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主播-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医馆的大夫曾断言过。
王十八三天内醒不过来,便很难醒过来了。
三天以后,即便醒过来,也很有可能非痴便呆。
三天到了后,崔幼轮便迫不及待的以殴人重伤之罪,判李行周流配三千里,充军崖州。
李行周被继续收监,等待上报的案件审判公文审批后传达下来。
毕竟能判刺配充军的案子,一般都算是大案。
这样的案子一县的县尉是不能直接宣判执行的。
县尉判决之后,需要找知县副署。
这样上报州衙,等到批准后,才能执行。
崔家庭院深处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房间,
房间当中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
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崔家的那位眉目皆白老祖宗怀抱着波斯猫傲然坐在太师椅上
而他常伴在身边的妖娆胡姬幽姬,今天却没有在这里。
“查清楚了?”
崔铨肃声问道。
“回老祖宗,查清楚了。”
“是逾轮哥哥策划的,吉祥叔设的局,安逸哥哥执行的。”
崔铨的身边站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身材颀长,面如冠玉,颇有几分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样子。
年轻人恭声说道。
“那天漳水诗会,李行周驳了逾轮哥哥的面子,而安逸哥哥因为和李行周置气,被他骂吐了血。”
“后来,逾轮哥哥在调戏宛若妹妹的时候,被李行周打断了,吉祥叔替逾轮哥哥出气,就结构李行周和熊延福偷狗肉,就把他们打了一顿。”
“逾轮哥哥还不解气,吉祥叔就找了个憨人,自己打爆自己的头,诬陷是李行周打得。”
“幼安叔、县医馆的大夫和县里的仵作宋慈,也被他的吉祥叔和安逸哥哥买通。”
“一个咬死了说那憨人脑袋的伤是他伤,一个说那憨人是重伤,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于是幼安叔就给李行周判了个‘流配三千里,充军崖州’”。
年轻人这一番话说的言简意赅。
崔铨满意的点点头,
他听完年轻人的话,哂笑道。
“嘿嘿,逾轮这小子办事倒是简单粗暴,不过这招确实够直接,绿耳啊!这你可要多学学。”
“赤骥知不知道这件事?”
崔铨在太宗朝也是一代风云人物,后来在高宗时期致仕,就从族里选了八个孩子跟在身边培养,分别取名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人称崔家八骏。
李行周见过了崔赤骥、崔逾轮、崔山子。
而这位年轻人赫然是最小的崔绿耳。
崔绿耳犹豫了片刻说道。
“幼安叔派人问赤骥哥哥意见。”
“赤骥哥哥回了个善!”
听完崔绿耳的话,崔铨陷入了沉默。
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
“像我们这种大家族,之所以能够得以千年兴盛不衰,很重要一点,就是在选择家族继承人方面,并不只看重嫡庶,更看重的是能力。”
“当然同样有能力的嫡子和庶子,肯定是先选嫡子作为继承人。但如果没有能成器的嫡子,就会从有能力的庶子之中选择继承人,而不会一味强调嫡庶。”
看到崔绿耳不说话,崔铨继续说道。
“向我们这种大族的许多庶子及未被选作继承人的嫡子,很多都纨绔成性,为非做歹的。但作为世家大族继承人培养的嫡子或嫡孙很少有成为纨绔的。”
“作为未来家族的掌舵人,这些嫡子或嫡孙都从小就被要求接受严格的教育,他们大多本就聪慧,心思灵动,又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之经常被家族掌舵人提点,年纪大些后也会被家族掌舵人派去各种历练,所以其素质大都是相当高的。”
“你父亲那一辈只有你父亲和德修最出众。德修是嫡子,所以这个家交给他我放心。”
“可惜了,到了你这一辈,只有你最出色。”
“我当年养了9个孩子,没想到都是废物!”
“什么崔氏九子,赤骥最良!”
“格局?你知道格局吗?一个眼光只知道放在诗会斗争的废物,有什么资格继承崔家千年传承?”
看到崔铨发脾气,崔绿耳立马跪下说道。
“赤骥哥哥他也只是…”
崔铨摆摆手说道,
“你不用帮他说话,我也只是感慨一番,德修的大势已成,没人动得了赤骥。”
“假使我再年轻个二十岁,我有推到重来的勇气。”
“现在?呵呵,就这样吧。”
“可惜了孩子,你天资聪慧,是家主的不二选择,可惜了。”
“李行周这人不能死,他对裴夫人有恩,在裴夫人目前是武后的亲信,没有必要招惹这些麻烦。你知道为什么吗?”
崔绿耳知道崔铨在考校他。
于是思索片刻说道。
“我崔家乃当时第一等的门阀,眼光应该放在家族传承,庙堂纷争之上,将注意力放在这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意气之争口舌之争,纯粹落了下乘。”
崔铨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这些东西,你要用心去体会,自己多琢磨,切不可只是嘴上说说。做任何事都要有度,切不可过火。”
“该读的书你已经都读了,该学的道理我也都教给你了。从今天起,你的功课就是去做事了,在处理各种事务中磨练你自己的本领,为我崔家留条后路。”
“孙儿一定谨记爷爷教诲,必不会辱没咱们崔家的名声。”
崔绿耳朗声道。
………………………………
第29章 流言飞鱼
李行周被带回牢房,在煎熬中,等待自己的最终的命运。
他并不知道,崔赤骥的格局让崔家老祖宗产生了不满。
一个叫崔绿耳的年轻人决定出手救他。
当他听到自己被判决流配崖州的时候,心里是极度震惊的。
舞草!
这特么的是要把往死里搞啊!
流配崖州何止三千里啊?
这可是在唐律中,除了砍头外最重的判决了。
崖州在此时确是还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流放到那里,可是九死一生啊!
李行周的心里崔逾轮和崔安逸恨的要死。
不过是口舌之争,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把自己往死了整?
李行周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安排的对策能引起清河郡郡守大人的注意了。
清河县隶属清河郡。
一郡郡守只有在审理大案要案时,才会亲自审理,而一般姓的小案子都是有司法参军直接审理结案。
但司法参军审理完结的案件,必须报由郡守大人副署,然后才能执行。
当然死刑案件还需要上报朝廷,由武后亲自勾决人犯。
而李行周现在只能是期待郡守大人在副署这个案件的判决结果以前,能听到一些什么信息,能够暂不副署,或可重新审理此案。
假如郡守大人一旦副署,李行周可就要被流放崖州了。
李行周最近消瘦了很多,虽然每日有大熊送来的酒菜,被褥也换成了新的,但他依旧食不知味、辗转难眠。
他怕卫寒霜频繁出入县狱会惹不必要的麻烦,而崔安柿也被他安排走了。
所以送饭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熊延福。
燕顺见李行周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禁安慰道。
“兄弟,别整天唉声叹气的,怎么活不是活,你放心有哥哥罩你,保管没事。”
李行周看了看燕顺。
这货的心理素质好,跟着李行周每日吃得好、喝得好,气色好看了不少,倒似胖了一些。
李行周叹口气道。
“我在大唐真的没什么野心,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个富家翁的。”
“生在地主老财家,长到了二十七八。”
“然后驾着鹰,猎着犬,带上三五恶仆,调戏调戏良家妇女。”
燕顺被李行周逗笑了,他说道:“兄弟你文采出众,说不定遇到个赏识的上官,会给你派一个文差事呢!”他倒是什么事情都往好里想。
李行周苦着脸道。
“小弟实在是心里郁闷啊,燕大哥你被流配,是因为快意恩仇,起码心里痛快了。”
“可是小弟知道谁害我,可是连仇都不能报,实在是憋屈啊!”
听了李行周的话,燕顺忽然压低了声道。
“兄弟,我看你对胃口。”
“这样吧,你报个地址我,我去帮你做了他。
“也算是报答你这几天的好酒好菜了……”
燕顺说完,朝李行周做了一个抹颈的动作。
“啊……”。
李行周吓了一跳。完全没注意到燕顺嘴里的漏洞。
他只是想到。
这货真是牛掰,跟土匪一样啊。
这绿林人士果然不一般。
李行周虽然有报复崔逾轮的心,但却没有杀人的那个胆啊。
说到底,他前世只是个吃鸡小主播。
来到这世上,虽然有股莫名的优越感,可是杀人,他是万万不敢的。
见李行周忐忑不安的样子,燕顺接着又道。
“怎么?兄弟不敢?那咱就好好活下去,留得青山在,自有报仇时!”
李行周涩声道:“唉,哥哥的心意,小弟明白了!”
。。。
。。。
这几天一些传言在清河城迅速流传开来,是关于那位写《生僻字》的才子的。
生僻字那首诗确实是太精彩了。
其实,从诗的角度来说,生僻字并不算十分出彩。
说难听点就是没有意义的文字堆砌。
但它胜在有探讨性和争议性。
要知道,在李行周的前世,抖音上面,生僻字都火了个把月。
更何况在这个文娱活动还相当匮乏的唐代。
关于做那首《生僻字》作词的才子的话题,还远没有降温。
而今又冒出关于那位《生僻字》作词才子的流言,自然在清河迅速的传开。
传言中有的说这位才子因为生僻字那首词写得太好了,扫了清河某些权势人物的面子,而被抓入大牢。
也有的传言说是,那位才子做的词太好了,使得某位想要俘获顾媚儿芳心的厉害人物,没有如愿,而受到报复被抓入大牢。
反正种种传言都指向,这位才子被权贵迫害并被抓入大牢。
而后又出现了这位才子,不但被抓入大牢,还被判决流放发配琼州的传言。
当清河城内街头巷尾,流传这位才子被判决流放崖州时。
清河城的百姓对此事的议论也达到沸点,言语中无不对这为才子充满了同情,都对权贵的行径充满了愤慨。
清河不同于他郡。清河崔家的权势比郡守还大。
所以清河治下的百姓对衙门并不是十分的敬畏。
要知道,凡在清河住惯的人,谁不和崔家沾点亲带点故的。
这些百姓们可不仅有市井平民,他们之中还有很多是文人。
崔家靠的是诗书传家,所以清河的文人学子也很多。
而这些文人们觉得,写出一首精妙绝伦的好词,便被打击,这如何能行?
要真是这样,以后谁还敢写出绝妙的诗词。
这些文人不禁上下串联,四处打听消息,一致要求此事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一时间清河的学子也是群情激愤,县学、州学这些清河的学子都聚集在郡衙门口,要求面见郡守,要求知州重审这件案子。
百姓们不敢随便闹事,学子们没有这番顾虑。
本来这些学子都自认都是天之骄子,此番又是仗义执言彰显文人风骨的时候,自是无所顾虑。
当然,其中有卫寒霜和崔安柿的多少推波助澜就不得而知了。
清河郡最近这几天流言传播如此之快,自不是无端发生的,而正是那天李行周嘱咐卫寒霜的策略。
对于这种事,有大熊的珠玉在前,崔安柿自然是轻车熟路。
而倚香楼,仗着人来人往,消息传递起来自然是更快。
倚香楼里三教九流的人都有,要散播流言正是他们的强项。
李行周知道,此时的文人官员大都爱惜羽毛,如果自己的案子搞的沸沸扬扬,引起郡守大人的注意,他多少要顾及下民意。
清河郡守宋义,最终听说了这件事,亲自到郡衙门口安抚众学子。
宋义保证一定把此案重新公开审理,还那位才子一个公道,好劝歹劝,才把众学子劝散。
不过让李行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事情在文人学子那里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还有学子去为自己请愿。
其实如果流言只在市井中传播,是很难引起宋义的注意的,正是学子们群情激愤为李行周请愿,才最终引起了宋义的注意。
其实连李行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事情为何能在文人士子间迅速传播!
毕竟有崔逾轮在这里,能不能传播开,还是个问题。
要知道,在清河,如果不经过崔家的点头,任何人都是寸步难行。
。。。
。。。
清河郡守宋义,已经五十余岁,但是在权力场上,也是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人了。
自然能品咂出此事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只是不知,此事是单纯的是在为李行周这个才子伸张正义,还是背后有人想给自己个下马威?
不过这几天市井流言,宋义也自有耳目来报,细细分析这些流言,似乎不可能是针对自己的。
看来确实郡里里有人想整这个叫刘旭的才子,这些流言估计是想帮助他保住他的人散播出来的。
宋义在清河本来就是个尴尬的地位,本来不愿意参合此事。
毕竟,很多时候,他这个郡守还没有崔家的那位老祖宗有权威。
直到后来,一个绿耳的年轻人拜访了他。
宋义是文人出身,对李行周这样的少年英才,自然有几分的欣赏。
再说此案,若如流言所说,寻常的市井斗殴,就被判流放几千里,发配崖州这样的九死一生的蛮荒之地,确实是太重了。
自己既然答应重审此案,如果再判如此重刑,怕是那些百姓及学子仇恨,就会全部拉向自己身上啊。
只是他搞不清楚是崔家的权势人物,到底是谁想整这个李行周呢?
不过宋义仔细想想,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再判此重刑,不管是哪个权势人物想整这个李行周,自己也只能扫了他的面子了。
把李行周判的如此重刑,虽然律法上说的过去,但于情理上来说,总归是不合适。
朝堂上个那个圣人,可是一直如崔王郑裴这些大族不对付。
如果自己一味的顺着世家的利益走。
保不好下个遭殃就是自己了。
怕就怕崔家的那些个神仙打架,波及了自己这个可怜的池鱼。
宋义自然是知道崔绿耳的。
他只是不清楚,这个意思是崔绿耳自己的意思还是崔家那位老祖宗的意思。
在宋义的心里,文人学子的笔比那些权势人物的能量更大。
如果李行周在这里。
恐怕会大叫一声好。
这世上最厉害的鱼是什么?
那就是流言飞鱼啊!
………………………………
第30章 好嗨哟
宋义正要开口宣布判决结果。
这时大堂门口围观众人之中一个俊逸清新的年轻书生突然走出来。
他步履轻快的走到堂下,向宋义优雅的作一深揖行礼,说道。
“郡守大人在上,在下崔家崔绿耳见过郡守大人。”
“此事跟在下略有些牵连,可否容在下分说几句?”
这书生身着一袭华丽的书生长袍,手拿折扇,看起来一副儒雅的样子。
大唐世家地位尊崇,一些族老即便见了当今武后,行礼也只是作长揖。
在大唐,官员即使在朝会上也不用全体行跪拜礼,也只是作长揖即可。
只有在官员谢恩的时候,才单独行跪拜礼。
满朝文武齐刷刷下跪的场面,只有大朝会才看的道。
而且那时的小朝会也是作揖,庄严的大朝会时才下跪。
崔绿耳是崔铨重点培养的子弟,身份地位自然不是一般,而又不是被告,无论如何也不用下跪跟宋义说话。
而宋义也不会在这方面和崔绿耳较真。
“哦,你又何事,但说无妨”。
宋义见崔绿耳自己出来了,心下一动。
看来,这李行周和崔绿耳关系不菲啊!
崔绿耳坦声说道。
“郡守大人在上,实不相瞒,这王十八已经醒了。”
宋义听了崔绿耳的话,意味深长的看着崔幼安一笑,说道:
“哦,王十八醒了?”
“来人,带王十八!”
片刻之后,两个衙役带着王十八来到县衙大堂。
“嗡”
堂上众人连同围观的百姓见到王十八上堂来,顿时议论纷纷。
这王十八不是昏迷不行吗?
怎么又来大堂了?
李行周扫视了一眼崔幼安,见崔幼安脸色铁青,不禁心下有些暗爽。
“打脸了吧?”
“啪啪了吧?”
宋义转头看向王十八,开口问道。
“王十八,你浑家状告李行周将你殴打至重伤,你可有话说?”
崔幼安冷眼看着王十八。
王十八不禁有些害怕,但随即想到崔家来人的那些话。
心里四下打鼓,不由的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道。
“小人那浑家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她是乱说的。”
“小人的头是自己打破的!”
王十八又转向那有些目瞪口呆的,望着自己的李行周说道。
“李公子,对不起。”
此时的李行周也咂摸出味儿来。
肯定是那崔绿耳帮的自己。
让王十八改的口供。
尽管不知道这崔绿耳为什么要帮自己。
但无论如何现在自己得先把这个坎过去,于是忙高声道。
“没关系。”
“没关系。”
王十八的此话一处,引起大堂门口围观众人的一阵喧哗,
宋义抓起威势十足的惊堂木使劲一拍,众人才安静了下来。
宋义自然是看的出来崔烨所说未必属实,但他爱惜李行周是个人才。
正准备替李行周脱罪,听了王十八的话,自是微微点头,兀自沉吟。
崔幼安见此案似乎有些与自己的设想偏离,而宋义也正在沉吟,他便再也忍耐不住。
跳起来指着王十八说道。
“你这刁民,休得狡辩,前次你不是已经承认是李行周打你的吗?”
“如今你想翻供,哪有那么容易!”
崔幼安气急败坏的说道。
他本以为人证俱在,自是可以判李行周的罪,没想到横空冒出个崔绿耳。
他是崔家人的实权派,心里瞧不起崔绿耳这种十七八的小孩子。
宋义眉头皱了皱,他并没有理会崔幼安。
开口又问道王十八。
“那你为何要陷害李行周?”
王十八嗫喏道。
“小人……小人受人指使!”
宋义大喝道。
“受何人指使?”
王十八偷偷看了一眼崔幼安,见他看着自己的目光满含威胁。
又看见崔幼安的目光频频撇向那个带班班头,不由的舔了一下嘴唇。
开口说道。
“小人是……是受赵班头指使!”
宋义冷冷的看了一眼赵班头,开口问道。
“王十八所说属实吗?”
赵班头“噗通”一下跪倒。
“回大令,确实是小人指使王十八的!”
刚才崔幼安向自己使眼色,他自然十会意。
就算王十八不说是他指使,他也得背这个锅。
只要崔幼安还在,他迟早有翻身的机会。
他现在痛快承认是他指使,虽然处罚可能重些。
但是只要是帮了崔幼安,只要清河还姓崔。
崔幼安日后也不能袖手傍观不管他,所以他按照崔幼安的示意,痛快的承认了。
宋义肃声问道。
“你为何要指使王十八诬陷李行周?”
“小人看他不顺眼,是以想整治他!”
赵班头捏生生的说道。
李行周在旁看着,一直未说话,他自然看出赵班头并非陷害自己的幕后主使,明显崔逾轮是在丢卒保车。
至于赵班头的理由也够蹩脚,看我不顺眼?
你就整我!你以为你是谁啊!
不过李行周显然不打算点破,他不想再横生枝节,先脱身要紧。
再说,他可不指望能搞倒崔幼安。
宋义自然也明白什么意思,他也没打算继续追问下,打了狗就落了主人的脸面,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宋义沉声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