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闺暖-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也不知是怎么哭着跑了回来的。
想到张令晨笑的两眼弯弯的样子,还有回来之后送她礼物那趾高气昂的样子,她忍不得,将张令晨送她的一刀纸剪了个稀碎,还将张令晨从神仙山带回来扇子帕子都剪了。仍是不解气。凭什么她张令晨就耀武扬威的。
杨氏进屋,正看到一屋狼藉。
当下就火冒三丈,怒斥道,“你闹腾什么?”
昕姐儿吓得后退了一步,抿着嘴不说话。杨氏看着自己的女儿,气不打一处来。
不足月就生了昕姐儿,因而昕姐儿一直瘦瘦弱弱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杨氏平日里便偏疼她些,谁知给她养成了这骄纵的毛病。
张令晨也骄纵,可是老安人喜欢,她便能得意,便能举手投足都自信满满熠熠生辉地。
再看昕姐儿,自己只说了她一句,她就垂下眼皮啜泣起来。
“就知道哭,没一点出息。”杨氏恨不得戳着昕姐儿的鼻梁骂她。
这种畏畏缩缩的样子,哪里像个大家闺秀。分明跟梁氏那个商户之女没半点区别,梁氏刚进门的时候,连老安人身边的大丫鬟都怕,惹了多少笑柄。
昕姐儿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又时常眼底含泪蹙着眉头,老安人怎么会喜欢。老安人喜欢长得珠圆玉润的小姑娘,有阵子晨姐儿吃的胖了,老安人摸着她手背上肉肉的窝窝直笑,还赏了她一套头面。
三爷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老安人和老太爷本就不怎么放他在心上,昕姐儿和淮哥又是不争气的,他们这房怎么能得老安人的青眼。
昕姐儿被杨氏呵斥一声,吓得一哆嗦。往日只要她一示弱,娘就立马把她揽在怀里细声细气地哄她,还会许给她很多好东西。
昕姐儿瞪大了眼睛,觉得难以置信。好端端的,不知娘亲是怎么了,娘亲从不会拿她出气的啊。
“这个月安安生生在屋里抄《女诫》,什么时候让你出去了,你再出去。”
什么,竟然不让她出院子了?昕姐儿讶然,忍不住说道,“我还要去祖母那里晨昏定省呀,娘。”
杨氏见她搬出老安人,气急败坏地说道,“你这傻子,都不知别人在你祖母面前上了多少眼药。你先避一避再说。”
原来是这样,昕姐儿抹了抹眼泪,心里记了张令晨一笔账。
“娘亲不要生气了。”昕姐儿知道杨氏是疼她的,壮着胆子上前跟杨氏认错,“是女儿不好,惹得娘亲为我忧心生气。”
杨氏看她乖觉,气消了一半,“娘是要点醒你,说话做事别让人拿住把柄。”要不是晨姐儿在老安人面前嚼舌根,晨姐儿也不会在老安人面前不得脸。
杨氏端看昕姐儿,长长的柳叶眉,小巧的鼻子嘴巴,眉眼间隐隐有些她的模样,却更像三爷。心下柔软了几分。
“刚刚去看了淮哥儿,还没椅子高,就握着笔写字了。”昕姐儿提起淮哥儿,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提到淮哥儿,杨氏嘴角也向上牵起来。要说齐氏哪里不如她,可不就是这个儿子了。
三房闹成什么样子,五房这边浑然不知。
张令曦无聊到掰着手指头过日子,一天两天三天,当小孩子简直太无聊了。就算她有前世的记忆,可是也没能比别的小孩早些会爬会走会说话。这样也好,省得吓到母亲她们。
这一日,长姐去陪着老安人了,江嬷嬷让乳娘将张令晞抱到齐氏身边,有人陪着,能少想些烦心事儿。
齐氏拿布老虎逗她,见她怏怏的不感兴趣,又换了别的小玩意儿,张令曦仍是不愿理睬。
她也不是不想彩衣娱亲,只是她怕她若是表现出一点喜欢,齐氏再弄一堆来给她。
怎么才能满足齐氏这个做娘亲的心情,又不用对着这些小孩子玩意儿呢?她灵机一动,一把抓住齐氏放在床头的书,怎么也不放开。
“小手真有劲儿。二小姐这是想考个女状元回来。”江嬷嬷看宝贝似的看着张令曦。
齐氏看着撅着屁。股趴在书上的张令晞,有些失笑。张延远辜负了她,好歹给了她两个女儿,不然孤枕独眠,她真不知晓如何熬过这样的日子。
当年为了张延远跟相府决裂,拖着双身子跟他躲躲藏藏,吃了多少苦头,不提也罢。
男人总不会想女人付出了多少,有了新欢,自然就不会去想旧爱。想起来也是生厌,不念半点情分。
千挑万选,怎么最后跟了这么一个人。自己在他眼里,究竟算什么。
海誓山盟不提,难道两个孩子他也不顾吗?
齐氏脸上阴晴不定,嘴唇紧紧抿着,一双手交互绕着手指发白。
张令曦死死地护着书,一面又讨好地去看齐氏的脸色。
她两世为人,才有了这样刻意淘气的机会。
齐氏正偷偷掉泪,不愿江嬷嬷看到,因而别过脸,却恰好被张令曦打探的目光给捕捉到了。
她使劲儿欠起身子,顺势跌进齐氏怀里。齐氏怕她磕了碰了忙去抱她,刚低头抱住她,张令曦就伸着胳膊,给齐氏擦眼泪。
齐氏一愣,把张令曦的小手轻轻抓住,放在嘴边亲了又亲,眼泪簌簌的掉下来。
这么小的小人儿就知道心疼她了吗,那张延远呢,他对她就半分心疼都没了吗?
………………………………
第四章 劝说
张延远的外室闹腾着要个名分,杨氏给老安人揉着肩,说道,“都生养了三个孩子了,不让她进门,以后孩子们怎么办。”
老安人手支在太阳穴上,轻轻揉了两下,“你看看我是不是又生了一道皱纹?”
她不愿谈这件事。没想到老三媳妇来给老五说项,想着儿子央求杨氏的模样,老安人心烦意乱。
“听说那两个男孩长得像极了五叔。”杨氏见老太太不为所动,只好搬出外室生的两个儿子,“到了入学的年纪,哎・・・”
老安人沉吟了一会儿,“不过是两个庶子。”
杨氏没有吭声,继续给老安人揉着肩,悬着的心却落了下来。
老安人派人去看了五爷的两个庶子,决定劝说齐氏接纳他们进门。张家的骨血,难道要流落到外面不成?
杨氏乐呵呵地主动请缨,梁氏也不好不随着。老四媳妇是个病秧子出不了屋,老安人便带着杨氏和梁氏去做说客。
齐氏正倚在床边给张令曦念书,张令曦掰着小脚板瞪着大眼睛听着。丫鬟竹眉进来打断了齐氏和张令曦这每日必做的功课。
“太太,老安人和两位奶奶来了。”老安人和梁氏也罢了,谁不知道杨氏是个无事不登门的主,来通禀的丫鬟心里都打了个转转。
齐氏疑惑不解,心想她们来干什么。说话间便放下书,将张令曦抱起来去迎老安人。
“快回去,仔细冻着她。”老安人笑意盈盈地对齐氏说,又怜爱地看了一眼张令曦。
进了屋子,见乳娘接过齐氏怀里的张令曦,老安人兴起,道,“好几日不见,让咱们看看曦姐儿重了些没有。”
说罢就要抱她。
张令曦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无事不登三宝殿,她们突然来干什么。她直往乳娘怀里蹭,表现出不大愿意被别人抱的样子,老安人也就没再提抱她的事。只顺嘴问了问曦姐儿最近肯不肯吃奶,夜里睡得好不好之类的琐事。
齐氏一一答了。
老安人点了点头,“晨姐儿不用人操心了,又来个小的让你操劳着。”
“能有这么两个孩子累着我,也是媳妇的福气。”齐氏摸了摸张令曦的脑袋,半是感慨半是回答。
“可不是。有了淮哥儿和昕姐儿,我也觉得累也是福气。”杨氏笑着接话,然后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脑门,“哎呀,前儿昕姐儿还提,给她长姐和妹妹一人绣了个荷包,让我给带来。我竟忘了。”
“不就是两个荷包,有什么打紧,也值得你一惊一乍的。”老安人似是在数落杨氏,实则很为昕姐儿顾念姐妹的举动高兴。
杨氏见话说到了,老安人也开心,便说,“是了,我这个风风火火的性子,总是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嫂子和弟妹不要怪我。”
梁氏见杨氏不说话了,心里呸了杨氏一声,好话都让她说了,这会子把麻烦踢到她这儿了。
梁氏只好硬着头皮看了看曦姐儿,道,“我看曦姐儿有些困了,乳娘将她带下去休息吧。”
还要支走她?张令曦瞪大了眼睛,想告诉大家她一点都不困。可惜没人理睬她。
眼见着就要被乳娘抱走,张令曦只能心一横眼一闭,冲着齐氏伸开胳膊大哭了起来。
齐氏忙将她护在怀里轻声哄她,杨氏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眉头。
“曦姐儿真是一刻也离不了五弟妹,到了你怀里就不哭了。”梁氏尴尬的看向杨氏,问道,“昕姐儿和淮哥儿也这么缠着三弟妹吧?”
梁氏生的汶哥儿自小儿就养在老太爷身边,谈不上黏人不黏人了。
杨氏笑道,“怎么不缠着,淮哥儿是男孩,还好些。昕姐儿那时也是整日的黏我,就是连明姐儿她们这会儿,也一味地往我跟前凑。”
这就说到正题了,明姐儿她们是杨氏抬得姨娘生的庶女,怕她躲她还来不及,哪里会去缠着她。
两个人都看向老安人。
张令曦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她们说话自然可以不避着她,看她一离开齐氏就闹,齐氏一抱她反而就安静下来,谁也不好再说让她去睡觉之类的话了。
杨氏使了个眼色,在屋里伺候的下人都识趣地退了出去。
老安人这才对齐氏说,“你身边总要有个男孩,延远的心才会放你身上。”
“是,母亲。”齐氏点了点头。
“你不要一味地不往心里去,要我说,你不如把老五的两个庶子接回来,养在身边。趁着他们还小,只要养在身边就能与你亲近。”老安人趁热打铁地说道。
齐氏身子一侧,一手抱着张令曦,让女儿的左耳贴在她身上,另一只手则捂住女儿的右耳,虽然知道女儿什么都不懂,她还是不想这些事让女儿听见。
齐氏抬头,小声问道,“娘真要我将范云芝的儿子养在身边?”
语气里夹杂着不解,愤怒,还有不甘。
“怎么就是范云芝的儿子了,她左不过是个姨娘,两个孩子是要叫你母亲的。”齐氏的态度如此明了,老安人还是不以为意。“你是八抬大轿抬回来的正妻,范云芝不过是个妾,是下人。你不要胡乱担心。咱们家不会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来。”
“娘也是为了你好。”杨氏做出一副苦口婆心劝说的样子。
她杨氏多精明的人,生了嫡子才停了姨娘们的避子汤药,生了女孩便罢了,生了男孩哪个姨娘敢留下,只说是先天不足夭折了。这样一来既没有庶子跟淮哥儿争,又成全了她的好名声。她还以为她做的天衣无缝,其实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夫妻过日子,哪里有什么对错。哪有男人不养姬妾的,你且放宽心,她一个贱妾,能依仗的就是儿子,你将庶子养在身边攥在手上,还怕她兴风作浪不成?”杨氏推心置腹的样子让张令曦都觉作呕。“等进了门,还不是对你伏低做小。”
“难道我是稀罕一个戏子对我伏低做小?”齐氏一想到范云芝,就觉得连张延远都是脏的。自打知道了张延远养了外室,齐氏就再没让他碰过。
夫妻两个越闹越僵,再后来索性连面都不见了。
只是那一次,张延远喝醉了酒对她用了强,才有了张令曦。后来听说是范云芝给五爷出的主意,明面上是劝张延远向齐氏低头求和,实则是知道齐氏的心高气傲,用来离间二人的手段。
齐氏羞愤地恨不得杀了那个范云芝。那会儿就想着,她在一天,绝不让范云芝进张家的门。
她没有将范云芝接进门,然后慢慢折辱之意。更不想看见五爷跟这个女人生的孩子。
“重要的是三个孩子都是五叔的骨血。”梁氏被老安人横了一眼,只好也上前相劝。
“那种人家,那三个孩子,谁能说就是五爷的?”齐氏气得嘴唇发白。
“我倒觉得两个庶子跟五郎小时候一模一样。若是你实在不喜欢范云芝,大不了去母留子。”老安人有些不耐烦,用不容置疑地语气说道。
齐氏的脸立时就拉了下来,一模一样?想不到婆婆居然背着她去见过那两个孩子了。这么一家人,还有什么规矩可讲,有什么礼义廉耻可说。
她突然觉得很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不在乎,可五爷也得给两个女儿留个好名声。
见她这样,谁也不好再劝。
老安人拍了拍她的手背,“不管什么事,都有母亲替你做主。”一副为她打算周全的样子。
齐氏听了这话,眼眶便湿了,心里却在冷笑。不是亲娘,怎么会事事打算周全。即便是亲娘,也・・・
老安人叹了口气,“你总要为晨姐儿和曦姐儿考虑考虑。”说罢便起身了。
ps:谢谢大家的收藏和推荐票,爱你们~
………………………………
第五章 说亲
出了齐氏的院子,老安人脸上的笑纹一下子消失了,她叹了口气道,“从真这是在怨我。本文由 。。 首发”
老安人不说齐氏是为何怨她,旁人不问却也不敢附和。
梁氏虚扶着老安人,大着胆子劝慰:“五弟妹只是心里苦,不想说出来罢了,哪里就是怨您了。还不是外面那个在折腾她,让她什么心气儿都没了。说到底也不是五弟妹的错,她却要无辜地操这些心,受这些罪。哎,真真儿是累得老安人心疼她。”
外面那个,便是说五爷养的外室了。梁氏的话外之意,是说齐氏这个样子,都是那外室害的,与老安人又有何干。可老安人却仍是心疼她,便是亲娘也不过如此了。梁氏向来尊称婆母为老安人,不过多一分尊重也就少了一份亲昵。
“她有什么可怨的?”杨氏受不得梁氏在老安人面前这样子,挑着眉毛说道,“咱家又没有对她不住,她整日拉着张脸给谁看?要我说,再没有比娘您再好的婆母了。”
杨氏连恭维的话都这么直接。
老安人皱了皱眉。
杨氏浑然不觉,反而喋喋不休地说着,“我看最数她小性儿,不就是养个外室,就在娘面前哭哭啼啼的。娘却偏疼她,可见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还有话她不屑说,齐氏不就是被赶出府的弃女,也值得一群人众星捧月似的巴结。
梁氏捂着嘴笑道,“三弟妹还说别人小性儿,说这话你便最小性儿。”
一听这话,杨氏哪还不明白自己失言,就坡下驴地自嘲道,“还不是为了娘的糖,我才使这么一回小性儿的。”
老安人指着她俩,终于露出点笑来,“你们呀,一个两个的,都来寻我这个老太婆的开心。”
“我们就是来跟您讨糖吃的,谁不知道老安人的糖最甜啊。”两个人见老安人心情好了,都来凑趣。
老安人却看着两个刻意讨好她的媳妇,再想想那个不给她好脸色的齐氏。难道真是对她太过宽纵了吗?
齐氏那边,安静得连落根针都听得见。
她对着窗站着,久久不语。
“太太,您当心身子。”江嬷嬷怕窗口有凉风透进来,给齐氏披了件褙子。
“我没事。”
“别人不心疼您,您总要自个儿心疼自个儿啊。难不成真要便宜了别人吗?”江嬷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太太是她一手带大的,从前是多好的人儿多好的性子,竟让张延远伤她至此。
齐氏不吭声,不知是不是在想江嬷嬷说的话。
“连二小姐都知道心疼您,您看您不开心,二小姐也寝食难安,她才多大点的孩子,可见你们母子连心。”江嬷嬷提到二小姐,齐氏才有点触动。
即便没了丈夫,她还有两个孩子,尤其是令晞,还那么小点儿,懵然不知世事。她怎么能为了一个那样的人,伤了自己的身子呢?
“嬷嬷,您说我是不是做错了?”齐氏喃喃地说道。
。。。。。
梁氏午睡时才发现头上一朵珠花掉了,满屋子找了一通也没有寻见,急忙沿着回来的小路一路寻回去,这便到了景秀园里。
从二房到五房去,是必然要经过景秀园的。
“奶奶您看,三奶奶在那边会客呢。”梁氏身后的丫鬟上前一步,低声对梁氏说道。
梁氏顺着丫鬟的视线一看,果真是杨氏,正跟人在亭子里坐着。
杨氏也看见了梁氏,招呼她过来。“二嫂,你怎么也这么好的雅致,来逛园子?”
梁氏上了台阶,才看清来的是平原桥姜家太太。她微笑着冲姜太太颔首,然后坐下来跟杨氏说,“我哪有三弟妹这样的雅兴。丢了一支珠花,过来找一找。”
杨氏往梁氏的头上看去,果然少了一支莲子米大小的珍珠珠花,忙吩咐下人帮着一起去找。她自己却又坐着跟姜太太寒暄起来。
姜太太是受人之托,帮着寻一门好亲事。杨氏娘家姊妹众多,父亲又是个县官,姜太太自然第一个来问杨氏的意思。
“不知托您给说媒的是哪一家?”杨氏看姜太太胸有成竹的样子,自然也认真起来。
“是您娘家隔壁的灵寿县,赵家的,名叫叫赵嘉善,您可认得?”姜大奶奶顿了顿,道,“长得一表人才,家境也殷实。尚不到而立之年,便中了解元···”
姜太太娘家就是灵寿县的,跟杨氏隔得不远,故而她二人比旁人来往的多一些。
姜太太滔滔不绝地说起赵解元的事,梁氏也在一旁支起耳朵听,并不插嘴。
“这么说,他才刚没了妻室?”杨氏一晃神,那赵解元这么好的条件,不愁找个继室。
姜太太点了点头,“赵解元对亡妻用情至深,说是要守孝三年。可赵家老太太心急,想给他寻个适龄的姑娘···”
杨氏不解地问道:“既然赵解元如此用情至深,赵家老太太怎么劝得动他再娶?”
“赵家老太太是想先定下,三年之后再让他们完婚。”姜太太解释道。不然怎么轮得到她来说媒。要是赵解元松了口,什么样的姑娘不好找,谁还会来找杨家。
杨氏恍然大悟,哦了一声,“那你容我想想。”说罢瞥见梁氏欲言又止,忙又说道,“正是我家中姊妹多,才要仔细在适龄的姊妹中挑一挑。”
余光扫去,梁氏果然将想说的话咽进了肚子里。
杨氏这才扭过脸来看向梁氏,“这么贵重的东西,别是让人给拾去了。”
“倒不贵重,丢了就丢了。只不过是我哥哥从南方带来的,样式新颖些,就来找找。”梁氏话说的谦虚,听在杨氏耳朵里却不对味儿了。
浑圆的莲子米串成的珠串,她竟装作不在意的样儿,故意说得如此轻描淡写。真不在意,就别出来寻呀。杨氏鄙夷地看了她这个二嫂一眼。
姜大奶奶又说起了京城里的另一桩婚事。“哪个不知定远侯老侯爷和世子整日就知道遛鸟赌钱的,不知怎么哄骗人家,先是退了跟应家的婚事,又跟乔家结亲。听说乔家姑娘费尽心机才嫁了过去,却被贪了嫁妆。现在传的是沸沸扬扬的,弄得两家都没脸。”
梁氏问道;“听说乔家人找过去讨要说法,被乱棍打了一通扔出了侯府?”
姜大奶奶点了点头。
杨氏像是逮着了机会似的,说道,“是了,商人就是这般,子女的婚事也是他们逐利的手段。我父亲常教导我们姊妹,说商人逐利,切不可嫁作商人之妇,没得染了一身的铜臭回家。”
姜大太太也听出了杨氏的弦外之音,尴尬一笑。
而那梁氏,则顿觉芒刺在背。
………………………………
第六章 有喜
二爷张延迅抬脚进门,正对上梁氏灼灼的目光。只一瞬梁氏就低下头,张延迅这才发现,梁氏眼睛红红的似乎是哭过。
多年夫妻,看见她这个不胜羸弱的样子,二爷还是忍不住心神荡漾。
梁氏她个子生的小巧,性子又温柔。长得虽算不得好看,却也白净可人。且她不爱生事,总是息事宁人,二爷便又是喜爱又是敬重。
梁氏一早就吩咐小厨房给二爷煮了碗鸡汤面,正巧二爷回来,就端了上来。还有几样小菜,都是二爷爱吃的。
“难道你没有再劝劝五弟?非要搅得家宅不宁不可吗?”梁氏一边替二爷布菜,一边说道,“五弟外面那个,宅子住着,银子拿着,儿子在身边养着,咱们家没亏待她半分,她还想怎么样。”
梁氏知道二爷一向嘴笨,不会劝人。可这事若是二房不出头,便没有人能替齐氏出头了。
齐氏当年为了嫁过来,可是被逐出了府的。虽然嫁的也算风光,她的嫁妆相府也一点没少她的,可相府上下都没人敢跟她再来往了。这么说起来,齐氏连个可以撑腰的娘家都没有。
要不是齐氏没有娘家,五爷怎么会毫无顾忌地养外室。
所以说挑男人,别看他有多少本事,要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