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京北道传来狼烟,室韦靺鞨瀚海国联合进攻大唐。。。。”
“报。。。。登州传来狼烟,倭国海军进攻大唐。。。。”
“报。。。。驻跸山传来狼烟,高丽民众造反,联合新罗百济意欲进攻大唐。。。。”
“报。。。。”
一个接一个的消息,个个震撼人心。
朝会开不下去了,从巳时开始,一直到申时,狼烟的消息接连传递到长安。
一时间,长安周边的烽火台都在燃烧,浓烟滚滚,几欲遮蔽长安的空。
举世攻唐!
消息瞒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再愚蠢的人,数着狼烟的数量,也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御座上的李世民,颓废的叹了一口气。
该来的终究会来,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急,还几乎赶在同一。
房玄龄看着躁动不安的朝堂,却不知道怎么安抚。
就算是他,最初得知举世攻唐的消息时,都差点昏厥过去。
更不要这些普通的官员了。
最终打破僵局的还是魏征。
眼见魏征站出来,官员们都纷纷闭嘴。魏征站出来了,是要血喷皇帝了吧!
毕竟,大唐可是引得周边各国一起进攻了啊!
李世民见魏征站了出来,就知道该来的终究会到来。
揉揉太阳穴,李世民问道:“魏爱卿有何事?”
魏征双手执笏板,对李世民三拜后跪地,:“举世攻唐,此乃中原前无古饶危机。老臣不才,请陛下停发老臣的俸禄,支援前线!”
:。:
………………………………
第808章 割地、杀人
魏征一开口,满堂皆惊!
老魏征这个时候不喷皇帝,居然要求停发俸禄?
这老穷鬼就指望那点俸禄养老了,居然还要皇帝停发?
李世民也没想到魏征没有怼他,而是提出了这个要求。
“魏征,举世攻唐,你就没什么要对朕说的?”
想了想,李世民还是决定让魏征怼一怼自己。举世攻唐已经开始,与其过一段时间被魏征气的卧床不起,还不如趁现在把气都生完喽。
魏征拱手道:“微臣自然有话想对陛下说,微臣请陛下爱惜身体,勿要熬夜不眠,勿要受寒染病。。。。”
听着魏征老妈子一样叮嘱皇帝保持健康的话语,朝臣们都忍不住擦了擦眼睛。这还是那个把皇帝气的卧床不起的魏征吗?
李世民也被吓得不轻,什么时候魏征换了这么个性子?
“。。。。陛下,此正值中原前所未有的危难时刻,您是皇帝,只有您保持健康,才能统筹大局,只有保持心境,才能在这绝路之时开辟出一条前路。微臣不才,自荐为京北道安抚使,联合各州府,建立第二道防线,并守护补给线!绝不让荒野蛮人踏入中原一步!”
李世民惊了,不止惊讶于魏征的转变,更是惊讶于魏征的要求。
这厮居然要去边关建立第二道防线?
实话说,边关的将领确实不够用,否则,也不会让病号李绩和张公瑾也去前线。
最边缘的战斗固然重要,第二道防线和补给线同样重要。
之所以没法建立,实在是没人啊。
大唐军方正值新旧交替之时,新一代最出挑的也只有唐瑾薛仁贵二人而已,余下的人,还没有确认是否有扛起军方的大旗的资格。
举世攻唐这个危机关头,宁可少任命,也不能乱任命。
这就导致各方战场的补给线、第二道防线,就需要边军自行构建。
李世民站起身:“魏征,京北道正值苦寒,艰苦无比,你确定要过去?”
李世民从不打击手下的自信心,特别是这个关头,也确实缺人。
魏征笑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李世民点点头,魏征这个时候肯站出来缆责任,无疑是个良好的开头。
“那朕就任命你为京北道安抚使,魏征,朕代表京北道的夔国公,还有两万将士,谢谢你!”
魏征笑了笑,才站起身退回文官队伍。
杜如晦哈哈大笑,站出来说:“魏老头敢为人先,克明佩服,京北道有他在,可以无虞了。陛下,老臣也愿意自荐为陇右道安抚使。举世攻唐,唯独高昌最为危急,陇右道自古以来攻伐不断,微臣虽不才,但愿意去陇右一试!”
李世民笑着点头:“爱卿辛苦,陇右道就交付给爱卿了!”
有魏征和杜如晦打头,朝臣们已经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魏征和杜如晦做的没错,既然举世攻唐已经成为现实,军方的将领们已经开始与敌人战斗,那么他们也要起到作用。
战争代表着灾难,同时也携带着机遇,平淡无奇的朝堂中想要立功,只有在这个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
眼看朝堂没有因为举世攻唐乱成一锅粥,而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李世民顿时豪气万丈。
举世攻唐又如何?
朕就让你们看看,大唐是怎样的强大!
朕要让你们明白,战争,不是说人数多、国数多就能取胜的!
伸手示意众位大臣安静下来,李世民说:“安抚使的人选,朕已经有了腹稿,就不必争论了。”
朝臣们顿时安静下来。
现在看来,皇帝应该是早就知道举世攻唐的消息,甚至提前好久就做好了准备。
看似合情合理的边防巡视,其实就是皇帝对战争的预防。
一个个的职位被李世民安排了出去,战场只有六个,只需要六个安抚使就足够了。如果朝臣们都派出去,那么朝廷就要面临瘫痪的风险。
就在李世民逐个任命的时候,一个侍卫走进大殿,通禀道:“陛下,外面有一个高丽打扮的人,把这封信交给卑职后,就自裁在宫门前。”
无名从侍卫的手中接过信封,确认没有手脚之后才交到了李世民手中。
看完信,李世民怒笑出声:“好一个渊盖苏文,朕一时没能干掉你,想不到真是养虎为患了!”
说完,李世民把信丢下去,自己则做到了龙椅上。
最靠前的房玄龄捡起信,读了出来:
“已亡高丽王渊盖苏文致大唐帝王李世民之国书:
一别十数载,唐皇今安康否?高丽技穷,无以抵抗唐之锋锐,亡。然,死灰亦能复燃,蚁穴溃堤,今大唐狼烟四起,君乐否?。。。。”
这是一封嘲讽到了极致的书信,信中也说明了举世攻唐,包括之前散布流言的罪魁祸首,就是渊盖苏文。
高丽虽然灭亡,但是渊盖苏文贼心不死,借助倭国恢复力量不成,就多方奔走,历时数年,居然真的说服了所有大唐周边的国家,联手进攻大唐。
就连遥远的大食,也被他教唆的参与其中。
“君安心矣,举世攻唐,非无余地。若唐割京北道之地与突厥,割山东之地与高丽、新罗、百济,割苏杭之地与倭国,割岭南之地与大食,割蜀地与吐蕃,割陇右道与西域各国,再斩杀护国公冷锋者,狼烟可消。。。。”
读到这里,房玄龄愤怒的把信纸撕得粉碎!
魏征的胡子都吹起来了:“欺人太甚,这渊盖苏文,觉得举世攻唐,大唐必败吗?”
长孙无忌也气的笑出了声:“割地送人?呵呵,就算这些地方打烂了,他们也别想轻易得到!”
杜如晦站了出来:“还斩杀护国公?看样子这家伙是觉得,大唐之兴起,是因为护国公吧。呵呵,作为大唐唯一一个传世国公,护国公的性命岂是这等宵小之辈可以觊觎的?”
李世民嘴角带着笑意,问道:“你们觉得,大唐要割地杀人吗?”
魏征第一个喊道:“绝对不能!”
朝臣们都站了起来,伸出双臂握拳高举:“绝对不能!”
………………………………
第809章 东海、岭南
这一刻,没有一个人选择苟且。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好在这些人还是有些胆色的,没有怂到愿意割地杀人换取和平。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真的有人同意了渊盖苏文的提议,李世民不介意先把国内的败类清除掉。
很快,文臣们的调动也确定下来。
魏征去京北道担任安抚使,杜如晦去陇右担任安抚使,长孙无忌去山南道担任安抚使,李道宗去了岭南,褚遂良去了蜀中。
他们要构筑第二道防线,同时要保证地方对边军的供给。
“拒强敌于国外”,这是李世民的要求。
战火绝对不能烧到大唐的土地上,哪怕一星半点也不行!
举世攻唐之下,大唐各个部门都超常发挥地调动起来。三省六部取消了所有休沐,甚至官员们就吃住在岗位上。银行也取消了假期,这个时候资金的调动特别庞大,他们必须保证资金的流动中不会出错。
惊雷司依旧保持着最高效率的运作,各方战场就靠他们支援火药武器了。
军器监也超速运作起来,以往,八牛弩之类的大型军械,只够一次大型战争所需,这一次举世攻唐之下,各方都需要重型的武器,总不能八牛弩级惊雷箭运到位,将士们却要抛投着使用吧!
国内目前很团结,也行动了起来,边关,也是热火朝天。
驻跸山,李绩和张公瑾看着城外的军队,苦笑连连。
高丽人到底是反叛了,这么多年的安抚根本就是无用功,大唐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愿意顺从。甚至于,他们组织起军队所用的物资,都是内地支援他们的。
“养不起的白眼狼!”
张公瑾咒骂一声,恨不得跳下去把这些高丽人活撕了。
李绩拍拍张公瑾的肩膀:“行了吧,他们确实是白眼狼,但是咱们转换一下身份,难道咱们被俘后,能心安理得的当顺民?不可能吧!反叛了就反叛吧,反正他们正好给了咱们一个理由,一个驱逐他们的理由。”
攻城伐地,占其地,善待其民,化之。
这是传统战争和安抚的流程,不过既然高丽人不肯真心归服,那就把他们彻底赶出这片土地。反正大唐缺的是地,不缺人。
张公瑾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城外敌人的营地,才说:“看来咱们退居驻跸山是对的,想不到高丽残党新罗百济加起来居然也有十万的军队,虽然大多都没有正式的盔甲武器,但是十万人,对咱们而言,依旧是个很大的压力啊。”
高丽新土境内,也只有驻跸山最适合防守,丢失一些土地没什么,只要撑过一段时间,那些土地还会姓唐。
李绩紧紧身上的棉袄,说:“太冷了,我回去休息了,什么时候打起来,什么时候再叫我。”
张公瑾点了点头,尽管他也是病号,但是比起李绩来,他要强一些。
从出征起,李绩就丢掉了轮椅,这些天经常看到李绩抱着膝盖流冷汗的场景。
目前敌人只是远远的瞭望,还没有正式的进攻,就让李绩休息休息吧。
张公瑾不知道,敌军之所以没有进攻,是在等待倭国的军队。
但是这些阵前的敌人也不知道,他们等待的倭国军队,甚至连岛国本土都出不了了。
东海舰队的舰船,封死了倭国所有海上的出路,任何船只只要离开倭国的海岸,用不了一个时辰就会被击沉。
济州岛上,眼看着又一座倭国海船被击沉,张亮放下了望远镜,对身边的将领们说:“倭国这是在过家家吗?几百人就敢出来?这些还不够咱们东海舰队塞牙缝的呢。”
张亮无比庆幸自己当初跟张仲坚要来了这个济州岛。这个海岛面积庞大,很适合成为海上军事基地,只要守住这里,不止能限制住倭国,就是百济等国,也要提心吊胆。
济州岛就像是一根钉子,强横的插入到了倭国和百济之间,让他们隔岸相望,却不能整合。
至于出击?那糟木头制作的海船,怎么可能是大唐铁甲舰的对手。
五蠡司马王利忍不住说:“将军,倭国虽然地小,但是他们的海上力量不应该这么贫弱,卑职怀疑,他们是在试探咱们。”
张亮大手一挥:“就让他们试探吧,他们对咱们东海舰队的力量一无所知。”
这段时间,不管是针对倭国还是百济的行动,东海舰队都只是派出了铁皮舰船。要知道,如今的东海舰队,可是有着整整十二艘铁甲舰!
这些,才是东海舰队的王牌,铁皮舰船这种落伍的舰船,就是用来小打小闹的。
和僵持的驻跸山、小打小闹的东海不同,岭南的海域,已经战火朝天。
大食人作战悍不畏死,而且他们也有火油用于火攻作战,固然储存火油的海船很容易被八牛弩级别的惊雷箭给引爆,但是汹涌的火焰同样也让岭南方的海船损失惨重。
在大食人这种两败俱伤的打法下,岭南的损失略微有些沉重。
一天的激烈战斗后,冯盎指挥着被熏黑的铁甲舰返航。
整整一天的战斗,甚至把铁甲舰上储存的煤炭都烧光了,连蒸汽机都爆掉了一组。
幸亏有这无敌的铁甲舰在,敌人的进攻虽然猛烈,却依旧被击退,甚至被反追到了苍茫的海域上。
上了岸,冯盎黑着脸走到一众大食人俘虏面前。
这一队俘虏,是一艘豪华海船上的乘员。
这艘船被大量的战船包围守护,而且从船上那么多的侍女美食等享受的东西来看,乘船的人非富即贵。
很快,精通大食人语言的一个海商跑了过来,充当冯盎的翻译。
“你问问他,他们大食凭什么敢侵犯我们大唐的领海?”
。。。。
没一会儿,商人翻译道:“耿国公,这人说,进攻大唐,是他们真主的旨意,大唐是一个有着无穷胃口的野兽,理应受到制裁。”
“呵呵呵呵。”
冯盎发出一阵冷笑:“你告诉他,既然想要打仗,想要入侵别人,就不要搞一些贻笑大方的理由,太虚假。既然你们大食人想要把战争带给大唐,那么就要做好大唐反击回去的准备!”
。。。。
“耿国公,他说大食很远,咱们大唐的手还伸不过去,而且,他们有真主的庇佑,敢于进攻他们的人,都会承受真主的制裁。”
“呸!就会借着神灵的幌子瞎扯淡,大食虽然远,但也不是打不到!至少,你们前来进攻大唐的海船,一艘也别想飘着了!”。
下令把这几个俘虏带下去砍了后,冯盎准备回去好好休息一晚。
大食人今天只是因为节奏的问题被打跑了,本身损失不是很巨大,这场战争,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啊!
………………………………
第810章 瓜州、大非川
与岭南一样,瓜州也迎来了史上最大的一次考验。
吐蕃人跟瓜州的战斗持续多年,这一次出兵,自然第一个找上瓜州。
以往,进攻瓜州的只是一些部落,但是这一次,进攻瓜州的却是吐蕃大部分的兵力。
面对着吐蕃人潮水一样的进攻,张守珪忍不住擦了一把冷汗。
幸好瓜州的城墙,前不久又加固加高了好多,否则面对悍不畏死的吐蕃人,未必就能抗住。
瓜州城墙下,吐蕃人的尸体已经堆了三四层。
吐蕃人天性骁勇,只要首领下达进攻的命令,哪怕踩到同伴的尸体,他们都不会退却。
看着城下高了更多的尸层,张守珪忍不住问李靖:“卫国公,咱们还不用火药武器吗?”
自从李靖抵达后,他就交出权力,退居二线,面对这样的战局,他也只能询问一下李靖。
李靖很欣赏张守珪,就说:“还早些,吐蕃人的勇气,这个时候正处于巅峰状态,火药武器杀伤力虽大,但是还不足以粉碎吐蕃人的信心。”
张守珪点了点头,吐蕃人的骁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高原上、冰天雪地里挣命的族群,天生就没有多少的惧意,他们的悍不畏死,在大唐周边是出了名的。
可以说,吐蕃全员都是死士。
生死置之度外的战士,才更加可怕。
日头从东面转移到西面,攻城的战斗持续了一整个白日。
眼看吐蕃人进攻的频率开始降低,李靖才下令:“投惊雷,惊雷箭准备!”
终于等到命令,将士们顿时松了一口气,开始点燃引信,把早就准备好的惊雷扔下城墙。
轰轰轰。。。。
惊雷的爆炸声不断响起,城下鲜血飞溅,就像是地狱的喷泉一般。
原本就狰狞的城墙,这一刻被染成了大半的血红。
火药武器的出现让吐蕃人一愣。
之前没有火药武器,他们进攻瓜州都是如此艰难,如今火药武器都出现了,还怎么打?
他们经过一天的战斗,早已经精疲力尽,而唐军,现在开始不需要费劲的射箭、推梯子,只需要轻轻一抛,就能带走他们两三个的同伴。
“撤兵!”
在后方观战的禄东赞,几乎是咬碎了牙才说出这个命令。
不是他们吐蕃的士兵不够骁勇啊!
不是他们的兵力不够啊!
瓜州城墙就算是修复、加固了又如何?他们吐蕃依旧可以攻破。
但是,加入了火药武器就不一样了。
同样是一整天的战斗,双方都是精疲力竭,但是唐军那边再辛苦,扔惊雷的力气还是有的。
而躲在城墙里的唐军,根本不怕火药武器会炸到他们自身。
何等的卑劣!
禄东赞身边的一个士兵悲愤的问道:“大相,为什么撤兵?咱们死了这么多的人,撤兵以后,那些人就白死了啊!”
禄东赞本就气愤,听到士兵的话顿时犹如火上浇油。
“蠢货!看到那个爆炸的东西了没有?有那个东西在,咱们去再多的人,也是死路一条!就算拿下了瓜州,你觉得咱们还能剩多少人?”
这样两败俱伤的战争,又有什么意义?
吐蕃撕破和大唐的交好,如果不能得到大片土地,那就太不值得了。
这一次举世攻唐,大唐周边所有的国家都行动起来了。打败大唐后,能拿到多少土地,还要看各国的实力。那个渊盖苏文保证的话,禄东赞是一句都不相信。
暂时不要拼命的打了吧!
下令兵营后撤,禄东赞决定改为骚扰性的进攻,看看瓜州能不能露出破绽,让他能以小一点的代价攻破它。
“卫国公,吐蕃人真的退了!”
城墙上,张守珪的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一往无前的吐蕃人,这一次居然后退了。
李靖笑了笑:“只是暂时被吓住了而已,不要忘记,这一处战场咱们还没暴露实力,而且其它战场可就需要咱们给他们减轻压力。传令下去,明日趁着出城清理尸体的时间,再轰炸吐蕃人一次!”
李靖的决定是对的,因为进攻瓜州的,只有七成左右的吐蕃军队。
其余三成,基本都在大非川!
大非川这里,海拔高,气候严寒,别的地方只是入秋,这里却已经下了一层的鹅毛大雪。
大非川简易的城墙内,尉迟恭和程咬金都坐在火堆前,披着棉被瑟瑟发抖。
太冷了!如果不是他们不缺棉花,很可能就要冻死在这里。
几天前,他们就和吐蕃人遭遇了一次,这场战斗只是持续了一柱香的时间,就草草结束。
没办法,双方都冻的要死,要是直接打起来的话,几万人都要冻成冰雕。
尉迟恭打开茶壶,倒了一杯温水给程咬金:“这个地方真是邪门,明明水都烧开了,却一点都不热,没有热水喝,我怕我迟早冻死在这里。”
程咬金喝了一杯茶,说:“知足吧,好歹咱们御寒的衣物帐篷什么的,都没缺少,蜀中还给咱们送了好多肉,以前出兵能有这样的待遇?”
喝了茶,两个人的脸色好了很多,扯下棉被,他们走了出去。
大非川没有像样的城防,他们只能依据这里的地形构建防御工事。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大非川这个地方真的是交通要道,是吐蕃等国家入侵大唐通道中唯一的一个捷径。
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必须守住。
走出帐篷,程咬金就打了一个哆嗦,见外面的士兵已经准备好了火药武器,就说:“开干吧。”
大非川既然没有城防,他们就得建立一个出来。
在这样的严寒之地,建立一座城防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不建立城防,吐蕃那边只要兵力倾斜过来,他们就危险了。
在这个严寒的时段建立城池很愚蠢,但是为了以后好过一点,他们又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惊雷被埋到了崖壁里,一阵爆炸过后,石头碎裂一地。
大非川这里别的没有,石头遍地都是。
如果不是贪图崖壁的石头够坚韧,他们也不会浪费火药武器。
火药武器的出现,让大非川的吐蕃人惊恐万分,他们没有望远镜,看不到唐军的动作,只能听到那一声声恐怖的爆炸声。
最让他们惊恐的是,唐人那边传来爆炸声不久后,他们这边的山雪崩了!
程咬金并不知道火药武器的巨响是最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