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主播-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李行周的身份断然是坐不到席面上的,甚或连王府都进不来。

    人群之中,李行周抬头看去。

    只见一位贵妇人正坐在主位上,这妇人乌油油的头发,梳了一个乌蛮髻,穿一件小袖绿衫襦,罩一件浅藕色的半袖。

    肩上又搭了一条白印花的纱帔子,大红的束腰裙,一双深绿色的翘头履。

    看她年纪,约有五十岁上下,姿色只算中下,身材已然发福。

    在她旁边陪着一个男子,这人头戴一顶黑纱罗的幞头巾子,发脚处还插了一朵丝帛做成的簪花,身上则穿一领圆领大袖,看他的年纪也就在十七八岁的模样。

    这人眉目清秀,脸上还薄薄地敷了一层粉,瞧起来丰神朗朗,算得上一个俊逸男儿。

    那中年妇人正在寒暄着,而那男子则在她耳畔站着,亲昵地低声说笑着什么,似乎在点评她的客人。

    男子在她耳边笑说了一句,逗得妇人一笑,娇嗔地打了他一下。

    这时,一只波斯猫忽然一声尖叫,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扑到妇人身边,呜呜咽咽的好不可怜。

    妇人攸然变色,抬起手来,一记耳光便狠狠地扇在男子的脸上,叱骂道。

    “你这个不长眼睛的狗东西!”

    原来是男子不小心踩到了这只波斯猫。

    男子捂住脸颊,讪讪地道。

    “我……它的动作实在太快,我没反应过来。”

    妇人反手又是一记耳光,骂道。

    “连我的小宝贝都照看不好,你这个废物还能干什么!”

    妇人骂完那男子,俯身抱起波斯猫,哄道,

    “我的小宝贝儿,快让我瞧瞧,伤着没有。”

    “哎哟,我的小宝贝儿,看把宝贝儿疼得。”

    “这个不长眼睛的废物,阿娘都教训他了,别叫了。”

    男子陪着笑,谄媚地道。

    “是啊,小宝贝乖啊,是我不好,有眼无珠,伤着你没有啊。”

    “来,我给你揉揉。”

    一只手刚伸出去,就被妇人一巴掌扇下去,白了他一眼,叱道。

    “拿开你的狗爪子,小宝贝不稀罕。”

    李行周看到这一幕,不禁摇摇头,这男人如此没有骨气,根本不像个男人。


………………………………

第40章 苏玉京

    虽说唐朝女子社会地位高,其实也只是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的。

    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可能高于男人或者与男人平等,而史书中得以留存的一些女人张扬跋扈的故事,恰恰是因为那不是普通现象,才成为传奇。

    那些跋扈娘子,哪个不是有一个极硬气的娘家?

    其中十之**,都是皇家公主,普通女子比得了么?

    唐律规定,夫妻互殴,妻子刑重。状告丈夫的,不管有理没理先判两年。

    明清时候更甚,夫妻互殴,不管有伤无伤,妻子立杖一百,甚至,丈夫在追打妻子的过程中自己不小心磕碰而死,都要判处妻子极刑。

    而妻子告夫,先杖一百,判刑三年,然后才审你那丈夫是否有过,如属诬告,妻子立即处以绞刑。

    丈夫在外寻花问柳,与人苟合,固然风评不佳受人鄙视,却是没有罪的,

    李行周和柿子两个人混迹在人群中。

    鱼幼薇好歹也是前任大花魁,轻音楼镇楼大娘子的身份应邀前来歌舞助兴。

    虽说唐朝女子社会地位高,其实也只是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的。

    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可能高于男人或者与男人平等。

    而史书中得以留存的一些女人张扬跋扈的故事。

    恰恰是因为那不是普通现象,才成为传奇。

    那些跋扈娘子,哪个不是有一个极硬气的娘家?

    其中十之**,都是皇家公主,普通女子比得了么?

    唐律规定,夫妻互殴,妻子刑重。状告丈夫的,不管有理没理先判两年。

    明清时候更甚,夫妻互殴,不管有伤无伤,妻子立杖一百,甚至,丈夫在追打妻子的过程中自己不小心磕碰而死,都要判处妻子极刑。

    而妻子告夫,先杖一百,判刑三年,然后才审你那丈夫是否有过,如属诬告,妻子立即处以绞刑。

    丈夫在外寻花问柳,与人苟合,固然风评不佳受人鄙视,却是没有罪的,

    李行周和柿子两个人混迹在人群中。

    鱼幼薇好歹也是前任大花魁,轻音楼镇楼大娘子的身份应邀前来歌舞助兴。

    鱼幼薇随行的人自然是少不了的,乐工队伍不消说,其他总还得有一些负责胭脂水粉、舞裙舞鞋之类杂物的小厮跟班儿。

    李行周也懒得跟她去打招呼。

    鱼幼薇的身份毕竟跟其他那些歌儿舞女不同,王府因就在院子两边的厢房里单辟了一间安置。

    今天受邀前来歌舞的人中,也就只有她和苏玉京有这待遇了。

    此时楼上舞乐正响。

    一名戴着小帽的胡姬正在飞快地表演旋舞!

    李行周笑着拿起酒壶,眼睛却不时地瞟向几名在做准备工作,接下来要演舞的胡女。

    心里给她们打起分来。

    虽然都是胡女,但送餐的这名胡女和演舞的那几名胡姬给人的感觉却是千差万别。

    刚刚这名送餐的胡女让李行周想到后世的俄罗斯大妈。

    俄罗斯大妈年轻时候身材模样好似都不错的,但年纪大了,就变成了水桶腰,脸也走形了,让人倒胃口。

    看来在王家院中中演舞的胡姬,吃的也是青春饭。

    年纪大了,身材不再苗条,只有当端菜送饭小二那种角色的份。

    演舞及送餐的这两个胡女将这一切鲜明地写在了现实中!

    胡姬在王家院中的舞乐注定不会停太久了。

    场中只是静了一会,马上又有鼓乐声响起来。

    随着弦鼓声响起,一名身材很苗条,有大片肌肤裸露在外面的异族女子走到场间来。

    却不是刚才演舞的那一名,模样和身材似乎更好。

    此女在向周围的客人矮身行了礼后,即开始踩着节拍舞动起来。

    看着场中胡姬飞快地在旋转,李行周马上想到了一个名词“胡旋舞”!

    李行周是知道历史记载中有一种著名的舞乐叫胡旋舞的。

    传说中那个让大唐走向衰败的安禄山就是胡旋舞的高手。

    而他这项“技能”让他得到了酷爱音乐的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喜爱。

    原本的犯下的罪被消除,并且得到重用,兼任多地的节度使,拥兵自重。

    最终给大唐带来了灾难。

    就在李行周看着场间舞乐出神之际,音乐突然高亢起来。

    演舞的胡姬动作也随之加快。

    她的脚尖高高踮起,疾速地在场间旋转。

    身上的许多东西随之旋转。

    随着鼓声越激烈,越高昂,她的舞动也更加的快。

    最后只见场间衣袂飘动,难以看清里面的人影。

    急旋之间胡姬身上所挂铃铛相互撞击发出的悦耳鸣响。

    以及那飘飞在空中的衣袂裙带更是为乐舞增添几分精彩。

    这精彩的舞乐引得了满堂喝彩,看呆了的李行周也忍不住叫好!

    后世时候看多了异域风情舞蹈的李行周。

    也惊叹于胡姬这高难度的胡旋舞。

    刚刚跟着胡姬的身子转,他的眼睛都有点花了!

    也不知胡姬急旋多久,鼓声弦声渐慢。

    胡姬的旋转也随之变慢。

    在几声顿促的鼓乐声后,最终停下了脚步。

    急促喘着气的那名胡姬走过身子,张开双手轻弯身子、

    向四周的看客致意,场间随之暴发出震天的叫好声。

    那名谢幕的胡女走到面前时候,李行周才看清此人长什么模样。

    这名胡姬确实年轻美貌,至多只有十五六岁年龄,一头褐色略有卷曲的长发只用飘带扎着,很是随性、

    比中原人白皙很多的肌肤,大大的淡蓝色眼睛散出一种诱人的异域风情。

    这名胡姬因急舞出汗,衣服全沾在身上,紧绷的衣服将她的身材完全展露出来,、

    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对于一般的男人来说、

    女人的面貌虽然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但衣裙下凹凸起伏的美好风光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李行周当然也不例外。

    他的眼睛很自然地落在胡姬高耸的胸脯上。

    下意识地估量那个地方的大小到底是B还是C,或者D。

    但又怕被一边的宁青看到。

    有点做贼心虚的样子,只敢短暂地瞄几眼。

    李行周四处瞅了瞅,发现其他那些个乐工小厮们忙着为稍后的歌舞做准备。

    正在这时,外边院子里有郑府下人导引着几人来到了最接近窗户的这处席面上。

    王夫人好热闹,贺寿的人又太多,屋里根本坐不下。

    所以这每一进院落中也都安排了席面。

    上有大树浓荫可蔽阳光。

    树荫遮不到的地方则覆有轻纱为障。

    再加上院落四周十二具香炉燃香袅袅以驱蚊蚁。

    这本是露天的院落竟被生生改造成了别致的凉亭。

    除了没有冰盆之外,倒比屋里坐着更舒服。

    王府的下人导引来客安坐的这处席面实在距离厢房窗户太近。

    之有窗外的一个台阶相隔。

    柿子不知道跑到哪去了,李行周百无聊赖的靠在窗户边,伸手将窗户掩了掩。

    这边窗户刚掩好,那几位客人也已安坐完毕,随意闲话,便听其中一人笑声道。

    “东方兄,前几日你随驾龙门之游的事情我可是听说了的。”

    “这次你独占鳌头,在天后驾前大大的出了彩,真是可喜可贺。”

    此言一出,同坐之人纷纷大笑附和。

    “陈兄此言极是,东方兄果然乃我洛阳文坛领袖啊!”

    距离太近,即便是窗户掩的极小。

    李行周也难以直接去看外边的情形。

    只是半侧着身子在窗户后听席面上的闲话。

    听到“东方兄”三个字,李行周心里一个激灵。

    一身青衣小帽打扮的他出了门。

    站在厢房门口向东方虬看去。

    只见此人大概三十五六的样子,面白微须,偏瘦的身形搭配上考究的衣饰,风仪极美。

    听同桌相互吹捧,东方虬笑的很欢畅,口中虽然谦逊着,脸上却是要发出光来。

    其实,他在天后面前并没有出彩,在是被宋之问抢了彩头。

    武后有次游洛阳龙门,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后赐锦袍。

    及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

    这件事也让东方虬在武后面前失了欢心,彻底心灰意冷。

    这才一心混迹青楼,今朝有酒今朝醉。

    但是,在人前,东方虬还是摆出这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笑说完这个话题,几人因就说到了王夫人如何的好福气。

    随后,闲聊间自然而然的也说起了坊间热议的大花魁之争。

    这回是那个陈兄先开口,他语气间带着玩笑的随意。

    “我听说今天新老花魁可是要联袂登场了,人人皆知苏玉京是你的红粉知己,东方兄你就一点不担心?”

    名士、名僧、名妓原就是分不开的。

    更别说这还是社会风气异常开放的唐朝。

    官员名士们有几个烟花青楼中的知己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漫皇城六部莫不如此。

    这样的事儿只会被视为风流渊薮,没什么好指责的。

    譬如中唐时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元稹就曾与名妓薛涛过从甚密。

    进而被传为广为人知的风流佳话。

    听到这个话头儿,东方虬笑着摇了摇头,却是不曾说话。

    “噢,看来东方兄是胜券稳操了”。

    姓陈的文士笑着叹息了一声。

    “可惜呀,原本想着今个儿还能有一场热闹瞧瞧,也算逗个闷子。”

    “看东方兄你这样子怕是没戏喽”

    “文章四子不出,当方今天下还有谁能与东方兄一较文才的!”

    “不过看东方兄你如此自在安然的样子,想来是知道是谁为鱼幼薇掌笔了?”

    桌上另外一人笑着催促道。

    “快快说来,也免得我们再苦猜哑谜”

    是谁站在鱼幼薇身后与东方虬打擂台?

    这个问题确实是时下洛阳士林颇为关注之事。

    所以此人一开口发问,众人纷纷附和,必要东方虬给个答复。

    这时节东方虬想不说话也不成了,拱手笑着道。

    “不过是场歌舞罢了,各位兄弟何至于此!”

    “至于为鱼幼薇掌笔之人,我倒是听轻音阁的人说过一嘴。”

    “听说是个从清河来的士子,只因以前从不曾听过这人,是以那名字也就没记住……”

    “那里是不肯说!实实是没记住,诸位便莫要再逼问了”

    众人一听姓崔。

    就马上问道桌上的另一人。

    “崔公子?可以你崔家的人?”

    “怎么可能,是我崔家的人我怎么敢放出来和东方兄打擂!”

    桌上一人立马反驳道。

    等到年轻人的肯定答复后,东方虬说道。

    “我也打听过牌。反正不是姓崔。”

    “噢?居然是个无名之辈!”。

    那几人本来听说是清河来的人,本来还有几分意思,但是一听不姓崔,顿时意兴阑珊起来。
………………………………

第41章 嚣张主播

    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无名之辈?

    实力差距太大嘛,这新老花魁之争还有什么看头儿?

    叹息声中,桌上又有一人又开口道。

    “鱼大娘子勇气可嘉,只是用心太切竟至于进退失据了。”

    “不过东方兄你可知道她这次所唱的究竟是什么歌诗?”

    “不知”。

    东方虬漫不在意。

    “又何必知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赞。

    “好豪气!”

    恰在这时,一身喜庆华服的王夫人接受完来宾的贺寿后笑吟吟的走了出来。

    满院宾客随即起身。

    那桌席面上的闲谈也自然结束。

    奴仆们鱼贯而出,各式海陆珍馐流水般的送上来,寿宴这就正式开始了。

    今天受邀来王府的歌儿舞女极多,基本上每一进院落都有歌舞助兴。

    但所有来宾看歌舞的心思却都集中在主院儿。

    也就是李行周所在的第三进院落里。

    酒席开宴的同时,主院儿演舞台上的歌舞表演也随即开始。

    李行周依旧站在窗户边上,仔细的看着演舞台上的表演。

    酒过三巡,宴饮气氛已到**,凝脂如玉般的苏玉京正式上场了。

    只见她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

    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粉面上一点朱唇,神色间欲语还羞。娇美处若粉色桃瓣,举止处有幽兰之姿。一袭明黄淡雅长裙,墨发侧披如瀑,素颜清雅面庞淡淡然笑。

    苏玉京一曲健舞可圈可点,不过李行周的兴趣却不在这上面。

    苏玉京随后唱出的歌诗却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如水的琵琶声中便听苏玉京放声歌道:

    “白马甜榴,一实直牛。

    白馬甜榴,一實直牛。

    白马甜榴,一实直牛。”

    这是首古体诗,押十一尤。

    诗本身不错,又有苏玉京以增辉色,所以此诗不等唱完,便已彩声四起。

    及至苏玉京唱完全部歌诗,更是赞声如潮。

    东方虬安坐不动,脸上的光彩却益发的盛了。

    此言一出,同席者纷纷称是。

    当此之时,众人皆都认定今日所谓的前后大花魁之争已无悬念。

    无论鱼幼薇如何不甘,在容貌技艺不相伯仲,只能以歌诗见高低的情况下,她已是必输无疑。

    姜还是老的辣,诗坛盟主,这地位毕竟不是白给的。

    鱼幼薇所唱还能超越这一首不成?

    正在这个时候,王夫人起身离座向其它院落走去。

    而跟在她身后的那个男人,也慌忙起身离开了。

    其实,以她的身份本来也没有必要这么做,只是她天生爱热闹的,因此就有了这样一个举动。

    这原本是无心的举动,但在院中许多贺客看来,王夫人的起身离去似乎更加佐证了他们的看法。

    看看,连主人家都走了,说明今天这场歌舞的**已过,后面该是没什么看头了。

    能坐在这个院中的要么就是官职高,要么就是极得圣眷。

    譬如那东方虬虽然只是五品学士,但近来圣眷正浓,所以才得以入此主院儿奉坐,饶是如此,也被安排到了顶边缘的座次。

    在座的既然都是高官,自然也忙。

    眼见寿也贺了,酒也吃了,主人也去了别院儿,而且正主太平公主也没有回来,于是就有了要走的意思。

    但他们刚刚起身,便见演舞台上走出了如花似玉的鱼幼薇。

    今天安排歌舞的人也是一手好算计,直接将鱼幼薇与苏玉京排在了一起。

    鱼幼薇一出,本已起身的人便又坐了下来。

    心里想着,毕竟是一代花魁,,好歹听听她唱什么再走不迟。

    苏玉京跳的是健舞,鱼幼薇则以一曲软舞应手儿,刚柔之间各擅胜场,实是难分高下。

    一曲舞罢,众人皆知下面的便是歌诗了。

    于是乎,原本颇有些喧闹的院落里无声的安静下来。

    便在这一片寂静之中,一曲深情绵邈的古筝声悠悠而起。

    随着清商乐的没落,更注重享乐且更自由奔放的燕乐的兴起。

    唐时歌女们唱奏歌诗时几乎都是用琵琶及牙板伴奏。

    这几乎已是约定俗成了。

    像鱼幼薇这样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歌诗时居然以古筝领起的确实少见。

    古筝响起,已收先声夺人之效!

    筝声悠悠中,鱼幼薇放开婉媚深情的歌喉曼声唱出: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天知晓……”

    这四句一出,院中的贺客们又是一惊

    要知道,这首《沧海一声笑》可是现代电影界的经典之作。

    1990年,黄沾受命为徐克的电影《笑傲江湖》谱曲,写了六稿,徐克都不满意,无奈之中,随意翻阅古书《乐志》,看到一句话,“大乐必易”。

    心想最“易”的莫过于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反用改成“羽、徵、角、商、宫”,到钢琴前一试,婉转动听,声色悠扬,颇具中国古曲风韵,于是就顺着写出了《沧海一声笑》的整条旋律。

    演化成旋律起伏、朗朗上口的小调,再配上豪情满怀、气盖云天的歌词。

    一种身在高处、心却坦然的强大气场扑面而来。

    将曲洋和刘正风两大高手惺惺相惜的那份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曲的演奏乐器有笛子、古琴和三弦。

    音乐背景中加入了鼓的节奏。

    鼓点稳重的敲击与演唱的节奏相结合。

    旋律步步低落,先抑后扬,峰回路转。

    听众也随着音乐的意象一步步陷入苍凉和寂寥中。

    通过声画合一将观众带入《笑傲江湖》的心理世界。

    该曲的曲调简洁悠扬,而歌词也有一股宋词的味道。

    透露着一股浓浓的中国侠士逍遥风。

    这首歌已经不只是一首简单的电影歌曲。

    似乎当人们提到《笑傲江湖》就会提到《沧海一声笑》。

    在以后的多个版本的《笑傲江湖》中。

    《沧海一声笑》都成为了保留曲目。

    许冠杰、黄沾和张伟文三人(影片中令狐冲、刘正风、曲洋的幕后代唱)的合唱使歌曲更加具有气势。

    恩恩怨怨,一切爱恨都在那一声笑中消散。

    三个老男人,保持着微笑大声唱着这首歌。

    略显粗糙的嗓音让歌曲中的沧桑犹如过眼云烟般明朗起来。

    该首歌伟大的地方在于,歌词不变,用粤语和国语来唱同样合乎音调。

    但同样那么好听。

    这种形式的歌曲几乎找不到第二首。

    因为黄沾在写这首歌的时候,填词完全按照中国古音来填。

    可是这首歌又不会让人觉得很老旧,它还是那么新。

    这是黄沾了不起的地方。

    但是李行周让鱼幼薇来唱,虽然没有那种苍凉的气质。

    但是,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与东方虬那首比起来。李行周抄的这篇却是字字珠玑,堪称名篇。

    名句与名篇,虽是一字之别,但差别却是极大。

    鱼幼薇采用的是回环复沓的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