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龙牙-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盎看着时不时抽搐一下的冷锋笑着说:“疼吧,疼就对了,要知道老夫这个药酒,虽然擦伤时让人疼得受不了,可是第二天就能让你活动自如。

    就是孙神医,也称赞这药酒的神奇。”

    冷锋活动了一下肩膀,反而引来了更大的疼痛和麻木的感觉。

    刘淑雯小心翼翼地把冷锋的衣服拉好,把没用完的药酒给了熊猫眼的李二牛,随后对冷锋抱怨道:“你们也真是的,不过比试一下,怎么打成了这个样子。”

    李二牛咧着嘴笑道:“主母不知,现在打的狠点,战场上可是能保命的。”

    刘淑雯想不明白这个道理,只能默默地替冷锋揉肩膀。

    “停船!停船!”掌舵的周老头忽然喊了起来,可是只有紧跟着头船的几条船靠岸停了下来,尾部的两条船却没有停住,超过了头船。

    咔嚓!

    超过了头船的两条船之一,船底不知道撞上了什么东西,第一时间就开始下沉,另一条船也撞到了东西,却有惊无险地在另一边停靠了。

    好在开船的村民和船上的龙牙军士兵、岭南甲士们会游水,这里的水流也不急,一个个扑腾着都上了岸。

    “怎么回事?”冷锋看着那条沉了一半后就开始原地打转的船问道。

    周老头指着水面说:“河心这里有漩涡,就说明漩涡附近有暗礁,看这条船打转的样子,估计暗礁还是尖锥状的。”

    冯盎掏出地图看了一眼说:“这条水路不是大河,估计以前也没人走过,想不到还有暗礁!”

    周老头说的有漩涡就有暗礁的道理冷锋听不明白,可是暗礁对船而言是天敌他还是知道的。

    “怎么办?”冷锋指着那条船说:“还继续走吗?”

    冯盎又看了看地图后坚定地说:“走!水路的开辟,暗礁是最大的障碍,老夫只要沿着水路一路南下,就能清理出一条河道!”

    说完,冯盎脱掉了自己的铠甲,指着河面对手下说:“儿郎们!咱们跟这条河的暗礁杠上了!见一个咱们拆一个!”

    眼看着冯盎带着手下都下了水,冷锋摇了摇头,对李二牛说:“除了你和李三牛,也都下去帮一把吧!顺便也练练水,看刚刚你们扑腾那两下子,不够丢人的。”

    李二牛挠了挠头,他和李三牛有伤,不适合下水,只能看向自己的弟兄们。

    众军士虽然讨厌水,但是老大开口了也只能遵从,一个个都脱起铠甲,只穿着短裤就跳进了水里。

    自从“内裤”这东西从龙牙军推广以后,哪怕是炎热的天气,大家也不用怕只穿着兜裆布时会走光了。

    而这对冷锋而言更是好事情,冷锋看到兜裆布就会想起某个日国,因为穿着兜裆布的李二牛等人只要再胖一点,就和相扑选手没什么两样了。

    (本章完)


………………………………

第185章 沙漠苦行

    冷锋记忆里的穿着兜裆布类似相扑选手的唐朝军士,此时在西北就有不少。

    这里是高昌东面的沙漠,被商人牧民称呼为“死亡之海”。

    其实“死亡之海”这个名字,几乎每一片沙漠都有,沙漠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征服的绝地,旧时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往日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漠变成了通往聚宝盆的“沙地”。

    无数渴望金钱的商人毅然决然的穿过沙漠,把华夏大地上的丝绸等物带到西域,再换回香料金银等物,两头挣钱。

    但是丝绸之路和海商是一样的,巨大的利益下也隐藏着死神的镰刀,丝绸之路上,不乏商人骆驼的尸骨,把丝绸之路,变成了“白骨之路”。

    天气热就要脱衣服,这是人的本能习惯,更何况铁甲吸热,在太阳下的铠甲就像烙铁一般,所以不少士兵不顾长官的劝阻脱掉了铠甲,只剩下一条兜裆布。

    李孝恭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对李靖抱怨道:“早就知道沙漠这个鬼地方热,可是没想到这秋天都已经快要结束了,这个该死的沙漠还是这么热!”

    李孝恭并没有脱掉铠甲,毒辣的太阳下脱掉衣服虽然能凉快一时,可是皮肤晒爆皮后可就该难受了。

    李靖也热的汗流满面,这个时候作为元帅,还是大元帅的他也只有一件抹布斗篷遮阳的待遇。

    “沙漠就是这样,别看现在热的像火炉,到了晚上,这里反而会寒冷得如同冰窖,一冰一火的交替最是折磨人。”

    李靖抽出长剑,一剑就把马蹄子即将踩到的一只蝎子打到了一边。

    李孝恭摸了一下马车上的大木盒,还好,温度不高。

    作为元帅之一,李孝恭自然有抹布斗篷遮阳,可是他对地级惊雷的包装却不怎么放心,硬是把自己的斗篷罩到了马车上,连有斗篷的副将们的斗篷,都被他征用了。

    李靖算了算时辰,把斗篷扯下来给了李孝恭,唯一一件没被征用的斗篷,还得两个元帅轮流享受。

    李孝恭急忙把斗篷罩在身上,第一时间就产生“凉快了”的心理错觉:“卫公,这地图到底准不准,咱们还有多长时间才能穿过这片该死的沙漠。”

    李靖抖了抖手里的地图说:“这图是出自熩国公的手笔,而且他说过,真实的沙漠一定比图里的要小,如果按照地图看,咱们还要五天才能穿过沙漠。可是如果按熩国公所言,或许下一刻咱们就能出去。”

    李孝恭哼了一声说:“这世外高人都是这德行,话总是说的虚无缥缈的,亏你还这么相信他的地图,一旦他说错了,沙漠的实际范围要比图里的大,咱们可就都要交代在这里了。”

    还有一句话李孝恭没说,他们携带的水,再怎么省也只够三天的了,如果三天内还没走出沙漠,涣散的军心就是第一道麻烦。

    李靖卷起图纸,对李孝恭说:“少说话,说话露水汽不知道!”

    李孝恭这才发觉嘴里干的发苦,急忙拿出水囊。不敢多喝,只是一小口润润嘴和嗓子就好。

    眼看着夕阳西下,李靖拒绝了李孝恭送过来的斗篷,这该死的家伙,赖了一下午,这个时候不热了才想起把斗篷送过来!

    看了看地势,李靖指着西边说:“再往前走走,咱们在那里扎营。”

    走到李靖指定的地方后,士兵们立刻解开马车上的绳索,开始扎营。

    刚开始还不知道为什么大元帅不要牛皮帐篷而是逼着军需官要羊皮帐篷,现在知道了,这该死的沙漠白天热死人,晚上冻死人。所以晚上士兵们也不管雅观不雅观,都抱着被子凑在一起取暖。

    第二天,丑时刚到,李靖就下令继续行军,现在虽然还是很冷,可是挨着冷走也比扛着烈日走要强的多,要不是士兵们还改不了白天行动晚上睡觉的习惯,李靖甚至想白天休息晚上行军。

    从太阳刚刚升起时的温暖到热的汗流满面,不到两个时辰,空气中微弱的水汽都被热量烤的扭曲了。

    这种情况下,就特别容易出现海市蜃楼。

    “湖!大湖!”一个嘴唇发干的士兵指着北方大喊。

    李孝恭看了看北方,那里确实有一个淡蓝色的大湖,甚至能依稀看见翻腾的水花。

    而李靖只是看了一眼就说:“那是假的,哪有在地面之上的湖!全体听命,不论看到什么,都不许离队!继续向西前进!”

    李靖的威望是无与伦比的,士兵们立刻掐灭了内心痛饮的渴望,制止了想要向北方前进的双腿。

    李孝恭摇晃了一下只有一点点水的水囊,不由得皱紧了眉头,这一路上他的话最多,话多就费水。

    李靖把自己还有小半的水囊递给李孝恭说:“别怨我非要走沙漠,如果咱们在北方绕,就得冒着被西突厥和高昌两面夹击的危险。而且,高昌的国都靠着沙漠,只要过了沙漠,咱们就能直插高昌腹地,甚至生擒麴文泰!”

    李孝恭虽然渴得很,可是打开李靖的水囊后也只是稍稍喝了半口,听到李靖的话,李孝恭感慨说:“兵贵神速的道理我还是懂的,可是咱们刚刚穿过沙漠,就要战斗,这可是下策啊!”

    李靖摇了摇头:“如果地图没错,咱们距离高昌国都还有一段距离,足够咱们休整了,而且………”

    李靖的话还没说完,忽然斥候飞奔着过来报告:“元帅!前方不再是沙漠,而是戈壁,我们在一处戈壁滩还发现了水源!”

    对于沙漠中走出的人来说,水,绝对是重于金银珠宝的东西,就连李靖这个睿智的统帅也不例外!

    李靖把没说完的话生生咽了回去,骑上那匹即将被宰杀减少水耗的马,挥舞着马鞭大喊:“全军听令!冲啊!”

    “奥………”原本蔫儿得像经霜柿子的士兵们,纷纷发出了大胜时的欢呼声,灌了铅的双腿重新回归灵活,尾随着李靖跑出了沙漠。

    皮一下,欲听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完)


………………………………

第186章 谁是谁的宵夜

    所谓的水源,不过是连溪都算不上的水流而已,看样子是戈壁岩层滴水汇聚出来的,宽不一步,但是水质清澈,还带着凉意。

    其实这个时候,不论人马都饥渴到了极致,哪里还会在乎水是不是混浊的,就连李孝恭和李靖都忍不住趴在地上对着狂饮。

    补充了水分后,李靖整个人都活了过来。

    李孝恭甩甩铠甲上的水渍,深吸一口气说:“只有进了沙漠,才知道水这随处可见的东西居然这么重要!”

    李靖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一个士卒,然后大声喊道:“抓紧时间休整,斥候休息过后四处查探,务必不要让大军暴露!”

    那几个斥候还没休息多长时间,可是元帅下达了命令,却只能去执行,毕竟,他们是斥候。

    黄泽睿现在的工作也是斥候,负责下水找暗礁的位置。从小就练就一身水下本事的他在周老头的话里就是一条“活鱼”,入了水就是回了家。

    黄泽睿举起手里的红色旗子,船上拿着望远镜的冯盎立刻点了点头:“很大的一块暗礁,咱们一时半会儿弄不掉,那个位置并不影响行船,在水路图上标记一下就好。”

    为了方便交流,李二牛把龙牙军的号令旗给了黄泽睿,红色代表暗礁很大很大,消灭它费时费工,绿色表示二十人以下就能搞定,蓝色表示至少得五十人以上才能处理。

    冯盎嘴上喊的漂亮,可是自从他的手被石块割伤以后,他就不再见一个暗礁平一个了。

    通水路这件事,单单五千人,还真的有点不够用!

    而且,这只是一条不算宽广的河流而已,冯盎热血的口号被冰冷的现实击打得粉碎。所以,只要不是河中间的“刺儿头”暗礁,冯盎多半会选择标记在图上,留着以后处理。

    好在“刺儿头”暗礁不是到处都是,船队还有时间赶路。

    龇牙咧嘴地给伤口抹上酒精后,冯盎对冷锋说:“老夫到底是贪图安逸了,以前这双手粗糙得能磨刀,现在成什么了,跟大姑娘的手似的,连块石头都能把它割开。”

    冷锋见冯盎的伤口没有发炎,就放下了心,按住冯盎想要拿酒的另一只手说:“先停两天吧你,我到现在都没有发现酒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喝的,还不如泡两杯茶有滋味。”

    冯盎摇摇头说:“你们中原的茶汤,滋味实在是不咋地,也就你家的花茶还不错,回头到了岭南,你弄个花茶作坊,肯定能不少挣钱!”

    不挣钱才见鬼了!华夏与西域各国的交易,丝绸、瓷器、茶叶可是最金贵的三种,物离乡贵,西域商人弄来的几个奇奇怪怪的琉璃都能卖出天价,没道理丝绸、瓷器、茶叶这三样东西到了西域不值钱。

    不管怎么说,这三样东西至少比琉璃的卖相好看多了!

    冷锋很想坐船去越南溜一圈,据说宋朝的“占城稻”就是从越南引进的良种。

    占城稻有三个优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管大唐南北都能种植。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这样的好东西,没道理要等三百多年后再推广,刘源推广的新农业固然改变了传统陋习,使得粮食增收,可是还是不如引进良种见效快,特别是土豆等珍奇作物,居然原产地都是在美洲,真是让人烦躁。

    该死的李靖,不知道这个时候他对高昌动手了没有,棉花这种好东西,也得老早就引进大唐才行啊!

    周老头的耳朵就像是猫一样灵敏,别的老人这个年纪都已经听不清别人说什么了,他却依旧能听到河岸边的动静。

    “有东西上岸了!”

    周老头拿起鱼叉就站了起来,挺得笔直的脊梁很难让人联想到他的真实年纪。

    冷锋看了河岸那边一眼,呵!好多的绿眼睛!

    “啧啧,原来是鼍!怎么这东西不怕火吗?”冷锋不解地看了一眼火堆,百兽都怕火,没道理这些爬行动物会不怕火呀!

    周老头笑道:“人饿极了都会不择手段,更何况是鼍了,这片水域没什么大个儿的鱼,看样子这些鼍白天没吃饱,想吃点夜宵。”

    周老头是出过海的人,什么奇形怪状的东西没见过?现在遇到鳄鱼,根本就不会惊慌了。

    冷锋闻了闻手里烤鱼干的香味,对一边的黄泽睿说:“看样子是你的责任,你老家的鱼干太香了。怎么样,给它们一箭?”

    黄泽睿嘿嘿地笑了笑,就打开了他的箭匣,抠出引信后,非常风骚地凑到火堆里点燃了引信,差点把冷锋吓得都跳起来!

    乖乖!这混蛋难道不怕引信根部被点着,来不及射出就炸了吗!

    惊雷箭带着火光射到了河边露着绿油油的眼睛的鳄鱼群里。

    peng!

    这是惊雷箭炸响的声音,惊雷箭的破片对鳄鱼来说是造成不了致命的伤害的,但是足矣吓退它们。

    鳄鱼们不知道以前见到它们就跑的两条腿生物什么时候有了这招式,有几个倒霉的还流了血。最倒霉的一个,刚好被黄泽睿一箭射中了眼睛,直接被炸死了。惹不起之下跑为上策,刚刚还气势汹汹要吃宵夜的鳄鱼们又齐齐地回了水里。

    黄泽睿喊上李二牛,兴冲冲地把那条最倒霉的鳄鱼拖了回来,他很想尝尝鼍肉是什么滋味。

    眼看着李二牛拔刀就要砍鳄鱼头,冷锋赶紧制止了他:“别呀,从它肚子边缘割开,肉你们随便吃,皮得给我!”

    李二牛捏了捏鳄鱼皮说:“老大你要拿这鼍皮做皮甲?”

    这鳄鱼皮坚韧无比,用来做皮甲绝对坚固,寻常刀剑都不能对付得了它。

    冷锋摇了摇头:“我要用它腹部的皮做一个钱袋,用它背部的皮做一个背包。”

    鳄鱼皮可是皮料里顶级材料之一,用它制作出来的东西经久耐用,而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泽,反而会越来越好看。

    冷锋之前就有一个鳄鱼皮的钱包,国产的,用了好几年,也没有磨损一点。

    不过可惜,这次出任务没带上它,没有把它带到唐朝来。要知道,那个钱包里夹着他小时候的全家福,是他用来怀念父母的。

    (本章完)


………………………………

第187章 一箭东来

    李二牛搞清楚了要求后就换了一把尖刀,刚要下刀却感觉在老大和冯公面前肢解鳄鱼不太好,就招呼黄泽睿帮忙,又把鳄鱼抬到了河边。

    冯盎指着刚刚李二牛在鳄鱼头上拔下的一块惊雷箭的碎片说:“这东西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以往军队的实力对比因素。

    以前两军交战,比拼的是人数、将军元帅的谋略、士兵的勇猛,现在这些都被推翻了,你这装备了惊雷箭、惊雷的部队,只要机动力足够,足矣抵挡一万军队。”

    冷锋点了点头:“这话没毛病,一千对一万,都是少说了的,两万都有可能。”

    冯盎戏谑地看了冷锋一眼:“看你,漏老底了吧,一千对一万还好,要是两万,可就不那么轻松了。你要知道,一万、两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涉及到军队,哪怕一成的兵力差距都是天堑!

    一千对一万,那就是一对十,武器的威力或许弥补这个差距,可是,你也知道,火药武器的最大缺点………”

    冷锋低声说:“伤害范围………”

    冯盎点了点头:“当你是火药武器军队的统帅,我是平常军队统帅,你用一千对我两万时,我会分出一万军队,猛攻!不要命地猛攻!

    你一千人就算再能装备,火药武器也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当你面对十倍敌人的猛攻,只能选择消耗火药武器,可是,这一万人被你消灭后………”

    冷锋苦涩地说:“我还要面临一万人。”

    人海战术,是战术里最低端的战术,可是不得不承认,人海战术也是最可怕的战术。

    某太阳国装备是精良的,军队是规范化的,可是在华夏无数先烈的人海战术下,不还是被打败了?

    火药武器不是无敌的,或者说,它只有存在时是近乎无敌的,当它消耗完毕后,就会瞬间从云端跌落尘埃。

    冷锋只是低沉了一下就想到了另一件事,武器这东西,当它达到顶点的时候,就会是另一种景象了!

    比如核弹,核平也是和平,自从核弹出现以后,固然国际之间仍旧在明争暗战,可是大规模的战斗终究是消失了!

    有的时候,武器这东西,未必只是用来战争的!

    冯盎这次跟冷锋谈话是存着指点的心思的,或许别人会觉得冷锋是一个猛将中的新起之秀,可是冯盎却是知道冷锋的底细。

    他见冷锋并没有被自己的话打击到,很是疑惑,刚想开口询问,冷锋却开了口:

    “老冯,龙牙军装备的只是人级惊雷,你想象一下,地级惊雷、天级惊雷,甚至是超越天级的惊雷出现时,人数这个因素,还起作用吗?”

    …………………

    今夜无月,是最适合夜间行动的天气,李靖率领的大军就在今晚开始了行动。

    当然,哪怕今天是满月,李靖也会选择行动。大军在戈壁潜伏了一下午已经是难得了,夜长梦多,行动必须要迅速!

    “报!骑兵已抵达元帅指定位置!”

    “报!先锋营已经准备就绪!”

    “报!………”

    李靖和李孝恭都在大帐内,他们并没有虎虎生威地坐在案子后,而是在一个桌面四边有横栏的桌子上和泥。

    是的,就是和泥。

    自从冷锋跟李靖提起了三维沙盘的模型作战法后,李靖就彻底抛弃了以往画地图的做法。

    和画地图比起来,看着沙盘模型能够更直观地看清战局,用沙子堆山很容易,可是弄城池就不行了,所以还得和泥才行。

    直到把高昌王城的城墙堆好以后,俩人才开始往沙盘里插小旗子。

    李孝恭指着沙盘说:“真不知道你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居然想出了这种方法,这一眼看过去,比地图强太多了!”

    李靖摇了摇头:“这可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熩国公的想法。”

    “熩国公?”李孝恭对这个答案很意外。

    李靖指着高昌王城说:“这一次,咱们放弃了围三缺一的攻城之道,所以攻城的速度必须要快!只要攻破城池,生擒麴文泰,咱们此战就是大获全胜!否则高昌外地军队察觉,再加上西突厥有可能的支援,咱们就只能再走一次沙漠了!”

    说完,李靖又补充了一句:“这次的出兵,是仰仗了火药武器,否则文官不会同意的,此战不胜,下一次出兵,很可能就得再过三五年了!”

    李孝恭摸了摸高昌王城的城墙,斩钉截铁地说:“拼了,这一次龙鳞军的火药武器全部砸到攻城上来!剩下的事儿,就是你的了!”

    李靖这一次带的兵力,只有五万,多一个房玄龄等人都不会同意,大军出动,每走一步都是在烧钱,如果不是秋猎时他们见识了火药武器的威力,对这次战争的胜利很有信心,是不可能同意出兵的。

    毕竟,朝堂不是皇帝的一言堂,文官集体反对的事儿,就是李世民也没有办法同意。

    “传令,检查装备,明天早晨不要舍不得惊雷箭和惊雷!”

    李孝恭很清楚自己率领的龙鳞军的任务,除了在战场实验火药武器的威力以外,就是“攻坚”!

    攻城战是最艰难的,因为攻城的一方不占据地利,需要数倍,甚至于十数倍的守城兵力去怼,火药武器出现后,最先被印上的,就是“攻坚”的标签。

    晨光熹微,雾气在铁甲上凝结成水,顺着甲叶滴落。

    大唐军人们从阳光出现的那一刻就都握紧了武器,静静等待着进攻的信号。

    高昌王城也是挺繁荣的城市,这里地处交通要道,商人们习惯了在高昌王城休整一番,原本沉寂的街道,开始出现了车马行人,关闭了一夜的城门在咯吱咯吱的声响中慢慢打开………

    李靖打开了他的箭匣,抽出了里面涂着红色染料,且画着一个云团图案的穿云箭。

    那是张仲清赶制的红色烟雾型穿云箭,对李靖而言,这些箭矢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惊雷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