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他听说冷锋回来的时候,才过来找冷锋商量。

    “朕也不白借你的人。”

    李渊掀开棉被,在腰间一顿掏,掏出了一块玉佩,他把玉佩递给冷锋:“这算是朕的报酬吧,放心,这块玉佩的价值绝对足够。”

    冷锋接过玉佩,玉佩的做工不错,但是材料有点瑕疵,还有三处。有瑕疵的玉,价格就直接跌落谷底了。

    不过,李渊这就算是意思意思,接受就是。

    “好。”

    冷锋答应一声,把玉佩挂到了腰间,随后推着李渊转了一个圈往外走。

    “太上皇,龙牙军的士兵们有四百多就在长安,哪天您把他们聚集起来,可以自己挑选的。”

    “嗯,朕会的,球赛开始之前,朕会亲自指导这些人的。”

    说完,李渊示意冷锋放手,自己推着轮椅离开了御花园。

    旁边,李世民的贴身宦官已经在等着冷锋了。

    《大唐龙牙》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大唐龙牙请大家收藏:()大唐龙牙更新速度最快。


………………………………

第779章 朕在等

    自从冷锋认识李世民以来,他身边的贴身宦官,除了无名以外,一直在换。也不知道他们是被调走了还是被干掉了。都说伴君如伴虎,冷锋现在深有体会。

    明明他已经离开李世民的视线了,但是李世民依旧不放过他,闲来无聊想要树立一个敌人排除寂寞,都要先想到他。

    跟着宦官走进御书房,正伏案批阅奏章的李世民抬起头,吩咐道:“给护国公搬一个椅子来,你们都下去吧。”

    那个宦官给冷锋搬来一个椅子,然后快速的离开御书房。皇帝跟一些大臣有话要谈的时候,就必须快速退场,迟了,就算是割耳朵也来不及喽。

    虽说皇宫里生活郁闷,但是也比被发配到惊雷司关起来干活强啊!

    冷锋没有坐椅子,而是走到李世民的桌子前,因为李世民对他展开了那个奏折。

    奏折是鸿胪寺的,是一份翻译,翻译了倭国的国书。

    毕竟,之前倭国人在“日出之国、日落之国”上闹了笑话,再也不敢用汉字写国书,干脆就用倭国文字表达意思。

    这样,不会产生歧义。

    冷锋快速把奏折过了一遍。

    苏我次郎的国书很老实,尊敬的称呼李世民为长辈、天可汗,还很委婉的提出了要再采购大唐几条战船的要求。

    “你怎么看?”

    冷锋经历过扶余之战,对倭国算是比较了解,故此李世民才会询问冷锋的意见。

    冷锋把奏折还给李世民,说:“倭国的海上力量原本是分散的,但是,受到渊盖苏文的影响,他们把海军聚集到了五岛群岛上,被我们一锅端了。

    不仅如此,他们囤积的造船木,被东海水军拿的拿,烧的烧。可以说,倭国海上力量是彻底破产了。就算他们用一般的木材建造海船,可是只是权宜之计。一般的木材,腐蚀快,而没阴好的木材,寿命也短。

    依我看来,倭国是对新罗百济有想法,否则他们不应该需要战船才是。”

    唇亡齿寒,高丽沦陷后,新罗百济就像是寒号鸟一样,只能抱团取暖,瑟瑟发抖。

    高丽在时,他们甚至对大唐都不是那么的畏惧;高丽没了,倭国对他们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李世民点点头,说:“倭国这是在想屁吃,新罗百济那点地方朕之所以留着,就是要提防他们倭国,限制倭国的势力扩张,朕怎么可能给他这个机会。”推荐阅读TV//

    龟缩在海岛上的倭国,就像是无根之萍,他们想要扩张势力,只能对着西方的海岸线流口水。

    几笔写了回复后,李世民把奏折放到那一摞奏折最上方。

    伸手拿起茶壶,晃晃。

    李世民皱起眉,对门外喊道:“来人!没茶水了!狗奴才,你是怎么伺候朕的!真是无用!”

    那个宦官惶恐的钻进来,边叫着“奴才该死”,边拿起茶壶往外跑。

    没有茶水,李世民只能拿出一盒饼干递给冷锋招待他。

    “这是高阳做的,滋味还不错。”

    冷锋拿起一块尝了尝,居然真的不错。之前就听说皇后把高阳送到天下楼学习厨艺,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做出饼干了。

    这个时候的高阳,还没有跟房遗爱完婚,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

    进宫的时候,冷锋曾经看到过她几次。但是有谁能想到,这个小丫头,之后却跟辩机和尚私通,让皇家蒙羞?

    因为生母早死的缘故,高阳是李世民心目中仅次于兕子的女儿,甚至跟房玄龄的儿子订了婚,可见李世民对她的喜爱。

    见冷锋沉思,李世民不由得问道:“怎么了?高阳这孩子有什么问题吗?”

    冷锋摇摇头。他脑子里记忆的是之前的历史,事实上,自从他穿越到大唐,彻底改变历史走向后,好多事情都已经不能盖棺定论。

    “没什么,就是觉得高阳算是受到承乾的牵累了,如果承乾早点完婚,她这个时候应该也跟房遗爱完婚了吧。”

    冷锋本来想说“嫁到房相家里”的,但是考虑到“尚”这个字,又憋了回去。

    公主招驸马,驸马尚公主。

    成婚后,公主依旧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就连公婆都应该对她行跪拜礼。

    这样的“尚”,哪里是娶公主,分明是娶了个祖宗。

    李世民知道冷锋隐藏了一些什么,但是他习惯了冷锋说一半留一半的臭毛病,也就不再追问这个问题。

    “话说,要不是承乾成婚,你也不会从岭南赶回来吧。恐怕你会在岭南待到长安风云平淡吧!说起来,你在袁天罡和觉醒那些人眼中,可真是香饽饽。”

    李世民的眼目遍布大唐,更不要说皇宫门口了。

    而关于冷锋跑到岭南的原因,李世民猜到了一些,也从李泰的信里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冷锋挠挠头:“都是烦心事,狗咬狗一嘴毛的事,最好不要掺和进去,你是皇帝,还没有明确的信仰,不管是道家还是和尚,都不敢轻易拉你当助力。我就不同了,他们拉拢我根本没有顾虑。既然你知道他们找我的事情,应该知道觉醒对我的马屁,跟袁天罡为我立神像的事情了吧。”手机端 一秒記住『→m。Biqug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世民嘿嘿一笑:“朕倒是很期待你的神像立起来,到时候说不好朕也会去上几柱香。”

    冷锋白了李世民一眼:“少来,你是在给百姓演戏,但是在我看来就像是给我上坟一样。”

    李世民哈哈大笑。

    揉揉太阳穴,冷锋询问道:“你到底怎么想的?就让他们这么闹下去?小心到时候他们分出胜负来,一家独大,到时候没准就是你都得对胜利者服软。”

    君权教皇授的例子,在欧洲多了去了。

    虽然历史上佛道的争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但是在时间线变了的现在,谁又说的准呢。

    李世民瞪眼道:“他们敢!”

    瞪完眼,李世民才说:“朕是在看戏,或者说当渔夫。佛道冲突,会消耗两方的根基。他们的庙产实在太多了,好多甚至能追溯到梁武帝时期。这么多的土地,不归国有怎么行?

    朕在等,哪一方实在受不了向朕求援的时候,朕就会狠狠宰他一刀!”

    喜欢大唐龙牙请大家收藏:()大唐龙牙更新速度最快。


………………………………

第780章 命令皇帝三件事

    说这话的时候,李世民整个人都散发着阴险的味道。

    看着李世民这个样子,冷锋不由得暗笑。

    原来你在这等着呢!

    不过,估计这个计划要破产。

    原本历史上闹得不可开交的两家,突然沉寂下去,估计就是因为李世民这头老虎露出了獠牙。

    跟争谁家高低相比,还是自家的庙产重要。僧人道士的庙产,才是他们超脱世外的根本。

    尤其是僧人,当初梁武帝兴佛的时候,可是把他们惯到了一定境界。推荐阅读TV//

    “南朝四百八十寺”这句诗,就足以说明他们多么有钱!

    后来虽然几经波折,但是旧时积攒的本钱,可没那么容易消耗。这一点,从银行兑换货币时,专门给寺庙配上了一支队伍就能看出来。

    陈年古寺的泥塑佛像里面,可不是实心的。。。。

    见冷锋又是欲言又止的样子,李世民不由得皱眉道:“有什么话就说,憋着算怎么回事。”

    作为帝王,李世民其实很想有一个人能跟他分享一些事情的。亲人中,长孙皇后是一个选择,但是对李世民来说,跟“媳妇”唠嗑,跟与别人“吹牛”相比,还是差一筹。

    曾经,李世民觉得冷锋就是个很好的倾诉对象。

    但是,自从高丽战争结束后,李世民觉得冷锋跟自己之间有了很明显的距离感。

    之前,虽然冷锋有时候说话很难听,但是李世民知道他是对他好。

    但是,现在的冷锋,给李世民的感觉就是“旁观者”。

    没错,就是旁观者。

    冷锋拿起一块饼干,说:“不是我有话不说,而是这话对你来说可能有点残忍哦,早知道不如晚知道好一点。不说这个了,我来皇宫是跟你汇报造船厂等事件的,怎么扯这么远了。来来来,我跟你汇报,汇报完,我还要会天下楼看看呢,铁路的造价高昂,也不知道我还有没有留下养老钱。”

    李世民撇撇嘴。就他所知,铁路如果建成以后,直接就会是另一个天下楼那样的吸金产业。

    要知道,天下楼可不仅仅代表酒楼,而是把玻璃作坊等下属一起算进去的。

    不过好在,冷锋只是要了一百年的收费权,并答应之后就会把铁路送给朝廷。

    这样,冷家也不会赚的让朝廷也要绝望。

    李世民本来想吐槽一句的,但是冷锋已经自顾自的说起了造船厂、鞍山钢铁厂的事情。

    对李世民来说,还是正事重要。

    于是,李世民边听边提出问题。

    一直讲完岭南钢铁厂事件后,已经是黄昏了。

    直到宦官来点亮蜡烛,李世民才惊醒。

    “可恶,已经是这个时间了。”

    看看桌子上的奏折,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这些奏折,又要让他批阅到半夜了。

    冷锋站起身拍拍屁股:“就说到这里吧,我回去了。哦,对了,等承乾他们大婚后,我还要回岭南,小彩就要临盆了,我不能不在她身边陪着她。提前跟你说一声,免得到时候还得写请假条。”

    李世民反唇相讥:“你什么时候写过?”

    冷锋哈哈大笑,背着手离开了御书房。

    看着冷锋潇洒离开的身影,新来的宦官不由得目露尊敬之意。虽然以前知道护国公是个大人物,但是没想到这位居然这么屌。

    不给皇帝下跪请安就算了,还敢跟皇上这么说话。

    李世民拿起一个奏折,翻开,见新宦官还在看着门口,就说:“以后但凡是跟护国公有关的事情,都必须先跟朕说。今天的事情,只此一例!”

    宦官点头。

    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个规矩,只是觉得皇帝在用膳,臣子就应该等着,才没有第一时间跟皇帝说。

    想到这里,他弯腰对李世民说:“陛下,说起来奴才确实有一件事要跟您说。。。。”

    他把李渊赠给冷锋玉佩的事情告诉给了李世民。

    当李世民听到他描述玉佩的样式时,直接站了起来:“等等,你再说说玉佩的样子!”

    听宦官再说一遍玉佩的样式后,李世民坐回去,苦笑出声。

    这块玉佩,是他跟李渊的一个约定。

    当初李渊搬离太极宫的时候,他给了李渊一块玉佩。

    玉佩上有三处瑕疵,但是这个瑕疵却是人为设置上去的。那代表三件事,有这块玉佩在,李渊能够要求李世民做三件事。

    这三件事,只要是李世民能够做到的,哪怕头拱地也要完成。

    后来他跟李渊的关系逐日缓和,他已经把这块玉佩淡忘了。可是没想到,李渊居然会把这块玉佩送给冷锋。

    几笔写完奏折的批复,李世民陷入了沉思。

    太上皇这么做的用意何在?

    冷锋并不知道这块玉佩的效果,甚至还打算回家就把它打赏给下人。

    但是,在皇宫门口,他遇到了皇后。

    皇后出现的时候,周围的宦官宫女护卫一众旁人立刻消失不见。

    这是有大事说的节奏啊。

    冷锋站住不动,等着皇后开口。

    “护国公别来无恙啊,您可收到了太上皇的馈赠?”

    “这块玉佩?”

    冷锋拎起玉佩,说:“质地很好,但是有瑕疵,不值几个钱吧!”

    皇后笑道:“玉佩不值钱,但是它的意义却无价。有这块玉佩在,就可以要求陛下做三件事,而且陛下必须要做到。现在,您还觉得这块玉佩不值几个钱吗?”

    “这。。。。”

    冷锋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了。

    皇后既然出现在这里,就说明太上皇给他玉佩,是皇后主使的。

    能够命令皇帝的玉佩给了他,用意何在?

    “为什么?”

    冷锋到底没忍住,没有继续猜,而是问出了问题。

    皇后笑道:“以您的聪慧,应该发现本宫给你信里的玄机了吧。说起来,那封信里还用到了你们一脉相传的拼音密文。还望护国公不要怪罪青雀。”

    她既然知道拼音,那么必然是李泰泄露出去的。

    冷锋点点头,暗下决心,回去就清理门户去!

    李泰这小子,到他妈这里,什么都隐瞒不住!

    说起信件,冷锋已经猜到了皇后的用意:“是因为皇帝钻牛角尖的性子吗?”TV首发

    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可能了。

    皇后点点头:“没错,就是因为这个。陛下的性子,本宫最了解了。想想当初分封刺史的事情,再想想陛下之前的胡思乱想,以后,陛下还有可能会犯糊涂,所以本宫希望到时候您能阻止他。”

    冷锋苦笑道:“就因为这个?我觉得,你把玉佩给我,还不如给魏征呢。而且,你就这么信得过我?”

    皇后点头:“对于护国公,本宫自然信得过!”

    其实,她虽然有这个打算,但是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的,还是冷锋这次赶回来的行为。

    这说明,冷锋很在乎李承乾这个弟子!

    不管是自己的印象,还是从两个儿子口中得知的一些东西,都说明冷锋这个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更何况,在皇后看来,冷锋跟魏征比起来,更适合使用这个玉佩。

    魏征面对皇帝的错误,什么都不会考虑,直接就怼上去了。

    因为这个,皇帝好几次都要忍不住砍了魏征,还是她阻拦下来的。

    而冷锋,至少会想办法维护下皇帝的面子,不会弄得满城风雨。

    冷锋看看玉佩,再看看皇后坚定的神色,只能点头。

    “行吧,我收下了。”

    《大唐龙牙》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大唐龙牙请大家收藏:()大唐龙牙更新速度最快。


………………………………

第781章 女子学院?

    皇后虽然没说,但是冷锋知道,关于李世民前段时间对他的“非分之想”,皇后对他是有维护态度的。人家虽然没说,但是冷锋本身不能装傻不知道。

    说起来,李世民这混蛋玩意儿,之所以成为千古一帝,长孙皇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换一个就知道卑躬屈膝换取宠幸的皇后,魏征早就被砍死了,朝臣早就跟皇帝闹翻了。至于后宫,绝对是群魔乱舞。TV手机端/

    “皇后娘娘,那我就告辞了,已经是黄昏,你还是早点回宫殿吧。”

    长孙皇后旧有风疾哮喘等病症,如果不是孙思邈常驻长安,一直以来都让她修身养性、控制病情,她在贞观十年的时候就扛不住了。不过现在看来,她的身体还不错,应该不会过早的病倒。

    皇后点点头,带着自己的心腹宫女离开了宫门口。

    皇后一走,先前避嫌的侍卫等才重新回到岗位。

    看着长孙皇后离开的背影,冷锋不由得微微一笑。

    以前听史学家吹爆长孙皇后的时候,他还觉得这一定是李世民影响的史实,或者后世人的无限脑补。现在看来,后人的描述还远远不够。对内,她是贤惠的妻子,对外,她是贤德的皇后。最重要的是,作为皇后,她还会主动帮助皇帝限制她母族的势力。

    跟她相比,吕后等人简直就是渣渣。

    出宫门后,冷锋又回望了皇宫一眼。

    “皇帝啊皇帝,你可真是有福气。”

    离开皇宫,冷锋赶到天下楼,查看一下关于铁路的账单。

    他走后不久,这句话就被汇报到了皇帝那里。

    “朕有福气?”

    李世民愁眉不展,只是跟皇后见了一面,怎么就说朕有福气了?

    正思索间,皇后给李世民送来了晚膳。

    因为冷锋的缘故,李世民没有时间专门吃一顿晚饭,只能凑合了事。

    吃了两个包子,李世民问皇后:“你跟冷锋说了什么?他居然说朕有福气。”

    皇后笑道:“没什么,妾身就是问问他文院能不能开辟一个女子学院。高阳兰陵她们曾经跟着妾身出宫玩耍,喜欢上了文院,回来后就问我能不能也去文院读书。”

    “啧啧,这俩丫头,居然也有学习的念头?真是难得啊。”

    高阳和兰陵,可是皇宫里的两个混世魔王,就没她们不敢干的事情。

    但是,因为她们生母早逝的缘故,李世民只会象征性的教训她们两句,从不责罚。

    看看桌子上还没撤下去的饼干盒,李世民觉得,这可能就是冷锋说的有福气了吧。

    “不过,文院可不是胡闹的地方。现在的文院也成了大唐的要害部门了,这俩丫头进去,还不搅和的那里鸡飞狗跳。前段时间,韩崇文老先生因为名额的问题,硬是坐着轮椅跑来跟朕理论。朕可不想再被他老人家指着鼻子喷口水。”

    在大唐,年龄大就是硬实力,年龄大的读书人,那就是无敌。以韩崇文老先生的高寿,哪怕是指着李世民的鼻子臭骂,李世民也只有接受的份。

    皇后笑道:“妾身有准备的,当初惊雷司在文院附近的建筑,还保留着,只要把那里修缮一番,就能使用了。”

    李世民点点头:“可以,既然皇子们进文院修习已经成了规定,那么公主们也不能落下。观音婢,你发现没有,养在皇宫里的孩子,很容易养成娇纵的性子。而像承乾青雀他们,在外开了眼界,反而懂得了努力谦虚。之前李祐因为胡作非为,被带回长安。冷锋那家伙对朕说,只要暂时抹掉他齐王的地位,让他在文院修习,就能磨掉他的性子。

    朕开始还不以为然,后来才发现这个方法是真的有道理。那天魏征去文院,还和李祐定下了约定,李祐叫嚣着说一定要让魏征亲手写奏折给他请功,呵呵。”

    皇后想了想才说:“其实,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历一下苦日子,他们才知道一切的得到,并不是理所应当。”

    李世民从桌上拿起一张白纸,写了一则圣旨草稿。。。。

    “女子学院?!”

    在天下楼,冷锋遇到了狄仁杰和武媚。

    这俩人回到长安后无所事事,就干脆跑到天下楼帮着老元算账。

    事关贯穿大唐东西的铁路,账簿的内容杂乱无比,尽管老元收到的已经是类似于总账类的东西,却还是弄不过来。就连天下楼,都是老李帮着他管理的。

    冷锋本来想夸奖一下狄仁杰和武媚,没想到就从武媚口中听说了女子学院的事情。

    “不行,至少不能在文院里面开,你要是敢把女子带进文院,那些老夫子会把我家给拆了的!”

    天啊,谁敢招惹文院那些退休的老头子?

    随着年龄的增加,那些老家伙越来越像老流氓。

    仗着文院好多教师都是自己的学生,这些老家伙偶尔兴起,还会回到文院,把自己曾经的学生按到座位上,坐着椅子在上面大讲特讲。手机端 一秒記住『→m。Biqug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文院一个“研究生”,得到了一些战国时期的竹简,研究过后,他得出了“现在流传的《尚书》是后人伪作”的结论。

    这一结论一出,全大唐读书人哗然。

    尤其是五姓,虽然他们现在的地位不复当年,但是文学界泰斗的身份,他们还不准备交给文院。结论一出,他们当即出动了好多老家伙带着族地牌匾到长安,痛批那个学子,扬言要文赌,赢了后就把文院的招牌给拆掉。

    学子受制于辈分,基本不能开口,眼看着就要败下阵来。

    这时候,那些老家伙出来了。

    他们拿着学子的竹简原件,仔细对比了《说命》前后对比,维护了学子的研究成果。

    大胜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