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闲人-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使得更多的人愈发着急了,他们迫切的希望弄清楚其中的关窍。只有真正先搞明白了这项生意的情况,他们才能从中挑出漏洞,然后便可针对性的使出手段,从中插上一足。

    与这些人而言,什么国家利益,什么民族大义都是狗屁。唯有利益,才是他们最高的追求。只要能保证他们的利益,至于是谁坐这个天下,又会死上多少人,都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偏偏这种人杀不盛杀,怎么也根除不尽。从唐宋之前的门阀、世家,再到大明此时的文官集团,甚至那些所谓的清流名士,无不在这个桎梏之内。

    而且,往往越是优秀的人才,背后大抵都与这些集团有着或明或暗的连结。这就形成了一个如同打不破的循环,国家要治理好,需要依靠这些人才。人才做出了成绩就需要给予相应的地位和权利,而有了地位和权利,这些人才便会为身后的集团代言,或者干脆又转为新兴的利益集团……

    当然,也不是没有列外。可例外的毕竟只是少数,便出现那么几个,最终要么是被迫低头,也加入某个阵营之中;要么,就是莫名其妙的半途而狙,黯然离去。这其中的玄妙,天下又有哪个不知,谁人不晓?

    既然如此,以苏默那臭小子的闹腾劲儿,怕不早就入了某些人的眼中了吧。而以那臭小子的脾气,连李东阳的公子都毫不犹豫的硬怼,可想而知,绝不是个肯低头本分的。再加上那小子手里此刻掌握的巨大利益……

    那么,眼下这一出出、一幕幕,其中之意便用脚趾头都能想的明白了……

    呼——

    他长长的吐出口浊气,强行将这些纷乱的思绪压下。抬起头来,森然的目光缓缓的扫过殿中诸人,冰寒冷冽。

    这些人怕还不明白吧,他们只当苏默也只是个普通的新秀而已,还想着靠这些阴谲把戏弄鬼。殊不知,此刻的苏默又岂止是身负与蒙古交联一事那么简单?那小子,可还是关乎着朕的身家性命呢。不,还不止!便是太康的性命也是因他的出手而最终得救,再加上…。。。

    哼,可以说,苏小子现在的价值,差不多可以等同于整个大明皇室一脉了。这么重要的人,朕岂能再任由你们给废了?!

    整个殿上,所有人在迎上弘治帝的目光后,都是不由的心下一凛,恍惚中似是感觉到了某种冥冥中的无形威压,不自觉的都屏气凝息起来,大气也不敢发一声。便是刚才还在干嚎叫冤的马升,也瑟瑟的微微抖着,趴伏在地,气儿都不敢喘大声了。

    “传朕旨意,着牟斌即刻派锦衣卫出关,务必于最短时间内,将火筛部以及亦思马因部的动向摸清,立即回报,不得有误!调大同总兵、平江伯陈锐即刻回京述职……”

    说到这儿,他话语一顿,目光落到趴伏在地上的马升身上,略微闪了闪,眼中划过一道深深的厌恶之色。哼了一声,继续道:

    “即刻起,削去马升副总兵一职,交由兵部核查。若有劣迹,数罪并论,以儆效尤!大同边务职事,由兵部重新择选能者以任,交由吏部并内阁审核,最后给朕过目允准后履新上任。钦哉!”

    弘治帝低沉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着,众朝臣心中惊凛,纷纷躬身抱拳,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趴伏在地上的马升早已瘫坐一团,两眼中全是绝望之色,连话都说不出半句来。随后在两个大汉将军的拖曳下,很快便被拖了出去。

    众朝臣不由的又是一阵的凛然,显而易见,弘治帝难得的一次真心动怒了。天子之怒,又岂是寻常可能承受的?这个时候,谁也不会傻得跳出来,成为天子发怒的靶子。

    队伍中,张彩微微蹙眉,眼神阴晴不定。弘治帝对于苏默的宠溺,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中。看来,在对付苏默这事儿上,自己还当好好斟酌一番才是。他可不想为了傅瀚那个窝囊废的事儿,最终把自己陷了进去。

    “陛下,关于大同边事职选,臣有一议,还请陛下思之。”便在此时,班中忽有一人趋前奏道。众人看去,都不由一惊,原来正是内阁次辅李东阳。

    弘治帝微一挑眉,哦了一声,点头道:“卿家有何提议,但讲无妨。”

    李东阳再拜道:“我大明立国百年已降,最大的边患莫过于北方。昔日草原各部各自为战,内耗不绝,故而我大明亦分段而防,各负其责便可。然则时至今时,整个塞外,唯余达延与亦思马因两部而已。而我大明再要分而防之,便形成了各自为战、缺乏统筹之患。是以,臣以为,可设三边总制之职,使整个北地防务结为一体。由此,再有如今日这般突发变故,便可由总制督帅当机决断,不复此次这般被动延误。须知军情如火,便多争得一分时机,或可就能决定一场战役之胜负,不可不察。”

    弘治帝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抹赞赏。略一沉吟,问道:“卿家所言有理。那卿家可有良才,为朕荐之?”

    李东阳微微一笑,大袖一摆,笑道:“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臣举荐原陕西巡抚、总督马政事杨一清杨大人。杨大人数年以来,皆身在第一线,最是了解边防军情。又兼熟知兵事,赤胆忠心,可当大任。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

    此言一出,满朝上下一静,随即轰的一声嗡然起来,纷纷相互低声议论着。

    内阁其余两位,刘健和谢迁对望一眼,同时上前一步,躬身道:“臣,附议!”

    这两人一开声,众人立即都是一静,随即便是纷纷上前,一片附议之声不绝。

    当朝三位大佬同时通过,这时候还不跟上岂不是傻鸟了?

    弘治帝目光微微一扫,眸子里有光泽隐晦的一闪而过。但随即微微颔首,转向杨一清笑道:“杨卿深得众望,可愿为朕分忧?”

    杨一清黝黑的脸庞上微微泛起红潮,昂然上前一步,郑重的深深一揖到底,慨然道:“但得陛下信之,臣肝脑涂地,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弘治帝脸现欣慰之色,连道三个好字。当即令内阁具书条陈,交由司礼监批红,而后用印发往吏部。

    众朝臣纷纷上前恭贺,杨一清自是谦逊不已。对于之前关乎苏默之事,却是再无一人提及,便仿佛从来没有过这事儿也似。

    弘治帝脸上微笑,心中却是暗暗冷然。微微侧首,对着站在丹墀一侧的杜甫使个眼色。

    杜甫会意,上前几步高声唱道:“众臣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既然最紧要的事儿暂时告一段落了,今日朝会自也到了落幕之时。这般唱和,亦不过是章法使然。弘治帝目光略微一转,便要起身离座。

    “臣,有本。”忽的,一个声音响起,顿时让殿上霎时静了下来。
………………………………

第877章:诡异的感觉

    开大,然后擦干净了,都提上裤子准备走人了,忽然又来感觉了……

    这尼玛是何等的郁闷?所有人现在就是这么种感觉。这谁啊,大爷的,有点眼力劲儿没有,没见陛下都累了吗?什么重要的事儿非要现在说。

    循声看去,然后大伙儿都没脾气了。

    英国公张懋!

    弘治帝微微蹙眉,凝目看了看他,终于还是将屁股又坐回了龙椅,温声道:“卿家有何事要奏?”

    张懋眼神儿有些飘忽,特么的今个儿算是把老脸卖了个干净了。要不是之前的种种,都果然被苏默料中了,现在无论如何他也是不肯再开口的了。

    “咳咳,那个……陛下啊,老臣是忽然想起了,那个再过不久,便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的寿辰了。所以,您看咱们是不是……那个……咳咳,总该有个章程吧,您说是吧。”

    嗯?就这事儿?弘治帝眼中的疑惑愈发浓重起来。太皇太后的寿辰重不重要?当然重要。尤其是对于弘治帝来说,当年若非太皇太后的庇护,他甚至能不能活下来都不一定。对于太皇太后,他比之任何人的感情都要更深。

    可这属于天家内部家事,往年也都是弘治帝带着皇后和太子,单独去给老太后拜寿,好生陪老太太一天。一国之君,绝对可称得上日理万机,能特意拿出一整天的时间来,不可谓不重视了。

    对此,太皇太后也是很满意的。

    好吧,后世影视作品中,动辄这皇后那太后的过个寿,不是要普天同庆,就是要大赦天下什么的,那么恭喜你,你又被误导了。

    要知道,古代封建帝王,后宫何其庞大?老皇帝死后,那些个有名号的妃嫔们大都被荣养在后宫之中。若是每一个过个生辰就来上这么一次,再加上当代帝王的后宫,那真是就算金山银山也不够折腾的。

    这还只是从财力上说的,再要加上人力,我去,还不得给大臣们折腾死啊。整天光忙着搞诞辰宴就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了,还用干别的吗?

    所以,电视上演的那种绝对属于个列。皇家过个生日就大摆宴席什么的,至少在大明弘治一朝,这种事儿绝对没有。

    弘治帝在历代封建帝王中,绝对是一个相当另类的君主。克欲勤俭、奉行节约,从不会为这些事儿大手大脚的浪费的。其实说到家,也是他没那个家底儿让他靡费。

    他老子成化帝,晚年昏聩,沉迷于求道炼丹,把个大明朝折腾的简直快要当裤子了。等他登基上位后,甚至连各地发生灾难救灾的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这种情况下,他又哪有那个财力办什么寿辰?故而,基本上都是一切从简,便如同寻常百姓家一样,大家一起围坐吃顿饭,聊聊天的就算完事儿。

    是不是感觉特不可思议?还是那句话,一个皇帝特意放下所有事儿,单独拿出一天的时间,这本身就已经很难得了。

    当然,太皇太后过寿,一些个老臣子有所表示也是情理之中。弘治帝也不会刻意去阻拦叫停,总之一切都顺其自然,却绝不会因此特意去张罗。

    所以,老张懋说的这个事儿确实重要,但却完全没重要到非要拿到朝堂上来单独商议。那么,这老货现在偏偏就这么做了,他又是想要做什么呢?

    弘治帝一时没有说话,心下却在飞速的转动着。当不经意间,忽然看到张懋脸上的不自在的表情时,猛不丁一道灵光闪过,刹那间反应了过来。

    这特么哪里是这老货的心思,根本就是那个混账小子的撺掇!张懋这老货不要脸耍无赖那是常事儿,可若说他谄佞媚上,又或是真心记挂着老太后,热心为老太后祝寿,弘治帝就只能说呵呵了。

    这老货根子上压根就是个铁公鸡,不说至于一毛不拔吧,可历年来看看他奉上的寿礼就明白了。去年是一盘寿桃;前年是一尊佛像,嗯,木头的;大前年是……不对,大前年丫的啥都没有。事后愣是装糊涂,充傻混过去算完……

    就特么这种货,他会主动提起来老太后的寿辰,还什么应该有所表示?弘治帝很想表示他一脸啊。

    “哦,那依着爱卿之意,咱们,应该如何表示呢?”既然想明白了里面的关窍,弘治帝也来了兴趣,干脆也不点破,就顺着他的话接下去。尤其在“咱们”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倒要看看这老东西能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唔,不对,应该说是看那混账小子,又要玩什么花活出来,那小混蛋,这是利用皇家上瘾了啊!

    今天畅春园皇后设宴,结果整的鸡飞狗跳的一地鸡毛。弘治帝虽然人不在现场,可闹腾的那么大,早有下面人通报了上来。

    苏默打着给小公主祈福的幌子,各种不要脸的操作。不但打击了异己,还趁机大肆宣传,为自己敛财。种种作为,让弘治帝简直又气又笑,哭笑不得。

    好嘛,这利用了自己儿子、闺女还不算完,又把目光瞄上了自己的皇祖母。特么的,难道朕一家子都是给你拿来扯虎皮的不成?

    弘治帝鼻子都快气歪了。

    “嗯,那个……”皇帝的意外配合,反倒让张懋一时间有些迷糊了。怎么陛下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呢?难道不该是满脸不悦的问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吗?

    嘶,这味儿不对啊。老头儿鬼精鬼精的,短暂的迷茫过后,瞬间便回过味儿来,当即心中警铃大振。

    偷眼瞅瞅皇帝……唔,不对劲儿,很不对劲儿啊!再仔细观察观察,终于捕捉到了皇帝眼中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儿,张懋略一寻思便反应过来了:皇帝绝对是猜到了真相。

    哈,这就好办了!老头儿不惊反喜。

    “咳咳,陛下,臣以为吧,这么些年了,也该好好的为太皇太后过一次大寿了。不若此次便大赦天下,同时明示天下,普天同庆。但有能进献让太皇太后开心的寿礼者,可赐下恩赏、福荫门第。如此,必能使民间踊跃,正好也可冲淡前时谣言造成的动荡,可谓一举多得。陛下以为如何?”

    老头儿越说越溜,到的最后竟有些得意洋洋,好似真是他就是这般想的也似。

    众臣面面相觑,俱皆震惊莫名。

    上面弘治帝似乎却颇是欣慰,连连颔首不已。这君臣二人极为默契的互相配合,同时飙起了演技,这叫一个“脸现猪相,心中嘹亮”啊。

    “咄!还不住口!英国公,你何敢如此胡言乱语,进献这般祸国殃民之言!”

    众臣们嗡嗡的议论声中,一个愤怒的声音当先爆发出来。众人循声看去,却不是内阁大学士谢迁是谁!

    谢公尤侃侃不错,但谢公也最是耿介。在经历了初时的震惊不信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滔天的怒火和心痛。

    “呃,谢学士,你这话从何说起?老夫不过一片拳拳赤忱之心,怎么就扯到祸国殃民上了?”张懋继续演,彻底进入了角色。

    弘治帝也不说话,笑吟吟的就那么看着,开启了围观模式。他不开口,众臣也都默契的保持了缄默。谁都不傻,哪个看不出里面的猫腻?

    其实便是谢迁自己,也是心中有所明悟。但明悟归明悟,以他的性子,还是不能忍受,这才第一个跳出来呵斥。

    “英国公,谢某不知你究竟要做什么。然则,你即身为国公,乃当朝一等一的重臣、国之柱石,焉能轻出如此乱言!以皇家寿诞为名,向民间征收贺礼,此北宋花石纲重演也!北宋之亡,未尝不是由此而起。奸相蔡京,更是青史留名、臭名昭著!民皆恨不能生啖其肉。前辄不远,老国公你……你你……”谢迁愤怒的说着,手指着张懋,说到最后竟激愤的说不出话来了。

    众朝臣又是一阵低低的议论之声,整个乾清殿上如同开了锅也似。这是要出大事儿啊,一个当朝一等国公,一个赫赫内阁大臣,这绝逼都是巨头啊。

    放在平时,这些个巨头们从来都是不到最后一刻不登场,何曾如眼前这般,一上来就亲自怼上了?真若如此,那绝逼是刺刀见红的地步了。

    可眼下这事儿至于吗?完全不至于啊。而且还来的如此突兀,根本让人措手不及不说,更是充满了诡异的味道,谁也看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懋则始终老神在在的不停申辩着,咬死自己就只是单纯的一片热心。甚至不惜拿年龄说话,道是感觉天年将近,思来老太后亦当如此云云。

    而谢迁既然开了口,便也索性喷个痛快,管你究竟有什么蹊跷,总之拿这个事儿当筏子就不行。这个口子,不能开!

    两人你来我往,唾沫星子乱飞,吵得一塌糊涂。总有刘健和李东阳看不下去了,上来劝慰两句,却没过几句,也被扯了进去。

    那边厢,定国公眼见老友势单力孤,当即不干了。且不论谁对谁错,自己老兄弟可不能被欺负了,有啥事儿,等这波过去再说。

    好嘛,到了最后,两边人越来越多,几乎半个朝廷都卷了进去。支持的和反对的,俨然各自占半,如同两大帮派准备开片儿也似,这叫个热闹啊。

    上首,弘治帝依然不言不语,仿若睡着了似的。人群中,张彩眼中光泽闪烁,心中百转千回。

    他本是个心诡智多之士,一如弘治帝一样,在初时的惊愣过后,很快便猜到了其中的猫腻。但与弘治帝不同的是,他更多了一份恍悟。

    前时京中忽然传出了神石的谣言,他当时还在猜度,以为是傅瀚忍耐不住,刻意放出来的流言。所针对的,不用说,当然是大太监李广了。因为,当时只有他和李广在场,看到了李广手中密藏的东西。

    当其时时,张彩未尝不曾暗骂过傅瀚沉不住气。难道单凭这么个不着四六的谣言,就能将李广按死不成?这不但伤不到李广,反倒是打草惊蛇,很容易就让李广省悟过来。

    如此一来,明暗易位,人家反手一击,试问你傅瀚如何应对?若说猪队友,简直莫过于此了。而且,这不单是他傅瀚的蠢,还说明傅瀚对自己完全的不信任。否则干嘛在自己答应了他的请托后,还要如此一意孤行,甚至连个招呼都不打?

    每每想到这里,张彩都恨的牙痒痒的。索性彻底撒手,倒要看看傅瀚会怎么死。

    然而今日这一出,忽然让他猛地惊醒过来。那些个谣言,怕是不是傅瀚的手笔,而应是那位苏默苏讷言才对。不然也不会有今天张懋忽然蹦出来的这一出。

    可是,那苏默又是怎么知道李广手里有那么一件东西的呢?这实在太古怪了……。
………………………………

第878章:风暴再起

    张彩自诩是个讲究人,对于他不爽的人可以坑可以害,但是答应下来的事儿,却是一定会做到。重信守诺,这是一个读书人刻到了骨子里的烙印。

    他答应了帮傅瀚摆脱科举案的遗患,所以推动了大同将官调回京城问询一事儿。

    科举舞弊案一事到了现在为止,已经是不是秘密的秘密,大多数人其实都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就隔着那么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差别无非是由谁来捅而已。

    当然,这层窗户纸捅破了,爆发出来的后果,就很难预料了。毕竟这里面不单单牵扯到各方的博弈,还关乎着皇帝的颜面。什么事儿,一旦和皇室瓜葛上,那便从来没有小事儿的。

    所以张彩不会傻乎乎的自己去冲锋陷阵,他只会躲在后面遥控指挥。而且,只是帮傅瀚那傻鸟摆脱遗患而已,也不一定就非要通过这种危险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将是一个恰当的手法。

    比如,让某个争议人物,再次走到风口浪尖上去……

    纵观当下谁人最具有这种特性?张主事只稍一琢磨,便锁定了苏大官人。

    少年奇才、燕市公子,和内阁大佬李东阳仇怨极深,和众多龙子龙孙们争风吃醋,偏偏手中还掌握着某项巨大利益的大买卖。哎呀,真是大小、长短再合适不过了。

    话说,那份传说中的大买卖,张主事也是很眼馋的。那么,只要将这个人推出来,自然而然便会有很多人主动帮着推波助澜的,都根本不用他张主事多费手脚。到时候他需要做的,就是跟着一起享用这份饕餮大餐就好。

    而这件事儿成了后,必将掀起一股贪婪的风潮。贪欲便如同一只庞大的怪兽,一旦释放出来,便很难中途停下来。那么,当火候差不多的时候,只要他再从后拨弄一下,将这只怪兽的目光指向李广,那所有事便都水到渠成了。

    而他原本的计划中,几乎和苏默不谋而合。那就是在那块石头上做文章,只不过他当然不会去编造什么神石的故事,大可改成绝世宝石之类的什么。

    然而计划虽好,却架不住接连横出波澜,让他所谋近乎完全落空。

    先是不等他动手,神石的谣言就已经先流传开来,这不单单打乱了他的步骤,也将主次颠倒了,让他很是被动;

    随后便是张懋忽然跳出来的一通乱拳,更是将水完全搅浑。那看似近乎耍无赖的言语,好像更把苏默推向了深渊,但正所谓过犹不及,反倒彻底激起了皇帝的怒火。

    张彩对这位陛下的性子算是相当的了解了。弘治帝面上看似谦和软弱,但实则骨子里却是骄傲倔强的很。外界压力越大,反弹便也越剧烈。

    当满朝近乎异口同声的讨伐苏默时,他便隐约感觉不好了。而更让他出乎想象的,则是弘治帝对待苏默的看重,显然不单单只是一个臣子那么简单。

    所以,当最终的结局落幕后,他不得不承认,之前的大部分谋划,至此都已然彻底失败了。

    但谁成想柳暗花明,苏默这件事儿上他虽然失败了,但在李广这事儿上却突然的出现了转机。张懋的再次“胡言乱语”,让他立刻抓到了关键:苏默,也要对付李广!

    这可算是意外之喜了。

    讲真,他之前筹谋的对付李广的利刃,正是李东阳千方百计调回来的杨一清。

    杨一清此人性情耿介,眼里不容沙子。他原本的计划是,杨一清调回来后,他将推动杨一清往御史台运作的。那么到时候吏部这边有他,再联合杨一清打先锋,拿下一个太监便也就相当把握了。

    只是事态最终超出了掌控后,计划已经面目全非,他便也就熄了这个念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