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颐谴筇魄看螅颐蔷退闶谴蚰忝怯秩绾危
“你们大唐人都是疯子!你们等着吧,下一次举世攻唐,不用我挑拨,也不远了!”
泉盖苏文愤怒的抓住牢笼,恨不得把那两根钢筋掰断、跳出来咬死冷锋。
冷锋站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里。
李渊的死实在不是时候,如果李渊不死,冷锋准备一年后就对高丽新罗百济三国动手的。
大唐的国库虽然不可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恢复元气,但是,支撑军队打下高丽那边那点土地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冷锋得到消息,长安到登州的铁路,只要再有一年的时间,就能复线通车了。
有铁路在,不管是军队还是物资,都能用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沿海地区。
直接节省了途中的大量消耗。
而李渊一死,李世民作为儿子,是不能擅自发动战争的。
今天让冷锋来刺激泉盖苏文,也是李世民的意思。
不管他还是冷锋,心里的郁闷都需要发泄,刺激渊盖苏文,毫无疑问是一个发泄的好方法。
从天牢里出来,冷锋看到了狄仁杰。
狄仁杰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家伙,冷锋只觉得眼熟,却忘了这人是谁。
“护国公,一别多年,别来无恙啊!”
见冷锋疑惑,那个官员苦笑道:“下官余无墨呀,当初前往岭南探路的那个。”
经过他的提醒,冷锋才想起来他的身份。
当初,李世民对岭南拿捏不定的时候,就曾派这个家伙去岭南调查。
冷锋尴尬道:“实在是隔的太远了,忘记了,看你的官服式样,你现在也在大理寺任职?”
余无墨点头。
狄仁杰道:“师父,我们两个正准备离开长安,去各地查案。大理寺新增了案件的复查机关,余无墨就是主官,他从各地抽出来很多有问题的案件,我发现其中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准备直接到当地查案。”
冷锋疑惑道:“那很好啊,不过你来找我干嘛?”
狄仁杰苦笑道:“本来徒儿准备直接走的,但是有点麻烦还没处理好,师父啊,你这一次一定要帮徒弟啊!”
冷锋跟着狄仁杰往外走,边走边问:“什么事情居然到了你处理不了的程度?”
余无墨憋笑,狄仁杰叹息道:“还不是婚事,我家里已经开始给徒儿张罗婚事了,徒儿用咱们一门不早婚为借口,结果我父亲和爷爷并不信啊!”
冷锋笑道:“只是这个?应该还不到让你烦恼的地步吧,只要我和你父亲爷爷说好了,不就没事了?”
狄仁杰气急败坏道:“如果只是这样就好了,师父啊,我爹要我娶的人可是师姐啊!”
“哈?”
冷锋瞪大了眼睛:“你先说好,哪个师姐?是我丫头还是武媚?”
狄仁杰无奈道:“要是月舞师姐,你觉得我能这样?”
狄仁杰和冷月舞的关系很好,好到接近亲生姐弟的程度。熟悉到这个程度,反而不可能成婚。
“那就是武媚了?”
狄仁杰郁闷的点头:“是啊,我爹他们都找到师姐母亲和姐姐那里了,伯母说她对师姐只有生育之恩,不好拿主意,再加上我们都是您的弟子,最好是找您拿主意。这不,我爹叫我给您送请帖,请您明日过府一叙。”
说完,狄仁杰从怀里取出一张请帖。
请帖上面的字迹中规中矩,冷锋看了一遍请帖后,问狄仁杰:“怎么,你觉得武媚和你不合适?”
狄仁杰连连点头:“当然不合适啊,师姐那么国色天香,配我那是浪费了。”
冷锋一巴掌拍在狄仁杰脖子上:“说实话。”
狄仁杰吃痛:“不是配不上,是我俩根本不合适啊,每次见面她都要掐我,干什么都和我作对!师父,你想想,我俩要是成了婚,不是迟早都得和离?”
冷锋捏了捏下巴:“这么严重啊!”
狄仁杰头点的像小鸡啄米:“那是自然,您想想,青雀师兄和冯雨嫂子为什么过的这么好?不就是因为他们都喜欢摆弄机械嘛,而且,冯雨嫂子还特崇拜青雀师兄,经常夸他。李恪师兄和李茉莉嫂子,俩人都喜欢打猎,还都喜欢练武。他们俩在一起也是和乐融融。”
………………………………
第848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说完,狄仁杰的声音更无奈了:“搁我俩身上,我俩绝对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到时候我就别想有安生日子了啊!”
看狄仁杰郁闷的样子,冷锋不由得失笑。
按照狄仁杰的说法,或许真的有这个可能,但是啊,狄仁杰聪明一世,却没有考虑到另一个可能。
拍拍狄仁杰的肩膀,冷锋笑道:“没事的,师父会帮你推一推的。你才十六,这个时候成婚实在是太早了。你放心走吧,明天我会把你老爹给搞定的。”
听见师父的话,狄仁杰顿时眉开眼笑。
从大理寺出来,冷锋直接回家给狄知逊写了回信。
狄知逊送了请帖,那么他不管去不去,都要写一封回信,避免狄家白准备一场。
第二天,早朝依旧停上,皇帝的丧礼之复杂,短时间里早朝是别想召开了。
冷锋换上一身华丽的常服,乘坐马车,去了万年县。
长安有三县,长安,万年。蓝田,狄知逊目前就是万年县的县令。
狄知逊是个老实人,不懂得官场的一些规矩,就是脾气很好,所以狄孝绪就把这个儿子给安排成了万年县的县令。
万年县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县,但是因为临近长安的缘故,好多事情都不需要他这个县令亲自管理。可以说是个清散的官儿。
狄家有长安的兴道坊和万年县两处,两处的家主分别是狄孝绪和狄知逊。
令冷锋意外的是,狄知逊招待他的地方居然是兴道坊的这一出,看样子,狄孝绪也要插一手啊!
李渊的丧礼还没结束,长安依旧是萧条的,连天下楼也只能关门大吉。
帝王死,三年不兴刀兵,一年之内,帝都和勋贵不能有任何的娱乐饮宴,甚至不能造小孩儿。
要是期间谁在家里无视禁令举行宴会,或者有孩子在这个期间怀上的,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不过,禁止造孩子这样的禁令,却不约束百姓。
狄家的大门口,只有一杆子孤零零的旗子,是狄家的仪仗。仪仗不仅用于主人家出行,接待贵客的时候,也要出动仪仗。
就算是没有合口的酒菜,只要有仪仗迎接,客人就会觉得很有面子。
同理,官员家出动仪仗迎娶女方,女方也会觉得很有面子。女方出动仪仗送亲,就算是陪嫁少一点,男方也不会有意见。
狄孝绪和狄知逊都等候在门口,狄知逊更是走到马车前迎接。
下了马车,冷锋笑道:“狄仁杰那小子就送来了请帖,却没说时间,我怕你们等着,就趁早来了。”
狄孝绪走过来,瞪了狄知逊一眼后说:“本来应该在请帖里写好时间的,但是犬子忘记了,这么大的人,丢人啊!”
狄知逊挺大的岁数,还要挨老爹的训斥,顿时脸红了,只能邀请冷锋进门。
狄家的院子很简朴,仆人也没有多少。
狄孝绪和狄知逊都是清官,家财微薄,如果不是狄仁杰把自己的小钱补充家用,他们家甚至连仆人都买不起。
进入大堂,分主客坐好后,狄孝绪让仆人上茶。
等冷锋喝了茶后,狄孝绪开门见山的说:“护国公,本来,我们想着给怀英那孩子找一门亲事的,找来找去,发现武媚那孩子就很合适。老夫跟她父亲武士彟也有旧交,就算是应国公在天之灵,也应该乐得看见的。
但是杨氏说,这两个孩子都是您的弟子,况且您对武媚有养育教导之恩,您才是最适合拿主意的人,所以啊,老夫就想问问您的看法。”
冷锋笑着把茶碗放在桌子上,说:“我个人没什么意见的,说到底我只是一个师父,不过,我们一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男子女子都要等到二十岁以后才能成婚,这个。。。。”
听冷锋说他只是一个师父,狄孝绪急忙说:“护国公此言差矣,您虽然只是师父,但是,怀英能有现在的成就,都是您栽培的,您虽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却也差不多了。”
不管是对狄仁杰的教导之恩,还是分功给狄仁杰获得爵位,狄家都欠了冷锋的。
狄知逊道:“原来护国公一门确实有不到二十不成婚的规矩啊,我还以为怀英那小子骗老夫呢。既然这样,那老夫父子确实是心急了啊!”
既然人家这一门有这个规矩,那么他们自然要遵守,毕竟,连太子魏王他们都是二十之后成婚的。
狄孝绪对冷锋报以歉意的笑容:“老夫身体不好,只求驾鹤西去之前能够看到重孙,让护国公见笑了。”
冷锋摇摇头:“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狄公,狄仁杰这孩子还小,你们倒不必这么心急。现在他还是大理寺少卿,以后还有发展的机会,没准到时候皇帝会许配给他公主呢。”
狄知逊连连摆手:“我们狄家哪敢有迎娶公主的妄想啊,怀英能得到一个爵位,已经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狄孝绪瞪了儿子一眼:“闭嘴!去准备午饭,准备的不好,当心老夫打断你的腿!”
狄知逊只能闭上嘴,离开大堂。
不过这正和他的意,在冷锋这个外人面前,他总要挨老子的训,丢人都丢双份的。
训走狄知逊后,狄孝绪跟冷锋聊起了朝政。
虽然已经退休,但是狄孝绪还是很关心朝政,如今招待了冷锋这个兵部尚书,自然要聊一聊。
这一聊,就到了中午。
狄知逊来叫他们吃饭,俩人到了餐厅的时候仍旧交谈甚欢。
狄孝绪对冷锋很是敬佩:“护国公的见解,都带着超前的意味,让老夫获益匪浅啊!”
冷锋找到客位坐下,笑道:“狄公的见解成熟稳重,对我也很有启发。”
狄家准备的饭菜,既不复杂,也不简单,在国丧期间,怎么让一场宴席不超标,可是很有讲究的。
午饭过后,冷锋和狄孝绪又聊了一下午。
离开的时候,冷锋对狄孝绪说:“狄公,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就不用太担心了,这小子又不愁娶妻,您何必那么焦急呢。”
狄孝绪点点头,道:“老夫放下一点了,且由得那孩子去吧。”
………………………………
第849章 向万民募捐
见狄孝绪放弃了给狄仁杰张罗婚事,冷锋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也觉得狄仁杰和武媚在一起会比较好。
以武媚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嫁到哪一家,哪一家都会家道中兴。
唯一麻烦一点的,就是这丫头的权力欲望太严重了,到时候她的丈夫不是妻管严都不可能。
能力强成这样的武媚,或许只有狄仁杰能够比得上她,让二人的身份地位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也只有这样,他们的婚姻才能持续下去。
至于狄仁杰关于俩人打破脑袋的猜想。。。。
对,也不对。
或许他们确实会吵架拌嘴,但是,绝对只是在人后。或许连狄仁杰都没有发现,武媚跟他折腾,一般都是在自己人面前,有外人在的时候,她都是很给他面子的。
况且,那样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女孩儿,要么不爱,要么就会认真爱。
一旦成婚,她绝对会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一个真正温馨的港湾。
毕竟,这个时候的武媚,没有经历过她原本人生轨迹上最阴暗的时间段。
经历了那些非人的事情后,她才彻底成了一个权力的奴隶,变得心如蛇蝎。
武媚和狄仁杰在一起,很合适。
不过,冷锋不会刻意的把两个人安排在一起。只会让时间慢慢的撮合两个人。
他们两个都是眼高于顶的存在,一个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天底下没有女的能配得上他,另一个觉得自己貌美如花,天底下也没有男的能配得上她。
这样,两个人总会把视线找回到彼此的身上的。
而当师父的,装糊涂等发展就好了。
从狄家出来,冷锋并没有回家,而是进了皇宫。
作为高阶的贵族,他终究是要参与到李渊的丧礼中的。
无所事事的李世民依旧在守灵,仅仅是两天的折腾,就让他凭空多了几根白发。
看到冷锋进了茅庐,李世民就把他叫到自己的身前。
“太上皇的陵寝,朕瞒着他已经准备好了,你觉得,什么样的陪葬,才适合太上皇的身份?”
冷锋坐到李世民身边,说:“太上皇终结了隋末的乱世,别的不说,就这一条,也算是功德无量。陪葬方面,比历代的帝制高一些也不是问题。不过,我觉得活人陪葬就算了吧,我最讨厌这个。免除这个,多些金银没什么问题。”
“朕也是这么想的,活人殉葬就免了吧。另外关于陪葬的金银,朕有个打算。”
“什么打算?”
冷锋顿时紧张起来,皇帝的脑子跟别人的不在一个次元上,有的时候他们的新主意,对别人来说未必美好。
李世民并没有注意到冷锋的表情,自顾自的说道:“当初,承乾得到安民县的万民书时,父皇很是欣慰,说他都没有得到过这个。所以,朕想完成他的这个心愿,殉葬时用的铜币银币金币,朕希望从天下百姓手里募捐,每人一枚,捐与不捐随意,你觉得呢?”
冷锋点头:“这样的话,挺有意义的。不过,发起的人不应该是你,否则,就变成强行跟百姓要钱了。另外,距离出殡没有多少时日,全天下百姓一起捐是不可能了。所以。。。。”
冷锋想起了已经单线通车的铁路。
“所以,就长安到登州火车沿线两边的州府把,让地方官员配合,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他这个想法,想要施行,就得有冷锋的配合。因为,目前而言,大唐境内货运速度最快的,就是铁路了。有了铁路,连登州的文书都能在三天内传递到长安。
如果说,他对铁路不眼馋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却和冷锋约好了,五十年之内,铁路归冷家独有,五十年后,朝廷才能收购入股一部分。
“既然能办,你就抓紧去安排吧。”
说完,李世民翻开一卷经文念了起来。
冷锋离开茅庐,开始帮李世民安排这件事。
皇帝不能发起的情况下,他只能拿自己的名义发去募捐。
第二天,朝廷的公告散发了出来。
护国公希望天下百姓能够最后送太上皇一程,募捐陪葬。有心参加的人,可以量力而行,捐一枚铜币,或者一枚银币,每人限定一枚。
公告一出,长安城的百姓最先响应。
他们都赶往天下楼捐钱。
天下楼门前,小元已经准备好了两个大箱子,一个投银币,一个投铜币。
一个铜币,长安的百姓并不会太在意,现在百姓的生活好了太多,家里别说铜币了,连银币都有的存。这一切,都托了大唐这个朝代的福。
而如今,大唐的建立者太上皇驾崩,他们能作为一个平民百姓尽自己的一份心意,自然是极好的。
捐银币的,则是商人。一枚银币,对他们而言并不算什么。相比百姓,商人们对这个朝代更是感恩,商人自古就是低贱的职业,只有大唐,才正视了他们。
以往,行善积德的商人,依旧免不了被唾弃羞辱祖宗。而现在,普通的小商人,也不再被人指指点点。因为大家都知道了,现在扛起整个大唐的,大半是商人。
这样的募捐,自然免不了勋贵。
作为大唐最顶尖的一群人,他们则是要捐金币。
在天下楼的主持下,仅仅第一天,就有好几车的钱币被运到了献陵。
七天后,铁路沿线的募捐也被送到了长安,效率之高,让朝臣们都震惊无比。
在经过二十天的等待后,李渊终于能够下葬了。
献陵是李世民给老爹精心准备的陵墓,负责设计的就是公输家族。
公输黎老家伙彻底瘫痪了,但是遇到太上皇下葬的事情,硬是要求家人把他推了出来。
“献陵里,一共有九道防护,五道保险。这个世界上,除了火药武器,人力根本别想突破外围的防护。就算是有人用火药武器突破了外围,半日后,最里面的机关,也会瞬间崩掉整个陵墓,带着盗墓贼同归于尽。”
冷锋对着公输黎拱拱手:“公输家族的神技,让人叹为观止啊!”
得到了冷锋的夸奖,公输黎心满意足,让小孙子把他推了回去。
人一老,就变得像小孩子。青壮年的时候荣辱不惊,老了反而喜欢上了被拍马屁,一点夸奖都能让他们欣喜若狂。
冷锋从来不吝于安慰老人,一句夸奖而已,就能让公输黎心满意足。
断龙石落下,李渊这个开国皇帝,延迟了十一年,才进了献陵。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就是李渊的谥号。
为了这个最终的谥号,朝臣们争吵了好几天,才最终敲定下来。
………………………………
第850章 李世民病倒了
李渊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精彩。
李家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李渊的祖父李虎,西魏时期太尉,联合丞相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北周受禅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
唐国公的封号,就是李家“唐”这个国号的起源。
开皇元年,隋文帝受北周静帝禅让,建立隋朝。由于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所以隋文帝特别亲近器重李渊,甚至任命李渊为千牛备身。这个官位是皇帝的禁卫武官,可见隋文帝对李渊的器重。
再之后,李渊转谯、岐、陇三州刺史。而隋炀帝继位后,李渊也没有被冷落,先后做了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后来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奉命率兵征讨历山飞贼甄翟儿,与甄翟儿遭遇在河西郡的雀鼠谷,李渊大获全胜。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李渊就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李世民知隋必亡,也在这个过程中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
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趋关中。虽然打着这样的口号,但是李渊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决定反叛了。
在发布的檄文里他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誓师后,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守霍邑的隋鹰牙郎将宋老生、渡黄河,对守河东的隋将屈突通围而不攻。迅速向西南挺进。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渊的军队进军神速,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九日就攻入长安。
这之后,拥立隋恭帝再逼迫他禅位的事情,跟好多朝代的更替都如出一辙。
李渊称帝后,百废待举。他一面组织力量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一面注意加强政权建设。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初具规模。
所以说,单纯的把唐朝的建立归功于李世民是不正确的,李渊同样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不过,李世民的战功,还有后来成为皇帝后的功绩,实在是太过于耀眼,以至于李渊的成就,被彻底的盖了下去。甚至于,人们也会习惯的把李渊的成就归功于李世民罢了。
不论如何,此时的李渊,已经离开人世,他的功绩也罢,过错也罢,都随着断龙石的落下成了过往云烟。
从献陵回来后,冷锋就直接进了兵部。
这一个月,因为李渊耽搁的政务,都堆积起来了,要想让朝廷正常运转,怎么也得短时间里把这些政务处理完。
然而,没等各个部门处理完堆积的政务,宫里又传来了噩耗。
晋阳公主,终究也没能扛住,离开了人世。
听到消息的时候,冷锋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里的笔。
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丧父、丧女,不知道李世民能不能坚持下来。
消息传出后,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褚遂良、戴胄、冷锋等人都进宫看望皇帝。
养居殿里全是忙碌的人影,许久之后,长孙皇后和孙思邈才走了出来。
皇后也是一脸苍白,眼睛红的滴血。
冷锋抓住孙思邈的胳膊问道:“皇帝怎么样?”
孙思邈叹了一口气说:“一个月的时间里接连经历丧父丧女,是个人就扛不住啊。陛下的心神受损,短时间里只能静养,不能随便出门。”
听见皇帝没事情,众人才松了一口气。
长孙无忌怜惜的看着妹妹:“皇后娘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