在打扰我,我什么都不知道。”张文博说完,忙钻回号舍内,脸上还有一丝惊慌。
………………………………

二十二章 李凡一勉强过关,宋兰玉家中祈祷

    科举(文)一事还算顺利,这边武举(会试)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对于冷兵器时代来说,和平之时可能更重示农耕经济文化发展,战乱年代则会偏向提升武力。顺天爷也给各州府降旨,重示发展武学,(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三: 会试,在京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四:殿试,由皇上钦点,分出等次,称为‘三甲’)由于国家多年来大力提倡,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习武之风也兴盛多时。

    当然,“自古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如果可以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而且还能被国家录用,能让自己的本事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尊君护主,保家卫国,同时还能实现个人人生价值,人生无憾,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武举考试由兵部主持,考试之前,同样统一安排习武举人食宿,并宣布了考试科目和规则,如下:

    一、本次武举分为五场(外场和内场)第一场既步射,马射,每人二十支箭,中十二者可进入下一回合;

    二、第二场为舞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二百六十斤和三百斤,

    三、第三场为举石,分一百斤,一百五十斤,二百斤;

    四、第四场按身高体重进行马上比武枪法切磋,合格者进入第五场;

    五、(内场),考策论兵书、军事策略,考试合格者进入殿试,由皇上钦点,授予武职,能力突出者,可以为将帅;

    六、考试中不得使用暗器,不得对他人进行干扰,一经发现,杖四十,永不录用;

    七、第一天考三场、第二天考第四场、第三天进行内场;

    八、监考官不准收受贿赂,不得为考生徇私舞弊,一经发现,罢免官职,发配充军。

    望众位参赛者悉知,遵守比赛规则,使出自己的真本事,取得好成绩,为国效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校场在一个地域开阔的四方院内,举人们同样需要通过两道门的检查,主要排查携带暗器者。

    李凡一来到校场,只见院内有着排列整齐的靶场、石锁、沙袋、马匹、兵器等各种练武器材。列队的士兵手执长枪,挎着腰刀,各个身姿挺拔,目视前方。不远处则是一方将台,将台上坐着几位武将,这些武将是兵部选拔出来的监考官,其中就有张文博的叔父张骞。

    只见位居正中的一位武将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然后对身边的将领道:“多年前,我也是在这四方院内参加的武举,依稀记得,那天还下着小雨,经过层层勇猛比拼,终有幸得到皇上恩典,还赐我一个“勇”字,都说后生可畏,不知今天能否有人再现当年之勇,”

    接着继续道:“愿所有参赛者都能遵守规则,别出什么幺蛾子。这要出了差错,皇上怪罪下来,咱们都得受罚,”

    待举人们陆续进场,张骞张大人站在将台上宣道:“今天是武举考试第一天,所考科目都已提前告知大家。皇上有心招纳贤才,自然特别重视这次选拔,还望各位认真对待,大家都是习武之人,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成绩优异者,可面见圣上,而且有重赏;现在击鼓,为各位参赛者助威。”

    一阵密集的鼓点声响过后,武举正式开始,第一场是射箭,十人分为一组。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每位选手都是努着腮帮子,用尽全身力气把弓拉满,瞄着靶心,却道是“箭中靶心,箭离弦”二十中十二为合格(步射十支,马射十支),自然有心理素质差导致发挥失常的,也有超常发挥的。

    更有百发百中者,让其他参赛者目瞪口呆,他们的脸上都写着,同为习武之人,你为何如此优秀?

    李凡一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勉强合格,进入了下一轮。

    这时,比赛已经进入到第二场,舞刀,有的选手直接放弃,有的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拿不起来,在那摇头叹息,其中不乏有力大如牛的选手,站在三百斤重的大刀面前,微微闭眼,气沉丹田,然后用一声沉闷的呐喊给自己助威,三百斤重的大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只见动作潇洒威武,游刃有余。校场内时不时发出喝彩之声。

    李凡一算不上力量型选手,舞动着一把一百六十斤大刀,只见他腾空跃起,左劈右砍,气势就犹如猛虎下山,腾挪闪转间,颇有“试问谁与争锋之侠气”,看那刀身如饮恨,刀刃现寒光,只叫人觉得一个“狠”字,整个人刀合一,不失潇洒自如,侠之风范。

    “兄长好刀法,在下佩服,”李凡一刚放下刀,人群中传来一声喝彩。

    先不说校场内发生何事,且说李凡一心上人。兰玉现在对李凡一的惦念,都快超过对父母的惦记了。考试这天,兰玉在家中可是坐不安位,一会又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心里又不停地给李凡一祈祷,期间也免不了丫鬟可欣对她的调侃之意。

    可欣道:“我说小姐,您就不能歇会吗?你一上午走来走去,都快把我晃晕了。小姐想吃啥,我去给小姐拿来,或者坐下来弹首曲子也成,”其实,也不免可欣对兰玉的羡慕之心,哪个女孩不希望自己被浪漫和爱情围着转呢。

    兰玉道:“哎呀,不吃不吃,你去忙你的嘛,我都快烦死了,你就别叨叨了,就让我一个人待会儿。”

    可欣安慰道:“放心吧,小姐,公子的功夫小姐又不是没见过,公子他武艺超群,稳重自成,这会啊,人们肯定都在为他喝彩呢,您呀,就放宽了心,等他的好消息吧。”

    兰玉道:“可欣,你不懂,我以前遇事从未这样,不知今日为何如此焦躁不安,还有些害怕,做什么都静不下心来,就想着时间早点过去。”

    可欣道:“听小姐这么一说,可欣却不知如何作答了,可欣就这样静静地在门口陪着小姐好了,有事您叫我。”

    可欣说完就要出去,被兰玉叫停了脚步,兰玉道:“可欣……你别出去,你一走,我这心里更没个着落,就在屋里陪我坐会,一起为公子祈祷,”

    是啊,这是李凡一人生的转折点,兰玉好生惦记着,又怎么能让人内心平静呢!兰玉内心祝福的同时,又不停盼望着武举快点结束,因为过不了几天便是她二人在佛米洞的约定之期,想到这,兰玉内心的甜密油然而生在脸上,或许这样才能让她得到些许安抚。

    兰玉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对于功名利禄来说,她到不在乎,只要能和李凡一在一起,粗茶淡饭,布衣生活,她都无所谓。

    且说武举,待第二场比赛结束,接着进行第三场举石。经过两轮比拼,淘汰的人数已快过半,李凡一还算顺利通过,只不过举石对他来说,算不上强项,他确实不是力量型选手,二百斤的石块有难度,不过一百五十斤的也尚可过关,李凡一又一次勉强及格,有幸进入到下一场考试。

    三场考试完毕,不论时间早晚,这天的科目也就该结束了。由于考试消耗体力严重,兵部安排的伙食要比他们平日里吃的好多了,所以晚上饭点的时候,各位武举人可谓狼吞虎咽之势,席间谈笑风声,相互吹捧,不在话下。

    待晚饭过后,李凡一准备回去休息,突然被一位年轻人叫住。

    “兄长请留步,”李凡一驻足留步,扭头一看,一位浓眉丹凤眼,扇面腰身的年轻人在他身后,一个箭步过来。

    此人双手一拱,开口道:“兄长今日舞刀之时,在下驻足不远处观望,兄长的刀法可谓气势磅礴,十分精彩,敢问兄长使得可是少林功夫?”此人正是舞刀之时为李凡一喝彩的青年。

    李凡一回话道:“噢,公子过奖了,在下只是随便献丑罢了,谈不上何门何派,也不知道是何门何派,”

    听李凡一的口气不愿和他多交流,青年又赶忙道: “噢,兄长干嘛这样谦虚,在下刘洲,只是个粗人,并没有恶意,兄长别误会。”

    李凡一道:“谈不上误会,只不过是你过度解读罢了,敢问公子有何指教?”

    刘洲跟在李凡一身后,哈哈一笑:“哪里哪里,兄长的武艺超群,在下哪有资格指教。”

    接着继续道:“只是家中放着一本祖上传下来的刀谱,在下不才,只识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