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级太子-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话,令人无法反驳。李承乾也不想反驳,随他去,现在主要的事不是这个。
李世民也是听得很爽。
他一见李世民没说什么,脸上露出微笑。
于是又道:“陛下,请下令,让人们再努力一把,明日一定雨过天晴!还我大唐安定!”
高士廉这时说道:
“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说得没有错,这天上少了近半的蝗虫,并不代表真实少了一半,我看天色已经晚了,有些害虫们已经躲起来也说不定!”
李靖亦是说道:“眼见不一定为实,因而,臣也是相信太子殿下的话!”
当然,还有不少的支持者也是参与其中。
“眼见怎么不一定为实了,这天虽暗了下来,可是蝗虫确实是少了!我看晚上也不必去清了,明天它们自然会退去!”
刘弘基接着说道。
真是说话不用负责任的。
李承乾不理会之,而是与李世民道:“陛下,儿臣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接下来的任务依然繁重!”
“太子殿下,怕是言过其实了吧!?”
也不知道谁给刘弘基的勇气,敢这么说李承乾,怕是以为李世民没有提出其他看法,他才这么做的吗?
李承乾却不屑于刘弘基说些什么,因为一会之后一定会打他的脸,如果蝗灾这么快就被清掉,那么自古以为,人们就不会这么畏惧于它们了!
开始的时候怕的要死要活,现在却口出狂言,说可以灭了它们。
突然,有一士兵急忙的赶来。
“报!报!”
程咬金问:“何事?”
“田里发现大量的蝗虫踪迹!数量巨大!它们躲了起来!”
这话如一个石头击入水中一般,涌出了大量的水波。
令得众人是惊讶不已。
原来一切真的如李承乾所说一般,事情还没完。
本以为可以告一段落的,现在看来,似乎不仅于如此。
李世民的脸色同样不好,刘弘基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在这一刻直接退了回去,一言不发。
这人真有意思,刚才还在十分嚣张,现在却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
程咬金忍不住说了句话。
“夔国公!你倒是说话啊!还有一半?你一个人来啊?哈哈哈!”
李世民也是着急了,眼下只有李承乾有办法了吧?
直接问道:“高明,你可以办法?”。
“陛下,儿臣是有办法,一会就知道了。晚上一战,十分重要,还希望陛下能下令,让人们好好的参与其中。争取再下一城!”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轻松的一点,为什么?因为他是李承乾!方案的提出这者,他一定将后路都想好了。
………………………………
第612章 喜提百万
李世民一听李承乾说有办法,便说道:
“只要能将蝗灾灭掉,就算是举国之力,又如何?”
李世民的决心十分之盛,这次的胜利所代表的,所蕴含的含义十分之重要。
可以证明人定胜天这一论点,李世民这个皇帝也会做的舒心!
“一定可以的!陛下!”
“高明,此次是以你为主导的,便由你来处量吧,需要朕配合的,朕定是会配合你的!”
李世民又是说道,他说这话的时候,简直是牛逼大了,众臣的目光直接变成了呆滞,他们以为听错了,因为李世民说,他配合李承乾来着,这就牛逼了。
这个国家,恐怕没有第二人可以像李承乾这样,可以让皇帝配合,回想一下,整个历史之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吧?
李承乾心中一喜。
一会儿可以装逼了!
“有陛下镇场,蝗灾不算什么!儿臣一定会全心全力全意的去做的!”
“好,如此指挥大权便在于你手!”
之后李世民又是说道:“黎民百姓们,大唐的子民们,今朕命太子为此次退蝗灾之总指挥,朕也是会极力配合于他,你们当听从他的指挥,争取早些退去蝗灾也!”
李世民的话一出,直接被无限放大,一直到达四周,以李世民为中心之外的十里地内的人们都接受到了信息。
他们脸上的表情都不震惊的,同时又是表示,他们一定会配合以李承乾的一切。
李世民的授命,给了李承乾以权力,同时也让成千上万的人们羡慕了震撼之中,他们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
“什么!陛下竟然配合于太子殿下!”
“这次便是由太子殿下带领我们一起抵抗蝗灾?”
“太好了,上次的天花疫情,也是因为有太子殿下的在场而让它灭之,这一次一定可以灭了蝗灾也!”
“我们愿意听太子殿下调遣!”
“太子殿下所到达之高度,恐怕是前无来者!”
“强大如厮……”
此外,还有孙思邈、欧阳询、邹凤炽及长安商会等一切的负责人。
他们的表情同样的震撼无比。
但是似乎也是众望所归,这是大家希望的事,一切以李承乾马首是瞻,灾情很快就会过去的!
甚至于他们振臂欢呼,未来可期!人定胜天!
虽然,还有一些人表情不屑,但是他们的不屑已经改变不了事实,李世民的话就是圣旨,谁敢不从?
这也算是临时受命,权力相当之大也。有什么逼比被皇帝直接任命,又表示配合于李承乾更加让人震撼人心的呢?
“本王临时受命于陛下之命!希望大家万众一心,有本王在,没有困难可以难倒我们,因为我们一起排忧解难!大家相信我!”
“我们相信!”
有人叫道。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人定胜天!”
……
这时。李承乾脑袋有些重。
因此李承乾这时所接受到的积分正在往上扬。
大量的人们正在震惊之中。
这逼装的可以!
“恭喜宿主,获得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十积分!”
……
一种比之前更加庞大的积分堆积正在慢慢的上扬。
成千上万人的震撼,换来了李承乾积分的加成。
这种积分的增加是无语论比的。
仅是一会时间,积分已经涨了十万分,这是可怕的,不仅于如此,还有向上的可能。
二十万、五十万、一直到达了一百万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但在李承乾认为,这些人不仅于这么一点啊,少说也有数十万人感觉到震撼,但就是不涨了。
为什么?他想问问。
直到系统提示道:“当前状态下,单次上限受限!积分无法获得!”
他心中早已经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一次受众十万人,却只得了一百万分。
但话说回来,这次的积分算是不少了,接下来,他还要获得一些才是。
于是,便站了出来说道:“大唐的子民们,现在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但我们并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还要主动出击,接下来,还有请你们配合我大唐军队一下。”
他的话一出,万众欢呼。
那可比打仗要更加激动人心的呼喊。
“好!程将军听令!”
程咬金出列。
“在!”
“命人点燃农田上的火堆!大唐之大军随时待命!”
程咬金应道:
“是!你们听到没有?”
“是!”
“那还不快去做!”
一时之间整个长安城外火光冲天。
大军们按着李承乾的要求升起了火堆,一旦有蝗虫扑火而来,便有人将它们弄下来,随后将它们掩埋在土地之中。
而加上了有人们的帮忙,这一过程变得十分之快。
今天晚上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人与蝗虫之间的战斗还没有停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威胁都会被他们给化解掉。
……
当人们投身于灭蝗灾之中的时候,有人来报。
“报!此次油锅共消耗掉一半的蝗虫,大约还有一半剩下,请示接下来怎么办?”
百万人吃掉一半,这种吃法实在可怕。
这下指挥权全在李承乾手中,所以李承乾说道:
“将剩下的全炸了,以封存下来!随时供应!”
蝗虫一死,就不好保存了,特别是开春的温度,更是容易受潮发霉变质,这个时候如果不弄好来,那可能会损失。
这些东西够百万人吃上一段时间呢,或许还能产生一些经济效益。
“是!”
士兵听命之后,便下去安排。
大军的气势如虹,信心更是爆棚。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蝗虫大军再也形不成什么大势,可是依然是形势严峻,不得掉以轻心。
这种时候,越是往后,蝗虫的捕捉难度只升不降,特别是它们分散的时候,给捕捉难度提升了不少,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它们的下落。。
直到第三天早上,李世民组织了众臣等上朝,以讨论一些灾后事宜。
这一天,大家的心情总算是轻松的,不再是郁郁寡欢。
………………………………
第613章 货币改革
李世民今天的心情似乎不错,因为他听到了一些关于蝗灾的好事。一切都被控制住了,万民皆喜。
“高明,与朕说说最近的蝗灾情况如何?”
李世民如是道。
李承乾一听,便知机会来了,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与经济有关的东西。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下,顺便完成任务。
所以便说道:“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这次蝗灾我们取得了大胜利,蝗灾已经被我们彻底扑灭。
其间我们损失良田千亩,但是大多数良田安然!现已经组织人们进行补种,相信入秋,依然还会丰收!
这次蝗灾影响有限!”
李承乾的话令得大臣们惊讶不已,换作以前,蝗灾所到之处,皆无完全的存在,现在看来似乎不是这样的,这一切归功于李承乾啊。
有人问起:“蝗虫真的被灭了吗?”
李承乾直道:“没错,因那天的推广,让得人们知道,原来世间还有这等美味,于是精明的商人们,开始四周寻找蝗虫,所谓利益驱使之下的人们格外疯狂,周遭的地区,甚至于更远的地方,人们以捕蝗为业!使得它们的数量再一次减少!”
如此一来,却得到了另一种结局,原来还有这种操作。这人们始料不及的事啊!
“但是……”
李承乾说完之后,又说了个但是,这个但是一出,恐怕也是没有什么好话。人们的心被提了起来,都希望不要再出什么幺子了,像是捉拿虫子的事,他们不想在做第二次!
果不其然,他说道:“蝗灾从始发地开始,沿路造成了一些损失,大约有数十万人受到影响,儿臣请求陛下开仓放粮,救济人们!”
原来是说这个,人们被吓了一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好的。
李世民说道:“这是理所当然,可从国库之中调取粮食,并且分配钱财,对于灾民进行救济,让他们可以渡过此次灾难!”
李世民说完,众臣应是,同时脸上也是轻松了许多。
这个是常规操作,没毛病。
可是李承乾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而是说道:“可是……”
他每一次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有一些人的心总会不经意的提一下,可是什么?
李世民疑惑,自己都提出好办法了,他李承乾还要干什么?
“又有何事?”
“陛下,此去国库一开,运粮运钱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光是粮食一项,就需要好多人手,如果再加上钱的话,恐怕人手不足!”
现在可是灾后重建,长安城内的人们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人手十分之缺。
刘弘基笑了笑道:“以太子殿下的意思是不给他们钱?毕竟粮食比较重要!如此一来以减轻货运之辛?”
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也是情有可原的,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唐朝的钱是铜钱,一吊一吊的钱的重量不少,光是这数十万人所需要的钱自然更加之多,刘弘基的意思是能省则省?连钱都不用的意思。
当然这也只是他的臆测,但不能因为他的臆测而曲解了李承乾的意思。
“本王何时说过?”
“那太子殿下要怎么办?提出麻烦,不是要避免吗?”
“这个本王不必和你说起。”
李承乾表示不屑。
两人素来不和,李世民也是知道的。
于是说道:
“高明,朕也想知道,你的话是何意?”
“陛下,儿臣以为,正好以此开始,进行货币改革!”
改革?这个……
大家都蒙了,为什么要改?好好的东西,为什么要改它?
李承乾的话一出,引得众人的不同意。
有人道:“货币是太上皇定下来的,若是贸然改之,恐怕又是费时费力,还费钱财也!”
“太子殿下可知当时定下货币的时候,付出了多少辛苦吗?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当时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还有千百个工匠的努力,才有今天的钱。为什么要改?有意义吗?”
“恐怕这世上没有比当前货币更适合的了!”
“太子殿下,有经过调查了解吗?”
“不能改!”
反对守旧派的认知总是停在之前,对于一切新兴的东西,他们有一种来自内心的恐惧,他们不愿意进行改变。生怕麻烦,当然更怕触及自己的利益。
但是,还是一些激进的人,他们是认同于李承乾的做法,于是又有人道:
“我们觉得当听太子殿下说说,他要怎么办才好!”
“是啊,太子殿下重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这货币要怎么改?他可以说说!”
“不要一棒子打死,那样不好!”
刘弘基说道:
“哼,改了怕是也会造成一些大反响,不良的反响!大唐当稳定,不当乱!”
他能想到的,李承乾当然想得到了,首先当然是那些商人们自然也是不肯了。
众人吵得很。
李承乾没有理会大家,只是老神在在,没有丝毫的感觉。
一会儿,他要表演一下。
李世民示意大家安静,便问:
“高明,为什么要改货向?”
李承乾才开口。
“因为当前的货币携带不方便,儿臣以为需要有新的货币进入!”
就因为这个原因,也是深深的让人们感觉到畏惧,现在的货币确实是携带不方便,但凡是有点钱的人,哪个人不是家里存着现金一箱一箱的?
做个生意也是不轻松,单是运输成本就要好高了。这是一种阻碍!经济要发展就要被打破!接下来经济活动将频繁,铜钱已经不能适应了。
说到这里李世民似乎也有所感悟。
毕竟他们生存在同一个时间中。
“是何?朕想听听!”
“儿臣要改的货币,可以万贯汇于一手!”
这话一出,让得所有人都吃惊不已,说的是什么,万贯汇聚于一手?怎么才能做到。又不是道士高僧,又不会法力魔法,怎么可能??
人们都以为李承乾是不是在说大话,不然就是在说梦话。
就连李世民也是不大愿意相信,这种可以实现的,他们认为,钱就是要铜钱,那才叫钱!
………………………………
第614章 仅是补充
“高明,这真的可行?”
李世民的话证明了他的立场,便是说他有些不愿意相信。于是提出了疑惑。
“陛下,可行也!儿臣也已经准备好了一些改革的样品。”
李承乾的话惹得大家的猜疑,原来太子早就想好了今天想做的,这家伙,还真的是强啊。
用他的话说,这叫未雨绸缪,一切都要做在前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才能达到装逼的最佳方式,又快又好。
李世民好奇,问:“拿出来看看!”
众人更加纳闷,特别想知道是怎么样的。
李承乾应是,便取出几张纸。
这纸一些,众人更加纳闷了。
这算什么改革?
纸?
为什么是纸?
“这?”
“此可作为纸币,就是用纸所做的钱!”
李承乾解释道。
但是他的解释让有些人表示不赞同。
“纸怎么可以当作钱,真是可笑!”
“是!纸的价格几何,铜的价格几何,两者不可同等而语!”
“还不如用绢布!粮食!”
这些东西都可以当成货币,也是十分好用。但是这些东西的这么能有纸币便利?太重了,还会变质。
还有人说道:
“纸容易破损,若是损坏了,那不是破了财吗?铜钱就不会了!”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钱的概念就是实物,而不是一纸可以概括,所以当李承乾指定这些纸就是钱的时候,人们是不愿意认同的,也不想认同,毕竟这和人们的认识相悖!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房玄龄直言:“这是十分激进的做法,果然如同太子殿下所说的一般,可掌握万贯!”
一万贯,那得多重啊,但若是变成纸,那才多少啊!一掌可握!
“老程我相信太子殿下的话!”
“我们怎么没有想到这种方法!简直太好了!”
……
这是支持者的反应。
李承乾朝着他们点头,之后道:
“陛下,且听儿臣说说这纸币的优点何在!”
李世民到现在持着的是怀疑的态度。
“讲!”
“第一,印刷方便,如果纸币流通入市场,那么其印刷方面比熔铸铜钱要好上百倍,于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也!极大的省去了人力物力,甚至开采来的铜可以作其他之用!”
李世民点头。
“没错,似乎就是如此!显而易见!”
“第二,它仅仅是现有货币的补充,而不是取代,喜欢纸币的用纸币,喜欢铜钱的用铜钱,没有任何的矛盾!”
李承乾的这一句话直接堵住了大家的嘴,补充而不是取代,这才是致命的,李承乾有理由相信,以纸币的易用性,和方便携带上,人们会去用回铜钱?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有人叫道:
“那纸币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印?”
还有人说道:
“对,对于防伪上面,可有办法?要知道我大唐的货币还是有人会去仿造,请问太子殿下要如何处置这一方面的问题!”
李承乾冷然一笑。
“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为什么?因为大唐拥有最先进的纸张,本王会加入最先进的防伪技术,像是水印之类的东西,并且在油墨上面,也会采用最为先进的!还有绘制图案上面,自然是做到不好仿制的!”
李承乾不想做而已,他要是做了,可以说没有人可以仿造得出来。
人们对于水印,还是一知半解的状态,李承乾也不打算深入言语。
“那纸币可是一文一张?”
有人问起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自然不是,本王以五、十、二十、五十、一百为单位,每一个单位可兑换的自然也是不一样。”
为什么是五、十、二十、五十、一百,理由很简单,就是仿效未来的做法,最小面币为一铜钱,最大为一百,那真的是它的补充。
众人们还在掰着手指计算,这些人的算术可不怎么样。
李承乾已经拿出了五种样币,上面正是他所说的五种面值。
“这些纸币未来将对铜钱进行补充,让经济活起来。”
这是他对经济改革的第一步,如果这一步没去做的话,那么未来经济走向不会达到顶峰。
这事若是放在以前,那是断然不可能的,但现在却是变成了可能,因为造纸,印刷的进步,带来了有限的可能。
李承乾的话引发了众人的讨论。
最为激动的,恐怕只有李世民了。
“当真?若是这样的话,我大唐之经济将盘活也!”
“陛下,这也仅是太子殿下的一方之言,还没有引发辩论,事实是怎么样的,未从得知!”
刘弘基阻止道。
不管他是出自于什么目的阻止,都让人觉得如螳臂挡车,不自量力!
“光是运输保存这一块,还不足够吗?设想一下,人们以后带着钱可以直接放到贴身的口袋之中,也是可能免去被盗之风险。试问,做一次生意,运输着大车大车的钱,那所需要的费用与一人便可携带,哪个更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币会越发的流通,钱要流通才能活起来,大唐才会变得更加强大。你们懂吗?”
李承乾的话引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