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仲清从来都是实话实说:“都说饿死。。。。”

    冷锋瞥了他一样:“那你先把你嘴里的土豆块抠出来再说。”

    张仲清哼了一声,咽下土豆后问:“前几天你们忙着收割,我还没问你山南道一行怎么样了呢!”

    李孝恭笑道:“还能怎么样?要是没帮你出气,他敢堂而皇之的回来?”

    冷锋点点头:“不知道把他逼得上吊自杀算不算够了?”

    张仲清立刻伸出了大拇指!能把人折腾得自杀,这已经足够他出气了。

    冷锋趁机说:“等年后,我可能还要离开长安,跟老房老杜魏老头一起走的话,龙牙军也得带着。这一次,你可不能给我缩减火药配备了吧!”

    张仲清无奈道:“你们几个出长安,防护自然不能弱了。不过先说好,你要是还想炸个礁石什么的,可别拿武器制式的惊雷去浪费!来信告诉我,我给你造!”

    之前冷锋要炸三泉县水道的礁石,可是把龙牙军带着的惊雷浪费个精光,直到后来有加料的惊雷送过来,才加快了速度。

    李靖和李孝恭对此大笑不已。

    等笑声消失以后,李靖才说:“昨天杜如晦突然被降职成了兵部侍郎,把兵部尚书的位置空了出来,看样子,是要任命新的兵部尚书,你们对此有什么小道消息吗?”

    李孝恭摇摇头:“没有,皇帝守口如瓶,就是杜如晦,也只是笑笑不说话,还说我绝对猜不出是谁,我猜了一天,发现还真的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冷锋敲了敲桌子,指指自己。

    三人一起看向他,异口同声问:“你知道?”

    冷锋点点头,然后又指了指自己。

    李孝恭瞪大了眼睛:“不是吧!”

    李靖手里的酒杯都倒在桌子上:“真的假的?”

    张仲清则是直接说:“你?怕不是让你去祸害兵部吧!”

    “怎么就成了我祸害兵部了!”

    冷锋很意外,怎么张仲清不表示祝贺,还说了这话?

    张仲清嗤笑道:“你心里就没点数?你看看你干什么事,不是当甩手掌柜?文院你甩给了韩崇文老先生,惊雷司你甩给了我,天下楼你甩给了老元,银行你甩给了张围。你现在有什么是你直接管的?到时候你进了兵部,估计也得甩给杜如晦,让他白让位置!”

    “屁!那咱们就看看!”

    冷锋最讨厌别人看不起自己,不就是个兵部尚书吗?

    可是第二天,他正式接手兵部的时候,却傻眼了。

    兵部管理所有和战争、士兵有关的事情,就是边境的换防,也得兵部同意以后才能换。

    杜如晦站在冷锋身边苦笑道:“就是这个样子,所以这段时间兵部尚书都是我们文官担任,寻常武人,看这些折子都要头昏眼花了。”

    冷锋打开一张折子,只见上面写着:草原边军驻守已满一年,申请换防。

    冷锋不可置信道:“一年就换防?”

    杜如晦点点头:“没错啊,草原那地方鸟不拉屎的,将士们在草原可算是饱受折磨,所以就一年一换防。”

    冷锋摇摇头:“不行啊!换防以后,新去的士兵还得适应草原,对边境的突厥人也不怎么熟悉,这不是错误的做法吗?”

    杜如晦无奈道:“可这些都是陛下定的,咱们只要签署就好了,管那么多干嘛。”

    冷锋摇摇头:“这不行,这件事可不是能将就的,明天朝会上,我要启奏这件事。”

    杜如晦劝解道:“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干,将士们会很埋怨你?”

    冷锋点点头:“那就想办法改善一下他们的驻守环境得了,草原缺少的,不外乎蔬菜,我家有很多大棚,挑些不会冻坏的蔬菜给他们送过去就好了。”

    这可是关乎边防的大事,不能马虎啊!


………………………………

第571章 谋福利

    杜如晦无奈道:“虽然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政策可是陛下定的。就是李靖那种兵法大家都没多说什么,你要是提出反对的声音,那可是不给陛下面子啊!”

    李靖自然是明白这种规定是不合适的,但是他不说,就是因为他“老实”,不想和皇帝对着干。虽然皇帝说自己虚怀纳谏,但是从魏征死后的下场来看,就知道其实他也很讨厌别人说自己的不是。

    虽然如此,但冷锋还是认真道:“不能因为考虑皇帝的因素,就把这带有隐患的问题忽略啊,国防就像堤坝,千里之堤,都能溃于蚁穴,更何况关于国朝命运的边防了。”

    杜如晦叹息道:“既然你坚持,那就上书吧,不过别怪我没提醒你啊,这可是你当兵部尚书的第一天,朝堂里。没准有不少人等着你犯错,然后参你一本呢!”

    现在朝廷里还有不少的五姓官员,虽然五姓在银行事件中一败涂地,但是他们的实力毕竟还在。当他们隐匿在暗处,反而更不好对付。

    冷锋点点头:“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杜如晦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但是冷锋认为,这样的大事,还是当朝说出来比较好。

    第二天的朝会,惯例是李世民询问有谁要启奏。

    冷锋本想直接站出来,但是魏征却先他一步出来,询问什么时候才能把土豆和玉米发放到平民百姓手里,消息已经发出去,但是百姓们并没有见到实物,会有人怀疑是不是朝廷学着隋朝搞得什么“麒麟”的祥瑞噱头。

    李世民只说土豆玉米的种子还不足以全民推广,让魏征告诉百姓们再等两年。

    等魏征回班后,冷锋刚要站出来,却又被房玄龄抢了先。

    房玄龄觉得文院教导的制表方法,很适合推广到大唐各地州府。

    这样一来,像税收什么的,就能比之前好计算很多。

    李世民也见过制表,觉得这种方法很合适,就准许了房玄龄的建议,并下旨要求文院制作一个制表教学的文案,发到大唐各地。

    等老房回去坐下后,这回终于没人抢了,冷锋站了出来,可是没等他启奏,李世民就说话了。

    “哦,对了,诸卿,今后担任兵部尚书的将会是熩国公,朕都忘了下圣旨,真是的!”

    房玄龄等人立刻站起来对着冷锋拱手庆贺,冷锋也一一还礼,这一番下来,就把他累得够呛。

    等还礼完毕后,冷锋说:“陛下,我想问你一件事。”

    就这话一出,众人就都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虚汗。这是在朝堂,这位狠人,不仅自称“我”,还对皇帝称呼“你”,真是可怕。

    李世民却早已经习惯了冷锋的称呼,他点了点头:“你问吧。”

    冷锋拱手道:“敢问陛下,你觉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李世民点点头:“有道理,任何大事的变化,都是小事堆积起来的,先贤的道理,都充满了大智慧。”

    见李世民点头,冷锋就质问道:“那为什么,边境一年一换防这样明显是错的做法,却没人指出?试想,要是草原人趁着换防的时候进攻,新去的将士对对付草原骑兵的办法还不熟练,那不是自减战力嘛!”

    李世民道:“朕也知道,但是,草原煎熬,将士们在那里生活就是受罪,朕也带兵守过草原边境,自然知道那里有多难熬。”

    冷锋撇撇嘴:“草原难熬,不外乎吃的都是肉食,吃不到蔬菜而已,只要朝廷给边军供应蔬菜,不就可以了吗?”

    长孙无忌出班说:“熩国公,你可曾想过,给边军送蔬菜,可要靡费多少人力物力?只因口腹就这样靡费?

    这之间的消耗,还不如扩充一下编制,给边军增加一点兵甲呢!”

    直到长孙无忌站出来,冷锋才想明白朝廷为什么明知道这样自减战力,却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就是怕花钱!

    往草原边境送蔬菜,其靡费肯定非常惊人,朝廷舍不得这么多钱,宁可一年一换防。

    虽然也算是给将士们考虑一下了,但是,依旧让冷锋无可奈何。

    想了一下,冷锋才说:“反正我觉得这种自减战力的方法不可靠,实在不行,那就我出资送蔬菜给边军,边军的换防改成三年一次吧,而且是一次换防一半!”

    整个朝堂里的人都用奇怪眼神看向冷锋。家与国,从来都是两回事,就是皇帝,也不会轻易拿自己的私产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

    这一位,就不知道这一点嘛?

    李世民也被冷锋这话逗笑了,他连连挥手:“熩国公为国担忧的心情,朕是知晓的,可是这件事。。。。”

    “这件事,要么朝廷出钱,要么就我出钱,反正我钱多,我出的起!将士们在外面戍边,家里可能连衣冠冢都安排好了,这样,还不够资格改善一下口粮?”

    冷锋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偏偏这么说了,就是要羞一羞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文官、负责朝廷财政的人。

    抠钱眼都抠到了将士们的口粮上面了,处处省钱,也不见国内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长孙无忌笑道:“熩国公不要胡搅蛮缠,这件事。。。。”

    冷锋看向李世民:“你觉得我在胡搅蛮缠吗?”

    李世民忍不住沉思起来。

    以他对冷锋的了解,他从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他这么说,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冷锋也去过两次草原,应该对那里很了解,他既然说只要送蔬菜就能缓解将士们的煎熬,那就应该是可以的。

    至于他不看别的地方的边防,偏偏这么看重草原。。。。

    李世民问道:“熩国公,按你的意思,周边国家里,咱们从现在起,就要重点提防草原?”

    冷锋点了点头。

    大唐周边的国家很多,对中原入侵最频繁的,就是草原。

    不知道几百年后,某个懦夫朝代,不就是被草原民族给终结了?

    更何况目前,突施突利受了重创,逃回西突厥。

    有他们的加入,西突厥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抛却火药武器不提,他们是唯一能够跟大唐直接叫板的。


………………………………

第572章 要权

    这个时候,军方有了能够直接说话的主心骨,就都活跃了起来。

    李孝恭站出来说:“陛下,咱们的火药武器,在对付草原人的散乱阵容时,是最吃亏的,咱们除非把边境城池的城墙都连接起来,建立一座新的万里长城,否则,今后和草原的战斗,还是不可避免。”

    冷锋说:“建立新的万里长城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实证明,单纯的关隘,不足以抗拒敌人。只有在人心里建立万里长城,才能够让大唐屹立在世界之巅。”

    “这话说得好!”

    魏征忍不住连连鼓掌,他出班说:“陛下,臣附议!只有让边境的将士们都过的好一点,才能加强他们的信心!”

    老魏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官,作为言官,他算是不文不武,因为不管文官武官,都很怕他。

    李世民想了想,发现冷锋说的居然很有道理,他忍不住看向李靖:“卫国公,你怎么看?”

    要是李靖这个墙头草都支持冷锋的话,他也就准了。

    李靖站起来说:“陛下,您曾经也是统帅,安不知将士们为什么冲锋陷阵,百死无怨?”

    战场都是要死人的,但是很少听说大唐那个军队因为死的人太多就崩溃了。

    将士们冲锋陷阵,不仅仅是因为为了身后的父母儿女,更多的是因为统帅,或者说朝廷、势力。

    只有能让他们产生归属感的地方,他们才能全心全意的效忠。三国时期,为什么蜀国就能比魏吴得到更多能人的支持?因为他们能够让效忠的人,得到归属感。

    李世民点点头:“既如此,那就准奏,今后边军三年半换防,每月还要定时补给蔬菜,所需费用,均由国库负担。”

    李世民这话一出,武将这边顿时个个眉开眼笑。

    不知道熩国公是怎么成了兵部尚书的,这实在是太妙了!单单今天这一次,就给军方争取到了福利。

    等拟旨的官员离开以后,李世民疑惑的看向冷锋:“你怎么还站在那?”

    冷锋迟疑了一下,还是说:“还有一件事,就是今后关于军方的制度定制,我想成立一个参议团,只有这个参议团通过后,再具体实施,如何?”

    这话一出,群臣大惊,李靖刚想坐回去,蹲到一半就一屁股砸到了地上。

    卧槽!

    他们听见了什么?

    虽然话里没有,但是意思不就是跟皇帝要权力?

    李世民也被冷锋吓了一跳,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冷锋笑道:“三个臭皮匠,抵得过一个诸葛亮,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能让政策决定的完美。虽然你曾经是统帅,但是也不能保证你所有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啊。”

    李世民迟疑了。

    因为他曾经是统帅,而且兵部尚书的任职一般都是文官的缘故,所以他习惯了自己制定军方的一些政策。

    然而,此时冷锋却直接跟他要这项权力。。。。

    皇权就是中央集权,他巴不得自己掌控的权力更多些,臣子的权力更少一些,但是偏偏此时跟他要权力的是冷锋。。。。

    给还是不给呢?

    今天他看到冷锋居然很认真的干起了兵部尚书的活儿,是很高兴的,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想让冷锋彻底成为朝堂的一员。可是放权,这件事,还是不能轻易就能答应的。

    “这件事,容后再议,你先回去吧。玄龄,三泉县新县令的人选,你想好了嘛?”

    这就算岔开话题了,冷锋微微一笑,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去。李世民的反应在他的设想之内,跟皇帝要他的权力,不可能这么简单。

    房玄龄站起来说:“陛下,臣已经想好了,臣的一个远房侄子,曾经在扬州当过小吏,对水运一道很精通,很适合成为三泉县的县令。”

    房玄龄这是明目张胆的内举不避亲,但是他的面子还是在那里的,李世民并不抗拒,点头说:“那就他吧。”

    普通的朝会很简单,一般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当没人再出班启奏后,李世民就直接宣布退朝,不过,他却让冷锋到御书房见他。

    等李世民一走,武将们都围了过来。

    程咬金大笑道:“没想到成了兵部尚书的居然是你,这下好了,你和陛下的关系好,咱们军方也能在朝堂多说几句话了。”

    李靖则说:“你刚刚跟皇帝直接要权力的做法,有点不妥,或许你可以纠错,但是这么直接要。。。。”

    冷锋摇摇头:“这个没什么,你放心吧。”

    和军方的将领们告辞后。冷锋跟着无名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的桌子上,就摆着一盘花生米,皇宫里的厨子还开创性的给花生米裹上了一层鸡蛋面粉脆皮,看起来居然还不错的样子。

    李世民招呼冷锋坐下后问道:“朕知道你想在兵部干出一点成绩,但是你不知道,权力放出容易,收回却很难吗?”

    作为皇帝,李世民对权力的分散是特别抵触的。

    事实证明,很多朝代后期的皇权中落,都是因为皇帝的话语权被削弱了很多,甚至会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

    冷锋无奈道:“所以我才说成立一个参议团啊,这个参议团的人员,还不是你说了算,你只要掌控任免权别的你还怕什么?

    虽然你之前曾经率军多方征战,但是,时间是流逝着的,你之前的想法,未必就适合现在。就像火药武器的应用,你选择整个大军均摊,但是,其实只有把火药武器集中起来,成立一个专门使用火药武器的特战队,才是最能发挥它攻坚效果的做法。”

    李世民想了想才说:“你可能说的对,朕对火药武器应用到战争确实不怎么了解。真想到战场上看看啊。。。。”

    冷锋笑道:“可以啊,不是可以御驾亲征嘛!高丽现在正内战的火热,等什么时候他们打得差不多了,咱们就征战高丽,一次出动,怎么也要把乐浪四郡拿回来才行。”

    李世民苦笑道:“哪有那么容易,当皇帝的,就得待在皇宫里,平时出个宫都有人上谏说朕这是肆意胡为,更别说御驾亲征了。”


………………………………

第573章 一模一样的批复

    当皇帝并不是那么顺心的事情,可以说他是世间最快乐的人,因为这个时候任何的王、皇,都是取天下用于自身。

    而他也是不开心、不自由的,因为他只能被各种原因束缚在皇宫里面无法动弹分毫。

    御驾亲征这种事,还真的不是说说就能办到的。

    冷锋无所谓道:“那就要靠你自己想办法了,反正三五年内,高丽是咱们必须对付的对象。”

    冷锋站起身,离开了御书房,走到门口时,他回头说:“参议团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啊!”

    李世民随便答应了一声,其实他整个人都沉浸在幻想里面无法自拔。

    不止一次他做梦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沙场饮血的年代,更何况高丽,实在是一个适合他御驾亲征的国家。

    曾经隋炀帝三征高丽,不仅没有缓和国内的矛盾,反而因为三次远征的惨败而加速了隋朝的败落,一时间群雄并起。

    百万大军征一小国而惨败,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对着隋炀帝骂骂咧咧的李世民,并不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他也失败了三次,不比杨广少。

    唯一的区别,或许就是最终他成功了。

    结束了朝会,是朝廷官员用午膳的时间,好多要在自己官署干活的官员都会留下来吃饭。这顿饭是朝廷出的钱,所以。。。。

    也就别想着它的味道有多好!

    看着碗里的白菜豆腐,冷锋无奈的放下碗。

    白菜豆腐这种最廉价的菜,他没什么抵触,但是,就不能多放一点盐吗?这滋味,怎么吃?

    丢掉饭碗给茶房收拾,冷锋决定到唐俭那里蹭一顿。

    在他认识的人里,唐俭是最能吃的之一,三天两头的天下楼就能收到来自唐俭的外卖订单。

    今天的鸿胪寺很热闹,想不到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在,侧厅的桌子上,伙食还很精致。

    房玄龄见冷锋过来,就对唐俭笑道:“得了,又来一个蹭饭吃的,茂约,你的米饭够不够?”

    唐俭笑道:“自然是够的,来来来,今日正好都聚在一起了,咱们也聊聊。”

    房玄龄和杜如晦可不是来蹭饭吃的,他们有正经事找唐俭。

    四人边吃着饭边说话,把食不言的古训丢到了天边。

    “大唐周边外出的商路大概也就这几处,余下的,虽然也有,但是形成不了规模,也就没必要去查看。”

    杜如晦和房玄龄也收到了要巡查各地,然后制定新商律的消息,这俩人把第一个目标定在了通外的商路上。

    各地都有商业活动,但是最获利的,还是对外贸易。毕竟在大唐很简单的瓷器、茶叶、还有玻璃等东西,只要运出去,那都是天价。

    “就是这样,目前商业里最暴利的当属对外贸易还有。。。。你的天下楼,所以老夫觉得,还是先针对这两样制定一下规定比较好。”

    出乎老房预料的,冷锋对他的直接并没有抵触。

    “这个自然,天下楼干的就是暴利的买卖,我称呼它为奢侈消费,也就是花钱买痛快。当年要不是我要求对天下爱楼征收最终成品税,朝廷连毛都捞不到。”

    大唐征收实物税,一块猪肉,不管做成红烧肉还是糖醋里脊,收的都是猪肉的十二分之一的税。

    那点钱,简直难看死。

    “要征收就要狠一点,我看成品的十分之一就很不错,也不会逼的商人提高价格来涨利润。”

    房玄龄和杜如晦面面相觑,这冷锋是不是没有懂他们的意思?他俩之所以这么明说,就是给冷锋一个面子,让他赶早改变一下天下楼,不要站在风口浪尖上。TV首发

    或者找皇帝走走门路,少收一点。

    毕竟,那可都是钱啊!

    然而。。。。这位怎么有一种要自切一刀的感觉?

    冷锋笑道:“你俩别这么看我,反正我觉得这种纳税很妥当,并不觉得多。”

    有的时候,钱太多也是一种苦恼,比如冷锋现在,根本数不清自己有多少产业,只是机械的在账簿最后面签个名就好了。

    这么多的钱,冷锋一时半会竟然不知道怎么花出去,就是张围也经常来他们家提醒他,银行里存了你家太多钱了,你想办法花花啊!

    积财太多,也会引来祸患,所以前阵子冷锋甚至把老元买下来的那块地,便宜卖给文院盖高楼,收租子。

    那块地就在文院对面,随着文院的发展,今后那里必定成为最值钱的地皮,冷锋都不敢想能有多少收获。可能就是冷竞玩命的败家,也败不完。

    唐俭忍不住说:“其实熩国公这是以退为进,也是为人先,。天下楼带头改变,接受商律的变化,其它的商人还能怎么说?”

    二人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了!

    定好大唐边境各处巡视的先后顺序后,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