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盎把弓递给冷锋说:“这把弓陪伴老夫多年,是一把五石强弓,射杀敌人无数,今日就送给熩国公吧!”
冷锋苦笑道:“五石强弓,在下可用不了!这把弓陪伴冯公多年,君子不夺人所爱,冯公就不必割爱了。”
冯盎见冷锋不想要,就又拿过一把刀,连鞘递给冷锋说:“既然熩国公用不了强弓,这刀怎么也要收下。此为松纹古锭刀,据说是孙坚在汜水关时用的武器,虽经百年时光,依旧锐利。熩国公万不可再推辞了。”
孙坚的佩刀?古董啊!这个……这个可以见识一下!
冷锋接过刀,刚一抽出刀,一抹蛰眼的寒光就露了出来。
“好刀!”冷锋忍不住赞叹,谁说古人的冶铁技术就一定不如现代的?这把松纹古锭刀历经几百年,依然锋利如斯。越王勾践剑虽然深埋地下千年,出土时依然锋利到能割破考古人员的手。
既然是孙坚的佩刀,拿回家当古董收藏一下也是不错的!
不过,拿一个刚打造几个月的三棱刺换取几百年的名人佩刀,这么不要脸的事儿冷锋还干不出来。
于是朝四狗子伸伸手,把他的箭匣要了过来。
“冯公,我那三棱刺的价值,可比不上您这把松纹古锭刀啊!既然您是弓箭高手,在下再送您一物!”
冯盎大笑道:“咱们俩这样送来送去的,什么时候是个头?罢了罢了……”
冷锋神秘地笑了一下:“冯公,您还是看看这东西比较好。”
冯盎眼看冷锋发出了神秘的笑容,也露出了探究的神色。
冷锋打开箭匣,拿出一支惊雷箭,交给了冯盎。
冯盎拿着惊雷箭仔细地看了一遍,说:“我看不出这支箭有什么特点,就是一支半截铁杆的箭罢了,熩国公可否告知老夫这是什么箭?”
冷锋指着铁杆末尾的一个小豁口说:“冯公扣一下那里。”
冯盎按照冷锋指的地方一扣,扣出了一长截裹着蜡的引信。
“此物名为‘惊雷箭’,用火点燃豁口处的引信后再射出去,会爆炸。”
“惊雷箭?爆炸?”
冷锋又把四狗子背上的弓取下,跟冯盎说:“冯公,就由我给您演示一番!”
说完,冷锋站了起来,搭弓引箭,把弓拉到了一半,对四狗子说:“五寸长。”
四狗子听了要求,就从身上拿下小剪子,把引信减到五寸长。然后掏出火折子吹着,凑到冷锋身后点燃了引信。
拉弓、射箭!
惊雷箭射到了百步远处的一棵树上。
冯盎忍不住说:“这惊雷箭也………”
嘭!
冯盎的话还没说完,惊雷箭炸了!
惊雷司制造惊雷箭从来都是精益求精的,打造箭杆、填火药、安装引信、装后箭杆、摸蜡防水。这一套流程稍有不合格就会废弃重做,张仲清可是拍着脑袋保证过的,要是惊雷箭有一成以上的哑火,他就把自己脑袋摘下来!
冯盎听见惊雷箭的动静,又眼看惊雷箭把大树炸出了一个大坑,吓得筷子都掉到了地上。
“这……不愧是惊雷箭啊!不愧惊雷之名!”
冯盎忍不住又在箭匣中取出一支箭,放在手上又一次仔细地观察。
“这里面到底放了什么东西,难道是把雨天的雷电封存到了箭里,才有如此威力?”
孙思邈摸了摸大腿上的手枪,问冷锋:“难道,是和这个叫手枪的法器差不多的东西?”
冷锋点了点头:“原理一样,只不过手枪的子弹要的是线性杀伤力,惊雷箭要的是爆炸杀伤力!”
亮一亮惊雷箭的威力,是李世民特意对冷锋吩咐的事情。
冯盎现在固然没有反心,可是没人敢保证以后就不会有,亮出惊雷箭,就是为了震慑冯盎。
身为帝王李世民免不了感染上“猜疑”这个皇帝共有的职业病。
冷锋可以很肯定地说,冯盎一生都不会叛乱!
可是,这话估计连魏征都不会完全相信。
四狗子劝说道:“这惊雷箭一个箭匣里装有十支,惊雷箭需要避水、避火存放。箭匣本身防水防火,所以冯公最好还是把惊雷箭放回箭匣里。”
没错,惊雷司就是这么厉害,惊雷箭易燃易潮,他们就研究出了专门存放惊雷箭的箭匣。
箭匣内有十个卡扣,保证惊雷箭在里面不会来回碰撞,箭匣开口处有软牛皮作密封,除非是把箭匣泡水里,否则是不会进水的。
冯盎小心翼翼地把惊雷箭放回箭匣里,把卡扣安好,对冷锋说:“有这九支惊雷箭护身,就算尾巴是一万人,老夫也敢带人干掉他们!”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五更!感谢一地金的月票……我要装死狗了,晚安啦各位。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26章 动身
冷锋不知道冯盎为何如此肯定身后有尾巴,难道是他那身为主将的直觉?
直觉这个东西其实非常不靠谱,谈殿的部下就算是再厉害,难道还能一路追到长安?眼看夏意将去,这个时候向长安赶路,一直提防着尾巴可不行!
冯盎得到了九支惊雷箭,笑得合不拢嘴,他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箭手之一,自然特别喜欢强力的弓箭,更何况惊雷箭这种东西,已经完完全全超过了“箭”的范畴,或者……应该叫它极限弱化版RPG火箭筒?
李三牛和嘎鲁,李二牛和蒙泰,冯子路和黄泽睿,刘文武和三狗子,四场比赛,冯盎这边只赢了一场,二狗子和蒙石还在路上,胜负未分。
觥筹交错,就在冷锋觉得自己实在是喝不下的时候,二狗子抱着一个餐盒跑了回来,而蒙石的身影竟然还没出现!
“脸红脖子粗”已经不足以形容二狗子的样子了,看他嘴张得像河马一样大,大家都担心他会不会把肺给喘出来!
“我……我……我回……回来……来了!还有……”
二狗子把餐盒放到孙思邈面前,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完就昏了过去。
冯盎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二狗子,孙思邈也急忙伸出手抓住二狗子的腕脉查看情况。
“嗯,没什么大事,只是力竭昏迷过去了。”
孙思邈的医术高明,既然他说二狗子没事儿那就是没事儿了。
冷锋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把二狗子逼成了这样。
孙思邈又从怀里拿出布囊,挑了两根银针,在二狗子身上扎了两下,然后再抓住二狗子的脖子一阵儿按摩敲打,二狗子居然很快地醒了过来。
“呼~”二狗子长舒一口气,还没呼完,又生生地停住了,大声喊:“老大!老大!”
冷锋凑过来说:“我在呢。”
二狗子咕噜一下爬起来,急忙说:“有尾巴!真的有尾巴!蒙石我俩在回来的半路上察觉到有人窥视,于是兵分两路,他往别处跑了,我回来报信儿!”
“看清楚是多少人,什么样子了吗!”
冯盎原本醉酒的模样荡然无存,一股猛虎般的气势升腾而起。
二狗子摇了摇头:“只是看到了身上带着武器且浑身绿叶的一个人影,我看的很清楚,不是猿猴一类的动物。”
冯盎冷哼一声:“绿叶遮身,没错了,是谈殿手下的藤甲兵!”
“藤甲兵?什么藤甲?”
冷锋总觉得藤甲这个名字很熟悉,可是有点记不清是在哪里听过的了。
冯盎给冷锋解惑道:“藤甲是一种铠甲,岭南士兵一般都是穿戴藤甲的。它是以藤蔓浸水半月,出水晾晒三日,油浸七日到十日之间,再刷桐油后编制而成。虽是木质,却不是寻常人能一刀砍碎的。
冯家屡世承蒙中原皇帝恩典,熟识冶铁技术,才能有这五千甲士!”
(别以为冯盎手下的五千人穿的也是藤甲啊读者大老爷们!)
冯盎这么一说,冷锋想起来了,这不就是三国时期让魏延屡战屡败的乌戈国士兵穿的铠甲嘛!
“可是蜀国诸葛火烧三万藤甲兵的那个藤甲?”
冯盎点了点头:“正是,刚刚老夫说的方法是岭南的制法,谈殿手下有一群藤甲兵精锐,取材自南诏的藤蔓,用的也是乌戈国的古方,一件藤甲需要历时两年才可以制作完成!比寻常藤甲更加坚固,就是老夫亲自射箭,也只能堪堪射透,无法伤及藤甲兵的性命。”
连冯盎射箭都射不透,这藤甲可就有点厉害了!
冯盎和张文一样,用的都是五石强弓,这种级别的弓非勇猛之人不可开。张文全力的一箭,甚至能在百步开外钉进铁甲,可是如果说冯盎的一箭都只能射透,却无法造成杀伤,这藤甲已经不比金属铠甲弱多少了!
冷锋站了起来,对冯盎说:“冯公,咱们动身吧,找个地方把他们引出来!”
冯盎点了点头,谈殿手下藤甲兵不过一千,就是都派出来,自己这方有六千多虎狼之士,怎么也能弄死他们。
孙思邈这时候却说:“临行前,老道要回岳阳城一趟,昨夜那个腹内有恶虫的病人还不知道怎么样了,怎么也要确定他转危为安了,老道才好离开。”
医者父母心,孙思邈是一个优秀的大夫,这样的的操守是必须尊敬的,哪怕因为这个耽误行程。
在岳阳城内的一处民居,孙思邈给虚弱的病人诊了脉,点了点头,对那个衙役说:“你父亲现在已经无碍,过些日子会脾胃虚弱,切记不要多食,六分饱就行。什么时候健步如飞了,就可以照常吃饭了。”
衙役急忙躬身道:“多谢神医,多谢神医。”
了却了心事,孙思邈才对冷锋说:“好了,咱们走吧!”
五千甲兵离城,风言笑才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走了啊!nnd,五千多大爷这两天可吃了不少东西,岳阳府库都少了一角!
眼见冯盎的人离开了地平线,风言笑才对周全说:“赶紧的,咱们上表陛下,今年的赋税少了这么多,得提前告知陛下啊!”
不得不说风言笑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唐初天下税收就是一个筛子,到处都有漏洞。像扬州刺史、安民县县令这样的官员可是不少。
李世民虽然坐着龙椅,可是毕竟他刚刚即位,没法第一时间整肃这些,扬州等边缘城市离长安太远。
“鞭长莫及”这个词非常适用于这个状况。
冯盎也是一样,岭南不同于中原,他虽然拒绝称王,可是在岭南,他就是“无冕之王”,朝廷根本不会向岭南讨要赋税。
可是这一次冯盎进京朝拜皇帝,为了表示对中原的敬重,带了不少好东西。
黄金,论箱。
宝石,论箱。
虽然没有美女,可是单单这两样就足矣表示诚心了。
冯盎这一次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对皇帝说:“我不造反,就想让岭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一更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27章 荆州
岳阳向北,就是荆州,荆州这个地方很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一句话。
赤壁之战后,荆州的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率领部队入蜀以后,留下五虎良将的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
ps:强调一下,南郡是刘备跟孙权“借”的,借的!我一直不明白为啥地盘还能借!
荆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就导致了这里的纷争不断,曹操独大,刘备和孙权经常联合起来“斗地主”,斗完地主也不散局,两个“农民”还要打打牌、较量一下。
其实,“大意”失荆州的说法是不太对的,关羽丢掉荆州并不单单是大意的原因。
“云长此人,固然有‘温酒斩华雄’的勇猛,却也免不了沾染武人刚愎自用的毛病!”
向路人询问后知道已经抵达荆州地界后,冯盎忍不住谈起了关羽:
“据陈寿《三国志》所书:‘称万人敌,为世虎臣,然刚而自矜’。
孙权欲为子求关羽之女,关羽反而怒斥来使,说:‘虎女怎配犬子’。这话惹得孙权大怒,让关羽白白错过了一次联姻的机会。”
冷锋知道三国的故事,可是好多具体的东西他却不知道,只能默默听冯盎说书。
“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或许也可以说是关羽的狂妄自大导致了荆州三郡失陷啊!”
冷锋勒了勒马缰绳,让踏雪走的慢点,跟冯盎并辔而行,说:“战争的胜负,有很多的原因,在下觉得,单单把一次失败推脱到主帅的昏聩、士兵的羸弱甚至什么上天安排上,都是偏颇的。
关羽联姻孙权就不会被偷老家了?国与国之间翻脸不认人的事例可多了去了。”
冯盎拍拍手:“熩国公果然高见,这样的见解,不是统兵十数年以下的人能够说出来的!”
冷锋苦笑,什么啊!他完全没有领过兵好不好!
在接近荆州城的一个山头,冷锋下令大部队继续前行,进城补给,他则带着冯盎二人两骑上了山。
既然决定要除掉尾巴,怎么也得看看尾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选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后,冷锋拿出了狙击镜,这次出来没有携带望远镜,真是最大的败笔!只能拿着狙击镜将就一下了。
“冯公,您对藤甲兵比较熟悉,拿着这个……‘千里眼’看一下,他们可能会出现在哪里。”
“千里眼?”
冯盎立刻来了兴致,接过狙击镜,把眼睛凑了过去。
“呵!神器啊!远处景色尽收眼底,与肉眼近处所见一般无二!”
被狙击镜吸引了的冯盎完全忘记了冷锋让他干什么,像一个好奇的孩子一样四处看。
“冯公,我给您狙击……千里眼是让您看藤甲兵的,不是让你看景色的!”
冯盎这才停了下来,把镜头对准了他认为藤甲兵最应该潜行的地方。
最了解一个人的,这个人的敌人就是其中之一!
只用了两分钟,冯盎就放下了狙击镜,指着一个方向说:“那里,几百人啊!居然从岭南跟着老夫一路跟到了荆州!”
冷锋接过望远镜往那边看了好一阵儿,果然发现了几百个甲兵。
这些甲兵浑身绑着树叶绿草,不仔细看看还真的看不出来!
这可真有意思,谁说特种兵就是现代人的专利了?谁说中原以外的就都是“化外野人”了?看看人家谈殿的藤甲兵,居然还会玩隐藏,从岭南一路尾随冯盎一直到了荆州而没有被发现!
初唐这个时候,千里无鸡鸣不是说笑的,别说几百人,就是万人军队专门挑荒野前进,也很难被发现。后世那么繁华,不是也有不少在边境走…私的吗?
冷锋不屑地说:“几百人,咱们可是六千人,随随便便就把他们吃掉了!”
冯盎却连连摇头:“无趣,无趣,直接刀兵相见多没意思?熩国公,咱们得想个办法好好戏耍他们一下才是!”
冷锋笑道:“你想玩玩猫捉耗子的游戏?”
“猫捉耗子?这个比喻贴切!不知道熩国公有没有打算?”
冷锋指着冯盎腰间挂着的三棱刺说:“我手下的军队,有一百一十九人是我亲自训练出来的。其中有五十九人是最适合这个游戏的,冯公有没有胆量叫上三个机灵的部下,咱们凑个六十四的数字一起玩玩?”
冯盎大笑:“当然可以!一切任凭熩国公安排就是!”
这人呐,一闲下来就会浑身不得劲,比如尉迟恭,他就闲不住,闲赋在家也要拉着李世民去秦岭打猎。
冯盎也是一样,从岭南出来以后,他就在赶路,除了赶路,就是跟孙思邈讨教,除了跟孙思邈讨教,还是赶路了。
背上挂着的箭匣,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色诱”着他,不停地说:“来呀,射一箭啊,来呀……”
荆州刺史方国泰并没有见到文辞斐然的熩国公,也没有见到四方赞颂的耿国公,只见到了太子少保李二牛和二狗子,还有一张让他腿软的“便宜行事”的圣旨。
“刺史大人,两位国公大人说了,今夜只需要驻扎在荆州城外,你们提供今夜的饭食和明后两日的补给就可以了。”
方国泰不解道:“两位国公大人既然已经到了荆州,在下理当款待才是,此时不是战时,为何过州城而不入?”
ps:唐朝军令,除驻扎地方外,军队不可入州城,最多派出辎重营进城接受补给。一是防止士兵入城享乐懈怠,二……怕据城造反。
二狗子扬了扬手里的圣旨,不耐烦道:“我老大让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废话那么多干什么!”
方国泰急忙拱手道:“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城外,冯盎和冷锋把这支队伍的领导权丢给了蒙泰和李二牛后,就带着迅队和刘文武、嘎鲁、蒙石趁着夜色,悄然离开了大部队。
二更,这一章卡文了,想在荆州附近找个天险……呸,差点剧透
感谢呵呵、无谓之殇、心、乘风破浪、僪、指尖的月票。现在貌似没有双倍月票,你们给我的是双倍的感动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28章 跳眼法
翌日清晨,携带上补给以后,整整六千一百三十八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拔了,向荆门行动。
这么大的一支队伍,是不会有人闲到蛋疼地去数有多少人的,自然就不会有人注意到队伍里少了整整六十四个人。
李二牛穿着冯盎的黑纹铁甲,套上头盔,再骑上冯盎的战马,远处看根本分辨不出马上的人是冯盎还是李二牛。
李三牛很兴奋,只是骑了没一会儿,他就喜欢上了踏雪。好马啊!踏雪奔驰起来,风驰电掣都不足以形容它的速度,更难得的是,在它身上只是颠簸一点,拿踏雪跟跟那些骑一圈就让人腰酸腿疼的败类马相比,简直就是对踏雪的侮辱。
“老大他们昨天晚上就离开了,去杀人也不叫上俺,真是的,难得离开长安,想要杀生过过手瘾都不行。”
李三牛穿着冷锋的作战服,已经把作战服撑到了极限,看上去就像要把作战服撑碎一样,如果不是他给自己罩上了斗篷,根本没法装成冷锋。
“闭嘴啊,把你调过去,见到人,你肯定挥着狼牙棒就上了,老大他们去是玩耍的,带上你就成了血拼了,多无趣。”
李三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看着头顶越来越高的太阳说:“咱们要不要休息休息?”
李二牛戴着闷热的头盔,也是一脑袋的汗,跟身后的蒙泰说:“老大昨晚给我画了一张地图,往北前进,就能到达荆门,在一小半路程的地方有一个大湖,咱们加快脚程,争取赶到那个湖作修整吧。”
蒙泰笑道:“俺家主人说了,我是个莽汉,在他不在的时间里,听你的准没错!”
李二牛挥舞了一下手臂,六千多人立刻又增加了速度。
荆州城外的山上,冯盎冷锋等人也给自己弄了一身“绿叶装”,绿色的树叶映衬着冯盎的大黑脸显得格外滑稽。
“奶奶的,他们过来了!”
冯盎拿着冷锋的狙击镜看到藤甲兵在他们下方半山腰经过时格外兴奋,一想到就要下手,他就忍不住拔刀想要冲下山,不对,拔刺,他的刀现在给了冷锋。
冷锋拍了拍冯盎说:“冯公,现在还不能出去,咱们得反变成他们的尾巴,坠在后面一点一点蚕食他们才是乐趣。”
冯盎点了点头,把三棱刺插回鞘内,继续拿狙击镜盯着藤甲兵的动向。这些家伙如果不盯牢了,很容易就会盯丢,盯丢了就得再费时间找,烦人的紧。
冷锋视力很不错,按照冯盎看的方向仔细看了一眼,居然看到了藤甲兵的身影。
于是冷锋习惯性地伸出了大拇指,测量藤甲兵和自己的距离。
冯盎刚放下狙击镜,打算问问冷锋要不要跟过去,就看到了冷锋的动作,忍不住问道:“熩国公,你伸着大拇指眯着眼在干什么?”
冷锋哦了一声后说:“我在测藤甲兵离咱们有多远。”
冯盎吃惊道:“只是伸出大拇指就能知道?这是什么仙术?”
“什么狗屁仙术啊……”冷锋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这只是术算分支,几何学科的一种实际应用罢了。”
冯盎肃然起敬,对他而言,高深的术算和仙术的等级是差不多的,这种伸出大拇指就能直接测出距离的办法,对军旅而言太过于重要,段然不能随便开口问的。
“冯公可有兴趣学学?”
“这个……可以交给我?”冯盎迟疑道。
“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学问,这种用大拇指测距的方法,叫做‘拇指测距法’,或者叫‘跳眼测距法’。
其实啊,人的两只眼睛瞳孔之间的距离大约是手臂长的十分之一,再将测量得的实际物体的宽来乘十倍,这样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这里的位置到所测量物体的位置之间的大致距离。”
冷锋不可能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