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主播-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李行周的身份断然是坐不到席面上的,甚或连王府都进不来。
人群之中,李行周抬头看去。
只见一位贵妇人正坐在主位上,这妇人乌油油的头发,梳了一个乌蛮髻,穿一件小袖绿衫襦,罩一件浅藕色的半袖。
肩上又搭了一条白印花的纱帔子,大红的束腰裙,一双深绿色的翘头履。
看她年纪,约有五十岁上下,姿色只算中下,身材已然发福。
在她旁边陪着一个男子,这人头戴一顶黑纱罗的幞头巾子,发脚处还插了一朵丝帛做成的簪花,身上则穿一领圆领大袖,看他的年纪也就在十七八岁的模样。
这人眉目清秀,脸上还薄薄地敷了一层粉,瞧起来丰神朗朗,算得上一个俊逸男儿。
那中年妇人正在寒暄着,而那男子则在她耳畔站着,亲昵地低声说笑着什么,似乎在点评她的客人。
男子在她耳边笑说了一句,逗得妇人一笑,娇嗔地打了他一下。
这时,一只波斯猫忽然一声尖叫,在地上打了几个滚,扑到妇人身边,呜呜咽咽的好不可怜。
妇人攸然变色,抬起手来,一记耳光便狠狠地扇在男子的脸上,叱骂道。
“你这个不长眼睛的狗东西!”
原来是男子不小心踩到了这只波斯猫。
男子捂住脸颊,讪讪地道。
“我……它的动作实在太快,我没反应过来。”
妇人反手又是一记耳光,骂道。
“连我的小宝贝都照看不好,你这个废物还能干什么!”
妇人骂完那男子,俯身抱起波斯猫,哄道,
“我的小宝贝儿,快让我瞧瞧,伤着没有。”
“哎哟,我的小宝贝儿,看把宝贝儿疼得。”
“这个不长眼睛的废物,阿娘都教训他了,别叫了。”
男子陪着笑,谄媚地道。
“是啊,小宝贝乖啊,是我不好,有眼无珠,伤着你没有啊。”
“来,我给你揉揉。”
一只手刚伸出去,就被妇人一巴掌扇下去,白了他一眼,叱道。
“拿开你的狗爪子,小宝贝不稀罕。”
李行周看到这一幕,不禁摇摇头,这男人如此没有骨气,根本不像个男人。
………………………………
第40章 苏玉京
虽说唐朝女子社会地位高,其实也只是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的。
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可能高于男人或者与男人平等,而史书中得以留存的一些女人张扬跋扈的故事,恰恰是因为那不是普通现象,才成为传奇。
那些跋扈娘子,哪个不是有一个极硬气的娘家?
其中十之**,都是皇家公主,普通女子比得了么?
唐律规定,夫妻互殴,妻子刑重。状告丈夫的,不管有理没理先判两年。
明清时候更甚,夫妻互殴,不管有伤无伤,妻子立杖一百,甚至,丈夫在追打妻子的过程中自己不小心磕碰而死,都要判处妻子极刑。
而妻子告夫,先杖一百,判刑三年,然后才审你那丈夫是否有过,如属诬告,妻子立即处以绞刑。
丈夫在外寻花问柳,与人苟合,固然风评不佳受人鄙视,却是没有罪的,
李行周和柿子两个人混迹在人群中。
鱼幼薇好歹也是前任大花魁,轻音楼镇楼大娘子的身份应邀前来歌舞助兴。
虽说唐朝女子社会地位高,其实也只是相对于其他朝代而言的。
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可能高于男人或者与男人平等。
而史书中得以留存的一些女人张扬跋扈的故事。
恰恰是因为那不是普通现象,才成为传奇。
那些跋扈娘子,哪个不是有一个极硬气的娘家?
其中十之**,都是皇家公主,普通女子比得了么?
唐律规定,夫妻互殴,妻子刑重。状告丈夫的,不管有理没理先判两年。
明清时候更甚,夫妻互殴,不管有伤无伤,妻子立杖一百,甚至,丈夫在追打妻子的过程中自己不小心磕碰而死,都要判处妻子极刑。
而妻子告夫,先杖一百,判刑三年,然后才审你那丈夫是否有过,如属诬告,妻子立即处以绞刑。
丈夫在外寻花问柳,与人苟合,固然风评不佳受人鄙视,却是没有罪的,
李行周和柿子两个人混迹在人群中。
鱼幼薇好歹也是前任大花魁,轻音楼镇楼大娘子的身份应邀前来歌舞助兴。
鱼幼薇随行的人自然是少不了的,乐工队伍不消说,其他总还得有一些负责胭脂水粉、舞裙舞鞋之类杂物的小厮跟班儿。
李行周也懒得跟她去打招呼。
鱼幼薇的身份毕竟跟其他那些歌儿舞女不同,王府因就在院子两边的厢房里单辟了一间安置。
今天受邀前来歌舞的人中,也就只有她和苏玉京有这待遇了。
此时楼上舞乐正响。
一名戴着小帽的胡姬正在飞快地表演旋舞!
李行周笑着拿起酒壶,眼睛却不时地瞟向几名在做准备工作,接下来要演舞的胡女。
心里给她们打起分来。
虽然都是胡女,但送餐的这名胡女和演舞的那几名胡姬给人的感觉却是千差万别。
刚刚这名送餐的胡女让李行周想到后世的俄罗斯大妈。
俄罗斯大妈年轻时候身材模样好似都不错的,但年纪大了,就变成了水桶腰,脸也走形了,让人倒胃口。
看来在王家院中中演舞的胡姬,吃的也是青春饭。
年纪大了,身材不再苗条,只有当端菜送饭小二那种角色的份。
演舞及送餐的这两个胡女将这一切鲜明地写在了现实中!
胡姬在王家院中的舞乐注定不会停太久了。
场中只是静了一会,马上又有鼓乐声响起来。
随着弦鼓声响起,一名身材很苗条,有大片肌肤裸露在外面的异族女子走到场间来。
却不是刚才演舞的那一名,模样和身材似乎更好。
此女在向周围的客人矮身行了礼后,即开始踩着节拍舞动起来。
看着场中胡姬飞快地在旋转,李行周马上想到了一个名词“胡旋舞”!
李行周是知道历史记载中有一种著名的舞乐叫胡旋舞的。
传说中那个让大唐走向衰败的安禄山就是胡旋舞的高手。
而他这项“技能”让他得到了酷爱音乐的李隆基和杨玉环的喜爱。
原本的犯下的罪被消除,并且得到重用,兼任多地的节度使,拥兵自重。
最终给大唐带来了灾难。
就在李行周看着场间舞乐出神之际,音乐突然高亢起来。
演舞的胡姬动作也随之加快。
她的脚尖高高踮起,疾速地在场间旋转。
身上的许多东西随之旋转。
随着鼓声越激烈,越高昂,她的舞动也更加的快。
最后只见场间衣袂飘动,难以看清里面的人影。
急旋之间胡姬身上所挂铃铛相互撞击发出的悦耳鸣响。
以及那飘飞在空中的衣袂裙带更是为乐舞增添几分精彩。
这精彩的舞乐引得了满堂喝彩,看呆了的李行周也忍不住叫好!
后世时候看多了异域风情舞蹈的李行周。
也惊叹于胡姬这高难度的胡旋舞。
刚刚跟着胡姬的身子转,他的眼睛都有点花了!
也不知胡姬急旋多久,鼓声弦声渐慢。
胡姬的旋转也随之变慢。
在几声顿促的鼓乐声后,最终停下了脚步。
急促喘着气的那名胡姬走过身子,张开双手轻弯身子、
向四周的看客致意,场间随之暴发出震天的叫好声。
那名谢幕的胡女走到面前时候,李行周才看清此人长什么模样。
这名胡姬确实年轻美貌,至多只有十五六岁年龄,一头褐色略有卷曲的长发只用飘带扎着,很是随性、
比中原人白皙很多的肌肤,大大的淡蓝色眼睛散出一种诱人的异域风情。
这名胡姬因急舞出汗,衣服全沾在身上,紧绷的衣服将她的身材完全展露出来,、
更加吸引人的眼球、
对于一般的男人来说、
女人的面貌虽然是吸引他们的重要因素。
但衣裙下凹凸起伏的美好风光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李行周当然也不例外。
他的眼睛很自然地落在胡姬高耸的胸脯上。
下意识地估量那个地方的大小到底是B还是C,或者D。
但又怕被一边的宁青看到。
有点做贼心虚的样子,只敢短暂地瞄几眼。
李行周四处瞅了瞅,发现其他那些个乐工小厮们忙着为稍后的歌舞做准备。
正在这时,外边院子里有郑府下人导引着几人来到了最接近窗户的这处席面上。
王夫人好热闹,贺寿的人又太多,屋里根本坐不下。
所以这每一进院落中也都安排了席面。
上有大树浓荫可蔽阳光。
树荫遮不到的地方则覆有轻纱为障。
再加上院落四周十二具香炉燃香袅袅以驱蚊蚁。
这本是露天的院落竟被生生改造成了别致的凉亭。
除了没有冰盆之外,倒比屋里坐着更舒服。
王府的下人导引来客安坐的这处席面实在距离厢房窗户太近。
之有窗外的一个台阶相隔。
柿子不知道跑到哪去了,李行周百无聊赖的靠在窗户边,伸手将窗户掩了掩。
这边窗户刚掩好,那几位客人也已安坐完毕,随意闲话,便听其中一人笑声道。
“东方兄,前几日你随驾龙门之游的事情我可是听说了的。”
“这次你独占鳌头,在天后驾前大大的出了彩,真是可喜可贺。”
此言一出,同坐之人纷纷大笑附和。
“陈兄此言极是,东方兄果然乃我洛阳文坛领袖啊!”
距离太近,即便是窗户掩的极小。
李行周也难以直接去看外边的情形。
只是半侧着身子在窗户后听席面上的闲话。
听到“东方兄”三个字,李行周心里一个激灵。
一身青衣小帽打扮的他出了门。
站在厢房门口向东方虬看去。
只见此人大概三十五六的样子,面白微须,偏瘦的身形搭配上考究的衣饰,风仪极美。
听同桌相互吹捧,东方虬笑的很欢畅,口中虽然谦逊着,脸上却是要发出光来。
其实,他在天后面前并没有出彩,在是被宋之问抢了彩头。
武后有次游洛阳龙门,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后赐锦袍。
及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
这件事也让东方虬在武后面前失了欢心,彻底心灰意冷。
这才一心混迹青楼,今朝有酒今朝醉。
但是,在人前,东方虬还是摆出这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笑说完这个话题,几人因就说到了王夫人如何的好福气。
随后,闲聊间自然而然的也说起了坊间热议的大花魁之争。
这回是那个陈兄先开口,他语气间带着玩笑的随意。
“我听说今天新老花魁可是要联袂登场了,人人皆知苏玉京是你的红粉知己,东方兄你就一点不担心?”
名士、名僧、名妓原就是分不开的。
更别说这还是社会风气异常开放的唐朝。
官员名士们有几个烟花青楼中的知己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漫皇城六部莫不如此。
这样的事儿只会被视为风流渊薮,没什么好指责的。
譬如中唐时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元稹就曾与名妓薛涛过从甚密。
进而被传为广为人知的风流佳话。
听到这个话头儿,东方虬笑着摇了摇头,却是不曾说话。
“噢,看来东方兄是胜券稳操了”。
姓陈的文士笑着叹息了一声。
“可惜呀,原本想着今个儿还能有一场热闹瞧瞧,也算逗个闷子。”
“看东方兄你这样子怕是没戏喽”
“文章四子不出,当方今天下还有谁能与东方兄一较文才的!”
“不过看东方兄你如此自在安然的样子,想来是知道是谁为鱼幼薇掌笔了?”
桌上另外一人笑着催促道。
“快快说来,也免得我们再苦猜哑谜”
是谁站在鱼幼薇身后与东方虬打擂台?
这个问题确实是时下洛阳士林颇为关注之事。
所以此人一开口发问,众人纷纷附和,必要东方虬给个答复。
这时节东方虬想不说话也不成了,拱手笑着道。
“不过是场歌舞罢了,各位兄弟何至于此!”
“至于为鱼幼薇掌笔之人,我倒是听轻音阁的人说过一嘴。”
“听说是个从清河来的士子,只因以前从不曾听过这人,是以那名字也就没记住……”
“那里是不肯说!实实是没记住,诸位便莫要再逼问了”
众人一听姓崔。
就马上问道桌上的另一人。
“崔公子?可以你崔家的人?”
“怎么可能,是我崔家的人我怎么敢放出来和东方兄打擂!”
桌上一人立马反驳道。
等到年轻人的肯定答复后,东方虬说道。
“我也打听过牌。反正不是姓崔。”
“噢?居然是个无名之辈!”。
那几人本来听说是清河来的人,本来还有几分意思,但是一听不姓崔,顿时意兴阑珊起来。
………………………………
第41章 嚣张主播
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无名之辈?
实力差距太大嘛,这新老花魁之争还有什么看头儿?
叹息声中,桌上又有一人又开口道。
“鱼大娘子勇气可嘉,只是用心太切竟至于进退失据了。”
“不过东方兄你可知道她这次所唱的究竟是什么歌诗?”
“不知”。
东方虬漫不在意。
“又何必知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赞。
“好豪气!”
恰在这时,一身喜庆华服的王夫人接受完来宾的贺寿后笑吟吟的走了出来。
满院宾客随即起身。
那桌席面上的闲谈也自然结束。
奴仆们鱼贯而出,各式海陆珍馐流水般的送上来,寿宴这就正式开始了。
今天受邀来王府的歌儿舞女极多,基本上每一进院落都有歌舞助兴。
但所有来宾看歌舞的心思却都集中在主院儿。
也就是李行周所在的第三进院落里。
酒席开宴的同时,主院儿演舞台上的歌舞表演也随即开始。
李行周依旧站在窗户边上,仔细的看着演舞台上的表演。
酒过三巡,宴饮气氛已到**,凝脂如玉般的苏玉京正式上场了。
只见她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
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
粉面上一点朱唇,神色间欲语还羞。娇美处若粉色桃瓣,举止处有幽兰之姿。一袭明黄淡雅长裙,墨发侧披如瀑,素颜清雅面庞淡淡然笑。
苏玉京一曲健舞可圈可点,不过李行周的兴趣却不在这上面。
苏玉京随后唱出的歌诗却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如水的琵琶声中便听苏玉京放声歌道:
“白马甜榴,一实直牛。
白馬甜榴,一實直牛。
白马甜榴,一实直牛。”
这是首古体诗,押十一尤。
诗本身不错,又有苏玉京以增辉色,所以此诗不等唱完,便已彩声四起。
及至苏玉京唱完全部歌诗,更是赞声如潮。
东方虬安坐不动,脸上的光彩却益发的盛了。
此言一出,同席者纷纷称是。
当此之时,众人皆都认定今日所谓的前后大花魁之争已无悬念。
无论鱼幼薇如何不甘,在容貌技艺不相伯仲,只能以歌诗见高低的情况下,她已是必输无疑。
姜还是老的辣,诗坛盟主,这地位毕竟不是白给的。
鱼幼薇所唱还能超越这一首不成?
正在这个时候,王夫人起身离座向其它院落走去。
而跟在她身后的那个男人,也慌忙起身离开了。
其实,以她的身份本来也没有必要这么做,只是她天生爱热闹的,因此就有了这样一个举动。
这原本是无心的举动,但在院中许多贺客看来,王夫人的起身离去似乎更加佐证了他们的看法。
看看,连主人家都走了,说明今天这场歌舞的**已过,后面该是没什么看头了。
能坐在这个院中的要么就是官职高,要么就是极得圣眷。
譬如那东方虬虽然只是五品学士,但近来圣眷正浓,所以才得以入此主院儿奉坐,饶是如此,也被安排到了顶边缘的座次。
在座的既然都是高官,自然也忙。
眼见寿也贺了,酒也吃了,主人也去了别院儿,而且正主太平公主也没有回来,于是就有了要走的意思。
但他们刚刚起身,便见演舞台上走出了如花似玉的鱼幼薇。
今天安排歌舞的人也是一手好算计,直接将鱼幼薇与苏玉京排在了一起。
鱼幼薇一出,本已起身的人便又坐了下来。
心里想着,毕竟是一代花魁,,好歹听听她唱什么再走不迟。
苏玉京跳的是健舞,鱼幼薇则以一曲软舞应手儿,刚柔之间各擅胜场,实是难分高下。
一曲舞罢,众人皆知下面的便是歌诗了。
于是乎,原本颇有些喧闹的院落里无声的安静下来。
便在这一片寂静之中,一曲深情绵邈的古筝声悠悠而起。
随着清商乐的没落,更注重享乐且更自由奔放的燕乐的兴起。
唐时歌女们唱奏歌诗时几乎都是用琵琶及牙板伴奏。
这几乎已是约定俗成了。
像鱼幼薇这样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歌诗时居然以古筝领起的确实少见。
古筝响起,已收先声夺人之效!
筝声悠悠中,鱼幼薇放开婉媚深情的歌喉曼声唱出: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天知晓……”
这四句一出,院中的贺客们又是一惊
要知道,这首《沧海一声笑》可是现代电影界的经典之作。
1990年,黄沾受命为徐克的电影《笑傲江湖》谱曲,写了六稿,徐克都不满意,无奈之中,随意翻阅古书《乐志》,看到一句话,“大乐必易”。
心想最“易”的莫过于中国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反用改成“羽、徵、角、商、宫”,到钢琴前一试,婉转动听,声色悠扬,颇具中国古曲风韵,于是就顺着写出了《沧海一声笑》的整条旋律。
演化成旋律起伏、朗朗上口的小调,再配上豪情满怀、气盖云天的歌词。
一种身在高处、心却坦然的强大气场扑面而来。
将曲洋和刘正风两大高手惺惺相惜的那份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曲的演奏乐器有笛子、古琴和三弦。
音乐背景中加入了鼓的节奏。
鼓点稳重的敲击与演唱的节奏相结合。
旋律步步低落,先抑后扬,峰回路转。
听众也随着音乐的意象一步步陷入苍凉和寂寥中。
通过声画合一将观众带入《笑傲江湖》的心理世界。
该曲的曲调简洁悠扬,而歌词也有一股宋词的味道。
透露着一股浓浓的中国侠士逍遥风。
这首歌已经不只是一首简单的电影歌曲。
似乎当人们提到《笑傲江湖》就会提到《沧海一声笑》。
在以后的多个版本的《笑傲江湖》中。
《沧海一声笑》都成为了保留曲目。
许冠杰、黄沾和张伟文三人(影片中令狐冲、刘正风、曲洋的幕后代唱)的合唱使歌曲更加具有气势。
恩恩怨怨,一切爱恨都在那一声笑中消散。
三个老男人,保持着微笑大声唱着这首歌。
略显粗糙的嗓音让歌曲中的沧桑犹如过眼云烟般明朗起来。
该首歌伟大的地方在于,歌词不变,用粤语和国语来唱同样合乎音调。
但同样那么好听。
这种形式的歌曲几乎找不到第二首。
因为黄沾在写这首歌的时候,填词完全按照中国古音来填。
可是这首歌又不会让人觉得很老旧,它还是那么新。
这是黄沾了不起的地方。
但是李行周让鱼幼薇来唱,虽然没有那种苍凉的气质。
但是,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与东方虬那首比起来。李行周抄的这篇却是字字珠玑,堪称名篇。
名句与名篇,虽是一字之别,但差别却是极大。
鱼幼薇采用的是回环复沓的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