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级太子-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乾却抛出了相反的意见。
那宇文士及站出来道:“太子殿下,您这么说似乎和之前不一样!”
程咬金说道:
“那当然不一样,我老程都知道事态变化,我们也要随之变化。说的当然就不一样了!”
“是啊,便是如此,若是拿之前的标准来定现在的事,那就过于老套!”
房玄龄亦是说道。
现在有四人站在李承乾这边,一个宇文士及哪里说得过?于是便选择不说话。
李承乾又道:“陛下,我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再行计策,使得梁氏内部上下加剧互相猜忌!其国势将衰!国将不国!”
李世民下了决心。
“好,就如高明所说的来做。”
“还有!”
“嗯?”
“儿臣觉得此时可以命薛仁贵带兵前往围剿梁师都!并且点播梁国,让其成为我大唐的一部分,如此一来,我当派兵镇守,以其为据点,不断蚕食突厥之领土!”
“好!十分之好!朕同意这么做!”
李世民大喜,刚才的阴霾一挥而散。
李承乾又是说道:“陛下,这个要快,要赶在突厥人进攻梁师都的时候完成。现在突厥的使者回去突厥复命,并没有那么快。而我们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差,并且对外宣布,梁师都入侵我大唐领土,被我们正法!如此一来,颉利怕也是不敢对我大唐有想法。因为我们做的可是名正言顺。”
“那突厥人要是有异心怎么办?”
“那就是要涉及到第二步,我们现在派出使者前入突厥,待梁师都一败,便让其面见颉利,与其沟通,让他相信,与其贸易与梁师都无关。”
“好好好,果然好计。如此,便实行吧,朕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能得梁国的领地,大唐的疆域又扩大了几分。
“是!陛下!”
如此一来,一切便如李承乾所料想的开展。
……
一直到有一天,突然有士兵来报。
当时李承乾亦是在场上。
“什么!薛仁贵包围朔方城!城中粮绝,梁师都的堂弟梁洛仁杀死梁师都,献城投降!”
李世民发出了赞叹声音。
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振奋。
长孙皇后直言道:“这一切真的如高明所说一般,梁师都终于还是败了!”
士兵说道:“并且突厥人不敢去援助梁国,此时薛将军占据了整个梁国,屡战屡胜,威名远播!此时薛将军派小人回报!还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哈哈大笑。
“哈哈哈,这么说来,梁国所在的土地便是我大唐所有,十几年了,这十几年来,朕是天天都在想着怎么收服梁国,今天终于是实现了!好好好!这得赏,朕封薛仁贵为正三品下怀化将军!”
如此一来,他便与苏烈二人同等军职。
李承乾自然是爽的,最好二人可得提到与程咬金一般军职,手掌兵权,那大唐还不是得自己来掌握?谁还敢与自己争?敢争?只有死路一条。
“再赏黄金百两,布百匹!”
李世民还是意犹未尽,怕给得不够。
“二哥,当下形势我们当如何?”
李世民又是没有主见了,他道:
“这个得问一下高明,高明你准备怎么办?”
李承乾说道:“陛下,现使者已经前往突厥,只等他归来便可知晓。若是他们顺从,那么大家好做生意。如是不从的话,那么我们便加强推突厥!”
现在还是发展的时候,李承乾并不想太快的深入突厥,毕竟每一次战争所消耗的经济十分之巨大。他不想自己的努力付了流水。
再者,要打,就一次性打得他们服气,拖得越久越不好。
他还有许多武器未研究,经济总量也是需要强化。
但不代表他怕事,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也是他的信条!
“好!那一切就看突厥人的表现如何了。对了,那枪支……”
“枪支如期进行之中,兴许可以下月出来!”
一万支枪,说快也快,说慢也不慢。
也许正好赶上迎娶武则天之前造好,就当作是献礼。
“好!你办事,朕是十分放心!”。
长孙皇后说道:“高明不仅是办事好,就连看人也是十分之准,先有苏烈立大功,后又有薛仁贵平梁国,此二人无疑是给我大唐将才加入了新鲜血液!”
这一点无可厚非,也没有人去反驳什么,从这一段时间来,苏烈与薛仁贵两人的表现上,就是这样的。
………………………………
第704章 想回来?没门
又过两日,东宫之中,李承乾身边站着一名小黄门。
正在与他说着一些小声话。
“你说什么?刘弘基在契丹立了功!”
“是!小人从契丹那里得到了消息。传闻,夔国公想上折子与陛下,请求调回来!”
这个刘弘基还真的是没有半点的安定啊,才去契丹没多久就想回来!
那怎么可能?
他哪里知道越是立功,越是不可能。
这家伙真的是天真的很。
当然,以刘弘基的才能而言,他是可以做得很好。
去契丹无非就是几种选择。
第一,做出点政绩,争取早日回来长安。
第二,碌碌无为,那么这样的话,回长安也是猴年马月,还会遭到李世民的看不起。
第三,怠职,但这么做的话,可能会被李承乾参一本,让他丢了官职,如此一来,等待他的,只有被贬官的命运。
无论他怎么做,被发派出长安,回来的概率十分之低。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生病,生病亦是会断送自己的一条路。
因为李承乾会以生病为由来让刘弘基失去所有,安心在家养病。
所以,当下,刘弘基只有等待,等到李世民主动调他回去。
“你做得非常好,管力士,给他十吊钱!”
“是!太子殿下!”
李承乾对于这种人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吝啬,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啥都好办。
“谢太子殿下!”
“往后有消息,一定要第一时间来通知本王,好处嘛,少不了你!”
“多谢太子殿下!”
“下去吧!”
待小黄门下去之后,李承乾便起身。
“太子殿下您要去哪?”
管力士问。
“怎么,有事?”
“您下午约了太子妃……”
武则天虽然未过门,但是这底下的人,还是称之为太子妃。
这些时间,李承乾与武则天两人的感情升了温,也不再像之前那么陌生,这还不到一个月就要成亲了,如果再形同陌路的话,往后怎么相处?
“无事,我去去便回!”
这管力士才没有多说什么。
“若是她来,便说本王去了太极宫,让她等我一会。”
“是!”
完后,李承乾便往着太极宫中而去。
当他一到太极宫的时候,这宫里传来了声音。
听起来就是宇文士及的声音。
“陛下,还请让夔国公返回长安,此时他在契丹做出了政绩,说明他的能力强大,我长安城就缺这样的人。”
“是吗?这一点,容朕考虑一下吧!”
李世民没有直接回复,而是这么说道。
这刚派出刘弘基,再让他回来,有些车舟劳顿过渡了,是谁都经不起折腾的啊。
“陛下,此时夔国公也是十分思念家人与陛下您啊,您就念在他……”
“不可,陛下,千万不可让夔国公归来!”
李承乾这时进入了太极宫中,直接打断了宇文士及的话。
“儿臣拜见陛下!”
李承乾与李世民行了个礼。
宇文士及一个不开心,说道:“太子殿下,臣知道,夔国公与您素来不和,您这是不让他归来,是在惩罚于他吗?”
宇文士及有些不客气了。
惹得李承乾直接喝道:“大胆!本王是那样的人吗?单是这一句话,本王就可以打你十大板!”
李承乾如此说道,让宇文士及有些心惊,但嘴上却是不服。
“那太子殿下说说,为什么不让夔国公归来?一定是有理由的吧?”
李世民也是好奇,刚才如果不是李承乾的话,他可能真的下了旨意,让刘弘基回来了。
“高明,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让他归来!”
李世民如此问说。
“陛下,是这样的,儿臣听说夔国公与契丹人生活得十分融洽,并且深受人们喜欢,如此作为,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的,这样可以缓和矛盾,再者,也是可以发展契丹。如果这个时候,让他回来的话,那么这个烂摊子谁来负责?”
“似乎就是如此!”
李世民点点头,宇文士及被急得不行,好不容易要说服了李世民,却被李承乾一句话给怼了回去。
这应该如何是好啊!
“可是夔国公此时思念家人哪……思念陛下!”
“这点你放心,便让人的家人随之去往契丹,让他们一家人团圆,至于陛下的话,可以允许他一年放几天假,让其归来。”
李承乾更狠,直接这么一说,让宇文士及有种好心办坏事的感觉。
同时他的心里一定是将李承乾给骂了个狗血淋头了。但又能怎么样呢?
“朕以为可行!”
不仅于如此,李世民还赞同了。
这样的话,宇文士及无话可说。
但这事还没完。
“陛下,儿臣以为,可以让夔国公带着契丹人占据突厥东边领地,趁着现在突厥无力之时,正是好时候。”
李承乾的意思,就是让刘弘基打仗,而且这仗是不好打的。
“太子殿下,这似乎不好吧?那便是说我们与突厥人开战了!”
宇文士及想死的心都有了。
怎么会变成这样的,他明明要成功的,明明已经要让刘弘基回来的。
“宇文士及,这点你放心,以契丹人来作战,夔国公仅是指挥,突厥人会认为,这是契丹人干的,与我大唐何干?”
“陛下,您觉得呢?”
李承乾不想与宇文士及再说些什么,直接问了李世民。
“嗯!这一点朕也是深深认同,还能牵制突厥人,又能让我大唐领土再次扩大,此是一举两得也!”
“没错,虽然颉利不爽,但他找不到任何的理由看出是我大唐出的手,毕竟打他们的是契丹。还有,颉利会被突利牵制,他们又离不开唐朝的赞助,失了领地,只会自认倒霉。他们输出大量战马,得到粮食,我们却军事实力变强。陛下,这是一个好机会,不可错失!”
“好!就按你的意思来!来人,拟圣旨传给刘鸿基!”
这么一来,李承乾的目的达到了。
宇文士及却是一句话都不想说,此时他已经将李承乾给恨透了。。
这时,李世民突然说道:“近日有人提说城墙出了点问题,高明,士及你二人一会随朕去看看?朕先处理好这些事。”
“是!陛下。”
………………………………
第705章 固若金汤
李世民转身离开,太极宫的大殿之上,仅有李承乾和宇文士及两人存在。
李承乾毫不客气的说道:“宇文士及,本王劝过你的,你却是依然与本王作对!”
宇文士及却是说道:“太子殿下说什么,臣不懂,臣只是替着大唐着想罢了,并非与你作对!”
“作不作对,你自己心底明白得很,具体的本王也不细说。当下有陛下替你撑腰,你才没事,但往后就不知道了。”
“太子殿下臣不懂!”
“别装了,你暴露得很这么明显。”
“臣之心,一心为大唐,只要大唐好,臣自然是沿着大唐好的方向走!还请太子殿下不要抹黑于臣!”
宇文士及变得越来越难于对付,就算李承乾怎么怼他,他都不承认与自己作对。
“那好,别让本王抓到把柄,否则轻则与刘弘基一般,相当于被流放,重则……悬头于城门之上,供后人唾弃!”
李承乾丢下了这一句话,便到外面等待李世民,让宇文士及有些不寒而栗。
可是当他离开的时候,宇文士及却是冷然道:“当下可是陛下的大唐,你一个太子,能翻出什么大浪?我就不信,你可以一手遮天!”
李承乾出了大殿,看了看天,已经是接近于中午了。
下午恐怕也是归不去东宫,于是便招来一个小黄门。
“你回去东宫,与管力士说起,说本王不回去了,让武珝不要等本王了!”
“是!”
小黄门离开一会时间之后,李世民也从里面走了出来。
“走吧,你们随朕看看去。”
“陛下,也不知道在哪段城墙出了问题?”
李承乾如此问道。
“东边的城墙,上次洪水的关系冲走了一大部分的墙壁,工部几次修缮,却是没能达到最佳情况,朕想去看看具体怎么一回事。这些人是在搞什么。”
唐朝的城墙墙体内为夯土外砌包砖,再在夯土上铺一层泥夹卵石,其上再砌包砖。
晚唐时期城墙两侧均为砖墙,用砖规格不一,有汉六朝时期花纹砖和唐代素面砖。
外墙一侧有散水,铺法规整,分斜铺、平铺两种构建方式,散水外侧以丁砖固定。
这种方式的城墙经不起风吹雨打,特别是大雨的时候,如果地基不牢的话,十分难于修缮。
并且地防御上面也是不如现代的城墙。
李世民说到这时,李承乾便到了一件东西,或许十分有用,它的出现,可能会影响着整个大唐的建筑。
没错,这个东西就是水泥,如果它出现了,那么大唐的房子将可以造得更高,或许可以造出一些高楼大厦,那么就可以住下更多的人,将大唐强行拉到现代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走吧,工部的人在那里等了很久了!”
李世民如是说道,完后,便走到了前头。
一行人等,便往着东门而去。
这时这里已经被清空,没有闲杂人等出没。
工部尚书段纶一见李世民前来,便与之行了礼。
“臣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与朕说说,接下来你要怎么做?关于那一堵墙!”
李世民指着边上的墙体,此时已经坍塌了,还有一部分正在修缮,看这样子是没有那么快完成的。
“陛下,因为洪水倒灌的关系,使得城墙有些脆弱,此时地基被水浸泡之后,无法受力,因此修起来有些困难,所以臣以为,可以再重新造一次!”
这话一出,让得一边的宇文士及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下次洪水来时,那不是又得再造一次?有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可行?”
他说得没错,事实就是这样的,如果下次呢?
下次怎么办才好?
“是,如果有下次呢?你这工部尚书怕也不必再做了!”
李世民脸一阴。
但这不怪段纶啊,现在的工艺水平就是这样的,也没有办法做到最好了。
“陛下,这个让儿臣来做,保证百年不损!千年永固!”
李承乾看了看四周的墙壁说道。
“太子殿下,那可不是开玩笑,这地方不简单啊!”
段纶说道,同时又是小声道:“太子殿下这是臣之过错,您还是不要淌浑水,万一有人从中作梗,那怎么办?”
果不其然,那宇文士及找到了机会。
直接就是说道:“太子殿下想必是有办法啊,如果真能造出千年永固的存在的话,那是大唐之幸啊,陛下,臣以为此事便交由太子殿下来处理!”
他是巴不得让李承乾出丑,这样的话,他就有办法参他一本。
这次,定要将李承乾扯下马。
宇文士及心中恨恨的想道。
“高明,你又有何高见?”
李世民好奇的问。
“陛下,儿臣要造出一种就算是投石机都难破的城墙!”
这话一说出,让得所有人都震惊了,据他们所知,这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太子殿下可以造出的话,那事不宜迟,不如今天就开始吧!”
“宇文士及,你当本王是神仙吗?说来就来?用点脑子好吗?”
说得宇文士及是一时语塞。
“高明,那要多久?”
李承乾想都不想,直接说道:
“三天后,陛下便可以见识到这一切!”
三天时间?三天时间能干什么?
三天时间能做的事不算多。
李世民一听,便道:
“好,三天后,朕要看看你是怎么做的,如果真像你说的那种,那我们城池可真是固若金汤!”
能解决民生问题自然是最好的,李世民心中自然是喜悦不已。
“那是肯定的!”
段纶看着李承乾,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他小声问道:“太子殿下,真的可以吗?”
“自然是如此!”
宇文士及又道:“三天如果不能完成,那当如何?”
李承乾笑了
“当如何?自然有陛下来处置,本王还需要和你汇报?”
吓得宇文士及连连道:“太子殿下,臣不是那个意思。”
“最好如此,这当臣子的,不要凌驾于君王之上,因为那样子的话,对你可没有好处!”。
宇文士及低头不语。
这次吃了鳖,宇文士及心中在想就等下次李承乾完成不了的时候,他一定要好好参他一本。
………………………………
第706章 从中作梗
李世民又视察了一会之后,便带着宇文士及离开了当下。
当李承乾想离开的时候。
而段纶则是叫住了李承乾
“太子殿下请留步!”
李承乾停下脚步。
“喔?段尚书所为何事?”
段纶说道:“适才谢谢太子殿下解围,您需要什么,尽管说起。”
还别说,李承乾还真需要段纶去干一些事情。
接下来他们搞的是水泥。
而什么是水泥?那便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根据这个特性,李承乾便知道怎么办了。
“本王要你弄到一些石灰与火山灰,你可做得到?”
段纶一听,便问道:
“石灰好办,就是火山灰是什么?”
“是,便是火山喷发带出来的灰!”
经过李承乾这么一说,段纶似乎想到了什么。
“这个,似乎在火焰山附近便可找到!”
能弄到自然是最好,于是李承乾便道:
“好,两天之内,务必弄到三千斤,可有难度?”
三千斤,也不算多。
段纶一听,打着包票道:“没有难度!太子殿下请放心,臣一定会完成的!”
“好,两天之后,本王在这里等你!如果不行,记得提前说,莫要到了最后才说!”
“是!”
当然啦,现在的钢也十分先进,李承乾当然也是要搞上钢筋混凝土,保证坚固程度。
相信之后李世民一定会震撼不已,顺便收一波积分。
李承乾一说完,便离开了。
段纶则是下去准备一二。
而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不断有人在李世民那里闲言闲语的。
特别是宇文士及在李世民的耳朵边上,不断诋毁着李承乾的行为。
“陛下,太子殿下这两天一直没有行动,怕是没有将那天的话放在心中,他明知道陛下对于城防十分在意,却是一点都不上心,而去忙其他的事,依臣之见,是否要催促一下呢?”
李世民纳闷,问道:“高明当真什么事都没有干?”
宇文士及趁机道:“是的,陛下,此时的太子殿下天天与武珝一起游山玩水,丝毫没有将国事放于心中,还请陛下定夺!”
“宇文士及,高明长大了,这男女之情也当让他好好释放,从去年到现在,作为太子,他做得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好,此时不应当责怪于他,他还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啊!”
长孙皇后当然是替着李承乾说话。
李世民也是不以为意。
“有时候朕也是对他太过严厉,这好不容易有几天休息时间,就随他去吧!”
“可是陛下,城墙一事,刻不容缓啊!多一天,就多一天危险。如果提早弄好,还可以保民之安!”
宇文士及十分迫切的要求道。
一个事说得多了,人就会不由自主的重视起来。
听宇文士及这么一说,李世民似乎也是觉得便是这样了。
宇文士及更加是进了一步说道:“现在也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太子殿下肩负重任,每时每刻都要以最热烈的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