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级太子-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道:“臣自小熟读九九歌!对于数学小有研究。”

    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很早就已产生。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

    在当时的许多着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开始,就像是孙悟空的九九八十一变,以及之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三七二十一,这些都是九九歌里的内容。

    长孙无忌真是敢讲,九九歌这种初级的东西,还敢说小有研究,真不要脸!

    不过也好,随便考一下他们,他们大概难一些的也不会吧。

    “那好,本王出三道题给你们解,看你们能否解出来,如果全部解出来的话,本王便不主张推行如何?”

    孔颖达这下有些紧张,他怕这两人答出来了,那么他的计划就泡汤了。

    “无事孔事,他们答不到第三题!”

    如此看不起两人,让他们是十分生气。

    候君集满口答应道:“可行,如果太子殿下能够难倒我们,我们也不再阻止!”

    “齐国公呢?”

    “我亦是如此!”

    “陛下,还请您为我们作证!”

    李世民直道:“可行,朕也想看看,这番邦的数学是否真的那么好!”

    “那好,你们听好来!有八个人,每人七文钱,总共多少钱?”

    长孙无忌抢先答应道:“五十六文钱!能不能出点难的!?”

    当时可没有乘法这个说法,长孙无忌直接用着九九歌来回应。

    还十分的嚣张。

    李承乾没有理会之,接着将问题的难道提升道:“十一个人,每人有十一文钱,总共有多少钱?”

    这时所有人都沉默了,毕竟九九歌只到个位,没有到十位,当李承乾考到十位的时候,他们都被难住了。

    最后候君集在那里掰着手指头,算了好久之后才道:“可是一百二十一文钱?”

    长孙无忌听后哈哈大笑道:“对对对,便是一百二十一!候尚书果然十分厉害!”

    “非常好,那以接下来,这一题你们听好了!”

    众人是洗耳恭听。

    李承乾说道:“一百三十一人,每人有三百九十八文钱,总共有多少钱?”

    这个问题一出来,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已是超过了他们的知识范畴。

    长孙无忌叫道:“这怎么可能算得算得出来!太子殿下,恐怕没有人能算得出来吧?”

    “可不是,这么多数字要怎么算?太子殿下不会是随便说个数的吧。”

    “你们算不起来,本王却是可以!”

    说完李承乾便走到边上,取来了一张纸与笔,列出来乘法公式。

    只用了十几秒的时间,便出了结果: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八!

    李世民一听,连忙让人用算筹算出结果。

    算筹是中国古代十进位制的算筹记数法,在世界数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大概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

    才有人报来答案。

    “陛下,小人得出结果: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八”

    当这结果一出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

    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百多积分,这些积分,他根本就不看,可惜大臣们都走了,不然可以更多的。

    李承乾最后却笑了笑道:“怎么样,你们还以为这番邦的数学值不值得推广?”

    不等长孙无忌说出。

    李世民直接道:“推!直接推广下去!”

    这数字的便利性已经征服了他。

    有了李世民的话,那就值当了。

    “是!陛下,那儿臣就与印刷一同推广!并且儿臣请孔师为主持,进行全大唐推广!”

    “准!”

    如此一来,这数学的推广就这样了,这让他有些意外。

    当他出了太极宫时,脑袋里来了提示:恭喜宿主执行数学推广任务!额外奖励加成百分十。

    嗯?这算是竟外之喜,看样子得要往着教育这方面多下点功夫才行。

    他不知道,此时在另一个地方正在酝酿着关于如何玩垮他的阳谋。


………………………………

第319章 给咱们送钱(第二更)

    太极宫外,长孙无忌与候君集还有王圭三人正在交头接耳。

    这三人能在一起,倒也是情理之中。

    长孙无忌先是说道:“王圭,你们似乎没有再对大唐出版社所出版书籍进行购买了!”

    王圭说道:“这生意做不了,族里的长老们觉得,如此下去,恐怕不利于我王家发展,我也找过太子说起这事,他似乎一点都不在意,还说这些书籍的价格其实更低!经过慎重考虑,我们五家决定不再购买!”

    原来不止于王家对着书籍下了手,其他崔、郑、卢、李四家也联合到了一起。

    听他这么一说,长孙无忌却是叹息道:“我说王圭,你怎么这么老糊涂!太子是故意诓你的!你这么做,正着他的道!其实他五分之一已经是十分之低,我了解他,他最喜欢搞一些虚的东西,就是要吓你!”

    侯君集亦是说道:“是啊!他们前期必定是要打开市场,等你们将大量的书籍购入,不出七天,他们的书便会卖完,到时候,他们必不能长久,自然知难而退!”

    “可不是,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再和陛下说起这事,那李承乾的这次书籍的改革怕是进行不了。”

    这两人说得王圭是有些纠结,难道就如二人所说?

    王圭最后咬了咬牙道:

    “好,我信你们一回,这次回去,我让族中人员开始大量购买!”

    长孙无忌又是说道:“不!你还要联系其他四家!这一次你们还要联合起来,单凭你一家是玩不过太子的!”

    侯君集也加入其中说道:“所谓共进退,太子在挖你们的根,你们一定要反击,把书给买空,让他们亏损,我们也好同陛下说起这事,现在国库不算充满,如果书籍这事一亏,那么陛下一定会好好的考虑到我们的意见!”

    侯君集的话让王圭是下了决心要与李承乾来斗。

    “那我们五家就有劳你们二位了!”

    王圭如此说道,这一次他们几大家族蒙受着巨大的考验,如果没有做出点反应,有可能会死得很惨。

    所以这个时候本来不参与家庭事业的王圭出面了。

    当然还有一些隐藏就暗处的太原王家的人。

    李承乾若是知道,五姓七望将来的反击就是爆买所有的书籍,只怕睡觉都要笑醒。

    这几人所谓的阳谋,正是在给他们铺设道路。至少在前期资金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于是安乐坊中,大唐出版社每印出一批书来,那都是供不应求,有些身份神秘的人进进出出,他们买书都是一车一车的买,数量十分惊人,买得越多,他们赚得越多。

    这次,李承乾可谓是为大唐赚足了钱。

    不说别人,就说是魏征,大概也是每天晚上都要笑醒。

    但是他还有一些纳闷,于是来东宫之中找到了李承乾。

    “五大世家的举动十分古怪,不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我们又印了几十万册的书,印多少,他们是买多少,幸亏我们多点开花,否则有些人还买不到书呢!”

    魏征如此说道。

    李承乾也觉得纳闷,他说道:

    “王风被捕之后,王家并没有消停,反而大张旗鼓的做一些动作,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难道背后有高人指点?”

    魏征问道。

    “八成如此,不过不必担心,有本王在这里,不怕他们!”

    李承乾的话让人莫名的信服。

    “有太子殿下在,世上无难事!”

    “没错,便是如此!那五姓七望好好看住!别让他们蹦哒得明显了。”

    “对了,我听说郑家的郑天被调离长安了!”

    郑天是帮自己的,这个时候将郑天调走,事有蹊跷,让李承乾想得到的是,郑家也要加入其中,围堵他的印书大业。

    毕竟,他书的价格这么低,直接就影响到了五大世家,所以,他们必然会做出一些反应来的。

    “看样子,郑家也要加入纷争之中!恐怕这一加入,对我们十分不利啊!哎,可惜了郑天这么辛苦的运营郑家与我的关系,因为这些傻子,势必会将郑家推入深渊之中!罢了,这是他们的zao fan,既然想作死,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魏征肯定的说道:“太子殿下,这也是他们的选择,怪不得别人!”

    “也对,既然郑天不在的话,那么,他们若是敢乱来,那就让他们尝尝我的厉害!!”

    一开始,李承乾也没有想到与门阀们作对,但是他们却是常常会挡在自己面前,给自己制造难题,所以,他只好顺手将他们清理掉。

    就像是王贵妃一样,好好的贵妃不当,偏偏要来害他,现在倒好了,直接被贬为民,兴许,还要找个人嫁了,这下半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

    “那么太子殿下,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首先,加快印刷书籍,越多越多!他们给咱们送钱,咱们就赚个够!其次,开始开新的版,尽量的丰富起我们书籍的种类,同样,也是印得越多越好!不必去理会这书有没有办法卖出去!”

    要知道整个大唐的人口少说也在数千万,哪怕是百分之一的人读书,也要好几百万本书的缺口,何况,如果要将文盲率降到最近的话,这书籍是永远印不够的!并且书的种类也不止于一种,有时候上百上千种书籍都是有可能的,那么基本上书籍的印刷都要以亿为单位,甚至于还不怎么够。

    “是!我这便让人去准备!并且加紧招收工人,还有进大批量的纸张油墨!”

    魏征说完之后,便出了东宫。

    对于魏征的做事方法,李承乾可谓是十分放心,他才有时间去做其他的事。

    这几天对于玉米等的推广也进行得不错,相信在过年前,皇宫之中一定有大量的玉米可以吃。

    等明年,那将有大半个大唐都要种上玉米,只等丰收,大唐便不再挨饿。

    至于土豆,现在也好着呢,应该可以赶在中秋左右收成。

    那时,就可以解了李世民的馋。

    一切都在往着李承乾想象之中的方向发展着。


………………………………

第320章 五姓七望反击(第三更)

    虽然在这个时代,五姓七望的人数众多,方法点子更是层出不穷。

    但是以他们的目光来讲,还是短了许多,自然玩不过一千多年后的李承乾。李承乾有着一千年后的营销思维,还有层出不穷的有趣点子,以极为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改革制造。

    一连数天,大tang ren民出版社内的千来个匠人连续赶工,印出了数十万策册各类的书籍。

    数目十分之多,但它们有百分十被那些世家买下。

    大量的钱财直接入了国库之中,魏征一边叫着孙钱一起清点着每天入国库的钱,一边在赞扬着李承乾的方法好用。

    五姓七望等以为李承乾是在亏本出售,其实就算是十分之一的价格在卖,依然有大量的利润存在。

    书籍这种东西,你印得越多,成本就平摊得越多。

    经过十几天的疯狂购买,大唐出版社却依然坚挺,各大世家终于也发现自己犯下大错。

    此时王风出现在五姓大会之上。

    他大叫道:“你们花了五千贯将我从朝廷的大牢之中捞出来,却一点正事都没让我主持着干!让我干看着我们世家落败吗?”

    原来前一段时间王家花了大价钱将王风捞了出来,那李世民直接效仿李承乾的做法,让王风出狱,但让人看着。

    现在就算他出来,作用似乎也是不大。因为王圭已经代表他做出了选择,那么捞他出来干什么?

    也难怪他会发这么大的火。

    你如果成功,那还好说,如果失败,就像今天这样。

    但是他的话却没有得起多大的重视,毕竟这里的人身份都不低。

    崔亮亦是说道:“都是齐国公说的,说什么他们的售价仅是之前的五分之一,他们是在赔本卖,哪有见过如此赔本在卖东西的!”

    众人是气得快吐血。

    本来他们就没有想过李承乾等人是在亏本出售,结果长孙无忌的错误判断提醒了他们,让他们产生了误会,然后现在发现长孙无忌真错了。

    于是他们又聚在一起了。

    长孙无忌亦在场上,他自我检讨道,“此次是我的过失,连累诸位损失惨重!回头我一定会给你们作出补偿的。”

    王圭却是说道:“齐国公想哪里了,我们都有同一个敌人!这点损失我们还是承担得起的!十几万贯平会一下,一家几万贯,顶多是少赚点罢了!”

    从王圭的语气之中可以听出,这五家一年要赚的钱可不少。

    就算他们想让长孙无忌赔钱,那要怎么赔?他有钱吗?没有钱啊!而且是他们信了长孙无忌的话,真正实行的还是五家一起,这怪不得谁了。且在他们认为,长孙无忌说什么也是个官,也是李世民的兄弟。

    崔亮也道,“五姓七望同气连枝,只要让李承乾倒台,我们怎么样都可以!少赚一些又何妨?”

    也有人说道:“是啊,现在是亏,但以后或许可以赚回来也是说不定的!”

    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就是搞倒李承乾,但是让他们奇怪得很,李承乾却是过得越来越好。

    同时,现在有一个事情还没有处理好。

    只是比起损失金钱更加可怕的是,现在大唐出版社的书还在印刷之中,并且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完全吃不下了。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各世家之人皆是愁容满面,这意味着他们在教育方面是权威会受到冲击。

    一直享受着高高在上的他们,如何甘心就此跌下神坛?

    要知道,这些书一旦流入民间的话,那么整个大唐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这些人是qiong ren,这些人不再是士族,他们的加入只会冲淡五姓七望在朝廷之中的话语权。

    说什么,他们也不容许这件事情的发生。

    所以,他们汇聚于一起,想方设法,想着如何应对。

    长孙无忌这时发狠道:

    “那李承乾欺人太甚,我觉得,我们要让他见识一下我等厉害,没有墨,没有纸,我看他如何印书!?”

    长孙无忌的话引得众人的同意。

    特别是王圭,他拍了一下大腿叫道:“好好好!好计!只要在墨水和纸上下了功夫,我看他们还能印出多少书来!?”

    众人纷纷附和,商议如何动用自身力量给李承乾断纸断墨。

    这时王风说道:“我们应该敦促家中子弟勤学才是正道。”

    长孙无忌不以为意。

    “即使是那些寒门子弟能够读书又如何?你等世家子弟天生就占尽优势,你们的教学资源可不是他们所能到达的!有书读不一定就是有官做!”

    王圭道:“话虽然这么讲,但是看着他们读书,我们心头就像有一个石头一样横着,让人心中不爽啊!”

    王风附和道:

    “所以,我们才要反击!”

    有人道:“纸的价格可以提,就是墨水这等四处皆有的东西,怕是提不起价!”

    众人也表示肯定,纷纷将目光汇聚于纸上。

    同时崔亮说道:“不如我们将买来的书籍,先降价出售,再联合各家纸张升价如何?”

    “那降几何?”

    “一本书仅需要比大唐出版社少一文即刻!”

    相同品质,价格低的人,往往更能让人趋之若鹜。

    且之一文损失大家还是给得起。

    “同意!”

    这次没有人持反对态度了,这些书放在自己这里,总会是一种浪费,毕竟没有发挥作用,再者,大家的损失肯定要找回来。

    当一行人等商议完后,便开始实行了。

    李承乾在东宫之中也得知了他们的计划。

    因为他有办法得知这些人接下来想做的一切。

    他喃喃道:“好好好!既然五大世家要来真的,那么本王也不会客气了!”

    随后大声说道:“来人,若是碰上他们降价,我们便与他们打价格战,让他们的书烂在手中!看他们怎么与本王玩!”

    这一次,他要玩真的了。

    这时管力士却入了房中说道:“太子殿下,陛下在冷宫之中等您!”

    “行了,我知道了!”

    李承乾想都没想,直接就往着准冷宫而去,他也知道,此时李世民叫他要干什么。


………………………………

第321章 三千农民(第四更)

    李承乾一路前行,一直到了冷宫之外,此时李世民站在亭子处,看着眼前的一切土豆。

    距离土豆成熟是越来越近了,这一次土豆成熟,便可以放开吃了。

    他的身后还有五个小不点跟着,是李泰等人跟着李世民。

    只听得李世民问道:“听高明说,这里有五十亩土豆,是为一亩土豆种子播种而出的。现在朕来考考你们几个数字问题如何?”

    李世民听李承乾说过,abo数字会从东宫开始,让五个皇子先行学习,所以他有意出来考核这五人。

    这时李恪说道:“陛下,这些日子孔师与皇兄都在教我们加减乘除之法,我们几个兄弟学得还不错!应对一些简单的问题,不在话下!”

    李恪的意思是你来考吧,我们有学过。

    李泰亦是说道:“是啊,皇兄的方法真是十分之好!若是能推广下去,那大唐更强!”

    李世民一听李泰的话,兴致更高。

    “哈哈哈!高明真是没有辜负朕啊!那好,我来考考你们!”

    五人同声道:“陛下请出题!”

    李世民笑了笑道:“那我便以眼前的这些土豆为题目来出。你们看到的这些土豆若全全部是推广,可以种植多少亩?”

    李恪先于众人道:“二千五百亩!”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答案是对的,随后又接着考道:“好好好!那一亩产三百石,这五十亩可以产多少石?”

    这时聪明的李泰抢了先道:“是一万五千石!”

    李世民啧势问了下去。“那若是二千五百亩可产出多少石?”

    问题越问是越来越难,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口算能力,于是这五人纷纷低着头,用着小手比划着。

    突然有一声音响起。

    “七十五万石,陛下!”

    “好好好!七十五万石,每人一年吃三石,一年时间可以让多少人吃饱?”

    “十五万人!”

    声音又是如此道。

    十五万人哪,那可是不少了,只要再过一季的话,那么数百万人的口粮不成问题!

    李世民这才发现这声音不对,不是五个皇子的。

    转头一看,原来是李承乾出现了。

    “我就说嘛,这五人怎么可能这么快算出来,原来是高明啊,来来来,高明你过来陪朕聊聊天!”

    李世民引得李承乾过去。

    李恪、李泰等人便对着李承乾行了个礼道:“见过皇兄!”

    “见过陛下!各位皇弟好!”

    李承乾完事之后,便走到了李世民边上。

    那五人用着崇拜的目光看着李承乾,因为那是纯口算算出来的。

    “果然是高明引进的abo数字之法,这算出来,也是十分之快啊。”

    李世民不免得又多说了一句。

    “陛下,皇弟他们还不是十分熟悉这数字的结构,所以会慢一些。”

    “他们表现不错了,要知道往常没有那个什么乘法,用算筹可是要算很久!高明啊,你这个方法好用得很!值得推广!”

    前一段时间,李承乾就开始对着皇子们进行了教育,说什么,也要从自家人开始。

    而孔颖达更多的时间是跑到了国子监中进行推广,这数学之法,可以一传众,众传万千,只要有一人会,不用太久,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会这数学,当然,这也仅是简单的数学,若是更难一些的,恐怕得多花时间才是。

    但是,普通的加减乘除对于他们而言足够了。

    “这得益于陛下的全力支持,否则儿臣也不得推广啊!”

    他说得李世民十分开心。

    “好东西就要推广,我大唐王朝是包容的,汲取好的,发挥光大啊!”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能做到这点,确实是不错。

    “对了,陛下让儿臣前来是为何事?”

    “今天朕正好想起来冷宫看看这些土豆长势如何,正好碰上他们在读书,于是便想到让你过来看看,顺便问下这土豆何时成熟?”

    前面废话一堆,其实最重要的还是想问土豆什么时候成熟。

    做人为什么不干脆一点呢?

    “陛下,据儿臣估计,中秋可收!”

    这些土豆是早熟的品种,六十天可收。

    “好好!中秋可收,那便是极好啊!到时候,朕要设土豆大宴宴请大臣们!”

    说到这里,李承乾有了想法。

    他道:“陛下,儿臣以为,可以从民间之中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