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级太子-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查看是否是长孙无忌!”
李世民下令道。
此时文武百官已经完全到了场。
那程咬金胆大,直接过去掀开了盖在尸体上的布面。
这里面传来了恶臭。
让他不免得将鼻子捂住。
虽然变臭了,可是他的面目依然可辨别。
过了好一会之后,他便说道:“陛下,此人正是长孙无忌!”
确认无误之后,每个人的表情复杂。
李承乾亦在当场。
他不由得摇头不已。
真是自作自受啊。
而这时长孙皇后亦是赶来。
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来的消息。
她的步伐匆忙,挺着一个大肚子。
“见过皇后殿下!”
众臣行礼。
长孙皇后没理会大家,而是将目光移到了上面。
她见了长孙无忌躺在地上,不由得眼眶一红。
再说什么,他也是她的兄长,血溶于水的亲情,即便是因为长孙无忌自己作的死,那么总会伤心的。
口中喃喃道:
“兄长……”
长孙皇后正要上前,却被李承乾给拦了下来。
“母后莫要靠近,您有身孕,不可动了胎气!”
按道理说,长孙皇后是不能出来的,但是因为这可能是她见到长孙无忌的最后一面了。
所以,不顾自己快要生产,出来见他最后一面。
“高明……呜呜……”
长孙皇后的哭声,让人心生同情。
她的哭声,让李世民也是哑然。
这也算是人之常情。
李承乾说道:
“长孙无忌是这是自作,但虽然他叛国客死他乡,儿臣觉得,埋葬一下他为好。”
不管长孙无忌有多么作死,不管他与李承乾有多少仇恨。
但现在的他已经死了,没有必要再和一个死人计较太多。
“陛下,妾身请求将其与我父同埋葬!”
李世民说道:“无忌也是误入歧途,既然死了,那朕也不再追究于他了。”
他与长孙无忌也算是朋友了,这个结局,大概也是最好的结局。
因为,他不用出手去手刃这个曾经的兄弟,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很难下得了手。
“陛下宅心仁厚,当受万民敬仰。”
不管怎么样大家还是支持李世民的,他们也没有必要和一个死人作对,且还是长孙皇后与李承乾主动要求的,他们更加不敢乱来了。
特别是长孙皇后,万一,她一生气,有个三长两短的,那腹中胎儿真是出了问题,谁能担得起?
“谢陛下!”
“但,无忌当薄葬,不可声张。”
李世民如此说道。
很明显,他不配拥有厚葬的资格,真那样做,也会让人唾弃。
也就是走个形式,那也就是算了。
“陛下,妾身仅求他死后有个安心之处便可,其他别无他求。”
“好了,观音婢,你好生休息,这里有朕在,定会好好处理的。”
李世民如此说道。
“是啊,母后,这里还有儿臣在,您就回去休息,莫要动了胎气,伤了胎中的孩子,那可不好了。”
“好……那我先走……”
长孙皇后这才离开朝堂。
“来人,将长孙无忌之尸体送出去,埋葬于长孙晟附近!”
说是合葬其实也就是距离近一些罢了,如此人甚至有可能连墓碑都不配有。
“是!陛下!”
这便有人将长孙无忌给拉了出去。
而这里,李承乾却是上前道:“陛下,这次使者带着的可能是伏允可汗的好意,那可不能辜负啊!”
李世民这才想起了伏允派来的使者。
于是便道:“你们几个使者幸苦了。”
数人行礼道:“伏允可汗这么做的目的是以求两国之好,可共荣华!”
“喔?伏允之好意,朕收到了,来人,赏使者布帛百匹。”
几人心喜不已。
连连再谢。
“谢谢唐王陛下,我等归去必定歌颂唐王陛下之功德与伏允可汗听。”
“哈哈哈,好好好!顺便告诉你们可汗,便说为表感谢,赠瓷器三千,茶叶千斤!丝绸千匹!”
这些东西都是大唐的特产,也是附近小国所需要的东西。
李世民出手就是这么多,可见得其十分大气。
“多谢陛下赠物!”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有何需要,可直接与高明提及!”
“足够足够!陛下盛情!我们哪里敢再多奢求?”
数人回应。
“如此,陛下,我们先离开。”
随后,他们便出了太极宫。
而长孙无忌一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可是一些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向关好的方向。
比如此时的突厥人,依然没能安定下来,对于边疆还是有着威胁存在。
这时房玄龄拿着一张纸条走了出来。。
显然,刚才还没有的,这纸条应该就是刚到的存在。
再看他的脸色有些凝重,便知不是什么好事。
………………………………
第660章 当打!
“陛下,有飞鸽传书来!”
房玄龄说道。
“与朕说说,这飞鸽传书是从何而来?上面写着什么?”
李世民如此问说。
房玄龄应是,便张开纸一看。
看了看李世民,脸色由凝重,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众人亦是好奇。
好奇这纸上写的是什么?
李承乾更是想知道,于是问说:
“邢国公,上面写的是什么?谁发来的?”
“陛下,太子殿下,这书信上是由突利可汗发来的。”
突利可汗在这个时候发来书信?
定是有大事急事才是,像是羊毛贸易这种事,不算紧急,所以也就人会派来使者。
“什么?上面写着什么?”
李世民紧张了起来。
文武百官更是如此。
“颉利可汗发兵攻击突利可汗,此时变得十分紧急,突利可汗飞鸽传书来求援助!”
“为什么?颉利为什么会攻击突利?我们明明十分小心的!”
突利一心向着大唐,这颉利突然攻击突利,一定是有缘由的。
“上面有写,说是颉利以突利私下与我大唐进行羊毛贸易为由攻击他的部落。”
杜如晦直言道:“据臣所知,突厥突利可汗建牙帐于幽州北面,主持东部事务,奚、等数十部大多反叛突厥投降我唐朝,颉利可汗责备他失去了这些部落。我想,大概是心中也是不爽,加上羊毛一事,使得他强攻于突利啊!”
“莱国公所言及是!其实早在之前,薛延陀、回纥等打败欲谷设,颉利就曾派突利讨伐,突利的军队怎么可能再加兵于他们?他直接退回。颉利大怒大概也是因为此事原因吧!”
李承乾这话一出,引得众人疑惑。
原来太子殿下也是深知国事啊,连周边的形势都是十分明白了解。
接着众人用着近乎崇拜的目光看着李承乾,心中必在想,这家伙还有什么他不会,什么他不懂的?
李世民点头道:“以前突厥强盛,拥有百万兵马,侵凌中原,却因如此骄横放纵而失去百姓的支持。现在又开始内乱啊!朕听到这个消息是又高兴又担心。为什么呢?突厥衰败则大唐边境即得安宁,所以高兴。然而朕若有过失,日后也会像突厥一样,能不担心忧虑吗?望你们直言苦谏,来帮助朕弥补不足。”
这种内乱,让李世民十分忧心啊。
李靖说道:
“陛下是为一代明君,定不会与那突厥一般模样,他们是土蛮人,哪里通晓儒道?”
他的回应深得李世民赞赏。
李世民又是说道:
“朕有些愧疚于突利,因羊毛一事害了他。”
李承乾却是劝道:
“羊毛也仅是开头,就算不是羊毛,他颉利也会以其他形式发兵也!”
他的话引得众人赞同。
李世民又是说道:
“话虽然如此,你们觉得接下来要怎么办?”
这时,一时不语的宇文士及总算是说了话。
“陛下,曾与颉利有过盟约,此时突利有难求救,我们不可太过突进!”
他的回应也算是十分肯有参考价值的。但是却有见死不救的嫌疑。
杜如晦却是喝道:“戎狄族不守信用,以后肯定要背约,现今如不乘其混乱而进攻,以后将后悔莫及。谋取混乱者,侵凌将亡之师,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道理。”
刘弘基出来说道:“此去突厥路途遥远,我看我们便按兵不动,以逸待劳,方可得大利也!”
程咬金嘲笑道:“夔国公,你这么做,只怕会让人耻笑也,缩着不打,哪里是我大唐的作风?现在突厥有乱,正是我们反扑之时!”
这家伙主张战之,他有仗打,当然就是好的了。
何况可以拿下突厥呢?为什么不打呢?
打与不打,都有人支持,所以李世民拿不下决定。便问道:
“高明觉得如何?”
碰上这个时候,他还是要问问李承乾的意思,毕竟这一段时间他的表现完全超出想象之外。
问他的意见,也许更具有参考性。
“儿臣觉得,当打!”
李承乾的话,引发了众人的议论。
毕竟这一打下去,是要耗费大量的心神也。
还要大量的兵力、财力、粮食等等的支持,打一次仗有可能会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停滞。
“太子殿下打过仗吗?臣在凉州与突厥人战斗不下百场,哪有您说的那么简单,当打?那可不简单!”
宇文士及如此说道。
从现在起,宇文士及就是刘弘基最为坚实的后盾。
他说的话,也是十分的有说服力。
论资质,确实没有人比得上他。
大家将目光看向了李承乾,想知道他怎么回应。
李承乾看了一眼宇文士及,看来子宇文士及是真的要与自己作对了。
之前与他说的话是没有作用了。
所以,他也不再客气什么。
与他作对的,没有好下场。
“宇文士及!你说什么话呢!本王话还没有说完!就这么打断本王,你就能说服与其他人了吗?你听好来!”
李承乾可不会客气了,直接呼宇文士及的名字。
随后。
宇文士及却也是脾气上来了。
他没好气的说道:“太子殿下请说!”
李承乾却无视于他。
看都不看他一眼。
这种货色,不值得他去生气。
“当打!这当打的理由分几个。
第一,自然是先收回之前突厥占据我们的领土,将边境所守的突厥人打回去!也正是这个时候,突厥人的力量最为弱小,是我们的机会。
第二,我们还可以通过打突厥的方式来为突利减利负担,这就是围魏救赵的计!这样不好吗?你说说,本王说得对不对!
第三,现我大唐兵强马壮的,必是百战百胜也!”
“这……”
“似乎就是这样的啊!”
“太子殿下说得对!”
“打!好!就是要打!一举多得啊!”
“太好了!打个突厥人不认识自己祖宗!”
……
文武百官的目光变得炽热了起来。
因为李承乾的话,深深的打动了他们。。
战!那是热血的表现。又可是惠及周边,扩大领土,战胜得益,何乐不为?
只有武力才能让周边的国家服气。
………………………………
第661章 有人更合适
李世民直接说道:“这很好!便按高明所说的做!”
李这么着急着做决定,那真的也是李承乾打动了他。
否则,他必定会再询问一下大臣们的意见,可是现原所有人,都让他指望不上呢。
“如此一来,我大唐失地何收复也!突厥人将会对陛下称臣也!”
众臣呼道。
李承乾却是说道:“臣?不不不!突厥人将从这个世上消失,转而汉化成大唐之民!”
李承乾的话明确,作为臣子,可能还有封地,到时候突厥还是突厥,但如果让他们消失呢?
这里所说的消失就是中和他们,让他们汉化,给他们教育,从心里认定自己就是一个大唐人。
到那时,他们还会去推选可汗吗?
不!那是不可能的事。也是更加不可能反出大唐了。
大家的眼光变得更加激动了起来。
不为别的,就为李承乾的一番话,似乎已经实现的感觉。
与此同时,人们的情绪直接被带到了顶峰。
于是大量的积分兑现。
“恭喜宿主,获得五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五十积分!”
“恭喜宿主,获得五十积分!”
近万积分入账,此时没有上十万的分数,李承乾一点都不会在意。因为他一百万分都拿过,还会在意这一万分?
所以,也就听之任之,能得自然是最好,不能,也就那样。
可在这时,却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突厥虽然内乱,可是他们的战力不容小觑啊!他们的战斗方式可不容易取胜的!”
宇文士及开了口道,他可谓是最有资格在这里讲突厥人了。
那是因为他在凉州的这一段时间内,碰上最多的就是突厥人了。
也是因为他在凉州的关系,与突厥人大战了不知道多少次。
他的话,就像是一盆冷水一样,浇向了人们的心。
人们纷纷的将目光汇聚于李承乾身上。
他们更想知道,李承乾接下来要怎么去解决这个事。
不料此时,程咬金却是站了出来。
“陛下,臣愿往!去将突厥人打退,退回老巢之中!随后带大军进入步步瓦解他们的防线!”
恐怕也没有人能像程咬金这般主动了。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李承乾却是提前于他说道:“程大将军,此事,你依然在镇守大唐!”
“太子殿下,上次你也说了,让我在守大唐,现在又是这样,老程我可憋得慌!没有仗打,实在是手痒!”
“程大将军,你作为镇国大将军,自然要以大局为重,整个大唐的军队,都需要靠你来镇守,若是你去了突厥,谁来管这些军队?且维稳比征战更加考验人,本王相信你定是可以做好维稳也!”
李承乾的话让程咬金是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照他的话,自然是大局为重啊。
“这……”
“臣愿往!”
此时尉迟敬德亦是主动出来道。
如果他去的话,与秦琼配合,那简直就是左右门神的天下啊。
那将是再好不过呢。
“陛下,儿臣以为,可让吴国公前往!配合秦将军一起,定能起到好结果。”
宇文士及却是说道:“两大将军去了,还是不够,现秦琼镇守有功,若是出战,恐怕依然不够!臣以为,此事可从长计议!”
说白了,宇文士及就是要让李世民不派兵前往,那样的话是最好不过了。
所以,便也就有这个从长计议的话来。
“宇文士及,本王觉得,如果有你的加入,那么此战便可得胜也!”
李承乾顺势而说道。
吓得宇文士及直咳嗽道:“太子殿下,臣因在凉州染了病,得陛下眷顾,才回到长安之中以辅陛下,您怎么又让我去呢?”
宇文士及说什么也不会再去凉州了,那里是他的一个痛啊。
好不容易回来了,怎么能再去了呢?
“可是本王以为,那凉州恐怕也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其中的势力地势关系了,此事非你莫可。那陛下也是可以高枕无忧也!”
李承乾的话,让宇文士及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连忙看向了刘弘基,李承乾却是冷笑,这个家伙正和刘弘基求救了。
那么,就让刘弘基一起前往凉州吧。
于是便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儿臣以为,若是能让夔国公带着宇文士及一同,定是可以拿下失地!”
既然这样,李承乾索性就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绝望。
果然,这两人的目光闪躲,如果李世民让他们前往的话,他们就得去了。
可是这两货终究还是老奸巨滑,怎么能就这么马失前蹄呢?
大臣们其实也是看在眼中,这两人不想去。
他们可不像程咬金那么主动,他们更多的是被动。
“弘基,士及,你们觉得呢?”
李世民突然发问道。
本来让宇文士及归来是李世民的意思,但如果现在让他再去的话,等同于说话不算话,有失天子颜面,所以聪明的李世民才会这么问,让他们自己决定。
这时二人安静了下来,顿了好长一段时间。
“怎么样!最少给个准话啊,陛下时间有限,突厥地区情况更是严峻!除了你们,本王也想不起第三人可以前去的!”
李承乾直接催促道。
让得二人陷入了困境之中。
去?可能是九死一生。
不去?李世民威压之下,他们还能挣扎吗?
两人是紧张得不行。
但这么点情况就让他们前往,等同于小看他们了。
突然,刘弘基直言:“陛下,臣以为,有两人更加合适前往!有他们前去,此次必胜也!”
这大殿之上,哪还有人比他们更合适了!
众人疑惑,纳闷不已。
到底是谁呢?
同时也是看着四周。
有人甚至于觉得是不是李承乾?
但想想,又不可能,如果是他,李世民早就派他去了,也不会到现在。
李世民还巴不得李承乾一定呆在长安城中,替他改革,以壮大大唐实力。。
在李承乾认为,他们势必是在自救,推出另外两个人出来,代替他们去。
他也想看看,这到底是谁可以代替他们!
………………………………
第662章 建功立业
刘弘基说话吞吞吐吐的,还停顿了好久,也不说是哪两个人去往。
让得满朝文武是着急得不行。
“你倒是说啊,怎么像个婆娘一样,婆婆妈妈的!让老程十分看不起!”
程咬金听不下去了,刘弘基这一句话要说多久,还故弄玄虚的样子。
所以不免得多说了两句。
“刘爱卿,你倒是说说是哪两人?”
李世民也是好奇的问道。
“薛仁贵与苏烈二人!”
当刘弘基话一出时,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们两个人。
并且有人私下的讨论。
此二人的武力是一点都不比程大将军差。
两人是后起之秀
战绩自然也是不弱。
……
之类的等等。
他们也是太子麾下的两大猛将。
大家似乎察觉到刘弘基此举的含义何在。
调离二人,做空李承乾,这是一些人可以想到的。
那刘弘基看着李承乾冷然一笑。
在李承乾认为:这个白痴,竟然还笑得出来。
为什么呢?这不明摆着给他的人增加功勋吗?
如果突厥一收,回来那可不仅仅是三品将军了,二品都有可能了。甚至于可以比肩于程咬金,那都是有可能了。
李世民问:“为什么是这二人?”
“陛下,此二人颇有才能,若只是在东宫之中,那简直是大材小用,何不让他们出战?为国出力?”
说白了他就是要削弱李承乾的实力,李承乾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他也没有去阻止于刘弘基,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的表演。
宇文士及更是纳闷不已,为什么要帮太子?
不是说好的要孤立他的,为什么还要帮他的人建立功勋?
他不解的事太多了,他也不知道刘弘基心里在想什么。
“高明,你以为如何?”
李世民突然问李承乾道。
毕竟这两人还在东宫之中,得到李承乾的调遣,出于尊重,李世民还是问了李承乾。
“陛下,若是能为国出力,他们定当出战!”
那便是说,李承乾没有阻止这个事实的发生。
刘弘基依然在冷笑,就像是得逞了一样。
不说别的,就说现在,如果是两人代替他与宇文士及出战的话,那么他们是不是就不用出征了?还能削弱太子的势力,调离他的臂助。
答案就是这样的。
所以,他才在笑。
“既然高明以为可以,那这事就这么定了,敬德!”
尉迟敬德回道:“在!陛下!”
“这次朕给你五万兵马,你带着薛仁贵、苏烈二人,前往边疆与秦琼汇合,一举拿下失地!”
“是!陛下!臣当不会让您失望!”
尉迟敬德如此说道。
“好,非常好,退朝。”
“是!陛下!”
众臣便离开。
而李承乾看到一退朝,宇文士及便小步的追上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