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影一疑惑道:“主人,你是怎么辨别出他是倭人的?“
和龙牙军的士兵相比,影卫还是稚嫩的,冷锋指着他的大脚趾说“这人大脚趾和别的脚趾分的特别开,这是倭人穿鞋习惯造成的,再者,你没发现他自杀不是拿武器插肚子,而是又横着划了一下吗?这是切腹,倭人最尊崇的死法。记住这些,我不想讲第二遍。”
影一点了点头,从他们拿到大笔钱财了却俗愿、立下誓言那天起,他们的命就是国公的了,他们学习的第一课不是格斗,而是两个字“服从”,服从国公的一切要求,包括叫他自杀。
冷锋看了看几个死尸的样子,无一例外,都是倭人,看完最后一个,冷锋问道“就这么几个人?”
影一点点头“就这几个,我们没有抓漏,不过,他们的武器弩箭吹箭飞镖都是淬了剧毒的,我拿鸡试了一下,只是破开一点小口,不过几息之间就死了。”
“剧毒啊”
冷锋叹了一口气,最近的李世民有些飘,想出宫就出宫,今天好歹还带了禁卫,估计这几个人还暗杀不了他。如果他真的出了点什么事,那可就真的天下大乱了。
站起身,冷锋说“把这些人送去皇宫,说明他们的身份,皇帝想怎么利用他们就怎么利用他们吧。”
走出屋门,冷锋怎么都觉得不对劲,苏我次郎看起来不是傻到这种程度的人呀,他怎么会办出这样的傻事?
取取几百人的队伍,来到大唐就该夹着尾巴做人,怎么会这么刚呢?
干想也没用,所以冷锋打定主意等李世民招待使节的时候也凑过去看看,在这之前还有该死的北上传记没写呢!日嘞!
回到书房,冷锋趁着还明亮的天光,赶紧写草稿,骈五骈六的骈文他写不出来,就只能写大白话,草稿明天可以交给李承乾他们哥三个抄录,这样才是效率最快的做法。
或者说最能偷懒的做法。
接管了倭人尸体的是张文,作为百骑司的首领,他是最适合做这种工作的,把尸体进行简单的防腐处理后,他抱着忐忑的心情进后宫求见皇帝。
这一次皇帝出去的急,他没有安排好防护,没出事是万幸,出事了难辞其咎,这有险无惊的,他也有罪呀。
怀着忐忑的心情,张文进了皇后的寝宫,此时皇帝正赖在这里休息,干脆也就不换地方,把他叫了进去。
“陛下”看着在躺椅上一副慵懒模样的皇帝,张文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先说事还是先请罪。
李世民偏过头看了张文一眼“怎么了?有人造反?”
张文摇了摇头“不是,是”
李世民见张文紧张的样子,不耐烦的说“有事说事,朕悠闲的时间不多,一会儿还要去批阅奏章呢。”
张文这才说“国公派人送来一些倭人尸!体,是在路上准备伏击刺杀陛下的,可是他们还没等到陛下从国公家里出来,就被国公的手下收拾了。”
“这样啊,看来龙牙军那些人确实不错啊。”
李世民并没有想到冷锋又培养了一些人,而是想到了龙牙军的身上。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425章 说的一愣一愣的
张文无奈道“这些倭人,真的是该死,陛下,是否要微臣把所有的倭国使节都干掉?”
李世民微微一笑“干掉他们干什么,两国交往不斩来使的古训你都不守了?那个倭国的使节头头叫苏什么的来着?”
张文提醒说“苏我次郎。”
如今长安使节云集,他手里正在整理所有使节的信息,其实,苏我次郎自从到大唐以后,一举一动都是在百骑司监视之中的。
李世民点点头“那个什么苏我次郎是苏我家族的继承人,应该不会蠢到派这么几个人来刺杀朕的地步,在朕看来,应该是别的势力,比如他们那个什么狗屁推古天皇干的。”
说起倭国的皇帝李世民就来气,自称日出之国国主也就罢了,还自称天皇?“天”字是随便用的嘛!
倭国的信息,李世民也掌握一些,比如这个推古天皇,实在是皇帝中的耻辱,居然被自己的舅父苏我马子逼的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
据说贞观元年苏我马子死掉了,如果那个推古天皇脑子没问题的话,就该趁这个机会打压苏我家族。而从这一次使节是苏我家族的人来看,推古天皇的权利还没有完全收回。
而想尽快对付苏我家族,且自己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借助外力也不是不可以,比如惹怒大唐?
想到这里,李世民忍不住笑了出来,果然呀,天底下的皇帝没有一个草包,只是,你觉得这样明显的栽赃手段,朕看不出来嘛?
张文见皇帝笑了,趁机说“陛下,此次您出宫,百骑司并未随行,实在是卑职的疏忽,您”
李世民摆了摆手“不是你的问题,你就没必要自责,好了,你去告诉唐俭,不必等使节全齐再接倭国使节了,现在就接吧!”
虽然同情同为皇帝的推古天皇,但是与变成他的帮手、帮他对付苏我家族,李世民还是更想帮苏我家族一把,帮着他们祸害祸害倭国政权,如果两方兵戎相见、打的天翻地覆,那就更好了。
这就是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可是此时的李世民,用这种心态对外国,实在是合适的不得了。
正史上的苏我家族,在苏我马子死去后,确实逐渐走向了衰败的道路,可是,倭国和大唐提前的联系,再加上李世民萌生了帮一下苏我家族,闹腾闹腾倭国的想法。
历史走向会如何,还真的不一定呢
李世民想着以倭国为棋盘,以推古天皇和苏我家族为棋子下一盘棋,冷锋,则拿着自己的传记草稿跟韩崇文讲“白话改”的必要性。
没想到啊,韩老先生看完晚自习后,居然上门催稿了,不得已的冷锋只能把自己的草稿拿出来给老先生看。
结果
被老先生教育了好一通“文不成文”之类的话。
见老先生要撕掉草稿,冷锋赶紧把他拦住“老先生,撕不得呀,我就是故意写成大白话的呀!”
“这是为何?”
韩崇文听到冷锋的话,停下了手上的动作,冷锋写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毕竟有《阿房宫赋》打底,今日故意写大白话是什么原因?
冷锋把韩老先生拽到书桌前说“老先生,你说,为什么咱们的祖先要创造古言,而不是直接书写大白话呢?”
韩崇文立即说“那还用问,当然是”
说不出来了,老先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文辞优美,也不太对劲,这个问题有点刁钻呀。
冷锋给老先生倒了一杯茶后说“在我看来呀,是因为文字的载体,您想想,最早能够称之为‘书’的东西是什么?不就是竹简嘛!
竹简才多大点地方?可是要记的东西很多,所以先人只能把一句长话缩减成短短的几个字,您觉得这个解释怎么样?”
韩崇文低头想了想,点点头“确实如此,可是这和你写大白话的传记有什么关系?”
冷锋坐下来,耐心的跟韩崇文说“《四书》、《五经》、《说文解字》等一系列书,为什么一般识字的人看不懂?不就是因为它不是白话的嘛!要是翻译成白话,随随便便一个认字全的人都能看得懂。
文院的学子们现在差不多都认识不少字了吧,您想想,如果我这传记是拿白话写的,他们不是也能看?咱们搞的贞观百科全书,如果都用大白话写,是不是只要认字的人,就都能看?”
韩崇文点了点头,贞观百科全书的编写,其初衷就是囊括一切,所有人都可以看,如果不用白话写
那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他们这些参与编篡的人才能看出来的东西,意义不大呀!
想到这里,他又注意到了冷锋写的逗号问号叹号等,忍不住指着问“这些是什么东西?”
冷锋一看,忍不住汗颜,一样的问题,今天中午李世民等人也问过,没办法呀,这是他一个现代人轻易改不了的书写习惯。
“是用来断句和强调语气的,比如这个带着弯钩和一个点的,是疑问符号,和‘什么什么耶'是一样的作用。这个棍加一个点的,是感叹号,和‘什么什么哉’、‘什么什么矣’是一样的。”
韩崇文疑惑道“那你写‘耶哉矣’这三个字就是了,搞这个东西干什么?”
冷锋无奈道“浪费笔墨呀,能用符号表示语气的东西,你写字不是浪费笔墨嘛!”
韩崇文拽了拽胡子
怎么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他一个老书生,都被说的心动了,不管是文言文改大白话还是语气词换符号
一直在一边旁观的李承乾忍不住对自己师父敬佩万分,之前是他皇帝老爹四个人被说的一愣一愣的,如今就是韩老先生也逃不过师父的魔爪呀。
韩崇文不小心拽掉了一根胡子,不由得懊恼万分,他胡子脆弱的很,这些年掉下来,都稀疏好多好多了,如今每一根都是他的宝贝。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426章 接见使节
“明天来文院,咱们一起讨论一下这些东西,老头子我一个实在是想不明白,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是以一己之力打算改变整个士林呀。”
虽说“改大白话”、“加符号”这两样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是他一个人觉得有道理没用,必须要整个士林圈子都觉得有用,才能够施展开来。
冷锋摇了摇头“我不打算以一己之力改变士林,而是”
“逼他们自己改变!”
一些东西不是简单的“推广”就能够起效的,冷锋也不想浪费口舌去给他们解释,有这个时间,还不如悠闲过日子,回头让印书坊就按着这个标准印书呢。
人都是贱皮子,你跟他们说这样有用,他们未必会信,也未必会改。但是如果他们发现手里的书籍,印刷用的都是大白话,句尾还是感叹号等东西,他们机会慢慢逼着自己适应。
等适应了这样的他们再写东西就能自然而然的也使用这种写法。
(后世写文的不也是这样嘛,脖子以下不让写,不就只能不写了?)
冷锋微微一笑“韩老先生,这件事你就信我的吧,那些读书人,我会让他们适应这些改变的。”
走出书房,冷锋对老李说“明天去印书坊,先让他们准备好用于印刷的符号模块。”
老李点点头,记下了冷锋的话。
第二天一早,冷锋就把言辞准备妥当,去了文院,文院里的大儒们,是他最先说服的对象。文院立院之初,他就和那些大儒商量好了,不管什么事,都商量着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票,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如果他想从印书坊下手,得先发起所有大儒开会议,得出结果才行。
出人意料的,大儒们对冷锋的提议居然都保持着支持态度,只有于焕之老先生表示古言作为中原文化传承的一种,不能因为普及大白话等就废除了。
在他们看来,普及大白话很好啊,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书籍不再是学问人的专属,现在他们正在做的事就是推广教育,争取做到“天下无白丁”。天下无白丁都已经很难了,要是让天下人都能满口的“之乎者也”还能出口成章,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会议持续了一个上午,冷锋和大儒们不仅就“大白话、符号普及”达成了共识,还商量好了该印什么书。
贞观百科全书!作为一本类似于字典的著作,它比什么四书五经更适合百姓,虽然需要推翻之前编写的,改成大白话,但是相比较于它之后能够发挥的作用,这点劳累也就不值一提了。
中午,冷锋本想着混顿午餐就走,结果收到了唐俭信,说是皇帝要提前接见苏我次郎?这个这个不容错过呀!
于是冷锋赶紧修书一封送去皇宫,叫李世民接见倭国使节的时候,记得提前叫自己去凑凑热闹。
苏我次郎是懵逼的,自从到大唐以来,他们都有点不受待见,明明到了长安,却始终无法受到唐国皇帝重视,怎么忽然就变了呢?
就在今天早晨,鸿胪寺寺卿唐俭居然找到了他,接受了他擅自修改过的国书后,还把他的人安排了。这些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唐俭说第二天皇帝要接见他?
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吧!
看着周围各国使节羡慕的目光,苏我次郎决定一定要在明天的接见中好好表现,争取给大唐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二天一早,例行的朝会,但是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东西,不少普通朝臣都昏昏欲睡。
但是聪明点的都警惕的看着武将那边,精神百倍。
今天绝对有大事发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要么不上朝,要么迟到的国公今天居然准时上了朝,还一本正经的坐在他的位置上和李靖等人有说有笑的。
对,就是一本正经!国公能在朝堂上老实坐着,就算跟身边人说着话,但这已经是“一本正经”的范畴了。
所以,肯定会有大事发生!
而且,会是能够让国公都为之认真的大事!
当朝阳升起的时候,李世民才对唐俭说“唐俭,倭国使节到了吗?”
唐俭出班站好“禀陛下,倭国使节今早丑时就已经到了宫门外,等着陛下召见。”
李世民点点头“那就宣吧。”
唐俭领命而去,好久之后才带着苏我次郎走进了大殿。
苏我次郎是小国使节,所以他只能在宫门外侯着,更何况他没有很高的地位,不可能乘坐步辇或者轿子进来。
今天他穿着木屐,而宫门外走到太极宫又很远,这一路,有点酸爽呀。
走进宫殿后,每前进几步,苏我次郎都躬身一礼,直到走到差不多二品大臣的位置,他才站定身体“微末小国使节苏我次郎见过上国皇帝陛下,愿上国皇帝陛下身体安康。”
这样的问候是很汉式很礼貌的,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和颜悦色的对待他,而是嗤笑道“不是日出之国使节问候日落之国国君嘛?怎么今天你反而改了话呢?”
隋炀帝时期,倭国使节就是这么问候隋炀帝的,真是难为隋炀帝没有跳起来亲自砍了使节。
苏我次郎解释说“唐皇陛下,国书是我倭国天皇所书,目光短浅,癫狂自大,也是天皇的问题。小人实在是1不敢那么说。”
这么卖自己上头的还是头回见,冷锋实在是忍不住,笑了出来,李靖看了看冷锋,也想明白了笑点在哪,到最后,演变成了全朝堂的哄笑。
李世民也莞尔,但还是装作威严的样子说“朕看了你的国书,怎么看起来是你写的?难道你一个使节,还可以更改你们皇帝的书信嘛?”
李世民到底没有说出“天皇”两个字,这是对老天的大不敬啊,更何况他说出那两个字,总会觉得有一种居于人下的感觉。
该死的倭国,先是“日出日落”,又是“天皇”,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427章 吓坏它了
苏我次郎心跳忍不住加快了一些,只要是皇帝,就会厌恶藐视皇权的人,哪怕这个人是其它国家皇帝的臣子。
想到这里,苏我次郎赶紧说“回唐皇陛下,国书确实是我修改了的,我倭国天皇不了解中原文化,遣字排句难免有不妥的地方。要是闹闹笑话也就罢了,要是惹得您发怒,终究不是好事,所以在下斗胆改了国书,并准备回倭国后向天皇请罪。”
李世民点点头“难为你还知道这会让朕生气了,很好,你写的国书很不错,朕很喜欢,来人,给倭国使节拿一个坐垫来!”
苏我次郎没想到自己后来改的“拍马屁文”会给自己换来一个坐垫,本来他都准备好一直在大唐朝堂上站到最后了。
一个宦官给他拿来一个坐垫,他摆弄好坐垫后,跪坐上去,上身挺拔笔直,屁股坐在脚后跟上,看起来泰然处若,就是不知道他能坚持多久?
冷锋挪了挪坐垫,把上半身靠在大殿柱子上,盘坐的腿有点麻,所以他特别失态的把两条腿伸出去,在这个文武百官都跪坐、肃穆的场景里,冷锋看起来就像一个咸鱼。
但是没人去管他,在朝臣看来,国公今天没有左蹦右跳,已经是很离奇的事情了。
等苏我次郎坐好后,李世民又问道“使节此次来大唐,除了交这些年没交的供奉、表示你们小国对唐国的敬意外,可还有什么事?”
苏我次郎无语,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嘛!你们唐国一个两千多人的军队,把草原的突利家族打的溃不成军,传闻你们是获得了“天神的武装”。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再配上天神的武装,这还能让我们小国安心嘛!
你没见和你们一样是大国的西突厥、吐蕃都来“朝觐”你们了?
想是这么想,但是不能说出口,苏我次郎只能说“回唐皇陛下,在下来自贫困落后的小国,一直仰慕上国的文化和先进的工艺。所以,在下希望能够带回大唐的一些典籍,让我们倭国的贵族能够学习,希望能够带回大唐的一些工艺,能够让我们还在茹毛饮血的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
朝中一些大臣都微笑着点头,在他们看来,倭国能够知道自己跟大唐比起来是多么落后贫穷,还是有一些自知之明的。之前的“日出日落”,大概只是他们倭国的皇帝实在是盲目自大吧。
虞世南站出来说“陛下,倭国自知不经教化,希望能够学习咱们大唐的知识,这是好事呀,臣觉得可以答应!”
答应?答应个屁啊!
冷锋一个打挺站了起来,几步跨出,对着虞世南说“你瞎答应个什么?有时间教倭国人,或者有书籍给他们,还不如先给咱们百姓呢,自家百姓还目不识丁,你怎么还有时间管倭国人?”
“!”朝臣们都振奋了,就知道国公出现的朝堂不会平淡如水,你看看,这不就来了嘛!国公对虞世南,武将对文臣,问题还是
咦?问题怎么是关于教化的?
虞世南没想到冷锋会忽然出现插话,还质问上他了,不由得说“国公,倭国仰慕咱们大唐的文化,这是好事呀,更何况这还是扬国威、立大国形象的好机会,你怎么就反对呢?”
冷锋撇撇嘴“什么狗屁的扬国威什么的,在你你有闲心管别人之前,看一下自己的大唐呀!好多乡野村夫连算数都不会,更不要说识字了。管不好自己百姓的情况下还管别人,你这样的行为,不也是盲目自大嘛!”
虞世南被冷锋说的一愣一愣的,半天说不了反驳的话,倒是魏征喊了一声好!
魏征对外人都是敌视的,对自己大唐的百姓都是怜惜的,冷锋这“管外必先扶内”的话,相当和他胃口!
苏我次郎没想到冷锋会站出来阻挠自己,获得大唐文化典籍和工艺技术,是仅次于调查“天神武装”的任务,这国公收了他一半的金银,怎么此时居然不向着他?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大急,就算文化典籍他得不到,重中之重的工艺他可一定要争取到呀!
“唐皇陛下,文化典籍如果您觉得给自己百姓更好的话就算了,那工艺”
魏征站了出来“京北道草原新土的牧民还没学到呢,哪能轮得上你们倭国?”
在魏征看来,国与国之间,“敝扫自珍”才是正确的!
苏我次郎看向冷锋,但是冷锋正在跟魏征“眉来眼去”,根本不看他
那些金银,白给了!
郁闷的苏我次郎不由得对李世民说“唐皇陛下,我倭国使节团送给您的金银,其实”
“有一半被国公赢去了,这事儿朕知道!”
“啊?”苏我次郎震惊的看着面无表情的李世民,怎么回事,皇帝怎么还知道这件事?
难道国公得了金银,还上交给了皇帝?
李世民虽然面无表情,心里却乐开了花,他是皇帝,不管是鸿胪寺还是边军,“分赃”起来都有他的一份。冷锋虽然不属于鸿胪寺也不属于边军,但是他白白、轻松赢了那么多金银,怎么也会给李世民一份的。
冷锋嗤笑的看着苏我次郎,想栽赃我贪丨污?就是我真的贪丨污又怎么样?你一个外国使节的钱,谁拿都拿的安心!
李世民偷着捏了捏脸,继续说“国公赢了你一半金银,那是人家凭着本事赢得,朕还没追究你擅自把倭国给朕的供奉拿去输掉呢!还有,朕去国公家做客,回路上却险些遭到你们倭人袭击,这事儿你怎么跟朕解释?”
“倭人?不可能呀!”
苏我次郎都吓得从跪坐变成了瘫坐,行刺上国皇帝是怎么样的大罪?就是他使节的身份都护不住他。可是,使节团的人都是他的直系手下,他不记得曾经下令狙杀唐国皇帝呀!
皇帝险些遇险的事儿还没有公开,此时李世民亲自说出来,朝堂上立时炸了锅!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428章 还想狡辩?
尉迟恭怒不可遏。从武将堆里直接跳了出来,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