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冷锋此时也是头大如斗,这么多人,怎么选都是错啊!
李淳风却心生一计,站到院门口大声说:“入学的孩子离开父母长辈,站出来,其余人等退后!”
今日第四更……还有一更!
(本章完)
………………………………
第102章 李承乾的第一课
李淳风一开口,人群中的父母长辈就开始对自己的孩子们叮嘱起来。
“不要害怕……”
“对师长要尊敬些……”
“进不了文院就别回来了!”
……
过了好一阵儿,家属和学子才分成两个阵营。
说前面那群是学子也有点不对,哪有穿着开裆裤哇哇大哭的学子和胡子都老长了还恬不知耻地装嫩的学子?
拜托!我们这是文院,不是幼儿园和成人大学!
冷锋想出面,可是在这个场合,他说话是没有分量的,只有把目光递向韩崇文,这个时候了,就该文院院长出来镇场子了。
韩崇文老先生一身白色长袍,走起路来长长的胡须随风飘动,比李淳风更像一个道士。
文院这一次只招收五百学子,这场面粗数都有近两千了,必须得筛选一下啊!
“凡年龄低于十五岁岁者,不便入学,可等三年后再试。年龄高于十五岁的,可以上前一步。”
年龄低于十五岁,还能跟上课程的,王侯之家或许有,比如李承乾,但是寒门就不一定了。跟不上课程,教了也是白教。
仅一句话,学子人群就少了小半。
“凡年龄高于二十,及已成家有子的,退后。”
年龄高于二十,只是为了筛选,而成家有子的,真的不合适入读。唐初大多流行早婚早育,不少人都是十三四岁就成婚,十五六岁就有子了,这样的,怎么能安心学习?第二句话,又有不少人退后,只剩下了近千人。
“事先说明,入读后,非休息日不可回家,自觉离不开父母者,退后。”
文院的制度是封闭式教学,这一次,有不少恋家的孩子退后的。
“事先说明,入读在学期间,不可使用家中钱财享乐,入学后,不可借家中权势压人,这两种一经发现,立即退学,自觉难以结受的,退后。”
这次反而只退后了零星几个,大概是享乐惯了的富家子弟。
经过韩崇文的筛选,现在只剩下了八百余人。
接连四个条件过后,还是剩下了八百人,这让韩崇文很是头疼,都已经挑剔到了这种程度了,再挑剔会被人诟病的。
韩崇文没主意不代表别人没有,李淳风的脑子就很好使,眼睛一转立刻就有了主意。
他走到前面说:“有谁会背文章的,向前走一步。”
在这之前接受过教育且能接触到文章的很少,只走出了一百多个。
“有谁会写字的,向前一步。”
又走出了一百多人,这些人里有不少被韩崇文老先生教过,字还是认得几个的。
“有谁能从一数到一千的,向前一步。”
这次多,走出了二百人,毕竟数数并不难,放牛娃都能数到几百。
韩崇文是清退,李淳风是选择,看着余下的四百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挑选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韩崇文脑袋上都流出了汗水。都到现在了,该怎么挑?四百里挑一百啊……
让一个老人家绞尽脑汁苦思是不对的,冷锋走了出去,对那群学子说:“你们都退后吧!”
退后?等候在后面的家属们都窃窃私语起来,有大胆的甚至咆哮着让冷锋给个说法,你们不是没招够五百吗?怎么把四百人都否决了?
冷锋清了清嗓子说:“诸位,文院初立,容纳不了太多学子,可是,你们看,我们的教学楼仍在建设,三年后,将会全面开放让学子入读。”
众人齐齐看向文院院内,果然,在那座嚣张地盖了七层的楼旁边,还有一座建设到了四层的高楼。
人群中一个商人走了出来,对冷锋施礼后问:“先生,我家孩子今年已经十八了,三年过后,就超过了二十岁,这该如何是好?”
商人的话算是问出了很多家属的心声。
“诸位,今年招生,我们是被逼无奈才会限制学子年龄的,三年后,十五岁岁以上,不到二十五岁的都可以入读!”
商人这才放下心来,只要自己的孩子能入学就行。
孩子年龄小的就更不担心了,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可以入学了。
入学的学子们都被带进了文院,引来外面无数羡慕的目光……
李世民本来就是看看热闹,可是当他翻开课程表发现了第二天有三个儿子讲课的记录时,顿时打消了回去的主意,想要在冷锋家里住一晚。
他很想看看,自己十岁的大儿子是怎么教最少十五岁的学子学算术的。
皇帝要去家里,冷锋怎么也该陪同着,告别了韩崇文他们就带皇帝回家了。
第一天是入学,那些大儒需要给这些孩子分班安排寝室。虽然烦累,可这也是他们自找的不是?
烦累吗?或许累,但是绝对不烦。当一个人达成梦想的时候,只会感觉到幸福。
上次只放了两颗人级惊雷,李世民有些不尽兴,路过惊雷司时又放了三颗才罢休。
皇帝要在家里过夜,防卫是少不了的,直到百骑司、龙牙军将冷府团团包围后,张文才松了一口气。
皇帝总是是这样,什么事都是脑子一抽就要干。
在皇宫的话,外有宫城,内有层层禁军把守,龙影也从来不与皇帝分开,顶多皇帝跟妃子……那个啥才会到庭院里暂避。他们根本不用操心皇帝的安危。
可是到了外边,他们就取代了禁军,杨翼坐在假山上充当警哨,张文藏身在阁楼,惊雷箭不离手。
相比于张文的紧张,李世民却随意得很,躺在冰水浴池里悠闲得很。冷锋不喜欢浴桶那种受制的感觉,所以冷府的浴池建的特别宽大。
李世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回见到冷锋都特别想“斗地主”。
身为皇帝,他就要以身作则,所以他洗澡时用的也是浴桶,皇宫里宽广的浴池都搁置了一年了。
“你在这个地方可是享受啊……啧啧,盛夏的冰水浴池,历代皇帝都没有这么干过的。”
冷锋从水底钻出头,白了李世民一眼说:“惊雷司提纯硝石,每日都会产生很多的冰,不用白不用。你没发现对自己的要求都有些病态了吗?你是皇帝,享享乐不是什么罪过。”
今天五更一万……算上丢了的章节一万四……肝疼……
(本章完)
………………………………
第103章 李承乾的第一课(2)
“这不是病态,朕也知道享受是件很美好的事。朕如果开始享受开始慵懒,那说明我大唐国力至少已经超过了历代。”说完,李世民大大地喝了一口酒。
继续说:“当我悟出‘民为水,君为舟’的道理后,就一直想,怎么才能提升大唐国力呢?只有水流量更大,水流更急才行。
我大唐立国之初,注册在户的仅二百万户,就算是收拢流民出山安居,也不过四百三十余万户。水流量想要大,就要与民修养生息,鼓励生育。
水流量想要更急,那就是需要开启民智了。历代帝王都喜欢愚民,不让百姓们学到知识。结果就导致了五姓七望占据学术制高点为所欲为的情况。
古人云: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是这个道理啊!一个将军拥有过于强大的武装,就会膨胀,觊觎皇位,比如朕。一个文臣拥有过于重的权力,就会权倾朝野,结党营私,比如裴寂。”
“你觉得皇帝应该拥有最强武力,所以把龙牙军藏着掖着的,玄甲军秘密训练的龙鳞军你也藏的严密?”
关于龙鳞军,冷锋也是刚刚知道这个军队的存在。
大唐实行府兵制,除了戍边的常备军队外,所有的军士待战事结束,都要回家继续务农,农闲时训练,等出征时才会集结,这就是“藏兵于农”。
可是,在这里,直属于皇帝的玄甲军不是府兵,秘密训练的龙鳞军也不是府兵,而是玄甲军和十六卫精英组成的军队,不多,也是一千人。
这一千人也秘密装备了惊雷箭和人级惊雷,领军的就是河间郡王李孝恭。不用说,这是皇帝的制衡之策。
皇帝这种生物,很少产生信任的情绪,估计龙牙军装备了惊雷箭和惊雷让他辗转难眠,总要弄出一个能抗衡的军队才行!
李世民被揭穿了也依旧面不红气不喘的:“国家的武力不能交付到一个人手里,现在你领导的龙牙军朕不会怀疑,可是再以后呢?谁能保证龙牙军的首领不会起疑心?
至于文治,天下文风鼎盛的时候,谁还能自称学问大家而扩张影响力?”
先不管李世民转移话题的事,冷锋这才知道李世民为何没有趁机打压五姓七望了。
温水煮青蛙!
直接打压五姓七望,朝堂上下免不了要来一次大换血,朝廷机构“伤筋动骨”的伤势都是轻的。
可是如果免费推广教育,不仅断了他们的部分财源,还渐渐地降低了他们对士子的影响力。
五姓七望的声望太重了!就连房玄龄、杜如晦都忍不住娶了五姓女,连公主都比不上五姓女的话,不就说明五姓七望的声望甚至高于皇帝?朕不收拾你们都不行了!
一次冰水澡让李世民心旷神怡,推开浴池门,就招呼李泰上菜。
冷锋家的厨子可是天下楼里最顶尖的一个,听说是给皇帝制作,更是用出了吃奶的劲儿。
红烧肉、水煮鱼、糖醋里脊……满满当当一大桌子。
最受不了身边那群太监拿银针在菜上戳来戳去的,李世民大臂一挥就把他们都赶走了。
冷锋跟经过的一个太监要过银针对李世民说:“银针这东西,只能检测砒霜一种而已,遇到一些剧毒的植物都检测不出来,而且还有一些银针检测不出来的毒素,初食不会有问题,长年累月下去,就会害人性命,比如一些方士炼的狗屁金丹,吃多了就会伤害人的肾脏。”
李世民现在不信长生,以后可就不一定了,有必要给他补补知识。
李世民最喜欢丸子,一人独占一盘已经吃了一半,听冷锋这么说就点了点头:“那朕过些日子提醒提醒袁天罡,让他们少炼这些东西。咦?承乾,是胃口不好吗?怎么不吃饭?”
李承乾在冷锋这里从来都不会遵守“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听到老爹发问,就说:“孩儿今年才十岁,却要教导十五岁以上的学生,害怕误人子弟。”
冷锋笑着说:“算学和文章不同,算学的教学最是精准,一加一就是二,不会等于三,也不会等于零。不像教文章,一句话可能就会有好几种说法,众说纷纭。你只要认真地教就是了。”
听到这话,李承乾才放心地开始吃饭。
开学的第一天,自然要有新气象,昨夜在大儒们的细心教导下,这些学子牢牢地记住了作息时间。
不记住不行,于焕之老先生手里的教棍可有胳膊粗,看着就吓人,于是天刚放亮,公鸡刚打鸣他们就都起床了。
早上的吃的是白面馒头和咸菜,每人还有一碗小米粥,一碗鸡蛋汤。
富人家或高官之家的学子还好些,就是觉得白面馒头颇为柔软,比家里的强。而百姓家贫寒的学子却好像遇到了珍馐美味,吃了个顶饱。
吃过早餐,洗漱过后半个时辰,是晨练,李恪带头跑步,顺着渭河岸边跑个二公里折返。
当太阳彻底升起后,第一节识字课就开始了。
一班的教师是韩崇文老先生,老先生腰杆挺得笔直,待学子们躬身问礼后笑开了花:“这节课由老夫授课,老夫韩崇文,是这所文院的院长,除每日授课时间外老夫都会在河边家里。你们学业上有疑问的地方,都可以去老夫家里询问……”
古往今来的老师都是这样,总会说一句“不懂就问”。放在后世学子身上或许不会当回事儿,可是课堂上的学子却都喜笑颜开,既然老师说了这话,等休息时间一定要拜访求问。
上午八个班级教的都是《论语》,没办法,大儒们不会拼音,而且李世民要求刊印最多的就是《论语》。
儒学,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一直是正统学问。
李世民是皇帝,虽然他想借教化天下抹去五姓七望的声望,可是这不代表他会允许其它学说的出现。
“君权天授”
这是董仲舒敬献给汉武帝最佳的学术,彻底扩散开来,或许比愚民之策更加可怕。
推荐一首歌:随心所欲mecry 我码字时偶尔会听。谢谢羽落弦的月票和眼镜君的打赏!欢迎加入《大唐龙牙》交流群,我会在群里实时发布更新消息。群聊号码:177146582
(本章完)
………………………………
第104章 李承乾的第一课(3)
威胁皇权、想要民主的理论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第一没有市场:大唐的百姓久经战火,深知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吃饱饭就已经满足了,不会奢求更多的权益。
第二危险性大:李世民手下的百骑司可是顶尖的特务,快要渗透到大唐的每个角落了。你想扳倒皇权?没等付诸行动李世民的大军就开过来了。罗艺、长乐王幼良、侯君集、李承乾……多少人想造反都被李世民干掉了,可见李世民的实力是多么可怕。
“师父,你在想什么?”
冷锋的思索被李承乾的声音打断了,看他紧张的样子,一定是担心师父再陷进去。
李世民也好奇地看着他,他还没见过有人能看着大儒教学都能陷入沉思的。
冷锋自嘲地笑笑,这种沉思其实就是间隔两千年的思想的碰撞,来到大唐已经一年多了,他还是找不到现实感,总觉得这些经历是是一场梦,醒来后,自己依旧扑在秦岭的草丛里,大腿上的枪伤依旧在流逝着生命力。
上午的课程结束了,由于食堂还只是地基,学子们只能在教室里等着厨子送饭。
饭菜很稀松平常,烧豆角、小米饭而已,李世民也要了一份,就蹲在走廊里吃,没有一点皇帝的样子。
李承乾现在已经快紧张死了,眼见午餐就要结束,就快轮到他讲课了,师父和父皇还是没有走的打算。
“父皇,您出宫已经一日半了,这样不妥吧?”
李世民白了李承乾一眼说:“现在没有要紧的政务,不在皇宫也没什么,要是有紧急的事儿,会有人来通知朕的。快些进去,他们都在等你呢!”
见劝不走父皇,李承乾只能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一班的学生整体都是十五岁左右的少年,上午学会了几个字,都很兴奋,期待着下午的术算能够学到什么。
李承乾走到讲台前站定,大囧!文院的讲台是根据大儒们制作的,他们能露出上半截身子,在黑板上任意写字,可是到了李承乾,就只剩下一个脑袋能露出讲台,黑板也只能够到一半。
李世民看着这一幕也很想笑,但毕竟这是儿子第一次讲课,他这个当父皇的不能拆台,双手抱胸在门外看李承乾怎么处理。
“这些人都是鸭子……”
“这些人都是鸡……”
“我在给鸭子讲课……”
李承乾只是脸红了一会儿就镇定了下来,淡定地走到讲台旁边,露出全身说:“上课!”
众学子纷纷起身行礼后才坐下。
李承乾扫视一遍台下学子后清了清嗓子说:“古人云:‘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说的就是现在这个场景,虽然我比你们小了五岁,可是对于术算,我还是够格给你们上课的。
尊师重道是传统,那么,哪个学生愿意把凳子贡献出来给我用用?”
第一排离李承乾最近的一个学生果断地把自己的凳子送上了讲台,自己则捧着本子站到窗边听课。
李承乾把凳子摆到讲台上,直接站上去,在黑板上写下了“0—9”的数字。
“这是新式术算用到的数字,大家看这个圆圈,它叫‘零’,代表没有……”
看李承乾顺利地进入了教学状态,李世民才满意地离开了,今天上午只看了一层七个教室的教学,二层还有一个教室没看呢。
渭水河边的灌木丛里,杨翼把一个被五花大绑的汉子推到在张文面前:“统领,就是这个人,已经好几次装作散步路过文院,看到陛下马车后就加紧步伐。等上了大路,就骑马赶回长安了。”
张文看着眼前这个衣不蔽体的汉子笑道:“某家已经盯了你许久了,说清楚,你是谁?想干什么?”
汉子用不屑的目光看了张文一眼说:“我叫大伟,只是个打渔的,你们光天化日之下抓我,想干什么?难道不怕王法吗!”
张文见惯了嘴硬的,朝路边挥挥手,就有两个百骑司的用刑好手走了过来。
经过他们两个审讯的,还没有一个能不张嘴的!
只是一柱香的时间,那两个用刑的就擦着横刀走了过来。
“统领,他确实是一个打渔的,不过也是神火教的信徒(系杜撰),受命盯着陛下车驾。”
“神火教啊……”
张文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神火教是极西之地传入大唐的宗教,宗旨是打破所有文化教条,回归到一个老头造人时的清净世界。
这群人不学无术啊!造人的分明是女娲娘娘,哪里是什么老头?
神火教由于教宗邪端,从隋朝时起被剿灭多次,偏偏每一次还能死灰复燃,让人反感至极。
打破文化教条?怎么打破文化教条最快?当然是从刺杀皇帝开始!
张文残忍地笑了:“通知龙牙军、惊雷司部玄甲军随时准备支援,我去驾驶陛下车驾诱敌。这次不把他们一窝端了,我张文名字倒过来写!”
……
李世民原本在看施工,听说这个消息大喜,自从登基以后好久没杀生了,手痒的厉害。
不顾属下劝阻,李世民直接找了一个身材和他差不多的士兵,扒下了士兵的甲胄就要上阵。
原本宽敞的马车,坐进三个全副武装的人就显得有点拥挤了。
张文看着全副武装的皇帝担忧地说:“陛下,您是万金之躯,怎么能亲涉战阵呢?”
李世民大笑道:“朕百战起家,就是当了皇帝,也没有抛下武艺。今日几个无知蠢才就想行刺朕,哼!”
冷锋把窗帘撩起一角看了看道路两边对张文说:“这样的地方,不适合大部分人埋伏,最多也就四五百人,你调集龙牙军和惊雷司守备玄甲军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张文冷哼道:“狮子扑兔尚需全力,更何况这涉及到陛下的安危?”
冷锋拿手指弹了弹张文背上的惊雷箭说:“惊雷箭的威力你是知道的,更何况咱们还带着人级惊雷。四五百人,最多也就够百骑司众人一轮齐射加一轮扔雷的。”
1…推荐一本一本二次元类的书—《综漫之光暗双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喜欢的话记得收藏和推荐哦!
2…年末有爆更活动,这些天存稿备战,回归每日两更。
(本章完)
………………………………
第105章 老孙头就要回来了!
张文挠了挠头后说:“还真的是这样,惊雷箭和惊雷都是范围性杀伤的东西,在这个环境里,轻易是躲不开的。”
李世民哦?了一声问道:“你的意思是,大军团对战,火药武器的杀伤最大,可是对付散兵就不行了对吧。”
“陛下圣明。”张仲清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骑着马靠近了车窗,继续说:“在有水泥坚城固守的状态下,虽千百敌亦不可惧,若是散队对抗,也只有惊雷箭可堪一用。”
正说话间,趴在马车车顶的龙影拍了三下车板。
冷锋立刻掀开窗帘,一个翻身上了车顶。
龙影指着西南方向说:“西南方向草丛,有烟雾的痕迹。”
张文也上了车顶说:“神火教行动之前都会生火祭祀,认为神火不灭,光明永存。”
李世民的身手到底差了点,用了两次力才上了车顶,吩咐说:“那咱们就向那边走,看看他们能不能吃下咱们!”
言语间,统帅的豪气依旧不减。
东突厥刚刚平定,渭河边通向长安的道路还是荒草萋萋,这就为埋伏战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地。
一支火箭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射了出来,张文拿手里的小盾牌随意地一挥,就把火箭挡到了一边,不足一石软弓射出来的箭,连皮甲都射不穿。
草丛里,几百个胡人掀开了身上的草皮,挥舞着弯刀嚎叫着冲了过来。
李世民点燃了引信后搭弓引箭,率先射出了第一支箭,了解惊雷箭效果的李世民并没有射向人,而是射向神火教刺客们的头顶。
嘭!
惊雷箭爆炸后,碎片四射,好多刺客都捂着头哀嚎起来,有的甚至直接倒地不起。
这种战斗是不需要准头的,张文在李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