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齐天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桓鲋泄┮病

    果然不出易刁所料,十年后,安帝执意亲征匈奴自刎而亡。平庸无断的陈政即位称帝,又是三五年的暗自经营,天子陈政竟一意孤行擢升易刁为中书令,爵封关内侯,朝野一片哗然。

    由此,易刁浮出水面参政庙堂,与大长秋郭让一外一内狼狈为jiān成为盘踞大齐朝堂内外的庞然大物,借着天子的宠信在朝中大肆培植亲信任用私党,竟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隐隐与三公大臣分庭抗礼势如水火。
………………………………

第三十九章 巨奸在朝(二)

    ()  易刁此话言辞简洁颇具道理,素来缺乏大事主见的天子不禁又是一番犹疑,沉默半响点头道:“中书令之言也是不无道理。”抬起头环顾一圈道:“诸卿,大家都说说该当如何?”

    太尉蒙贲起身大袖一摆冷然道:“臣曾闻荆州牧刘离乃是中书令大人得意门生,门生蒙难老师自当会全力周旋,敢问中书令是否如此?”

    蒙贲话音刚落,在座朝臣心头皆是一片雪亮清晰:荆州叛乱竟成了三公与中书令又一场政治博弈权力对决,难怪乎丞相上官齐一开口便是勘定荆州牧刘离之罪责,而这刘离又是投靠在易刁势力之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门生,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面对诘难,易刁嘴角扯出一个难看至极的笑容,从容不迫地对着蒙贲遥遥拱手道:“太尉大人此言差矣!易刁虽为刘离老师,然则在国事大政前自当是尽公不顾私,岂有亲疏喜恶之分也!敬请太尉莫在国家危难之际提如此诛心言论,将话题重回剿灭叛军如何?”

    “中书令为人,伪善至极!”蒙贲一句冷冷的评判,对着帝阶上的天子拱手道:“陛下,荆州叛乱虽声势浩大,然则毕竟是一帮黔首乱民,不足为患。真正乱我大齐国本者,庙堂虫蠹jiān臣也!古语有言:一jiān在朝万里不宁!恳请陛下去jiān惩恶剔除庙堂蛀虫,自当会万里升平千秋万代!”

    铿锵有力的话语震得大殿嗡嗡作响,天子疑惑地睁大了眼睛问道:“太尉是说,我大齐有巨jiān在朝?”说罢,不能置信地环顾阶下大臣,“谁也?朕如何不知道?”

    群臣们想笑却不敢笑,还得故作正sè严谨,一张脸绷得紧紧的,中书令易刁嘴角抽搐了一下,依旧是面无表情。

    “巨jiān者,中书令易刁!”一直肃然而坐的御史大夫魏忌霍然起身戟指易刁亢声道:“年前御史台考校百官政绩,荆州牧刘离无才无德列为大臣末座,依照《大齐律》本该降职留用调离荆州,然中书令易刁却私相收受刘离贿赂之两千金,暗地里替他开脱斡旋,致使刘离仍忝居高位为祸一方,才有得今ri的荆州之乱,如此巨jiān,当真是人人得而诛之!”

    御史大夫职司监察百官,此番话由他说来自然是颇具分量,然则易刁依旧是淡漠一笑,起身朝帝阶上一躬道:“老臣忠心谋国言行端正,然却屡屡遭受同僚误解排挤,臣一人声誉自当是微不足道,然则却累及陛下识人清名,恳请陛下明察秋毫!”

    帝阶上的天子顿时大是为难,这御史大夫真是没事找事也!刘离那两千金乃是易刁代自己所收,本为隐秘之事,岂能大白于朝堂寻根刨底诘难追查,如真被那些无孔不入的御史查出个所以然来,岂不大大损害皇帝威严。心念及此,不禁脸sè铁青地拍着厚厚的帝案道:“今ri乃商定如何平定荆州叛乱,不是让你们相互攻讦说些毫无根据之话。”

    御史大夫魏忌衣袖一抖,一卷竹简已出现在手中:“微臣证据凿凿,是忠是jiān一看便知,敢情陛下一观!”说罢,双手捧起竹简恭敬地送至帝案前。

    天子脸sè变换数下,大手一挥接过竹简看也不看便“啪”地撂在案上,炯炯目光望向阶下群臣:“此事容当后议,诸卿先商议大事!”显然不想在此等话题上纠缠下去。

    陛下竟对易刁如此信任有加?丞相上官齐、太尉蒙贲、御史大夫魏忌三人不禁相互顾盼,尽皆一副不可思议的神sè。

    依照他们的猜想,天子即便不当殿罢黜易刁官职,也会勃然大怒对他有所责罚,但万万没料到竟是如此这般不闻不问的局面,容当后议?还不是推脱敷衍之辞,搁置几天后又是平安无事,当真是岂有此理!

    “以为如此便能扳倒我易刁,当真童稚孩童也!”易刁心头讪笑一句,一脸正sè地拱手开口道:“老臣以为不管荆州牧失职与否,目下最重要之事应是增派大军驰援荆州剿灭叛乱,至于抽调何处军队前往,老臣疏于军事还无妥当定见!”

    “中书令之言大是!”素来以易刁马首是瞻的齐阳令李吏立即高声赞同,“荆州西接巴蜀东连吴越,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更兼其为关中东南门户,自然是不容有失,以臣之见,当以北军驰援荆州最为妥当。”

    此言方落,大殿顿时一阵轻微的议论之声。太尉蒙贲起身一脸急切地拱手道:“陛下,北军拱卫齐阳周边要塞,乃我大齐之jing锐王师,非危急时刻不可动用,以北军前去剿灭区区小贼,无疑于小题大做牛刀杀鸡,臣以为不妥。”

    “齐阳令说说而已,执掌北军的执金吾都未有异议,太尉大人又何必如此紧张也!”易刁斜眼一瞥,不禁悠然笑开。

    蒙贲顿时黑脸涨红,冷哼一声拂袖坐下,目光却望向了旁坐的执金吾白亚夫,显然是想让他出言反驳。

    执金吾白亚夫生得英武厚重深沉明睿,一顶威风凛凛的鶡尾大冠盖住了粗黑油亮的头发,黑石般脸膛上一片连鬓络腮大胡须更添其威猛刚毅。

    这鶡尾大冠又名鶡冠,乃是大齐武将履朝所戴之头冠,鶡者,毅鸟也,鶡xing好斗,至死不却,武将冠插鶡毛,以示英勇。

    执金吾为两千石大员,率领五万北军卫戍京师周边要地关隘,可谓威风凛凛位高权重,然则最令人侧目的还是其左右乾坤底定社稷的兵威势力,非天子亲之又信之人不能担任。

    白亚夫素来朋而不党中立方直,既不是三公党羽也不为中书令门生,唯知对朝廷天子忠心耿耿,对两方不必要的争执都是持不偏不倚地态度,颇得天子信任百官赞语,这也是他能长期执掌北军的关键所在。

    思忖片刻,白亚夫霍然起身拱手道:“微臣认为太尉此话不无道理。昔ri圣武帝初设南北两军拱卫京师时,曾有言于群臣道:关中之地虽固若金汤易守难攻,然若无jing锐大军驻守防御,四面关山亦是如履平地的通衢。因有此言,历代天子为保中枢安定,对派遣北军征伐皆是慎之又慎,固一百五十年来只有先帝曾动用过一次。”说道这里,他徒然加重语气正sè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臣认为荆州之乱还是抽调营兵、郡兵平叛较为妥当。”
………………………………

第四十章 选将之争(求推荐、求收藏)

    ()  大殿中顿时一片尴尬难堪惊愕愣怔,唯有粗重的喘息声在殿内响起,就是唯一动用北军那次,结果是先帝自刎于yin山,包括五万北军在内的三十万大军覆没殆尽,大齐国势瞬间跌至低谷,十余年来未得振兴。每每念及此处,皆是让人不禁酣然泪下唏嘘不已。然最令群臣惊愕的还是那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劝谏之言。

    此句出自出自《诗经。大雅。荡篇》,即夏朝的灭亡,就是殷商的前车之鉴。意思便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后人当引以为鉴不可效仿。安帝兵败yin山本是讳忌莫深之事,白亚夫如此明目张胆地在朝堂议政上公然提及,自当是大犯皇室忌讳,怎么不让群臣为之侧目。

    “大胆白亚夫!竟敢将先帝与荒yin无度的昏君夏桀相提并论。”一个头戴鶡冠身着袍服的老将军愤然拍案而起,怒张的白sè须发宛如一头发怒的雄师,雷神般的嗓门震得大殿轰轰作响。

    群臣一望,竟是左将军夏侯荡。大齐战时统军将军并不长设,朝中左、右将军皆是两千石虚职将军,夏侯荡乃当今天子叔舅,其妹为先帝正宫皇后,他本就脾气暴躁如霹雳烈火,听白亚夫辱及先帝,不禁怒发冲冠愤然拍案。

    “叔舅稍安勿躁。”帝座上的天子摆了摆手,丝毫不以白亚夫的话为杵,反而赞叹道:“直言不讳乃忠臣风范贤人气度,执金吾极心无二虑忠诚谋国,若先帝有卿这般骨鲠之臣,岂有yin山之败。”说罢,竟摇头叹息起来。

    闻言,蒙贲顿生啼笑皆非之感,天子当真是糊涂可笑,以先帝武断强横不纳人言的秉xing,只怕白亚夫这般的大臣早就被罢黜夺职,怎会听你直言劝谏?当年父亲蒙武贵为太尉爵封武安候,在大殿朝会上执意反对北征匈奴,对着先帝也是一番苦劝,然则却被暴怒的先帝解职罢黜,勒令其面壁思过。身为臣子,最重要的是审时度势,通权达变,岂能如此直言劝谏自讨没趣也?

    夏侯荡尴尬地咳嗽一声,悻悻然坐下,旁案白发苍苍jing神矍铄的右将军武僚已是高声开口道:“陛下,诸位同僚,以老朽之见,荆州大乱初起,叛军人心未稳之下,当以兵贵神速为第一要务,抽调大军宜以荆州周边郡县为适。”

    苍老的声音方落,大殿中顿时一片交头接耳的嗡嗡议论之声。天子皱眉思忖片刻,颔首点头道:“老将军此话深得兵法jing髓,符合眼前实际,当真是一语中的也!”说罢,目光炯炯地望向正沉吟思索的蒙贲道:“太尉,此事你最有发言权,说说!”

    蒙贲稍一思忖,字斟句酌地缓缓道:“如是抽调荆州周边大军平叛,既可快速抵达叛乱之地,又能减少军粮辎重耗损,的确为上上之选,然则,唯有一事可虑也,荆州周边皆是以郡兵为主,郡兵一则分布各郡县,各有其统辖建制,首先集结归制成军便是难事;二则其以驻守城池防备盗贼为第一要务,历来缺乏cāo习训练,战力必远不及营兵可靠;三则便是兵力问题,郡兵历来由各州负责招募,其军饷消耗粮草供给亦是由其进行保障,但这十余年大战连连天灾频发,各州财力亦是拮据,兵力堪堪足够而已,如发临近的兖、扬、豫、益四州郡兵平叛,除去必要的守备兵力,能集结成军的恐怕也只有四万余。”

    说完,天子群臣均是倒吸一口凉气,尽皆一副不可思议之sè。曾几何时,军力鼎盛,兵威浩荡,幅员万里的大齐帝国竟沦落到这般田地,四个州竟只能抽调出四万兵卒?简直是匪夷所思也!

    大齐自圣武帝以来,实行的便是京师兵与营兵郡兵相结合的军事制度。京师兵是指南北二军,南军一万屯驻皇城内宫,北军五万守备京师周边要地;营兵便是边陲屯驻大军,分为凉州安定郡的安定营和并州西河郡的西河营,此两营各有营兵五万,驻防北疆一东一西防备匈奴;而郡兵便是各州郡招募的守备兵卒,虽数量庞大,但战力却远不及京师兵和营兵;除此之外,还有一支du li于大齐军事系统之外的力量——辽东王所统领的五万辽东军。

    天子脸sè铁青地咝咝喘息数下,沉声问道:“那太尉觉得多少兵力平叛最为妥当?”

    蒙贲沉吟开口:“叛军皆是乌合之众,虽有十万然不足为虑,如有一名将统领王师六万平叛,必是稳cāo胜券。”

    “好,太尉说六万便可,朕再加上两万。”天子断然拍案下令道:“除兖、扬、豫、益四州外再加上青州和徐州,两旬之内务必凑足郡兵八万集结成军,太尉可先期派jing干吏员确定大军驻扎、军粮输运、器械调配等细务,一月之内开赴荆州平叛。”

    “臣遵旨!”蒙贲慨当以慷亢声应命。

    天子又是一番琢磨深思,颇费踌躇地开口道:“此战关系甚大不容有失,诸卿觉得该以何人为将为宜?”

    话音刚落,右将军武僚立即赳赳高声道:“大齐第一名将,当属武安君蒙武,老臣以为还是武安君亲自统兵最为合适。”

    “右将军此言差异。”左将军夏侯荡**地一句评判,咧嘴笑道:“武安君乃国之利剑,对付区区叛军岂能轻易出鞘,如此提议,难道君不闻牛刀杀鸡大材小用乎!”

    “那左将军属意何人?”武僚顿时黑下了脸。

    夏侯荡抚须大笑一番,起身收敛笑容正sè开口道:“陛下、诸位臣僚,今ri老朽毛遂自荐于殿前,特请做这八万平叛军的统帅,如不能大获全胜将贼首赵牧之头颅献于阙下,老朽自己提头来见!”

    一番慷概激昂之话刚落,中书令易刁白皙肥胖的脸上荡出了一丝似笑非笑的纹路,淡淡开口道:“武安君与左将军皆已是白发如霜,何能经得大军驰骋昼夜不眠之累,我看还是选一盛年将领为妥!”

    夏侯荡顿显不悦之sè:“中书令也,岂不闻廉颇老矣尚能饭之典故?”

    “廉颇乃战国时期赵国上将,在下自然知晓。”易刁悠然回答,随即又揶揄笑道:“然廉颇以武勇闻达于天下诸侯,而老将军你,啧啧,却是以肚腹之大闻名于全军,岂能相提并论?”
………………………………

第四十一章 文臣领兵(求推荐、收藏)

    ()  话音落点,群臣们不禁哈哈大笑,一片哄嗡嘻哈之声。夏侯荡自持为安帝妻弟,当今天子叔舅,历来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对于同僚皆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然最为朝臣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无人能比的肚腹之能,一餐能食一只烤羊十张大面饼,可抵寻常军士五人之食,常被同僚们暗地嘲笑。易刁之话虽恶毒刻薄,然却是大快人心,竟无一人起身替他圆场。

    夏侯荡大是窘迫难堪,睁大双眼似愤激难耐又似不能置信地盯着易刁,一张沟壑纵横的老脸瞬间涨成猪肝sè,嘴唇也在瑟瑟抖动着。姐夫安帝崩逝后,他的皇后妹妹也郁郁寡欢而死,夏侯荡在朝中的地位是一天不如一天,面对易刁肆无忌惮的嘲讽讥笑,他想反驳,想痛斥,却忌于易刁炙手可热的权势而不敢轻言,如果愤然开口,那么以易刁睚眦必报的秉xing,他的左将军之位怕也是到头了。

    “太yin老鸟,当真恶毒也,我惹不起你忍忍还不行吗?”良久之后,夏侯荡暗暗叹息了一句,便在群臣揶揄的目光中脸红耳赤地坐了下来。

    天子对于这一切似乎都视而不见,更没责怪易刁之意,叩着帝案又进入了正题:“武安君已是高年白发闲居在家,于情于理都不能再使武安君为战事奔波劳累,朕觉得还是另选大将为上!”

    蒙贲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躬身感激道:“陛下如此体恤老父,蒙氏一门何以未报也!”说完抬头之际,目光却向端坐着的丞相上官齐微微一瞥。

    上官齐立即会意,霍然站起正sè道:“陛下,臣保举一青年武将,决胜千里运筹帷幄之能与武安君不遑多让,必能克敌制胜剿灭叛军。”

    “噢,我大齐竟有这等人才,谁也?”天子顿时来了兴致,不禁开口问道。

    “护西羌中郎将蒙羽。”

    “蒙羽?”群臣们顿时面面相觑,却无人出声赞同。

    天子哈哈一笑,摆手道:“丞相笑谈也,蒙羽刚及双十年纪尚浅,派一弱冠青年率军前去剿灭叛军,天下必定笑我朝廷无人也!”

    闻言,蒙贲眼中的失望之sè一闪而过,拱手高声道:“陛下圣明,犬子蒙羽年轻气躁,自是远远不及北军骁骑中郎将上官若溪。”

    闻言,天子眼光骤然一闪,似笑非笑道:“如此说来,太尉是属意上官若溪为平叛大将?”

    “对”蒙贲肯定了一句,正sè道:“上官若溪乃老父蒙武关门弟子,十一岁从军历经大小战阵百起无一败绩,更有两千死士定南越之佳话,如能为将,平叛如同举手之劳也!”

    “儿子不成又来举荐未来儿媳领兵,太尉大人当真可笑也!”易刁冷冷的一句,显然不屑一顾。

    蒙贲冷哼一声道:“蒙贲忠诚谋国坦荡无私,中书令大人如不知内举不避亲为何物,夫复何言也!”

    “好一个内举不避亲!那老臣也来保举一人!“易刁霍然起身,拱手道:”陛下,老臣保举少府冯贯为将。“

    “冯贯?”大臣们又是一声惊叹,蒙贲与上官齐对视了一眼,不禁哈哈笑道:“中书令人老智昏也!冯贯虽为少府重臣,然毕竟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文臣书生,何能为将?”

    易刁毫不理会蒙贲的讥讽,悠然开口道:“敢问太尉,孙膑之才如何?”

    蒙贲瞪着眼睛不屑道:“中书令废话也!孙膑乃战国时期齐**师,鬼谷子高足,围魏救赵、桂陵、马陵三战闻名天下,一部《孙膑兵法》更是流芳百世,为兵家将才大为推崇,自然是千年难遇的兵家大才,何有孙膑之才如何之问?”

    “孙膑在桂陵、马陵两战之前也是从未经过战阵锤炼的文弱之士,太尉又凭甚质疑冯贯何能为将?”易刁依旧是一副不慌不忙似笑非笑之sè。

    蒙贲历来缺乏急智,顿被噎得无从反驳,对着易刁冷哼一声一挥大袖,望向天子拱手道:“臣言尽于此,是启用百战之将还是文臣书生,望陛下定夺。”

    天子思忖良久,终于在群臣们默默地眼神中高声开口道:“朕看,就以少府冯贯为平叛大将,右将军武僚副之辅助最是妥当。”说罢,不待群臣出言,对着易刁断然下令道:“中书令拟旨:令兖、扬、豫、益、青、徐六州在两旬内抽调郡兵八万集结成军,新军名为龙武军,迁少府冯贯为破虏将军、龙武军都督,持节总督荆州军事,右将军武僚为龙武军副都督,一月内开赴荆州平定叛乱。”

    在铿锵有力的话音中,蒙贲仿佛置身于寒冬冰雪之中,他愤激悲怆地闭上老眼,心头如怒cháo翻腾,天子呵天子,你为何不纳臣之忠言,竟听信易刁老贼之话任用亲信冯贯领兵,难道不怕重蹈先帝yin山之覆辙乎?

    ※

    暮chun时节,虽说已经是草长莺飞,但八百里关中平川的清晨还是颇有凉意。

    淡淡的薄雾笼罩着齐阳雄峻高耸的城郭,一声悠长的号角声后,铁皮包裹的山石城门已在曙光中隆隆洞开,川流不息的车马人流顺着城门大道或进或出,一片喧嚣热闹之声弥漫开来。

    只听得一声响亮悠长的呼哨,一红一白两匹骏马已飞出车马争流人头攒动的拥挤大道,风驰电骋般冲到官道外青幽幽的草地上,一番快意的纵马飞驰,马上骑士只觉两耳忽忽生风,两边的田畴村舍行云流水般向后倒去,待到太阳初生之际,身后的齐阳城已成了西北天际的一个小黑点。

    领头的黑衣骑士一夹马腹,红sè骏马又是一声长嘶四蹄大展,一团火焰般飞上了不远处一座山丘,后行白马也是衔尾急追,黑衣骑士勒马山顶之际,白马也长嘶一声人立在侧。

    天蓝得辽远澄澈,地绿得汪汪yu滴,一轮红ri枕在远山峰头,荒莽山塬在漫天霞光中伸展向无垠的天际。

    黑衣骑士扬鞭指点道:“此地名为蓝田塬,乃是京师齐阳东南下荆州南阳郡必经之地,如无意外,今ri午时我们便可东出蓝田穿过峣关,傍晚时分抵达弘农郡上雒县,明ri再顺着丹水河谷驰向东南,出武关便是南阳之地。”
………………………………

第四十二章 纵马南下

    ()  白马上的白甲女骑士秀眉轻蹙,沉默半响后用腔调怪异的华夏语道:“先生,以前你曾对我和托勒斯言明,去扬州共有三条路可选,今ri所走是否便是经荆州南阳郡到扬州的那条路线?”

    “安娜姑娘记忆真好。”黑衣骑士由衷赞叹,悠然笑道:“此路虽说水路多得一些,但却比第一条经关中出三川过兖州之路近上数百里,这几ri我反复琢磨,便擅自决定走这条路。”

    闻言,白甲女骑士顿时美目大睁:“不是决定走第一条道路吗?先生可是要在兖州去呀?我们说好在兖州分道的,难道你忘了吗?”

    “额,可是后来我答应了托勒斯,要将你平安送达扬州啊!”黑衣骑士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那不算!”白甲女骑士斩钉截铁地一句,正sè开口道:“当ri是为了瞒住托勒斯,不得以说的谎言罢了,岂能当真?”

    “谎话是你说的,与在下何干?”

    “你,怎么如此顽固!”白甲女骑士顿升哭笑不得之感。

    黑衣骑士义正言辞地开口道:“并非在下顽固,大丈夫纵横天下自当一诺千金言而有信,说过的话岂有不算之理!”。

    “但是听尤莉亚说,在你救出她那天清晨,曾有一个美丽至极的女子骂你是谎话连篇的贼人,何来一诺千金言而有信之说?”白甲女骑士用漂亮的蓝sè眼眸似笑非笑地盯着他。

    “尤莉亚不是听不懂华夏语吗?”黑衣骑士闻言大窘,连忙岔开了话题。

    白甲女骑士莞尔笑道:“我只说过尤莉亚讲不来华夏语,却从来没告诉你她听不懂。”说完又收敛笑容幽幽一叹道:“先生之意,无非是担心安娜孤身一人放不下心而已,我又岂会不知,只是这样大大耽搁你的行程,我却是问心有愧。”

    黑衣骑士绽开了笑容道:“不瞒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