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李又殷勤地给老元倒了一杯酒:“那彩礼……”

    老元一杯饮尽:“钱好说,砚台休想!”

    老李大笑:“该死的!这买卖赔了!”

    老元也跟着大笑:“这却是我的玩笑话,那砚台你喜欢就拿去!我老元是那么抠门的人嘛!”

    两个在一号楼一楼喝酒的人都没感觉到此时有人潜入了天下楼……

    “承乾,把门打开。”冷锋拿着鸡腿指着三楼“阳台”的门说:“有客人。”

    李承乾疑惑地去开门,开门后果然发现了一个人。

    此人一身黑色斗篷,脸上戴着黑面具,仿佛隐身在黑夜里一样,如果不是打开门后屋里的烛光照到了他身上,绝对没人能发现他。

    “你是……”李承乾第一时间把随身的军刀拔了出来。

    那人解下面具,单膝跪倒在地:“属下百骑司绯月,见过太子殿下!”

    “绯月?你是那个闯天下楼的盗贼杨翼?”

    李承乾这才收起军刀,让开身位,这个曾经的盗贼加入了百骑司,听说现在已经调到了皇帝身边听命。

    冷锋瞥了一眼杨翼,扔给他一个鸡腿:“你的轻功不错,登楼我都没发现,可是能不能把你的斗篷改成紧身衣?外面风那么大,吹得你衣服哗哗作响,耳力好的人全都能发现你。”

    杨翼撕咬着鸡腿,含糊不清地说:“这是百骑司的斗篷,我也说这东西不利于行动,可是那几个老供奉不干啊。”

    几口吃完鸡腿,杨翼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了冷锋,信口封着火漆。

    冷锋想都不想就知道是皇帝的信,挑开火漆,冷锋拿出了信。

    从头到尾看完后,冷锋对杨翼说:“这么晚了,你还能进宫吗?”

    杨翼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腰牌:“这是百骑司十万火急腰牌,只要是与楼主有关的事,都可以夜开宫门。”

    冷锋点了点头:“你回去告诉皇帝,我会安排好的。”

    “您会安排好……好的,属下这就回宫。”

    说完,杨翼就钻出门外,刹那间就没了身影。

    李承乾好奇地凑到师父身边,发现信上就三个字:“明日,刘。”
………………………………

第46章 公审!

    李承乾挠了挠头:“父皇的意思是明日要为刘文静平反?”

    冷锋点了点头:“刘文静和你爹是故交,你爹断不会容忍刘文静在天之灵只能解恨,不得昭雪。更何况当日太极宫满是王公大臣,可都听到了裴寂的话。”

    李承乾想了想才说:“师父,按理说裴寂是国公,犯罪应该交给大理寺审理,为何却关押到了刑部大牢,还要公审?”

    冷锋笑了笑:“这还是我跟你爹说过的……”

    同样的问题也被戴胄问了出来,之前在太极宫太上皇被气倒,皇帝也正在气头上,他没敢问,等到晚上他觉得皇帝的气消了,才进宫询问。

    李世民邀请戴胄坐到桌案对面:“戴卿,魏征怎么说裴寂的过错你还记得吗?”

    戴胄说:“言语不可形容。”

    李世民亲自给戴胄倒了一杯茶,戴胄受宠若惊,却听皇帝说:

    “今天朕跟你唠唠往事,武德年间,你还只是刑部侍郎,刘文静被裴寂冤死的事你应该很清楚。”

    戴胄苦笑着说:“如何不知!臣那时都心寒哪!刘文静也算是开国功勋,怎奈小人得势,竟是连血脉都没留下!”

    “朕跟刘文静是旧交,他这个人,虽然急功近利,可是骨子里倒是忧国忧民的。昔日河北之地加收赋税一事,刘文静跟朕都反对,当时刘文静在朝堂之上声泪俱下啊!

    可是最终还是被裴寂压制了,且不论河北之地久经战火,人丁凋零,单单是突厥每年的南下就让那里没有了生养休息。

    加收赋税一事,得让多少人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戴胄叹息道:“祸国殃民啊,单单这就是一个大罪名。”

    李世民从桌案底下拿出了一个盒子,里面正是那件血迹斑斑的儒袍:“流民出山安家,可是比鼓励生育还要立竿见影的强国政策,承乾年仅九岁,不顾规矩硬是就地斩了崔步云。结果你也看到了,安民县流散流民大举出山,消息传遍大唐,无数流民奔走相告,户部尚书看着各地的奏表都笑傻了。戴卿,祸国之人,自有朝廷处置,可是殃民者,必须承受天下人审判!”

    戴胄直起身,拱手道:“陛下言之有理,臣知晓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回去吧,明日早起些,指挥禁军管理好现场秩序。”

    戴胄再拜,然后大踏步地回去了。他觉得,皇帝说的很有道理!

    早上,天还是黑的,冷锋就醒了过来,走到刘淑雯的屋前,发现这个傻女人竟是一夜没睡,全身孝服地替她父亲守灵。

    冷锋走到刘文静的牌位前上了一柱香,然后对跪拜还礼的刘淑雯说:“去吃点东西,今天公审裴寂,还有你出场的时候。”

    刘淑雯哽咽着说:“家父大仇得报,冤情也即将昭雪,淑雯谢楼主大恩,今生来世必以死相报!”

    冷锋笑了笑,就去叫李承乾起床,这孩子出了宫就喜欢睡懒觉,不去叫他他不会醒。

    今日的长安很热闹,百姓们都早早地等待在坊门前等待开坊,去朱雀大街看朝廷公审。

    以前只知道犯了罪的人会被官府审讯处置,没想到这次平民百姓也能围观议论,遍翻史书从没有这样的事。

    朱雀大街如今被禁军包围,可谓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给皇帝、王公大臣的座椅早已备好,裴寂也早早地被关在大街中央的囚笼里。

    裴寂此时目光呆滞,根本感受不到全身错乱的伤口的疼痛。他想不明白,为何自己会落到此等地步。

    前一秒还在幻想着官复原位的风光,下一秒却跌落到了十八层地狱。

    我没说过那话啊!

    裴寂很想捶胸大喊,可是那一日他听得很清楚,那就是自己的声音。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裴寂满是血污药粉的脸上,裴寂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将终结。

    长安的百姓都涌到了朱雀大街,虽然不少人都拿着烂馒头等东西打算过过手瘾,可是周围的禁军却不允许他们近前。

    两辆明黄色的马车驶来,等李世民和李渊从马车里走出来以后,百姓们山呼万岁。

    裴寂的对面,是两阶平台,李渊和李世民并肩坐在最高处,下一阶就是今天的主审官…戴胄和众王公大臣。

    戴胄清了清嗓子,大声说:“肃静!”

    等到围观百姓安静下来,裴寂才转身向太上皇和皇帝失礼。

    “开始吧!”李渊对李世民说。

    “戴胄,今日乃是天下公审,朕只作旁观,你要让百姓们畅所欲言,知否?”

    “臣遵旨!”

    禁军给百姓们让出了一个口子,戴胄高声地说:“今日乃是天下公审,任何人都可以控告此人!若是有冤屈的,大可上前来。”

    人群议论纷纷,过了好久,才有一个汉子走了出来:“大老爷,小人原是大安坊的平民,这老贼看上了我妹妹,派家奴几番恐吓,妹妹宁死不从,好几次都上吊了。要不是躲到了洛阳舅舅家里,恐怕就进了火坑啊!”

    有大汉打头,好多人家纷纷站出来指证裴寂的好色行径。

    戴胄总结道:“欺压百姓,此为一,强抢民女,此为二。还有吗?”

    这时,老王珪从座位上站了出来,今天他穿着朝服,一丝不苟地给太上皇和皇帝行礼后,对戴胄说:“既然是天下公审,老夫虽身为朝臣,也有指证的资格。

    老夫指证裴寂当年身为宰相,却结党营私,收受贿赂,此为一。

    言语蛊惑君王,扰乱朝纲,此为二。

    肆意妄为,私改政令,此为三。

    如此奸臣,老夫耻与为伍!”

    戴胄点了点头,王珪已经把罪责整理得很清晰,不需要他总结了。

    王珪还没回席,魏征就已经站了出来,和魏征一起出场的,还有从平民中走出,全身孝服、抱着牌位的刘淑雯。

    魏征走到刘淑雯面前,对着牌位拜了拜,刘淑雯叩头还礼。

    二人走到裴寂前面,魏征指着牌位说:“裴寂,你可曾记得此人!”

    裴寂用昏黄的眼睛看了一眼牌位,苦笑道:“到底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怎么,你魏征要替他说道说道?”

    魏征惨笑着说:“刘文静何辜竟受你这歹贼诬陷!刘文静幼子何辜?竟被你吊死在亡父卧室!”

    刘淑雯狠狠地抱着父亲的灵位,泪流满面地对裴寂说:“家父与你虽素有怨仇,可是你为何偏偏诬告他谋反,让他背负永世骂名?我弟弟何辜?我姐妹、母亲、姨娘何辜?裴寂,换作你的妻女孩儿也遭受此等待遇,你在九泉之下能瞑目吗!”

    魏征转身跪倒在地:“陛下、太上皇,臣魏征弹劾裴寂诬告刘文静谋反,臣魏征弹劾裴寂草菅人命!昨日裴寂之言仍在太极宫内回荡,陛下、太上皇!酷暑飞雪的奇冤呐!若不得昭雪,天理何在啊!”

    李渊深深叹了一口气,裴寂的话彻底地证明了一切。

    他也只能从众了!
………………………………

第47章 尘埃定

    李渊从座位上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示意李世民不必扶他,一路走到了裴寂的面前。

    李渊看着牢笼里满身狼狈的裴寂,缓缓开口说:“朕知道,那话不是你清明的时候说的,可是就算是你喝醉了酒说的话,也算是罪不容诛。现在好多人都想要你死,朕也想,因为你竟然是那样的看不起朕!可是朕昨夜想了想咱们的过往,到底还是有一丝情分的。

    从晋阳起,朕没有亏待过你吧?你举报刘文静谋反,言辞凿凿。朕连儿子、朝臣都不信,而是选择信你,这样的信任古往今来有几个可以比拟的?

    朕的故人不多了,困局皇宫,也只有你偶尔能跟我说说话,打打牌。

    刘文静的事,是朕错了,朕会在天下发布罪己诏。

    至于你……你放心吧,至少朕不会让你无后的。”

    说完,李渊不管悲呼着想要求饶的裴寂,冲刘淑雯招了招手,刘淑雯看了魏征一眼,魏征点了点头。

    于是刘淑雯抱着父亲的牌位走了过去。

    李渊看了看刘文静的灵位,苦笑道:“你都死了还不消停,真是的!作为臣子你是不合格的,因为你太急功近利,征讨薛举的大败,就是你立功心切导致的。朕听信了裴寂的话,让你含冤而死,是朕的不是。”说完,李渊对着灵位拱了拱手。

    作为帝王,这已经是李渊能够摆出的最低姿态了。

    看着曾经的好友去死是一件残酷的事,李渊拒绝了马车坐辇,一步一步地走向皇宫。

    恢宏壮丽的皇宫,此刻看起来更像是一座牢笼。

    直到太上皇离开视线,戴胄才直起腰,宣布道:“裴寂此贼,罪不容诛,剥夺魏国公爵位,判处今日午时,斩立决!”

    李渊的面子到底还是要给的,所以裴寂的家人至少保全了。

    裴寂的断头饭很丰盛,连天下楼号称不许外带的美酒都有。

    裴寂看着往日令他食指大动的美食,缺难以下咽,只是一口喝干了壶里的酒,就一跛一跛认命地走上了刑台……

    冷锋看到裴寂的人头落地后,走到刘淑雯面前,对她说:“走吧。”

    刘淑雯红着眼,只是点了点头,就晕倒在了冷锋的怀里。

    毕竟刘淑雯是大仇得报,而且心力交瘁加彻夜未眠,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不等冷锋抱着刘淑雯回到天下楼,朝廷恢复刘文静官爵,赐谥号的消息就传播开了。

    天下楼一号楼三楼,李世民与冷锋相对而坐,每个人都端着一杯茶,也不喝。

    李世民在想事情,冷锋在等着李世民想完。

    好久之后,李世民才回过神来,问冷锋:“淑雯她没事了吧!”

    冷锋点了点头:“只是心力交瘁罢了,睡一觉就好了。”

    李世民咳嗽了一声,用怪异的眼神看着冷锋:“你不打算给她一个交代?”

    冷锋一愣:“裴寂死了呀,而且她爹也洗脱了冤屈,还有什么可交代的?”

    李世民苦恼道:“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事,观音婢可跟我说了,你连人家身子都看了。”

    冷锋苦笑着说:“难道你还要我娶她?你怎么也干起裴寂拉皮条的旧事了?”

    “拉皮条是什么意思?我没拉什么皮条啊!淑雯和观音婢也是旧识,我只是不放心她罢了。你看了她的身子,为名节计,她也只能嫁给你了。怎么?你觉得淑雯配不上你?还是你觉得她的嗓子……”

    冷锋敲了敲桌子:“什么跟什么啊!我怎么感觉你在推包袱给我?”

    今天的李世民很怪,身为皇帝,他不关心国家大事,反而热衷于当媒人了!

    李世民深深叹了一口气:“冷公子,你对刘文静被诬告谋反一事怎么看?”

    冷锋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是裴寂诬告的吗?难道还有别的隐情?”

    李世民点头,指着玄武门的方向说:“我也不瞒你,建国之初,父皇立了大哥当太子。我不服气啊!明明我的战功更甚,为何立他作太子?

    所以我总想着把他弄下来!也就是那时起,我开始网罗谋士,跟大哥几番碰撞。

    刘文静是我的故交,也是我这一派的,父皇执意处死刘文静,不仅仅是因为裴寂的蛊惑,更多是想借此震慑我,想要让我消停。

    说起来也是我对不起刘文静啊!”

    冷锋听明白了,原来刘文静就是杀死在猴子面前的一只鸡啊!李世民也是因为这一点才对刘文静感觉到愧疚,才会这么关心刘淑雯的情况。

    说实话,冷锋对刘淑雯并不反感,那是一个性格坚毅的女子,冷锋也很欣赏她,可是如果谈到恋爱……他就不怎么了解了,青春期正是一个人慢慢萌发爱情观的时间,可是冷锋那段时间没机会接触女性,每天都在练习枪械组装、射击、武术……

    甩了甩头,冷锋苦笑着对李世民说:“这事儿还是等我从草原回来再说吧!等我从草原回来,原本承诺两年以后给你的侍卫也该提前合格了。印书机的事儿我交给了李泰,书院的创办流程承乾记得很详细。交给他们俩就好!”

    听到冷锋说起自己的几个儿子,李世民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自己三个儿子虽然才八九岁,可是算学一道已经初入门径,而且没有皇家最容易染上的骄奢淫逸的臭毛病,不管是朝堂之上还是百姓之中,都是一片赞誉声!

    虽然不知道三个儿子都学到了什么,可是大儿子李承乾在安民县获得了百姓的爱戴,现在天下百姓哪个都知道太子亲善爱民。三儿子对答军旅常识举一反三,绝不是纸上谈兵,小儿子趾高气扬地给将作监的大匠讲解“杠杆原理”、“三维制图”等知识,看起来都是极重要的学问。

    听说承乾学得最多,李恪学得是武功兵法,李泰学的是物理化学,李世民都在琢磨着是不是再生几个儿子,好多从冷锋这里淘弄点世外学问。

    直到迷迷糊糊地回到皇宫,进了皇后的寝宫,李世民才从幻想中醒来,丝毫没注意到皇后就在自己身边。

    “得去找观音婢再生几个才是!”

    “啐!”羞涩的皇后啐了皇帝一口。

    这如何了得!李世民立刻决定“惩罚”一下这个目无尊上的皇后!
………………………………

第48章 八牛弩

    杨翼、幽、影和一千禁军卫队。

    这就是李世民安排跟着冷锋的人,冷锋被随便安了一个将军职衔后就成了这只队伍的头儿。

    过了渭水,临近边境的时候,不仅要抵抗夜间的严寒,还要提防时不时出现的马贼。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遇到几十人的马贼冷锋还可以收拾掉,遇到百人以上的,除非孙思邈把手枪还回来,否则没法应对。

    要是遇到了两百人的马贼……呵呵,在这里手枪可就不行了,冲锋枪才是最佳选择。

    不过可惜啊,冲锋枪当时被冷锋赶向狙击点时丢掉了。否则突突突的它,才是称霸唐朝的最佳武器。

    狙击枪是最精准的枪械,可是涉及到大规模战争,冷锋最多用它点掉对方的大官,遇到战略转移,它只是一个累赘,免不得要丢掉。所以冷锋这一次除了一颗手雷、一把军刺、一把李世民馈赠的宝剑以外什么都没带。

    一千全副武装的队伍,足以令任何马贼望风而逃。

    不过这不包括一头野猪。

    唐朝人太少了,有时候随便挑一个小山头,都能遇到猛虎野熊一类的猛兽。

    野猪皮厚,一般的箭可奈何不了它,士兵们射的箭连野猪那混合了泥浆松脂的外壳都射不透,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八牛弩这种大杀器了。

    铁翎的八牛弩箭,连城墙都可以钉进去,供士兵攀爬攻城,更何况一头野猪呢?

    杨翼特意找好了角度,一锤子砸在扳机上,巨箭直接轰爆了野猪的头颅。

    杨翼顿时怪叫一嗓子,不知道八牛弩威力的他以为最多一箭射死野猪。可惜了猪头,这下吃不到猪头肉了!

    晚上,一千人驻扎在一个隐蔽的山坳,开锅煮猪肉。

    杨翼等人正在等猪肉成熟的时候,冷锋却对八牛弩产生了兴趣。

    好几个壮汉才能一点一点拉开的弩箭,难怪叫“八牛弩”!

    负责管理八牛弩的军官看到冷锋正在研究八牛弩,就笑嘻嘻地走了过来:“将军可是没见过这八牛弩?”

    冷锋点了点头:“没见过,这么费力才能开动的巨弩,也难怪咱们一千人才配备了一个。”

    军官拍了拍八牛弩说:“将军不知,千人队是没有资格配备八牛弩的,只有两万以上的大军,而且是攻城之战,才会配备十具。

    八牛弩是军国重器,从不轻易使用,这一具据说是大帅上表向朝廷讨要的,突厥人没有城池,也不知道大帅要这东西干什么。”

    李靖讨要的?单单这一条消息就让冷锋来了兴致。

    李靖是谁?“军神”!征讨突厥的时候特意要一具八牛弩,不可能是在草原上射兔子玩,八成他是想实验一下八牛弩在应对骑兵时的伤害怎样。

    突厥人尤擅骑射,这是大唐军队很难比拼的,所以改良武器就是唐人唯一能做的事。

    武器中赫赫有名的陌刀就是为了应对骑兵才出现的。

    八牛弩的杀伤力已经是唐朝的“核武器”级别的了,可是应用到突厥人上几乎不可能有收获。

    八牛弩杀伤力大,可是上弦费时费力,且只有一击,这一箭虽然能射杀两人或者三人,可是在正式战场上,就在上弦的这段时间里,带着弯刀的骑兵已经杀过来了。

    李靖是一个优秀的统帅,没道理不了解这些啊!

    想事情就费时间,冷锋想完事情后,猪肉已经没他的份了。
………………………………

第49章 滑轮组

    李靖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冷锋一千零三人到达大军驻扎地的时候,军营正在转换营房的排列,从一个帅帐为圆心,士兵营房为半径的圆形变成了三角形。

    同等周长,圆的面积最大。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

    李靖没学过数学,但是他的统帅思维和百战经验让他选择了这么安排。

    夜晚休息时,圆形可以保证在占有足够地方的情况下,减小外围的周长。这样利于岗哨消息的传递。

    白天三角形阵容每个角都是轻骑兵,是三个随时射出的箭矢,三条边则是重骑兵玄甲军和精锐。

    冷锋让杨翼带队进营地交接文书,自己则进了玄甲军的营地。

    李世民太注重这次战争了,连手下最最强大的玄甲军都派了五千出来!

    何谓玄甲军?就是人马皆披黑色重甲的骑兵队伍,玄甲军人、马身上的重铠刀劈不开,枪刺不透,箭不能钉,除非是链枷这类武器,否则很难造成有效打击。

    这支玄甲军是李世民的亲军,跟随李世民征战沙场多年,是李世民绝对的死忠。

    李世民使用玄甲军的战术主要有这么几种:侧翼突击、埋伏、正面突击。

    李世民最喜欢使用的战术是侧翼突击,或是攻击是敌人的薄弱环节。

    李世民通常会让正面部队先与敌人接战,等敌人锐气受挫,受到消耗的时候,他再率领玄甲军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直接迂回过去,前后夹击敌人。这样的攻击,往往是致命的一击,会让敌人就此崩溃了。

    正面突击,是以玄甲军为前锋,大军为后继,直接对敌阵实施冲击,把敌人的阵势冲乱、冲散,从而最终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

    李世民曾率领500骑兵向窦建德的大军挑战,并成功伏击了他们的前锋部队,生擒了敌军骁将。

    这支队伍,除了洛阳城外被王世充小挫一次以外,从未失败过。就是小挫的那一次,也取得了三倍于损失的胜利。

    可以说这是李世民手下的“特种兵”。

    猛队的建立理念跟玄甲军是类似的,只不过猛队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