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龙牙-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船舱中掏出望远镜,递给冯盎,冷锋自己则抬出了狙击枪。
这次出来,冷锋可是带上了这家伙,“谈殿”这个人既然能够和冯盎相提并列,那就也是一个人物,冷锋很想狙他一下子,或许将来史书上也会记载一句:“岭南谈殿者,僚人首领也,盘踞沼泽密林,其心窥中原。然………为熩国公冷锋所杀。”
史书这个东西,在这个时代可是比皇帝还要牛批的存在,朝廷大部分官员之所以勤勉有加,就是为了“青史留名”;皇帝励精图治,也是为了“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这个词在大唐简直就是最顶级的诱惑。
当然,这是对于一些“愤青”类的官员而言,真正的大佬们都在为自己的家族而努力,争取把自己的家族打造成千年传承。
整个朝堂上,或许只有冷锋和魏征两个人,是以打造“不朽帝国”为目标的。
心里揣着“唐宋元明清”的粗略历史知识,冷锋已经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只有朝廷坚挺,百姓们的生活才会安稳。
怎么打造“不朽帝国”呢?
从现在做起!从谈殿开始!
冷锋把十字准星微微左移,对准了一根树枝后的圆形绿叶堆儿,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找到一个!”
peng!
狙击枪开枪的声音吓了冯盎一跳,冷锋带着的这个东西他也见过,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冷锋实际使用,今天第一次听到狙击枪开枪的声音,可是把他吓了一跳。
想都不用想,冯盎立刻把望远镜对准了冷锋枪口的方向,这一次,他毫不费力地就看到了一个从树上跌落的身影。
这玩意儿居然这么厉害!
冯盎看着冷锋的狙击枪,很想要过来试试。
可是冷锋却把狙击枪收了起来,这一枪只是吓吓他们而已,他可没有太多的子弹用来挥霍,现在狙击枪的子弹可是直跌向六十这个数字了,可得宝贝着用。
还没等冷锋下令点火,另一边的树林却已经冒出了浓烟,还有阵阵的喊杀声。
冷锋已经把狙击枪包起来了,不由得看向拿着望远镜的冯盎。
冯盎把望远镜从眼睛上移开,哈哈大笑:“我说这谈殿什么时候学会了占卜,准确地知道了老夫路过这里,原来是咱们点背,正好凑到了战场边缘,哈哈!”
冷锋一把夺过望远镜看向树林的另一边,果然,依稀可见交战中的两方势力。
很好分辨,那些粗布衣服,偶尔还有一个能混一件盔甲的,一定是冯盎手下的士兵;那些穿着麻衣,还衣衫褴褛的,毫无疑问是谈殿的兵力。
冯盎点了点头,对大长腿蒙石说:“你拿着我的弓作为信物,去看看智戴那小子在不在,让他滚过来。”
蒙石接过冯盎的弓,撒开退就顺着树林侧面跑了过去。
书评区一位大佬喷我说唐初怎么可能只有二百万人,我呵呵了,我明明写的二百万户好不好。北宋时期的《册府元龟》上明确记载了唐初的人口从隋朝时的八百万户锐减到二百万户,整整少了六百万户。
另外,感谢花语、耀世天辰的月票。最近有点咸,其实是我在怼新书存稿,已经四万了,年后想要尝试一下双开。龙牙稳更,新书渣更。
(本章完)
………………………………
第195章 冯智戴
冷锋忽然记起来,这老孙子有三十多个儿子!
而且冯智戴只是其中比较出众的一个,而且冷锋和冯盎同辈论交,而且这时候流行长辈和挚友家的晚辈见面送礼物,而且还是重礼!
该死的!三十个!怎么送!
冷锋摸了摸自己怀里干瘪瘪的钱袋,特别发愁,为了方便行动,这次出来他并没有带多少钱!
冯盎见冷锋摸怀的动作,还以为冷锋身体不舒服,急忙问:“可是吃坏了肚子?不舒服了?”
冷锋瞥了冯盎一眼,忽然很想跳起来抓住他的脖领子质问:“你个老色鬼生这么多儿子干嘛!”
蒙石去的快,回来的就慢了点,他身后跟随着十个人,各个都全身盔甲,满身血渍灰尘,明显地位不低,因为冯盎族里虽然有懂得制甲的工匠,却也不多,不可能像中原那样武装全军。
蒙石第一个跑过来,把弓交还冯盎以后就退到了一边。
尾随蒙石而来的十个人为首的一个见到冯盎,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倒:“孩儿久待,终于等来了爹爹!爹爹,您北上途中斩杀谈殿五百藤甲兵,可是惹怒了谈殿,这些天他就像疯狗一样频频进攻,孩儿愚钝,只能击退他,却不敢追击。”
冯智戴言语急迫,可是冯盎却一点儿也不急,拍拍冷锋对冯智戴说:“先别说那些没用的,这位是熩国公冷锋,是为父的挚友,还不快快拜见!”
冯智戴虽然很疑惑父亲为何先介绍人,可是既然自己老爹开口了,他就只能抬起一膝,对冷锋拱手:“冯智戴,见过………冷叔叔。”
冷叔叔………冷锋看了看冯智戴,冯智戴看起来也有二十多岁,没准比自己还大,这叔叔叫的!难怪他会迟疑一下了!
冷锋上前扶起冯智戴,想了想自己干瘪的钱袋,干脆就把旁边李四牛刚刚解下的箭匣拿过来,递给冯智戴说:“第一次见面,当………我囊中羞涩,实在是没什么送给你的,先送你这东西用于战场杀敌吧!”
没办法,对着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冯智戴,冷锋很难说“当叔叔的”来倚老卖老。
这时送礼物可没有不当面拆开的破规矩,冯智戴硬着头皮说了一句:“谢叔叔赏赐”,然后就尝试着打开了箭匣。
很失望,里面居然只有十支箭,不过冯智戴还是强装作笑脸把箭匣背到了后背。
冷锋也看出了冯智戴眼底的失望,只能摸摸鼻子,没办法,他对这些规矩并不熟悉,事到临头才想起来。可是冯盎却走过去用力拍了冯智戴一下:
“臭小子,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箭!你冷叔叔送你十支可是担着官司的,你以为这东西是能随便给人的?”
冯智戴不知道,惊雷司规定,惊雷箭和惊雷等火药武器,只有经过练习的人才可以使用,比如龙牙军。李靖之所以敢分给峡谷守军和骑兵一边一颗,就是因为这两边里有百骑司安插到军队的人,否则,最守规矩的李靖绝对不敢这么干。
冯智戴挨了一下子也不敢叫出声,只能再次打开箭匣看里面的箭,冯盎在旁边小声地给他讲解这东西该怎么用。
弄明白惊雷箭是什么东西以后,冯智戴立刻就脸红了,对着冷锋拱手说:“侄儿惭愧,多谢叔叔馈赠。”
冷锋苦笑了一下,冯智戴叫他叔叔,他怎么听怎么别扭,只能转移话题说:“现在战斗中的谈殿军队有多少?”
冯智戴挠了挠脑袋:“不知道,没法数。”
冯盎解释说:“是没法数,谈殿手下的大多是山里的僚人,不成建制,呼啦啦地扑过来,没法数啊!不像大唐军队,阵列森严,直接算算几个几就能算出来大概多少人,或者根据军营的大小、灶的数量推断出来。就是草原蛮族,对阵咱们大唐军队时也不可能这样呼啦啦地扑过来。”
冷锋还是第一次听说有搞不清对面情况的,只能对冯智戴说:“你前面带路吧,我们五千人也能投入战场,争取今天日落以前把谈殿的人击退。”
冯智戴点了点头,就领头往燃烧着的森林那边走,冷锋看了一眼兴高采烈的李二牛说:“你还是留守!顺便把我背包里的白药给李四牛上好,岭南不比中原,别让他碰水。”
李二牛立刻变成了苦瓜脸………
真正到了战场上,冷锋才知道冯盎说的“呼啦啦”是什么意思。
只见谈殿手下的僚人到处都是,各自为战,打得毫无章法,带动得冯智戴也只能解散部队,让自己的士兵自由发挥。
两座山之间的乱草滩上,僚人和………冯家军打得难解难分。
为何是难解难分?原因就是他们的武器。
岭南能够有铁制武器使用的,只有冯盎手下的精锐,而且冯盎手下的精锐还有不少人是用柴刀的。
至于谈殿手下的僚人,用的更是五花八门,甚至于还有拿着石块过来打的。
冷锋指着战场对冯盎说:“这就是秦朝打了很久都没打光的僚人?”
冯盎叹息一声说:“这就是秦朝打了很久的僚人,你别看他们武器不怎么样,可是他们打得毫无章法,打不过还立刻遁入深山老林,就像苍蝇一样。”
听明白了,原来僚人是游击战的打法,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个军团或许很容易大败,可是当一个军团遁入深山,拆散了,那就是一座山,任你指挥再怎么高明,也是大炮打蚊子。
岭南人迹罕至的茫茫群山,给了谈殿手下的僚人最好的庇护。
冯盎看着战场说:“武德六年,钦州总管宁长真进贡合浦大珠,太上皇以道远劳人为由不受。引至岭南众酋长的不满,认为朝廷拒收礼是将要出兵攻打岭南了,于是宁长真与谈殿、还有我哥哥冯暄商议要反唐,南合州刺史宁纯因忠于唐而反对,宁长真与我哥哥、谈殿及越州刺史宁道明联合附近各溪峒首领围攻。
宁道明被州人杀死,宁长真相继也阵亡了。这俩人一死,我哥哥和谈殿为抢夺罗州地盘朋友反目,相互攻掠。直到今十月,陛下派遣员外散骑常侍韦淑谐和员外散骑常侍郎李公淹到来招抚,我哥哥、谈殿等一齐投降,这场叛乱方能结束。
我哥哥这个人,总有着一腔雄心壮志,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时,我哥哥就抱着观望的心思按兵不动,贻误战机,被奶奶一番斥责,下牢问罪,然后派我出兵。隋文帝为我奶奶的举动赞叹,特降敕书慰劳。我因协助隋军平叛有功,拜为高州刺史,我哥哥也被赦,拜为罗州刺史。
本来逃过一劫,他该安生些才是,可是二十多年以前奶奶辞世后,就没人能压制他的野心了。
其实他和谈殿假意受降,暗地里是盘算着再起兵的。所以……”
冷锋没想到岭南这边居然也有这么多故事,从冯盎的表情来看,他的哥哥冯暄的下场多半是不怎么样。
世家大族,哪怕是皇族都秉承着长子继承家业的传统,但冯盎和李世民却都是以次子的身份逆袭的。
岭南冯家现在是冯盎的一言堂,可是冯盎却不是和李世民一样用武力翻身,而是靠自己的拼搏拿到了大权。
卡文,难受。这几天书评区还净差评,我要唱凉凉给自己!
(本章完)
………………………………
第196章 首战
二十多年以前,还是隋朝开皇年间的时候,冯盎击败王仲宣,就被赐予高州刺史。
仁寿元年的时候,潮州、成州等五州的僚人造反,冯盎快马飞驰到京师,奏请朝廷出兵讨伐僚人。隋文帝命令左仆射杨素和冯盎讨论僚人反叛的情形势态,冯盎的见解颇为惊人,杨素对冯盎的军事素养很佩服,说:“没想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
随即隋文帝下诏命令冯盎征集江南、岭南的军队进攻僚人。叛乱平息后,隋文帝任命冯盎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
大业七年的时候,冯盎跟随隋炀帝杨广出征辽东,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可以说,冯暄在岭南盘踞着给自己野心施肥的时候,冯盎哪怕在中原也已经是人上人了。
虽然那个时候冯盎还没有在岭南制掌大权,可是声望却是达到了极致的。
武德三年,洗宝彻的侄子沈智臣在新州集聚军众,自称首领,与冯盎对抗。冯盎率军进讨,两军刚交锋,冯盎只是脱下头盔大声喊:“你们认识我吗?”
敌方军众大多人就立刻扔下武器,脱下战衣露出上身向他叩拜,反叛者的队伍直接就溃散了。
由此可见,冯盎在岭南确实是声望最高的一个。
比如现在,一些僚人看到冯盎出现在阵前,甚至喊叫着要撤退。
冯盎指着战场对冷锋说:“如此土鸡瓦狗,一鼓可下!”
冷锋点了点头,说实话,他实在没想到僚人居然这么弱,他们最高端的武器—柴刀,甚至都很难在铠甲上留下痕迹,只有找准了铠甲防护不到的地方下手才行。
以前冷锋就很疑惑,古人的普通铠甲为什么防护不到大腿,现在经历了几次战场后终于明白了。
真正短兵交接的战场,下刀子都是冲着敌人上半身招呼的,哪有盯着下半身的。
或许在视线下移,盯到敌人大腿的时候,另一个敌人就会卡在视线转移的空档,一刀捅过来了。
冯盎的精兵和龙牙军加入战场后,就像给冯智戴的军队打了一针强心剂,原本胶着的战场眨眼间就变成了一面倒,僚人只能节节败退。
冯盎有七箭射七人的记录,是大唐神射手之一,作为冯盎的儿子,冯智戴至少得到了老爹的八分真传,搞清楚惊雷箭的效果过后,他就很想试一下,眼下僚人变成颓势,开始有了汇聚的迹象,他就自信地想要试试惊雷箭。
一箭,飞过了至少百步远,准确地射中了一个体格强壮的僚人,箭杆深深扎入了他的后背。
peng!
那个强壮的僚人或许是第一个享受惊雷箭在身体里炸响的倒霉人。
看到儿子的战绩,冯盎一巴掌就抽了过去:“惊雷箭哪是这么用的,你这只能射死一个人而已!那和普通箭还有什么区别?”
说完,冯盎抢过了冯智戴的弓和箭匣,亲自射了一箭。
嗖!
冯盎的箭射中了一个掺杂在僚人队伍里的藤甲兵,钉到了他的藤甲上。
藤甲的坚固,不用赘言,冯盎的一箭也只能堪堪射透,却不能造成杀伤。
那个藤甲兵已经习惯了被射箭,居然不管背后的惊雷箭继续与龙牙军冲得最快的一个士兵solo。
可是,别人不认识惊雷箭,龙牙军的士兵可是认识的,眼见惊雷箭刚刚射中藤甲兵,那个龙牙军士兵仗着铠甲坚固挨了一刀,立刻撒腿就跑。
其实,惊雷箭这个东西却已经不再属于“箭”的范畴了,它的杀伤,主要体现在………
peng!
那支惊雷箭炸响了,藤甲坚固,只是飞出几个木屑,可是那个藤甲兵却被爆炸的冲击力推得扑倒在地,一口血就吐了出去。
那支惊雷箭炸响后,碎片也四处飞溅,好几个僚人都捂住身体的一个部位惨叫起来,还有两个被击中要害,直接倒地不起。
冯盎射的这一箭,是僚人聚集的地方,所以没有己方人倒霉,唯一一个冲的快的龙牙军,见到惊雷箭还撒腿跑了。
“看清楚,这才是惊雷箭的用法!”冯盎趾高气扬地把弓丢给了儿子,然后拍拍手就到了冷锋身边。
冷锋扒拉了一下冯盎背后的箭匣说:“你是不是舍不得用自己的惊雷箭,跑过去拿他的惊雷箭给他作示范的?”
冯盎被拆穿了想法,只能尴尬地咳嗽一声,转移话题说:“你看看这战局,是不是该发动总攻了?”
其实不用看冷锋也知道战局是什么样子的,龙牙军和冯盎手下的四千部下,都是精锐,龙牙军更是武装到了牙齿。
一个龙牙军士兵,首先配备的就是横刀、三棱刺或者狼牙棒这三样近身拼杀武器,用哪样因人而异。
猛大队的铠甲都是一百多斤的重甲,人级惊雷碎片都扎不穿的那种,迅大队的铠甲是鱼鳞铠,虽然轻便,但是防护能力也不低,至少柴刀是不可能砍得动的。
而且,每个人背后都有六支短标枪,即可以用来投掷,也可以当武器用。
至于人级惊雷,肩膀两侧、腰上的挂钩一共十五个,由于惊雷司产出有限,所以每个人只能分配十个。
惊雷箭每人一个箭匣,也就是十支。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全副武装”,僚人的装备,真的没得比。
冷锋看了一眼即将西沉的落日,点了点头,说:“全力进攻吧,赶在天黑之前逼退他们。”
冯盎立刻吩咐冯智戴下去传令,可是冷锋却不需要口头传递,一面红色的旗子,向前用力挥,就能传递“进攻”的信号。
李三牛刚刚用狼牙棒砸中一个僚人的脑袋,眼角的余光就注意到了冷锋向前挥动的旗子。
“兄弟们!老大的信号!全力进攻!”
不需要刻意传递,只要看到旗号的龙牙军士兵吼一嗓子,十秒过后,龙牙军士兵们就都全力冲杀起来。
冯盎看了一眼冷锋手里的旗子,说:“这法子不错,不过可惜啊,张仲清研究出了穿云箭,你这法子就要被淘汰了,哈哈哈。”
接受烈焰恋雪那样善意的建议、批评。可是如果是无脑喷,对不起,永久禁言!那个什么熊猫的家伙,你赢了,你喷的我没心情码字,然后全勤没有了,搞得我的稿费都不够给我妈买本命年礼物的了。
以后不再介意差评、评分了!
感谢人走茶凉的月票,感谢木牛易的安慰!
(本章完)
………………………………
第197章 首胜(2)
冷锋白了冯盎一眼,懒得跟他说电报是怎么回事。
穿云箭这东西,就是个大号信号枪罢了,隔了两个山头就看不清,哪有电报方便。
只要能研究出电报,哪怕是缩在宫里的李世民,也能即时知道战场上的具体情况了。
眼看着僚人已经出现了溃败的趋势,冯盎有点按耐不住自己杀生的冲动,对冷锋说:“要不咱俩也去冲杀一阵儿?”
冷锋没说话,只是拔出了三棱刺。
冯智戴见老爹和………叔,熩国公都要上战场,急忙拦住他们,说:“父亲,熩国公,不能去呀,前几天………”
“beng~wu~eng~”
不用冯智戴说明缘由了,僚人那边的山脚下,忽然有十头雄性大象在它背上僚人的驱赶下跑了过来。
“大象?”冯盎吓了一跳,这僚人怎么连大象都弄上战场了!
冯智戴叹息一声说:“如果不是这些大象,孩儿也不至于不得寸功,只能和谈殿胶着着。”
冷锋问:“你没用火攻吗?”
蜀国时诸葛亮就用火对付过大象,冯家家学渊源,冯盎不至于这点学识都没有吧!
冯智戴又叹息一声说:“用了,可是不知道僚人用了什么办法,前些天的大象见火就跑,这几只却不怕火。”
冯智戴往战场一指,有几个士兵已经点起了干柴,可是这十头大象却浑然不惧,甚至有一头还擦着柴薪的边跑过去,把那个点火的士兵吓得屁滚尿流。
熊瞎子皮糙肉厚,只有八牛弩可以KO它,然而到了大象这里,就是八牛弩也很难造成有效的杀伤了!
李三牛胆子最大,居然从侧面凑到了大象身边在它体侧来了一狼牙棒,然而,李三牛那无往不利的狼牙棒,却吃瘪了,只是在大象体侧留下了几个浅浅的伤口。
驱逐野兽,其实和驱赶年兽一个样子,不外乎火光、声响。
冷锋拿出惊雷箭,想想不妥,就拿出了信号旗,用力地抡动胳膊回旋,作出划圈的样子。
十二狗第一个看到冷锋的信号,当下毫不犹豫地放弃追击敌人,掏出了自己的火折子。
还刺入鞘,十二狗大声喊道:“老大命令!放惊雷!冯家的兄弟们!赶紧撤退!”
龙牙军虽然是第一次进入岭南战场,可是他们却是这一方打得最凶猛的,仿佛就是永远不知道疲倦的机器,从来不需要休息,也像战无不胜的战神,横扫面前的敌人。
冯家的士兵们很快就认可了这些生面孔,所以听到这帮“牛人”呼喊着撤退,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跑。
僚人见敌人开始撤退,兴奋地追了过来。
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千多个冒着火光的铁疙瘩…………
轰!轰!轰………
惊雷密集嘈乱的爆炸声席卷了整个战场,哪怕冷锋和冯盎远在战场之外,也能听到类似礼花的声音,作为被惊雷重点照顾的大象,五只在惊雷过后重创不起,只能原地哀鸣,五只只是受了轻伤,也悲鸣着四处乱跑,大象身上的乘象僚人,早就不知道被大象甩到了哪里。
而这,只是第一波惊雷,一千多个,李二牛等人不在战场上,否则就是两千一百一十九个!
不要小看这多出来的一百多个惊雷,骆驼尚且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更何况是整整相当于一千颗惊雷五分之一的数量!
冯盎指着一片狼藉的乱草滩说:“惊雷这种武器,威力比惊雷箭可强多了。”
冷锋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可是,惊雷却扔不了太远,攻击距离上就比不上惊雷箭了。”
一波惊雷,简直就像把乱草滩犁了一遍,场面血腥,不忍直视,好些个冯盎手下的士兵都忍不住吐了出来。
龙牙军士兵们虽然久经战场,可是还是有不少人微微反刍。
再激烈的战场不过人头满天飞罢了,哪有像这样的战场,一波惊雷过后,留下的都是残残肢、断断臂!
冯盎手下的士兵们惊呆了,刚才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